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徐滨将聂兴送来的情报交给王霄之后,感觉之前准备的第二组可以撤销了。
“让他们等着。”正在吃饭的王霄用筷子示意徐滨在一旁坐下吃饭“说不定那些草莽之人都是拿钱不办事的骗子,到时候就该他们上场了。”
如果没有这次还没有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刺杀,王霄自己都准备了第二组人马扮演刺客好让自己受伤昏迷。
不受伤昏迷的话,顺天府里的那些人怎么有胆量铤而走险?
他们不铤而走险,王霄又哪里来的借口废除藩王分封制度,并且顺手打击大头巾们?
正常登基之后想要废藩王,灭大臣那会引发强烈反对与动荡。
可如果是在皇位更迭的时候发生的任何事情,在天下人的眼中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王霄的实力还远没有到随心所欲的程度,所以他现在办事还是要用上那么一点点的小手段。
徐滨看向王霄筷子指向的座椅,默不作声的叹了口气。
那里原本是太子妃的位子,可因为自己要来,太子妃直接拿着碗筷走了。
都是多年的同伴,何苦于此?
徐滨当然知道孙若微为何要对自己避而不见。
说实话,在他看来也就是王霄的气魄足够大。这要是换个帝王,得知自己的正妻年少时曾经和谁谁谁有过什么爱慕之心,直接灭口那才是正常操作。
像是王霄这样毫不在意,还委以重任的,古往今来估计也就这么一位。
孙若微这是在避嫌,同时也是在保护他们这些靖难遗孤。
只要她的地位没人能动摇,只要朱祁镇能够顺利长大。靖难遗孤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微臣还有些事情要去办。”徐滨婉拒了陪皇帝吃饭的荣誉,行礼之后转身离开。
王霄重用靖难遗孤,一部分原因在于孙若微,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人的确是有真本事。
毕竟他们之前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民间摸爬滚打多年更是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这样的人,绝对算得上是人才。
至于最后的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如果不紧靠着照顾他们的王霄,立马就会被那些红着眼睛的靖难功勋们吞掉。
之前他们还有洪熙皇帝这个选择,可现在选择题已经没有了。
靖难遗孤偏朝政,靖难功勋偏军权。
而这两方说什么都不可能合流到一起,反倒是会互相攻击,互相提防。
所谓平衡之道,不外如是。
至于所谓的男女爱慕之事,不过是年轻时候的小暧昧而已。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 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 众 号 免费领!
她们俩甚至就连手都没有牵过,与后世的小学生比起来都是纯洁的让人膛目结舌。王霄怎么可能会在乎这种事情。
王霄认为那些拿钱办事的好汉们在见到护卫队列的时候就会逃跑。毕竟面对披甲携弩的正规军,脑袋正常的人都知道打不过。
可他却是忽略了这个时代好汉们对名声的看重。
车队路过沧州城外大道,停下来准备接见沧州城官吏们的时候,数十位好汉们从两侧的小树林里呐喊着杀了出来。
这真的是一场真人秀。
沧州城的大小官吏们都被王霄邀请来了车队作证人。
之前锦衣卫取消了对道路两侧树林的搜索与监控。
车队护卫更是得到了来自王霄的严格命令,无论是在路上发现了什么样的异常,在对方没有发动之前都不许轻举妄动。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看似自废武功的举动,这才有了江湖好汉们拔刀冲向车队的机会。
否则的话,就他们那蹩脚的隐匿技术,早就被锦衣卫给连根拔起。
刺杀,那可是一门技术活。
这可不是大街上撒钱找一群亡命徒就能干得了的事情。真要是那么简单就能成事,朱高煦早就当皇帝了。
正准备拜见太子,在未来皇帝面前好好刷脸露个面的沧州城官吏们,傻愣愣的看着一群穿着花里胡哨,挥舞刀剑嘴里还高喊‘黄河三鬼’‘塞北一刀’‘铁拳镇关东’‘青城山吕小布’等等报名匪号的壮汉们,直直的从两侧杀了过来。
刀枪乱舞,箭矢横飞。
突然一嗓子凄厉中带着尖锐的嘶喊传入他们的耳中。
“太子中箭了!”
永平府的知府大人‘咯’的一声翻着白眼晕了过去。
“箭上有毒啊!”
又是一嗓子传来,这下沧州城上下官吏们全都翻着白眼倒下了。
回京继位的太子如果倒在了他们沧州城的地界上,那这些人都要跟着倒霉。
如果太子活下来了,那他们会更加倒霉。
这尼玛左右都活不下去了,不晕的话还等何时?
王霄在回京的路上遇刺,生死不明的消息传入顺天府,顿时就引爆了各方反应。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皇后张妍。
她下懿旨命令英国公张辅领兵戒严京城,同时派遣樊忠带领兵马快速南下去沧州城查看王霄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大明是严禁后宫干政的。
只是太子妃,皇后,与太后这三个身份却是截然不同。
太子妃是长媳,华夏民间一向都是长媳持家。
皇后是后宫之主,身份尊贵。
而太后则是天下间身份最尊贵的女人,甚至拥有定夺皇位的权力。
此时此刻皇帝死了,太子又遇上了麻烦在外。身为皇后,即将成为太后的张妍发话大家肯定都是听的。
跟着发动的就是那些野心家们,他们上窜下跳互相串联,准备在大朝会上形成舆论风潮,直接将他们选定的人选送上大位。
郑王还在做着美梦,实际上根本就不知道他早早的就被抛弃,不过只是一颗弃子而已。
那些人选择的人选实际上是嫡次子朱瞻墉。
他可是张皇后的亲子,只要能打动张皇后在王霄回来之前把名分定下来,那就大事可成。
一片诡异的气氛下,大朝会终于开始。
这边文武百官开始进殿的时候,顺天府南边的城门被缓缓打开,一长队的骑士呼啸着冲入城内,直奔紫禁城而去。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七十一章 要听妈妈的话
“儿啊,你这是怎么了?得了失心疯了吗?”
皇后张妍看到自己的次子被推举出来要继承大位,心绞痛都犯了。
张妍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妃,身为皇室的持家长媳,那真的是什么事情都见过。
别人或许对王霄不怎么了解,可张妍却是清清楚楚。
就连汉王与赵王那样厉害的角色都栽在了王霄的手里,还被太宗皇帝一手安排为继承人。哪里是自己这个木讷不善言辞的次子能够挑战的?
交流好书 。现在关注 可领现金红包!
现在跳出来想要争夺大位,王霄那里又岂能容他!
看着往日里唯唯诺诺的次子,此时意气风发的说着要继承父兄遗志云云的话语。张妍是真的又想哭,又想笑。
想哭的是,王霄那样的人物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就死掉。那可是汉王爷和赵王爷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你们这些人全都加起来,能比得上汉王爷的一只手不?
现在跳的越欢,将来摔的也就越惨。
想笑的就是,这皇位还真是有魔力一样。往日里在父兄面前话都不怎么敢说的次子,此时居然能出口成章了。
朱瞻墉表达完自己的意见,一群文臣们就上前开始各种引经据典,各种危言耸听,各种大事不妙就在眼前必须立刻拥立新皇登基云云。
所谓造势,简单来说就是耍嘴皮子。
大头巾们就是这天底下最会造势的一群人。
在他们的口中,此时的大明仿佛眼看着就要亡国了,必须立刻拥立朱瞻墉为新帝才能安抚天下。
如果真的是无知妇人,张妍说不定还真会被忽悠住。
可她不是。
她的头脑很清醒,政治能力一点都不弱。只是因为从公公到丈夫再到儿子都是能人,所以没机会展现而已。
现在这些大头巾们想要三言两语的就让她上当,那可真是不容易。
要说此时这大殿里最愤怒的人还不是次子被人利用的张妍,而是郑王。
之前郑王上窜下跳的,把野心勃勃想要夺嫡的人物形象展现在了全天下的面前。
可事到临头了,他才愕然发现自己居然只是个跑龙套的丫鬟!
要说此时郑王的心情,那真的是从珠穆朗玛峰上跳水是一样一样的。
羞愤欲绝的郑王想要发飙,想要在朝堂上揭穿这些大头巾们阴险狡诈的真实面目,想要呵斥朱瞻墉不要个x脸,想要指责张妍把持朝政,死活都要把皇位留给她自己的儿子,甚至还想撩起长袍给这大殿上浇灌一下。
可最终,所有的一切他都忍住了。
生活才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经历过磨难的人才会真正的成长。
曾经是个沙雕的郑王垂下眼皮,遮盖住自己满是怨恨之色的双眼。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就藩,还要挑个好地方。到时候暗中扩张势力,拉拢那些原本属于王霄的力量,积蓄自己的实力等等。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到时候老子也来上那么一场靖难之役,把今天失去的一切全都找回来!
如果剧本按照这个情节发展下去,那估计就是一出龙傲天王爷逆袭成为皇者的大戏。说不定还会有异时空来的清穿无脑女们,脑残的想要做霸道王爷的王妃什么的。
只可惜,郑王是没有机会给读者们的眼睛强行喂那啥的机会了。
就在大殿内群情汹涌,文臣们恨不得拉着张妍的手写诏书的时候。
大殿外传来了一阵整齐而又沉闷的脚步声响。
文臣们的目光下意识的转向了大殿门口,而张妍却是若有所思的看向了之前一言不发的诸多军功勋贵们。
果然,这些之前好似看戏一般的勋贵们一个个的都露出了笑容。看来他们其实早就知道了什么。
与张妍一样有着出色政治敏锐度与眼光的还有不少。
像是内阁三杨,还有夏原吉吴中等人都能看出来这事情处处透露着诡异。
就连堪称一代人杰的汉王都折在了王霄的手中,他能那么轻易的就被人给灭了?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们是不会相信的。
历朝历代的大头巾们,大都是和历代衍圣公们一个德性。
不过事情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每个时代也都是有品信出众的读书人的。
这些人并没有参与拥立朱瞻墉之事,他们都只是在观察,想找出事情的根源。
只是,王霄没给所有人展现自身的舞台。
当穿戴着一身铁甲的王霄,单手扶着佩刀走进大殿的时候,里面的人心头真的是千奇百怪,什么样的心思都有。
武将们都是面露欣慰之色,纷纷向着王霄行礼。
郑王则是满心妒忌,认为如果自己出生的早,那现在王霄的一切都是属于自己的。
之前还意气风发的朱瞻墉浑身颤抖犹如在打摆子,双腿发软直接瘫在了地上。
看到张妍向着自己招手,身处数九寒冬的朱瞻墉就像是见到了温暖的阳光,连滚带爬的跑到了张妍的身边躲在椅子下边头也不敢抬。
至于那些文臣们,在经历了开头的难言寂静之后,为首的一群人突然放声大哭。
“太子爷,您可算是回来了!”
一群人扑倒在王霄的脚下,声竭力嘶,泪流满面的向他表达忠心。好似之前推举别人登上大位的人是另外一群外星人。
而王霄的反应更是让人膛目结舌,他春风拂面的将众人搀扶起来,好言安抚。犹如根本不知道之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
杨士奇低下头,无声的叹了口气。
如果王霄当场发作出来,无论是砍头抄家还是流放,事情也就可以算作是到此为止了。
可此时此刻王霄的表现,却是在告知所有人,这件事情才刚刚开始。
安抚百官之后,王霄与皇后见礼。
简单聊了聊,就告辞离开。
王霄不需要多说些什么,只要他人出现在了这里,那就没人能够与他争锋。
由始至终,王霄都没有多看朱瞻墉一眼。
王霄离去后,张妍拉着朱瞻墉的手极为认真的说“儿啊,从今天开始你就在府里读书。一个外人都不许见,一步都不许出府门。你听明白了吗?”
朱瞻墉有些迷糊,不过他还是感觉到了危险的靠近,决定要听妈妈的话。
王霄和那些文官们说笑,是因为要秋后算账。
而他没搭理朱瞻墉,则是因为张妍摆明了告诉他要保护这个次子,这是生气没搭理。
一生一死,在王霄走进大殿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注定。
接下来的事情,那就是走程序了。
首先要做的是送洪熙皇帝入献陵。
位于天寿山西峰下的献陵就是洪熙皇帝与张皇后的陵寝之地。
当然了,此时此刻的献陵仅仅是完成了前期勘探设计工作,压根就还没有开工。
皇陵这种地方只有在皇帝登基之后才会开始建造,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谁当太子的时候就开始建造皇陵的。
洪熙皇帝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而且一心想要迁都回应天府去。所以献陵这里根本就没有动工。
所谓的下葬只是一个仪式,要等到献陵真正建造完成之后才会送进去。
因为王霄废除了殉葬制度,所以原本历史上为朱高炽殉葬的五个妃子都活了下来。
做完了这些事,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太子登基。
十个月之前才做过的事情现在重来一遍,大家都是轻车熟路熟悉的很。
继绣春刀世界之后,王霄再次坐上了龙椅,而且还是大明的。
还好是不同的世界,否则的话那就真的是乱了辈分。
王霄也成为了继朱高炽之后,第二位在紫禁城里登基的皇帝。
之前王霄安排了那么多,布置了那么多。
现在就连大礼都走完了,那接下来就该是刀兵相见。
最先倒霉的是郑王,谁让他跟着野心走上窜下跳的,还没有一个之前是皇后现在是太后的亲娘照顾呢。
郑王的惩罚很重,直接被贬为庶人,彻底失去了皇家的身份。而且还被发配去了遥远的琼州,永世不得离开那座岛。
这种惩罚,在郑王看来比砍了他还要凄惨。
之后倒霉的是越王朱瞻墉,他也是被剥夺了皇室的身份。只不过是被特许留在了顺天府。
有皇太后的照顾,最起码衣食无忧。
王霄借着这次争夺皇位的事情,发布的第一道明旨就是削藩。
朱元璋复古,搞了个分封制度。把二十五个儿子分封到了天下各地作为藩王。
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之后继位的建文皇帝,还有永乐大帝几乎一生都是在忙着削藩。
鲁王,秦王,晋王早在洪武年间就死翘翘了。
建文皇帝削了周,湘,齐,代,岷五个王。准备向朱棣下手的时候,靖难之役爆发了。
朱棣起兵的时候,剩下的诸王几乎都在支持他。
可等到朱棣成了天子,他削藩下手的时候比起建文皇帝还要狠的多。
虽然他没有直接灭那些诸王,甚至还恢复了之前被削的五王之中的四个。可他却是成功的用各种手段收回了各处王府的兵权,同时严格限制住了他们的经济收入与各方面的权力。
要知道朱元璋分封诸王的时候,王府甲士动辄数千上万。备边的藩王甚至还能统领边境大军,就连国公勋贵都要受其节制。
而且,朱元璋还规定说,一旦朝中出现奸臣,所有的亲王都要整兵备战,只要天子发来密诏就要立刻起兵勤王。
朱元璋的这些安排,使得明初的藩王有兵有权有钱甚至就连大义都有了。
权力之大,远超历代。
而朱棣则是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将藩王们的兵钱权还有大义全都收走,只留下了一群被当做猪养活的废物。
原本所有人都认为大明的藩王政策就是这样了。
可谁都没有想到,王霄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居然又是削藩!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七十二章 大宴仪
“陛下,不可啊。”
“陛下,靖难之事才过去多久,要慎重呐。”
“还望陛下三思!”
王霄说要削藩,文官们都是一窝蜂的反对。
都是拿靖难之役的事情说事,都是一脸忧心忡忡的表示削藩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对于这些文官们的反对,王霄是不置可否。
因为他很清楚他手中真正的底牌并非是这些大头巾们。
皇帝唯兵强马壮者为之!
只要手里有兵权,那皇帝的位置就能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手中没有兵权。那中唐之后的历代唐朝皇帝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当然,王霄也知道直接削藩废爵会引起激烈反弹。虽然他不担心那些王爷们的叛乱,可这毕竟是在种花家里,伤到了花花草草总是不好的。
“既然大家都反对,那就改封好了。”
王霄抛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把国内的王爷们全都给迁走“大明未来,眼光要放在大海上。整天盯着家里面的三瓜两枣有什么意思。皇室中人当为天下表率,诸王全都改封到海外去。”
要说未来发展的眼光,那这世界上绝对没人能比得上王霄。
在这个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的时间段里,大规模的下海圈地才是正途。
文臣们有些郁闷,因为他们发现了王霄的真实用意是大力推动航海。所谓削藩不过是投石问路。
之前已经反对过一次了,新皇第一道命令下来接连反对的话,那以后还用在朝堂上混吗?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大明的力量从此开始将会逐渐向海洋倾斜,王霄的第一个小目标就定在了扶桑。
“杨士奇。”
王霄直接点将“你去一趟扶桑,跟他们商议一下通商与租借的事情。告诉那些扶桑人,好好说话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好好说话,那就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大明的刀剑是否锋利。”
杨士奇有些懵“扶桑可是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啊。”
“没说要打他。”王霄摆手“动动脑子想办法。咱们的商船在扶桑被劫掠,商人们受到不公正待遇什么的。这叫武装护侨,不是征讨。明白了吗?”
杨士奇还能说什么,只能行礼说微臣知道了。
晚上召开了盛大的宴会,招待那些前来恭贺新皇登基的各国使节。
大明的藩属国非常多,是历代之最。
数量最多的时候高达一百多个藩属国。
比较出名的有朝鲜,琉球,扶桑,吕宋,马六甲,苏门答腊,暹罗(泰国),满刺加(缅甸),苏禄(菲律宾),占卑(印尼),锡兰狮子国(斯里兰卡)等等。
远的有遥远的也门,东非的扬波,索马里,坦桑尼亚,甚至是桑给巴尔岛。
北边草原上的各个部落,西域的数十个国家,还有吐蕃,尼泊尔等国。
把这些藩属国全都标绘出来的话,大明那就是一个从太平洋到印度洋,从亚洲到非洲的超级大国。
郑和船队存在的时候,这些藩属国都非常恭敬。可历史上片帆不得下海的政策一出,海外的藩属国基本上都和大明说拜拜了。
后世流传这些遥远之地的人期待白人的到来,实际上指的可不是欧罗巴人,而是大明!
身穿金龙袍,头戴珠帘冕旒,一身正规大妆的王霄牵着孙若微的手,来到奉天殿参加大宴仪。
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舞杂队候在殿外。
光禄寺设酒亭于御座西,设膳亭于御座东,设珍羞美味亭于酒膳亭东西侧。
群臣四品以上在殿内,五品以下在殿外招待,另安排司壶、尚酒、尚食等一班人等伺候。
殿上御座铺黄麾,金吾卫侍立两侧。
种花家的豪奢大气,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一群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小国土邦使者们,早就被震的话都说不出来。
王霄走入大殿,大乐当即响起。
皇室王爷,四品以上文武,各国使节分批上前赞拜大礼。
气氛隆重庄严,各国使节那是真的看花了眼。
王霄伸手端起酒杯,教坊司当即奏响‘炎精之曲。’所有人皆跪行礼。
等到他喝完第一杯酒,乐声止歇。众人再次俯伏行赞拜礼。
这一套流程礼仪走完,所有人都入座。皇风之曲响起,宴会这才算是正式开始。
“进来之前,听到你们在这里吵吵嚷嚷,是什么事情?”
王霄的目光落在了光禄寺卿的身上。
没等光禄寺卿说话,使者那边就有人跑了出来向王霄行礼。
“大皇帝万安。”
“你是...”
“下臣朝鲜进献使韩长奇,奉表、贡金银器皿等方物贺大皇帝。”
朝鲜是大明最忠心的小弟,真正的像是孝顺父母一样服侍大明。与后世号称宇宙第一强国的南韩绝对是相反的两极。
1...3132333435...7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