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宵壬午
“我那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有几个主事还没倒过去,但也不顶用。”张居正也说道。
“什么?”徐阶大惊,满脸不可思议的问道:“都这么久了,二位还没把自己部里的事儿弄明白呢?”
殷士儋一拍手,气道:“前几天都还好好的呢,那知道一下子就变了。”
“那、那......”徐阶脸色苍白的回过头,看向杨休问道:“东厂和锦衣卫呢?”
杨休脸色同样很阴沉,低声道:“不知道,我已经两天没见到陈洪了,看来这次严党是要全力一搏了!”
徐阶沉思了半响,最终点点头,他知道、决战这才刚刚开始。
“杨侯爷,抓严世蕃的旨是皇上下的,你手里有兵,不如直接给严世蕃先抓了。”袁炜建议道。
“不妥!”杨休摆摆手,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为了保下严世蕃,以及再次将严嵩捧上台,严党那些个家伙已经开始玩命了,他们已经拿出了最后的手段,做着最后一搏。
自己两天没见到陈洪,也不知道他是在宫里听到了什么,不肯在出手了。还是吕芳和黄锦有人倒戈,把陈洪给控制住了。如果是后者,那还好说。但要是前者呢?
伴君如伴虎,何况是嘉靖帝这个很自负的家伙。如果嘉靖帝是突然改变主意了,自己这时候去抓严世蕃,到最后过错不都得在自己身上了?
——————————
京城、严党众官员为严世蕃准备的豪宅中。
此时豪宅中热闹非凡,严党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到齐了。其中主位上,欧阳必进、鄢懋卿、邓名节都在,这三人现在可是严党最核心的成员了。尤其是邓名节,以前他属于那种有事、只能求着鄢懋卿等人给办的那种,而现在、他却可以直接和严世蕃面对面的交谈了。
“哎?这不是通政司右通政陆基路大人吗?”鄢懋卿端着酒杯,见到前边有人正朝着自己这桌走来,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笑道。
“鄢大人、欧阳大人、小阁老。”陆基脸色有些讪讪的走上来,对着几人点头哈腰。
欧阳必进就看了陆基一眼,然后转过身子不再看他,前一阵严世蕃充军、严嵩辞官,严党面临困难的时候,他通政司就跟消失了一般。现在小阁老回来了,他到是跑来凑热闹。
严世蕃这一阵子虽然远在山西老家,但京中的事物却是清楚的很,自己不再这段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他了若指掌。见到陆基过来,脸色先是一沉,随后又缓和了起来。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至于其他的,等着秋后算账也不迟。
“哈哈哈、陆大人阿,来、我敬你一杯。”严世蕃大笑着站起身,端起桌子上的就被高高举起。
陆基看了欧阳必进等人的脸色,心里也是忐忑着呢。不过见严世蕃好像并没有气色,而且还起身敬自己酒,陆基顿时大喜,慌忙回敬道:“不敢不敢、小阁老这是折煞下官了,应该由下官敬小阁老才是。”
说着陆基不等严世蕃回话,一仰头、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三百二十一章 绝杀(一)
酒宴的气氛正浓,严世蕃一身轻松,不时的与严党各官员喝酒,但同为囚犯,罗龙文却没有严世蕃那样的心理素质。虽说严党关系广势力大,不用蹲黑牢,也不用吃剩饭,但毕竟自己是来受审的,如果到时把干过的那些破事都摊出来,不是死刑立即执行,至少也是个死缓。
然而严世蕃却看出了他的顾虑,拍着他的减半笑着对他说:“我等定然无恙,不必担心。”
也不知道为什么,听了严世蕃这番话,罗龙文立刻松了一口气,问道:“难道小阁老已经买通了审案的官员?”
“哈哈哈!”严世蕃笑着摆摆手,同时身子还不停的晃动,看来是没少喝。
“含章阿,这次负责审理我们的官员有刑部尚书张居正、大理寺卿殷士儋。都不是我们严党的人,皇上甚至没有让任夫(欧阳必进表字)和景卿(鄢懋卿表字)来负责。那张居正与殷士儋是裕王的讲师,素来与我等为敌,以前苦于没有机会,现在有了时机,一定会往死里整我们的。”
“啊!”罗龙文一听这话,差点吓的尿裤子,他以为严世蕃傻了、疯了,事情都如此严重了,他竟然还笑的出来。
不过还没等罗龙文消化完这个噩耗,严世蕃又接着说道:“我已派人四处散播消息,为杨继盛和沈链申冤,说他们之所以会死,全都拜我等所为,相信这件事很快就会传到三法司那里。”
听了这话,罗龙文觉得,不管严世蕃疯没疯,他是彻底疯了,罗龙文大声向严世蕃吼道:“你疯了不成?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不要慌!”严世蕃依旧镇定自若,说道:“这些罪名不但杀不掉我们,还能够救我们的命。”
他平静地看着一脸疑惑的罗龙文,自信地说道:“杀我的罪名自然有,却不是三法司的那些书呆子能够想出来的,在这世上,能杀我者,唯两人而已。”
“一个是陆炳,他已经死了,另一个是杨博,我已打探过,前不久皇上已经派他到各地视察军务去了,一时半会也回不来。”
说完,严世蕃笑的更加疯狂了,嚣张的大吼道:“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
“我的计划万无一失,是绝不会落空的,陆炳死了,杨博不在,世间已无对手,举世之才唯我一人而已!谁能杀我?!“
严世蕃的自信,来源于他的聪明。他确实聪明,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能杀他,不、确切的说是两个人——徐阶、杨休!
——————————————
深夜、徐府。
幽暗的小院中,书房里还亮着点点灯光。杨休喝着杯中香茗,苦笑道:“徐阁老,最近街头巷尾的闲言碎语,听了不少吧?”
“呵呵。”徐阶轻轻吹着气儿,摇头笑道:“严世蕃自负了。”
“恩。”杨休点着头,很认真的道:“不过这样正好,阁老不正愁着如何对付他严世蕃呢吗?现在他自己把把柄送上门来了。”
徐阶看着杨休,两人相视一笑。
对于徐阶来说,在十多年前夏言被杀之时,他还只是个未经磨砺的愣头青,无论是权谋水平还是政治水平都还差得太远。但经过多年的血雨腥风,他已习惯并掌握了所有的规则和技巧。到了今天,他已具备了参加这场死亡竞赛的能力。
从严世蕃进京的那天起,他的一举一动就已在徐阶的严密监控之下,从花天酒地到散布消息,徐阶都了如指掌,与三法司的官员们不同,经过短暂的思考,他就明白了严世蕃的企图,并了解了他的全盘计划。
望着徐阶那副胸有成竹的表情,杨休就知道,这是嘉靖年间两个最高智慧者的对决,胜负在此一举。
这是最后的考验,徐阶十余年的折磨与修炼,历经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优势已尽在徐阶之手。
——————————
第二日、大理寺大堂。
“近几日整个京城都传遍了,沈链之死、杨继盛之死。这是在做什么?是在给我们施压了,如果我们这次不重判严世蕃,那些个士林子弟,不得把我们这把老骨头给卸了?”殷士儋气势汹汹的道。
张居正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沉思道:“当年沈公、杨公之死,你我无能为力,今日如果不为两位报仇,那今后岂能再睡安稳觉?”
“不错,叔大、你这就写份罪状,然后我们二人联名送到内阁,呈给皇上过目!”
“好!”张居正郑重的点点头,拿起毛笔写了起来。
——————————
内阁值房。
见到张居正与袁炜的到来,徐阶好似已经等他们多时了。
“徐阁老,这是我二人罗列严世蕃的罪证,请阁老过目。”张居正将自己写的罪状拿出,递给徐阶。
徐阶笑眯眯的接过,打开看了起来。
整篇罪状,将杀害杨继盛、沈链的罪名套在了严世蕃的头上,把罪名罗列的十分详细,所谓冤杀忠臣,天下公愤之类,写得慷慨激昂。
看完罪状,徐阶笑着道:“这件事情你们做得很好,文辞犀利,罪名清楚。”
“不过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二位,”徐阶突然收敛了笑容,用冷峻的口气说道:“你们是想杀严世蕃呢,还是想要救他?”
两人听了这话顿时就急了,尤其是殷士儋,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很侮辱他智商的问题。大声叫道:“那还用说,自然是要杀了他!”
看着激动的殷士儋,徐阶笑出了声:“此奏疏一旦送上,严世蕃必定逍遥法外,我们只能白忙一场了。”
这又是个什么说法?两人目瞪口呆,愣愣地看着徐阶,等待着他的解释。
“你们并不明白其中奥妙,虽说杨继盛之事天下已有公愤,却绝不可上奏皇帝,要知道,杨继盛虽是为严氏父子所害,斩首的旨意却是皇上下达的。”
“这、这和救严世蕃有什么关系?”张居正与殷士儋还是很不解,热切的看着徐阶,继续等待着他的答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三百二十二章 绝杀(二)
徐阶的嘴角,浮现一抹让人看了毛骨悚然的笑容,开口道:“你们并不明白其中奥妙,虽说杨继盛之事天下已有公愤,却绝不可上奏皇帝,要知道,杨继盛虽是为严氏父子所害,可斩首的旨意却是皇上下达的。”
“当今皇上是英察之主,从不肯自认有错,你们如果把这条罪状放上去,岂不是要皇上好看?如此受人欺瞒,皇帝的颜面何存?到时皇上发怒,严世蕃自然无罪开释。”
徐阶说得没有错,严世蕃的如意算盘正是如此,为了实现自己的企图,他先放出风声,说自己最害怕杨继盛事件,然后诱使三法司的人将此罪状上达,因为嘉靖皇帝的性格他十分了解,这位仁兄过于自负,认定自己天下第一,没人能骗得了他,也从不肯认错。
现在你要告诉他,兄弟你错了,人家借你的手杀掉了杨继盛,你还在上面签了字,你是个白痴冤大头,他自然要发火,否定你的说法,于是严世蕃同志刚好可以借机脱身。
这招十分狠毒,即所谓拖皇帝下水,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用得上的,比如后来的上海滩第一老流氓杜月笙,也曾用过这手,当时正值解放前夕,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奉命到上海整顿金融秩序,打击投机,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搞到了杜月笙的头上,不但毫不留情,还明确表示整的就是你。
杜月笙也不争辩,乖乖受罚,暗中却指使他人检举孔祥熙儿子投机倒把,把事情直接闹到了蒋经国那里:如果你不处理他,凭什么处理我?
于是轰轰烈烈的上海金融保卫战就此草草收场,蒋氏家族和孔氏家族都是一家人,有事好商量,杜流氓也得以解脱。
但严世蕃却没有杜月笙的运气,因为他的对手是徐阶,是一个足以与他匹敌的人。
听了徐阶这一番解释,张居正与殷士儋面面相觑,他们好像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自己等人斗不过严世蕃了。
两人犹如霜打的茄子低下头,对徐阶问道:“徐阁老,那接下来要如何做?您给我们拿个主意吧。”
然而徐阶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们更为吃惊,这位深不可测的首辅大人只是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早已预备好的奏疏:“我已经写好了,你们送上去就是了。”
张居正和殷士儋再次被打击到了,难道徐阶会未卜先知不成?
怀着对徐大人的无限景仰和崇敬,张居正与殷士儋带着那奏疏回到大理寺衙门,与三法司的官员们打开了那份奏疏,杀气顿时扑面而来。
简单说来,严世蕃的罪名有以下几点,首先他和罗龙文是哥们,而罗龙文勾结倭寇,严世蕃也与倭寇挂上了钩,他们聚集海匪,并企图里通外国,逃往日本,除此外、徐阶更是把之前徐怀生等人的通倭案翻了出来,指责严世蕃早有通倭前科。
其次,他勾结江洋大盗,训练私人武装,图谋不轨。
最后,他还占据土地修房子,根据现场勘查,这是一块有王气的土地,严世蕃狗胆包天,竟然在上面盖楼,实在是罪大恶极
看完了这封奏疏,连张居正、殷士儋,以及三法司的书呆子们也已断定了严世蕃的结局——必死无疑,因为嘉靖最为反感的两个词语,正是“犯上”与“通倭”。
严世蕃、这个聪明一世的人。在这个迂腐的封建社会,还能够活学活用,揣摩皇帝心思的人。败、就败在了他少了一颗眼珠子,他对徐阶看走了眼。
如果所说,当今天下的聪明人,唯三人而。
其一、他本人严世蕃。
其二、嘉靖帝的奶哥哥,锦衣卫大特务头子陆柄。
其三、兵部尚书杨博。
可除了这三人之外呢?要说成功的人,他有可能是天生的,像是之前的三位。可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后天培养的,那这个人就是徐阶。
徐阶隐忍了十多年,坐着内阁次辅的位置,而实际上连条狗都不如。甚至被严嵩,说成是自己的小妾。
这个小妾可不是说他徐阶是严嵩的小媳妇,而是当时一种骂人的话。
就算是这样,徐阶依然用笑脸,明天去面对严嵩与严世蕃。而每当夜深人静时,徐阶就会独子一人在府中研究,为什么严嵩与严世蕃可以如此的无法无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年的刻苦钻研,终于让他明白了。他找到了严嵩与严世蕃的成功之处,也完完全全了解了这两个人,更是根据这两个人,了解了嘉靖帝!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说到底,徐阶的城府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恐怖!
在这场暗战中,严世蕃输了,却输得并不冤枉,因为他输给了一个比他更聪明的人,而真正可悲的人,是嘉靖。
这位天资聪慧,刚愎自用的皇帝,终于为他的自以为是付出了代价,一生都致力于耍心计,控制人心的他,最终却沦为了两个大臣的斗争工具,他的脾气和个性被两位大臣信手拈来,想用就用,想耍就耍。就这样,木偶的操控者最终变成了木偶,也算是报应吧。
不出徐阶所料,奏疏送上去之后,嘉靖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复核之后,立斩严世蕃、罗龙文。
和许多人想象中不同,明代的死刑制度是十分严格的,草菅人命,那是谣传,地方官是没有权利杀人的,死刑的复核权归属于中央,确切地说,是皇帝。
每次处决名单送上来,皇帝大人都会亲自批阅,也不是全杀,看谁不顺眼,就在上面划个勾,这人就算没了,等到秋决之时砍头了事,这才能死。要是这次没轮上,那还得委屈您在牢里再蹲一年,明年还有机会。
而按照严世蕃的情况,最多也就是个秋决,可是在徐阶同志的大力帮助下,嘉靖极为少有地做了特别关照——立斩。
————————————
豪宅中,死到临头的严世蕃,却依然被蒙在鼓里,他毫不知情,还在自鸣得意地对着罗龙文吹牛:“外面有很多人想杀我,为杨继盛报仇,你知道不?”
罗龙文已经不起折腾了,他毕竟心里没底,看着眼前的这个二百五,气不打一处来,又不好翻脸,只好保持沉默。
似乎是觉得玩笑开过头了,严世蕃这才恢复常态,拍着罗龙文的肩膀,给他打了保票:“你就放心喝酒吧,不出十天,我们就能回家了,说不定我父亲还能复起,到时再收拾徐阶、杨休一干人,报此一箭之仇!”
听了这话罗龙文这才高兴起来,脸上带着喜悦之色问道:“小阁老,你就和下官说说你的计划吧。”
听罗龙文这么一问,严世蕃笑着摇摇头道:“天机不可泄露,你就放心就是!”
两人正在后花园喝着酒,赏着月、可忽然间却听到一阵吵杂声。
“轰隆~”
一声巨响,紧接着前院好像有人在争吵,然后有杂乱的脚印冲着自己来了。当见到来人后,严世蕃与罗龙文都傻眼了。
“皇上有旨,立刻批捕严世蕃、罗龙文,明日午时斩立决!”陈洪站在池塘前,高举着手中的圣旨,用他那独有的尖锐嗓音喊道。
这一刻、严世蕃与罗龙文都蒙了,好像他们刚才喝的酒,到现在一块反了上来,直接把两人灌醉了。
正是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好吃好住好玩的严世蕃突闻噩耗,当即晕倒在地,经泼凉水抢救成功后,虽然神智恢复了清醒,却留下了后遗症——不停打哆嗦。一直哆嗦到严老爹派人来看他,让他写遗书,他都写不出一个字。
罗龙文自不必说,相信老大哥这么久,最终还是被忽悠了,怎一个惨字了得,整日抱头痛哭,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年死在抗倭战场上,好歹还能追认个名份。
嘉靖四十二年七月二十日,严世蕃和罗龙文被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斩决。
这位才学出众,聪慧过人,却又无恶不作,残忍狠毒的天才就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恶贯至此,终于满盈。
在严世蕃被处决的那一天,京城民众们奔走相告,纷纷前往刑场观刑,并随身携带酒水、熟食,欢声笑语,边吃边看,胜似郊游。人缘坏到这个份上,倒也真是难得了。
也就在这一天,一位在京城就读的太学生不顾一切地挤进人群之中,占据了最佳的观刑地点,他的手中还高举着一块布帛,上面只有七个醒目的大字——锦衣卫经历沈链。
在亲眼目睹严世蕃的头颅被砍下之后,他痛哭失声,对天大呼:“沈公,你终于可以瞑目了!”
言罢,他一路嚎哭而去,十几年前,当沈链因为弹劾严嵩被贬到保安时,曾不计报酬,免费教当地的贫困学生读书写字,直到他被严嵩父子害死为止,而这个人,正是当年那些穷苦孩子中的一员。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已经等待了太久,而他终究看到了公道。
而徐阶、也终于实现了他自己奋斗一辈子的目标,杀死了严世蕃。
当刽子手的大刀高高举起,又重重的落下后,占据朝政二十载的严党,终于宣布倒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三百二十三章 绝杀(三)
事情的发展证实,徐阶对严党的判断完全正确,严世蕃一死,严党立刻作鸟兽散,纷纷改换门庭,希望能躲过一劫。但徐阶并不是一个慈悲为怀的人,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就连续罢免调离了二十多名严党成员,可谓是雷厉风行,把持朝政十余年的第一奸党就此被连根拔起。
但这件事尚未结束,还剩下最后一位老朋友,需要徐阶去料理。
严嵩的家终于被抄了,事实证明,他这么多年来,虽说国家大事没怎么管,捞钱却是不遗余力,据统计,从他家抄出了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三百万两,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光抄家就抄了一个多月,连抄家的财物清单都被整理成书,后来还公开刊印出版,取名《天水冰山录》,成为了清代的畅销书。
严嵩至此才彻底绝望,儿子死了,爪牙散了,嘉靖也不管了,他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末路,而面对着忙碌的抄家工作人员,这位仁兄在沮丧之余,竟然又提出了一个要求。
严嵩表示,因为家里的仆人多,所以希望能够留点钱给自己,作遣散费发放。
看着这个一脸可怜的老头,抄家官员于心不忍,便把这个要求上报给了徐阶,建议满足他的要求。徐阶想了一下,便一字一句地说出了他的回答:“我记得,杨继盛的家里没有仆人。”
现在是祈求慈悲的时候了吧,那么夏言被杀之时,慈悲在哪里?
杨继盛、沈链被杀之时,慈悲在哪里?不出一兵一卒,任由蒙古骑兵在城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之时,慈悲又去了什么地方?!
严嵩就此净身出户,孤身一人回到了老家,这里曾是他成功的起点,现在又成为了失败的终点。所谓兴衰荣辱,不过一念之间。
胜利再次到来,而这一次,是如假包换、童叟无欺的胜利,没有续集。
十几年的潜心修炼,十几年的忍耐,在愤怒与仇恨,诡计与公道中挣扎求生的徐阶赢了,从奸党满朝到一网打尽,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逐渐扳回了劣势,并将其引向了这个最后的结局,一切的一切都如同预先排演一般,逐一兑现。
除了一个例外。
在此前的十几年中,徐阶曾无数次在心中彩排:反击成功后,应该如何把严嵩千刀万剐,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改变了之前的打算。
看着黯然离去的严嵩,徐阶的心中萌发了新的想法,不要杀他,也不能杀他。
自嘉靖初年得罪张璁被贬时起,三十多年来,徐阶从一个刚正不屈、直言上谏的愤青,变成了圆滑出世,工于心计的政治家,但在他的个性特点中,有一点却从未变过——有仇必报。
十几年来,他对严嵩的仇恨已经深入骨髓,现在是报仇的时候了,面对这个罪行累累的敌人,他决心用另一种方式讨还血债,一种更为残忍的方式。
罢官抄家,妻死子亡,但这还不够,还远远不足以补偿那些被你陷害、残杀,以致家破人亡的无辜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