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之林家兄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宛舟
她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取出身边的一个包袱,递给了宣平郡主:“……这是将军留下来的遗物。”
宣平郡主打开了包袱,里面放着一封信,一柄小刀,还有一方手帕。
那方手帕已经泛黄,上面绣着一个小小的“琴”字,宣平郡主拿起帕子的手都有些颤抖,她又拆开了那封信——启始父母之函,儿亲笔所书,见字如面,谅以为念。
吾虽不孝,不敢轻德,至以为久,悲守边防。遵周家保身明德之训,念父母抚育教养之恩,不敢轻贱此身,然义州不宁久矣,渐成祸患……
儿虽战死,但守忠义。
西北初冬,不孝子周晟亲笔。





红楼之林家兄妹 第52章
镂花金炉里燃了香饼子,正袅袅冒着丝丝香气。屋里炭火烧得旺,软毯上摆了个卧榻,黛玉正半歪在软榻上看书,身上盖了一层薄巾子,听见屏风外的响动,搁下了手中的书,抬起头来。
“妹妹。”林锦齐一边走进来,一边解下自己身上披着的披风,径自往一旁坐下了。
黛玉直起身来,朝着他笑。
“我过来是想和你商量,今年我虽是侥幸中了举,明年却是要赴京城参加会试了,京城离这儿隔得远,我便是想着早些过去,先安顿下来,熟悉四处环境。这一趟我是必须要上京的,你是想留在扬州还是随我过去?”
黛玉并未直接作答,而是问:“哥哥去京城后要往哪处住下?”
“我们林家在京城也有一处宅子,我让人事先收拾好了再过去住下,只是这趟上京,少不得要拜访荣国府。再者,这一来二去的徒生颠簸,我瞧着,你还是呆在家中的好。”
黛玉忍不住莞尔,原来林锦齐是担心她上京后与贾家再生牵连,故而劝她留在扬州。
“左右对我来说都是一样,我就留在家中罢,只是要辛苦哥哥一些了。”
林锦齐笑着摸了摸黛玉的头发,“既然如此,我下月便拟定行程进京了,这一去恐怕便是一年光景,此番盛老夫人与我一同返京,你自个儿在扬州要好好照顾自己。”
黛玉乖巧地点了点头。
沈家听闻林锦齐上京备考,黛玉独留府中,沈夫人便打算将黛玉接进府中居住一段时日,一则黛玉明芷可以互相作伴,二则她这个做干娘的也要教黛玉一些闺阁女儿之事,才不算是辱没了这份职责。
林锦齐听了沈夫人的这番想法,自然应下了此事,也免得黛玉独自在家了。
他打点好了行李,扶着盛老夫人上船,一路走水途至京城,路上给余家去了一封信,为了礼数着想,也给贾家寄了一封信。
余大人在科举之道上提点了他不少,他此番顺利中举,自然要去亲自拜访致谢,再者余家作为当世清流之首,又有林如海与余大人的交情,他若想在此道上走得更远,自然要跟余家打好交道。
林锦齐进京后,先是将盛老夫人一路护送回盛家,盛世梧亲自来迎,做足了礼数,又热情挽留他进府,只是林锦齐仍是婉拒了。
盛家之意他心中有数,在黛玉还未成长到那个年纪之前,他也不能与盛家走得太近了。
盛世梧面上有些失望,却仍是客气有礼地辞别了林锦齐。
林锦齐这才回自己的府中安顿下来,他手里已经收到了贾余二家的回帖,准备第二日先去拜访一趟贾家,再去余家向余大人亲自致谢。
林锦齐总共来京城不过两趟,上次是特意接黛玉回扬州,只在贾家住了三日,如今他在京城也没有什么人脉,倒少了应酬往来的麻烦,能够留出更多时间读书备考。
只是他如今来了京城,便命手下的小厮去了安庆王府一趟,给梁誉报了个信儿,那小厮回府时,却告诉他梁誉约他在京城的某间小客栈会面。
林锦齐如约前往,外头正在下雨,他吩咐人备下了马车,到达客栈后,林锦齐先是打量了一下四周的光景,这客栈修建得颇为寒酸,连里面都只有几张桌椅,来此的客人寥寥,他一眼便瞧见了正在独酌饮酒的梁誉。
林锦齐默然走过去坐下,自顾自的拿了一个杯子也开始喝了起来。良久,梁誉仿佛是才注意到他过来了一般,放下了手中的酒壶,低声地道:“周晟……战死了。”
“是……我知道。”
梁誉不再多话,愣愣地看着手中的酒杯出神。
他的朋友不算多,若说通俗些,都是一群酒肉朋友罢了。他昔年在京城时便有“小霸王”之诨名,又兼之身份高贵,在京城也有一大群无事生非、不学无数的“朋友”,后来去了扬州,周晟便是扬州名声在外的纨绔子弟,因此,两人很快混到了一起。
他从前干过的荒唐事不计其数,与周晟在扬州时也时常踏马观花,惹是生非,后来在广游寺遇见了林锦齐,两人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只是不打不相识,两人竟渐渐成了交情不错的朋友。
他陪着周晟私闯沈家后院,惹出了这样的一桩祸事。在沈家后宅他撞见了林黛玉,平白无故地唐突了人家姑娘。而周晟也因这件荒唐事付出了代价,后来周晟西北参军,沈二姑娘病逝,周晟立誓再不娶妻,到如今的战死沙场……
三年前的私闯后院,周晟为此付出了代价,而他也是。
林锦齐注意到了梁誉的神色不对劲,轻声问了一句:“你家里没出什么事罢?”
梁誉微微一笑,摇头道:“我哪来的家?”他从怀中取出了一把小刀,周晟留下来的遗物有三样,一把小刀,一封信,一方手帕,这把小刀就是梁誉昔年送给他的,他在信中提了,让周家物归原主。
“周晟好好儿的偏要去参军,他家里人不知有多么担心、直到如今,西北战事也未平定,他却丢了性命。要是我去,王爷、陈氏不知多么欢喜,若我战死了,他们就更舒心了。”
林锦齐面色微变:“梁誉,你……”
梁誉又郑重地将小刀放进怀里,喝着酒不说话,仿佛是犹豫了许久,才轻声地问了一句:“令妹可好?”
“一切都好。”
梁誉面上似有了一些醉意,“恐怕她如今早已不记得我是谁了,昔年我冲撞了她,虽说事后道歉了,可她心中想必也不曾原谅我那日的举动……”
“梁誉!”林锦齐握着酒杯的手微微用力,低喝了一声。
梁誉这般言语,已经算是逾界了,他二人毫无关系,梁誉又是外男,怎能这般大肆在外谈论黛玉?
梁誉经此提醒,眼神稍稍清明了些:“抱歉。”
林锦齐仰头喝了一杯酒,心中却有些不虞,怕是梁誉接二连三的见着了黛玉,生了些别的心思,可他身为黛玉兄长,自然要为黛玉打算,梁誉可实在不是一个好人选。
先不说梁誉身为世子,应有正妃一名,侧妃两名,而他家中那般混乱的关系,也实在不适合黛玉。
“你且收了这份心思罢。”林锦齐隐晦地提醒道,“我妹妹早年便定了人家,只是顾忌两家儿女尚小,并未正式定亲罢了,而且梁誉,你也该明白自己家中的境况……”
梁誉笑了一笑:“我明白。”他笑着起了身,找店小二结清了帐,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出了客栈。
林锦齐正准备起身追过去,可是想了想,还是叹气坐在原地。
外头还在下雨,因为天色已晚,又落着雨,大街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
梁誉淋着雨,掏出怀中的小刀,喃喃道:“你又何苦去西北参军呢?家里的人都惦记着你……要去参军,也该是我这样的孤家寡人……”
夜色已暗,皇宫内刚要落下宵禁,那几名侍卫却看见了梁誉,见他淋得满身湿透的模样,连忙上前问道:“世子?”
“我要求见皇上。”
御书房里灯火通明,皇上一身便服,手中拿了几本奏折正在批阅,眉头微蹙,鬓边花白,见梁誉过来了,放下手中的奏折,面上带了一丝笑意:“誉儿,找朕何事?”
“皇伯父,我想去西北参军。”梁誉默然跪在地上。
“胡闹,你身为世子,怎能以身犯险,去那等蛮荒之地?”
梁誉握紧了拳,抬头看了皇上一眼:“侄儿心意已决,求皇伯父成全。”
皇上皱紧了眉道:“你父王呢,也准许你这般胡闹?好了,誉儿,朕知你年少易冲动,但这件事却不是闹着玩的,战场上刀剑无眼,你若是有个好歹,叫朕如何安心?”
“皇伯父,侄儿并非胡闹。”梁誉摇了摇头,起身呈上了一份手札,“皇伯父说过,凭借此物,便能答应侄儿一个要求——望皇伯父允许侄儿参军西北,君无戏言。”




红楼之林家兄妹 第53章
“林妹妹来了?”
贾宝玉翻身下床,连外衫都来不及套上就往外冲,袭人连忙拿着一套大红外衣追过去替他穿上,又细心地给他整理好了发髻抹额,口中抱怨道:“我的好二爷,就是林姑娘来了,那也是外客,您怎能衣衫不整地就去见人啊。”
贾宝玉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脚下不停,直往贾母房中而去。
正厅里立着一大群婆子丫鬟,贾母端坐上首,王夫人、邢夫人等人都坐在下侧,笑吟吟地正拿了牙签子吃水果。林锦齐站在大厅中央,挨个儿地行礼。
宝玉望来望去,却没见着心心念念的妹妹,急得都来不及向长辈请安行礼,直接抓着贾母的手问道:“我听人说林家的人来了,怎么林妹妹没来?”
贾母拍了拍他的手,慈爱道:“只有你林表哥来了,林妹妹留在扬州呢。”
宝玉大失所望,连脸色都变了几分,一副大受打击的模样,活似失了魂儿一般。贾母见他这个样子,又是叹气,又是心疼,忙命鸳鸯帮着袭人先扶宝玉回房歇息。
“宝玉失礼了,齐哥儿,你别见怪。”贾母歉意地看向林锦齐,“他年纪小,性子又痴,自小和林丫头的情分不寻常,这下却是怠慢远客了。”
林锦齐倒是不介意,只笑着客气了几句。宝玉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他今年也快满十四岁了,还是这么不知分寸。也好在他没有把黛玉带过来,否则依宝玉的这个性子,不知又要惹出多少祸事来。
薛姨妈笑呵呵道:“前几年的光景谁不知道呢,他们兄妹二人真真是言和意顺,两小无猜,林丫头走了这么些年,宝玉天天的惦记着,就差没去扬州看他妹妹了,只是这次林丫头怎么没能过来呢,我们也想念林丫头想念得紧。”
林锦齐心中了然,面上笑意淡淡的道:“妹妹身子弱,开春时偶感风寒,这番长途跋涉的怕是身体受不住,因此不曾过来。”
黛玉的身子先天不足,这是谁都知道的,以此为借口再合适不过了。贾家的人也不知道黛玉的身子经过这么几年的调养早已养好了七八分,若是让他们知道了,怕是心思又要活泛了。
贾母立刻关切地道:“林丫头又病了?如今病可好些了?”
“家里寄了信儿来,说是好多了,外祖母不必惦念。”
“如此便好了,若是林丫头身上带着病,又孤身在扬州养着,我真是恨不得立时接了她过来,虽然我这把老骨头如今不中用了,但若是照料林丫头,应该也是尚可的。”贾母抚着胸口道,“你这次过来赴考,虽然京城有你们林家的宅子,到底不够热闹,也无人照拂着。不如就搬来我们府中,好歹有人看顾。”
贾母性喜热闹,最喜欢看一群小儿女们亲亲热热的光景,原著中便是她接了黛玉过来,又将宁国府的惜春也接了过来,巴不得众人日日赏宴赋诗,寻欢取乐。
她是享乐主义者,可那会儿的贾府正在走下坡路,早已不是当初煊扬显赫的光景了,府中早就是入不敷出的状况,还不想着开源节流,而是一味享乐,迟早有败完的一天。
林锦齐委婉地道:“多谢外祖母好意,只是我原是来京中赴考的,日子少不了要过得清苦一些,专心读书为好。虽来了外祖母府上,有诸位兄弟姊妹作伴,却又难免分神了,最终误了考试,反倒不美。”
闻言,贾母也只好惋惜道:“你是个上进的,也好。你若想安安心心读书呢,就留在自个儿的院子里,我们也不扰你,只盼你最后能顺利会试。”
“多谢外祖母体谅。”林锦齐恭敬地行了一礼。
出了贾府后,林锦齐又绕路去了一趟余府。贾家建在京城中段,极尽繁华,余府的地段就比较偏僻了,府门口也修建得处处低调。
余大人立在书房中央,带着笑意捋了捋长须道:“还未贺喜世侄此番顺利中举,世侄年纪轻轻的,便能有此成绩,当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大人过誉了,若非大人亲自指点小侄,如今也不可能有此机会。”
“世侄何必谦虚。”余大人面上笑意更盛,“这次来京城赴考会试,你再多费些心思,若有不懂的,随时可以来问我。”
林锦齐自是点头告谢,客气地道:“大人指点之情,小侄永不敢忘。虽是一日为师,小侄却是受用终身。”
余大人捋须道:“为师者若要传授所学,也要有人肯听才行。贤侄聪颖过人,又肯上进,哪里是我指点的功劳呢?”
林锦齐闻言,跪地而道:“大人若有此意,我便正正经经的认了大人为师,日后也好报答大人的恩情。”
“好,好,不论什么恩情不恩情的,你若是不嫌弃的话,便认我这个老骨头当师父罢。”余大人笑着扶起林锦齐,“能得这么个天资过人的学生,也算是件幸事了。”
林锦齐忙道:“应该是多谢师父不嫌弟子愚钝,愿意教授弟子学术之道。”
余大人抚掌而笑:“好孩子,快快起来,这可是件喜事,随我去主院拜见阁老大人罢。”
余阁老乃是当朝首辅,梁誉之外公,由于年事已高,晚年又遭受了丧女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便一直在这余府中静养着。
林锦齐前去拜见他时,见余阁老虽然面容年迈,可一双眼睛仍是十分清明,他略略看了林锦齐几眼,笑着道:“是个好孩子。”
余大人松了一口气,这是代表余阁老认可了林锦齐的意思。
“听说你与我那外孙儿十分要好,近些日子他不知怎么的连着几日不归家了,还非要去西北参军,你若是寻着机会,便劝劝他罢。”说起梁誉,这个目光清明的老人脸上也有了几分叹息之色。
林锦齐心中一惊,拱手道:“若有机会,我便去劝劝他。”
一个周晟也就罢了,怎么如今梁誉也要跟着瞎掺和?
——————
扬州沈府里,沈夫人将黛玉接到府中,教授她一些闺阁之事。诸如着装礼数,待客事宜,甚至拿出了一些珍藏的方子,都是一些保养皮肤、养护青丝之道,这些都该是由母亲传给女儿的,只是贾敏病逝得早,还来不及将这些教给黛玉。
沈夫人着重教了黛玉身为嫡女该有的气度风范,言行举止都要端庄骄矜,时刻注意避忌外男。至于管家理账等事,却要等黛玉及笄之前再教了。
自从明华远嫁,明琴病逝后,明芷一个人在家中十分无趣,此时见黛玉来了,便吵着闹着要与她同住。沈夫人有些无奈,问过了黛玉的意思后,便让黛玉搬去与明芷同住了。
午晌时分,两个女孩儿学完了今日的礼仪后,正躺在床榻上午眠。明芷在嬷嬷面前假装睡着了,待她们放下帘帐后,却拉着黛玉的手低声问:“黛玉,三年前闯我们家后院的,便是周家的公子,是不是?”
她从前只听说了这件事,但是沈夫人对这个消息封锁得极严,旁的她也不知道了。但是那日黛玉却陪在明琴身边,想必她肯定是知道的。
黛玉犹豫了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
明芷确定了此事,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那周家的公子今年战死了。”
黛玉心中一惊,她知道林锦齐跟周晟有所往来,可这个消息林锦齐却不曾告诉她,她又养在深闺之中,不太知道外面的消息。
“两个人怎么都……”
两个女孩儿都望着头顶上暖黄色的帘帐,没有说话。
明芷轻轻抓住了黛玉的手,极低声的道:“这事儿只有我们沈家知道,不曾告诉外人的,我知道你与二姐姐说得上几句话,我告诉你这事,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二姐姐并未病逝,可不知是为了什么,她被家里送去家庙了……”
黛玉瞪大了眼睛,疑惑地看着明芷。
“我从前倒是特别怨周家的公子,自从他闯了后宅,二姐姐就一病不起,也不知怎么就惹到了母亲厌弃,以至后来被送到家庙……可如今听了他战死的消息,却提不起怨怪的心思了,唉。”
黛玉反握住了明芷的手安慰道:“明芷,你别难过,以后若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去看二姐姐的。”
两个女孩儿的声音都压得很低,却还是发出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帘帐摇动之间,外面的教养嬷嬷咳嗽了一声道:“午晌时分,二位姑娘还是快些睡罢,别咬耳朵了,下午还要留足了精神头儿学习针线呢。”
明芷忍不住吐了吐舌,朝黛玉无声地扮了个鬼脸,阖上了眼很快便睡去了。
可黛玉却是心思略重一些,她半枕着手臂看着帘外朦朦胧胧的摆设,良久也未睡着,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




红楼之林家兄妹 第54章
京城最有名的酒楼旁,静静停着一辆青色的轿子,帘帐将轿间的光景掩得严严实实。良久,一个丫鬟打扮的小姑娘朝里头说了句什么,那轿子便缓缓驶动了。
“……做糖酥鸭的厨子怎么就回乡了,那以后岂不是都吃不到了?”余清蕊脸上显出几分苦恼之色,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余连墨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修长的手指抚了抚衣袍,“祖母果然没有说错,你身为大家小姐,如何成日里只想着吃的?”
余清蕊脸上微红,略有些羞怯的道:“祖母乱说,我哪有成日里只想着吃的。”
余连墨轻笑道:“这糖酥鸭是吃不到了,你还有没有别的想吃的?”
“周记的翡翠饺子,玫瑰膏,宝阁的甜汤,还有还有,城北的糖炒栗子……”余清蕊来了兴致,报出了一长串吃食单子,待反应过来时,看见余连墨似笑非笑的面容,一下子红了脸,“其实,我也没什么很想吃的……”
“难为你如今的仪容还能过祖母那关。”余连墨无奈地摇了摇头。
说到这儿,余清蕊有些得意的道:“这个简单,我每日里都要跟着宫嬷嬷练习仪态的,而且白日里怎么吃也不打紧,晚膳时只喝汤,这样便不会体态臃肿了……”
“少爷,今年的会试放榜了。”马车外,余连墨身边的贴身小厮隔帘说道,“少爷中了会元!第二名乃是朱家的嫡幼子……第六名是扬州林家的公子,第七名是李家的……”
余连墨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敲着马车的车沿,认真听完后,缓缓地道:“很好,前十名里只有一个人不是站在我余家这边的。”
那小厮低声道:“朱家原本就与王家有联姻,他们自然不会与我们余家交好。”
余连墨没有继续说话,而是淡淡地道:“去小姐常去的地方把东西买来,再去李家一趟。”
兄妹二人回府时,天色已经暗下去了,拜见了祖父母、父母后,余清蕊便回自己的院子里更衣歇下了,余大人留了余连墨下来,父子二人在书房中议事。
余大人面有疲惫之色,按着额头道:“那林锦齐我倒是没看错的,早早的认了师徒情分,也免得义忠王爷那边靠着贾府的亲戚关系先拉拢了。”
余连墨摇了摇头,“我若没猜错的话,这位林公子却是不太亲近自己外祖家的,虽来了京城赴考,却不曾住在贾家里,这向外表示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说到底他与贾家也无甚亲戚关系,不大亲近也是有的,只是贾家怎么说还是他外家,这份儿关系无论如何也斩断不了。”
余连墨淡淡地道:“不过是外家罢了,父亲想想,若是他成了我余家的女婿,孰亲孰远?”
余大人愣了一下,直起身体来,面上的疲惫之色全无,他仔细的看着儿子面上的神色,见他不似开玩笑,眉头就皱了起来。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他们余家能平安传承了几百年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有那条家规的缘故,余家之势从来不曾过于浩大,惹得皇室猜疑。当年余家最为衰弱的时候,出了一个余老太爷,他对政治的眼光十分敏感,看人更是精准独到。百世以来,余家从来不曾参与过夺嫡之事,可当年的朝政局势还不甚明朗时,余老太爷便果断地站到了二皇子、也就是如今的皇上那边,将独女嫁给了安庆王爷。
就是这般精准的眼光,余家一改颓败之势,重又成为了京城之中屈指可数的大世家之一。在他弱冠之年,余老太爷却失望的下了评语:“此子平庸也。”直到余连墨出世,在他五岁那年,余老太爷却说这个孩子能带着余家再次繁盛传承百年。
事实证明余老太爷的眼光一直很精准,余连墨虽说身子病弱,可从小便沉稳多思,多谋多虑,如今不过十七岁年纪,竟已是隐隐有成为余家掌权人之势。
如今余老太爷便对林锦齐连连夸赞,余连墨更是提出要与林家结亲之意。
余大人的面上有些犹豫之色,余清蕊乃是余家独女,自幼生得玉雪可爱,性子又讨喜乖巧,一直是夫妻二人的心头宝。虽然林锦齐少年有成,往后大有前途,可他仍然不愿意将女儿如此低嫁。
余连墨淡淡地道:“妹妹前些日子及笄了,我知道父亲母亲一直中意的是李家子,不过是李家一早便答应了不纳妾,可是李家内部关系复杂,远远不及林家家风清正简单。而且那李家子性子单纯软弱,将来的前途根本赶不上林锦齐。我知道父亲爱重妹妹,不肯委屈了她,那李家虽是将军世家,如今看着是赫赫扬扬的,这般传承下去迟早要衰败的。”
1...1718192021...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