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每年都会向大明进贡,逢年过节都会派遣使者前来问候。
年号用的是大明的年号,以大明的都城为京师,明朝为天朝,明军为天兵,明朝使者为天使。
真正意义上全面尊奉明朝为宗主国。他们的皇帝不敢称帝,只能称王,而且还是大明册封的藩王。
这倒不是说他们的觉悟有多高,实际上只要看看地理环境,文化影响以及双方之间那比马里亚纳海沟还要深的实力差距就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朝鲜直接跟大明接壤,国力更是和大明相差数十上百倍。
之前元朝的时候他们还是元朝的后族,与元朝的关系极为亲密。
这种情况下,大明极有可能灭了朝鲜。
如果不是李成桂上台后当即就死死抱着大明爸爸的粗腿,如果不是朱棣忙着打靖难之役,那朝鲜就得成布政司了。
朝鲜不止是向大明进献金银珠宝,马匹人参等贡品,还向大明皇帝进贡美女。
朱棣在位的时候就经常送美女,由专门的进献使送往京师。
每次送美女之前都会在朝鲜禁止婚嫁,得由大明的天使挑选完毕才行。
这种进献一直持续到了正德年间才算是结束。
王霄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从身上的官服到行礼礼仪,乃至说话语气都和大明官吏毫无区别的进献使“之前是你在吵?”
“回大皇帝话。”
韩长奇恭敬行礼“朝鲜侍大明如父母,大明待朝鲜如亲子。大皇帝历次赐宴,我朝鲜使者都居藩属首位。可那扶桑使者却想要抢下臣的位置,请大皇帝为下臣做主啊。”
朝鲜一向都是自认为藩属第一,所以接待使节赐宴的时候他们都是坐在使节首位上。
以往还有安南和他们争夺这个第一的头衔,两边明争暗斗没少弄龌蹉事。
可现在安南都被大明灭了,朝鲜认为自己亲儿子的身份地位无人可以动摇。却是没有想到扶桑派来的使者居然想要坐在他们的头上。这让韩长奇完全不能忍呐。
这简直就是在赤果果的打朝鲜的脸面!
之前他就和足利幕府派来的使者大吵起来,直到王霄入殿才安分下来。
现在王霄问起这件事情,韩长奇当即就跳出来请大明爸爸为他做主。
王霄的目光落在了戴着公卿帽,脸上涂着白fen的扶桑使者身上。
扶桑使者当即跳出来,扑倒在韩长奇的身边行礼。
“大皇帝在上。下臣日本国世子源义持使者,一条兼良参上。”
王霄仔细回忆了一番自己曾经看过的足利幕府资料,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这下好了,不用杨士奇出使去找借口,人家自己送上门来了。
身为枕边人的孙若微看到王霄这个笑容,顿时就知道他又要整人了。
在扶桑国内,足利氏是征夷大将军,并非是天皇。
之前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就是聪明的一休里面的那个将军。这是个大明的小迷弟,仰慕大明到了极致的狂粉。多次派遣遣明使,请求做大明的小弟。
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没怎么搭理他,认为天皇才是真正代表扶桑的国王。
后来到了永乐年间,朱棣终于接受了足利义满的忠心,正式建立了宗藩与册封的关系,还赐予了足利义满日本国王的金印。这金印在现代世界里还保存在博物馆中。
这也是华夏最后一次成为扶桑的爸爸。
可足利义满这个大明的狂粉死了之后,扶桑国内动荡,继位的足利义持放弃了足利义满的政策,停止对大明的供奉,转而与大明疏远。
想到这些,王霄的神色严肃起来“你们扶桑本为大明藩属,可最近这些年却侍心不诚,私蓄阴谋。那足利义持擅改国策,谋逆正统,把持朝政。甚至纵容倭寇骚扰我大明沿海,岂是人子所为?”
一条兼良是公卿贵族一条家的家主,年纪轻轻就是朝中高官,向来自视甚高。
这次主动请求成为遣明使,本以为是个好差事。赴宴的时候跟朝鲜人抢位置也是认为扶桑比朝鲜强大,自然是要做最大的儿子。
哪里想到大明爸爸居然发火了!
“大皇帝!”
一条兼良满头大汗,脸上的粉都被冲出了沟壑。直接将脑袋贴在地面上,声音颤抖“我国上下,皆尽心竭力服侍大明,绝无半分忤逆之心啊。请大皇帝明察!”
王霄正想对扶桑下手呢,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当然不会放过。
“那足利义持擅权谋位,大逆不道。谋杀正统日本国王足利义嗣,简直可恶!”
王霄直接拍桌子站了起来。
“我大明藩属,皆如亲子。岂可由尔等肆意诛杀!你现在就滚回去告诉足利义持,天朝大军不日即至,要为足利义嗣国王讨还公道!”
不过二十出头的一条兼良哪里经历过这种天威震怒,整个人被吓的趴在地上颤抖。拼命哭泣嘶喊着扶桑乃是不征之国。
一旁的韩长奇斜着眼睛捋着长须,口中哼哼不断。
“特么的,敢跟咱抢首席儿子的地位,看你怎么死!”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七十三章 金山银山
第一次办事就办砸了的一条兼良哭泣着被架了出去,王霄端起酒杯挥手“诸位,盛饮。”
教坊司奏乐‘眷皇明之曲’。舞者登场,跳起了武舞‘平定天下之舞’。
宴会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没人怀疑王霄的话,扶桑肯定会倒霉。
因为大明就是这个时代的超级大国,想打谁就打谁,想灭谁就灭谁的那种。
足利义满原本是将大位传给了次子足利义嗣。而身为长子的足利义持发动政变推翻了弟弟,并且杀了他。
这种事情原本对于别国来说没什么关联。可王霄准备对扶桑下手,这就是最好的开战理由。
身为宗主国,干涉藩属的叛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盛大的宴会持续到了深夜。
漫天绽放的烟花,精美的酒水食物,气势恢宏的乐章,动人心魄的舞蹈。
所有的一切都让那些乡下来的使者们大呼过瘾,感觉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纷纷表示要死死抱住大明爸爸的大腿一万年不动摇。
第二天开始,王霄一一接见了那些前来朝贡外加恭贺新皇登基的各国使节。
昨天王霄说要打扶桑,各国使节都是亲眼所见。
面圣的时候,一个比一个恭敬。
这个时代的大明就是当之无愧的宇内第一,周边各国只有小心供奉,谁也不敢招惹。
接见韩长奇的时候,万分恭敬的朝鲜进献使送上了丰厚的礼单。
“黄金150两,白银700两,马匹40匹,麻布20匹,满花席10张,帘席2张,彩色席10张,人参50斤,豹皮10张,獭皮20张,黄毛笔20支。”
东西虽然很多,可数量上就不怎么样。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寒酸。
不过联系到朝鲜那个穷地方,一年到头要来进贡好几次,王霄也就不计较了。
“朝鲜的心意,朕收下了。”
王霄合上礼单,缓缓点头“你们做的不错。”
韩长奇感动的热泪盈眶“大皇帝圣明。”
王霄准备聊几句闲话,就让他走人。毕竟这两天要接见一百多个小弟的使者,他可没有那么多的口水。
韩长奇这里却是接着行礼,又拿出了一本奏章递上“敝国王上为贺大皇帝登基,特选一名宗室之女进贡,服侍大皇帝左右。”
朝鲜这走的还是之前延续多年的后宫路线。
早在元朝的时候朝鲜就大量向元朝皇宫进献美女,著名的奇皇后是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外国皇后,还生了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可以说的朝鲜女人的巅峰了。
李成桂上位之后,全心全意巴结大明。洪武和永乐年间都曾经向大明进贡美女。
现在新皇登基,当然是要有所表示,继续这个政策。
其实这个美女是为洪熙皇帝挑选的,只是这边才选好,那边洪熙皇帝就挂了。他们也不浪费,直接转头就准备送给王霄。
奏章上有美女的生辰八字,家族家世甚至就连擅长琴棋书画都写的很详细。
韩长奇还拿出了一幅画像,说是朝鲜国内最好的画师所画。
王霄打开画像看了看。
姿色还是不错的,绝非后世那些面容重生的南韩美女。妥妥的纯天然。
把东西都收起来,王霄缓缓点头“既然是你们的一片赤诚之心,那我就收下了。”
韩长奇感激涕零,当即大礼拜谢。
王霄做事雷厉风行,说出去的话就一定要做到。
两个月之后,由郑和亲自带领的庞大船队就出海向着扶桑驶去。
这个时候的扶桑军队战斗力极差,与一百多年后入侵朝鲜的丰臣秀吉的军队完全是两个样子。
扶桑缺粮,而且天武天皇因为信佛颁布了‘肉食禁止令’不吃肉。
上千年的时间下来,扶桑人一个个都是身材矮小,瘦骨嶙峋。所谓武士,站在大明军将的面前就像是小学生一样。
扶桑缺铁,少有的一些铁器都用来打造兵器。所以打仗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穿着竹子做的铠甲与斗笠。
武士们好一些,顶级武士或许有铁甲,再次一等的可以用鹿皮做铠甲。可这些甲胄在大明的强弓硬弩,以及新式火枪的面前有和没有其实没什么区别。
扶桑军队的训练很差,作为主力的都是农兵。
所谓农兵就是农民,让这些整天拿锄头的农民拿起竹枪去和职业化的大明军队作战,那就是驱赶羊群去冲击猛虎。
而扶桑的水军,实际上都是一些海盗以及渔船。依靠他们和大明的宝船队作战,双方差距比陆上作战还要大。
而且王霄是用为足利义嗣报仇的名义发兵的。
之前那些忠诚于足利义嗣的扶桑人主动做了带路党,还弄出来一个足利义嗣的儿子做领头人帮忙做内应。
有这么多的先决条件在这里,大明与扶桑之间的武装冲突平淡的就像是水一样。
战争持续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宣告结束。
双方在濑户内海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水上决战。登陆之后又打了三次大规模的陆上决战。
结果就是大明的军队打垮了所有敢于抵抗的抵抗力量,一路杀到了扶桑唯一的城市京都。
之后足利义持在绝望之中自杀,京都城内的天皇,公卿还有幕府高层出城投降。
根据双方在马关签订的合约规定,扶桑要赔偿大明二百万两的白银作为赔偿款。足利义持一系的高层都要切腹自尽谢罪。
之后每年扶桑都要进贡大明二十万两的白银,二百万石的粮食。
同时扶桑要割让佐渡岛,对马岛,鹿儿岛以及整个石见国给予大明。
扶桑开放全国的商贸,只准与大明做商业贸易。所有税收皆由大明制定。
扶桑全国的军队被严格限制数量与装备,同时片帆不得下海。
除了规定数量的渔船外,但凡是有一艘战船或是商船下海,就要赔偿大明同等重量的铜矿。
这份合约彻底打垮了扶桑人的脊梁,从此之后再没有出头的机会。
哪怕如此,新任的征夷大将军,接受大明册封的日本国王足利义尚还是痛快的同意下来。
不同意也没办法,不同意的话那就全都完了。
等到郑和的船队满载战利品回来的时候,王霄当即下令迁靖江王朱佐敬转封至扶桑石见国就藩。
挑选靖江王做给猴子看的鸡,那是因为靖江王就是个软柿子。
靖江王的源头不是朱元璋的子孙,而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被软禁至死的时候,他儿子小名铁柱的朱守谦被册封为靖江王。
这个铁柱人品太差,在封国内欺男霸女横行无忌,朱元璋又把他给废了。由他儿子朱赞仪继承王位。
朱赞仪永乐年间就死了,由庶子朱佐敬继承王位。
你看看,原本就只是大房家的人。不但名声历代都很差劲,而且这都传了好几代,关系早就远了。他朱佐敬还是个庶子。
王霄把他转封到鸟不拉shi的扶桑大山里去,诸王压根就没有为他叫屈的。
在这些已经失去了除吃喝玩乐之外所有权利的诸王看来,只要刀子不落在自己的头上就行。哪怕是转封,可最起码王爵被保留了下来。
在王霄看来,有了开头就等于是有了成例。之后再转封其他王爷去海外,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想反对的话,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反对?
对于还没有封王的洪熙皇帝的儿子们,王霄就没这么客气了。
他直接下令洪熙皇帝的妃子有儿子的,全都出宫由儿子奉养。
而他们除了被废的那两个之外,所有人都没了王爵头衔。只得了个镇国将军的头衔。
这个头衔还只能传一代,下一代就要降为辅国将军,再下一代则是奉国将军,直到后面的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等到奉国中尉再往后,那就直接除爵成为庶民。
这些人手中没有丝毫的权力可言,除了一份钱粮俸禄之外什么都没有。
虽然背后怨恨王霄冷酷无情,可接受的话还能有个辅国将军拿一份钱粮。不接受的话,那之前郑王的遭遇就是他们的榜样。
为了解决大明的肥猪王爷的问题,王霄也算是绞尽了脑汁。
之前已经有王位的,全都送海外偏僻之地去看守日月龙旗永远沐浴在朝阳之下。
至于之后的,全部只能拿一份钱粮过日子,几代人之后就是平民百姓。
除了动刀子之外,这或许就是解决几百年后多达百万宗室的最好方式。
从扶桑弄来的赔偿款项以及众多战利品,都被王霄投入到了郑和的船队之中。
补充人员,增补船只,训练水手。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马六甲的狮城。
王霄要在这处咽喉之地建立一个前进基地,作为前往印度的大后方。
至于现在的马六甲国,全员内附迁去占城安置。
石见银山与佐渡岛的开发也提上了日程。
从扶桑弄来的大米将会作为俸禄,用来雇佣当地人在这两个地方拼命开矿。
王霄可不会在乎什么当地环境,可持续开采什么的。直接就是填人命的暴力挖掘,一切只为全力以赴的开采出大量的金银出来。
根据看过的资料以及工部的测绘计算,使用灰吹法提炼,同时不要命的日夜挖掘的话,佐渡岛上的鹤子银山与相川金银山,一年可以开采出400公斤的黄金,以及近40吨的白银。
至于石见银山,差不多也能达到三十多吨白银,以及大量伴生铜矿的产量。
扶桑其他地方的产量也不放过,通过商贸的方式指定只收白银,从而将其全国的金银都弄走。
这些庞大的收入,将会支撑王霄后续的诸多计划。
劳心劳力的忙活了许久,王霄终于是有了难得的休闲时间。
这天他在御书房里看书的时候,太监进来报告说,金妃带来了自己做的点心想请皇帝品尝。
金妃就是朝鲜进贡来的美人,话说这还是册封之后两人第一次见面。
“让她进来。”
王霄放下手中的话本小说看向门外,却发现外面居然站着三个漂亮的宫装女人。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七十四章 夏桀暴虐,商纣无道。全不及陛下之万一!
门外的金妃身后还站在两个窈窕的身影,那是朱棣的妃子安贵妃与朴妃。
原本她们是要为朱棣殉葬的,一条白绫送她们上路是命运的安排。
而王霄提前废除了殉葬制度,让她们得以活了下来。
之前王霄发布宗室令,允许有子嗣的前朝嫔妃们跟着儿子出宫生活。年纪大的也可以回家,如果还有娘家的话。
只是这两人一没有子嗣,二来如果她们回到朝鲜,铁定会被那些深受儒家思想迫害的朝鲜臣工当做是被大明退货。
在如此羞辱面前,这俩人除了被自杀之外绝无其他出路。
她们就这么继续待在了大明的皇宫之中。
王霄清退大量宫中人员,并且逐渐着手削减直到彻底废除太监制度。以后宫中全部使用女官。
清退了大量人手,开支也就大幅度降低。多她们两个吃饭不成问题。
王霄废除太监制度改用女官,绝非是他好色,而是从根源上断绝宦官集团的出现。
像是王振那样的人,危害实在是太大。
金妃来了之后,两个寂寞的女人终于有了家乡来的同伴。
在这孤寂无情的皇宫之中,她们三个几乎天天都腻在一起。
皇宫里的女人不用去操心家国大事,也不用担心锦衣玉食。整天闲着没事干,那精力自然而然的就都放在了争宠上面,也就是俗称的宫斗撕x。
这次金妃过来送点心,主意出自朴妃,点心实际上是安贵妃做的。
当然,她们现在的称呼应该是太妃。
金妃拎着食盒走了进来,行礼之后打开食盒,将朝鲜传统糕点松糕摆放在王霄的面前。
糕点是呈莲花状摆放,不过很明显的能看到,盘子里面少了一块。
当皇帝的都害怕被人下毒,所以吃东西之前都会有人先尝过才行。现在宫里的这份工作,还是胡善祥的姑姑胡尚仪在做。
拿起块松糕扔进嘴里,味道还算是不错。
当然,重要的不是糕点,而是送糕点的人。
皇宫的女人所求其实很简单,她们追求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
或者说,她们追求的都是为皇帝生孩子。
生个女儿那就一世荣华富贵无忧。若是能有儿子,那立马就能成为全天下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之一。
母凭子贵,是这个时代女人心中最大的信念。
王霄仔细打量着跪在一旁的金妃,肤白貌美自不用说。
娇嫩的肌肤让人有忍不住伸手去捏一捏的冲动。
王霄真的身手去捏了她的脸蛋。
光滑细腻,还很有弹性。
接下来的事情属于不可描述阶段,只在皇帝的起居注上有记载。
夜半时分,金妃说了件勾起王霄回忆的事情。
金妃说她的两个姐姐活的很是苦闷,每天都是以泪洗面到天亮。
这番描述让王霄回忆起了那个与自己对练冲灵剑法,输了之后还会耍赖使小性子的小姑娘。
一别经年,你还好吗?
第二天早上,金妃是被她从朝鲜带来的宫女背回去的。
王霄长期与孙若微姐妹一起切磋,加上本身身体素质强悍,可不是金妃一个人能抗的住的。
晚上的时候,王霄在御书房里批阅奏章,皇后孙若微过来了。
“你的事忙完了?”
王霄放下奏章,向着孙若微招手。
明朝礼仪,皇后是天下女性之首。不但要管理后宫,还要接见那些勋贵命妇。孙若微的工作很多也很忙碌。
“听闻陛下宠信了金妃,刚从她那边过来。”
孙若微再大气她也是个女人,面对这种事情不可能真的视而不见。
王霄拉住她的手,发力一拽就把女人拉入怀中。
“这种小事情不用在意。”
王霄止住孙若微的挣扎,拿起桌子上的一份奏章打开“江南龙王爷折腾,你看派谁去好?”
看王霄说正事,孙若微也就不挣扎了。看着奏章仔细思索起来。
这次的事情,就这么在两边都心照不宣的情况下翻了过去。
王霄逐步掌控大权之后,他手里的刀子终于是伸向了那些大头巾们。
登基之前的那些破事被王霄拿出来,作为理由清扫了一批文官。
这些事情还在文臣们的预料之中,所以对王霄的清扫没有丝毫的反对。
可接下来,当王霄重整都察院,并且将都察院上上下下全都换成武将主理的时候,文臣们就急眼了。
大明的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就是用来肃清朝堂的。
可是后来都察院上上下下都是大头巾们在主理,他们对朝堂上的督查与威慑力快速下降。
毕竟这就等于是让大头巾们自己举报审查自己。这要是能够起到作用,那才叫怪事。
王霄清理朝堂的时候,都察院就是重点。
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十三道的监察御史都被换了一遍。
最大的革新在于,王霄这次将这些位置都填上了武将。下边的众多御史们也是从军中调的军法官来出任。
土木堡之变前的大明军方很是强势,无论是军队战斗力还是军纪方面都很出色。
再加上文武不两立,用武官来督查文官,这记重拳对大头巾们来说堪称致命。
以杨士奇为首的众多文臣们激烈反对。
他们以唐末藩镇的例子来苦苦劝说王霄,试图让他认为武将权利过大会导致黄袍加身之事重演。
深知明朝历史的王霄对此嗤之以鼻。
不好好监管这些大头巾们,那才是真正的要完蛋。
至于武将,锦衣卫之后的工作重点就是盯着他们。没谁可以拥有不受控制的力量。
王霄命人在奉天殿外立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都察院以武将军法官充任,万世不移的祖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