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铁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李德坤紧张的说道。

    “我,我还不知道它能不能通过测试,毕竟,很多零件都简化了,还有轻量化的设计,这一千多斤重的车,会不会太轻了……”

    瞧着他那副紧张的模样,朱明忠笑着说道。

    “瞧你,这只是试验而已,要相信自己!”

    看着眼前的五十辆样车,这些刚刚下线的样车,这款车将会是日后甲壳虫车型的原型,朱明忠相信,它很快就会成为大明最为畅销的车型,毕竟,尽管这是两个世界,但很多需求仍然是相似的。

    终于,汽车开始了试车,在试车手发动引擎的时候,朱明忠特意问道。

    “它用的是机车发动机吗?”

    “嗯,一开始的时候,我确实考虑了机车发动机,不过因为功率的关系,我们对它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安装了改进型空冷700毫升直列4缸发动机,尽管它的基础是目前最流行的600型机车发动机,但是它的功率达到22马力。因为是气泠发动机的关系,所以它的故障率非常低,而且整机的寿命很长,这也是600型机车发动机是使用最广泛的发动机的原因,只要正常维护,可以作到十年不需要大修,我想我们的700型发动机,肯定会比600更可靠……”

    在李德坤解释着他的这一观点时,朱明忠则是饶有兴趣的看着在试车场上奔驰的“甲壳虫”,这辆汽车到底能给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他并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仅仅只是从眼下它在试车场上的表现来看,这辆汽车简直超出了他的想象——更加的完美。

    或许,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大明对于机械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另一个时空的德国,毕竟,算起来从发明蒸汽机到现在,大明已经走过了差不多180年的道路,这种机械技术的积累绝对不是德国所能相比的。

    它现在在某些方面的落后,不过只是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军队的战机和战车,它们大都是停留在二战前期的水平,而且这种水平已经保持了长达十年——因为没有战争的威胁,军备的更新自然没有战时那么快,甚至就连研发企业也失去了动力。

    战争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会推动着经济以及科学的发展。或许,正是长期的和平,才让这个世界陷入某种瓶颈,而不能进一步充分发展。

    他们只是需要一些提示而已!

    心里这般感叹着的时候,试车场上的汽车已经达到了200里的时速,也就是100公里,在试验员报出这个数字的时候,韩渭等人无不是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他们很难想象的到,这样一辆“小型车”居然可以开这么快,甚至一些技术人员已经好奇的坐进了其它的样车之中。

    “这辆车看起来小小的,可内部空间很大啊。”

    一坐进汽车中,韩渭就发现这辆车的不同之处,

    “是的,韩经理,因为这辆车的尺寸有限,所以在一开始,我就把车“壳子”的厚度减少。我们都知道,有时候厚度不代表强度。但是把车门,车外壳都弄薄,车内部的空间确实会显大。很简单,有时候你的腰围只少了一点点,但是看起来就瘦了很多。空间也是这个道理,看似微不足道,视觉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李德坤颇有些得意的解释道,同时,他又看着老板说道。

    “当然,老板的另一个建议同样也很重要,就是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整理和收纳,我们把很多空间合并,用一些常常被忽视的小角落作为储物空间,最后就能把整个空间放大。同时在座椅上下功夫,适当缩短座椅厚度,在不影响舒适的情况下放大空间……”

    这些都是另一个时空中,日本车最擅长的特点——看上去小小的,但是内部空间却并不见得狭窄。于是朱明忠自然选择了拿来主义,直接借鉴了日系车的这一特点。

    “这后排居然可以坐进去了三个大人,这真是……就是可惜只有两个门,上下车不太方便。”

    “哎呀,你懂什么,多装两个车门,成本会很增加很多,别忘了它的价值,简直是便宜的令人发指……”

    “就是,这样的车确实不错,无论如何,总归是辆汽车,不是风吹日晒的机动单车啊!”

    那些人的话语传入耳中的时候,朱明忠只是微微一笑,果然不出所料——无敌不过便宜,只要足够便宜,就可以让全世界都为之疯狂,似乎在这一瞬间,他明白了为什么它会有全世界,包括喜欢大车的美国受到欢迎了——便宜!

    只要足够便宜,自然可以吸引很多人。只需要几个月的薪水就可以买一辆汽车……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不过只是瞬间的功夫,朱明忠就看到了这辆汽车的市场。非但他看到了,就连坐在“甲壳虫”里正摆弄着这辆小汽车的韩渭的神情也发生了变化。

    “也许,应该提前考虑一下生产线的扩建,如果增加一些关键设备的话,也许可以实现年产30万辆的产能……”

    三十万……似乎还是不够。

    几乎是下意识的,韩渭相信这辆车每年甚至可以卖出一百万辆,毕竟,在大明还有70%的家庭没有汽车,谁又能拒绝得了这样的一辆汽车呢?

    “关键是要让人知道它,毕竟它太小了……”

    站在车门边的朱明忠,听到韩渭的自言自语,便随手拿起一张提前洗出来试车纪念照片,然后随手用笔在照片上写下了几个字,然后递给韩渭。

    “从明天开始,就在主流的报纸和杂志上刊登“甲壳虫”的广告,就用这个广告!”




第611章 “小”的好处
    “想想“小”的好处。”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报纸、杂志,都可以看到这篇广告,广告很简单,除了一辆造型别致新颖的小汽车之外,就只有这么一句话。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这么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广告,却有些发人深省。和很多人一样,李纯才也有看报的习惯,每天早晨他都会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报纸。

    “想想小的好处,汽车小了能有什么好处?”

    “小了也有小的好处啊。”

    李德伦听到父亲的话后,立即说道。

    “停在院子里更好停,而且更省油,爸爸,你过去不是说,那样的大车太大,而且太费油吗?”

    只有九岁的李德伦跟绝大多数同龄的小孩一样,都对包括汽车在内的机械充满着好奇,他同样渴望着自己家里也能有一辆汽车,只不过在此之前,父亲一直用太大、太费油之类的话作为借口,听父亲提到有“小汽车”,忍不住欣喜地看着母亲问道。

    “娘,现在有了小汽车了,我们家是不是也可以买一辆?”

    “什么?买一辆汽车?”

    刘云诧异的看着丈夫,然后又摸了摸儿子的头说道。

    “咱们家好像还不需要吧!而且汽车好贵的。”

    听母亲这么说,李德伦心想着看来家里是不可能买车了,等将来我长大了,一定要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好了,德伦,今天我带你去书店,选几本你喜欢看的书。”

    刘云继续说道。

    “你上次不是说有几本新来的书吗?你可以买两本!”

    “娘,你说将来,我们家会有自己的车吗?”

    在等着校车的时候,李德伦看着母亲问道。

    “应该是有的吧!”

    刘云的心里叹了口气,尽管她和丈夫一年的收入可以买一辆车,但是也太贵了一些,不过听儿子这么问,她也是顺着话说道:

    “肯定可以的,等到将来汽车会越来越便宜,我们的收入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买一辆属于我们自己的车了。”

    眨了眨的眼睛,李德伦认真的问道。

    “真的吗?它真的会越来越便宜吗?”

    刘云宠爱的揉了揉儿子的脑袋。

    “哦,德伦,我们小时候,一辆汽车至少要一两千元,最便宜的现在只需要一千元,我敢说,再过几年,等你长大了,到时候几百元就能买一辆,到那时我们肯定的会买一辆汽车的,到时候,等到了夏天的时候,我就开着车带你去海边游戏……”

    “那可太好了!”

    李德伦的小脸充满了憧憬之色,他抬头看向母亲说道:

    “娘,还要带上奶奶,奶奶不是一直说,她和爷爷是在海边认识的吗?我想奶奶肯定愿意去的!”

    “嗯,到时候肯定带着你奶奶……”

    看着儿子如此孝顺,刘云颇为欣慰的笑着。

    终于,校车来了,在即将上车的时候,李德伦眨了眨眼睛。

    “娘,我想,那辆车肯定不贵,毕竟,它很小的,这不就是小的好处吗?”

    小的好处?

    想了想,尽管感觉不太现实,但是刘云仍然点点头说道:

    “好吧,如果不贵的话,也许,我们真的可以买一辆。”

    当然,她并不是在欺骗儿子,甚至她自己也这么考虑过,要是几百元能买一辆汽车她也会买的,毕竟,一辆机器自行车也要一百多元,可问题是,会有几百元一辆的汽车吗?

    “真的吗?”

    李德伦欢喜的看着妈妈。

    “我保证!”

    刘云连忙对儿子保证道。

    一眨眼,一个月的时间悄然而逝。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大明发生了很多事情,曾经让人恐惧不已的鼠疫被迅速的扑灭了,而保护伞公司研发的特效药,救下了许多人的生命,也让保护伞公司的名声变得更加响亮。

    而与此同时,在大明几乎每一份报纸、期刊上都刊登着大幅的广告。

    “想想“小”的好处。”

    尽管这份大众“甲壳虫”的广告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但是谁都不知道,“小”到底会有多少好处,所有的好处都是人们自己想的。

    每天都看到相同的广告,每天都在提醒着每一个人,“小”的好处到底有多少。

    可是除了广告之外,没有人见到过实车。但是持续不断的广告却激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经过一个月的试车、调试之后,“甲壳虫”的第一批样品车被送到了中都、南京、上海、武昌、天津、西安、沈阳等几十座城市的汽车销售行。而那份“想想“小”的好处。”的广告下方也多出了一串字——实车已经送到各地销售公司,欢迎大家参观试乘。

    因为是周末的关系,在儿子的督促下,闲来无事的刘云和丈夫,带着兴高采烈的儿子,搭乘地铁来到了位于城外的天行汽车销售行,这是南京最大的汽车销售行之一。

    “哦,我的天,这里的人也太多了!”

    刚来到汽车行,一家三口就注意到汽车行的门口,围聚着大量的人群,大都是拖家带口,全家出动。

    对比父母的吃惊,李德伦在看到那么多的孩子后,顿时双眼冒着精光,兴奋的大喊道:

    “哇!这里有好多的小孩子。爹、娘,他们肯定也都是和我们一样,来这里看车的人!不行,我们要走快点,不能让他们把车都抢走了!”

    刘云自然不相信,不过看这么多人,还有小孩子,不由心想可能是跟自己来的目的一样,笑着说道。

    “是吗?我怎么觉得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就是来这里看看而已,毕竟这旁边就是公园?”

    刘云猜的不错,这些在周末来到这里的人,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抱着看看的态度,甚至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带着食盒准备在钟山森林公园踏青,看汽车不过只是顺便而已。

    不仅车行外面人多,里面人更多!

    对于车行来说,他们从不曾想过,居然会有这么多人过来的看车,而所有人都是为了看那个“小汽车”,都是来看甲壳虫的。

    除了一辆设置了围栏,停在台子的甲壳虫供人远观不让进去外,另外六辆甲壳虫,都是准许人进入体验的。

    可尽管车行设置了围栏和派了大量的工作人员出来维持秩序,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人,那怕就是面对他们的劝导也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离开,车行里里外外依旧有大量的大人领着小孩,排着队等待着体验这辆造型别致的“甲壳虫”!

    随着人数越来越多,非但报社的记者们得到了消息,纷纷来到现场采访,甚至就连南京当地的电视台也不例外,专门开着一辆通讯采访车赶了过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南都新闻的主持人李吉川,今天我来到了天行汽车行,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身后有大量的人群围堵在这里,他们是在干什么?难道都是在这里排队买车吗?”

    “让我们走近一些,去采访一下他们吧!”

    因为不是直播,所以李吉川接连重拍了两次,才感觉满意,然后他便领着摄影师,跟着他后面,走到了一看就知道是一家人的四个人面前,问道。

    “先生太太你们好,我是南都新闻的主持人李吉川,能问一下你们来到这里排除是在做什么?”

    作为公务员的李纯才本身性格就有些腼腆的人,不怎么爱说话,看到有新闻记者采访自己,他笑了笑正想要拒绝采访的时候。刘云则在一旁大方的说道:

    “我们是过来看车!”

    “车…看车?”

    李吉川惊讶的看着这边排着的长队,然后说道。

    “你们都是来看车的?”。

    “是的!”

    刘云笑了笑。

    李吉川指着前面一群人。

    “那请问,他们也都是来看汽车,然后想买汽车吗?”

    我的天,这可真是一个大新闻!

    这么多人想买汽车?怎么,大家伙都发财了吗?

    “我想应该是的!”

    “那请问这个车是什么车?怎么会吸引这么多人过来?我觉得,这一切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毕竟,汽车并不便宜!”

    “所以,才过来看看啊……”

    刘云笑着摇摇头。
1...857858859860861...8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