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明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宵壬午
说着话,嘉靖帝的喘息已经越来越重了,眼睛也是忍不住的眯成一条缝。
“父皇,孩儿、孩儿记住了!”裕王哽咽这,用袖子擦拭这自己的眼泪。
“记着、就好......”
“呃!”
嘉靖帝的身子忽然一颤,眼睛瞬间张到了最大,随后眼中放出一到光芒,竟然、是带着一丝喜悦,随后身子无力的滑落......
“父皇!父皇!父皇!”见到此景,裕王疯狂的摇晃着嘉靖帝的身子,嚎啕大哭。
——————————
“皇上......升天了!”正从外面走进来的吕芳见此,顿时傻了,好久才反应过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当~~当~~~当~~~”一声钟响飘飘扬扬荡遍皇城,紧接着只听得钟鼓绵绵不断,悠然九响,声音澈传禁宫内外。
紫禁城重,所有行走的、伫立的士卒、宫女、太监们都返身望向西苑的方向,停了片刻,大内皇宫寂然无声,连宫门嘈杂的朝臣们的声音都一下子消失了。钟鼓鸣叫,顿了片刻,钟鼓声再次响了起来,先是一个人,再是几个人,然后所有的人都向西苑永寿宫的方向跪了下去,俯身磕头。
永寿宫外,徐阶张了张嘴,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终于双膝一软,也恍然跪了下去。
嘉靖帝......驾崩了!
整个京城,都陷入了一片忙碌中,这注定是一个不眠夜。满朝文武,所有在京官员,全部聚集在西苑外面。西苑中,内阁大臣们则是开始张罗着嘉靖帝的后事。
“王爷,节哀......”张居正几人把裕王硬生生从永寿宫中拉到了偏殿,此时裕王神情憔悴,双眼哭的红肿。
裕王看着自己的几位老师,声音虚弱道:“这会我也没了主意,什么事都由几位老师定夺吧。”
“当务之急,还是要处理好皇上的后事。”张居正点点头,神情也满是悲伤。
这个时候徐阶带着一种内阁成员,六部堂官走了进来。
徐阶当先对裕王道:“王爷,臣知道您难过,可接下来的事情还是要做了。除了皇上的后事,再有就是......国不可一日无军,还望王爷早日继承大典。”
“孤现在没那个心思。”裕王微微皱眉,自己父皇刚死,自己就要登基?
谁知徐阶带着六部官员噗通跪倒道:“王爷,这是祖制,臣等恳请王爷,继任大典。”
见到众人如此执着,裕王有些为难,这时张居正在裕王耳边悄声道:“王爷,历任皇上都是如此,王爷还是不要推迟了。”
裕王一听这话,知道这事儿不是自己要不要的事情,终于点了点头。
见裕王点头,张居正等人纷纷跪倒,众人齐呼。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孤......朕想陪着先皇,其他事情就劳烦徐阁老和几位老师了。”裕王对着几人点点头,随后朝着内殿方向走去。
这边裕王一走,高拱神色变了变,趁着大家商讨先皇后事的功夫出了大殿,找到了锦衣卫指挥使、成国公朱希忠。
“国公爷。”高拱偷偷摸摸的吧朱希忠拽到人少的地方。
“高大人,你这是?”朱希忠有些不解,不知道高拱这偷偷摸摸的要做什么。
“国公爷,下官有事相求。”高拱冲着朱希忠拱手道。
“不敢不敢、高大人有何事尽管说就是。”朱希忠笑着道。
高拱小心的看看左右,见没有旁人,这才小声道:“国公爷,劳烦您去抓个人回来。”
“哦?是何人让高大人如此费心?”朱希忠有些疑惑道。
“杨休!”高拱开门见山道。
“什么?”朱希忠大惊失色,抓杨休?杨休岂是那么好抓的,而且......看高拱这架势,他可没有皇上的旨意阿。
高拱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继续道:“国公爷,那杨休白天刚走,你现在追还能追得上,要是再晚些可就让他跑了,杨休要是回了猫儿庄今后少不了要发生很多是非阿。”
“高大人是说......杨休还会造反?”朱希忠惊讶道,不过在心中却是有些动摇了,毕竟杨休有过前科。
“这些可都没准,杨休在关外势大,已经控制不住了。国公爷现在把他抓回来可是大功一件,就算事后有人怪罪,都有我一个人扛着,绝不拖累国公爷。”
朱希忠见高拱这么说,倒是动了心。有功是自己的,有过是高拱的。而且......高拱是裕王的老师,在裕王那分量极重,现在先皇过世,裕王眼看着要登基了,高拱摇身一变,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当日的严嵩......
“国公爷,别犹豫了,再晚杨休可就出了关了!”高拱见事情有希望,在一旁再次催促道。
“好!”朱希忠犹豫半响,最后狠狠一咬牙。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成国公,可地位却一直不高。要知道当初他的前任陆炳,那可是连严嵩都要避让三分的,那时候的锦衣卫多威风?
可现在呢,整个锦衣卫都抬不起头来,全都得听着陈洪那个死太监管。这次拼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最后怪罪下来也没多大的罪过,罚俸几月而已。不过要是弄好了,自己就套上了高拱,今后锦衣卫风光的日子兴许还能回来。
“高大人放心,我这就派人去追杨休!”
高拱大喜,重重的点点头,心中冷笑连连,心说杨休你这次可跑不掉了。
————————————
内官监搭设灵堂、布置宫闱,混堂司为嘉靖帝洁身净衣,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为王侯公卿、各堂各部的官员准备着丧服。
把守宫门的御林军将士甲胄外穿了件白衫,便连手中的火铳都裹上了一层白绫,待宫内一切布置完毕已是夜雾如纱,宫禁中处处高悬白纸裱糊的灯笼,整个宫中一片愁云惨雾。
灵堂设在永寿宫外殿,殿内素幔白帏,香烟缭绕,十分庄重肃穆,中间高台拱奉着嘉靖帝的牌位。礼部早在皇帝病危时就已拟定了新皇御极的各项礼仪程序以备应用,这些程序说起来简单,也就是先成服,再颁遗诏,然后举行登极大礼,可是其间种种繁琐杂仪五花八门,叫人听着都眼花缭乱。
各部各堂的主事官员们凄凄惶惶地踏进永寿宫,便连许多甚少踏入宫门的公侯勋卿此时也都露面了。不多时,只见六部九卿、几位内阁阁老,向远处眺望,须臾的功夫,两行太监簇拥着一乘肩舆走来,有人高声道:“裕王驾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三百二十七章 嘉靖驾崩(三)
阶上徐阶和朝中重臣匆匆奔下阶来撩袍跪下,徐阶泣声道:“请王爷入殿成礼!”
裕王此时面容憔悴,根本顾不上什么礼仪,眼中空洞洞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方、秉笔太监黄锦一左一右搀着他,不时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怎么迈步、怎么行礼、怎么说话,裕王神情恍惚,只管象个木偶似的一一照办。
进得大殿内,鸿胪寺赞礼官出班唱仪,徐阶、高拱、严讷将裕王扶上黄绸龙椅,百官鹭行鹤步,趋前跪拜新君,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震屋瓦。
紧接着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噙着眼泪奉上了嘉靖帝的遗诏,首辅徐阶传谕降帝遗诏,颁布新帝登基喜诏,然后宣布新帝大赦天下、犒赏有功之臣。
————————————
京中、文武百官再为嘉靖帝伴着后事,可在广昌杨休却遇到了麻烦。
“杨侯爷,先皇驾崩,还请杨侯爷随本国公回京祭拜吧。”朱希忠站在杨休身前,这是他在路上想好的说辞,不管怎么说,自己只要把杨休带回京就好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这个,又不用于杨休起冲突,又能把杨休带回去。
“皇上......驾崩了?”杨休也被突如其来的消息镇住了,第一时间里,杨休怀疑这是不是朱希忠骗自己的,为了把自己骗回京中。不过看着他身后的锦衣卫都系着白色的绫子,杨休心中否决了这个想法。
这种事情可开不得玩笑,朱希忠还没那个胆子。
朱希忠看着杨休,再次一抬手道:“杨侯爷,请吧!”
杨休微微皱起眉头,自己好不容易出来了,可这刚进了大同府境内,难道就要回去?而且现在嘉靖帝驾崩了,自己与裕王的关系可不怎么样,这要是回去了,自己还能出得来吗?
可是......现在嘉靖帝驾崩了,而且朱希忠说的很明白,是让自己回去祭拜。要是自己不回去,这可就是大逆不道了。看看前面朱希忠带来的几十名锦衣卫,以及广昌县的上百号差役,杨休知道,这朱希忠是有备而来。
“好,我随国公爷回去。”杨休没办法,只能先点头和他回去。
一路无话,杨休回京后,先是拜祭了嘉靖帝的灵位,接着就被送回了自己那小院,一连十几天都没人来找过他。
坐在院子中,杨休有点焦急了。这裕王、哦不,应该说是隆庆帝,到底是什么意思?朱希忠来找自己,绝对不会是他的本意,可自己现在回来了,裕王到时没动静了。
————————————————
乾清宫,嘉靖帝驾崩,裕王、也就是隆庆帝,入住回了乾清宫,而被嘉靖帝废了二十年的早朝,也已经恢复了,隆庆帝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
“高师父,是你让成国公把杨休带回来的?”隆庆帝对高拱道。
“恩。”高拱点点头,丝毫没有隐瞒的样子。
隆庆帝想了想,之前嘉靖帝和他说孟远是安排在杨休身边的人,这到是让他不再顾虑杨休。虽然有些怪高拱擅自做主把杨休找了回来,不过这样也好,就让杨休在京中呆着吧。
根据这些日子来看,孟远也算是人才,有他在关外坐镇,也是不错。
——————————————
夜晚,杨休在屋中辗转难眠,忽然听到窗外有一丝细微的响动。杨休微微心惊,院子周围可是都布置着自己亲兵呢,竟然有人能不知不觉摸到自己窗户下?
正当杨休准备起身时,就听窗外轻微的话语声响起。
“将军,睡了吗?”
“蛙子?”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杨休顿时一惊,赶忙起身出屋,见外面果真是蛙子。
“蛙子,你怎么来了?还偷偷摸摸的。”
蛙子见到杨休也是非常兴奋,说到:“不行阿,城门口排查的可严实了,将军、我有要事和你说。”
“快进来。”杨休见蛙子神情严肃,忙把他让进屋。
“将军,这是孟远给你的信。”蛙子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杨休。
“孟远的?可是瓦剌那边又有了什么动静不成?”杨休此时最怕的,就是瓦剌那边有了大动作,那样一来自己辛辛苦苦在关外的经营可就全都毁了。
“将军还是自己看吧,这事儿比较重大。”蛙子道。
见蛙子竟然神秘了起来,杨休更加对信中的内容好奇了,拆开信封看了起来。
......
杨休越看脸色越是阴沉,半响后,终于把信上的内容都看完了。
“呵呵、不愧是嘉靖帝阿,原来早就在我身边留了一手。”杨休自嘲的笑了笑,难怪当初嘉靖帝那么痛快,就把神机营给了自己,而孟远当初也是那么决然的跟着自己造反,原来就是为了能一直潜伏在自己身边阿。
不过......
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嘉靖帝再聪明,他可能也想不到,孟远他......叛变了!
孟远在信中,把嘉靖帝吩咐他,让他潜伏在杨休身边的事情都说了一遍。连他于嘉靖帝的联络方式都说了出来,最后还明确表明,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他想明白了,他决定要留在关外,留在猫儿庄,真真正正的成为猫儿庄的一员。
几个月的时间中,孟远跟着杨休经历了很多,也一次次被震惊了很多。他在猫儿庄,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气氛,那种气氛是京师中没有的。而且,他也和杨休一起,见证了很多的奇迹。
杨休把信放在蜡烛的火苗上,看着那信慢慢的燃烧。信上说,孟远已经于新皇帝隆庆取得联系,隆庆让他时刻注意,只要猫儿庄有异动,就要除掉猫儿庄。
既然自己现在已经成为了隆庆帝的眼中钉、肉中刺,那就没必要再拖拉下去了,就算自己一天进八遍宫,喊他一万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还是会提防自己的,所以......还不如彻底一些,干脆一些。
孟远已经和俺答、图们取得了联系,他有一个很大的计划,杨休可以借此顺利的出京,回到关外。而这个计划到底要不要实行,全都要看杨休的决定了。
望着漆黑的夜色,杨休眼中闪过一道寒芒。
“干!”(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三百二十八章 围攻京师(一)
“哈哈、俺答汗,图门汗。只要我们联手,不光瓦剌不敢轻举妄动,而这京师也一定能够拿下,到那时、整个中原就又是我草原儿郎的天下了!”
孟远此时一身皮衣,头上还戴着毡帽,加上他那豪爽的大笑声,如果不开口说蒙古语,到还真像是土生土长的草原儿郎。
“巴拉头领,这次可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可就都栽在布盟的手中了。”俺答说着话,脸上带着一丝狰狞之色。
图门扫了俺答一眼,眼中先是露出一丝忌惮,随后又慢慢平缓了下来。他和俺答的战争本来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但是结局......却是悲惨的。俺答各部已经把他们困在了萨斯亚河滩上,不利于自己的决战即将开始。
但就在这个时候,之前他们一直想要拉拢,但却拉拢不来的巴拉(孟远化名)却主动找上门来,而且带来了一个消息,瓦剌王布盟已经蠢蠢欲动了,只等着他们的决战一开始,就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有了这一消息,俺答和图门当然不敢轻易决战了,不管怎么说,俺答和图门都是黄金部落的后代,虽然俺答背叛了黄金部落,可也是自己人阿。要是最后被布盟占了便宜,岂不是太冤了,于是两人暂时放下了恩怨,站到了同一战线上。
“巴拉头领,我们的人手可不多了,你确定可以攻下京师?”图门有些疑虑的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俺答也把目光落在孟远的身上,他同样很想知道,这个巴拉哪来的那种自信,可以攻下大明的皇城。
孟远站起身子,身上散发出一种庞大的威严,自信道:“我的消息很准确,大明的皇帝已经死了,现在正是新皇帝登基,他们自己人那里很不稳定,正是好机会。而且......两位大汗,在一个月之前,你们可听说过我的名字?我能够在一个月时间,收拢草原上大大小小数百部落,一样能攻下大明的皇城!”
感受到孟远身上那无与伦比的气势,俺答和图门先是一怔,脑中第一时间想的是他不自量力,不过......随后两人相视一眼,不由得感觉心里酸酸的。
因为他们想到,现在的孟远,比他们两人的势力要打的多啊!
经过这么长时间两人的厮杀,部下数万兵马损失殆尽,牛羊也是丢了大半。现在两人手中的人马全部集中在一起,估计也就能有个四五万人马。而孟远呢?在他们两部厮杀的时候,则是快速的收拢大小部落,从起初的几百人,壮大到了现在七万多人。
他们两个在草原称霸多年了,早已经习惯了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现在一下子情况倒转了过来,让他们两人一时间还很不适应,也不愿去相信。
“我知道两位大汗在担心什么,你们尽管放心,我们巴拉部会打头阵,功开京师的大门!”孟远用碗口大的拳头,砰砰的捶着自己的胸膛保证道。
“好!”俺答和图门见孟远竟然说出自己打头阵的话,这样一来两人倒是不担心了,三人兵马和在一起也有十万人呢,十万草原儿郎,足以踏平南蛮明兵的皇城!
夜晚,巴拉部营地。
“宴先生,可是将军那边有消息了?”孟远一回到大帐便见到了宴卿,顿时兴奋的问道。
“恩,将军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宴请笑着道。
“好,我们还是按早原计划?以拜祭先皇的名义进京?”孟远问道。
“恩。”宴卿点着头,凝重的道:“孟将军最好今夜就出发,而且不要提前向朝廷递交文书,不要然新皇帝如果拒绝将军进京拜祭先皇,孟将军可就得抗旨了。”
“恩好,我这就整军出发。”孟元知道事情紧急,不再耽搁。
“大同府八百里加急!”自从嘉靖帝驾崩,隆庆帝虽然励精图治,但也仅限于京中事物,至于京城外还是陷入一片停滞之中,哪里还会有这样八百里加急的公务?高拱正在内阁看着各地的奏折,隆庆帝一登基,已经准他入阁了,他一把从太监手中夺过加急文书,只见上面粘着三根鸡毛,这代表着这个帝国最重要最迫切需要传递的信息。
高拱从头到尾将文书看了一遍,眉头一皱将书信交给其他几位大人。大家传阅一遍之后,袁炜率先说话:“孟元率大军入京?以祭拜先皇的名义?这是什么意思?”
李春芳拿起茶碗撇了撇茶叶道:“孟元......不是猫儿庄守备么?他一个小小守备,进京祭拜什么先皇?”
郭朴沉吟着看向徐阶,问道:“阁老,这事如何是好?”
徐阶见几人都把目光放到了自己身上,这下可为难了。孟元是猫儿庄守备,是杨休的人阿,现在杨休被‘软禁’在京中,只要是个明白人都知道,孟元是来做什么的。徐阶与杨休交情不赖,就算他不能帮杨休,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可是......作为当朝首辅,他又不能不管这事儿,于是对于眼前这件麻烦事,他闭着眼睛道:“诸位大人商议吧,老夫听各位的。”
高拱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整理了一下想法,率先发言:“都知道杨休现在在京中,那孟元是杨休的手下,现在带人前来明显是不怀好意,不如着各地知府将其擒下,送往京师治罪。各位大人觉得如何?”
郭朴是老好人,谁也不想得罪,见高拱直接就要抓人,想了想迟疑道:“高阁老,这有些不妥吧?孟元怎么说也是朝廷的守备将军,不能说抓就抓阿。”
高拱在心中暗骂了郭朴一句,不过这郭朴平时唯唯诺诺的,但也正因为他老好人的原因,人员特别的好。高拱虽然心里气他,但也不好对他发火,要不然旁人肯定得说他高拱人品怎么怎么样。
郭朴似是看出高拱的不满,又说道:“不如......先给他下到旨意吧,让他带兵回去。”
高拱一听这话顿时乐了,这是个好主意阿,先礼后兵。给你孟元下到旨,你回去了一切好办,你要是不回去就是抗旨,照样可以拿你,而且是名正言顺!
“好!我这就去找皇上下旨。”说做说做,高拱不再耽误时间,撂下手中的事物就跑了出去。
隆庆帝得知这个消息也是大惊,不过有高拱几人在给他出主意,也是淡定多了,应了高拱的建议,下了圣旨,由礼部官员前去拦截孟元。当两伙人碰面的时候,孟元已经到了北直隶边境了。
————————————
杨休被留在京师,走也走不了,几日闲下来到是想起了以前练过的一些军体拳,在院子里耍了开来。
这时蛙子大步走了进来,杨休停下神情有些严肃的道:“丧事都办完这些天了,宫中仍然没有一点意思让我回猫儿庄,看来隆庆帝是打算留我到底了!”
蛙子气愤的道:“我打听到皇上又封官了,高拱入了阁,张居正、殷士儋几人都加了少师、少傅。”
“哦?”杨休点点头,隆庆帝已经开始巩固自己的地位了,而高拱张居正几人,正是他的中坚力量。不过这隆庆帝也挺可怜,短命鬼,就当了六年的皇上。
蛙子这时又道:“除此外还有来自猫儿庄的消息。”
“猫儿庄近段时间,从孟元将军那里得到数万匹蒙古马,现已尽数装备神机营,除此外器械作坊又打造出了一百门大炮、三千竿火绳枪、两千柄火铳,青子将军正在编制新的神机营训练火器,扩大神机营。”
杨休点点头道:“好,非常好,有了这批马和火器,我猫儿庄的实力会翻倍的上涨,机动性也会更强。”
蛙子又道:“除了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
杨休一皱眉,问道:“什么坏消息?”
蛙子道:“关于瓦剌的,虽然俺答和图门停了收,也与孟将军的大军联合到了一处,不过瓦剌一人没有停止小动作,猫儿庄斥候传回消息,最近常有小股瓦剌骑兵深入大漠,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瓦剌、又是瓦剌,最近瓦剌太活跃了,时常出现在杨休的视线中,而且每次出现,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哼、看来等这边的事情完事了,我们得好好处理一下这个瓦剌阿。”
————————————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九月十五日。猫儿庄守备孟元,甩八百铁骑到达京师,在城门外上表,祭拜先皇。
“砰!”
乾清宫中,隆庆帝气的拍案而起,怒吼道:“不是下过旨了吗?他孟元竟然敢抗旨?”
高拱等人面面相觑,确实是下了旨阿,这孟元难道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竟然敢抗旨,不知道这是诛九族的罪过吗?
1...108109110111112...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