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朕就是亡国之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走去看看,朕今天要亲自炒一次钢!”朱祁钰坚信实践出真理。
既然自己失败了,那就要从失败中寻找原因,亲自到炒钢的工坊看看,亲自动手做一下。
朱祁钰带着锦衣卫来到炒钢工坊的时候,吓了住坐工匠们一大跳,他们倒是知道这是皇帝,毕竟朱祁钰这十多天的时间,天天往这里跑。
但是这身粗麻短衫的装扮,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几个工匠带头要跪,朱祁钰阻止了他们,说道:“继续炒钢,朕要观摩。”
炉子和朱祁钰用的炉子没什么大的区别,铁水流出五尺外的一个耐火砖砌成的方塘之内,一群工匠,将袋子里的泥巴扔进了铁水中,抄起了旁边的木棍开始搅拌。
“这是什么?”朱祁钰拿起了一把泥巴,满是疑惑的问道。
“污潮泥,就是铁料粉和石英石敲成粉末。”一个工匠磕磕巴巴的回答了一句。
朱祁钰拿起了一根柳木棍,站在方塘砖沿之上,开始学着工匠搅拌。
铁水很热,站在方塘之上没一会儿,朱祁钰满头是汗,他手中的柳木棍没一会儿就烧没了,他又拿起了一根,继续搅拌。
热,朱祁钰很快就明白了汗流浃背这个成语,是多么炙热的词语。
他只觉得被铁水炙烤的一阵阵的眩晕,甚至脑阔都有点疼。
他甚至闻到了烧羽毛的味道,朱祁钰知道,那是蛋白质氧化的味儿。
他看着明黄色的铁水,在柳木棍下如同胶状物一样不停的搅动,忽然知道自己问题出在了哪里。
这些铁水被搅拌,为什么不会冷却,反而变热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啊。
他放下了木棍,走下了方塘砖沿。
大明的朝臣是没有权力阻止皇帝胡闹的。
比如朱瞻基喜欢玩蛐蛐,朱厚照喜欢豹房猛兽烧自己的寝宫、嘉靖皇帝朱厚熜喜欢修仙、朱由校喜欢木匠,这类喜好,朝臣们上谏过。
但是大明皇帝大权在握,谁又能劝的了?
朱祁钰走下了方塘砖沿之后,于谦才重重的松了口气,太危险了!
每年都会有工匠因为脚滑落入铁水之中,尸骨无存。
陛下怎么能这般胡来呢!
“朕明白了,朕明白了!”朱祁钰极为英气俊俏的脸庞,被熏得黑乎乎的,但是他丝毫不在意。
他想明白了应该怎么办,他找到了问题出在了哪里!
“朕现在就给你画图纸,今天就把这个前包改出来,明天,我们再试一次!”朱祁钰十分兴奋的边走边说。
于谦虽然不知道皇帝想明白了什么,但他还是俯首说道:“陛下,昨夜就熬到了子时,今天就不用陪臣一起熬着了。”
“没事,还年轻。”朱祁钰满不在乎的说道,他连衣服都没换,就在王恭厂画了图纸,当场改装。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四十二章 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朱祁钰的绘图是十分迅速的,而且他的图纸具现的速度,也是无与伦比的。
纵观全世界,大明依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组织力依旧是世界独一档的存在。
大明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匠,他们对于朱祁钰的那些奇思妙想,总是有着十分强大的具现能力。
他只是画了个灶儿,第二天清晨醒来的时候,他画的灶儿,已经全部修好了。
前包的改变速度之快,让朱祁钰叹为观止。
现在前包已经大了一圈,四周全都是风道,只不过这个风道不再是向炉内吹热空气,而是向前包吹热空气。
前包是炉前储存融化铁水的地方。
当木炭、铁料、石英石等物在炉内经过高达1350°的烧灼之后,融化成为铁水,慢慢汇集在前包之中。
被工匠们称之为釉质的黑灰色杂质,会漂浮在铁水之上,通过排釉口而出,那是一种黑色刺鼻的软软絮状物,是杂质,在冷却后会变的生脆。
当前包攒够了铁水之后,再戳开前包底部的孔洞,铁水就会蹚出,浇铸成为铁锭。
大明的工匠忙活了一晚上,将炉内壁的燃烧残留物和耐火土一起戳下,再涂抹上新的耐火土。
炉上的风眼在开炉之后,都被釉质堵住,但是已经被清理干净。
而现在炉内正在不断的投入柴火,里面在烧火,将耐火土烤干,防止他们在高温下脱落。
朱祁钰认真的考察着整个风道,前包的风眼都位于底部,而且需要的风力极大才会保证它不会再次被堵上。
“陛下,按照经验而言,往前包里吹气,它会非常快的冷却,甚至可能会把整个前包都变成一坨铁。”于谦忙活了一晚上,他虽然困惑陛下的命令,但是他坚决执行了陛下的命令。
朱祁钰点头说道:“是的,一般经验而言,即便是加热过的空气依旧是远比铁水凉,凉空气和炙热的铁水混合到一起,必然会让铁水变凉。”
“按照一般的经验的确如此。”
就像是热水中混入了冷水,热水会变凉一样,于谦的说法没有问题。
但是炒钢法的铁水在搅入了空气之后,非但没有凝固成铁块,反而愈加炙热。
于谦虽然不知道自己的陛下在卖什么关子,但是他没有任何阻拦皇帝的意思。
几个工匠,几个炉前工,几千斤的木炭,和几块砖头,几块废铁料,这些东西加起来,还没朱祁钰扔在民舍的那件常服贵。
那件常服需要近万两银子,才能织好,一个景泰炉实验一次,也就不足百两银子。
一件衣服就够大明开炉上百次了,陛下这个爱好,真的不算贵。
大明皇帝愿意关注军工厂,这对兵部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他没必要阻拦。
随着炉子的再次点燃,多人协作的风箱再次开始工作,呼啸的风道向着景泰炉扑去。
铁料、木炭、石英石、白云岩、石灰石混合,在工匠不断的摇动之中,慢慢爬升,从炉顶倾斜而下,淹没在炉内的火舌之中。
在加热的风力之下,火苗汹汹,所有的物料变成了红色,随后慢慢融化在了炉底,明黄色的铁水缓缓的流过中桥,在前包炉底汇聚,慢慢升高。
大明的工匠们经验极其丰富。
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听炉内火舌舔动的呼呼呼声,来判断加料时机;只要瞄一眼就知道哪个风道堵了;稍微闻一闻,通红发黑的釉质散发的味道就可以减少或增加石英石、白云岩的数量。
“转风道!”一个工匠大声的喊道。
前包的风道打开,几个工匠用力的拉动着风向,加热过的空气,如同针一样源源不断的冲向了前包,釉质开始起泡,并且向着排釉口加速排出。
不对劲儿,这是排釉口的炉前工的第一反应。
排釉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确切的说,釉质在铁水上漂浮,在排出的时候,通常是通红发黑的絮状物。
就像是黑色的黏糖一样,需要他去打釉。
每次炉前工都需要将手中的铁錾子戳进排釉口,用力的卷动才能拉出釉质。
但是现在只要戳开排釉口,釉质会流出排釉口,而不需要炉前工戳进去卷动。
“要炸炉了!”炉前工面色惊变,大声高声呼喝了一声,让所有人撤离。
温度太高会炸炉,炉前工的高呼声惊动了所有人,他们立刻离开了景泰炉的范围。
朱祁钰甚至不知道在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被锦衣卫护在了身前。
“砰。”
随着一声巨响,炉前包的砖石盖腾空而起两尺多高,是被包里的膨胀的釉质顶开,随后又重重的落在了前包的外围,没有砸坏前包。
铁水四溅。
“没有炸炉。”负责景泰炉的大师傅徐四七,擦了擦额头的汗,虽然出了点小意外,但是并不是什么大事,前包盖被顶跑了而已。
随后大师傅的面色立刻凝重了起来,别人都在后退的时候,他却大跨步的向前,来到炉前,拿起了铁錾子戳开了前包底部的孔洞,让铁水缓缓流出!
“干活!”大师傅高声呼和了一声,所有的工匠再次聚集在炉前。
几个炉前工惊呼着:“我的老天爷,怎么会这样?”
朱祁钰在锦衣卫群中,站直了身子,铁水的颜色已经变了,在1350°时,铁水的颜色是明黄色,但是眼下,炉包里的铁水,已经趋近于白色。
按照一般的规律而言,不加木炭、碳,光吹空气,会使铁水在炉中凝固。
但是,从炉前包底部鼓进空气后,情况出人意料!
趋近于白色的铁水,在不停的沸腾着如同火山喷发一样激烈,而且形成褐色烟雾不断的飘动着,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两刻钟的时间。
这次开炉的时间很短,大约持续了两个时辰,景泰炉的前包每次可以容纳铁水七百斤,每两刻戳开一次,一共浇铸了八次,一共得到了四千九百斤的成品。
埋砂降热之后,一块块铁锭从沙中被取出,整个砂房比夏天还要炙热几分。
但是此刻的众人,已经顾及不了这么多了,他们聚集在砂房之中,等待着大工匠徐四七解开谜底。
朱祁钰要上前,却被于谦所阻拦,大工匠带着工匠们进入了砂房,推出了一车又一车的铁锭。
“陛下,是钢!陛下,是钢!是钢!”大师傅高声惊呼着。
徐四七不能理解,为什么加了个灶,就变成了钢呢?
朱祁钰快步上前,来到了排车之前,看到了断口,比白口铁的断口更加雪白,他用力的吐了口浊气,露出了一个欣喜的笑容。
“成功了啊。”朱祁钰不由得挠了挠头发。
真的成功的时候,朱祁钰并没有多么的震撼,反而是心里落下了一块石头。
所有的工匠们笑的如同孩子一样,他们也不顾不得烫手,不停的用撬棍扒拉着钢锭,不停的讨论着这种神奇的事情。
于谦大声的喊道:“为陛下贺!为大明贺!为天下贺!”
他任兵部十数载,焉能不知道如此造钢法,对大明意味着什么?
以大工匠徐四七为首的匠人们立刻大声的高呼:“为陛下贺!为大明贺!为天下贺!”
朱祁钰挠了挠头,笑容满面的说道:“同喜,同喜。”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
朱祁钰是极为幸运的。
大明的铁料其实是高磷铁料,磷被空气氧化之后,会被白云岩还原成磷,重新进入钢水之中,如果钢水中的磷过高的话,就会一击即碎,不堪大用。
土法炼钢的年代里,不合格的钢,大多数都是高磷。
中国幅员辽阔,但是高品质的铁料其实很少,铁料大多数不堪大用。
他的幸运就幸运在,景泰炉的防火内衬砖和耐火土,是碱性材质,由白云石打碎制成的耐火砖。
再加上添加在物料中的石灰石,可以让钢水脱磷,才获得了大成功。
这没关系,朱祁钰已经决定每年少做两套常服。
支持王恭厂进行大规模的实验,如何配料,如何控制炉温,如何改进炉前包。
他少做两套衣服,可以支撑王恭厂实验上千次了。
“总之,是一个好的开始。”朱祁钰看着偌大的景泰炉,换好了衣服,终于松了口气。
钢铁,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无论何时都是如此。
朱祁钰志得意满的看着景泰炉,这里就是新大明帝国的起点。
他看着脚底下的钢锭,颇为感慨的说道:“于老师父,朕有个想法,大明的工匠只有匠户和住坐工匠两种,只有住坐工匠有月盐可以拿,我们是不是可以进行分级。”
“厘清大明工匠们的技术能力,顺便鼓励工匠们技术进步?”
合理的、灵活的利用制度、规定,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朱祁钰追求的目标。
于谦显然一愣,俯首说道:“臣也曾经想过,但是毕竟都些奇淫巧技,登不得大雅之堂,臣这几天就写好奏疏,呈陛下御览。”
奇淫巧技…
在宗族礼法的大背景下,工匠们的技术都是奇淫巧技?朱祁钰对此嗤之以鼻。
“嗯,于老师父,早些休息去,朝堂是战场,瓦剌人也要来了。”朱祁钰非常肯定的说道:“于老师父以后还是莫要熬夜的好。”
“谢陛下体恤。”于谦恭敬的行了个稽首礼,送离了朱祁钰。
他没有遵循皇帝的命令去睡觉,而是在景泰炉周围的钢锭上穿行,偶尔他还会蹲下,查看着钢锭的切口,露出一些欣慰的笑容。
在于谦看来,他一点都不害怕瓦剌人。
就像他说的那样,大明京营里的精锐战死了,还有备操军、备倭军,还有他,他们战死了,还有其他的大明人站出来,前赴后继。
大明不怕战败,但是他却是深深的畏惧着,大明失去了进取之心。
这对一个王朝而言,是致命的。
今天大明一场大病不死,却畏头畏尾,平衡、绥靖、妥协,那大明总有一天会亡的。
好在,赶鸭子上架的大明新帝朱祁钰,似乎并不是一个甘于守成的君王。
他抛了抛手中的钢锭,扔在了砂土之中,拍了拍手,双手放在背后,向着马厩而去。
他一直在想,为什么比铁水凉的空气灌进去,铁水的没有凝固,反而变得更加炽热。
这种事为何如此怪异,难道说朱祁钰真的是应天运而生?
朱祁钰知道答案,其实就是铁水中碳、锰、硅、磷在充足的氧气下,充分反应,才让铁水温度再次拉升。
他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一大堆可持续性制备的钢锭,那于谦收获的是:大明中兴有望。
大明皇帝回到了郕王府中,汪美麟和杭贤带着孩子来看了一圈,结果大明皇帝忙于案牍,她们也只是看了一眼,就黯然离开了。
两个美妇对视了一眼,难道是因为生了孩子,所以陛下对她们已经失去了兴趣吗?
“真是太可惜了。”朱祁钰颇为感触的点了点紫荆关的位置,他完全不知道汪美麟和杭贤所思所想,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打退瓦剌人。
柰子固然好,但是有命才能享受。
“陛下可惜什么?”兴安送了一盏茶问道。
朱祁钰其实一直不想战争发生在国门之内,这对民生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比如从朝中明公送自己的妻儿南下,无数人南逃,大明向南的大路上,每条路上,都是挤满了逃难的人,商贾拖家带口的离开,连产业都丢下不顾,京城内的东西两个大集,已经门雀可罗。
这种现象,于谦用兵祸来形容。
他其实和于谦讨论过夺回紫荆关的可能性,但是被于谦否决了。
如果可以决战于野,于谦一定不会惜命,但是不可以,六师尽丧的后遗症也在逐步的蔓延。
大明的臣民们,连在廷文武,都对大明的实力,失去了一定的信心。
“缺马呀。”朱祁钰颇为无奈的说道。
大明军队战阵可谓是一等一的强,但是缺少马军是不争的事实。
正统年间,河套其实已经被瓦剌人实际控制,大明缺马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大明也从野战军逐步沦为守城军,大明的知府们,现在戍边最大的成就,就是修了多少城墙。
“修城墙,而不厉兵秣马,这就是现在大明朝的现状。”朱祁钰感慨的看着堪舆图,这是个系统性的问题。
兴安放下了茶盏,默默的研磨,想了许久才说道:“陛下,不是臣多嘴。”
“这大明的朝臣们为什么喜欢修城墙?原因错综复杂,但是修城墙最为省事倒是真的。”
“征民夫为军户,缙绅们,不高兴,都去当兵了,谁给他们种田?”
“练兵费时费力,还不讨好,练的好了,朝里的明公们不高兴,就有人说拥兵自重。弹劾一下,都察院的言官们闻风而动,逮着军将们就开始弹劾,谁受得了?”
“练的不好,就更别提了,那更是费力不讨好,还被人嘲弄。”
“臣以为这件事还是的缓缓图之,等到打退了瓦剌人再说。”
朱祁钰看着堪舆图盯了很久说道:“兴安,你觉得这一仗,能赢吗?”
“不晓得,臣心里没谱。”兴安选择了实话实说,这是他真实的想法,他就是个跑得快的小太监而已,军国大事哪里懂?
凤阳诗社的那篇《布仁行惠议》为什么被陈循看到?
因为流传极广。
和兴安一样,其实多数人,对于即将而来的京师保卫战,没有任何信心。
朱祁钰让卢忠抓了凤阳诗社的十四个人,但是这事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类似的观点在坊间喧嚣,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京师这一战,不仅要胜,而且要大胜!
“瓦剌人走到哪里了?”他忧心忡忡的问道。
兴安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明日可能就到紫荆关了。”
瓦剌人走到哪里了?
比兴安估计的要快一些,他们已经进了紫荆关内。
站在紫荆关的城头上,瓦剌太师也先,看着不远处的关沟,脸上的笑容无论如何都无法抑制。
“大皇帝,你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吗?”也先用力的拍了拍城墙,指着远处的关沟大笑着问道。
朱祁镇摇头:“朕不知。”
也先指着远处的沟渠说道:“此地名为关沟,居庸关有南北两道关口,被称为南北口,而两侧是崇山峻岭,约四十里沟谷,叫做关沟。”
“而居庸关就雄踞关沟之上,东西延展长城,自古就很难攻陷,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
“皇上,如果你是瓦剌人,你如何攻破居庸关呢?”
朱祁镇看着远处的居庸关摇头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无须攻破,走到那里,自然处处拜服,不攻自破之。”
也先听闻朱祁镇如此说,阵阵晕眩,连连失笑。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四十四章 膨胀的也先
“噗,哈哈哈…咳咳!”也先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笑得十分张狂,笑岔气都咳嗽了起来。
他笑话朱祁镇是有理由的。
其实在去宣府之前,他也是这么想的,皇帝自然是四海皆服。
但是宣府城下,杨洪压根不搭理他这个皇帝,到了大同,城门不开,只有刘安出城问安。
也先那个时候也知道,朱祁镇这个皇帝攥在手里,怕是已经无法威胁大明了。
也先摇头继续说道:“你看这居庸关北口,灌入铁汁,浇铸城门,在北口外百余里内撒上蒺藜,人马皆不能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想要拿下居庸关,不死个几万人,决计不可能。”
“但是南口地势平缓,粮道柴道皆在南口,绝不可能封闭,但是南口处于关内,怎么才能拿下呢?”
“要拿下居庸关的奥秘,就在我们脚下的紫荆关。”
也先的眼神中充满了怀念,怀念那个不可战胜的大元,怀念大元开国时的种种,如此天下之雄关,也可不费一兵一卒攻破之。
也先扶着紫荆关的城墙笑着说道:“当年我朝太祖皇帝成吉思汗,带领大军之居庸关之前。”
“在成吉思汗攻打居庸关之前,我大元的箭簇万户哲别将军,已经带人打过一次居庸关,用计巧夺,但是无力久占,因为那时的金国野狐岭长城依旧在金人手中,合围之势下,万户哲别无奈撤退。”
“但是这一次不同,成吉思汗已经攻取了野狐岭,拿下了宣德府,也就是现在的宣府重镇。可是来到居庸关,面对天险,也是束手无策。”
“金人守城将领完颜纲、术虎高琪都是能战之将,三万乣军,足可抵挡十万军士。”
“而就在此时,我大元遣金使阿剌浅,在成吉思汗迎娶歧国公主的时候,就走过一次这里,他知道一条小路,可破居庸关南口。”
“而这条小路的出口,就是我们脚下的紫荆关,所以,皇上知道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来这里了吗?”
“只要拿下了紫荆关,居庸关唾手可得!”
“以内三关为线,割断大明山外九州与京师的联系,则进可攻大明京师,退可狩猎于山外九州。”
“大同宣府两镇!就会变成孤城一座!哪怕墙高城坚,但是依旧有攻破的那一天!”
也先越说越兴奋,滔滔不绝的对着朱祁镇讲解着自己的用兵之道,奈何朱祁镇看了半天,琢磨了半天,依旧是不得要领。
但是他愣了愣说道:“居庸关那么好拿的吗?”
“太师真乃是用兵如神也。”喜宁赶忙送上了马屁,这是也先讲这么多的目的,听人夸赞。
至于自己的皇上,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质询太师呢?
也先哈哈大笑,他的目光看向了大明京师的方向,一种名为野心在他的心中躁动。
在土木堡惊变之前,也先也没想到会俘虏朱祁镇,在俘虏了朱祁镇之后,他的野心还是猛烈的膨胀起来。
成吉思汗手下大将哲别,用计谋拿下了居庸关,但是因为野狐岭(张家口附近)依旧在金人的手中,不能久占,不得不撤退,他是知道的。
而此时宣府重镇依旧牢牢的掌控在大明手中,此时他最应该做的,就是他说的那副模样。
占据内三关,彻底切断宣府与大明京畿的联系,对山外九州逐个攻破,彻底占据山外九州和河套平原,再图进军大明。
1...1314151617...5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