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朕就是亡国之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生类怜悯令,是陈福寅让倭国农民安居乐业的一系列政令,其中包括了酗酒闹事禁令、夜间禁止营业、居酒屋征收运上金等等一系列的手段去限制酒量的超大规模供应,这些手段里最有效的是酗酒闹事禁令。
一旦被界城港五城兵马司的校尉们抓到了酗酒闹事,则一律充籍为奴,送至银山吹银,到死方休。
袁彬等人从来不是要禁酒,他们也禁不掉,减少酒量供应只是为了此地的治安稳定,让商贸畅通,以便倭银更快的随船回明。
而居酒屋之外,最多的地方都是茶社和娼馆了。
居酒屋、茶社、娼馆其实类似的产业,都是服务于界城港来往商贩的需求而诞生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大明海贸的发展速度完全正相关。
而这些娼馆也需要交税,交税的对象则是盘踞在整个界城港的青兕组,这是城内的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社团组织。
而几乎所有人都认定,青兕组就是山野袁公方养的打手,青兕组收的所有保护费,都要系数上交给袁公方,而所有人都默认了这个税收,因为交了保护费之后,青兕组真的会负责治下安稳。
青兕组的诞生,完全是意外,在政治环境恶劣的时候,许多的农户落草为寇成为了盗寇,而袁彬接手界城港的时候,界城内外皆是匪帮。
这些匪帮必须打击,维护界城港的营商环境,但当时山野公方多方用兵,人手不足,陈福寅开始收拢各方游勇,建立了青兕组。
但凡是手上沾了血的贼寇都被处以斩首,而留下来的大多数青兕组成员,虽然战力极弱,但是背靠本丸殿守阁的青兕组,反而成为了城中最大的社会组织,并且开始履行收税职责。
总之,在界城港的一切活动,都要纳税,就连死亡之后的丧礼,也要收份子税。
而最后这些税收都变成了大明界城市舶司的盈余,被送往了大明。
袁彬看到了那些抛头露面的娼妓,而这些娼妓背后,则是庞大而复杂的人丁贩售的贸易链。
战争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昂贵的人类活动,而为了战胜,倭国的大名和守护代们,都要倾尽全力的去谋求胜利,而大明有千万的光棍,为了解决这些婚配问题,倭女就成为了一个可以变现的资产。
只要各个大名能把倭女送到界城港市舶司来,就可以起运至大明,而且获利颇丰。
而这项产业,则由界城港原来的主人,细川胜元负责。
细川胜元可能不是一个优秀的大名,但是绝对是个优秀的商人,这买卖越做越大。
倭女,成为了一种类似于牲畜的商品。
在倭国的经营,可谓是:大明尽得其利,但是恶名片缕不沾身。
收保护费的社团组织是青兕组,地地道道的倭国人,组织买卖人丁的细川胜元,更是倭国名主。
所有的恶,都是倭国人自己在做。
袁彬终于来到了界城港的港口,看到了那些惊恐不已的监生们,他们坐船来到倭国之前,一直在担忧日后的生活困苦,但是到了地方,他们才发现,原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恶劣。
这些监生们会感恩陛下的宽仁,因为犯的错误不够严重,只是被流放到了倭国,而不是爪哇吗?
不会,他们只会用更加恶毒的语言,去攻讦陛下。
“为首那人,不就是陛下的黑白无常之一的马面袁彬吗?他怎么在倭国,而且好像还是这倭国的贵人?”一名监生看到了袁彬的身影,眉头紧蹙的说道。
另外一名监生十分笃定的说道:“好像是他,我以前远远看到过一次,他的脸上有一道斜长的疤痕,就是他!”
袁彬在倭国的活动,奉天殿的一些朝臣们知道,但是大多数的大明百姓并不清楚,监生并非官身,便更加不知道,那年册封的山野袁公方,是封在了倭国。
“诸位监生。”袁彬拍了拍手,示意所有人安静下来,但是多数的监生仍然嘈杂无比。
“安静!”袁彬厉声呼喊了一声,场面瞬间安定了下来,这声带着怒气的暴吼,让这些个监生腿肚子打转,这是何等的凶神恶煞,一声怒吼镇魂摄魄。
袁彬这才满意,左右巡视了一圈说道:“我是袁彬,大明锦衣卫指挥使、陛下册封的山野袁公方袁彬,就是你们听说过的那个,为了抓喜宁跑了八十一里地,生生把马追死的那个袁彬。”
袁彬这些年的成果,不仅限于此,但是这件事被广为传播,因为人跑死了马,成为了一件趣事,在街头巷尾被谈及。
袁彬看着众人讶异的神色,继续说道:“你们到了倭国,也不是不毛的蛮荒之地,至少这里还有我,若是有事可以求助大明界城港市舶司,那是大明的领土范围,若是遇到了困难,也可以到内城的殿守阁报于殿守阁护卫,他们会通传给我。”
“袁指挥也是被流放到这里的吗?”一个胆子颇大的监生大声的问道。
袁彬摇头说道:“我、山野公方有司、市舶司等官吏,和你们不一样,我们是被派到了倭国公干,你们是被流放。我们随时都能回去,但是你们不能。”
“我们不一样。”
“我对你们只有三点要求,第一点,无论做什么,都先想想自己是从大明出来的,以大明利益为先;第二点,谨记你们流放的身份,不要试图逃回大明,这会让你家人跟着不幸;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旦如同孔府余孽干扰倭银入明,我会亲自动手杀了他。”
“我说到做到。”
袁彬和这些监生们约法三章,第三条是最重要的不能违背的禁令,作祟者杀无赦。
“还有,我提醒你们,等闲不要听信任何倭人的话,离开界城的范围,出了这地方,真的很不安全。”袁彬给了他们善意的提醒,对界城外的世界不要太好奇。
那是人间炼狱,生在大明,长在大明的监生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界城之外是如何的恐怖。
而且,这些恶毒的读书人,要是配合各地的大名做起乱来,干扰到了倭银入明,那就是十恶不赦了。
“送他们去官舍。”袁彬挥了挥手开始放行。
在前往官舍的路上,所有的监生,都是坐马车前往,而不是步行,这和监生们想象的完全不同,而沿途可以看到界城港虽然比不上京师那般奢华,但是也是有享乐之地。
有人仍在哭天抹泪的担忧日后生活,有些人已经嗅到了商机,这里是的确不是不毛之地,在这里,甚至可以发大财!
李秉倒是好奇的问道:“你不让这些人离开界城,就不怕他们霍霍你的山野公方?他们可不安稳。”
袁彬笑着说道:“如果生活安定,有吃有穿,有妻有子,有人鼓噪你造反,你只会认为对方有病。反之,则一定会跟着一起鼓噪造反,因为人活着,首先就要填饱肚子。”
“界城这地方是整个倭国最富足的地方,这些人,就是居中鼓噪挑唆,也难成大事。”
“再说了,倭国乱不乱,我袁彬说了算!”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八百一十九章 要么不跪,要么一跪到底
袁彬这句话嚣张吗?
其实没有,因为在倭国地面,这地方乱不乱,袁彬真的说了算。
袁彬失去了恭顺之心吗?也没有,因为这就是陛下册封袁彬为山野公方的主要目的。
一个大明人控制的倭国,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袁彬默默的看着这群读书人向着官舍而去,摇头说道:“我们准备下,再次见一下倭国的天皇吧。”
倭国的实际统治者是各地的大名、守护代们;在官文之中,统治者为倭国的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政;但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后花园天皇。
在倭国的文牍之中,皆以‘天子’二个汉字称呼天皇,其以倭代华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而在南宋亡国、崖山海战之前,倭国的文牍,对天皇的称呼都是倭国国王。
是在南宋亡国之后,倭国才改称天子。
倭国的局势如此复杂的原因,还是倭国以下克上层层架空的传统艺能,历史渊源。
袁彬在倭国活动了这么些年,早就见怪不怪了。
在经过了很多沟通之后,倭国当下的后花园天皇,终于决定来到界城,面见已经确定为大明人的袁彬。
这次的见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历朝历代,中原王朝对倭国的册封之中,倭国的天皇从来没有出面朝见过使臣,都是由摄政关白或者幕府出面。
而这次的谈判已经筹备良久。
促成这次会面是主要原因是倭国的政治环境全面败坏,守护大名正在向战国大名转变,各地大名彼此征战,民不聊生,再加上大明在倭国设立的市舶司,种种原因之下,倭国最近出现了一股磅礴的风力,那就是倒幕浪潮,倒幕的风力越来越大。
倭国上下,迫切的希望倭国恢复原来的模样,甚至出现了一股尊皇讨奸的势力,推动着后花园天皇出面理政。
而这次尊皇派一力促成了天皇出京都来到界城本丸殿守阁和山野袁公方会面。
后花园天皇彦仁的诉求是:
希望山野袁公方彻底代替室町幕府,成为倭国的官文中的统治者,让倭国恢复政治上的安定,给所有人一个喘息的机会;
希望山野公方能够出兵平定各方不臣名田主,剿灭那些诱发一揆民变的名田主,戡乱反正荡清寰宇,恢复倭国的朗朗乾坤,让日月之光,普照倭国内外;
希望可以和袁彬结成兄弟,这样一来,袁彬的儿子,就可以被后花园天皇彦仁收继位犹子,进而在后花园天皇死后,继位天皇的位置。
犹子,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兄弟的儿子,也就是侄子或者侄女,之所以不这么称呼,是因为《论语·先进》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犹子,等同于自己的儿子,在倭国又有继承人的含义在内。
总之这次的后花园天皇罕见的出来参政,并且和倭国地面最大的势力主见面之事,引发了各方的热切关注。
“足利义政在做什么?”李秉面色凝重的说道,事涉室町幕府生死存亡的会面,这个室町幕府的将军,应该有所反应才是。
袁彬面色复杂的说道:“足利义政沉迷于猿乐与酒宴之中不可自拔,将国事全部交给了尹势贞亲与季琼真芯耳闻。”
“这尹势贞亲和季琼真芯二人也是有趣,你方唱罢我登台,倒是演了一出好戏,这各地大名对尹势贞亲极为不满,尹势贞亲就就坡下驴,换上了季琼真芯为政所执事。”
“结果这个季琼真芯干了一个多月,反对声更多,这尹势贞亲就又成为了政所执事。”
李秉盘算了许久说道:“这足利义政有没有可能是故意卖丑,麻痹我们对他的警惕,然后藏在暗处,咬我们一口?”
“换成其他人,我可能会那么想,但是足利义政的话,确实没有那个可能。”袁彬的面色更加复杂了。
在战场上,小看对手是兵家大忌,是任何一个带兵打仗的人都要避免的一个错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是连陛下都明白的道理。
袁彬也不想小看足利义政,可是足利义政自己轻贱自己,现在倭国的局势已经到了天皇出宫,到界城见袁彬,而不是袁彬上洛的情况下,这足利义政仍然在玩乐的同时,还在朝中玩换‘政所执事’的把戏。
足利义政的主要精力还在操弄权柄,这和建文帝实在是太像了。
建文四年,徐辉祖在齐眉山大胜燕王朱棣,并且斩将李斌,结果南衙京都内传闻燕军败退已经退兵了,建文帝就召回了徐辉祖,导致了灵璧的何福与平安独木难支。
最终导致了灵璧之战,建文君大败,燕王大军顺势南下入了京师,燕王当了皇帝,成为历朝历代,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桉例。
建文君到底为何要召回徐辉祖?说到底还是朝中的文臣,担心武勋领兵在外,权力过大的政治操弄。
在战争的时候,仍然沉迷于政斗中不可自拔,战争必然失败。
“没有可能是在卧薪尝胆吗?”李秉依然有些担心。
“即便是他在卧薪尝胆,我们只要不疏于防备,便可以了。”岳谦开口说道:“战场拿不到的,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
岳谦经历过了京师之战的所有博弈,也先在京师之战的失败,导致了不得不归还太上皇稽戾王回京。
战场的胜负决定了利益的分配。
燕王登基为帝,不是燕王在燕府装疯卖傻换来的,是燕王一次又一次的击溃了建文君的军队,最终得到了帝位。
“那倒也是,我们准备见一见这位后花园天皇吧。”李秉点头认可了岳谦的话,这里是倭国,是人间炼狱、群雄蜂起的倭国,这里,拳头大就是最大的道理。
次日的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袁彬换上了陛下御赐的蟒服,端坐在殿守阁内,等待着后花园天皇前来会面。
而他的手边摆放着题本,上面写着山野公方的条件。
这是袁彬第二次见后花园天皇彦仁,上一次是袁彬前往京都为陛下寻找伴手礼的时候,从倭国的皇宫拿走了三神器之二的时候,那会儿彦仁越是号丧,东西便越重要。
现在是第二次见面了。
而后花园天皇彦仁正在一步步的跟随着季铎来到了本丸,看着密布的箭楼,在思索这坚不可摧的本丸,当初袁彬到底是如何在一夜之间攻下了这里。
相比较京都皇城的破败,界城本丸的殿守阁金碧辉煌。
彦仁一步一步的走上台阶,站在门前思索了良久,他曾经多次劝过足利义政认真对待国事,但是足利义政非但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反而拒绝了他的召见,这才最终导致尊皇派决定设法更换幕府将军。
在多方大名都得到了消息,他这个天皇要到界城来,但足利义政又一次让人失望了,足利义政并没有做任何的阻拦。
在来到界城之前,彦仁还对足利义政抱有最后一丝幻想,至少室町幕府的存续,对足利义政应该很重要才对。
但显然,足利义政并没有做出任何应对的措施。
想明白了自己到底来做什么的彦仁,迈进了殿守阁大门。
“袁公方的悍勇之名,即便是在京都的皇城内亦有二人,今日一见,果然器宇不凡。”彦仁来到了殿内,满是笑容的紧走了几步,对着袁彬打着招呼。
袁彬沉默不语,把彦仁的热情晾在了一边。
因为李秉是大明的天使,彦仁理应先对大明使者见礼之后,袁彬才会开口,这是藩国仪注里的规矩,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变。
袁彬其实知道彦仁的心思,彦仁不跟大明天使打招呼,就是想要忽视袁彬大明朝士的身份,进而在倭国的大框下和山野袁公方进行谈判,将谈判的双方锁定为倭国天皇和倭国诸侯之间的谈判,维持之前倭国的政治体系,幕府摄政,维护一丝体面。
但是袁彬就是不给他体面,非要等到彦仁跟大明使者见礼之后,才会开口。
殿守阁内一时间有些沉默,一见面,山野袁公方就已经开始上压力了。
此时的彦仁恨不得夺门而出,他背后的尊皇派,根本不知道他要面对的是怎么样的凶神恶煞。
“见过大明使臣。”彦仁只好对李秉行礼。
李秉却半抬起了头,沉默不语的看着彦仁,到了这个时候,彦仁仍不肯跪见,藩国仪注中明确规定了藩国国王面见大明使臣的礼节,不跪天使不会开口。
更何况这是个僭越称‘天子’的藩国国王。
天子这两个字能随便用的?
景泰元年时,大明遣使朝鲜册封朝鲜国王,朝鲜王世子李弘暐不肯跪迎天使,因为朝鲜觉得大明在正统十四年,被瓦剌打的丢盔弃甲,大明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无敌天下的威慑力。
大明使臣因此愤而离席,带着册封诏书返回了大明,而后还发生了朝鲜使臣和大明礼部尚书胡濙,在奉天殿上对藩国仪注的争论。
而《藩国仪注》正是胡濙本人主持编纂的,里面的条条款款,胡尚书再清楚不过了。
王世子李弘暐后来什么下场?因为迟迟得不到大明的册封,朝中内外局势不稳,首阳大君、王世子的四叔李瑈,便取而代之了。
这争的看似是礼,其实争的还是利。
是尊皇派拱着彦仁来到了这殿守阁会面议事,这开场就是一次利益的博弈,在这方面,李秉是绝对不可能让步的。
在彦仁还在犹豫的时候,李秉忽然站了起来,准备离开,而袁彬见李秉站了起来,也跟着站了起来。
既然不肯放下面子,那就不要谈了。
压力又一次的来到了彦仁这边,彦仁无奈,赶忙甩了甩袖子,缓缓跪下,大声的喊道:“倭国后文德院主彦仁,叩见大明使臣,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彦仁的跪礼,不是跪使臣,而是跪大明皇帝,这也是藩国仪注里的规矩。
彦仁的自称也很有意思,自称为后文德院主,而不是天皇,倭国人心里也很有数,在大明使臣面前,但凡是说出那两个字,大明就是懒得打倭国,也得倾尽国力把倭国内外,犁庭扫穴了。
李秉代表的是大明皇帝的意志。朱祁玉作为皇帝不喜欢别人跪,但是作为臣子,需要让人跪下对陛下行礼。
李秉终于心满意足的坐下,袁彬也跟着坐下,这场不公平的谈判开始了。
在这个谈判的过程中,彦仁要一直这么跪着。
“我这里有一题本,是我们的条件,名为《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一十七条》,若是后文德院主肯答应,后文德院主所请,我也可以答应。”袁彬将手中的题本交给了彦仁。
彦仁跪在地上打开了这一十七条,看完之后,人直接傻掉了。
袁彬慢条斯理的说道:“第一条,禁绝一切文牍之中关于天子二字的代称,一切以德主相称。”
“我手里有几本你们倭国编纂的史书,里面都用天子二字,这要是送回大明,陛下就只能派大明水师来问问尔等,这天子到底是谁了。”
其实陛下早就知道倭国的文牍以天子称呼天皇了,不过陛下并不是很在意,陛下对倭国只关心倭银。
陛下可以不在意,但是臣工不能不在意。
这几本倭国修的文牍,送回大明去,那朝中就是最绥靖、最不愿轻启战端的文人墨客,也得高呼倭寇僭越讨逆了。
陛下就是再懒得搭理倭国,也得准备水师细细谋划,彻底消灭倭国了。
北元昭宗自称天子,朱元章和昭宗打了近二十年,最终也没把昭宗的帝号给打掉,昭宗死后,蓝玉才彻底打掉北元朝廷,把北元打成了北元汗廷。
“无论会面议事结果如何,这一条是必须执行的,否则发生什么,没有人能够保证。”李秉补充说道:“这是谈判的先决条件。”
这第一条就是废除延续至今的倭国皇室。
彦仁万万没想到,袁彬的这第一条就这么的苛刻,压力倍增。
袁彬极为冷漠的说道:“要么不跪,要么一跪到底,你既然要选择战争,我可以给你战争。”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八百二十章名曰亡国的循环
袁彬的实力,完全可以提刀上洛,兵谏灭倭,完全不需要大明水师,如果大明水师给予助力,那自然是万无一失。
袁彬之所以没有那么做,完全是因为征战必然影响生产,影响到倭银入明的大计,所以袁彬等人才决定和倭国的天皇谈一谈,看一看,能不能达成目的。
“这第一条,实在是做不到。”彦仁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虽然很怕,但他不能这么做,他作为一个肉食者群体的代表,现在答应了去帝号的结果,就是被反噬,进而快速的失去一切。
尊皇派在尊皇,他的身边已经围绕了一整批的守护代,他无法选择背弃,这也是他一进门一直希望在倭国的大框架进行谈判的原因。
“一共十七条,除了第一条以外,其他的都可以同意。”彦仁也害怕袁彬发飙,立刻做了表态。
第一条是面子,其他十六条都是里子。
其他的十六条规定了倭国天皇的活动仅限于追求文学和礼仪不得理政;公卿的任免皆要由公方独决;公方有权力干涉倭国天皇的婚配以及安排倭国宗室出家修道;倭国天皇承认日本国王将由大明任免;倭国将承认界城市舶司的存在,并将界城港划为大明的疆土;公方有权征讨各地不臣、不德守护代进而任免令制国国主等等一系列的条件。
彦仁此言一出,季铎等人都是频频侧目,在用眼神交流彼此的惊讶,他们在倭国活动多年,早已经知道了倭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但是今天才知道,原来能够做到这种地步。
哪怕是失去一切,也要保住天皇的名号。
在彦仁看来,这一切都是可以答应的,因为这些权力,从来没有在彦仁手中。
自从关白摄政崛起,藤原氏掌控了朝中大权之后,倭国的天皇早就成了庙里的神像。
不曾拥有的东西,失去之后便不会心痛,更加不会珍惜。
在彦仁看来,后面十六条答应,袁彬不过是历代以来又一个幕府罢了,只要倭国的基本政治体系还在,日后袁公方不过是倭国幕府的一代而已,还会有更多的幕府出现代替山野公方。
但是第一条答应了,就是破坏了倭国的基本政治结构,那反而有倾覆之危。
袁彬沉默了片刻站了起来,颇为平静的说道:“既然没法谈,就不谈了,送客。”
袁彬挥了挥手,离开了殿守阁的大殿,宣布谈判就此结束。
彦仁伸出一只手,带着些许哀求的语气,急切的说道:“袁将军不再考虑一下吗?!”
1...453454455456457...5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