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魅之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休斯顿
只是这经书的内容,甚至是名字,觉明大师都不肯透漏,我们正是接到他的报案才前来的,但是这报案的意图,我想也许不单纯是为了寻找经书。陈局长道。





魅之患 第41章
“那是上个礼拜的事情了,我们找到觉明大师,他只是一再强调经书的重要性,说是他师傅亲笔所著。”警员小王道。
“如今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凶手一定是这山中的人,除了僧人,还有白日里上山而留在山中的人,比如那帮俗家弟子。如果是某个俗家弟子与被害人在外面产生了矛盾,然后来这山中行凶,也是有可能的。还有一点,就是遗留在山中的人,除了那帮俗家弟子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人?”陈局长道。
“这是难以确定的。如今,我想应该把这山中大致面貌勾勒一下。山下有个香堂,顺着小路上山,首先到达一个名为‘佛宗’的佛庙。佛庙后面有三条路,西南方向的路在前面一个岔路口要转向正南,原来的方向上是禁止游客通过的,那边通到一个山坳,深处似乎有山洞,不知道有没有野兽出没,从西南方向转向正南方向的路可经过三尊佛像处,最后到达盘山路。盘山路起始处西面也是禁止游客通过的,那边也是通到刚刚提到的山坳。盘山路要经过一群罗汉像所在处、菜园、一处凉亭,在接近山顶时转入一片树林。这片树林中只有一个出口可以通向山顶,山顶上自然没什么可说的,树林还有另外四个出口,其中之一通向盘山路,另外三个都是下山的路,一条通往寝房,一条通往一处山泉,另一条可到达林间空地,也就是练武场,这期间都要穿过盘山路。练武场可以到达山顶,可以到达菜园,间接到达盘山路,还可以到达佛钟处,或是直接到达寝房,到达后面三处地点均是下坡。从佛钟处还可以到达一个叫做‘养生堂’的小佛堂,就是案发地,还有僧人的寝房。我们回过来说山腰处的‘佛宗’佛庙,它后面另两条路,一条路是正南方向的,穿过一层盘山路,可到达‘藏经阁’,另一条路是东南方向的,穿过两层盘山路,可到达‘颂佛殿’,是僧人们修佛的地方,这里有一条路可以通到僧人的寝房。这金陀山上的景物分布大致是这样的,其实很多林间都可以通过,也就是可以开辟出一些本来不是路的路。”任小玲一口气说了这样一大段话,足见她对金陀山地形的熟悉。
“说得不错”。陈局长点点头,最后一点,就是案发现场,被害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到达那里,他是怎么发现暗道的,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进入暗道。致命的巨石应该是一处机关,是什么人引发了机关,还是被害人自己触到了机关。我想当时在案发现场的应该不仅被害人一个人,因为以被害人的力气,他凭自己是无法移动暗门外面的佛像的。
说到这里,屋子里一阵沉静。过了一会,任小玲说道:关于今夜的行动,我们分成两组。一组由小王带领另外两名警员留在这里,注意这里的动静,务必要保护另外两个女孩子的安全;另一组由我和陈局长出去转一转,看能不能找出些线索。
陈局长点点头,“我正有此意,如果破案的关键在山中的僧人和今晚留在山中的其他人中的话,出去监视他们的行动是必要的。”
“只怕凶手借机销毁一些证据!”任小玲道。
天色黑蒙蒙的,风拂过树林发出嚓嚓声,远处似乎还能传来些火把的光亮。任小玲推开房门,手里举着一只火把,陈局长在后面,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枪。这一夜的历险就此开始……
山中的夜晚,气温骤降。任小玲只穿着一身长袖衫和长裤,御寒很差,却显得轻便,也凸显出她娇小的身材。她抚了长辫子一直到腰间的发梢,然后把辫子重新绑紧,紧靠在脖子的一侧。
她和陈局长绕过寝房,顺便观察众僧屋中的动静。无心和尚在寝房中打坐,桌上的蜡烛还没有燃尽,其他僧人的房间都已经熄了蜡,合了窗,他们似乎都已经就寝了。
任小玲走在前面,他们二人绕到另一侧的寝房。第一间寝房的窗户敞开着,里面有微弱的烛光传出来,在榉树挡住月光的夜晚却格外明显。任小玲把手中的火把放低,侧身轻轻地走到窗旁,仔细聆听着。房间里倒真的有说话声传出来,声音朦胧,窗外的人虽然听不清说话的内容,却能分辨出说话的人,这说话人是永圆方丈和无为和尚。
只一会,任小玲便又轻轻溜回陈局长跟前,她作了个简单的摇头的样子。他们从这间寝房的另一面绕过去,以免被窗户里面的人看到。他们又经过几间寝房,都是看到门窗紧闭,里面黑漆漆的一片。到了最后一间寝房,已经接近榉树林边了,寝房内烛光闪亮,只是从窗外并不能看见房间内有人。任小玲正在寻思的当儿,忽然听见榉树林中传来的沙沙的脚步声,她赶紧和陈局长一起躲进了榉树林,藏在了一棵大榉树后面。
片刻后,果然有一群人来到寝房窗前,他们手里举着火把。
觉远这一夜鬼祟外出,不知有什么用心,幸被师兄弟们撞见。领头的人正是觉明大师,他气急败坏地说道。
“师兄,我看觉远八成是去见他师傅了。”说话的是一位俗家弟子。
“说的对!这山中绝不允许觉远这样的人兴风作浪!”又是一位俗家弟子。
外面有师兄弟们守山,觉远定不敢藏在山中,他会潜回寝房,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把鬼祟外出的事情推得一干二净,甚至会去方丈那里求情!所以我们抄近路赶回这里,务必要截住觉远,看他还有什么话说!觉明大师忿忿地说。
对!如今这里已是山不成山,庙不成庙,还有什么好顾虑的!一位俗家弟子道。
他们一群人又忿忿地说了几句,然后寝房前出现了短暂的沉寂。这沉寂仅仅持续了几分钟,便又被一位俗家弟子的声音打破:师兄,那边树林里有火光,会不会是觉远?
火光要消失了,是觉远,他要逃走。我们定要从他手中夺回经书!觉明大师的声音。
众人齐应,声音在山野中显得格外嘹亮。这一群人迅速追进山林,踩得脚下的野草发出沙沙的声响。
待这一群人完全进入树林,任小玲和陈局长从榉树后面转出来。




魅之患 第42章
“看来觉明和觉远两位大师过节很深。我们也追上去吧。”任小玲道。
“只有这样了。天色转黑后,在山中放哨的局里的同志就纷纷下山了,他们只有等到天亮才会重新上山。”陈局长道。
他们边说边追入树林,这一边是通向山顶附近那片树林的。这前后三拨人很快穿过榉树林,踏上了一条上坡的山路。山路刚刚到了一半,前面出现了些打斗声,然后前面两拨人从山路一侧的树林中滑了下去。任小玲跑到那两拨人滑下去的位置,在那里瞧了瞧,对陈局长说道:我们没必要从这里滑下去,照这个样子我们没办法跟上他们。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要不要回去?”陈局长道。
“离回去的时候还早,我们可以从前面绕过去,去那边看看。”任小玲道。
“天色这般昏暗,仅凭一只火把,我们不会迷路吗?”
“不会的,山顶附近那片树林我白天在其中做了些标记。”
“那好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他们没有丝毫迟疑,在火光照耀下,顺着山路一直走进了山顶附近的树林。任小玲在树林中找了几个标记,很快转入另一个出口,陈局长跟在她后面。
“就是这条路,前面可以到达一处山泉,后面的景象却全然不知。”任小玲道。
这条路正是下午时霍青燕带着旅行团最后走入的那条山路。任小玲和陈局长在其间跑步前进,这条山路越向前越显得深邃,先前还可以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到后面就渐渐听不到了,却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野生动物吼叫的声音……
到达山泉处了,任小玲向前面望着,泉水洁净,静静地流淌着,时而将一些光亮反射过来,泉水之外的地方却全然看不到。任小玲仔细思索着:刚才路过的地方应该是盘山路的岔口,因为是在山中,每条路都在绕着山坡,只是斜度不同而已,所以这地点究竟处于金陀山的哪一面是很难确定的,那么顺着山泉流淌的方向走会到达哪里呢,这也是很难确定的。
任小玲面对山泉流淌的方向,仔细望着,认真听着,眼前的黑暗产生的恐惧心理不能改变她的意志,耳边传来的阵阵野兽吼叫的声音也不能动摇她的决心。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灵感往往产生于一瞬间,而很多事物往往不是靠眼睛看到的,不是靠耳朵听到的,而是用心体会到的。风静静的,与接近山顶的时候完全不同,天空飘着雨点,远处似乎闪着火星……
过了一会,任小玲终于说道:“我们按原路回去吧,这泉水不知流向什么地方。”
陈局长应道:“我也这么想,上山的时候我们一直是沿着盘山路,却没有发现泉水流过的地方。我们还是回去从长计议吧。”
就这样,他们按照来时的路,先走上山顶附近的树林,然后折向那条通往僧人寝房的路。
他们回到寝房,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寝房里的其他人安然无恙,并表示没有听见过任何动静,终于可以安寝了,三个女孩子去了隔壁的一间事先准备出来的房间。警员小王一个人守在两间寝房的外面。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
金陀山中静静的,不时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山中寝房,晨光透过榉树林,留在地上斑驳的光影。山中传来几声钟响,僧人们便纷纷赶往练武场。只片刻工夫寝房就变得空荡荡的,只有一侧的伙房里有无心和尚独自忙掇着。
几位来自山下的客人正结队在榉树林边散步。
这山中有不为人知的历史和秘密,我就是这样想的。任小玲边抚着长辫子边说。
这山间清晨空气异常新鲜,让人有心旷神怡之感,任小玲眨了眨那双大眼睛,嘴角渐渐绽出笑容。
比如那突兀在路间的一堆堆碎石,那间隔很不规则的几尊佛像,一群佛法高深、武艺超群的和尚,……霍青燕道。
引人遐思的总是一些细节。任小玲道。
比如为什么每尊佛像都是坐在白莲之上--总让人联想到一些事情,不过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李珊珊若有所思地说。
这在于佛理,不同的僧人对于佛理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无为和尚和无心和尚--任小玲道。
觉明大师与觉远大师--这些僧人的举动真让人难以理解。
人们做事都是依据个人思想,所以僧人做事就是依据他们所参悟的佛理。
这么说倒是使事情变得简单了。
是切入点不同。
太阳已经爬上半边天,上午九十点钟的光景了。僧人们用过斋粮,便颂经的颂经,习武的习武,种菜的种菜。陈局长早已等在盘山路菜园处,无心和尚只是自顾自地浇园子。警员小李带着其他几名警员顺着盘山路走上来,他们累得气喘吁吁,但是见到陈局长后仍然唯命是从,不敢有半点迟疑。随即他们几个人被命令去前一天的案发现场,负责把被害人的遗体运到山下。
按照同一个方向穿过菜园,对面的山林最终可到达颂佛殿,任小玲之前是这样告诉陈局长的。所以陈局长直接穿入了菜园对面的山林,但是要在前行中始终保持同一方向,并最终到达一个范围很小的地点并不容易。陈局长踏入山林,才发现个别树木上缠有标记,显然是任小玲前几日观察地形时留下的。陈局长暗想道:这女孩子真细心。
行进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陈局长到达了山中的‘颂佛殿’。这座佛殿因其高大而显得异常壮观,高高的层叠式的屋顶,屋檐下左右四跟金黄色的柱子。任小玲和一名警员正等在佛殿门口,任小玲看到陈局长走过来,脸上露出纯真般的笑容,这笑容使陈局长心头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众僧颂佛,惟独永圆方丈见有客人至此,出门探问。
“几位施主,不知如何找到这颂佛殿来?”
“殿本无心,人却有心,心中有佛,所以寻访至此。”任小玲道。
“阿弥陀佛,施主小小年纪,却也能有如此心境,实在难得。”永圆方丈道。
“凡事还须方丈指点一二。”
“有事但问无妨。”
这山中林,林中庙,倒想问这山林庙之渊源。
皆佛法之缘。
但解这缘与源。
以无尽愿力誓渡一切众生,不舍悲愿,以无量光明照独行者,业障重罪皆可消减,……此乃极乐净土,得享一切安乐。说到此,永圆方丈双掌合拢,放胸前作礼,默念佛语。
方丈所悟佛法高深,非常人所能参悟。
净土本为一世所修,以成功德无量,但得一时所为,终成万劫不复之地。佛法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魅之患 第43章
“方丈所言极是。”佛曰捻花一笑,大抵就是这样的道理。
看来施主慧根不浅。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永圆方丈这一番话倒真让小女子受益匪浅。
论修为,老衲半点都赶不上师兄永善大师。永善大师是前任方丈,其佛法修为可与昔日永年大师相提并论,亦可称‘再世弥陀’。
“永善大师?”
“师兄已于几年前前往极乐世界。这本意味着师兄功德圆满,只是老衲的师侄觉明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是这样……”
觉明如今已经乱了心境--心境乱了,修为自然受到束缚--论修为觉明本来是在觉远之上的,都怪老衲管教无方。说到此,永圆方丈低头含胸,闭目长叹。
任小玲自觉问话已尽,便退后一步。
陈局长面对永圆方丈,问道:“方丈,我关心的是‘养生堂’和其中的那条密道,还有机关。”
“是这件事,‘养生堂’本是山中一个避难之所,其中暗道更是逃难之处。只有山中出现危急存亡的情况僧人们才会选择从暗道逃走,在暗道中启动机关,用巨石堵死入口,防止敌人追上来。”永远方丈道。
这么说那块巨石是受机关控制的?
没错,巨石不会自己掉下来。
请问山中都有哪些僧人知道这密道以及机关。
山中的所有僧人都知道,包括俗家弟子。
是这样啊……陈局长摸了摸下巴,那么昨日这山中可曾出现过危机,以至于僧人要逃入密道?
“没有,难道会有僧人无故进入密道?不会。这--我想施主还是找其他人问问吧,说不定会获得一些线索。也是,也是。”
说罢,陈局长辞别了永圆方丈,和另两个人一起又转入了来时山林。
他们三人按原路返回菜园,菜园里不见了无心和尚的身影,可能是下山挑水了。任小玲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带头顺着盘山路走上了上山的方向。他们走不出多远,到了盘山路旁古亭的位置。古亭中觉明大师正捻着佛珠,闭目沉思。
“觉明大师,关于丢失的佛经我们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任小玲高声问道。
听到此话,觉明大师从古亭中走下来,向面前的客人们施了一个礼,然后说道:“出家人之事,本不希望旁人过问,我叫诸位来,是想给觉远师兄施加一些压力,让他尽早交出佛经,这实属下策。”
“然而如今山中出了人命案,如果是山中僧人我们或许不会插手,而被害者恰恰是山下居民。”陈局长道。
“施主所言在理,但贫僧认为这人命案与丢失的经书并无直接关系。”
“有无关系不在于大师一面之辞,作为刑侦人员我们有义务追查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
“好吧。经书的名字叫《弥陀净世录》,是先师永善大师倾尽一生精力所著。先师也正是因为这部著作,被称为‘再世弥陀’。
经书一直藏在山中何处,又是怎样丢失的?”
“ 就放在藏经阁中,一扇木门后面。藏经阁日夜有僧人把守。前些日,永圆方丈在例行检查的时候发现《弥陀净世录》不见了,询问起守卫的僧人,竟无一人能说出经书是什么时间丢的。”
“那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觉远大师偷走了经书?”
“僧人们平日习武,不可能对于经书的丢失没有一点察觉,唯一的解释就是偷走经书的人武术造诣极深,很可能就在山中。
一定是觉远大师吗?”
阿弥陀佛。金陀山中有不露丝毫痕迹盗走经书这种本事的人当中只有觉远会真正做出这种事!
“何以见得?”
“这要从几年前说起,当时的方丈永善大师突然圆寂,留下一封遗书竟然让永宣师叔继承方丈之位,这激起了多数僧人的反对。”
“这是何故?”
永宣大师正是觉远师兄的师傅,他们师徒对于佛法的理解有悖于佛家修为,所以为了金陀山的未来,永宣师叔是不能继承方丈之位的。永宣师叔对作方丈一事看得很淡,同意违背遗书的内容,而由永圆大师来作新一任方丈;但是觉远师兄却对遗书的内容一再坚持。以贫僧为首的一席弟子本就对永善方丈的圆寂和遗书的来历感到不解,观察了觉远师兄的一系列表现后,一致认为他与永善方丈圆寂的事情有关,但是觉远师兄抵死不认,再加上永圆和永宣两位师叔从中调解,觉远的事不了了之。最后山中由永圆大师继承方丈之位,而永宣大师自称罪孽皆由他而起,遂终日在思过涯思过,一去就是几年。
那么如今--
他们再次经过菜园的时候,无心和尚正用扁担挑着两桶水顺着盘山路走上来。天气炎热,无心和尚的头上大滴大滴的汗珠淌下来,他拉开园子的栅栏,费力地把两桶水提进了菜园。
任小玲走上前,搭讪道:“无心师傅,如果你不着急浇菜的话,我们能再谈一谈吗?”
“ 哦,是这位施主,贫僧今天不忙,有什么事情施主请问。无心和尚转过身,单手作礼。”道。
“昨天和无心师傅谈到这山中一年一度的比武盛况。”
“ 是的,就出家人而言,除了颂经,就是练武,除此之外没有特别的爱好了。”
“今年的比武还没有开始吗?”
“没有,比武是在每年的10月,是山中为僧人间切磋武艺而特设的。”
“记得昨天无心师傅说起觉远大师的武艺在这山中是数一数二的。”
“自从我来到这山中,四年了,每年都是觉远师傅成为比武的最终胜者,所以我才拜觉远师傅为师。无心和尚总是一脸冷冷的表情。”
就是说其他人都不是觉远大师的对手?
只有觉明师叔能和觉远师傅比上一些回合,其他人,包括永圆方丈在内,都会输在觉远师傅的几招之内。据其他师兄弟说,觉远师傅是个武学奇才,悟性极高,各种佛家武术,像梅花拳、罗汉拳等,他一学就会。
觉远大师的武艺是由他的师傅永宣大师传授的吗?
有一部分是。觉远师傅的武术造诣远远在永宣师祖之上。据说,七年前,在那一年的比武中觉远师傅与当时的永善方丈比了一天一夜,最后永善方丈力竭,于是认输。七年来,觉远师傅的武术造诣又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是这样。昨天听无心师傅说起你一直在照顾你的师祖。
自从永宣师祖到了思过涯,山中的人就没有再见过他。贫僧来到山上半年以后,便开始负责师祖的每日三餐,每次都是用篮子把斋粮送过去,再把上次的篮子取回来。我每次都是把篮子放在洞口,拎回上次的篮子,然后便匆匆走了。
既然是你师祖,他为什么不肯与你见面呢?
“贫僧也不知道。贫僧刚刚接到这个差事的时候,觉远师傅特意嘱咐不要进洞。”




魅之患 第44章
是不是洞中有什么机关?
不了解。去年有一次,贫僧在洞口听见敲木鱼的声音,还有颂经的声音。贫僧靠在洞壁上仔细听起来,这洞中传出来的经文正是《弥陀净世录》的一部分。
《弥陀净世录》,就是前方丈永善大师所著的那卷经书吗?
“ 正是。平日里山中僧人经常颂习这经书中的内容,没想永宣师祖在洞中也不忘颂习,可见一颗修佛的心不会因人的处境而改变分毫。阿弥陀佛,这种境界正是佛门中人一直追求的。”无心和尚双掌合拢,作了一个礼。
看来永宣大师是个德高望重之人。
是的。那天贫僧在洞口外面听得入神,竟不知时间过了多久。要知道,不同的僧人颂经也是有分别的,不仅在于口音、语调、频率,而且在于他对佛法和经文的理解,还有修佛的境界。那天我之所以听得入神,完全是因为被洞中人颂经的声音吸引住了……
“哦?”任小玲睁大了眼睛,认真地听着。
那声音犹如佛祖降世,醍醐灌顶。那日贫僧正在细细体会,洞中颂经声音突然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的问话声。贫僧自知被师祖发现,只得转身侧过一步,面对洞口,作礼,说出了贫僧的法号。洞中再无动静,贫僧慢慢地抬起头,只见洞中并无陈设,里端墙壁前坐着一位老僧人,背对着洞口的方向。贫僧心想:这就是永宣师祖。便喊了声‘师祖’,然后跪在洞口前向他磕了三个响头。洞中人这才又发出了声音,直称贫僧的法号,与贫僧简单讲了些佛理,然后便打发贫僧回去,并且称以后不要直接站在洞口,只把送斋粮的篮子放在洞口外面就可以了。
“有个问题,无心师傅来到山上和永宣大师搬去思过涯,这两件事从时间上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任小玲若有所思地说。
1...1112131415...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