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嫡女风云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三溪明兰
玉潭脸上带出真心的微笑,“皇后娘娘慈悲。”
玉沁忍住眼泪,皇家这番安排,往后再想见姐姐就不容易了,这就是她的命了,多少人还羡慕不来呢,玉沁不由的想起慎哥儿,如今慎哥儿是太子殿下了,几个月不见,漫长的就像好几年,她做他的太子妃,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好接受。
玉沁垂着眼睫毛神游天外,细白的小手揉着手里的帕子。
丹朱公主和玉潭商量,“姑奶奶也知道的,我过门三天就随你爹爹去了江南,对府里实在不熟,太子妃的下处关系非小,还得姑奶奶帮着参详。”
玉潭心里把各处寻思一遍,没一处妥当的,有数几个比较好的院落相对较小,容纳不了太多人,太子妃的扈从要安置在周围,又要与府中各不相干。
丹朱笑道,“我也请示了太子,太子说姑奶奶总有办法。”
玉潭听了苦笑一下,“府中最好的位置是祖母的春晖堂,其次是昔日的正房,后院住着姨娘们,让她们搬出去好说,只是没有让太子妃住在正房的道理,暮霞院母亲住了,母亲新婚不便挪动,碧华轩还算精致,太子小时候也住过,那一处有一点不好,院落太小又四通八达,下人经常从门口路过,又与春晖堂极近,那一处也安置不了多少人。”
玉潭说完笑了,“其余几处更是狭小,沁儿住在正房的东厢房,谨哥儿和八妹住在西厢,芳儿和她姨娘住在后院,要说空闲,老院子倒有几处好地方,母亲不知道我们家的往事,当年祖父没了分了家,府中砌了一道院墙,府邸一分为二,伯父嫡长子,独占了府邸三分之二,我们住的那边原是爹爹和两位叔叔共享的,后来伯父早逝我爹爹袭爵,大伯母不肯让出正房,爹爹在我们这边重修了府门,又拿出银子给两位叔叔买宅子,是以侯府规格紧缩,老宅子那边许多年无人住了。”
丹朱听了眼神闪了闪,“长房如今还有什么人?”
玉潭笑道,“长房的伯母出自柳家,已经去世许多年了,唯一的嫡女与吕先为妾,吕家犯了事,她跟着充军发配没有消息,还有两个庶出的女儿,那边大小姐做主,一个入宫为嫔,一个嫁做商人妇,庶出的儿子六岁时出了意外,长房香火传承断了很久了。”
丹朱笑道,“长房无后,房舍闲置怪可惜的,我想那边应该是极清净的。”
玉潭听了也笑了,“爹爹与母亲成亲时,太子帮着料理诸事,太子曾经想把新房安置在老宅子,爹爹没肯答应,爹爹的意思府门都搬到这边了,开工破土的还要选黄道吉日,爹爹新婚临近,也来不及收拾了。”
丹朱听明白了,太子想必想把太子妃安置在老宅子,只是这话不能由他说。
老宅子没有空置的道理,丹朱笑道,“还请姑奶奶过去帮我一回,你爹爹派了郭新成,他再忠心也是下人,有许多事不便让他帮着拿主意。”
玉潭推脱了笑道,“出嫁的女儿,那好在娘家指手画脚。”
丹朱笑道,“只求姑奶奶陪我走一回,早日完了差事,太子妃的教养不敢耽搁了。”
玉潭不好再推托,只好答应下来。
丹朱又笑了,“我想把玉芳和小润儿接回去,还有两位小哥儿也该回家了,我占着嫡母的名分,若是不肯管教儿女对名声不好,姑奶奶名声也不好。”
嫡母管教子女是大义,玉潭说不出什么来。
丹朱不等玉潭说话就笑了,“我听说姐姐临走前对儿女有过一番安排,你爹爹和我说过,太子也说过这话,润儿托付给了姑奶奶,谨哥儿托付给了大公子,如今的格局又不同了,太子不便照拂谨哥儿,我是太子堂姐,又是谨哥儿的嫡母,皇帝指婚,你爹爹看重,又有太子一番托付,还请姑奶奶体谅,过几日谨哥儿病情痊愈,我也该接他回府了。”
玉潭没有强留弟弟的道理,心里再舍不得,也只好笑着答应了。
丹朱松了口气,她若是不照拂几个儿女,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玉沁刚才一直没说话,她也不好答言,公主嫡母要接了谨哥儿、玉润家去,玉沁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她想让二姐姐轻松一些,又怕弟弟、妹妹跟着嫡母受委屈,玉沁又一想她还是未来的太子妃呢,她也回家住着的,嫡母想必不能亏待了弟弟妹妹。
玉沁第一次觉得她这个身份也挺好的,心情变了,脸上也带了点淡淡的笑意。
商议得差不多了,玉潭过去和婆婆请示,要陪公主回去,郑氏笑着答应了,丹朱又特意带了玉芳,辞别了郑氏,约好那天得了空好好聚聚,丹朱大车小辆的回府了,却不进侯府的正门,直奔老宅子的大门。
长房无爵位传承,原来的府门早就拆了,眼前只是平常门户,郭新成接到传唤带着人等在府门前,恭迎公主进府,再好的景致没有人打理也荒芜了,院落掩埋在荒草里,狗尾巴草都到处疯长,玉潭真没想到这里破败成这样,丹朱也是难掩失望,命郭新成传唤三乘软轿,母女三个坐着软轿四处观光。
玉芳没想到她也有坐软轿的资格,有心推辞了又怕嫡母寒心,少不得坐了,跟在后面各处浏览,老宅子这边长久无人居住,各个院落都落了锁,齐氏活着时每年派人过来打理,今年齐氏没了,侯爷也不在府里,没有主人委派,疏于管理的花卉恣意的盛开,爬山虎爬的到处都是,野生的喇叭花点缀其间,不堪重负的树枝垂向地面。
五进的正房轩昂壮丽,丹朱进来看了一圈,屋里也放了几样家具,都拿布蒙着,蛛丝结满了雕梁,糊窗的绿纱陈旧得灰扑扑的,这是没有人气的房子,丹朱不敢久留。
又坐了软轿四处查看,绕着府邸逛了大半圈,抬轿子的婆子累得汗流浃背,终于找到幽静的兰香园,也是五进精舍,旁边各有两间小耳房,这里离正房很远,闲杂人等轻易不过来,丹朱和玉潭相互看一眼,心里都满意了。
接下来就是派人收拾,交给郭新成家的就行了。
公主想把谨哥儿带在身边教养,和姑奶奶商议了,把这边的正房收拾出来,西间屋留给八小姐玉润,东次间留给腹中的孩儿,让谨哥儿住在后面的院落,玉芳住在离正房不远的漪兰小筑,敏哥儿住在稍远的渺风楼。
公主这番安排完全把敏哥儿排除在外了,玉潭觉得不妥,尤其谨哥儿脾气不好,不适合放在公主身边。
“母亲不知道谨哥儿的脾气,谨哥儿混脾气上来不管不顾的,他小孩子家没深没浅,冲撞了母亲彼此都不好,女儿以为,莫若让谨哥儿和敏哥儿住在一处,那院子也大,先让他们俩个一起住着,过两年再给他俩分开。”
丹朱上下打量玉潭,笑了,玉潭有些尴尬,嫡母眼中的神色分明不以为然。
丹朱公主似笑非笑的,放开住房的安排,反而说些别的,“陛下传了口谕,把你爹爹一顿痛骂,你爹爹吓得不轻,一连好几宿都睡不好觉,又要忙着剿匪,整个人都瘦了,姑奶奶胆大妄为,你爹爹几乎啼血。”
玉潭尴尬的笑了笑,“都是女儿年轻没见识,让爹爹生气,母亲担心了。”
丹朱斟酌着用词,“你爹爹很生气,气得几乎爬不起来了,写信怒骂信纸废了几回,我坐在一旁研磨,想劝几句又不敢,太子回归这件事,姑奶奶怎么看?”
玉潭见嫡母一脸的郑重,心里踌躇着,“刚听到消息时我们姐妹吓了一跳,一开始不敢相信的,有明发的上谕,由不得我们不相信,我爹爹他,他说过什么没有?”
丹朱嘴角微翘,“你爹爹吓得半死,躲在屋里不敢出来了,直到两天后陆大人来了,告知当年的真相,你爹爹方才知道养了十二年的儿子竟然是龙子。”
玉潭张着嘴说不出话来,爹爹竟然不知道?!
丹朱优雅的一笑,“这些都是周姨娘暗中做的好事,你爹爹完全被蒙在鼓里,敏哥儿周姨娘所生,谨哥儿实在不应该和他亲近了。”
丹朱简略的说了当年的经过,玉潭几乎目瞪口呆了。
丹朱莞尔一笑,“姑奶奶一向大胆,连圣意都敢违背,姑奶奶这回该明白了,李家并没有教养之功,反倒有欺君之罪,陛下为了名正言顺的认回太子,不得己给了李家恩典,姑奶奶你想想看,要是没有周姨娘横插一手,太子早被救回宫中教养了,皇后孤苦十来年,皇帝那些年不肯早立太子,抱着一线希望寻访,天可怜见,太子终于找回来了。”
玉潭不禁冷汗淋漓了。r1152





嫡女风云录 第二百五十一章 心中的思量
丹朱看着失魂落魄的玉潭莞尔一笑。
她要想在李家真正拥有一席之地,靠的不是李侯爷,而是这位嫁出去的姑奶奶,李家姐弟都在意这位温柔强势的长姐,姑奶奶又是颖国公府少夫人,未来的国公夫人,未来皇后的嫡亲姐姐。
若干年后,李家姐弟才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她这过了气的长公主算什么呢。
丹朱最大的优点就是看得明白。
她要想真正融入李家,靠lun理纲常远远不够,还有太子妃的教养,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做好了那是应该的,若是讨了太子妃的嫌,未来几十年,她这名义上的嫡母讨不了好去,太子妃不用做什么,一个轻蔑的眼神足够了。
轻轻的抚摸腹部,丹朱心里一阵柔软,这是她第一个孩子,是她将来的依靠,将近三十才有了这点骨血,她想在李家站稳脚跟,想要孩子得了父亲的喜欢,姐妹兄弟的看重,李侯爷九个女儿,四个儿子,她的骨血才刚刚成形。
她要想过得好了,就要和李家姐妹搞好关系,道理浅显明白,做起来不大容易,继母与继子女之间有着天然的沟堑,丹朱最在意的就是名声,克夫的名声毁了她的青春,如今归于李家,丹朱很惜福,自古继母难为,李家有两个出色的女儿,又有年幼的弟妹。
她是皇帝指婚的公主,先头夫人去世三个来月她就嫁进来了,儿女不敢怨恨皇帝,无法怨恨父亲,她做继母的吃力不讨好。
李侯爷对她越好,前头儿女心里越难过。
lun理纲常约束着,大面上出不了错,要想得到李家姐妹看重,她必须有所付出,她和姑奶奶之间最深的联系就是谨哥儿和八小姐,姑奶奶肯迁就她,甚至不惜刻意的讨好她,为的是年幼的弟弟妹妹,她只有对谨哥儿兄妹好了,才能得了姑奶奶敬重,反过来帮她约束弟妹,帮她在太子妃跟前转圜。
太子妃才是真正愁人,太子妃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心中对她又有敌意,太子妃不需要嫡母在一旁指手画脚,教养太子妃,这是她身为皇家公主摆不脱的责任,是以丹朱更需要姑奶奶的帮助。
是以丹朱一开始什么都不说,玉潭想要谨哥儿和敏哥儿住在一起时她才说了,周姨娘的胆大妄为,李家的欺君之罪,丹朱也是冒了很大风险,事关皇家隐私,玉潭没资格知道。
玉潭还沉浸在震惊当中。
鼻端飘荡着桂花的馨香,几颗高大的桂花树枝繁叶茂,绿枝上嫩黄的小花脱落许多,零落辗转成泥,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玉潭不由想起几年以前,也是桂花飘香时节,她带着几个丫鬟收集桂花酿桂花酒,周姨娘借着祖母支走了娘亲身边得力的丫鬟,跑到娘亲跟前哭闹,缘由是谨哥儿打了敏哥儿。
谨哥儿那时候还是刚会走路的小孩子,娘亲怀着八妹,又是大月份了,叫周姨娘气得几乎犯病,娘那次就很危险了……
娘又活了不到两年。
一桩桩往事都在心里,慎哥儿罚了周姨娘的丫鬟,拉到大门口打嘴巴子,爹爹丢尽了颜面,气得拿鞭子狠狠的抽了慎哥儿。
她因为周姨娘不断的挑衅,冷落过慎哥儿,猜忌着,冷眼旁观着,她不肯给慎哥儿好脸色,慎哥儿喜欢黏着她这个姐姐,一件件暖心的小事融化了心里的坚冰,慎哥儿又有大无畏的勇气,马蹄下救了玉沁,寒冷的冬天跳进池塘救了谨哥儿。
爹爹也被周姨娘蒙骗了,一切都是假象,最真实的是那几年惨痛的人生,她姐妹还有娘亲疼着,慎哥儿没有亲娘护着,爹爹不知道真相,她做姐姐的一次次猜忌,慎哥儿小时候过得太不容易了。
隔了几年的岁月往回看,慎哥儿当年不可理解的举动都了然了。
那个狡黠聪慧的弟弟,那个想方设法给周姨娘穿小鞋的弟弟,那个在燕慈王府发誓不要侯府爵位的弟弟,那个被爹爹评价为天性凉薄的弟弟,那个给她姐妹当依靠的弟弟,那个在她面前痛哭,埋怨她不相信他的弟弟。
姐弟情深,不是嘴里说着的,玉潭不知不觉泪流满面了。
一时间悲从中来,不能自给。
丹朱被玉潭的神色吓住了,拼命的摇晃着,“那些事都过去了,姑奶奶,陛下当时没怪罪,以后也不会怪罪了。”
玉潭茫然的看过来,“慎哥儿他什么时候知道的?”
原来姑奶奶痛哭不是因为害怕,是想到别的事情了,无意间还带出了慎哥儿的称谓,丹朱微微一笑,“太子聪明睿智,这世上没有什么事瞒得过太子。”
公主说着一贯的套话,玉潭悚然一惊。
是她说话不检点了。
玉潭瞬间想了许多,宫里对玉沁这般用心,何尝不是用另一种方式发泄不满,皇家连太子妃都肯这般教导,太子若是在身边长大,受到的又是何等教育,他们家亏欠了太子,反倒领了教养的功勋,难怪爹爹的来信气急败坏了。
所谓皇家气象,就是让你深受皇恩,愧疚的无地自容吧。
玉潭平复一下激荡的心情,有些不好意思,“女儿让母亲见笑了。”
丹朱笑着客气两句,拍拍玉潭的手表示安慰,遥指两府中间那道角门,“姑奶奶以为那道角门该怎么处理?还是这般封着?你祖母住惯了春晖堂,想必不愿意搬动了,我这做媳妇的也得顺着婆母的心意。”
玉潭一时回不过来神,仔细品味一番连忙笑道,“祖母怕蚊虫叮咬,这边草木茂盛,又有许多小蒙虫,扰了祖母休息就不好了,春晖堂原是爹爹命人修建的,风水极佳,是爹爹对祖母的一片孝心,女儿以为祖母不宜搬动了,年纪大的老人家也忌讳,两边日后少不了往来,小角门也该拆了,或是修建月洞门,或是在此设个问事处,母亲比女儿心里有数。”
丹朱要的就是玉潭的态度,当下微微一笑。
角门缓缓的打开了,尘封了十几年,风儿在两边回荡。
郭新成家的带着许多婆子过来了,玉芳身后跟着几十个丫鬟,这几乎是侯府能召集的所有下人了,都静静的站在那里候着,玉芳先过来请示。
丹朱笑道,“芳儿你带着丫鬟先把兰香园收拾出来,还有正房也慢慢收拾了,家具等我过目了再说,一两日内收拾好了,宫里也该派人过来了,约束着那些婆子丫鬟,不许嚼咕没用的闲话。”
玉芳连忙答应了,带着丫鬟忙着打扫,郭新成家的指挥婆子收拾园子,都有一番忙碌。
玉潭扶着嫡母到春晖堂,有些事还得请示老夫人。
老夫人听说府里这番举动了,忙命丫鬟出去打探,听说郭新成家的命人打开东角门,带着人到那边府里了,老夫人有些不自在,府里这么大的举动,儿媳妇没过来请示,擅自做主,要知道侯府是有规矩的。
儿媳妇和孙女来了,老夫人倒不至于给脸子看,心里是有气的,并没有让她们坐下,儿媳妇和孙女找了椅子就坐下了。
丹朱笑道,“皇后娘娘吩咐,太子妃要好生教养,宫里派了管教嬷嬷四人,宫女二十人,太监二十人,还有若干人等共计一百零八人,又有冯大家教授学业,这边院落狭小,太子妃住着委屈,还有太子妃的扈从人等也得安置了,宫中又随时派人过来,是以儿媳和姑奶奶商议了,只能把那边园子收拾出来,这一两天宫里就派人过来了。”
老夫人听了这话,脸上有了光彩,连忙拉住了细问。
丹朱轻声漫语,“下人忙着做事,媳妇又年轻,府中诸事不熟,有安排疏漏之处,还求婆婆宽容。”
老夫人心里高兴,也就不计较许多了,又是一番告诫,教导儿媳和孙女做人的道理,丹朱含笑听了,玉潭趁机告辞,老夫人就说她,“沁儿是你嫡亲妹子,你也该为她尽心,事情都推托给你母亲什么道理。”
玉潭柔声笑道,“孙女不敢推托责任,这是皇后娘娘的意思,皇后娘娘命嫡母教导太子妃,孙女还求祖母说话小心,太子妃身份尊贵,代表皇家,太子妃的闺名不宜再叫了,我们见了太子妃要磕头的,这是皇家规矩。”
玉潭含笑告辞,丹朱也笑着告退,还有许多事情要忙,不能在婆婆身边服侍。
老夫人在屋里坐不住了,孙女贵为太子妃,这是何等体面,老夫人原是不管事的,这回也带着丫鬟出去监督,扶着丫鬟过了东角门,就见下人忙着干活,老夫人各处看了一会,训诫几句,又见儿媳没在这边,老夫人心里就有几分不满。
“你们夫人在哪忙着?”
郭新成家的笑道,“夫人吩咐了差事就回去了,想必还有其他的事情。”
还有什么事情大过安置太子妃,老夫人命人叫夫人过来,就见儿媳陪着宫里的太监过来查看了,小太监跑过来一屈膝,“可是侯府的老夫人?贺公公前来问话。”
原来是贺公公来了,宫里的总管太监,老夫人笑道,“你让他过来说话。”
小太监惊诧的抬起头,一脸的不可置信。
丹朱连忙过来,“儿媳扶着婆婆过去。”
丹朱压低了声音,“贺公公代表陛下亲临,婆婆得过去磕头。”r1152




嫡女风云录 第二百五十二章 纳彩、问名
贺公公到侯府时已经是下半晌了,问询太子妃相关事宜,又要看看太子妃居所,丹朱顾不得劳累亲自陪着过来了,因看见了侯府的老夫人,只说让老夫人过来回话,贺公公传陛下的口谕,老夫人携儿媳跪下接旨,侯府这些下人也都原地跪了。
就听贺公公高声说了陛下的意思,太子妃淑和端婉,妇德昭然,李家上下人等要好生尊重了,贺公公见园子荒芜太久,连声责怪老夫人,如此衰败气象,老夫人身为一品诰命夫人难辞其责,老夫人傻眼了,自己家的园子,荒芜了还得挨训?
老夫人笑道,“太子妃身份尊贵,原该尊重的,荒芜了也有缘故,这边园子原是长房住着的,不和我们家相干。”
丹朱见这话实在不像了,连忙笑道,“长房断了香火传承很久了,侯爷心里哀戚,不忍心搬到这边,只是每年派人过来打扫,本宫陪伴侯爷住在江南,以致于房舍荒芜,乱草丛生,不是谨慎持家的气象了,都是本宫的罪过。”
贺公公还是非常的不满,体恤丹朱身怀有孕,令她下去休息。
贺公公只让老夫人陪着各处巡视一番,老夫人年轻时在这边住过,路径熟悉,贺公公兴致勃发,各处看了又看,老夫人累得腰酸腿软,犹不忘李家的功勋,又说太子小时候如何的聪明乖巧,在老人家的膝上长大等话。
贺公公心里着恼,“老夫人劳苦功高了。”
宫中第二日送来两个教养嬷嬷,却是指导规范老夫人言行的,皇恩浩荡,周到体贴,真的让人感激涕零,老夫人也要学一番规矩了,从此后每日不得闲暇。
丹朱忙着家务,命人搬来账册查看,老夫人的月例三十两银子,还有个各色名目繁多的花销,每夜里用的香烛就要一百余只,几十根同时点燃,香烛竟是长明不熄的,还有各种名贵的香料,时新花卉,绫罗绸缎,胭脂水粉等等,每月三百两银子都打不住,这几年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越发的奢侈无度了,丹朱看得眼皮子直跳。
有多少贫民人家一辈子也没见过三百两银子。
于是丹朱整顿家务,调拨各院的丫鬟,到了年纪的都放出去配人,老夫人跟前三十几个丫鬟大多放出去了,只剩下六个,丹朱也忘了帮婆婆补上,重新规定了月例银子,丹朱和侯爷每月三十两,老夫人高一等,每月四十两银子,世子每月十两,两位公子每月五两,几位小姐都是五两银子。
其余的花销一律禁止,重新换了账房先生,又拿郭新成家的开刀,查出贪赃的事实,公主念在老郭多年的老脸,罚他家陪出来了事,于是府中上下整肃,气象一新。
老夫人心里实在不满意,屋里没有蜡烛怎么都睡不着觉,要求儿媳设法,还有香料也不能缺了,丹朱置之不理,老夫人要得狠了,命人每晚多拨两根蜡烛,香料送了二两。
老夫人生气了,宫里的教养嬷嬷有话说,指责老夫人不慈,不体谅儿媳辛苦,又说不论那家的老封君,每月四十两银子也尽够了,老夫人命人找玉潭说话,玉潭倒是来了,听了祖母说话,表示给爹爹写信,让爹爹帮祖母做主。
玉潭真的给爹爹写信了,李侯爷急得好悬吐血,派了身边的小厮回去劝着老夫人,儿子不肯撑腰,老夫人只能忍下这口气,由奢入俭难,这日子没发过了。
接下来丹朱公主更忙了,兰香园迎来了太子妃,丹朱公主为了便于管家,搬到了这边的正房,玉芳也搬过来住,帮嫡母管着家务,玉芳手上的权柄大了,公主大多事都依赖她,又设了两处小厨房,一处专管太子妃饮食,由宫中的御厨掌勺,另外一处管着丹朱并玉芳姐妹的饮食,原来的小厨房专管老夫人的饮食,园子里热闹起来了。
丹朱把八小姐带在身边,八小姐玉润没两天就和母亲熟了,谨哥儿这孩子愁人,谨哥儿住在正房后边的院落,脾气又不好,回家后闹了几回,哭闹着要回姐姐那里。
丹朱请玉潭过来,谨哥儿又说那些浑话,还哭着要找哥哥,丹朱当着玉潭的面罚谨哥儿跪下,派人念李家的族规,谨哥儿听了还想打滚,还开口骂了嫡母,玉潭脸上火辣辣的,亲手打谨哥儿的屁股。
丹朱命人先拉谨哥儿下去,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再说。
1...96979899100...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