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宵壬午
我不会杀你,虽然这很容易,我要你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地死去,就如同当年杨继盛的妻子那样,我要你亲眼看着你曾经得到的所有一切,在你眼前不断地消失,而你却无能为力。继续活下去,活着受苦,严嵩,这是你应得的。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严嵩被剥夺全部财产,赶回老家,没有人理会他,于是这位原先的朝廷首辅转行当了乞丐,靠沿街乞讨维持生计,受尽白眼,几年后于荒野中悲惨死去,年八十八。
————————————
清晨、太阳缓缓升起,标志着新的一天来临。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嘉靖帝二十多年没上早朝了,这到是给嘉靖时期的大臣们很好的福利,因为他们不用起大早跑去招罪了。杨休这个闲散侯爷,在床上趟到了日上三竿,这才懒洋洋的起床。这种神仙般的日子,让其他朝廷大员看了都眼红。
“小四,最近关外有什么动静吗?”杨休用湿毛巾擦了擦脸,对一旁的亲兵小四问道。
“将军,孟将军的势力现在已经足够与俺答、图门抗衡了,这么长时间下来,俺答和图门都是损伤惨重,不过......最近草原却平静了下来,据说是俺答和图门发现东边的瓦剌有异常动静了。”
“瓦剌?”杨休拿着毛巾,脸上的神色有些难看。自己废了那么大的事儿,好不容易让俺答和图门打个两败俱伤,眼看着自己就能够坐收渔翁之利了。没想到这个功夫突然窜出个程咬金来,真是晦气。
杨休对这个瓦剌了解不多,只是听说瓦剌很大、很大,他们结合了草原民族的彪悍民俗、与中原的文明文化,俨然一个小型的元朝。
这么些年的发展下来,国力也是不可小觑。要是俺答和图门被他们给吞并了,那整个草原不又统一了?到那个时候,不光是大明朝要跟着倒霉,就连自己的猫儿庄,也得跟着倒霉,而且先倒霉的,一定是自己。
“小四、备较。”杨休顾不上吃早饭,说着就要往出走。
“将军,您这是要去哪阿?”小四跟在杨休身后问道。
“不能在京中呆下去了,我们得回猫儿庄,越快越好,不过在这之前我得先去趟宫里,和皇上辞行。”
在小四的张罗下,杨休很快就上了轿子,一路奔着西苑而去。这京中不比关外,所谓入乡随俗,到了这里出门就得乘轿子,虽然杨休更喜欢骑马。
西苑。
嘉靖帝有些神伤的站在一处阁楼上发着呆,他有些开始想念严嵩了。前几天,他找来徐阶,想要再修一座道观。可哪想到,徐阶竟然不同意,还说出了一大堆大道理,那意思、仿佛自己要是执意修道观,自己就成了震古烁今的第一大昏君一般。
徐阶的这种反差,让嘉靖帝有些适应不了,明明在前几天,徐阶还像是一条温顺的小花猫一般,什么都听自己,怎么一夜之间人就变了?从温顺的画面,变成了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
嘉靖帝可不想就这么算了,所以他又让人去找了徐阶,打算再和他理论一次,而现在、嘉靖帝就正在等着徐阶的到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三百二十四章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杨休的小较停在西苑外,刚从轿子上下来,就见不远处又是一顶小轿,晃晃悠悠而来。
“徐阁老?”见到来人杨休微微惊讶,没想到竟然这么巧,在这碰上了徐阶。自己这次是要和皇上辞行的,其实杨休自己也没底,不知道皇上能不能让他走,所以与徐阶在一旁帮忙的话,应该没问题。
“哎呦,杨侯爷。”让杨休惊讶的是,徐阶见到杨休,竟然比杨休见到徐阶还要高兴,快步迎了上来,不等杨休开口就道:“杨侯爷,你在这就太好了,一会儿可得替老夫说几句话。”
杨休微微有些诧异,问道:“阁老,您这是怎么回事?”
徐阶携着杨休一边往永寿宫方向走,一边小声的说道:“昨日皇上召老夫入宫,说是要修一座新道观。你也知道,这国库连年亏空,哪有银子修建道观阿?这不、皇上不死心,又把老夫给叫来了。”
杨休听着徐阶的话,微微皱起眉头,这事儿......可真不好管。帮着徐阶说话吧,那肯定得罪嘉靖阿,可要帮着嘉靖说话,国库里还真就没银子建这个道观。
“这个......”杨休有些迟疑,自己这次是来辞行的,碰上这么个事儿,真是倒霉阿。
“杨侯爷,你这是怎么了?”徐阶见杨休面色不太好,关心问道。
“是这样。”杨休道:“我这次是来和皇上辞行的,关外的情况有些变化,我必须得回去。”
“辞行?杨侯爷要走?”徐阶满脸的惊讶,问道:“杨侯爷,这在京中呆的好好的,怎么非要回到关外去?最近两日内阁也没接到边关的告急阿。”
杨休一时也和徐阶解释不明白,而且这会也走到了永寿宫了。
“两位大人竟然是一块儿来了。”等在永寿宫外的黄锦见到徐阶和杨休,满脸笑容的迎了上来道:“两位大人随咱家来。”
两人见黄锦并没有往永寿宫里走,纷纷诧异道:“黄公公,这是去哪?”
黄锦在前面带着路,回头道:“万岁爷没在永寿宫里,在前面的阁楼上。”
两人随着黄锦,一路上了不远处的阁楼,见到嘉靖帝正在阁老上望着远方,好像是在想着心事。
“臣杨休(徐阶),叩见皇上。”
听到身后的声音,嘉靖帝本来心思着等徐阶来,好好冷落冷落他的,不过一听杨休也来了,转过身问道:“杨爱卿怎么也来了?”
杨休见一旁徐阶要开口,赶忙抢在他之前道:“回皇上,臣是来辞行的。”
“辞行?杨爱卿要去哪?”嘉靖帝微微一怔,随后有些激动的追问道。
杨休看着一样有些气愤的徐阶,偷偷一笑。自己是来辞行的,如果让徐阶先把嘉靖帝修道观的事情给说了,自己想走可就走不了了。所以这才开口,抢着先说了自己的事儿。
“回皇上,关外俺答与图门部的火拼已经到了白热化,臣刚收到一个不是很好的消息,东边的瓦剌最近频频异动,有可能对局势不利。如果草原再次统一,对我大明只有害处,所以臣打算回猫儿庄,亲自坐镇。”
“这个......”嘉靖帝陷入了沉思,杨休说的很对,草原蒙古各部统一,对大明朝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到确实事件大事。可是现在严嵩走了,朝中就剩下徐阶,本来嘉靖帝以为徐阶挺好,什么事儿都是对自己言听计从。
可一夜之间,徐阶好像不是以前那个徐阶了,自己连建个道观都不行。所以嘉靖帝感觉有些孤独,细数身边的人,好像就杨休一个自己看着顺眼的了,如果杨休在一走,岂不是更孤单了?
“杨博还在外面巡察军务呢吧?不如让杨博去好了,杨爱卿就留在京中。”
“阿?”杨休一听这话顿时傻了,这叫什么道理,自己留在京里,让堂堂兵部尚书代自己去打鞑子?最关键的是,看皇上这架势,是要把自己永远留在京里阿。
杨休转过头,冲着徐阶一个劲儿的眨眼,让徐阶赶快帮自己说两句话。哪道徐阶很光棍的转过头去,看也不看他。
“徐阁老,徐阁老!”杨休趁嘉靖帝回过身的功夫,小声的叫着。
徐阶依然没有回头,只是用手在胸前画了个方方正正的东西。
杨休明白,他这是在趁机要挟自己,可没办法,谁让自己现在有求于人呢。
“好好好、我帮你说修道观的事儿。”
听杨休这么一说,徐阶这老狐狸才转过头,冲着杨休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开口道:“回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妥,兵部中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杨尚书去打理,何况关外的事情,杨侯爷比较熟悉。”
嘉靖帝一听这话顿时急了,你徐阶不给朕修道观,现在还把朕的爱卿撵走了,这还了得?
“徐阶,你还是先想想你自己的事情吧。”
见皇上面色不善,这回抡到徐阶对杨休使颜色了。
“咳咳。”杨休干咳几声,开口道:“皇上,臣听说皇上想要修建一座道观,来时猫儿庄还有些富裕钱粮,不如等臣回去算一算,由猫儿庄出钱,为皇上修道观如何?”
“哦?”嘉靖帝一听自己的道观有门路了,脸色顿时好看了起来,问道:“爱卿的猫儿庄可以修建一座道观?”
杨休点点头,细算道:“皇上设立猫儿庄为关外重镇,给猫儿庄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去年猫儿庄也是得到了大丰收,为皇上修建道观的钱粮应该可以凑齐。”
“好好好!”嘉靖帝连说了三个好,然后看着徐阶,一副得意的模样。不过想了想,嘉靖帝脸色又阴了下来,让杨休修道观,那杨休就得先回猫儿庄阿......
“唉......”嘉靖帝想了半天,最终叹了口气,算了、让杨休回去吧。既能打鞑子,又能给自己修道观,两全其美阿。
“好,既然如此杨爱卿就先回猫儿庄吧。”
见嘉靖帝同意了自己回猫儿庄,杨休心下大喜。
————————————
从西苑出来,徐阶一路无话,等到了门口要分开的时候才道:“杨侯爷阿,你这次是赚了,又能回了猫儿庄,又给皇上修了道观,皇上现在高兴着呢。”
杨休摆摆手,苦着脸道:“徐阁老,你这可是说风凉话阿。给皇上修那道观,少说也得三四十万两,要不我把这好事让给你?你给皇上修?”
“得,还是杨侯爷修吧,国库可没这么多银子。”一听到银子,徐阶连连摇手。
杨休看着徐阶,这个城府极深的老人,心中有些怪怪的。之前杨休对徐阶没什么好感,不过自从两人一起斗倒了严嵩后,两人渐渐成为了忘年交。现在自己要离开京城了,说实话、这里杨休是再也不想来了,或许......在关外当个逍遥侯爷也不错。
“徐阁老,杨休一会就要走了,今后阁老多多保重!”
“怎么?杨侯爷马上就要走?”徐阶吃惊的问道。
“恩,关外事情比较紧急,可不能让瓦剌抢了先。”杨休点头应道。
“那也不用这么急阿,怎么说也得喝了践行酒不成?”徐阶道。
杨休摆摆手,亲自扶徐阶进了轿道:“免了,徐阁老事物繁忙,杨休自己走就是,来日再见!”
见杨休主意以定,徐阶点点头道:“那好,杨侯爷一路保重!”
——————————
京师、阜成门,一众百余骑朝着西边绝尘而去。
裕王府。
严嵩倒了、自己手下的几位老师也都升了官,也终于没有人再和自己做对,裕王这几日可是高兴坏了。
“哎?叔大、肃卿也在阿。”殷士儋走进裕王府大厅,见到裕王、张居正、高拱都在,微微有些诧异。要是放在以前,众人常常聚在一块儿,商量着对付严党的事情,不过自从严党倒台,众人都发现没什么事情做了,几人来裕王府来的也少了,不过今天人到是挺齐。
“殷老师也来了。”见到殷士儋,裕王面色很是高兴,好几天几位老师没聚齐了。
“唉、要是陈老师也在就好了。”裕王叹了口气,陈以勤现在还在大同呢。
“王爷,听说杨休离京回猫儿庄了。”殷士儋端起茶杯,吹着杯中的热气,很随意的说道。
听了这话裕王一喜,道:“这到挺好,那杨休在京中几日,走哪都是带着一群兵,闹的沸沸扬扬的。”
张居正抚着胡子,微微沉思着什么。不过一旁高拱确实面色大急,蹭的站了起来。
“不好!”
裕王几人微微一惊,问道:“高师父,你这是怎么了?”
高拱此时面色通红,急的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大声道:“王爷,坏事了!可不能让那杨休回猫儿庄阿!”
“高师父这是什么意思?”裕王很是不解的问道,在他认为,杨休离开京城越远越好,最好是别让自己看到。现在他回了猫儿庄,去了关外,这是好事儿一件阿。
“肃卿是认为,杨休图谋不轨?”张居正这个时候终于开了口,面色犹豫的问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三百二十五章 嘉靖驾崩(一)
“王爷、叔大,不得不防阿!”
高拱面色严肃的道:“那杨休在关外手握重兵,而且他之前做过什么?当过马贼,而且还造过反,与严世蕃交情也不浅,放他会关外,简直是养虎为患阿!现在有皇上在,或许能压制得住他杨休,可是......”
高拱后面的话没说出口,裕王几人的脸色已经变了,他的话有些大逆不道。
不过、裕王等人都不能否认,高拱的担心是对的!
“王爷,不如到皇上那说说,把杨休召回来吧。”张居正道。
“怎么,连张师父也觉得杨休会再次造反吗?”裕王问道。
张居正迟疑着点点头,说道:“杨休与我等的关系不是很好,今后说不定会有一些摩擦,以杨休的性格来看,他什么都做的出来。”
裕王面有难色,问道:“那该如何去和父皇说?总不能说,杨休要造反,必须把他留住吧?”
张居正几人面面相觑,这到是、怎么和皇上说,把杨休留下呢,况且现在杨休已经走了,如果不找个适当的理由,皇上是不会派人再把杨休追回来的。
“这个......哎?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和皇上说,杨休会造反?”几人沉默了半天,最后还是殷士儋说了话。
......
“杨休现在深的父皇信任,父皇是不会信的。”裕王说道。
“王爷说的对,之前严嵩说杨休与俺答暗中通接,把杨休召回京来,如今已经知道是冤枉了杨休,现在皇上更不能信了。”张居正也点头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样?再不快点,杨休可就出了北直隶了!”高拱有些焦急的道。
“王爷......”
几人正说着,一个小太监从门外走了进来。
“什么事?”裕王现在心情也是不太好,沉声问道。
“黄公公来了,好像有急事!”小太监道。
“黄公公?”裕王急忙站起身来,黄锦是嘉靖帝身边的人,要是没什么事,他不可能来自己这。
“快快有请!”
有多时黄锦那胖胖的身躯出现在众人面前,黄锦脸色有些焦急,还有些苍白!
“王爷!皇上病倒了!”
“什么!”
这个消息,真可谓是晴天霹雳。裕王脸色瞬间苍白,脚步踉跄着超后腿了几步,张居正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他,这才没跌倒在椅子上。
“快!快去备轿、不!备马!快!”
整个裕王府,都在瞬时间忙碌了起来,裕王不顾旁人的劝说,当先骑上一匹马,也不管身后的下人侍卫,一马当先冲出王府,朝西苑奔去。
嘉靖帝守着一个二龙不相见的咒语,几年都不和裕王见一次面。虽然如此,但裕王并不怪嘉靖帝,反而对自己的父皇更加想念,父子情深、血浓于水,现在听到嘉靖帝病倒了,顿时心急如焚。
————————————
西苑、永寿宫外。
此时的西苑已经被锦衣卫与御林军全面掌控住了,广场上、每隔五步就会有一名全副武装的御林军。永寿宫门口,内阁的几位阁老齐聚一堂,太监宫女穿梭不息,不时的还有太医跑动。
“冯公公,皇上这是怎么了阿?刚才我还见了皇上,那时候还好好的阿!”徐阶面色难看的对冯保问道。
此时陈洪带着整个东厂,全城戒严去了,黄锦去同知裕王,吕芳在里面守着嘉靖帝,外面只有冯保在照看着。听了徐阶的问话,冯保哭着脸道:“就是刚刚,徐阁老和杨侯爷走了不久,皇上就突然在阁楼上昏倒了,可能、可能是高处风大?”
外面几人都沉寂了下来,嘉靖帝修道多年,整日不上朝,只呆在自己的永寿宫中,出来的时候甚少。这些大臣心里都明白,那些个所谓的仙丹,其实根本没用,甚至吃多了还会得病。
这么多年下来,看来嘉靖帝的身体,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在高出吹了会风,就昏迷了过去。
不久后、裕王也赶到了永寿宫,虽然裕王很着急,不过此时太医正在里面,他也进不去,只能在外面候着。
永寿宫内。
“胡太医,皇上的病情......如何?”吕芳满脸担忧的对太医问道。
“这个......”胡太医面有难色。
“朕没病!”躺在床上的嘉靖帝突然开了口,豁然回过头,像个孩子一样,倔强的盯视着吕芳,齿着牙再次道:“朕没病!”
“主子没病、主子没病。”吕芳忙顺着嘉靖帝,说他没病,不过暗中偷偷让太医到外面等自己。
“裕王来了吗?”等太医出去后,嘉靖帝问道。
“回主子,已经到了,在门外候着呢。”吕芳道。
“让他进来,朕有话跟他说。”嘉靖帝此时的面色非常苍白,仿佛一张白纸一般。
“哎~”吕芳应了声,走出大殿。
“吕公公,皇上如何?”见到吕芳一出来,大臣们以及裕王全都围了上来。
“王爷,皇上要见您。”吕芳叫过裕王,走进外殿后悄声道:“王爷,万岁爷现在身子虚弱,一会进去可千万别提病字儿,省的万岁爷心急。”
“恩。”裕王点点头,这些他明白,自己父皇修道,是仙体、是不会得病的,所以决定不能在父皇面前说病字。
看着裕王进了内殿,吕芳找到刚才的胡太医,问道:“胡太医,现在说说吧,皇上的病到底如何?”
胡太医低着头,眼睛不停的转动着,可就是不说一句话。
吕芳的心渐渐跌入谷底,脸色苍白的都快赶上嘉靖帝了,颤抖着声音问道:“难道......难道真的不行了吗?”
见吕芳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显了,胡太医也不再沉默,低声道:“吕公公,下官、无能为力阿!皇上近年来从不吃药,有了病就吃那仙丹,根本就不管用,一直是硬扛着。现在终于是扛不住了,加上刚才吹了风,唉......”
吕芳木然的点点头,朝着殿外走去,那虚浮的脚步晃晃悠悠,仿佛随时都能倒下一般。
都说太监是没根之人,心狠。可是这些没根之人,在心底都有着那丝对家的渴望。对于从小就进了宫的吕芳来说,这皇宫就是他的家,他这一辈子,为的就是无时无刻陪在嘉靖帝的身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三百二十六章 嘉靖驾崩(二)
“父皇!”裕王跪在嘉靖帝的龙榻旁,看着往日威风凛凛的父皇,如今脸色苍白,气若游丝,心中忍不住满是酸酸的感觉,眼泪顿时间就涌了出来。
“载垕阿......”听到裕王的声音,嘉靖帝睁开无神的双眼,转过头想要坐起身,可浑身上下却是使不上力气。
“父皇,孩儿扶您。”裕王连忙上前扶着嘉靖帝,拽过一旁的被子让他靠上。
“呵呵、父皇老了。”嘉靖帝不住的喘着气,虚弱的道。
“不、父皇没老,父皇这是仙体,怎么能老呢。”裕王心里一颤,自己父皇修道十余年,从来都不会说自己老了、病了,而今天他竟然说了。
嘉靖帝摇摇头,他从小继承皇位,从几岁的时候开始,就无时无刻不和满朝的文武大臣玩斗智斗勇的游戏。他从内心中感到孤独、害怕,但是他从没有退缩,这才养成了那固执的心性。
但是今天,他坚持不住了,他能够感觉到,自己身体中最后那一丝力气,正在慢慢的消散着。
“父皇,您别多说话,喝了太医的药好好休息。”裕王声音哽咽这道。
“不。”嘉靖帝摇摇头,紧紧握住裕王的手。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嘉靖帝爱护的紧,他深深的信着那句二龙不相见的咒语,所以在他心中,一直认为是自己忍着不与儿子见面,才保住了儿子的命。
“载垕,有几句话,你一定要记住了。”嘉靖帝带着不舍,看着裕王缓缓的道:“父皇给你的那几位老师,是可用之人,等父皇去了,你要提拔他们。”
“父皇!”裕王眼角的泪水不住的滑落着。
“听我说完。”嘉靖帝脸色有些痛苦,继续到:“徐阶可用,但要有能制衡他的人,高拱就不错。还有杨休,父皇怕以后你控制不了他,呵呵、不过父皇已经给你留了人手。”
此时裕王知道,这些话嘉靖帝是一定要说的,所以非常认真的再听着,这时不由问道:“父皇什么意思?”
嘉靖帝嘴角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说到:“孟远,杨休一直以为,当初我给他神机营,是因为严世蕃等人的提议。其实、孟远是我放在杨休身边的人,等你接了朕的位置,自然能和他联络上。”
裕王听到这,情不自禁的长大了嘴巴,他一直以为自己父皇信赖杨休,杨休已经成为了第二个严嵩呢。不过现在看来,姜还是老的辣阿,原来自己父皇早就留了一手。
“载垕阿,你的性子太弱,没有血性。这是好处、也是坏处。以前你是裕王,可以借着这点,去和那几位师父相处,不过等你登基后,可千万不得再那样了,一定要果断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