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猛士回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真实的狼
罗剑此前也认真分析过,清兵现在虽有近百万人马。但杂牌队伍确实不少,这些杂牌队伍多是清兵入关后投降的明军、大顺军,满清接受他们投降之后,根本来不及对他们进行精简整编,扬州军就已经开始崛起。这些队伍面对扬州军和后来的国防军时都是大规模的溃败,已经在这些队伍心中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再加上满清朝廷着实也没有指望他们能起多大作用,平日里饭都吃不饱,训练就更谈不上。
但满清仍有一些精锐,罗剑仔细算过,北京附近起码有近十万人马是真正有战斗力的,这些清兵基本都换成了米尼枪,在满清朝廷不计成本保障和孔有德拼命训练之下,战斗力当不可小视。
另外就是盘踞在两湖的洪承畴集团。虽然洪集团有三十多万人马,但罗剑估计也只有近十万人马不好对付。
河南的豪格集团虽有十五六万人马,但基本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并没有大规模换用米尼枪,这部分人马虽有一定的战斗力,但面对已经一师一旅换了新式步枪的一军,估计抵挡不了多久。
草草吃完了晚饭,罗剑就回到房间里开始写信,第一封信是写给史可法的,把今天同孔胤植谈话的主要内容都说了。也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史可法和南京政府的主要领导从根子上来说,还都是儒家思想的忠实拥趸,他们基本都是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尽管在具体思路上有些差异。但根子还在儒家。
罗剑此前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他一直担心把政府内部的思想给搞乱了,进而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第二封信是写给刘肇基的,也把自己对满清的军事实力进行了一些分析,指出从全国战场上来看,清兵的兵力部署如同一根哑铃。如果从中间掐断他们,则其首尾不能相顾,一军目前担负的就是“斩腰”的作战任务。
罗剑希望一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干净彻底地消灭豪格集团,再根据南北两个方向的战事发展适时向南北机动。
写完了两封信,罗剑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上十点,正要准备洗漱睡觉,却又想起乙邦才说的“杂牌”队伍,心里一动,走到门口让卫兵把乙邦才请了过来。
罗剑把已经封好的两封信交给了乙邦才,让他连夜派送往南京和徐州,安排完了,这才拉乙邦才坐了下来。
“参谋长,你还要安排人连夜尽快赶到济南,让人多制作一些铁皮喇叭,还要尽量多印刷一些传单。”罗剑思考了片刻才对乙邦才说道。
“传单?大都督,何为传单?”乙邦才却从未听过这个词儿。
罗剑抽出一张白纸,用铅笔在纸上随意勾画了几下,一幅简单的人物图就出现在纸上,接着又在图画的边上写了几行字,递给了乙邦才。
乙邦才接过纸张,看了片刻就明白了罗剑的意思。“大都督这是要打攻心战啊!清兵士卒大都不识字,看这些图画就一目了然,太好了!”
“这只是我随意想到的几个,你们参谋部再下去好好研究研究,多让人画些图画出来,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效果肯定会很好。再让情报部门与安全部联系,争取尽可能多的把这些传单送到清兵手上。”罗剑交待着。
“好的,大都督,我这就安排人去做。”乙邦才答应下来,手里拿着纸张出去了,罗剑这才洗漱睡了。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匆匆吃完早饭,罗剑就同乙邦才一起往泰安急赶,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终于到了泰安城。
在路上就有信使报告说黄得功正在泰安城等着,罗剑赶到驿馆见到了黄得功。
见到罗剑,老黄显得很兴奋,显然他已经察觉得今年对满清的全面攻势再也不会象前几次那样打打就停下来了。
“兴华,这次咱们是要打到底了吧?”刚一见面,黄得功就急吼吼地问道。
“我说老黄,你咋就这么着急呢?总得让我们喝口水吧?这都跑了一天了,还真是累人呢。”见黄得功着急得不行,罗剑不由得笑了。
黄得功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脑袋,这才把罗剑和乙邦才请进屋里坐了下来。
“兴华,能不能给二师和五师也配发部分扬州二式和新式火炮?我可是听说洪承畴这老小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现在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李成栋小子那儿,一旦他们转向东边,咱们二个师能不能顶得住我这心里还真是没底啊。”
黄得功等罗剑和乙邦才坐下来一人喝了一大杯水,这才开口说道。
“老黄,这个你不用担心,等一军对新战术合练之后就将对归德的清兵发起进攻,豪格估计是顶不住,满清不太可能放弃河南,南方洪承畴集团向河南增援是可以预见的,到时候你们的压力就小了。”罗剑笑着说道。
听了罗剑的话,黄得功低头沉思了半晌,这才抬头说道:“兴华,那你的意思是我们主要是牵制住洪承畴,让他抽不出兵力增援河南?”
“也不完全是这个意思,以一军现在的战斗力,解决豪格部不会需要太长时间,只要一军打好了,估计洪承畴想增援都来不及。到时候就看北面打得如何,如果进展顺利,一军将南下消灭洪集团。”罗剑把战略意图详细给黄得功说了,黄得功听得是连连点头。
“兴华,你放心,我带二师和五师将全力拖住洪承畴这老小子,让他腾不出手增援河南。五师我倒是知根知底,就是不知道二师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这在山东呆久了,对二师的情况我可是两眼一抹黑啊。”
“二师的训练抓得还不错,前段时间总参谋部派人专门去考核过,这个你放心,即使比不上五师,也不会差得太远。”
罗剑这话倒是不假,李本深率二师自从到了安庆之后,至今还未打过一次硬仗,这小子也一直憋着一口气,总想为二师挣个主力师的名头来。
说完了总的战略意图,罗剑这才把昨天晚上想到的宣传战详细给黄得功作了说明,要求黄得功到了两湖也要多用宣传战瓦解清兵中的汉军,对清兵组成了如指掌的黄得功对此深以为然。
“老黄,你年纪已经不小了,不要总是冲在第一线,要多注意安全,现在清兵也大量配备了射程远的步枪,子弹可是没长眼睛的。你回去经过南京时去找小刘,我已经给他交待过了,给你的卫队全部换上新式步枪,另外他那儿还有一件防弹衣,他在南京用不上,你拿着穿上。”
罗剑仔细交待着,黄得功已经年近六旬,现在的战场危险性比冷兵器时代更为大,一旦离战线近了,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兴华,你就放心好了,鞑子想要我老黄的命还没那么容易,不过卫队换上新式步枪,这个我得接着,尽管只有二百支,但关键时候还能派上用场呢。”黄得功浑不在意地说道。
罗剑交待完了,乙邦才又拿出地图,把湖北境内清兵的部署情况详细给黄得功作了介绍。
湖北境内清兵大概有十三四万人,九江有二万多守军,由原左梦庚部总兵卢光祖统领,此人领兵颇有些能耐,二师曾试图向九江进军,却因无新式zha药而无法攻破九江坚城。
鄂州也有二万多人,由原左梦庚部总兵李国英统领,其余基本驻守在武汉三镇周围,镇守武汉三镇的是清兵统领是梅勒章京佟岱。
乙邦才详细在地图上作着讲解,罗剑虽然早就知道这些,但仍是认真听着,看着地图上蜿蜒的长江,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来。
“黄部长、参谋长,我有个想法,你们俩仔细分析一下,看看是否可行?”(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二百九十三章 底牌尽出
阎应元的海军陆战队在南京秘密训练,这支杀手锏原本是用来登陆东北,切断满清北撤的后路,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进行到这一步还需要不少时间,而海军陆战队在阎应元的操练下,战斗力已经大成,不如先让他们到湖北试试手。
更何况三艘主力战舰现在还停在镇江码头,除了日常出海进行一些训练,还在等待时机运送海军陆战队到东北。进军湖北的一些大的城镇大都是依江而建,要进攻这些城镇,几艘战舰上的火炮正好可以提供火力支援,这样就解决了炮兵火力不足的问题。
罗剑担心的是如果先把这些力量用到湖北,会不会促使满清朝廷早日北撤,倘若不把满清整个朝廷留在关内,让他们逃出关去,会不会拉长战线,给以后的作战带来一些麻烦。
待罗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黄得功哈哈一笑,“兴华,你要是不说,我几乎都忘了还有这些大杀器,你担心是多余的,倘若满清主力全灭,哪里还用得着担心他们逃了?到时候我老黄只带一个师就能把他们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乙邦才也在旁边点了点头,显然他也赞同黄得功的意见。
见两人意见一致,罗剑又仔细盯着地图看了半天,心里也在默默算计着。
此前一直考虑只在山东和河南两个方向向满清发起全力进攻,而在湖南、湖北方向尽管集中了一个军二个师,但本质还是以攻为守,防止洪承畴集团北上。
默默地盯着地图,罗剑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把几艘战舰只当成了海军,只想让他们在海上驰骋,却没想到这几艘战舰在长江里依然可以无敌,如果这几艘战舰早日出动,恐怕洪承畴早就在衡阳呆不住了。
想到这里。罗剑轻轻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参谋长,起草命令!命令‘戚继光’号、‘冉闵’号两艘战舰随着黄部长南下,‘岳飞’号留在镇江战备值班。海军陆战队全体出动。向湖北进军!”
听到罗剑下达了命令,黄得功哈哈大笑着站了起来,“兴华,有了这些大杀器,你看我怎么把洪承畴这老小子打得哭爹喊娘!”
黄得功对海军陆战队出动极为满意。他是知道海军陆战队装备的,那可是比七师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到山东之前,他也曾到海军陆战队视察过,知道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力极强,现在有这样一支强军跟随自己,怎能让黄得功不高兴?
“虎山兄,我可提醒你,尽管有了两艘战舰和海军陆战队,但你千万不能大意。一切作战行动须以稳妥为主,咱们国防军人数太少,可不能拿士兵们的性命去跟鞑子拼。阎应元为人谨慎,考虑问题极为细致周到,你要多听听他的意见。”
罗剑见黄得功得意之极,心里有些担心,这才说得十分严肃,连称呼都变得正规起来。
“呵呵,兴华,你就放心好了。老黄心里高兴,这才有些忘形。到了咱这年纪,哪里还象毛头小伙子那般冲动?我就是觉得能早一天把鞑子给赶出去,咱们也能早一天安心把国家建好。这才觉得心里畅快。丽亨的本事我老黄心里有数,当初大都督从常州把他请回来,我心里还觉得有些纳闷,后来才知道大都督请来的是个能人,咱能不听他的吗?”
罗剑听黄得功对阎应元也极为服气,心里也颇觉高兴。阎应元到了扬州之后,一直统领扬州军的炮兵,不仅把炮兵部队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为其他部队培养了不少炮兵军官和骨干,但罗剑知道,这并非阎应元能力的极限,如果把更广阔的天地交给他,阎应元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让海军陆战队南下的时候,罗剑就想让阎应元负责整个南下战事,但阎应元在军中资历尚浅,李本深和翁之琪这些老兵油子恐怕不会服气,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而有黄得功坐镇,阎应元一边指挥陆战队作战,一边出谋划策,效果反倒会好得多。
就在罗剑和黄得功就一些细节问题商讨时,乙邦才拿着已经起草好的命令走了进来,把文件夹递给了罗剑,罗剑仔细看完又交给了黄得功,黄得功看得极慢,半天才看完了作战命令,又递还给了罗剑,罗剑签字盖上了大都督印,这才递给乙邦才,让他连夜将命令传到南京。
这份签了字的命令是不会直接送走的,参谋们还得把这份命令译成密文,密文最后罗剑还得再签字,签的却是连参谋都看不懂的几个符号,郑成功和阎应元每人都有一个小密码本,只有从这个密码本上才能译出罗剑画的这几个符号的意思。
“老黄,你得尽快赶到南京,把我们的意图给督师作详细的解释,不要让他觉得我们的作战意图随时都在变。”命令全部处理妥当,罗剑又对黄得功说道。
“兴华,我比你还着急呢,明天一早我就出发。兴华,你在这边也得小心着,虽然你有那件宝甲,但那东西可防不住头脸,我可听说清兵现在也派了不少探子到了这边,难保他们不狗急跳墙,专门冲着你来。”黄得功关心地说道。
“嗯,我会小心的。昨天听参谋长说两个骑兵旅训练得不错,你觉得能让他们上了吗?”罗剑想起两个骑兵旅的事,这才又问道。
“两个骑兵旅的事我正要跟你说呢,冷允登当个旅长倒还凑合,就是没啥主见,另一个旅长现在还是空着呢,我也没找到合适人选,现在还是派六师的一个团长暂时在那儿领着,兴华,你这儿可有人选?”黄得功点了点头说道。
“还缺一个旅长?”罗剑沉吟了一下,心里动了一下,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卫队长赵全,这小子一直想上前线杀敌,当卫队长早就当得不耐烦了,而且这小子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学习一直没有拉下,对战略大势也一直颇为了解。
“赵全,你过来!”罗剑招手把离得不远的赵全给喊了过来。
一直竖耳听着的赵全一听罗剑喊他,腾腾几步跑了过来,满脸都是兴奋的神色。
“都听见了?想不想去当这个旅长?”罗剑笑着说道。
“大都督马上就要到前线,前线情况瞬息万变,身边可离不得得力的人,赵全现在不能离开!”黄得功见罗剑想让赵全去当骑兵旅旅长,顿时急了。
赵全一听黄得功的话,顿时蔫了下来,他也知道,现在大都督的安全极为重要,若论保卫工作,现在国防军上下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你不用老是呆在我身边,我也不能耽搁你的前途,铁柱不是被你教得差不多了吗?我看他当卫队长就很不错,赵全你就放心去当你的旅长好了。”罗剑笑着说道。
铁柱是扬州城外张老汉的小儿子,当初扬州百姓消灭鳌拜之时,这小子就亲自杀了两个清军骑兵,后来加入了七师,训练一段时间后,王强就把他调到罗剑身边担任护卫,赵全见他机灵,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接班人重点培养着。铁柱也十分争气,学习训练一样都不耽误,现在在护卫队里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铁柱确实不错,我看问题不大,大都督的卫队都是千挑万选的,有他领着不会出问题。”乙邦才跟罗剑接触最多,也最了解罗剑的卫队,少了一个赵全还不至于让大都督的安全受到威胁。
“那行吧,赵全,从泰安到济南还有点时间,你小子可得给铁柱交待清楚,如果大都督的安全出了问题,我老黄非得把你们两个的脑袋给拧下来不可!”黄得功见乙邦才都如此说,也就不再坚持,只是对赵全说得很严厉。
“请黄部长放心,我这就去给铁柱交待。”赵全心愿得偿,心里乐开了花,迫不及待朝几人敬了个礼,转身跑了出去。
“兴华,明天早上我就不过来跟你打招呼了,反正你们明天也要出发,你们也早点睡吧,明天还很辛苦呢。”黄得功见时辰已经不早了,起身朝罗剑告辞。
“虎山兄,那咱们就在这里道个别吧,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罗剑站起身说道。
黄得功举手敬了个礼,“大都督,我们也等着北方传来胜利的消息!”说完大步走了出去。
第二天早晨六点钟,天刚蒙蒙亮,罗剑准时起床洗漱,刚刚洗漱完毕,铁柱就赶过来报告,说黄得功一行天还没亮就已经出发了,听得罗剑摇头苦笑,看样子黄得功昨天告辞时就准备好了,想到老黄这把年纪了,性格还如此火爆,罗剑真不知道在战场上会发生什么。
想到这里,罗剑回到房间提笔又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给阎应元写的,就是交待阎应元一定要控制好进军的节奏,多劝劝黄得功,不能让他的火爆脾气坏了整个战局。
写完了信交给乙邦才让他派人送回去,这才匆匆吃过早饭向济南继续前进。
天气依旧寒冷,早春的阳光并不能驱走寒意,阵阵寒风钻进脖子里,冷得让人直打哆嗦,罗剑紧了紧身上的大衣,拍了拍座下战马,战马开始小跑起来。
前面赵全和张铁柱并排走着,赵全不停地在跟张铁柱说着什么,铁柱也一直频频点头。
看到两人,罗剑想到了汪泽诚,这小子现在可是一军的骑兵旅旅长了,身边的年轻人一个个成长了起来,罗剑心里颇觉欣慰。(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二百九十四章 拼了命的豪格
砀山县城外跟山东一样还被冰雪覆盖着,城外被冰雪覆盖着的广袤田野在阳光的反射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这儿的天气却比泰州城外要好不少,阳光照在身上能让人感到稍许的温暖了。
刘肇基举着望远镜站在城外的一个高坡上,看着前面正热火朝天训练的部队。
“参谋长,你们参谋部要把训练的情况好好总结,尤其是一师跟八师的配合,一定要总结出经验来,看来短时间内八师是不可能换装了。”刘肇基放下望远镜,转头对站在身边的一军参谋长何英说道。
一军参谋长何英同乙邦才一样,也是个投笔从戎的秀才,以前是刘肇基部下参将,后来在总参谋部干了一段时间后,刘肇基把他调回老一师当了参谋长,部队扩编以后,他就直接当了一军的参谋长。
“军人请放心,这些工作我已经安排人在做了,不过以一师的火力配备,注定他们要同八师采取完全不同的战术,如何让两师协同作战,这其中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啊。”何英说道。
“现在组织部队演练,不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吗?如果没有这些问题,我早就打过去了。骑兵旅和炮兵团的训练你们要盯紧点,这可是咱们一军的看家宝贝,训练可不能放松了。”刘肇基指着正在县城东边训练的骑兵旅和炮兵团说道。
“军长,说起炮兵团,庞虎这小子还真不错,把炮兵隔山打牛这招用得是炉火纯青,昨天我到炮兵团去看了,他们阵地后方七八里远都能打到目标,中间还隔着几座小山呢,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何英尽管是个秀才,但也只学习过基本的数学知识,对炮兵射击的专业知识了解得不多。
“还‘隔山打牛’呢?我说参谋长。你这个秀才得下得功夫学习才行啊,我老刘都知道那叫间接瞄准射击,这里面道道多着呢,你这个当参谋长的可不要外行指挥内行啊!”
刘肇基的话让何英脸红了起来。低头应了声“是,军长。”
其实现在炮兵的间接瞄准射击还只是初步的,这种射击方法对地图的要求极高,如果地图不能详实准确,想要打准基本是不可能的。训练时打得准,是因为这儿的地图是参谋们经过长时间测绘出来的,今后上了战场,炮兵还得以直瞄半直瞄为主。
二人说着话,眼看中午就要到了,正准备回去吃饭,一匹战马从远处奔了过来,马上骑士嘴里喷着热气,显然跑了不短的距离。
“大都督急信!请刘军长签收。”马上骑士到了刘肇基跟前翻身下马,从腰间的围着的布袋里拿出一封牛皮纸密封的信件交给了刘肇基。
刘肇基打开信件认真看了起来。看了约摸十分钟,这才转头对何英说道,“通知各师团主官下午在指挥所召开作战会议!”
何英通知下去以后,回到刘肇基身边,这才问道:“军长,情况有变?咱们马上要开打了?”
“咱们一军必须尽快解决豪格,大都督那边的力量还有些薄弱,咱们解决了豪格,马上迅速北上!”刘肇基眼光看向北面,心里担心罗剑带着三个师向北进军。不知道他们会遇到什么情况,一军得加快速度解决河南问题,给大都督那边留下足够的战略预备兵力。
就在一军召开作战会议的时候,豪格却站在归德城墙上大发雷霆。旁边站着一群将领一个个噤若寒蝉,没有一人敢出口说话。
“就尔等这个样子能抵挡住国防军吗?将不似将,兵不似兵,尔等到底意欲何为?若训练还似今天这样,就算我肃亲王想饶了你们,军法也容不得尔等!”豪格手里拿着一根马鞭。指着城外正无精打采训练着的士卒们骂道。
汉军统领刘进忠和黄英几人被骂得脸皮涨得通红,城外正操练的就是他们的队伍。
“肃亲王但请息怒,这也怪不得将领们操练不力,只是士卒们饭都不曾吃饱,哪里还有精神操练?”“默尔根”侍卫、统领李国翰却并不太害怕豪格,在旁边对豪格说道。
“饭都吃不饱?朝廷给我们的军饷粮草都哪儿去了?是不是都被你们给贪墨了?值此朝廷生死存亡之紧要关头,尔等若再行那贪墨之事,本王定要灭了尔等满门!”豪格一听越发火大,指着几人继续骂道。
刘进忠和黄英等几个汉军将领吓得跪到了豪格面前,嘴里喊着“冤枉”,“末将等并不敢贪墨一丝一毫,只是军饷粮草数量越发少了,士卒们一日两餐也不能吃饱,并非末将等贪墨啊!”
李国翰看几个汉军将领吓得不轻,赶紧上前对豪格说道:“末将可以证明,确实是粮草数量太少,并非他们从中渔利,请肃亲王明察。”
豪格一听,十分无奈地放下了手里的鞭子,看着北方长长叹了一口气。
“汉军士兵明日不再训练,全都到乡下筹粮。”豪格犹豫了半晌,这才开口对一众将领们说道。
“肃亲王,万万不可啊!摄政王此前有令,要各地官府及军队须善待百姓,不可把人心都撵到南京那边去了,肃亲王此举恐遭非议啊!”李国翰一听,顿时急了,上前劝道。
“本王岂不知此令?但此时士卒们食不裹腹,让咱们如何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国防军?先就这样吧,等打败了国防军再补偿百姓们就是了,若朝廷怪罪下来,本王一力承担,不要尔等担责。”豪格看了一眼李国翰,淡淡地说道。
1...131132133134135...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