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嫡女风云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三溪明兰
玉沁一把抓住姐姐,“二姐姐你怎么知道?我都不知道。”
玉潭微微出神,“慎哥儿告诉我的,他那时候还小,周姨娘几次害他,想要嫁祸给娘亲。”
玉潭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爹爹怎么会让周姨娘当慎哥儿的姨娘。
皇帝在龙德殿大发雷霆,蕴儿太胆大妄为了,他敢偷偷的一个人溜出去,这要是有个意外怎么得了,皇帝生了气,身边人跟着倒霉,吓得大气也不敢出,服侍太子的小太监全体遭殃,都挨了一顿板子,屁股上皮开肉绽,守着宫门的小太监干脆的消失了。
听说太子回来了,皇帝急命太子过来。
蕴儿跪下来磕头请罪,皇帝冷哼一声,“你跑去看太子妃去了?”
周蕴连忙笑道,“爹爹也有猜错的时候,蕴儿没见太子妃,蕴儿只和李玉潭说了两句话,送了一只猫咪,赏给李家小哥俩一对玉如意,再没有别的了,蕴儿不敢私相授受。”
皇帝气了一回到底原谅他了。
太子妃大婚之前要接受宫廷教育,皇后按例派送教养嬷嬷,皇后想着太子和李玉沁青梅竹马,派人叫太子过来商议,选了四位嬷嬷让蕴儿先过目了。
周蕴看着母后笑道,“娘,少派几个嬷嬷不行么?还有宫女哪里用得了那些。”
皇后低声笑道,“蕴儿,这也是为了太子妃好,是太子妃应得的体面。”
皇家有些规矩改变不了,太子叫过四位嬷嬷打量着,盯着能有一盏茶功夫,四位嬷嬷的眼神慢慢飘忽了,太子方才淡淡的笑道,“太子妃与孤一起长大,自幼雅擅丹青,粗通文墨,几位嬷嬷都是宫中的老嬷嬷了,想必有些本事在身,你们能教太子妃什么呢?”
李嬷嬷笑道,“回太子爷话,奴婢几个都是五品尚书,自幼就在宫里的,奴婢擅长梳妆,王嬷嬷精通女红裁剪,张嬷嬷熟悉宫中典故,掌管宴会及赐廪诸事,朱嬷嬷在宫中最久,多年来一直陪伴在皇后身边,知道的规矩多一些。”
周蕴看向朱嬷嬷笑道,“你是母后身边的?孤怎么不认识你呢?”
朱嬷嬷磕了头,“奴婢掌管膳食,一向不到前面,是以太子没见过奴婢。”
周蕴扭头看着母后,皇后微微一笑,“四位嬷嬷是母后挑选的,都是将来能对太子妃有所帮助的,朱嬷嬷跟着母后最久,张嬷嬷为人精明,将来会是太子妃的助力。”
周蕴连忙笑了,“娘亲考虑的周到,只是蕴儿还想求娘,太子妃年纪小,蕴儿以为还是让她身边的丫鬟照料她,让几个丫鬟跟嬷嬷学规矩,娘派来的宫女太多,太子妃还得慢慢熟悉她们。”
周蕴得寸进尺笑道,“蕴儿身边的紫苏和白雪温厚可人,让她俩照料太子妃吧。”
皇后不由失笑,想了一下也不算什么,也就答应了。r1152





嫡女风云录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丹朱公主
未时左右,驿道上卷起一溜烟尘,几个小厮连忙拍着马迎过去,果然是标记着安国候府徽记的马车,郭新成骑马走在车队前面,那张老脸晒成了紫棠色,几个小厮迎上去招呼,郭新成擦了一把脸上的热汗,汗水伴着泥土流下来。
郭新成顾不得形象狼狈,“府里都安排好了吗?”
小厮笑道,“郭大爷只管放心,姑奶奶派人给府里送过信了,郭大娘打发小的来的,前面不远处有个茶寮,姑奶奶带着人候在那里。”
车队又往前走了二三里,果真有个茶寮,丹朱公主听说姑奶奶在外面请示,是否到茶寮歇息一会再走,丹朱被颠簸的马车折磨得苦不堪言,扶着侍女的手下了马车,路边几个丫鬟簇拥着一位妙龄女子,也是轻纱遮面。
玉潭上前敛衽一礼,“母亲一路辛苦了。”
丹朱公主连忙伸手相扶,“难为姑奶奶想着,正想喝一杯热茶解暑,姑奶奶是个细心人。”
母女的名分在此,玉潭只得恭敬着,何况嫡母身份尊贵,玉沁要由嫡母教养,谨哥儿将来也要在嫡母手下讨生活,玉潭虚扶着公主进了茶寮,茶寮收拾得整洁干净,长条桌椅都是新的,丫鬟梨香端了一盆温水跪在公主面前。
玉潭还要上前服侍,公主连忙摆手笑道,“不敢劳驾了姑奶奶,还请姑奶奶稍候片刻。”
公主匆匆的梳洗过了,几个侍女服侍着在帘子后面换衣服抖灰,另换了一件宽松点的衣服出来了,玉潭迎上来笑道,“母亲一路车马劳顿。先喝一杯茶水再走不迟,还有十来里的路程,女儿陪母亲回去。”
长条桌上摆了几样点心,还有新鲜水果,洗得干干净净的,铭碗、托盘都是特意从府里带来的,茶也是上好的。一阵饭香味飘了过来。又饥又饿的公主不禁咽了口水,几位侍女也露出欢快的笑脸,路上最考验一个人的耐心。丹朱公主四个来月身孕,匆忙赶路,这十几天来早就苦不堪言了。
风炉上的稀粥熬得粘稠,厨娘现炒了几个小菜。玉潭带着丫鬟摆放杯盘,又请公主的侍女也用些。“此处离城不算远,还有半个时辰就能到家了,女儿熬了稀粥,备了几样小吃。却是偷懒的做法,母亲赶了一天的路也乏了,先稍作休息。”
丹朱公主心里暗赞一声。二小姐果然是妥帖人,色色想得周到。难得她如此细心,食材都是新鲜的,在井水里冰着保鲜,厨娘是家里带来的,现做现吃,丹朱觉得饭菜的香味比往日都好,多用了小半碗,剩下的赏给几个侍女。
“玉潭早该拜见母亲,一直拖到如今,今日总算如愿了,不知我爹爹身体还好?”
丹朱抿唇一笑,“你爹爹身子还好,就是火气大了点,不过那些事都过去了,你爹爹回不来,五小姐近日可好?说起来你们姐妹我都没见过。”
玉潭脸上微微的红了,爹爹娶公主,玉沁说什么也不肯回家,她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正好在月子里头,有不回家的借口,只是风水轮流转,皇家要求公主教养太子妃,玉潭只能放下身段过来讨好了。
公主看出玉潭尴尬,拍着她的手轻轻的一笑,“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姑奶奶今日肯为我费心,我心里领情就是了,有些事由不得你我做主,五小姐那里还求姑奶奶分说明白,丹朱也好轻松的揽下教养之功。”
玉潭连忙笑道,“五妹不会让母亲为难的,往后还得母亲多费心教她。”
丹朱轻轻的叹口气,“我进了李家门,总要对五小姐尽心。”
又休息片刻,太阳慢慢的往西边沉了,玉潭服侍公主上车,公主拉她同坐,马车又慢慢摇晃起来,公主困得昏昏欲睡,强睁着眼睛,玉潭笑着与她说些闲话解闷。
十来里的路程不算远了,很快进了城,再往前走了几个街衢,侯府遥遥在望了,郭新成家的带着丫鬟媳妇等在大门外,却见姑奶奶扶着公主下了马车,公主略微点头,带着侍女回了暮霞院,玉潭也不说进去看看祖母,带着丫鬟扬长而去。
老夫人等了半晌不见公主过来,连玉潭也没来请安,老夫人有些坐不住了,命人叫郭新成家的,郭新成家的安排膳食,听了老夫人的传唤暗暗叫苦,姑奶奶连府门都没进,直接回去了,公主身份高贵,她哪敢过去触霉头。
郭新成家的过去见老夫人,“姑奶奶先家去了,想来是府中有什么事情,公主一路车马劳顿,正在沐浴更衣,奴婢不好过去打扰。”
老夫人只得先罢了。
又等了许久,眼见一轮红日渐渐西斜,碧纱窗影黯淡下来,老夫人实在忍不住了,眼前一件非常喜事,慎哥儿竟然是太子,儿子瞒的老人家好苦,不过老夫人心里还是高兴的,又因为这件事透着几分诡异,老夫人心里嘀咕好多回,难得安分了几个月。
玉沁获封太子妃,传旨的太监找错了地方,把圣旨送到颖国公府了,老夫人急得牙花子都肿了,恨不得亲自到颖国公府接玉沁回来,郭新成家的好容易劝住,只说公主就要回来了,公主是当家主母,侯爷吩咐了凡事有公主做主。
这都什么时辰了,公主还不过来拜见婆婆。
荷香奉命过去问了一回,说是公主车马劳顿,已经躺下休息了。
第二日红日高照,公主到春晖堂给婆婆请安,老夫人笑着请公主坐下,老夫人有许多心里话堵在嘴边,微微沉吟着,老夫人忍了不问,皇帝明发了上谕,老夫人不识字也听人读过,皇帝旨意里说的明白,是他们李家立了天大的功勋,儿子教养太子有功,太子又长在她老人家膝下,老人家也有莫大的功劳。
连玉沁都获封太子妃了,真是意外之喜。
老夫人吩咐道,“媳妇一路辛苦了,你如今回来了,就要把家里当起来,你该把玉沁接回来了,太子妃该在我们家里出嫁,哪有长久住在颖国公府的道理,我们李家有大功,你也不许骄矜了,今后越发谦恭谨慎才好。”
丹朱听了这话眼皮子一跳,见婆婆了果然有惊喜。
丹朱不想和婆婆多说,“儿媳往宫里递了牌子,一会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就不能服侍您老人家了,还望婆婆不要怪罪。”
老夫人笑道,“你今日要进宫?你怎么不早说,先略等一等,待老身梳洗了与你同去,免得你年轻应付不周。”
丹朱眼皮子又是连跳了好几下,忙笑着说道,“皇帝召见儿媳,询问江南若干事宜,儿媳和婆婆不能同路了。”
丹朱公主屈膝告辞出去,命人传了郭新成进来,冷着脸吩咐,“老夫人想要进宫,你还记得侯爷交代的话吧?给我想办法拦住了。”
丹朱公主倒是白担心了。
老人家和皇后不熟,心里还是有些胆怯的,老夫人没胆子求见。
皇后的凤仪宫里和过去完全两样了,宫女穿梭往来,再不见往日的清冷寥落,掌事宫女含笑迎出来,敛衽一礼笑道,“公主万安,皇后请公主进去。”
丹朱公主刚进了宫殿,皇后带着人迎出来了,一把拉住了笑道,“丹朱可算回来了,你皇叔这几日还在叨念你呢。”
皇后眼角眉梢都是喜悦,看着年轻了十来岁,再也不是过去那冷淡的模样了,女人最大的依仗就是儿子,贵为皇后也是如此,皇儿找回来了,皇后也滋润过来了。
丹朱深有感触,连忙屈膝福了一礼。
皇后一把拉住了笑道,“我们娘儿们之间这么客套做什么,这么远的路往回赶,你皇叔催的又急,你心里想必很着急的,只是你皇叔这个人再也不肯心疼人,男人家想不到女人的苦楚,我也是是事后方才知道,想拦着也来不及了。”
丹朱连忙笑道,“侄女早想回来了,也好早日拜见太子,只是侄女的胎还未坐稳,侯爷又受了几次伤,侄女轻易离不开。”
皇后很健谈,拉住了丹朱的手笑道,“你瘦了些,不过比过去精神多了,不像昔日在宫里死气沉沉的样子,李侯爷待你还好吗?谅他也不敢亏待了你。”
丹朱笑道,“皇叔亲自指婚,侄女总要过得好了。”
皇后微微的笑了,“你想必也明白了,你皇叔为什么要给你指婚。”
丹朱眼神闪亮,“侄女刚嫁进李家,见了他们家大公子就是一愣,侄女觉得那大公子好生熟悉,就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还是后来见了明发的上谕,侄女猛然间想起来,弟弟拿茶杯盖的动作和皇叔一模一样,还有翻书的时候也是两根手指夹着书页,弟弟也喜欢上挑着眉毛,可见这份骨肉亲情割舍不断,弟弟连这些动作都神似皇叔。”
宫中人都说太子长得像皇帝,皇帝每回听了都极高兴的样子,公平的说太子像皇后更多一些,皇帝明明知道,就是不愿意承认,丹朱公主笑着说完,就见皇后两眼滚下眼泪,拉着丹朱不松手,“可见是一家人了,你皇叔听了这席话又该不知道怎么高兴了。”
就听皇帝在外面笑道,“丹朱说什么了?”(未完待续)




嫡女风云录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未来太子妃的排场
皇帝穿着玄色蕉布交领澜衫,脚上是一双厚底软帮天青色锦缎鞋,皇帝在后宫穿着随性,只求一个舒适,迈步走到皇后身边坐下来,看到皇后脸上犹有泪痕,却是笑意盈腮,皇帝不赞同的摇摇头,伸手帮皇后拭泪,握住皇后的手温厚的一笑。
“丹朱招惹你婶婶哭了?”
皇帝嘴里说着责备的话,脸上分明带着笑容,姿态优雅的端坐着,那只保养得极好的手握着皇后的手,另一只手曲着食指在膝上轻轻的敲着。
丹朱敛衽一礼笑道,“侄女刚才还和婶婶说,弟弟的神态像极了皇叔,婶婶一时感慨,被侄女招惹哭了,都是侄女的罪过了。”
皇帝微微的挑起右边的眉毛,做了个询问的表情,丹朱公主看着皇后快活的眨了下眼睛,一边从宫女手中接了茶杯递给皇帝。
皇帝看见两人的互动,并没有说什么,伸手接了杯子,两个手指轻轻夹住杯盖,就见皇后眼中滚下泪来,朝着丹朱粲然一笑,皇后笑着解释,“丹朱说我们蕴儿的动作神态像极了皇帝,也是这么拿杯子的。”
皇帝听皇后解说了半晌,心里不禁好奇,命人传太子过来。
过不多时周蕴来了,先给父皇母后请安,又给堂姐问好,丹朱屈膝还礼,抬眼打量着太子殿下,几个月没见,周蕴的身量高了,穿着一身杏黄色长衫,头上带着紫金冠,面容气韵更加沉静,脸颊上的婴儿肥不见了,长而微卷的睫毛下面。有着一双朝露一般清澈的眼睛,英挺的鼻梁,饱满的嘴唇,俊逸中透出文雅,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宫女端着托盘上茶,周蕴拿起海棠冻小茶杯,两根手指夹着茶杯盖。皇帝看了这相似的动作目光一暖。笑呵呵的看着丹朱说道,“可见你是个细心的,连朕都没注意这些。太子妃交给你教养朕也放心了,若是跟着李玉潭能学个什么好的出来。”
丹朱微微一笑,并不肯多说什么。
皇后絮絮的说着太子妃的教养事宜,宫里派了四位五品的教养嬷嬷。二十名宫女,两名掌事女官。二十名小太监,十位御膳的大厨,还有掌羽舆仪卫之事的女官一干人等,共计一百零八人过去服侍。
皇后笑道。“太子妃身边四名婢女,太子又赏了两人,这六人都是太子妃熟悉的。就留在身边服侍,又有冯大家教授学业。太子妃的功课要盯紧了,本宫听说太子妃擅画,乐器要学两样,儒家典籍也要通读。”
皇帝等皇后说完又补充几句话,太子妃身份高贵,李家诸人不许轻易拜见太子妃,丹朱连忙答应了,皇帝、皇后看重未来的太子妃,丹朱深觉肩上的责任重大。
周蕴笑道,“侯府的老夫人身份尊贵,太子妃身份更尊贵,天家讲究亲情孝道,再没有祖母拜见孙女的道理,太子妃见了也不忍心,若是老夫人实在诚心,在院子外面磕头也罢了,公主嫡母身份,又是太子妃堂姐,倒不必行此大礼。”
丹朱眼皮子抽了抽,小心的看着皇帝,就见皇帝眼中露出笑意,面上还是不动声色。
丹朱连忙答应了,又和太子商量太子妃住哪一处院落。
太子笑道,“太子妃以前住的院子太小,安排不开这些人,还请堂姐稍微费心,妥善的安排了,家中下人不懂规矩,惊扰了太子妃就不好了。”
丹朱见太子不肯深说,知道他为了避嫌,也就不问了。
皇帝还有国事要忙,钦天监一会要来回话,商谈太子大婚具体事宜,皇帝起驾回了龙德殿,太子也回东宫完成学业,丹朱公主婉拒了皇后的挽留,她的任务繁重,要收拾出院落安置太子妃,还有嫡子的教养等问题。
丹朱先不回府,命人先往颖国公府送信,有些事要和李玉潭商议好了。
玉潭听说公主来了接到大门口,彼此客套两句,陪着丹朱公主来到正房,郑氏、姚氏接出来迎进厅堂落座,郑氏国夫人的身份,只比公主低了一级,相互福了一礼,姚氏要按大礼参拜,丹朱连忙拦住了笑道,“不年不节的,哪敢受夫人的大礼。”
又叫方欣妍出来,公主说笑几句,拉着手夸了一回,身边的婢女送上见面礼。
玉芳也过来拜见嫡母,公主见她紧张,拉住了笑道,“芳儿出落得越发好了,这几个女儿里,芳儿是个温厚的,你爹爹也和我夸你品性纯良,和母亲回去如何?府中事多,你也帮母亲搭把手。”
玉芳连忙笑道,“只是我笨手笨脚的。”
公主见她声若蚊呐,满脸抹不开的样子,脸颊红红的,鼻尖都冒汗了,心里难免有几分不喜欢,又想到李家姐妹都看重玉芳,太子也愿意照拂玉芳,想必玉芳身上也有可取的地方,玉芳管过家事,她若心里糊涂,太子当初也不会让她管事了。
公主身为当家主母,那些家务事总要拿起来,孝敬婆婆,教养子女,都是她分内之事,府里要教养太子妃,眼下又有身孕,公主有些力不从心,很想让玉芳帮忙。
玉潭在一旁笑道,“芳儿别的地方都好,心里也有成算的,就是胆子小了点,跟在母亲身边学学眉眼高低,对今后大有益处。”
公主看着郑氏笑道,“我这回江南住了几个月,她们姐妹都靠夫人关照了,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您家二公子反倒说我,让我只管放心,二公子暂时回不来,托我给亲家母带了几匹绸缎,今日入宫没能给您带来,只有二公子的一封书信。”
侍女从怀里拿出书信,郑氏接在手里,见儿子的笔迹变了,左手习字不到一年,就写得这般好了。郑氏眼泪先出来了。
玉潭扶起郑氏笑道,“婆婆到内室慢慢看吧,回头我母亲该见笑了。”
玉潭扶着婆婆进了内室,让丫鬟在跟前服侍着,不要让夫人太伤心了,殷殷勤勤的都叮嘱到了,方才出来。就见姚氏没话找话。方欣妍乖巧的坐在一边,玉芳满脸的紧张,玉潭微微的笑了。但愿玉芳跟在嫡母身边不要出了什么差错。
公主见她出来了笑道,“也该带我见见太子妃了,皇后有一番安排。”
玉潭笑道,“太子妃暂住在女儿院落后边。还请母亲移步。”
姚氏带着方欣妍恭送公主,眼看一行人渐渐的走远了。皇宫是她仰望的高层,宫里的女人精致的梳妆打扮,优雅的言行举止让人向往,侄媳妇和宫中搭了关系。尾巴都要翘到天上了,欣妍这辈子没有福气入宫,皇帝指婚。听着也体面,眼底到底露出几分不甘心。
玉潭陪着嫡母慢慢走着。试探着笑道,“也该让谨哥儿过来拜见母亲了,那孩子这两天病了,怕他出来过了病气,女儿把他挪到后面住去了。”
公主笑道,“可曾吃了药?哪个太医的脉案?如今天时不好,一早一晚天气凉,很容易生病,谨哥儿是嫡子,他爹爹最为倚重的,姑奶奶精心才是。”
玉潭心里生出几分哭笑不得的感觉,爹爹最为倚重的儿子居然是谨哥儿,如今爹爹只有两个儿子,不倚重谨哥儿,难道还倚重敏哥儿不成,公主将来有了儿女自当别论。
说话间先进了隐秋苑,丫鬟上了茶,玉潭命人抱了八小姐,敏哥儿跟着奶娘也来了,都跪下给公主磕头,敏哥儿明白公主是嫡母,磕了头乖巧的站在一边,公主先看八小姐,伸手拉在怀里笑道,“好个小模样,真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喜欢了。”
公主从侍女手中接过小巧的金锁,给八小姐戴上,玉润好奇的看着公主,想起姐姐教的要给嫡母磕头,就笨笨的矮了身子,小人儿身子短,说不出的滑稽可爱。
公主连忙伸手拉她,“好孩子快起来,尽到心意就好。”
玉潭忙教她,“润儿这是母亲,润儿要叫母亲。”
玉润长长的睫毛忽闪着,软软蠕蠕的喊了声母亲。
公主连忙笑了,“真是个可人疼的好孩子。”
一边又打量敏哥儿,就见敏哥儿比女孩子还漂亮的小脸蛋上有一抹羞红,白嫩嫩的皮肤,精致的眉眼,殷红的嘴唇,比八小姐还漂亮几分。
丹朱公主笑着给了二两左右的金元宝。
玉潭连忙掩饰住惊诧,公主连面子都不肯做了,拿个金元宝敷衍了事。
敏哥儿明白嫡母不喜欢他了。
玉芳悄悄的把敏哥儿拉在身边护着,敏哥儿就靠在玉芳身上,眼里涌出眼泪,玉芳悄悄帮他擦了,又见公主打量敏哥儿,吓得连忙挡住敏哥儿,一张脸羞得通红。
玉沁住的稍远,这时候带着丫鬟也来了,玉沁垂着眼帘喊了声母亲,规规矩矩的要给嫡母磕头,丹朱连忙站起来笑道,“可不敢当了沁儿这声母亲,你叫我堂姐就好了。”
玉沁脸上火烧一般,眼里带出羞怒。
公主连忙和玉潭笑道,“是我说话造次了,我忘了小姑娘脸皮薄。”
丹朱公主一个眼色,服侍的侍女都退了出去,玉潭的丫鬟见机也都出去了,玉芳福了一礼,拉着敏哥儿也出去了。
公主笑道,“皇后娘娘拨了几个人服侍太子妃,我过来是想问问姑奶奶,哪处院落作为太子妃的暂住之所?我问过太子,太子不肯多拿主意。”
玉沁温婉的笑道,“让母亲费心了,我还住在我原来那个院子就好了。”
“你原来的院子太小,安排不了一百余人。”公主笑着解释,“宫中派了一百零八人照顾太子妃的饮食起居,御膳房的大师傅派了十个,小厨房也要另设一处了。”
玉潭都有些愣神了,“一百余人?”(未完待续)




嫡女风云录 第二百五十章 李家老宅
丹朱公主说着皇家的安排,皇后要求太子妃通读儒家经典,精修书法绘画,乐器也要有所涉猎,派了冯大家教授太子妃学业,冯大家是有名的才女,先帝时就在宫中教习宫妃,深得两代帝王看重,皇家这番安排也是看重太子妃的意思。
皇家挑选女官陪同太子妃,往长远说对太子妃只有好处,等到太子大婚,太子妃和宫人也熟悉了,便于将来掌管后宫事务。
1...9596979899...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