明末火器称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顽城
那个东西,是手雷。
金士麒的“手雷情节”无需赘述,他的“掷弹兵”战术在张山岛反登陆战中也得到了验证。回到觉华岛之后,他就立刻着手实验。手雷这东西可谓简单又好用,短短4天时间就制造了几十只试验品。
“天启六式手雷”,金士麒的第一件制式兵器。
手雷呈圆柱形,便于制造、方便携带、投掷可靠。它高6寸、直径2寸,型如一节大甘蔗。外壳为三层复合结构:最内的漆纸可防水,中间的竹篾来定型,外层再缠绕棉布。最精妙的设计是引信,它卷曲在一个夹层里,又防潮,又容易估算爆炸时间。
“天启六式手雷”的“基本型”里面装了一斤半的黑色火药,总重达2斤,投掷距离5步(约24米)。轰隆一声之后,半径5步之内皆炸飞。
手雷的原理很简单,但具体设计起来,却很有学问。需在投掷距离、爆炸效果、携带数量、生产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更关键的是要符合步兵的战术——龙武掷弹兵的战术被定为两种:一种是两军接战之前,掷弹兵突出在步兵阵前,远距离投掷一次手雷,然后转身就撤。另一种是在接战之后,掷弹兵藏在步兵队列后方,越过其他士兵的头顶向前投掷。此时最前面的盾兵要承受一部分的爆炸冲击,甚至误伤。
所以,手雷的5步投掷距离、5步的有效半径、2斤的重量,都是严密论证和实验中逐渐敲定的数值。
在这个时代,士兵们都以密集阵形作战。手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兵器,一颗投错的手雷会报销0个好兄弟。因此掷弹兵都由精英士兵来担任,要求胆大、心细、跑得快。
言归正传。
此时此刻,掷弹精英冯虎正手持着一颗试验型的“天启六式手雷”,那东西正在徐徐冒烟。
“那是什么!”乔桓惊吼道。
“烤地瓜。”金士麒解说。
乔桓和私兵们全都意识到:那是危险品。其实明代军中早有类似的东西,都起着响当当的名字:“烂骨火油神炮”、“钻风神火流行炮”、“雷震西瓜炮”、“平云风尘炮”。从体型上,它们更像是地雷。这就是战术思想的不同——当时明军把爆炸物当作攻城拔寨的大型武器。而金士麒的手雷则是临阵的单兵武器。
乔桓手下也是经历沙场的精兵,越来越清楚这是什么东西,他们开始慌了。
“我跟你说……”乔桓吼道,还没等他说完,那冯虎就将冒烟咕咚的手雷垂直向上抛起。20多人都齐齐地扬起脑袋追着手雷望上去,着它飞到2层楼高的空中,他们刹那间四散开来。
“轰”地一声,手雷在一棵老树的枝头炸裂,红灿灿的火光绽裂开来,冲击波将十几个人推到在地。随后那树上、屋顶的积雪纷纷飘洒,残枝碎木哗哗掉落。
“上!”有人吼着。倒地的士兵被炸得头晕目眩、身上冒烟,却没什么大伤。近处的几个士兵扑向金士麒,其他的众人都朝着冯虎他们冲去。可是转瞬,他们又回来了。
冯虎又点燃了一个手雷。
乔桓的手下们正胁持着金士麒,眼着冯虎举着那团白烟,迎面就冲上来。他吼道:“轰杀你们!”随后就把手雷丢了过来。那小东西在地上弹跳了一下,正滚在金士麒双腿之间。
“哇”地一声,除了金士麒,在场的人全跑了。
金士麒没跑,他跳开一步捂着耳朵蹲下来。随即又是“轰”地一声爆炸,五步之内一片白烟。
金士麒撒腿狂奔,他的几个私兵簇拥他逃开,还反手甩下两颗手雷炸响。待乔桓和他的私兵们重新聚拢,金士麒早已不见。远处、近处的街道巷子里人声吵闹着,都喊着建奴又杀来了,城头开炮了……随后便有城防的兵士匆忙赶来。
“被骗了!”乔桓明白过来了,“每个爆竹都不一样!”
乔桓猜得没错,金士麒的“天启六式手雷”是一个系列,分五种型号,用不同颜色的棉布缠绕作为区分——
黑色:冲击杀伤型。里面满满的都是火药,靠冲击波杀敌。
红色:燃烧型。装着小半火药,大半是硫磺和松脂,爆炸之后更有火焰四起。
黑黄条纹:弹丸杀伤型。内镶一层铅弹丸,有效爆炸距离0步,但5步之外也不安全,最疯癫的弹丸甚至能飙出20步。这个型号只用于城墙堡垒之后的防御作战。
灰色:训练弹,完全是沙子填充,可以反复投掷,非常环保。
灰白条纹:训练弹,只装了钱火药,再用面粉和沙子充数。步之外的人除非是**,否则不会受伤。金士麒挨的就是这个。
金士麒,淌过遍野血泊的男人,跨过漫山横尸的汉子。他早就不是山海关时代的那个大大咧咧的公子哥了。为了对付宁远的危险,他早就做好了准备。他走在街上,暗中还有两组人马前后跟随,若有意外就会相互策应。
除了刚才冯虎一组人带着手雷,还有另外一组人推着小车,上面装着两箱子的“百虎齐奔”火箭。那个更狠,下次再用。
明末火器称王 第61章 丰厚大礼
当日下午,查应才被释放了。他四肢健全没受折磨,却瘦了一圈儿。金士麒和他拜别了孙元化,又拜谢了宁远总兵满桂,率百名私兵返回觉华。
两人骑马并行,路上的冰雪还未消融,查应才黯然无声。
“查兄,你伤感吗?”
查应才沉默良久,却问:“贤弟,你伤感吗?”
“我很淡然。因为我悟了。”金士麒遥望着茫茫雪原。
查应才疑惑地他一眼,心想你才十九岁,脸上别挂着三十岁的深沉好吗。
金士麒低声道:“查兄,你懂了吗,这辽东是‘死地’。”
金士麒说出他之所悟:如今建奴日益强盛,以后怕是征伐不断,尤其是咱们觉华岛深受仇恨。恐怕未来每年冬天第一片雪花落下,老奴就会说:啊,又到了打觉华岛的时候了,然后提起裤子就杀来。
还有那些文官武将们,比建奴更可怕。他们在辽东经验多年,编织了一个牢笼。我们“双都司合璧”又如何,我们天降英才又如何?(查应才擦汗)我们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就要遵守人家的规矩,我们迟早被玩儿死!
查应才黯然点头,前有熊廷弼,后有马士龙,据说他们下一个目标是毛文龙。那些位高权重的文臣武将都自身难保,又何况我们。
金士麒最后道:“破局的方法只有一个——不跟他玩儿了!”
查应才一惊,“你要走?”
“不是我,是‘我们’。不是走,是‘战略转移’。”
金士麒说他这两日与跟恩师孙元化讨论国家局势、指点江山,感慨这辽东的战场过于残酷,十年间一波一波的青年俊杰都湮没在沙场上。不是我们不卓越(金士麒指着查应才和他自己),但我们需要时间,我们需要成长啊我的查大哥。
“就像一个少年,刚学会打猎,你能让他去打老虎抓黑熊吗?那根本不是去打猎,而是去喂食。我们今年能活下来,那是运气好……呸,不是我们运气好,是老奴运气差。但下次还躲得过?我们索性换个地图……我是说先从容易的山林开始,先去打野猪草蛇之类,逐步升级、打造装备、闷头种田。”
“种田?”
“就是屯垦积粮,研发装备,发展壮大。”金士麒的双眼闪烁着光芒,“待我们也有了雄壮的队伍,再回来猎杀老奴。你放心,他身体很好,一时不会死。”
“我只觉得,你在走一条无法预测的路途。”
“放心,这是前人走过的路。”金士麒凝望着如血的夕阳,不知何时,辽东的天空已经晴朗了。“我知道古时候有一支军队,也跟咱大明一样,以赤色为号。他们最初的地势也很差,被敌人数次围剿。后来他们冒死长征万里,几万兵马战至几千人。虽惨烈,但是留下了革……军队的火种,更获得了天时地利。经过卧薪尝胆闷头发展,你知道他们最终得到了什么?”
“你说。”
“天下!”
“……”查应才差点摔下马去,低吼道:“贤弟,你不要胡说!”
金士麒呵呵笑着,“所以,小弟我要争今年的首功,就是为咱龙武兄弟们的名望,借此获得机遇。大哥,若是有机会,你愿意一起走吗?”
查应才寻思许久,“好,愚兄与你长征去。”
两个男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激情澎湃。
……
金士麒在等一位贵人的来临。
这急不得,他还有几天时间抓紧练兵。
回到觉华岛之后,查应才好像变了一个人。他想通了前途的问题,立刻卷起袖子大操大办起来:整顿编制、操练私兵。他整理了金士麒的“精兵名册”,从龙武部队中筛选出200人,从暂留岛上的辽东各营中挑选了00人,再加上金府剩余的私兵,共编成了400人的精锐部队。
部队的主体是2个步兵队、个弓铳队,各00人。另设个骑兵队和个近卫队,各50人。各队的“百总官”都由战绩显赫的旗长升任,其中近卫队百总由冯虎担任。
魏广良被提升为把总,总监各队。田叔光仍负责参谋和操练。
在新设定的步兵队中,编制有40名刀盾兵和40名长矛兵(半数长矛、半数蝎尾枪),还有20名掷弹兵。
“天启六式手雷”已初步定型,每名掷弹兵可以携带枚。但手雷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需要用火绳来点燃,在实战中效率较低,而且很危险。金士麒设计了几种用燧石拉发的点火装置,它们的设计图上去很美妙,但是否有效还需要具备工业实力后才能试验。等到新成品下线,那就是“天启七式”了。
手雷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最远也只能抛20步(约2米)。在步兵对阵中只有两次投掷机会,对骑兵……只有半次机会。黑色火药的威力不足,只能增加重量,变成了2斤重的小南瓜。
在金士麒的远景规划中,掷弹兵的投射距离将达到00步甚至200步。当然,那不再靠臂力,而是依靠火药推进的力量——它们将变成火箭弹和榴弹。
这个时代的工业能力有限,金士麒不指望有生之年能玩到机关枪,那东西需要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人类直到9世纪末才研制成。他只能用爆炸物作为步兵分队的火力输出。
在金士麒的概念中,“掷弹兵”并不是狭义的“投掷手榴弹的兵”,而是操控各种重型步兵武器的骨干士兵。正因为如此,弓铳队中也编制了20名掷弹兵——他们使用的不是手雷,而是百虎齐奔箭。
百虎齐奔箭,射程超百步,价格昂贵,命中率极差。但金士麒对它们给予厚望。因为他已经发现了明末火箭武器精度奇差、散布面积狂放的原因所在。
金士麒拆了一盒子百虎齐奔,把火箭在冰原上逐根燃放,放到第三支他就顿悟了。误差的根源不是火箭本身,而是简陋的发射轨道——发射箱里只有两块蜂窝状的隔板,每根箭都晃荡着放在上面,它们瞄准的方向不一致,发射过程中还会在隔板上弹跳,射出去当然就如一群鸭子般乱窜。
发现了问题就成功了一半。剩下那一半,等到他拥有领地之后再说。目前在觉华岛上,他只能先训练部队,以后再更新武器。套用后世的话:情愿让人等装备,也不让装备等人。
这些天来,那些龙武公子们也逐渐走出了悲痛,变得更沉稳了。他们也知道父兄都不在了,他们当家作主了,以后可以随便往家里领女人了,可以随便用银子了,但银子要自己赚。他们的私兵合编在一起有200人,也跟着金士麒的队伍一起操练。他们带来的水手们还修理了喜鹊号和夜莺号这2条皮划子。龙武在岛上的船全被烧光了,多两条皮划子总显得热闹一些。
经过0来天的军队整编和操练工作,金士麒更是认定了查大哥的才干。此人是军将世家出身,0岁之前在西北抗击蒙古,0岁之后在辽东苦战。他的临阵指挥能力,还有对军队的治理能力,远非后世的军事爱好者可以比量。
除了查应才,还有经验丰富的魏广良,还有勇猛无敌的金士骏。甚至姚孟阳那胖子在收起笑脸、统领部队发号施令时,也像模像样。
金士麒羡慕嫉妒他们,但不恨。他知道的自己能力所在,知道自己将在这个团体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人将跟他并肩征战,甚至是为他而战,多美好的事情啊。
……
天启六年,二月十八日。宜动土、宜出行、宜开市、宜安床、宜圆房、宜一切。上上大吉。
觉华岛碧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那个喜庆。金士麒翘首期盼的一日终于来了。他的贵人:大太监刘应坤,今日抵达觉华岛。
刘应坤是天启皇帝派来的,是钦差。
原本上,刘公公的出巡目的地是宁远,本没有觉华岛。
话说正月二十六日,奴兵刚刚撤了宁远之围,袁崇焕立刻派人跳下城墙赶赴关内报捷——当时觉华岛之战刚开始,正在连片地死人,但是宁远不知道啊。宁远的喜讯二月初一抵达山海关,初三半夜到北京,北京立刻就沸腾了,天启当夜临幸了六个妃子以示庆贺。
其后的几天,每天都有好消息传到北京,战绩越来越真切、越来越丰厚。天启皇帝狂喜了两天没睡觉,连续满足了十四个妃子。直到第三天,他陷入了深深的疑虑:宁远真的守住了?怎么能守住呢?这不合理啊!
于是,二月初八这天,天启皇帝派了太监刘应坤出巡宁远,检查战绩。刘应坤辛苦奔行八天,提心吊胆地抵达宁远,他终于眉开眼笑——宁远果然守住了,墙虽破碎,但城安然。将士杀奴数千,有七百余首级为证!
这下可以跟万岁交代了!能带个好消息回去,真是太监的幸福。
刘应坤离京之前,得到了天启皇帝的“上中下”三道锦囊密文。现在眼前的战绩果然如报中所讲,刘应坤便拆开“上”号密文,按照皇帝的意思,对宁远百官将领们大加赞誉,并许诺嘉奖:人人都要升级,甚至连胜数级。刘应坤只能先许诺,因为正式的升迁和调任,需要经过兵部和吏部来草拟,再经过明里暗里的各种环节的处理,最后经圣旨或正式公文下发才作数。
但宁远的功臣中有一位可以当即获得封赏,那就是城头的大炮。天启皇帝赐铁炮封号:“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超品!不知道是否能世袭。
十八日这天,刘应坤在百官诸将的陪同下,来到觉华岛。
为了把他请来,金士麒花了2000两白银,是龙武十几个公子们凑出来的。而且这还只是见面礼,金士麒还许诺有更重的礼物送给刘公公。
踏上了觉华岛的土地,刘应坤流下了眼泪。
他从北京出发时,还不知道觉华岛的消息。待到了山海关,才听到了奴兵正云集觉华岛,龙武水师正在被屠杀。当然的他很惶恐,又不敢回北京,便抛了个铜板决定……铜板指示他继续前进,他只能硬着头皮出关。待出了关,又听说龙武残兵在查应才和金士麒的率领下已经反败为胜,驱逐了奴兵,刘应坤觉得自己也是死里逃生啊,那晚他喝得烂醉,次日加快了东行的步伐。
此刻,终于抵达这曾经的血腥战场,刘应坤感慨万分。他对金士麒等功臣自然倍加赞誉:你们竟然能以弱师斩获了500余首级,真是奇迹一般。他对金冠等将领殉国更是哀痛无比,亲自去哭了一阵子,心情才好一些,然后就问午饭吃什么?
金士麒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上前深深拜道:“刘公公,末将等遗漏了一项战功未报,真是罪该责罚。”他换了喜庆的口气,“今日就说给公公,请公公报上去,只盼着给陛下一个惊喜。”
“啥?”刘应坤瞬间就懂了,这可比吃饭的事儿重要。
刘应坤此行前来,是帮皇帝来查检战绩。战绩虽属实,也只算是他带回去一个“确定信息”。现在战绩超标,那他带回去的可就是喜讯了!
刘应坤喜道:“甚好,你龙武还有何功?”
明末火器称王 第62章 丰厚家产
刘应坤追问:“你龙武还有何功?”
金士麒道:“除了首级之外,还有俘虏。”
刘应坤果然惊喜,“好好!咱家也知道,一个俘虏可当十颗首级!袁大人,咱大军在关外征战这些年来,可曾获得俘虏?”
“每年,都有个三五个吧。”袁崇焕道,又瞪着金士麒,“这等大事,你之前怎么不报告?”
金士麒便说:“回大人,咱的俘虏是阵仗上所得,伤轻伤重不知能活几天。更有桀骜之徒会自寻死路,这半月来几乎每天都有死的。末将等害怕早早报了数目,回头又有差池,那反倒成了谎报战功了。幸好今日公公亲来,便把俘虏牵出请公公和大人挨个点验,末将也不算是妄言了。”
“好好,你办事妥当。”刘应坤开心啊,他愿意当报喜鸟!“快说呀,多少俘虏?”
金士麒:“禀公公,有八十名。”
总兵满桂一口茶就喷了出去,连声抱歉。
再堂中百官诸军将们,皆瞠目结舌,鸦雀无声。
0个俘虏,相当于00首级的军功。天启朝六个年头,关外获得的俘虏总计也没有这么多。
再那些将军们的脸色,红的像猪肝,白的像豆腐,绿的像萝卜,青的像漫天的雨云。太监刘应坤“砰”地跳了起来,扑在了金士麒身上。这报喜鸟颤声道,“金小哥,今天的午饭,我来请你!”
“那,好呀。”
“八十俘虏啊!临行前只知道宁远大捷,没想到觉华是……大大大大捷!”刘应坤抱着金士麒,他有些语无伦次了,“咱在山海关就听说你退敌活民无数,啊,这回头我去面圣还不……你……你真是我的贵人啊!”
“公公错爱。这俘虏是咱龙武水师自查应才以下合力捕获的。”金士麒便简单说了如何趁夜出击,如何截断浮桥,如何又有姚老将军的孙子率领子弟们驾船支援捕获俘虏。说到那些死去的兵士,尤其是他潜心培养的冯熊竟死在最后一战中,他不禁潸然泪下。
终于有将领忍不住了,酸溜溜地说:“公公喔,先了俘虏再赞也不迟,别是刚剔了头的冒充货。”
金士麒向那人拜道:“谢将军指点。”
总兵满桂却笑道:“哎!这小子敢向钦差报数目,那自然不假。你小子,羡煞吾也。”
金士麒忙道:“属下只是占了水战的便利罢了。”
刘应坤是在皇帝身边办事的人,办事非常利落。他当即许诺会单独拟定一份龙武师的战绩,还要把金士麒的讲述记录下来。然后又领着众人,去海边封了两条立功的皮划子:
喜鹊号:靖海神威俘虏大将军,超品。
夜莺号:靖海无敌荡寇大将军,超品。
两条皮划子成了将军,那就再也不能泡在觉华岛的冰水里了。金士麒趁热打铁,提议将两条大将军装运到大福船上,水路送到京城去受天子检阅。刘应坤心中一动,忙说:“甚好,甚得我心。”
刘应坤指示要在天津营造所对两条皮划子进行“修整”,增加冲角、望楼、钩桥等海战设备,结构要精妙,木工活一定要出色。因为皇帝陛下是行家,最好这口。
……
中午时分,刘应坤终于盼来了吃饭。此刻的觉华岛上只有灵堂还像模像样,其它各处一片废墟。因此酒宴摆放在武腾号大福船上。
金士麒却被私兵请了出去,被告知三公子来了。
三弟金世鹏和孙管家于这日正午时分抵达了觉华岛。护送他们的是幸免于战火的沈百总带领的00名私兵。金士麒刚下了山,世鹏那小子就奔过来,扑在他的怀里哇哇哭了起来。
“不怕不怕,还有哥在。”金士麒拍着小弟弟的后背。心想这孩子出生时母亲便亡故,父亲常年征战在外。家里两个哥哥,一个冷如冰霜,另一个不提也罢……世鹏命苦啊,以后要多给他关爱!
紧接着,金士麒的近随金财也奔过来,抱紧他的双腿喊了声“哥儿”,便痛哭起来。他是为老爷殉国而哭,是为弟弟金宝丧命而哭,也是为能重新见到这主子而哭。这平日里伶牙俐齿的家伙,此刻泣不成声。
最后,是孙管家领着一众家丁仆役们聚过来。金士麒忙道:“管家叔,你一路辛苦了。”
孙管家走过来郑重地跪下,哭道:“老爷!”
接着,他身后所有的人都齐声喊着“老爷”,那些仆役们跪了一地。金士麒吓得一哆嗦:刹那间他以为金冠在他背后显灵了。但他旋即明白了:金冠离世,金府的老爷就是他了。
金财也慌忙地站起来,哽咽地叫了声:“爷!”
此刻的金士麒,顿感沧海桑田。
众人拜祭了金冠的灵位,金士麒便只留下两个弟弟和孙管家在房中说事。众人皆暗想:那最刺激的兄弟争家产的时刻来了。他们都快速离开房间,生怕被刀剑误伤。
孙管家倒是气定神闲,早就等着这一刻。他告诉金士麒,山海关已经传遍了老爷你的战绩,听闻你将要回山海关授职,还要荫受老太爷(金冠)的副千户世职,还将晋升千户。
金士麒大喜,终于忍不住了:“管家叔,以前我那个……心在别处,一直没关心这个,我父这‘副千户’授在何处?”
“以后叫我老孙便是。”孙管家提醒他,“咱老太爷授的是‘铁岭卫’右千户所副千户。”
“铁……铁岭……”金士麒汗都下来了——那铁岭卫位于沈阳以北啊,沈阳都被建奴占去改了名字,那铁岭更是早他娘的沦陷了!“就是说,我爹,被封的,是敌占区,的千户!”金士麒急得气都喘不匀了。
孙管家忙说:“老爷,你息怒,坐下说话。”
金士麒“咚”地坐到凳子上。这个朝廷,太欺负人了!他怒道:“还不如把月亮封给我,至少我抬头就能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