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嫡女风云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三溪明兰
最后一幅画着树枝半遮圆圆的月亮,地上一只正在打滚的驴子,一个小童子梳着双环站在毛驴旁边,童子只露个背影,题诗一首,“一轮明月当空照,童子半夜去尿尿,不识驴山真面目,干果蜜饯来当饭。”
谨哥儿刚喊了声小毛驴,敏哥儿捂着嘴就笑了,谨哥儿愣了好一会,他也看明白哥哥在打趣他了,谨哥儿哇的一声就哭了,这声哭简直惊天动地。
玉潭忍着笑连忙把谨哥儿揽在怀里哄着,谨哥儿哭得抽抽噎噎的,“我早就不说不识驴山真面目了,我早改了,哥哥他不知道。”
玉沁弯着嘴角想笑,慎哥儿写的粗陋好诗,又一眼看见画上的两只小猫,那画上的小猫惟妙惟肖,小猫的小爪子就像挠在心里。(未完待续)r466





嫡女风云录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讨好
玉潭送走张顺家的,先过去和婆婆说一声,姚氏也在,和方夫人长篇大套的说话,玉潭挑了帘子进来,郑氏笑着问她,“你把人送走了?你四婶在厨房看了半晌,倒是白费心了。”
姚氏连忙笑道,“哪里费心了,有那些婆子们忙着,我也不过支个嘴。”
玉潭笑道,“四婶帮我忙着,我领四婶的情就是了。”
给婆婆倒了一杯茶,给四婶也倒了一杯,姚氏拉玉潭坐下来,“侄媳妇,这个张顺家的是太子身边什么人?”
方夫人听了这话直皱眉。
玉潭笑微微的刚要说话,方夫人就不耐烦了,支使玉潭说道,“你该回去把那些月例的帐算清爽了,别只管在我这里坐着,我这会儿也乏了。”
玉潭站起来笑道,“婆婆累了,媳妇服侍婆婆躺一会吧。”
姚氏只好站起来告辞,丫鬟甜馨笑着送出去。
郑氏却又不累了,“瞧你四婶那点心思都挂在脸上了,巴不得把大姑娘送宫里去,一年半载的见不到亲人,好容易见一回连句真心话都不敢说,哪是人待的地方,你祖姑母是先帝的德妃,风光的时候真风光,值当什么呢,后来无缘无故就没了。”
玉潭听了心里一紧,帕子紧紧的攥在手里。
郑氏说道,“这是咱们处到这了,你对你小叔子尽心,我也和你说句真心话,你那妹子花骨朵似的,我看她也是个拧的,她那性子要是进了宫,有她好受的。皇帝三宫六院的妃子,那个不是人精,就你那傻妹子。”
郑氏打住话茬笑了。
玉潭神思有些恍惚,往茶杯里续水,看着叶子浮浮沉沉的,就像在劝说自己,“媳妇拖了这些天。不知道沈夫人还愿不愿意应承了。沈家四公子名声不显,有他父兄也亏不着他,他们家又是小儿子媳妇。万事有兄嫂在上面顶着。”
“你可都想好了,早前我们都不知道你弟弟那身份,他要不是那个身份,和你妹子还真是天生的一对。你该给你妹子透个话,你先看看她的反应。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她要是心里不情愿,这日子也没发过。”
玉潭又和婆婆说了几句话就告辞出来了。
带着人慢慢的往回走,眼前是绿意幽幽。耳畔是鸟声啾啾,玉潭在心里反复思量,慎哥儿长着七窍玲珑的心肝。玉沁她太聪慧了,心里又肯对人好。玉沁更执着一些,慎哥儿将来会有很多妃子,他对玉沁越好,将来宠幸别的妃子,玉沁越容易伤心,善妒的名声也会磨光两人的情分,她不要妹子将来伤心。
玉潭想明白了这些,脚下也坚定起来。
玉潭轻挑了珠帘,就见玉芳拉着谨哥儿哄着,夸那小毛驴画得神气,敏哥儿在一旁看着他的小松鼠,玉沁托着香腮,出神的看着屏风上的那些画,嘴角边擒了一丝微笑,敏哥儿先喊了声二姐姐,玉芳也拉着谨哥儿过来。
玉潭摸着谨哥儿的头,见他头发都揉搓的松散了,“你自己照镜子瞧瞧,像不像小毛驴打滚,头发都揉乱了,我和你说了多少次,要板着自己的脾气。”
谨哥儿还在撅嘴,玉潭把脸一沉,“谨哥儿你得记住你的身份,你是安国侯世子,将来的朝廷重臣,太子用这毛驴点化你,是要你改了这些不好的毛病,太子用心良苦,你长大了要报答太子的恩情。”
谨哥儿怕二姐姐,不敢再委屈了。
“这些画命人装裱好了再给你们,太子的笔墨都要好好收着,谁也不许毁坏了。”
玉潭谆谆告诫,谨哥儿不敢违拗了二姐姐,敏哥儿小鸡啄米一样点头,恋恋不舍的看一眼屏风上的小松鼠,拉着谨哥儿到书房用功去了。
玉芳和玉沁正要出去,玉潭笑道,“沁儿先留一会,芳儿你看着他们俩。”
玉芳就知道二姐姐有话说了,连忙出去。
玉潭先不急着说话,“沁儿帮姐姐把这几幅画先收了,让你姐夫找个装裱师傅好好的装裱了,这些都太子的墨宝,我们家得世代供奉。”
玉潭坐在一旁喝茶,见玉沁先从最后一幅画收起,取下来小心卷好,放在锦盒里,终于收到那副双猫图,玉潭幽不可闻的叹息一声,别过眼睛不再看,慎哥儿这幅画明显花了小心思,也是一种轻微的试探,她只能狠心装不明白,趁着妹子还小,还未情根深种。
玉沁好半晌没动作。
玉潭不由抬头看了一眼,就见玉沁看画看得呆住了,玉潭清咳一声,玉沁一下子回神,连忙小心的摘下画,慢慢卷好了,却不肯回过头来,开始收下一幅画。
玉潭想好了措辞,见玉沁忙完了,拉她坐到身边,“过两日沈夫人要来做客,你那天好好打扮了,不许你穿这身道袍,沈夫人的小儿子也会过来,你要好好招呼沈夫人。”
玉沁垂了眼帘,看不见眼里的情绪,脸上连点羞涩的表情都没有。
玉潭好一阵不忍心,伸手拉着玉沁笑道,“姐姐都是为了你好,沈家是清贵人家,他们家家风也好,五公子墨泉书院的书生,能入得了墨泉书院的,都有点真才实学。”
玉沁的小手冰凉潮湿,脸上带着笑,“我都知道了,我会好好招呼沈夫人的。”
玉潭不由一噎,好多相劝的话再也说不出口,妹子明白事理就好。
八妹玉润前两天出疹子,玉潭不放心交给奶娘照看,不得己把小哥儿挪出去了,好在婆婆贴心,肯帮着她照看小哥儿,说起来她都有五天没见着儿子了,心里怪想念的,小哥儿才四个来月,一天一个样子,听丫鬟说这两天呜呜呀呀的不知道说什么呢。
玉潭还是往八妹的院子走去。
玉沁还和往常一样,看着敏哥儿、谨哥儿读书,等两个弟弟出去玩了,她也和玉芳携手出去,就见红笺梳着妇人头来了,神情里带着几分喜悦羞涩,“奴婢给五小姐请安。”
玉沁看着她笑道,“红笺你怎么过来了?二姐姐都给你放假了。”
红笺也笑了,“主子体恤,奴婢不能不知道好歹,早前一直在庄子里住着,奴婢不知道八小姐病了,这疹子过病气,少夫人想必不放心别人照看,我们小哥儿又小,奴婢昨日听六嫂说了,想往回赶也来不及了,我们小哥儿现在哪里?”
“在方夫人那边,这几天方夫人看着呢,我和四姐姐想看着,方夫人说我们俩没经过事,担不起这个责任。”
红笺心里感叹,“我们少夫人命好,婆婆肯顾全她。”
红笺头上顶着手帕子往郑氏那边请安了,这天热得很,秋老虎肆虐,树上的知了一声接着一声,玉芳低声说道,“送给方夫人绣的裙子做好了,你帮我送过去吧?我不敢见她。”
玉沁不由一笑,“你不敢见她,那你还绣什么呢。”
玉芳红了脸笑道,“咱们家姐妹兄弟的,都在方家住着,八妹、谨哥儿还小,还得二姐姐照顾着,我和敏哥儿究竟算什么呢,方家不差我们一口吃的,李家也有银子,难得方夫人体贴,我又没有别的,绣条裙子尽点心意罢了。”
玉沁低了头,“你和我一起过去吧,这是你的一番心意。”
玉芳只觉得不好,“我也让你绣过的,你只是不肯,还是你送过去,我那还有些帕子,就说是你绣的。”
玉沁哪里会要了四姐姐的心意,“我到小厨房做点心,四姐姐帮着我,我做了点心也不算丢脸面了,又是我们亲手做的,不比送几条帕子要好?”
玉芳、玉沁商量着来到小厨房,和管厨房的王嫂子说了,要占用一个灶台,玉芳洗手和面,玉沁在一旁煮绿豆,这些活以前都是丫鬟做的,玉沁没有经验,姐妹俩忙了一下午,热腾腾的绿豆糕终于做好了,玉芳、玉沁回屋换了衣服,就往方夫人那边去了。
姚氏又过来陪方夫人说话了,方欣妍也在,见她俩来了,方欣妍站起来笑道,“我还说等一会太阳下山过去找你们呢,我也看看太子的画。”
玉沁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二姐姐没有特意隐瞒,保不住哪个小丫鬟说出去了。
玉沁淡淡一笑不肯搭话,看着郑氏笑道,“我四姐姐绣了一身衣服,她只说她绣的不好,很怕拿不出手,不敢给伯母送来,我就说她了,绣的不好也是一片心意,只是沁儿女红实在不好,不敢绣什么,只做了这绿豆糕,还是我四姐姐帮我的。”
玉芳站在玉沁后面满脸通红,垂了眼睛不敢看方夫人。
翠柳早把东西递过去,甜馨笑着接了,先打开衫裙给郑氏过目,玉芳的绣活花了一番心思,针脚细密,构图又好,绣工又精细,郑氏接过来笑呵呵的到后面换上了,郑氏的几个丫鬟笑道,“李小姐绣活真好,这大雁就像活了一般。”
明蓝色短衫,藏蓝色的裙子,裙摆上绣着大幅的雁衔芦花,郑氏照着镜子笑道,“玉芳这丫头手巧,赶明儿中秋,我进宫就穿这套了。”
玉芳松了口气,郑氏又张罗着吃五小姐做的绿豆糕。(未完待续)




嫡女风云录 第二百四十四章 着恼
郑氏个性疏朗,当了多年的国公夫人,还是喜欢直来直去,人到了某种地位,在许多事情上都可以随心所欲了,郑氏瞧不上讨好她的人,从来都爱答不理的,玉芳这丫头性子沉闷,实在不对郑氏心意。
郑氏还是当着玉芳的面试穿衣裙,笑着说中秋节进宫赴宴就穿着这套了。
大夏朝的国宴是元旦,内外命妇都得穿着诰命夫人的服饰,其余端午、中秋、重阳等几个节日就随意了,是以方夫人会这么说。
玉芳听郑氏这么说了,一脸抹不开,小声的谦逊几句,抿了嘴微笑。
方夫人请姚氏也尝尝玉沁做的绿豆糕,姚氏拿起一块吃了,笑着夸了一回,又拉玉芳上下打量,连夸玉芳手巧,“从来那些花纹图案也不过是些岁寒三友的梅兰菊,还有柿蒂纹,宝象,如意,流云百蝠,又有玉堂富贵的玉兰、海棠、牡丹,也有什么喜上眉梢,八宝连春,万象升平,我也算见过世面了,我从来也没见过绣着大雁的,这大雁嘴里衔着什么啊?”
玉芳笑道,“这都是我五妹妹的主意,五妹妹说,伯母曾远赴塞外,等我绣完了也该秋天了,绣些大雁也算应景,我又不会画大雁,都是五妹妹帮着我的。”
姚氏又拉着玉沁的手夸着,又拉着玉芳笑道,“我想给你妍姐姐做条应景的月华裙,你这丫头手巧,你帮着绣澜边如何?四伯母也不能让你白忙了,这镯子送给你。”
姚氏从腕子上褪下一只玉镯要送给玉芳,玉芳就像被蜂子蛰了,勉强笑了下连忙推辞了不要,姚氏非常热情,还非得要给,还求玉芳绣裙子,方欣妍也拉玉芳的手笑道,“四姐姐你莫非没瞧上这只镯子?我这里还有只簪子,只求四姐姐帮我绣澜边。”
玉芳都要急哭了,又见郑氏一副看好戏的表情,心里就更加羞愧了,她不要给二姐姐丢了脸才好,玉芳红着脸强笑,“伯母若能看中我的绣活,容我慢慢帮妍姐姐绣吧,这镯子还请伯母收回去。”
姚氏笑道,“你看看你这孩子真是,长者赐不许辞,赶快收好了,你不收我可恼了。”
玉芳求助的看向玉沁,玉沁刚才一直神游天外,想着方欣妍要做月华裙,多半是为了中秋节的宴饮,姚氏不比方夫人和姐姐深居简出,早就为参加宫里中秋宴做准备了。
方家女儿清贵,李家的女儿就该做绣娘不成。
玉沁笑着接了镯子,“我替四姐姐收着好了,四伯母是我们长辈,送给姐姐镯子也是爱惜姐姐的人品,我们做小辈的哪里好推辞呢,大不了妍姐姐出嫁时四姐姐多送点添箱,这镯子你要是嫌水头不好不愿意戴着,留着赏人也是好的,方姐姐的澜边慢慢等吧,四姐姐还得先给我绣裙子呢。”
玉沁说完拉着玉芳转身就走。
姚氏气得笑了,“李家五小姐好娇贵的脾气,她说这话什么意思,虽说是孩子话,也寒了人的心,我看四小姐没什么饰物,好心好意送她的,五小姐拦在头里,五小姐想必是因为我没送她的缘故了,我只想着五小姐是嫡小姐,不能缺了这些,四小姐瞧着可怜罢了。”
郑氏似笑非笑的,“弟妹你看走眼了,李家姐妹都不喜欢戴这些饰物,你看我那儿媳妇头上也不过几只簪子罢了,你是没看见我儿媳妇的妆奁,实打实一百二十抬嫁妆,都城中肯这样子陪送女儿的人家不多,玉芳这丫头虽说是庶女,得了李家姐妹喜欢,得了太子敬重,都高看她一眼,你还让她做绣娘的活计。”
郑氏说完抿着茶笑呵呵的,姚氏吃了一惊,“玉芳得了太子爷敬重?”
郑氏一副你少见多怪的神色,“弟妹你来都城也有些日子了,春天里玉芳和她三姐不小心落水,玉芳撞山石自尽,你也不是没听过,太子爷那时候还是李家大公子身份,出面为玉芳姐妹抱不平,一脚踢废刘鹤,刀扎了刘瑀威,轰动了一时,这还不是敬重玉芳?”
姚氏呐呐的笑道,“都是我见识浅陋,我原不知道这些事。”
郑氏笑呵呵的,“李家什么人家,比我们方家还强呢,李家抚养太子有功,李侯爷加封太子太师,圣上没加封国公,那是留给太子爷施恩呢,玉芳的嫡母是公主,李侯爷早说过将来给玉芳八十抬嫁妆,我儿媳妇和我说过这些。”
姚氏真的吃惊了,八十抬的嫁妆,那就是嫡女的身价了,“侄媳妇是世子夫人,当得起一百二十抬的嫁妆,玉芳也有八十抬嫁妆?”
郑氏接了丫鬟剥的葡萄慢慢吃着,“玉芳老实罢了,不会花言巧语的哄人开心,你把她当绣娘使唤,怨不得五小姐不高兴,村你几句值当什么?”
姚氏笑道,“我哪会把孩子话放在心上,不过五小姐的亲事定了没有呢,嫂子也该和侄媳妇说说,女子还以贞静为主,五小姐的脾气急了一点,将来公婆跟前不可开交呢。”
郑氏似笑非笑的,“我儿媳妇何尝不是炮仗脾气,我们老爷子只说她好,可见也要看什么样的公婆,五小姐性子好不好的,自有她公主嫡母管着,岂有外人说嘴的道理。”
姚氏听大嫂抬出公主,不敢多说什么,又说些别的话就告辞回去了。
姚氏告辞回去,派了管家娘子好好打听一番,心里默默的盘算,玉芳性子是个软的,为人也好拿捏,虽说她是个庶女,有了这些嫁妆补着也够了,外甥年方十六,若能娶了玉芳也不错,不知道李侯爷肯不肯提携姑爷。
又给她二姐写信,姚氏的二姐是萧家十房的当家奶奶,外甥在萧家排行二十一,端的是风流俊俏人物,要是搁在以前,玉芳这样的小庶女哪能入眼,萧家这些年大不如以前,仗着燕慈世子妃撑着门面罢了,十房没有多少产业,很在意媳妇的嫁妆了。
玉芳和玉沁回了翠月轩,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你怎能开口得罪了四夫人?这不是给二姐姐惹麻烦吗?”
玉沁冷笑一声,“得罪了她又如何?你还真想给方欣妍绣裙子?都是一样的小姐,你又不是方家的绣娘,瞧她那副恶心嘴脸,我们李家没有镯子不成?”
玉芳连忙掩她的嘴,“五妹妹你小点声,你得罪了她好说,要是为难了二姐姐怎么办呢?”
玉沁愣了一会,大颗的眼泪流下来,二姐姐对她们姐妹好,方夫人也和气,到底是寄人篱下,难怪玉芳委曲求全,以前还有慎哥儿那处避着,今后再也不能回去了,公主嫡母来了几封信,恳请方夫人代为照顾她们姐妹兄弟,公主暂时回不来。
玉芳看玉沁哭了,连忙小声安慰,玉沁越发哭个不停,把头藏在玉芳怀里,玉芳的眼圈也红了,只是不敢叫玉潭知道了。
三日后方家筹办赏花宴,方欣妍帮着招待客人,来的女眷不少,方家最近风头正盛,少夫人又是李家小姐,是以接到请柬的人家巴不得过来,年轻的小姐由方欣妍招呼,在亭子上作诗,隔着一带湖泊是男宾作乐的场所,两边声息相闻,互不干扰。
夫人们聚在水榭赏花吃酒,谈笑一番之后沈夫人笑道,“府上的几位姑娘也该请过来让我见见,早听说方姑娘出色,李家两位小姐也极好。”
方夫人就让人请三位小姐过来。
三姐妹一起过去,方欣妍嫣然一笑,看着玉沁打趣,“五妹妹大喜了。”
玉芳消息迟钝,直到方欣妍打趣,她才知道沈公子也来了。
玉芳看着玉沁欲言又止。
玉沁听了方姑娘打趣,就像没听明白,三姐妹笑着请安,沈夫人拉了方欣妍夸了一回,送了一对簪子,接着又夸玉芳,也是一对晶莹的簪子,等到了玉沁,沈夫人褪下镯子亲手帮玉沁戴在手上。
玉沁脸上不见羞涩的晕红,垂了眼谢了,一言不发的站在一旁,恰合贞静二字。
夫人们都是人精,看了这情势哪还有不明白的,沈家大公子立功,年纪轻轻的就组建了一支军队,这回救驾有功得了封赏,沈家只有四公子还未娶亲,又是墨泉书院的,于是都笑着说些吉祥话,恰巧男宾席上传来一阵哄笑,有人喊着好诗。
却原来是沈家四公子作诗得了彩头。
于是夫人们这边也笑了一回,都夸沈夫人有个好儿子,有人抄了沈公子这首诗,玉沁不肯听了,含笑告辞回去,夫人们善意的笑了一回,年轻小姑娘面嫩,这是不好意思了。
方欣妍也含笑告辞,一起回小姐妹这边,就有熟悉的小姐围上来说话。
方欣妍含笑道,“五妹妹不听听沈公子的诗?我一会帮你抄录了,沈公子才高八斗,妹妹得了好夫婿。”
这些小姐妹都看着玉沁,玉沁不由恼羞成怒,“方姐姐你说的是什么话!我好好的女儿家,你和我说这些!沈公子来你们方家做客,和我什么相干!”
玉沁站起来转身就走,玉芳连忙跟着。r1152




嫡女风云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太子妃
眼看要到中秋佳节,今年的中秋宴不同于往年,皇后早就开始筹办了,册立太子,皇后扬眉吐气,太后躲在万春宫养病,轻易不肯见人,皇家该选太子妃了,暗中挑选三两年,太子也就到了大婚的年龄,是以有适龄女儿的人家格外期待。
皇后管理后宫,贺公公管教一干小太监,都忙得不可开交。
周蕴跟在皇帝身边学着批奏章,皇帝不厌其烦,手把手教着,透过枯燥的文字揣摩着大臣的心意,一字一行看得仔细,奏章里面大有考究,皇帝看了十来年,自有一番心得,朝廷重臣几十位,那些七品官员多如牛毛,皇帝只能靠枯燥的文字洞悉人心。
君心难测,臣心何尝不是如此,周蕴要学的是帝王心术,只能皇帝言传身教,又有哪个大臣教得了,昭明帝指着一封奏折笑道,“有一封请立太子妃的,蕴儿你怎么想?”
周蕴看了笑道,“你儿子就是油汪汪的大肥肉,都想上来咬一口,咬不着蹭一手油也是好的,爹爹早说了这件事顺着儿子心意,让她们多盼些天吧。”
皇帝笑着指着周蕴,“粗陋。”
周蕴也不过一笑,“蕴儿倒是有些想法,爹爹该让我见见几个弟弟了。”
笑纹不由得僵在脸上,皇帝眼中神情莫名,“你见他们做什么,你有多少大事要做。”
周蕴笑道,“爹爹小心眼了不是?到底是我亲弟弟,爹爹还怕我害了他们?”
“爹爹怎么会不相信蕴儿,蕴儿你贵为太子,他们都是你的臣民,很没必要见他们,等过了年爹爹先打发二皇子到封地去,三皇子过两年再打发他,蕴儿要学的是处理朝政,爹爹会帮你扫平所有障碍。”
周蕴拉着皇帝的龙袍笑道,“爹爹还是小心眼了,蕴儿在李家长了这么大,连敏哥儿我都肯对他好,蕴儿一开始没安好心,让他在灵前当孝子做样子,敏哥儿跟了我也有大半年了,那么点的小人儿,偏有那样一个姨娘,蕴儿讨厌过他,后来也愿意照应他了。
几个弟弟都是爹爹的儿子,三皇子、四皇子还小,爹爹很该让蕴儿见见他们,相处久了兄弟间也和乐不是?爹爹不愿意几个弟弟见蕴儿,爹爹想看兄弟阋墙啊,”
皇帝板了脸瞪着周蕴,“胡说,这样的话也能胡说?”
周蕴笑道,“二皇子也是爹爹的骨肉,他母妃是赵贵妃又如何了?赵贵妃不过是赵家的旁支,蕴儿连敏哥儿都能忍着,何况二皇子还是我亲弟弟,他还小着呢,爹爹把他打发到封地做什么,几个弟弟将来要做贤王,蕴儿会对他们好的。”
皇帝听了这些话很是感慨,眼中神色晦暗不明,“蕴儿啊,你让爹爹说你什么好,你的心性太纯善,你不要忘了,你生在皇家,皇室子弟总有很多无可奈何,你想把他们当兄弟,他们可不会把你当兄长。”
周蕴听了笑了,“爹爹常教我以德服人,蕴儿自认还有些本事,蕴儿若像蓝翔殿那位,爹爹也不肯辛苦提拔儿子了,蕴儿见过二皇子,那个弟弟算得上聪慧,不过他比起蕴儿来还是差远了,二皇子母妃不得宠爱,他若是真聪明,该知道怎么做人。”
皇帝笑着不说话,眼里的神色很固执,皇帝不想让几个皇子拜见太子,根本就不给几个皇子露面的机会。
1...9394959697...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