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青云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林南1
大人们见状,大感有趣,纷纷笑着逗她。夏姨娘道:“哟,还害羞了呢!雪宜,还有没有糖啊,姨娘也想吃一块啊!”却见小雪宜没有回话,过了一会儿身子在祖母怀里使劲拱了拱,还悄悄地动了动胳膊,腾出小手来偷偷地捂住了腰间的荷包……
如此一来,大人们笑得更是厉害,连陈氏的心情也大好了。老太太赵氏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笑道:“瞧见了没有,这就是血亲哪!血浓于水,是什么时候也变不了的,连这么点儿的孩子都知道和谁亲,何况咱们这些做长辈的?唉!”赵氏看了看身前的林南,眼中慈爱和怜悯之色更浓:“可怜我这孙儿,这么多年在外边儿,不知道受了多少苦哦!”
一提这个话茬儿,屋子里就变得有些安静了。陈氏见气氛有些沉闷,忙笑着说道:“这一切都过去了,婆婆也别难过了。对了,瞧我,光顾着聊天,都忘了让南儿认亲了。”
“哎呀!”经陈氏委婉地一提醒,老太太赵氏也醒过神来,连忙将林南拉到身前,挨个指着正厅里这些见过的没见过的,所有人都挨个介绍了一遍。先前林南已经见过大伯和伯娘了,加上夏姨娘也认识了,另外一位大伯的妾室姓郑,性子偏静,不似夏姨娘那么爱说。
正厅里多出来的那个年轻人,原来是林文和林武的弟弟,排行第四,名叫林德。此时年方十六,正在家中读书,似乎是要考个功名。老太太只一指,林南便依着吩咐上前见礼。那林德样貌倒颇为秀气好看,只是站在正厅中闷闷得不怎么说话,显得有些木讷。见林南上前见礼,只微微打量了几眼便回礼不再说话。
林德身旁右手边,站着两个八九岁的孩子,穿着都颇显富贵气。大一点的那个身穿琥珀色织锦缎的袍衫,上面绣着宝相花;小点的那个穿着油绿色织锦缎的袍衫,也绣着宝相花。两个孩子眉目都显端正,因未到及冠之年,所以都梳着双髻。
老太太赵氏招了招手让那两个孩子来到近前,给几个小人儿相互介绍。原来大点的那个孩子叫林福,小的那个叫林寿,都是夏姨娘所生,算起来应是林南的两位堂兄。众人的注视之下,林南显得分外乖巧,迈步上前挨个行礼:“见过大堂兄,二堂兄。”
“哎哟,乖孩子,这可错了!”老太太赵氏一边笑一边纠正着。“你大堂兄可不是这个,这两个是你二堂兄和三堂兄。”
“哦。”林南听了连忙改口。但就在这一岔的功夫,林南忽然见到这两位堂兄脸上的神色有些不对。先前众人注视下,这两位堂兄看自己的神色也显得很是亲近,可有那么一瞬间,林南分明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敌意……
难道说,自己来了,也抢了老祖母对他们的宠?林南想起先前小丫头的事情,自然而然地这么想。因此心中只是一恍惚便过去了。
正在众人闹哄哄地在老太太面前不断夸奖林家几个孩子的时候,忽然外面掀帘子进来一个大丫鬟,左右瞧了一眼说道:“老太太,老爷,太太,大少爷来了。”
“啊?”老太太赵氏听了一愣,林文和周氏夫妇也有些意外,林南偷眼瞥了一眼面前的两位堂兄,见他们脸上神色颇有些别扭。再往旁边的夏姨娘脸上看看,果然也瞧见了一丝异样。林南心中不觉有些疑惑,这位大少爷究竟是何人物,怎么只闻其声就让许多人生出这些变化来?





青云记 第二十二章 堂兄
第二十二章 堂兄
林南正自心中疑惑,就听祖母赵氏说道:“他这是干什么!自己身子骨不太好,就安安心心地在房里躺着,急急地过来,若是见了风可怎么得了?”
“老太太说得是,启哥儿也真是的,什么事儿不能打发个丫头来说,这兴师动众的……”夏姨娘还待继续说些什么,眼角余光忽地瞥见周氏在看她,立刻将后半截话咽了回去。周氏面上淡淡地一笑,说道:“想是启儿知道南儿来了,见兄弟的心切,所以才等不得了。婆婆也别着急,这会儿天气也未见凉,平时身边侍候的丫头也都警醒着呢,该做的肯定都落不下。”周氏说着,有意无意地看了夏氏一眼,说道:“再说,启儿虽然身子骨不好,但也不是一点儿见不得光的。”
周氏虽然平日里不哼不哈,看起来像个面人儿似的,可若真是惹急了,说起话来也丁是丁卯是卯,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此刻夏氏顺着老太太话音想说她自己的儿子,周氏哪能不护住了?夏氏听了周氏这不着痕迹的话音儿,面色忽地一紧,便打个哈哈遮掩过去了。
此时连个丫鬟和一个小厮已经搀扶着一个人来到了正厅门口,厅里的几个下人连忙上前帮忙,总算把这位启哥儿给弄到屋子里来。跟随他来的小丫头搬了张椅子过来,将椅面上掸了掸,随后从身后的丫头手里接过一个厚实的石青缎锦垫,放在椅面上;接着又拿过一个石青缎的靠垫,扯着靠垫两边的带角绑在了椅背上。一切忙活完了,这才扶着这位大少爷小心地坐了下来。
林南看着众人忙前忙后,一时间有些纳闷,这位启哥儿到底生了什么病?居然这么小心。直到下人们散了,他才算有机会打量起自己这位堂兄来。林启乃是靖北伯林文的正室周氏所生,但生下来不久便身染怪病,本来身子骨还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变得越来越差。眼下虽然身高四尺有余,却是瘦得有些禁不起风的模样,长期在屋子里躺着,见不得阳光,脸色也是一片苍白。唯一可以夸几句的便是浑身上下充满了书卷气。
周氏此刻站在儿子身边,见他安顿完了,没等老太太说话,周氏便先训斥道:“你这孩子,这个当口过来凑什么热闹,还得让大家伙儿跟着你忙活!万一见了风,岂不是又让老太太惦记!”
“嗯……”果然,周氏这么一说,老太太倒有些不高兴了,轻咳了一声说道:“算啦,既然来了就坐着吧,咱们林家也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启儿向来是不愿意给我这个祖母添麻烦的,既然这么着急过来,想必是心切见自己的小兄弟吧。”说着,看了看林启,目光很是慈和。
林启挣扎着想从椅子上起来执礼,却被老太太制止了。林启的目光在厅里扫视了一圈,最终终于落在林南身上,上下打量了林南几眼,面上显出笑容来,对赵氏说道:“祖母说的是,孙儿听下人们说,二叔家的南弟找回来了,心中着实欢喜,所以……所以一时心急,便想过来见见。”
“嗯……”老太太点了点头,似乎喃喃自语:“既是想见兄弟,那也算不得是凑热闹。回想起来,你们这兄弟俩好像今回也是第一次见,南儿,快过来,见过你大堂兄!”
“是。”林南闻言连忙快步上前,执兄弟之礼见了。
林启此时已过成童之年,头上黑发早散了角子,束发未冠,若不是面色苍白,身体羸弱,看上去倒颇为儒雅。此时林启看看林南头上的发束,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怎么,南弟还未到成童之年,便想着要束发了?”
成童之年,指的的是男子十五岁,在十五岁之前,男子发髻为在脑后左右各梳一个角子,称为总角。“总角之交”,便是老百姓俗称的光腚娃娃,发小儿。待到十五岁时,男子便可散了总角,改为束发,但此时不可加冠,待到二十岁的时候,行了加冠之礼,在那之后便可以戴帽子了,表示已经成人了。
此刻林启见林南没有梳着角子,因而有意逗他。林南见这位堂兄似乎人很和善,便开口答道:“角子不好看,我觉得这样更显气派。”
“呵!”一句话把老太太赵氏也逗乐了。“你才多点儿大的娃娃,就忙着显气派了,呵呵!哎哟,我想起来了。”老太太指了指旁边坐着的林文:“你倒是随了你大伯,他小的时候就私下散了角子,逼着丫鬟给他束发来着!”
老太太这一揭林文老底,把厅里众人都逗笑了。林文老脸一红,瞄了二弟林武一眼,嘿嘿笑着说道:“母亲还不知道吧?其实二弟小时候也私下散过角子,我还是和他学的呢,只是我束发是为了让人看的,二弟却总是偷偷一个人在屋里看。”
“说自己就说自己,你扯上我干什么!”林武也闹了个大红脸,坐在那浑身有些不自在。倒是陈氏似乎从不知道自己丈夫有过这样的事情,偷偷瞄了丈夫两眼,低着头抿着嘴笑。
二人这一番话,让众人笑得更是厉害,赵氏显得很是开心,看着林南道:“如此说来,南儿这孩子倒是不知究竟是随了爹爹还是随了伯父了,不过随了谁都无妨,日后若是知道上进,便不做个将军,也做个堂官去!”老太太虽是开玩笑,但其中也有教诲的成分,是以林南听了,便乖觉地跪下谢祖母教导。
只听林启继续说道:“祖母不知,此番听到南弟回来,孙儿心中从未向今日这般高兴。回想起当年,祖母还在昌宁府二叔家中小住,若不是孙儿又犯了病症,也不会惹得祖母急急回返。”林启说着,脸上已满是歉疚之色。“若祖母没有回来,想必南弟也会照看得周全,便也不会被那畜生得了空子,抱走了南弟,让他空受了这么多年的苦楚……”
“哎哟,好好的提这些干什么!”老太太也被林启的话勾起了往事,虽说林启说的不全是事实,但多多少少也有些关系。可老太太虽说心疼小孙子,但还是明事理的人,当下训斥道:“胡说什么!那畜生既有了那般心思,便是我在,也难保没有一时疏忽,又怎么能怪起你来?小小的年纪不好好养病,整日里胡思乱想什么!”
林南在一旁听了,心里对往事也有了个大概的眉目,见这位堂兄委实是愧疚得深,便上前出言安慰。此时林文林武,周氏陈氏也互相对视了一眼,心下都是暗叹,倒是夏氏在旁边游目四顾,将众人神色都收在眼底,却只顾低着头,不敢胡乱说话。
眼看着天色将晚,赵氏便吩咐了丫头下去备饭,借着这个由头把刚才的不快抛开了。




青云记 第二十三章 规矩?偏袒?
第二十三章 规矩?偏袒?
一直以来,老太太赵氏虽然住在靖北伯府,但除了逢年过节、时令之日,平日里饭食都是单开,林文一家在自己屋里吃,老太太单独另开一灶。今天林家人聚得多,老太太便吩咐一同在正厅前边摆席了。
小丫头们穿花蝴蝶一样往来奔忙,打扇子的打扇子,点蜡烛的点蜡烛,拿着绢帕在身后随时准备侍候的、传菜的……待饭食摆上来,众人依次就座。老太太赵氏居中,左手边是林武、陈氏、林南,然后是老四林德和林福、林寿;右手边是林文,然后是周氏、林启、夏姨娘、郑姨娘、小雪宜。
大户人家,衣食住行都是有些规矩讲究的,别看小雪宜平时会腻在老太太怀里,但正式的吃饭场合,却还得自己单独占个台面,不能恃宠而骄。古时风气以左为尊,平时朝官坐堂,百姓婚嫁乔迁、丰收添子等等喜庆之事,俱都以左为尊,惟独“宴饮”例外;古时宴饮、兵事、凶伤吊唁等等,俱是以右为尊。时人形容武将常用“无能出其右者”来显示其勇武过人,便是由此处而来。此外,排序还讲究男尊女卑,男上女下,相学上看手分“男左女右”,实际上也是从尊卑演化来的。
林南自懂事起就一直游荡在外,没有在府院里长大,虽然对时人一些常用礼比如作揖、见礼等等有些了解,但对这些细致的繁琐礼节却半点也不知道,此刻只是跟随着父母就座,暗地里由母亲陈氏提点着,才没有坐错了位置。
饭菜摆上来,林南的肚子已经咕噜噜响了起来,刚一抬胳膊,母亲陈氏的手暗地里已经压了过来,林南偷眼看了看旁边的林福林寿和小丫头雪宜,见他们神色如常,俱都没有动筷子,这才知道自己差点出了丑。
待到老太太动了筷子,林文和林武相继吃了一口,其余人等这才开始动筷子悄无声息地吃喝。这顿饭食周氏暗中已经交代过了,所以颇显丰盛,既有鸭鱼脂肉,又有清淡爽品,老老少少总能找到自己合口的吃食。
夏氏和郑氏两位姨娘虽上得了桌面,但自家人知自家事,当然不能像在自己屋里头那样大模大样地坐着吃喝,夏氏依然是带着笑容,站起来忙着给老太太赵氏和林文周氏等人布菜,郑氏虽然不擅说笑,但动作也丝毫不慢,转到林武陈氏这边忙着侍候着。如此一来周氏倒没觉得什么,陈氏则有些坐不住了,虽然郑氏分属姨娘妾室,但毕竟也算是嫂子,于是陈氏也不便安然坐着,一边忙着招呼着丈夫和侄儿,一边也看着自己的儿子林南,免得他在这饭桌上做出不合规矩的事情来,惹得老太太吃不下饭,更让其他人瞧了笑话去。
岂料陈氏这般小心,那般小心,连林南筷子使得不好都连忙拿了一个勺子塞给他,可是小心到最后却仍旧出了纰漏。她千算万算,没算到一件事。古时候人们吃饭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到了现在虽然有时候大家子聚会饭桌上也聊天,但吃东西的时候却还是要小心着尽量不发声的。此时靖北伯府前院正厅上,在座的所有人包括站着的丫鬟们,也都是受过这方面训练的,惟独有一个人,在这方面的礼仪是一片空白。
老太太赵氏刚吃了几口清爽小菜,正夹了一块嫩白笋尖往口里放,忽然听到一阵怪异的声响。
呼噜!嘶——哈!嘎吱嘎吱!唏哩呼噜!
老太太一皱眉,笋尖落到了面前的碟子里,筷子便放下了。此刻其余众人也觉得奇怪,纷纷停了筷子朝声源处望去,只见陈氏右手边坐着一人,此刻左手端着青瓷饭碗,右手的小勺子拨动如飞,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吃得正欢。别人吃两口的时间,他四五口饭已经下肚了,顷刻间面前碟子里的菜便下去了一半!吃到兴起处,也不用汤匙,直接端起汤碗灌上两口,由于汤还未凉,喝完之后难免嘶嘶哈哈一番。
却不是林南,又是何人?
夏氏和郑氏正在布菜,忽然身边传来这样一阵怪声,闪目一瞧居然是这位少爷,夏氏差点憋不住笑出声来,连忙扭过头去捂住了嘴巴。郑氏心中也是一惊,偷眼瞧了下老太太神色,却见老太太先是脸色一沉,而后愣了片刻,似乎发出了一声叹息,随后竟是没事人似的夹起了笋尖,放进嘴里嚼了起来……
这个当口,这正厅宴席上可谓是众生百态,各不相同。周氏只是略微瞥了一眼,便低头敛目只顾吃自己的,林文则抑制不住,看着小侄儿的吃相也没说什么,只是在一旁笑,不时还遥遥“配合”地喝上一盅。林武先前也是一愣,待回头见到是自己儿子,看他吃得兴高采烈,不但没发火,反是欣慰地笑了笑,旁若无人地低下头继续喝酒。
这一下只苦了陈氏了,这么多双眼睛盯着,陈氏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有心想叫住自己的儿子告诫一番,可见他吃得香甜,又怕说了之后他再也吃不下。一时之间,心里矛盾纠结,低着头满面通红,自是吃不下饭了。
大人们如此,孩子们又是另一番模样。林启从小家教甚好,只瞥了一眼便低了头,倒没觉得什么,四叔林德则微微皱了下眉头,只没说话。另外三个则各个是脸现怒容,林福林寿哥俩儿齐齐停了筷子,再也吃不下去了。旁边的小雪宜则没停,只是一边吃一边生气地看着这位新来的哥哥,想想自己一直被大人教训着吃饭不能大声,走路要款步而行,稍有不对祖母便冷了脸色。可眼前这位小哥哥吃饭如此粗鲁,可……小雪宜看了祖母好几眼,却发现祖母悠然吃得正香,丝毫没有理会,更别说冷了颜色了!所以小雪宜一边瞪着这位出格的小哥哥,一边心里头有些愤愤不平,觉着有些委屈。
不大一会儿,那声音忽然停了。陈氏正低着头强忍,此刻偏头看看,发现儿子忽然不吃了。林南不是傻子,虽然他不懂大户人家吃饭的各种规矩,可他还有眼睛和耳朵呢,终究这两样东西不是用来吃饭的!他吃着吃着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再微一打量,发现周围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朝着自己看,尤其是对面林福林寿那哥俩儿,放筷子的动静也显得有点大,林南自然就知道自己好像哪里不对了。
他一看旁边,自己的母亲陈氏没有吃喝,反是将头低了下去,还有些红,林南有些疑惑。再偷偷看了下旁人吃喝,立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既然知道了,林南哪还再吃得下去?自己在这里吃喝,让母亲跟着丢人受罪?
“娘……我吃好了。”林南像个犯错的小人儿似的,暗地里扯了扯陈氏的袖子,也没敢大声说话。陈氏只微微点了点头,却没有告诉他应该干什么,于是林南只好尴尬地坐在椅子上,既不敢转来转去四处看,也不敢乱说话,怕再给母亲惹什么麻烦。
“唉!”饭桌子下面发生的事情,老太太赵氏都尽收眼底,虽然老了,可她却不是那糊涂的人。看着表面上都装作吃喝实际早已经心不在焉的后辈们,老太太终于放下了汤碗,叹了口气道:“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南哥儿吃饭是爽利了点儿,但他是经受过苦日子的孩子,此番回来了,往后日子还长着,这些细枝末节的以后慢慢教给他也就是了。”老太太看了看林南,笑道:“见到我孙儿这么能吃,我倒是放了一半的心,不管如何说,没病没灾的就算是祖宗护佑,孩子有福。”
众人面面相觑,尤其是夏氏和郑氏,任她们如何猜想,也没料到老太太不但没发火摔筷子,反倒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夏氏两相一比,心中不由得有些怨气:到底是嫡亲的孙子啊,瞧瞧,平日里什么礼仪乃修身之本,此刻这亲孙子吃饭和猪吃食似的,倒成了“爽利”!往日不离嘴边的礼节规矩,现下一个翻身,变成了“细枝末节”了!夏氏布菜的手不由得有些颤抖,强忍着没有将心中怨愤表露出来。
此刻这么一闹腾,大家伙也都吃得差不多了,老太太说完话,便起身了。这样一来,林文林武也站了起来,随后丫鬟们便开始撤席了——这宴席到得此刻便算是散了。别人倒还好说,林福林寿刚才因为林南的关系,吃了几口便放了筷子,此刻宴席撤了,他们可还饿着呢!只是又不敢明说,只好暗地里找自己的娘亲安排点吃的。
众人各忙各的,林文林武和周氏陈氏则随着老太太到偏厅喝茶。老太太看了一眼身后的陈氏,微微一笑:“老大媳妇在这就行了,你就别陪着了,趁着灶上还没歇,自己去安排几样可口的吧。别想得那么多了,这又不关你的事儿。”
陈氏一听,脸上又是一红,但心底里还是感激的,忙谢过老太太。只听赵氏继续说道:“我看这孩子也还没吃饱,刚才明显是拘着了,罢了,你们娘儿俩一块儿去吧,以后吃饭,还是各吃各的,我么……就跟着南儿吃吧。”




青云记 第二十四章 省亲
第二十四章 省亲
八月十二,京师,靖北伯府。
林南已经在此呆了快三天了,初时做梦一样的感觉也渐渐远去,祖母赵氏的慈祥和母亲陈氏的关爱让他悬着的心慢慢地踏实下来。失去过才懂得珍惜,这话用在林南身上再合适不过。此番重回母亲的怀抱,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林南分外地珍惜,生怕一个不留神,这美好的一切便会在眼前消失。而靖北伯府除了林南回来的第一天大家在一起聚餐之外,剩下的两天都按照老太太的吩咐,各吃各的,由于林武夫妇是自外省归来,所以这几日老太太灶上临时添了用度,林南一家便和老太太一起用餐了。
此时昌宁府知府林武已经离开衙门快十天了,即便是太后恩典,皇上通融,若是再住下去,恐怕便有人就此生事,于是林武便向老太太提出,要带着林南返回昌宁。谁知道老太太明事理是明事理,可这个当口却死活不同意,非要林武一家在京师过完中秋不可。林武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应下了。
别看林武在老太太面前一副乖儿子的样子,但在外面可完全不是这副模样,能从小小的七品县令一路升到知府,并且不论到哪,都将该地的衙门打造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样的人会是一个温顺之辈么?
眼下林武担心的倒不是担心衙门会出什么乱子,昌宁府的那把椅子林武已经坐了两年了,手底下人什么模样自然心中有数,别说十天,就是离开二十天三十天,相信他的衙门都不会变化太大。可是,内部没有变化,外部可就说不准了,万一有人拿着此事作为籍口向上参上一本,纵使皇上有心压下来,只怕这“因私废公”的帽子也是跑不了的……
正在林武左右为难的时候,前边忽然有人来报,贵妃娘娘要回府省亲了!
贵妃娘娘便是林家的长女,是老太君赵氏和林侍郎所生的嫡女,即林文和林武的姐姐,早年宫中选秀,被皇上看中,便做了嫔人。由于为人宽厚仁善,又擅于揣摩皇上心意,因此进宫之后很是得宠,这么多年下来,几经波折,此时已经是贵妃娘娘了。
林贵妃虽然在后宫受宠,但颇识事体,靖北伯府就在京城,她却鲜少回来,倒是老太君赵氏偶尔想女儿了,便请旨进宫去见上一见。此时众人听见贵妃娘娘回府省亲,高兴之余,便纷纷忙碌起来。
眼下贵妃娘娘还未出宫,只是先打发人来林府通知一声。于是林文一家,林武一家,外带着下人们都开始打扮的打扮,干活儿的干活儿。府门前是照例要打扫一番的,门楣门面都要擦拭,上面也要挑上四个大红灯笼。正厅上也摆了两桌瓜果点心,临时又添了几把椅子。按说宫里的贵妃回来省亲,也是有规格排场的,但林贵妃素来勤俭,又不爱好虚名,早在上一次回来就吩咐过不再铺张,所以林府下人倒省了许多麻烦,如此少了许多条条框框,贵妃回了娘家,倒多出了许多温馨之感。
忙活了足有一个多时辰,看着已经快到辰时了,府门前终于又有人来报,贵妃娘娘仪驾已经到了古石街口了!
老太君为首,林府的一行人等俱都出了大门口,分上下尊卑挨个站了,朝着接口处望过去。此刻自老太君赵氏以降,人人都按照规制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
老太君是二品诰命夫人,头上正中戴一尊赤金拔金观音,左右各有珠翠花两朵,上方有珠翠云喜花三朵。右边偏戴一朵指顶大西洋珠翠悠挂着垂缨。前面宫女太监开路,后面一模一样也跟着十几个。
1...56789...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