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孑与2
役们给老帅们准备茶水。
还好李绩喝茶之前没有找人验毒,这说明他对云初还是有起码的信任的,还能一起说话
「你见到契必何力的时候,他清醒过吗?」李绩看似在喝茶,一双凶狠的眼睛却狠狠地瞪着云初。
「没有,老神仙说他身体过度虚弱,不让我们把他强行唤醒,现在他是自然醒来的」
李绩可能渴坏了,一口气喝了三碗热茶,加上天气炎热随即就出了很多的汗水,抹一把头上的汗水,再一次对云初道:「你听说什么了?」
云初道:「我只听说了阴山牧场的事情,听说争夺的人很多不过,到底是谁在争夺,我就不知道了」
李绩闻言,脸上的凶狠之色渐渐敛去,对云初道:「老夫在争,长孙在争夺,李义府,许敬宗在争夺,就连太子李弘也在争夺,你觉得应该把阴山给那一方人牧马?」
「应该给太子李弘!」云初斩钉截铁的道
李绩道:「问题是现在没有人愿意退让,大家都僵在这里了」
云初大笑道:「我说把阴山牧场给我,你们所有人估计是不干的,对吧?所以呢,陛下大概率会把阴山牧场收回来,谁都不给,谁都拿不到,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英公既然已经退隐,又为何一定要参与其中呢,既然已经隐退,那就干脆不问世事」
李绩瞅着云初气休休的道:「老夫乃是唐人,自然不能眼看着有漏洞而不加以理会」
云初呲着一嘴的大白牙道:「您说的对」
李绩不知为何突然间老脸一红,对云初道:「你莫不是以为老夫又有复出之心?」
云初一言不发,傻子都能看出李绩在沉默了大半年之后又有一些蠢蠢欲动的心思了
他之所以会有再次出山的心思,主要是因为他的便宜孙子徐敬业在吐谷浑猥琐发育的很不错有关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吐谷浑距离阴山并不算太远
长孙无忌期望将辽东,阴山,河北联系起来,李绩同样期望将吐谷浑跟阴山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他们家的基本盘就跟匈奴时期的右贤王差不多了。
李绩沉默片刻又道:「你准备当缩头乌龟当到什么时候?」
云初冷笑道:「我现在连种个破烂棉花,都有人在背后使坏,万年县县令的位置眼看着就要保不住了,那里还有心思放眼全大唐的去谋划」百./度./搜./索.7./4./文./学./网./首./发
李绩皱眉道:「难道不是长孙家在坏你的事情吗?」
云初嘿然一笑,径直对站在院子里看蓝天的长孙冲道:「长孙冲,你为何要破坏我的种棉花的大计呢?」
在众人惊愕的眼神中,长孙冲慢慢来到云初的官署窗口,接过云初递过来的一杯茶水,慢慢的喝一口道:「;礼尚往来而已,不过不仅仅是我长孙氏在害你,你的棉花产业妨害到的人家可不止我们一家,所以真正在背后害你的人还有好多」
说完话就用眼神在屋子里的那些人身上扫一眼道:「这屋子里就有不少」
云初闻言冲着李绩嘿嘿一笑,继续提着茶壶给他们把茶水续上,今天的机会实在是太好了,不如就趁着这个好机会把话说清楚。
「明年万年县,长安县将会彻底的停止种棉花,以后就跟以前一样,大家种点粮食,就这么吃不饱,饿不死的活着吧,把一百年过的跟一年似的,说实话虽然没什么大发展,不过啊至少安稳,诸位说对不对?」
李绩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既然已经被长孙冲半点情面不留的把事情给戳破了,就皱眉道:「你舍得放弃那么大的利益吗?」
云初摊摊手道:「明年除过百姓自发的
种一点自己用的棉花,万年县官衙不会栽种一棵棉花,同时开春季节的粮食补贴也会立刻停止,既然大家都不同意我种棉花,我也不敢忤逆大家伙的意见,干脆就不种了」
李绩澹漠的道:「不种也好,没有利益,就没有矛盾,挺好的」
长孙冲喝完茶水,将茶杯放在床台上,示意云初继续给他把茶水添上,又对云初道:「以前没有棉花,大唐人不是也不是没有冻死吗?穿桑麻也不错,兽皮也不错」
云初吃吃的笑道:「诸位说的对极了,反正都是混日子,我云某人才是混日子的大行家」
李绩瞅着契必何力的病房长叹一声道:「总想着如何给如今的大唐锦上添花,没想到终究变成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场面,国朝才安定下拉,才没有外敌,内耗就已经开始了」
云初笑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英公以为大唐人现在过的日子已经抵达巅峰了吗?去岁冬日,我万年县冻死的路倒就有一百零三人,乞丐不下千人,悯孤院,福寿园里的人塞得满满当当的,很多人家依旧是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一年到头吃一顿肉,做一件新衣就觉得自己过的像个人样了,
倒是诸位的日子可能过的真的是太好了,仅仅是今年过年的时候,晋昌坊的大食堂售卖的各种肉类,就超过了三十万斤。
我问过了诸位的府邸里订购的肉类,就占据了这三十万斤肉类的七成。
占据长安人口百不足一的你们却吃掉了三十万斤肉类的七成,其余九成九九的人才分享了三成
这就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了?
等什么时候其余的九成九九的人每顿饭都能吃干饭,家里每人都能分到一件衣衫的时候,英公再说什么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话不迟」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m..com-到进行查看
唐人的餐桌 第一七二章要印把子
这可以说是云初第一次拿出态度来怼这些人。
所以,不论是文人还是武将这个是时候看云初的眼神都是怪异的。
就连刚刚从契必何力病房走出来的李治在听到云初说的这一番话之后,眼神也是怪怪的。
云初背对着大门,所以看不到李治,而其余的人都满怀恶意的没有提醒云初皇帝就在窗外。
“我之所以立下誓言要给长安城贴上金箔,而不是给整个大唐贴上金箔的原因就在于,我的能力问题。
我觉得我只有能力给长安贴上金箔,让这座城金光闪闪的光耀千秋,我没有能力让全大唐的人都过山长安人的日子。
我还想在史上留下一笔,让后来的人知晓,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该是盛世该有的样子。
不是目前大部分人饿不死了,就说是盛世,不是说每个人都有一件堪堪遮住屁股的衣衫,就说这是盛世。
什么叫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百姓有条件选择不吃肉,想吃几口青菜的时候,你再说这是鲜花着锦,百姓开始嫌弃自己衣衫式样不入时,不愿意穿的时候,你再说这是烈火烹油。
说实话,你们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我不关心,因为你们都是人中龙凤,百兽中的虎豹,你们的能力决定了你们可以锦衣玉食,你们的聪慧决定了你们天生就高人一等。
我一直都认为,官府的作用就在于抑制你们拿走的太多,给那些不如你们的人留下的太少。
官府的职责便是保证我们的田地山川,河流,湖泊可以有更多的产出,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还要保证分配上有一定的公平性,可以倡导多劳多得,不能支持聪慧者多拿一些,但是这一切都必须在保证那些笨人弱者有最起码的尊严的基础上才成。
我们常常说家天下,家天下,与其说这天下是李氏一家之天下,不如说这天下是百姓们委托李氏管理的一个巨大的家天下。
太宗皇帝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朝中的官员,勋贵,有钱人其实就不是水,他们都是水面上的漂浮物。
一个小家治理不好,就像水盆里孩子玩耍的木片,用手扬一些波浪就能倾覆。
一个家族治理不好,就像小溪里的游荡的纸船,随便一个险滩,激流就能倾覆。
一个国家如果治理不好,就像大海里的艨艟巨舟,一旦万丈狂澜起来,也难以逃脱倾覆的命运……”
云初瞅一眼茶壶上反射出来的李治的脸,继续道:“不要太贪婪啊,我希望大家在取利益的时候多用叉开五指的手去捞,让一些好处,一些利益可以从你们的指头缝隙里流淌出去,留给那些抢食吃的百姓。
不要张开双臂去搂,不要用工具去挖,去装,更不要打扫你们跌落的那些利益??
我觉得这样做非常的没有意义,一个贵族之所以能称之为贵族,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有一颗仁慈之心。
如果没有这样的一颗仁慈之心,与蠹虫,豺狼虎豹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一艘艨艟巨舟真正在海上被风浪摧残的四分五裂的时候,艨艟巨舟上的每一只老鼠都难逃灭顶之灾。”
云初知道李治来了,所以临时改变了一下说话的方式,从嘲讽变成了忧国忧民,这样一来,听起来就高大上多了,至少李治听了应该会很喜欢。
在众人恭迎下,李治走进了云初的官署,先是看看云初那张微微有些惊慌的脸,然后绕过云初径直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拿起云初桌面上的一棵栽种在火山石上的竹子盆景看了一会。
然后对云初道:“你哪来的资格在英公这一干国之重臣的面前大言不惭的?”
云初抱拳(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人的餐桌 第一七三章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妙处
贺兰敏之最近一直在变卖家财。
除过那个硕大的周国公府邸是皇帝赏赐的不能买卖之外,贺兰敏之将属于周国公府,韩国夫人,荣国夫人,魏国夫人的产业,全部都给变卖了。
这样算下来,贺兰敏之也是一个财雄势大的家伙。
勋贵们卖家产,自然不会像小商贩一般沿街叫卖,贺兰敏之仅仅是把要变卖家产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坐在太医院等着别人上门就好了。
这种事情,家主们一般是不出动的,出动的都是家里的当家大娘子。
虞修容一大早就带着娜哈出门去参与周国公府的拍卖大会了。
之所以要带上娜哈,完全是因为娜哈是云家的小娘子,年龄到了,也该学一点治家理财的门道了。
云初坐镇万年县衙,等着人家把妖言惑众的家伙给送上门。
结果,来的大部分都是商贾……
这些人来的时候衣着整齐,跨过门槛进来的时候没有任何畏惧之心,而是一脸的康慨悲歌,从容赴死的洒脱。
在大唐,就没有纯粹的商贾大家,但凡是能排得上名号的商家背后都有勋贵朝臣们的支持。
商人之家也不是没有,只是很小,一般都是那种前店后厂的那种商业模式。
云初也不管来的人是谁,他只想要这些人签下伏法认罪的文就好。
反正他没办法杀猴子,那就杀一些鸡也算是万年县的大胜利。
造谣生事,蛊惑百姓,诽谤朝廷棉花新政,只要够上这三条罪责,一般会发配到西域或者岭南,次一等的也会被发配辽东或者蜀中。
云初在审讯过程中原本可以往死刑上靠一靠,就算不能把这些人都杀了会有问题,杀一半,朝堂上绝对不会有人多说一句话。
万年县抓了三十一个人,是当着万年县各路坊长,里长的面打的杀威棒。
在云初阴沉的神情下,衙役们手下不敢留情,高高举起的板子凶狠的落下,万年县衙门外边的三十一个人犯的屁股就血肉横飞了。
打完这些人的屁股之后,就让衙役用牛车拉着光着屁股的这些人走遍了万年县所属的里坊。
这里面不乏很多万年县百姓耳熟能详的人,虽然他们不断地哀求希望能给一些体面。
而云初能给他们最大的体面,就是必须把打的烂糟糟的屁股露出来,可以把脸蒙上。
温柔的长安县也是一般的模式,没有杀人,只是流放三千里,但是他们必须以最难堪的方式走一遍长安,万年两县的乡野。
这样做的后果,便是除过一些实在拿不出钱来的人家,其余的当初拿了云初三十文钱的人,现在都哭着喊着要把钱还回来。
云初自然不会干出这么没意思的事情,如果把钱收回来了,就是对当初那些坚持不要钱的百姓们的背叛。
这让万年长安两县收了钱的人人心惶惶,而那些当初坚持没有收钱的人,此时则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就在这个时候,云初,温柔趁机向长安,万年两县的百姓告知,准备在两县境内修建四座棉纺织工坊,用来加工整个关中种植出来的棉花。
如此便需要在两县之内招收纺织女工八千人,男工两千人,还需要从两县的衙门中调拨管理人员一百名,需要从里长,坊长中挑选二十人进驻四座工坊。
两千男工也就罢了,在长安市上找到相同收益的差事不算太难。
但是八千纺织女工这就厉害了,什么时候,女子也能拿男子的工钱了?
万年县,长安县挑选出来的这八千名女纺织工可以,在她们之前,还有三千女子已经拿了这样的工钱足足三年之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人的餐桌 第一七四章官府的超能力
豆豉,青椒,蒜瓣,五花肉在炒锅里被火混合之后,就成了一种李弘从未见过的美味。
薄薄的肉片被煎炸的微微卷曲,每一片肉上面都出现了一个凹坑,有的凹坑里装了一些油脂,有的凹坑里装了一粒豆豉,不管怎么样,被自身的油脂浸透的猪肉此时芳香四溢。
吃这个东西的时候,白米饭最好,再配一碗菠菱菜蛋花汤用来解辣,不用再添加别的东西,唯有如此才能吃的畅快,吃的舒坦。
两人就着这一大碗辣椒回锅肉吃了一桶饭。
云初走的时候对李弘道:“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告诉你一个道理,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尝试一下新东西,万万不敢在没有尝试之前,就说这个东西不好。
如今的大唐人开始变得有些返祖了。
好多人认为如今的大唐已经天下无敌,就可以墨守成规,并且把目前正在使用的东西当成金科玉律,任何新的东西一旦出现,这些想要永远保住自己荣富贵的家伙们,就会自动的否决。
他们以为这样是保证自己可以公侯万代的做法,却不知一个停步不前的人或者国家,很容易被那些不断探索,不断求新的人或者国家超越。
这个世界远比你想的还要广袤,所以,别太把自己目前的自己太当一回事”
李弘施礼道:“我听父皇说师傅如今似乎不愿意参与到朝堂的事情中来,很多时候,父皇都希望听到师傅耳目一新的论调,但是师傅上朝的时候却总是一言不发”
云初摇摇头道:“我的力不足,能力不够,所以只能专注于一些小的事情。
万年县大的方面已经具备了一个全新的州县的框架,我现在要做的都是一些水磨石功夫,在这些框架中填补血肉,让整个万年县变得生动起来,而不是目前这一副骨架模样”
云初说完话就走了没有给李弘多余的劝戒的空间,大唐现在的朝政很是混乱,各种乱七八糟的势力犬牙交错,有一些云初在历史上读到过,有一些则是闻所未闻,在这个时候,还是避开最好。
他回家的时候还带回来了一些青辣椒,娜哈很喜欢,虞修容不喜欢,崔氏吃了几口只说香,肥九觉得这东西跟大食堂制作的卤猪头肉是一个级别,用来左酒或者下饭是极好的。
老猴子不喜欢吃辣椒,他喜欢吃甜食,可见辣椒这东西并给是所有人都喜欢。
事实上,辣椒本就不是给达官贵人们准备的,它的存在不过是给普通百姓贫乏的餐桌上多一抹亮色。
万年县的棉花如同云初预料的那样,长得不怎么好,不论那些农夫们如何努力除虫,虫子依旧很多。
为了防止虫子无度的向外蔓延,万年县采取的法子是焚烧掉那些出现虫灾的棉田。
现在,每一个万年县人都知道了一件事——来年想要再种棉花已经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连续栽种了五年的棉花,万年县官衙,以及万年县的百姓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到时候舍弃棉花种植,改为棉花加工了。
说起来,种植棉花虽然有四倍的利益,可是,它说到底还是侵占了万年县几乎所有的农地。
说到底,在大唐这个时代里,农田就该种植粮食,而不是种植太多的经济作物。
在万年县全县大力种植棉花的几年中,云初其实是在豪赌,赌这几年中不会发生席卷整个大唐的自然灾害。
到现在,他赌赢了,到了见好就收的时候了。
治理一个县其实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复杂,云初很久以前去蜀中一个县访问的时候,那个美丽的办公室主任给他们介绍她们县的经济的时候就说过。
她(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人的餐桌 第一七五章或为鱼鳖
五月的时候,云初用自己的名义向整个长安城的商家发出来一个倡议,准备重新翻建万年县所属的永乐坊,同一时间,长安县县令温柔也以自己的名义向长安城的商家们发出来了一个倡议,他准备翻建长安县所属的崇德坊。
云初还是老样子,以晋昌坊的生意作为担保,准备不花一文钱将永乐坊里除过开元观以外的破旧房屋全部推倒,重新修建成它隔壁光福坊的模样。
温柔的计划也不激进,翻建范围控制在崇德坊一个坊市上,他没有什么可以抵押的东西,只能以他自己的名字作为抵押物,希望寻找到一些有眼光,有魄力的商家积极地参与进来。
虽然云初的抵押物看起来好像更加靠谱一些,但是,所有人都以为温柔的抵押物更加的具有诚信。
云初一直没有搞懂的事情就是,大唐人明明很穷,偏偏他们还有一个视钱财如粪土的习惯。
却把虚无缥缈的名声这一类的东西看的远比一点钱财重。
云初搞砸锅了最多损失一点钱,温柔搞砸锅了,这一辈子就没办法抬头做人了。
当初裴行俭当长安县令的时候,他用来作保的是长安县衙,而不是他裴行俭的名誉。
万年县已经开发了好几个坊市,永乐坊的隔壁就是最后开发的坊市安业坊,如今的安业坊因为有大食堂以及大客栈的进驻,加上就在朱雀大街边上渐渐变成了仅次于东西两市以及晋昌坊的商业地。
只可惜安业坊的原住民们在卖掉自己昂贵的住宅之后,又搬去了偏远的坊市,这就导致他们除过享受了一波搬迁红利之外,如今的商业红利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永乐坊的原住民们早就对坊市翻建这种事翘首期盼了,并且已经做好了将自家的新房子卖掉,拿着钱去偏远坊市继续生活的准备了。
他们怀着最美好的愿望期待万年县的翻建好事,可以再一次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这种事就连云初自己都不敢保证,却不知道他们的信心都是从哪里来的。
离开了繁华的商业区,主动回到了更破跟穷,地域更不好的坊市。确实赚了一笔大钱,但是当这笔大钱被他们用于改善生活,娶妻生子后,云初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又会变穷的。
毕竟在长安城还有宵禁的状态下,在人满为患的商业坊市即便是抱着麦秸棒子卖糖葫芦也是一份很不错的收入。
云初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变化,不过终究是一种腾笼换鸟的行为,有钱人聚集到了商业坊市,对于这个坊市的发展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由于云初开发的坊市基本结果便是所有人都赚了很多钱,因此,这一次永乐坊的百姓,商家,甚至是一些相对富裕的人家,在听说了开发坊市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排着队来到县衙开始核对地契,准备搬迁事宜了。
这就是翻建穷困坊市的好处,这些坊市里的有钱人不算多,或者说他们的富裕程度还达不到对抗万年县衙的地步,这才能把搬迁事宜进行的非常顺利。
如果有一天,云初的脑子突然不对了,去翻建那些住满大户人家,勋贵人家的坊市……他一定会赔的连裤子都穿不上。
很多时候大家都以为有钱人的钱最好赚,却不知在这个世界上,被赚钱的永远是穷人。
云初不会去翻建那些靠近皇城的坊市,他连想都没有这样想过,目前翻建那些贫困的坊市,是云初能为穷人翻身做的不多的好事之一。
毕竟,通过翻建之后,能给那些积年贫困的人,一个翻身当富人的机会。
机会给了,能不能翻身,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每一次万年县准备改造坊市的时候,就是长安大商家的一场狂欢盛宴
也是那些商家背后的势力们的一场盛宴,云初相信,在肥猪们开始吃最上等的饲料的时候,他们是无心他顾的,只想用最凶猛,最快捷,最贪婪的方式吃下尽可能多的食物。
因为已经是很成熟的一个产业了,云初甚至不用亲自出马,让刘义这个管家带着一群帐房跟各路商家接洽事情很快就确定下来了。
温柔那一边也是如此,他之所以会这样顺利,完全是温柔把崇德坊的建设项目与永乐坊的建设项目给合并了。
那些大的商贾们想要拿到永乐坊的项目,相对的,就必须连崇德坊的项目一起做,否则,两个项目都不要做。
在这件事上,万年县衙跟长安县衙的态度极为统一,没有给那些商贾们挑肥捡瘦的余地。
于是那些大商贾们或者合纵,或者连横。用尽全部力气去争夺更多的利润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