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山河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嗯,我只从事一些专业心理学上的研究!”
见话题转发到自己的身上,这位萧教授有些不太确定的强调道。
“萧教授,就像我之前承诺的那样,局里会资助你建立一家研究所,专门从事你现在所从事的研究,并且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怎么样,萧教授,这次和我一起北上吧!”
又一次,汽车里的人向这位萧教授发出了邀请,而萧教授在犹豫片刻后,在点头之余,又朝着中央军人监狱看了一眼,随后问道。
“你准备怎么把他请出监狱?”
萧教授知道,这个曾旁听过自己课程的“学生”,之所以如此大废周章的请自己作这个评估,显然是对其产生了兴趣,既然如此,他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个人从监狱里“请”出来,这可是中央军人监狱!
“不用我请,这件事,有其它人去做!”





山河血 273.第273章 欢迎
下关火车站,火车刚由轮渡驶向铁路,驶入下关火车站,高胜仑跟邵凌远一前一后走出车门时,蓦地火车站月台上便立即奏响军乐。抬眼只见站台上人头挨着人头,花花绿绿各色旗子摇得正欢。
同时有人立即喊起口号来:
“欢迎高师长!”
“欢迎高师长!”
面对如此热烈的欢迎场面,高胜仑整个人不由显得有些纳闷,正寻思这是唱的哪一出时,只见众人簇拥着一人迎了上来,这人高胜仑曾经见过,准确的来说是见过他的照片,这时搭眼便认了出来,正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此时蒋介石军装笔挺,头戴大檐帽,腰扎武装带,身挂指挥刀,下着高筒马靴,满脸堆笑快步走上前来,远远便向着高胜仑伸了右手道:
“培仑!培仑!”
邵凌远在身后戳了一下高胜仑的腰眼,高胜仑才猛地醒过神来,也急忙堆起笑脸,快步迎上去,在距离还有约两米远时,立即立正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见过委员长。”
蒋介石则回了一个礼,然后两人握手,显得很是亲热。
此时月台上的南京国民政府的高官们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将蒋介石和高胜仑围在中间。蒋介石握了高胜仑的手,先是问候几句,然后拉了高胜仑向外走了几步,到了旁边一个小台子上站了,指了高胜仑高声向众人道:
“此位想必大家早闻大名,这便是咱们的常胜将军、当世名将、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师长——高培仑将军!”
在蒋介石话音落下时,众人立即鼓起掌来,更有人高声喝起彩来,尽管蒋介石没有提一个“抗日”,可众人皆知,眼前的这个高培仑,就是义勇军第五十八路军司令——高胜仑。
在众人稍加冷静后,蒋介石又继续说道:
“高师长在过去数月间,于关外数度亲历血战,其部可谓是锐不可当,横扫敌寇,其功勋卓著,为天下所共识……”
蒋介石把高胜仑的功劳叙说一番,给高胜仑戴了许多高帽子,众人一阵接一阵地鼓着掌。
让人这般举到头顶上去的阵势,对于高培仑来说还是平生头一遭,更何况,捧他的还是当今中国的第一人,此时面对这种吹捧,即便是先前早有定计的高胜仑,此时也只觉得浑身热腾腾的轻飘飘的,一时间,甚至有些飘然了。
“培伦,你看,众人盛情难却,要不,你也来讲几句?”
蒋介石又是满面笑容的请高胜仑讲话,对此不能推却的高胜仑便开口说道:
“多谢蒋委员长褒奖,胜仑唯有尽军人之天职,效力于党国。”
简单的几句话,让众人又是连声叫起好来。
说罢,两人携手上了车,蒋介石挨着高胜仑坐了,道:
“培仑,南京各界今晚召开欢迎华北将士大会,请您务必参加。晚间,我于住处备下薄酒,想讨教培仑一些治军方略,请向培仑务必赏光。”
高胜仑立即连声答应下来。
当然时针上,高胜仑随蒋介石到了欢迎会上,在欢迎会上,依如先前在车站,蒋介石对高胜仑极是推崇,讲话时又把他好一通夸奖,可以说,不过只是短短几个小时,在外界看来高胜仑,似乎成了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蒋介石的住处就在国民政府院内。晚上,高胜仑赶到时,蒋介石与财政部长宋子文满面含笑迎了出来,进了屋子,蒋夫人宋美龄正笑嘻嘻地站在客厅当央,见了高胜仑,伸出手来,笑道:
“瞧,我们的抗日名将来也。”
然后上下打量了一番高胜仑说道,
“先前,常听中正说起,在热河,若是没有高将军力挽狂澜,恐怕这华北局势早已不堪设想,高将军战功赫赫,功在国家,是李广、赵云一样英雄人物,今天终是见着了,实在是美龄之荣幸。”
先是委员长,接着又是委员长夫人的一番夸奖,只让高胜仑只觉得脑袋瓜有点儿发憷,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在邯郸的时候,董事长会说出那句话了。
“到了南京,你就知道了!”
现在,高胜仑终于知道了,准确的来说,终于知道了委员长和夫人的厉害之处了,心下谨着,握了蒋夫人的手,高胜仑只觉自己的舌头也不大听使唤了,只是连声说:
“不敢当,不敢当。夫人过奖了、夫人过奖了……”
客气了一番,五个人都坐了,一边吃茶,一边说话。
话里自然说到从红石岚又到长山塔一件件战事来,而蒋介石则,一五一十地数着高胜仑打过的这两场硬仗,以及这两场硬仗为国立下的不世战功。不知怎么的,高胜仑听了,眼窝儿里不禁有些发热起来。
而宋家姐弟也是无限敬仰,一口一个常胜将军,一口一个当世名将,更是让高胜仑身子飘了起来,即便是老成如邵凌远,在席间被委员长和夫人几经夸奖后,也显得有些飘然了。
说了一会儿话,饭菜已布置停当,极是精致讲究。几个人落了座,边吃边说,夫人甚至还数次往高胜仑的碟子里夹菜,说是借此粗茶淡饭,表达南京妇女界对高将军感激之情。
喝过几杯,蒋介石看着高胜仑说道:
“今天粗茶淡饭,简慢了,还请培仑见谅。”
高胜仑则恭敬而小心的答道:
“委员长真是太客气了。”
注意到高胜仑的恭敬中的谨慎,蒋介石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在嘴角处一闪而过,而后叹口气道:
“久闻培仑兄戎马十数年,生活极是艰苦节俭,当年入关后于北平,为弟妹治病时,甚至需义弟卖血以筹其治病需,对培仑之节俭,兄弟甚为钦佩,不过……”
把话咽了下去,蒋介石起身进了内室,一会儿,又回到桌旁,把一张纸片儿递给高胜仑。高胜仑接过了一看,却是一张二十万大洋的支票!
看着这张支票,高胜仑有些吃惊,蒋介石却是开口说:
“此为表达中正对培仑兄的敬意,请培仑兄务必笑纳。”
高胜仑连忙站了起来。
“这怎么好呀?委员长,胜仑虽立下些许薄功,但实是担不起……”
而蒋介石一脸真诚,也站起来拍着高胜仑的肩膀说:
“培仑,你乃当今名将,生活如此艰苦,我心有不忍。如果推辞,便是瞧不起我了。”
“师长,委员长如此盛情,若是您再不收下,便是不识抬举了!”
邵凌远对高胜仑轻声提醒了一句,随后邵凌远又站起身,端起酒杯说道:
“委员长、夫人,我和师长在替五十八路军阵亡的七千将士,谢委员长和夫人赠款之情。”
邵凌远的话,只让高胜仑眼前一亮,同时又站了起来,颤着声儿说:
“委员长,夫人,……”
糖衣收下了,炮弹打了回去,两人的话,让蒋介石的脸色微微一变,而宋美龄则站起身,端起酒杯,笑说道:
“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何第五十八路军如何能以一军之力,力挽狂澜了,达令,中国能得高、邵两位将军,实在是中国之幸啊。”
宋美龄的一番话,立即把场内的气氛调整了回来,将近晚上九点时,高胜仑与邵凌远才告辞回去,蒋介石、宋美龄和宋子文三人一直送到国民政府大门外。在高胜仑的车子去得远了,蒋介石还是若有所思的样子微微笑着站着不动,直到宋美龄在身后轻轻叫了一声,方回身说道:
“美龄,看样子,这高培仑啊……”
在蒋介石发出一声叹息之余,宋美龄却是笑说道。
“达令,我觉得这高培仑倒也是真性情!”
而宋子文则看着远去的汽车,思索着另一个问题,在席间时,高培仑提出的那个问题。
在回住处的车上,邵凌远看着高胜仑说道:
“怎么样?那么大的官儿,说话还是那么有礼数,也没一句高声儿,是不是比很多人强了不少?”
点点头,高胜仑则如实的说道:
“成大气候的人都这么着。”
邵凌远拍了拍高胜仑,哈哈大笑道:
“今个委员长倒是给你戴了不少高帽子。”
参谋长的笑声,换来的却是高胜仑的苦笑。
“人家没看出来,参谋长,你还没看出来,委员长的这番迷魂汤啊,喝难喝,咽难咽……”
说着高胜仑长出了口气,靠在车座背上,然后看着车窗外的南京说道:
“唉!这南京啊,当真是个是非地,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司令他宁可“承伤而不宜远行”,也不来这南京了,明个,明个还有行政院那边,咱们,这差不多就在油锅里煎着,这捧的越高,不定摔的越狠……”
点着头,邵凌远认真的说道。
“培仑,你能这么想就好,等编制下来了,咱们就回去,你觉得委员长有可能,把咱们也安在邯郸吗?”
见参谋长提着邯郸,高胜仑的眉头微微一皱,然后他似乎又有些解脱的说道。
“但愿吧,这委员长的心思,咱们还是别去猜了,先前在桌上和他提得,请那些人去独一师“服刑”的事儿,咱们已自请掺杂了,剩下的,就看南京怎么办了……”




山河血 274.第274章 如此单纯乎
虽不过方才五月底,可南京的天气却早早的显出了几分燥热来,从早上起,就没有一点风。天空挤满了灰色的云块,呆滞滞地不动。淡黄色的太阳光偶然露一下脸,就又赶快躲过了。成群的蜻蜓在树梢飞舞,有时竟扑到绿色的铁纱窗上,那就惊动了爬在那里的苍蝇,嗡的一声,都飞起来,没有去路似的在窗前飞绕了一会儿,仍复爬在那铁纱上,伸出两只后脚,慢慢地搓着,好像心事很重。铁纱窗内,就是那陈设富丽的张公馆的小客厅。
张静江独自一人在那里踱方步。他脸上的气色和窗外的天空差不多。他踱了几步,便忽然站住,向客厅外的花园看了一眼,然后又自言自语地说:
“这个管哲勤!”
这一声责难似的话语,实际上道出了他对管明棠的关心,就在半个月前,管明棠以身体初愈,医嘱不宜远行为由,而未来南京,着实让张静江心恼,原因非常简单,之所以召他来南京,就是为了让他“解释”一二,解释那个什么“北方新区”,准确的来说,解释为何将“北方新区”设于邯郸。
“幼稚!”
想到管明棠居然把北方新区设于邯郸,张静江的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国民政府的那位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吐出的两个字来。
这一次,管明棠着实让那位失望了,不仅那位对其很失望,就连同先前与其站在统一战线上的国防设计委员会,同样对其很是不满,现在好了,大好的局面,竟然让他三下两的毁于一旦了,这个管明棠,是怎么了,怎么越到关键的时候,越不让人省心!
心下恼着,张静江又一次坐到沙发上,点燃一根香烟,思索着另一件事——独立第一师,这支前身为义勇军第五十八路军的部队,到底和管明棠是什么关系。
邯郸!
这个地名对于很多南京政要来说,都显得很是陌生,除非熟读史记知道那地方曾是赵国的都城,除此之外,似乎还真没有了解那个地方,可偏生,现在管明棠却在那地方,办起了什么北方公司新区。
“哎!”
一声叹息后,张静江坐在靠窗的明代的红木圈椅上,左手指间夹着一枝香烟,右手翻阅着行政院刚刚通过一份审议,先前这份提案几经受阻,而现在,竟然在汪精卫的支持下迅速通过了,这是对钢材实施关税保护的议案,从明年一月开始,每吨生铁加征80%的附加税,钢材每吨加征50%附加税。
若是说在此之前,看到这份议案获得通过后,已经在汉阳那边投次数百万元兴建兴华钢厂的张静江会笑出声来,可是现在,这纸张一晃一晃的,似乎上面那些字都在那里跳舞,或者说是嘲讽,嘲讽的是谁?
除去那位委员长,还能是谁?
想到这,张静江忽然烦躁起来,右手将文件一拍,就站起来,踱到窗边,看着公馆的花园,他又是叹一口气。
昨天他管明棠还是委员长眼中的青年才俊,而今天他管明棠又成了汪兆铭眼中的才俊青年了,而且造成这种原因的,不是其它人,正是管明棠他自己的过失!
可偏偏,这个年青人,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难不成,他的运气到头了……”
想到这几日,委员长对高胜仑一行人的推崇,张静江又叹一口气,在肚子里说道。
管明棠仅仅只有运气吗?
张静江并不这么认为,管明棠是一个极具才华的年青人,这一点,张静江从来未曾怀疑过,可是那两位,无论得罪了谁,或者说,无论他招了谁的忌讳,在中国恐怕就举步维艰了,委员长为何会对高胜仑这么一个小小的师长推崇倍至?
仅仅只是红石岚、仅仅只是长山塔,一军两师的编制,每月30万元的军饷,可以说管明棠能给高胜仑的,委员长都给了,管明棠不能给高胜仑的,委员长也给了。
现在,即便是把高胜仑的新编第一军派至邯郸一带,驻防翼南地区,管明棠还有可能向过去一样,对这支部队拥有影响力吗?
忽然遭此打击?
管明棠会不会明白一些事理?
在心下反复思索着各种可能的时候,攒着眉,有些心神不宁的张静江,再一次站起身来,然后在房间里踱起了步子,他又站住了沉吟起来。
也许,管明棠真的只想做一个成功的商人……
心下如此想着,张静江有些痴然地看着墙壁上挂的那幅出自胡汉民的《陶朱公家训》。
“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念完开篇的两句,张静江惘然沉入了瞑想。
这时一阵高跟皮鞋声阁阁地由外而来,在小客厅的门边突然停止。门随即漾开,翩然跑进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孩;也是一张稍显圆润的巴掌大小的瓜子脸,可是那十分可爱的红嘴唇,一双美眸闪动着些许灵光,齐到耳根的半长头发,又显得几分清纯之气。
穿着一袭淡青色的学生装的李秋怡走进小客厅,看见张静江满脸沉闷对着那幅《陶朱公家训》出神,也微微一怔,在门边站住了;但随即格勒一笑,袅着细腰跑到张静江的跟前娇声说道。
“大伯,你在想什么?”
转过脸来,看着走进来的侄女,张静江愕然睁大了眼睛,随后又是一笑。
“没什么……”
在笑应之余,看着自己的这个侄女,张静江脑海中却是浮现出了一个念头,于是便不露声色的问道。
“怎么样?最近学业紧张吗?”
不露声色的询问了一番侄女的学业后,虽说心知,像这种事情,并不适合由他出面,可现在,为了能最后拉一把管明棠,他却不得不撑着老脸问上一问。
“秋怡,听说,你们学校有些学生,准备给北方的军人寄些慰问品,怎么样,有什么需要伯父帮忙的地方吗?”
伯父的话让李秋怡先是一愣,随后又无不娇憨地又说道
“不用麻烦了,伯父,除了同学们义卖的钱外,我们还向南京商界募捐了一笔钱,嗯,应该差不多够了吧!”
望着侄女半晌,然后张静江打定了主意似的说:
“嗯,也好,不过我准备最近去一趟北方,想和我一起去吗?”
“去北方?是去北平吗?”
尽管小心的掩饰自己的情绪,但是忽闻伯父这么说,李秋怡脸上还是露出了喜色来。
“哎,北平,现在是是非之地,呆在于那里的人都想出来,伯父我就不去趟那池子混水了,我准备去一趟邯郸!”
“邯郸?哦,那还是算了吧,我还是不去了……”
噘起嘴唇,李秋怡的脸上尽是失望之色,不是去北平,那她可真不想去。
自然的看到侄女的这副表情,张静江便知道了答案,于是便故意再加一句:
“现在北方公司在邯郸建了一个什么北方新区,我准备去邯郸和管明棠好好的谈一谈!”
“他在邯郸?他什么时候去了邯郸?”
笑了一笑,面对脸上尽是惊讶之状的侄女,张静江便再次说道。
“既然你不愿意陪伯父去邯郸,那就算了吧!还是伯父自己一个人去吧!”
伯父的话让李秋怡脸上尽是失望之色,对于伯父的决定,她并没有回答,只是把一块印花小丝帕在手里绞着,然后不无失望的转过脸去看墙壁上的字画,那失望之色,却是瞒不得人的。
看着自己的这个侄女脸上的失望之色,张静江不由一阵感慨,当年那个被姆妈带来时,躲在姆妈身后的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孩长大了。
“秋怡,和我一起去吧!”
“好啊!好啊……”
就在李秋怡毫不犹豫的答应时,却看到伯父看着她突然大声笑了起来,伯父的笑声,只让李秋怡的脸色瞬间羞成一团,意识到伯父在逗弄自己的她立即撒娇道。
“伯父,你……”
“秋怡,告诉伯父,你是不是很喜欢他?”
伯父突然的问题,只让李秋怡吃了一惊,脸上瞬间升起一抹红晕,连忙道:
“我……我哪有……我……”
“秋怡,你爹妈去世的早,从你六岁被姆妈带过来,我就拿您当成亲生女儿……”
见秋怡一副满面通红的模样,张静江又是一声长叹,随后又说道。
“这两年,有不少人通过一些关系,想上门提亲,不过都被我给回了,我只想你能幸福,不想早早的把你这一辈子给定上,若是,你喜欢他,你伯父我……”
话未说完,张静江最后看着李秋怡,又一次问道。
“你实话告诉伯父,是不是很喜欢他?”
在伯父的追问下,一直垂着头的李秋怡,终于满面通红的点了点头,见侄女承认了,张静江在心下叹口气,随后又说道。
“在识人上,你比……”
话至嘴边,张静江收了回来,既然侄女都承认了,那一切都好办了。
“好吧,伯父知道了,等过阵子,若是有时间,咱们一起去邯郸,好不好……”
又一次,伯父的话让李秋怡的脸更红了,
在侄女离开小客厅后,张静江的视线再一次移上那副《陶朱公家训》,最后却又是没来由的一声叹息,同时有些疲惫的闭上了眼睛。
“管哲勤啊,希望你就是的一个商人吧……”




山河血 275.第275章 建设
“阿嚏!”
站在山坡上,被清晨时的山风一吹,管明棠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阿嚏,从凌晨五点钟,管明棠便离开了公司的中央区,现在那里已经有一些建筑投入使用了,至少管明棠居住的地方,不是简易的木板房,而是一栋三层的简易砖楼。
那些简易砖楼是现在公司新区最常见的建筑,极具后世五六十年代建筑特色的红砖楼,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公司一共投资盖了数十座,用于临时安置从各地招聘来的技术人员,至于那些近四万名工人则居住在简易的木板房内,木板房的建材来源广泛,都是从附近的山上直接砍伐而来,比如现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卧龙山。
站在卧龙山的极高点——海拔不过只有626米,虽说并没有拿望远镜,可站在山顶,朝着东方看去,管明棠便可以看到那片绿海中的荒地,不对,应该是工地才对,此时那里亮了一夜的电灯,已经熄灭了,可这并不意味着那里安静了下来,在过去的两个月中,那里从未安静过,即便是下雨时,各种工程依然在继续着。
现在的这个位置,是管明棠在地图上选择的,距离公司中央区,不过只有七公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里同样也是公司新区一号公路的延长线,基本上与一号公路保持平行,从总体上来说,除去山不够高之外,一切似乎都还不错。
“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像这样的一条隧道……”
说着话,管明棠拿出口袋中的记事本,在记事本上画着隧道的示意图,隧道,这是管明棠设计的一个地下大本营,准确的来说,是属于个人的一个地下大本营,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将发挥“大本营”的作用。
“你看,隧道内可以并行两列火车,整个隧道保持在地下十五米处,嗯,与规划中的新区地铁基本一致,将来如果条件的话,可以并线使用……”
一边讲述着自己的意图,管明棠一边绘制着更为重要的位置,在隧道中部的站台,那个站台则是一个看似有些复杂的,分上下多层的地下居所,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地下研究中心,尽管各个研究所皆设于公司中央区,但在管明棠看来,这里才是真正的智力中心,从未来引入的技术,在这里进行充分吸收、分析,并化为已有,从而避免泄密的可能。
1...113114115116117...5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