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铁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虽然不便宜,可过来看看总可以吧!”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李吉川更加疑惑了。

    怎么这么多人都来看车?可真是……此时终于轮到了刘云一家人了,他们好奇的走到那辆蓝色的甲壳虫汽车面前,即使是性格有些腼腆,但是看着汽车的时候,李纯才仍然惊讶的说道。

    “这车看起来,可不算小啊。”

    “是啊,一开始,我以为只有两个门,只能座两个人,可是后面还挺宽敞的,后排还能再坐三个人……”

    刘云惊喜不已的看着车里的空间,在车行销售员的指导下,她甚至亲自坐到了后排,感受着后排的空间,然后探身对丈夫说道。

    “这辆车可真的挺不错的,比我想象的大多了。”

    “不错是不错,可就是不知道,这车一辆得多少钱……”

    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是李纯才内心里同样有一个“汽车梦”,尤其是在看着儿子在汽车里欢喜的模样时,这个念头更强烈了,一旁的销售员说道。

    “现在价格还没有出来,但是保证不会超过三百元!”

    他的话声刚落,旁边就传来一声惊叫!

    “什么!才三百!这怎么可能!”




第612章 少爷与家臣
    一辆汽车三百元!

    惊讶!

    别说是作为记者的李吉川,就是连同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在得知这个价格后,也是惊讶的合不拢嘴。

    不要上千元!

    只需要三百元!

    就能把一辆汽车开回家!

    世界上会有这么便宜的汽车吗?

    “该不会是废铜烂铁砸在一起弄出来的吧!”

    尽管人们充满各种怀疑,但是他们仍然怀揣着满腔的热情纷纷前往汽车行去查看样车,几乎所有人都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看中了它。

    或许它小了点,或许它矮了点,或许……但它总归是辆能遮风挡雨,能带一家人远行旅游的汽车啊!

    当人们纷纷拿出钞票——顶多也就是四五个月的工资想要购车时,得知“甲壳虫汽车”暂时还没有大规模生产时,无不是满面的遗撼。

    再等等吧,等等吧……

    当那些普通的百姓依依不舍的看着那辆汽车,等待着靠它实现自己的汽车梦时,小巧的“甲壳虫汽车”对于汽车厂商的冲击力也是超出所有人意料的。

    “这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丢下了这句话之后,李成昆这位天马汽车的第四代掌门人坐在他办公桌对着的厚玻璃板窗户向外望着。这时,南京的中心商业区里已经被暮色笼罩。大楼中间的几层里亮着电灯——在最下面的几层电灯是全天亮着的——而在楼顶的几层却仍然有充足的阳光。

    “一辆三百元的汽车!”

    冷笑着,李成昆又说道。

    “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也就是用来哄哄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三百元,甚至都买不一台好的发动机,我敢说,他们甚至可能就是塞进去一台单车的发动机,那样的车也是车吗?”

    “大少爷,您可真是神了,一猜就猜到了他们是怎么干的,他们还真是在汽车里塞了一台单车的发动机,就是600型发动机改进的700发动机……”

    周维德鞠着身子,一边拍着大少爷的马屁,一边提醒着他报告放在他的面前,表面上他是董事长的特别助理,可是众所周知,周家从他曾祖父那辈,就是李家的“家臣”,几代人都深受李家的信任。

    “哼哼,我就知道,那群家伙,一定是在投机取巧。”

    瞟了一眼周维德,李成昆又想了一会,然后说道。

    “300元一辆的汽车……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这样的汽车,肯定是各种各样的偷工减料,如果曾祖父在世的话,一定会破口大骂的,偷工减料的汽车,绝对不是什么好车!”

    这个“天马汽车”的格言,并非是随口杜撰的,当年在大明有很多汽车制造企业,为了争取市场,他们纷纷打起了价格牌,为了降低成本更是纷纷偷工减料。对此,他的曾祖李德益也就是天马汽车的创始人不过只是嗤之以鼻,在别人偷工减料的时候,他却狠抓天马汽车的质量,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当别人的汽车因为偷工减料而故障重重时,“天马汽车”却因为它的质量上乘,故障少而闻名,那怕就是贵上一两成,别人也会选择“天马”。

    也正是在那时候,“天马”就代表着质量,甚至也正因为这个经验,才使得各个汽车厂商再没有试图打过价格战,毕竟,在所有人看来——价格等于质量,就是现在李成昆的心里也是这样想。

    “就是一个投机取巧的家伙而已!”

    这时,他端起了面前的那个精美的茶杯——如果有人注意的话,一定可以看到杯底的皇家纹章,这只茶杯并不是皇家御用,却是得到皇家授权,向皇家供应茶具,这种授权本身就是质量,当然也是价格的代名词。如果有人去过皇宫的话,一定会发现,他的这个茶杯与皇帝是同款,在大明这并不是大不敬,但是这却意味着身份,因类按照皇家纹章的授权法律,厂商可以生产与贡品同型产品销售,但数量只能相当于贡品的60%,稀有的数量导致这些真正的“贡品”身价倍增,但是对于李成昆而言……钱从来都不是问题。

    见大少爷在喝茶,周维德便提醒道。

    “大少爷,话虽这么说,咱们总得看看的,当年老太爷说过,别人出的车,无论好坏,咱们都要买几辆回来研究一下,指不定……”

    “你啊……”

    喝了口茶,打断周维德的话,李成昆说道。

    “就是一堆破烂,有这个必要吗?”

    “确实没必要,大少爷说没必要肯定就没必要。”

    连连点头赞同时,周维德又说道。

    “可总归是老太爷的教训,万一要是老爷听说了,怕是会不高兴的,毕竟老爷那边……”

    “好啦,好啦,”

    李成昆摆手说道,

    “我知道了啦,这件事你去安排吧,哎,就你事多。”

    见少爷松了口,周维德这才松了口气,他微笑着应下了吩咐,作为李家的“家臣”,他从小唯一的职责就是照顾好大少爷,无论是在生活或是事业上,都要照顾他,防止他犯下大错。

    或许,普通人很难弄到一辆“甲壳虫汽车”,但是作为大明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的“天马汽车公司”却通过特殊的渠道从一家汽车行得到了一辆用作展览的“甲壳虫汽车”,尽管只能使用一夜,10个小时后就要还回去,可即便是如此,不过几个小时后,原本对它充满鄙夷的工程师们,却都沉默了。而公司的试车总工程师,更是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周助理,这,这似乎不太可能。”

    周维德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翻着报告,然后反问道。

    “有时候,只能说,我们太过于保守了,而忽视了几十年来的技术进步。”

    尽管作为家臣,可是周维德却也是从清河书院毕业的,与大少爷不同的是,他是自己考进去的,面对这么一份试车报告,在惊讶之余更多是的感叹着技术的进步,而且事实也是如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技术的进步早就改变了很多事情。

    “怎么样?我就说了吧,这肯定是一堆破铜烂铁……”

    站在大少爷的面前,周维德轻声说道/

    “还是先看一下吧!”

    “有什么好看的?”

    李成昆一边说,一边掀开面前的报告,然后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这怎么可能!”

    抬起头,盯着周维德,李成昆反问道。

    “时速超过200里,你是在开玩笑吗?它只有22马力!”

    200里的时速,对于天马公司而言,根本没什么大不少的,天马公司制造的最慢的卡车也就是这个速度,至于轿车更是远远超过它,跑车更是不用提。

    “可是它很轻,只有千斤重!”

    李成昆忍不住嘲讽到。

    “别忘了它还很小呢?也就是只能塞下几只小耗子罢了!”

    肯定是这样,这么小的汽车是人坐的吗?李成昆随手把报告丢到桌子上,然后对周维德说道。

    “我敢说,大家都不需要这样的玩具车,它也就是穷人的玩具,仅此而已,即使是有很多人买它,那又怎么样?不过也就是一时的新鲜!”

    在说“新鲜”这两个字的时候,在豪华的办公室里,李成昆挥动着手加重语气。

    “当年,很多人试图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可是最后的结果呢?他们一个个都败了下去,那怕是有些汽车确实不错,可他们还是败了!因为轿车并不仅仅只是交通工具。”

    李成昆自信十足的接着说。

    “轿车最早期是什么人开的?是皇家,是勋臣,后来很多富人也买了轿车,轿车是什么?是身份,是地位的象征!我告诉你,这一点从来都不曾改变过。它从来都不是给普通百姓用的,普通的百姓,他们坐火车、地铁也就可以了,他们现在花三百块钱买了一辆汽车?那是汽车吗?”

    嘲讽之余李成昆冷笑道。

    “那就是一个铁棺材而已!”

    “是的,大少爷,确实如此,不过我们应该对我们的顾客负责,应该想办法阻有人坐进那样的铁棺材里。”

    了解大少爷脾气的周维德的话语,说的依然非常婉转。

    “有那个必要?”

    李成昆向后靠着,然后冷笑道。

    “他以为,他造出了药,就可以造出汽车?真的是高看自己了,他以为自己能得皇家奖,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的?我要让他摔个大跟头,他不是想要造车吗?那就让他去造!教他一些商场上的规矩。”

    李成昆想到了年少时一次与父亲之间随便的谈话中说过的话。

    “商场就是一个血淋淋的屠场,他以为自己的那一套很有用是吗?就先让他这么以为,我敢说,他很快就会摔个大跟头的。”

    他微笑着,站起身,走向窗口,俯视楼下拥挤的街道。

    “二十年前,在南京,有三家汽车制造企业,可是现在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他平静地反问道。

    “因为我们知道,那些人肯定会摔跟头的。”

    回头看了眼周维德,见他似乎有些担心,李成昆便笑道。

    “维德,你不需要担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第613章 现实的问题
    清晨,韩渭便在老板外间办公室里等候着。早晨9点5分,当朱明忠来到办公室,他就尾随着走了进去。

    “有什么消息吗?”

    在脱下骆驼绒薄大衣,把它挂在连着墙壁的衣橱里的时候,朱明忠就开口问了。

    一辆汽车所引起的轰动,甚至超出了朱明忠的想象。最近几乎所有的报纸、电视都在讨论着“三百元一辆的汽车”,这种免费的广告带来的轰动效应,已经让“甲壳虫”还没上市,就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

    “老板,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先说坏消息吧!”

    挂好大衣后,朱明忠坐了下去。

    “坏消息是,一个小时前我们接到了通达发动机公司的公函,因为产能原因他们表示很难按照计划提供给我们足够的发动机!在交付了第一批38000台发动机后,他们就会停止供货。”

    通达发动机公司是公司最重要的供货商之一,听到发动机来源断绝,朱明忠的眉头紧锁道。

    “产能原因?你相信吗?”

    摇摇头,韩渭说道。

    “和产能没有关系,我听说天马公司增加了15%的定单,或许是受到了天马公司的压力……”

    “天马……”

    皱了下眉头,朱明忠心想道。这么快就出现竞争对手了?似乎有些反常啊!

    其实他并不知道,之所以会这么反常是因为“甲壳虫”造成的轰动效应给包括天马公司在内的十几家公司都感受到了压力,那怕“甲壳虫”真的是“破铜烂铁”,他们也会有所反应。

    “不过,我们已经调整了供货商,即便是国内的发动机厂商都拒绝我们,我们也可委托罗马帝国或者秦国的制造商。”

    韩渭的安排,让朱明忠点点头:

    “嗯,你做的很好,不过既然作为汽车厂商,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发动机技术,我们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发动机制造能力和技术,你看看寻找一家合适的企业收购下来,只有这样,别人才卡不住我们的脖子,”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经验告诉朱明忠,想不让别人卡脖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要可以生产,否则即使是眼下解决了问题,以后还会不断的面对类似的问题。

    “那么好事呢?”

    “我觉得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才让我们遭遇了眼下的麻烦。”

    轻轻地弹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的笔记本,把它打开,韩渭讲述这几天公司收集的从各地反馈来的信息。

    “根据目前公司收集的从各地反馈来的信息来看,在过去的十天中,我们在全国45个城市投入了第一批500辆甲壳虫汽车在176家汽车行里进行了展示,参观展示的人超过500万人,而表现出购买意向的超过150万人,而他们的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价格。”

    “他们当然关心价格,我们可以做到300元以内吗?”

    对于大众消费心理有一定了解的朱明忠,当然很清楚大多数人关心的是什么。

    “完全没有问题,而可以保证15%的利润。”

    点了点头,朱明忠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只要能够保证300元的售价不跳票,“甲壳虫”肯定能够获得市场的追捧。
1...858859860861862...8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