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苒君笑
太后宫里上下,也装点素缟。
&nb
第972章 得为以后做打算
太后不得不重新审视打量起孟楣。后道:“你比哀家想象中的还要有野心。”
孟楣道:“臣妾需要倚势,七殿下也需要助力,如若太后肯施以援手,将来七殿下荣登大位以后,必定以太后及谢家为尊。”
孟楣很清楚,接下来诸位皇子们之间,怕是要有一番争夺。她一点也不担心殷容的优势,可她担心外力的阻挠。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谢家拥护别的皇子,全力阻挠殷容争储的话,那将是这条路上最大的阻力。
可如果谢家相助,与徐家一起合力推殷容上位,那么这件事还有什么悬念呢殷容势必会更加的如鱼得水。
太后颇有两分震惊地看着孟楣,道:“殷容已有徐家支撑,徐首辅怕是容不得谢家再染指,你是以什么样的自信到哀家面前来跟哀家说这番话的”
孟楣回道:“徐家容不得,不等同于七殿下容不得。臣妾虽不懂得国家大事,可这府宅后院之中,尚且讲究个妻妾平衡,那为君者面对朝堂,不应该也是如此吗”
太后沉吟道:“这是殷容的意思”
如若是,那她不得不承认,殷容的胸襟和眼界更胜从前。
孟楣却道:“这是臣妾的意思,但臣妾有信心说服七殿下。”
她极善于周旋,并且明白一个道理,当前形势,只有徐家和谢家两头都占好,对殷容来讲才是一件好事。
太后道:“兔死狗烹的事,哀家见得多了。你的意思不是他的意思,你现在能替他做主,将来可不能。你觉得哀家会把筹码押在一个不确定的人身上吗”
孟楣道:“臣妾不是在替他做主,臣妾是在替自己做主。倘若臣妾与谢家息息相关,能让太后放心吗”
停顿了一下,她又道:“臣妾也需要一个娘家。假如谢家成为臣妾的娘家呢”
太后不由神情一肃。
这样一来,这便会成为一个两赢的局面;将来孟楣若高升,谢家就会得利。可如果有人想对谢家不利,那她孟楣也会跟着被拖下水,如此双方休戚相关,只能相扶相持,不能对对方落井下石。
太后道:“你是个聪明人。”
孟楣道恭敬道:“太后过奖了。”
她要把殷容往上推,同时也不得不为自己筹谋打算。她不可能仅凭着殷容的信任和宠爱过一生,那些都是脆弱易碎、虚无缥缈的东西。
不然等将来事成,她一个无权无势、无依无靠的女人,谁都能随随便便找个借口将她除掉。
所以她必须要找到自己的靠山,扶植自己的势力。
这个想法在她脑海里酝酿了很久,直至这次皇后薨逝才终于被她抓住了机会。
她确实没想到,皇后会被牵涉进皇子的死当中,也算她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连老天爷都在助她。
最终,太后摆摆手,道:“你退下吧,哀家乏了。此事稍后自有人联系你。”
从太后宫里出来,孟楣深吁一口气。手心里全是汗。
孟楣走后,太后与身边的嬷嬷道:“你都听见了,该怎么做你心里清楚吧。让谢鸿博收个义女或是义孙女,并无坏处。”
论起谢鸿博的嫡孙女,也比孟楣小不了几岁。
太后不禁想,若是谢家的女儿,都有那样的野心和胆子,谢家的情况也就不是今天这样了。
随后,又有人到佛堂这边来,向嬷嬷细语了几句。
嬷嬷向太后传话道:“太后,该准备的都已准备妥当了,这两日便可动手。”
太后敛了敛衣角,道:“这来得也是时候,整好赶上皇后大丧,把那两个孩子送走似乎更容易些。”
“太后说的是。”
“
第973章 放不下心
金麟国能在那样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并且发展壮大,他们的生存能力强得惊人。
殷国往边境加驻了军队,严加看守北境防线。
这几年都相安无事。北境守军难免日渐松懈,又十分有自信,觉得自己的城墙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金麟国一定是怕他们,所以才一直藏得紧紧的,连个踪影都不敢露。
寒风扫过北境原野,所至之处,掠起一片雪沫,漫天飞卷着,能迷去人的视野。
视野所及,茫茫一片。那山川巍峨,低原辽阔,都是一派冰雪覆盖。
风雪中,一队金麟人站在雪原上,朝殷国的土地瞭望。
无怪乎他们总是望着那片土地,因为远远望去,可见广阔的土地上一片如茵绿色。那边土壤肥沃,有庄稼有牛羊,可以舒适自在地生活,不用计算和担心下一次的风雪暴会什么时候到来。
这些金麟人习惯了酷寒,在寒风凛冽中也不用穿得太臃肿。他们黑发金瞳,冷肃而立。
身后有东西迈着缓慢的步伐在靠近,而后在这些金麟人所立的空隙间,现出半个身子。
那是一匹一匹的雪狼。
金麟人善驭雪狼,他们与狼在这片疆域上和平共存。
那雪狼通体毛发雪白,眼睛呈微微的冰蓝色,十分漂亮而又极度危险。
为首的那名金麟人是个女子,长发垂至腰际,衣着贴身,勾勒出极其婀娜妖娆的身段。那张脸棱角分明,却又昳丽非凡,尤其是那双金眸,仿若能容纳天地日月,不可方物。
金麟国以母为尊,她才继承了这个国家不久,是金麟新一任的女王。
身边男人,无不对她俯首称臣。
她负手凝望了一会儿,随后收回视线,低头伸手揉了揉身边的雪狼毛发,若有若无地笑道:“下一次,我们便到了那边,无需再在这里远望了。”
孟娬和殷珩收到了太后的消息,明晚她那边会动手,届时趁乱把殷怜和殷临送出宫交到两人手上。
孟娬会立刻将两只转移出城外。今晚若能金蝉脱壳,往后她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孟娬绷着神经,片刻都不能放松。事关两个孩子,孟娬精神高度紧张。
要她把两只的生死存亡完完全全地交到太后的手上,她始终放不下心。
殷珩要出去一趟,离开时抱了抱孟娬,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
孟娬喃喃道:“计划是没有问题的,可不知怎的,我心里七上八下,慌得厉害。”她摇了摇头,努力去揣摩她这股心慌的缘由是什么,又道,“你说太后会不会留一手她会不会把孩子拽到她自己手上,反以孩子迫你交出谢家的罪证”
没人比她更了解了,那个老太婆实在太诡计多端。
殷珩顺着她的背,低低宽慰道:“那我会让她谢家之后一个一个在她面前咽气。”
孟娬又想,太后应该不会这个时候阴她和殷珩一把,因为所造成的代价太后承受不起,所以她告诉自己,她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明晚必须把两只弄出宫来,他俩必须要尽快远离这些是非争端。
说来两个孩子在宫里进学五日可以回家休息一日,可孟娬和殷珩不能在他们回王府那日把人送走,否则在皇帝看来,就是明目张胆地存有异心、抗旨不遵。
唯有从宫里脱出来,才能避人耳目。
孟娬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主动松开殷珩,抚了抚他的衣襟,道:“你快去吧。”
殷怜和殷临自进学以后,两只每日同十三皇子一起,往
第974章 一副玲珑细腻的心思
宫人们将等一盏一盏地熄灭,只留下两盏柔和的纱灯,然后退了下去。
殷怜眨巴着眼,看着微微闪动的烛火,没有爹爹和娘来与她道晚安,她总是很久都睡不着。
她抓着自己的小被子,瘪了瘪嘴,眼圈儿就有些红了。
殷怜哽咽道:“弟弟,我想爹爹和娘了。”然后她就掰着手指头数啊数,越数越难过,“还有三天才能回家呢。”
殷临从自己的小床上起来,走到殷怜这边,小手替她擦了擦眼泪,拍着她哄着道:“等这一觉睡醒了,就只剩两天了。”
殷怜又抽抽着点点头,自己擦了一把眼泪。
她想,她是姐姐,怎么能哭呢,怎么还能让弟弟来安慰她呢。理应是她安慰弟弟,在这里要保护好弟弟的。
遂殷怜又拿出姐姐的姿态,抱着弟弟拍了拍,安慰道:“弟弟不要哭,虽然暂时看不见爹爹和娘,可你还有姐姐在呢。”
殷临:“……”
这时,寝房里的纱灯闪跃了几下。有风从外面吹进来。
门是紧关着的,两只感觉到风是从窗外进来的,于是便双双扭头朝窗户那边看去。
见果真窗扇不知不觉被打开了,并且窗边还站着一人,正不疾不徐地把窗扇掩上。
他回过头来,揭了头上的帽子,殷怜霎时小脸灿烂起来,连鞋都来不及穿,撒欢儿似的朝他跑过去。
他弯下身,手臂轻巧地把她抱了起来,在她要开口说话时,他“嘘”了一声,示意两只小声一点。
殷怜抱着他的脖子蹭了蹭,笑嘻嘻地悄声道:“爹爹,你怎么变太监了”
眼前这人,不是殷珩是谁。
殷怜只知道这宫里的宫人除了宫女就是太监,但还不知道太监究竟为什么是太监。
殷珩抱着她走到床边,殷临就道:“爹爹没变太监,只是借了太监的衣服来穿。”
殷珩看了看殷怜,眼眶湿湿亮亮的,也没有说什么,只让两只乖乖躺下,把被子盖好。
殷怜不依,非要窝在她爹身上。好不容易看见爹爹了,她才不想撒手。
殷珩手里安抚着殷怜,看着殷临言简意赅道:“明晚便能出宫,到时候你们娘送你们去外祖母那里。”
此话一出,两只小脑袋齐齐望着他。
殷怜眼睛晶晶闪闪地问:“我们再也不用回来了吗”
殷珩道:“嗯。”
殷怜激动得很想在她爹怀里站起来欢呼两声。但想着不能让人知道她爹爹偷偷来了这里,所以又不得不忍住。
忍得是相当辛苦,小脸憋得通红。
殷珩又叮嘱道:“明晚兴许会有些情况,不用害怕,自会有人来接应你们。”
之所以得走这一趟,殷珩便是来给两个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以免事发时惊慌害怕,反而坏了事。
殷怜抓着他的衣角,嘟囔着问:“明晚不是爹爹来接我们吗”
不等殷珩开口,殷临便回答她道:“这里人多,爹说会有情况,他肯定不能在这里出现,不然就可能会被发现,到时候我们还得继续在这里进学。”
殷怜紧张兮兮地:“那爹爹可千万不要来。”
殷珩道:“我会在外面接你们。”
殷怜开始非常期待明天。起初兴奋得睡不着,但精力消耗过后,不知不觉就趴在殷珩怀里睡去了。
殷临没她那么好动,精力也没她那么消耗得多,直到殷珩走之前,他都还是清醒着的。
殷珩轻轻地把殷怜放睡在了榻上,掖好被子,再一抬眼,与殷临大眼对小眼。
父子俩话不多,殷珩对他也不如对殷怜那般多有纵宠,或者说,他本身也不是个爱撒娇的孩子。
可对于殷珩来说,一样可以把自己的全世界给他。
他与爹娘的牵绊与感情不需要过多
第975章 等待
殷怜眨巴眨巴眼,道:“弟弟,你今天怎么这么话多”
随后十三皇子就先去膳厅了。两只洗漱好以后,宫人也退了下去,殷怜就对殷临嘀咕道:“弟弟,你为什么要说谎骗十三哥呢”
其实她也没打算说实话,只不过她时刻记得自己身为姐姐,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说教弟弟的机会。
他们肯定不会是光明正大离开这里的,不然昨晚爹爹也不会偷偷摸摸来看他们了。所以不能对别人说,要是泄露出去了,可能她和弟弟就走不了了。
殷怜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继续说教道:“小孩子不能说谎的,你知道吗”
殷临:“哦。”
殷怜叹了口气,道:“十三哥挺好的,我们要是突然消失了,不知道他会不会难过。可继续留在这里,我会很难过。”
转眼间她又换上一副笑脸,牵过殷临的手,道:“弟弟,我们去用早膳吧。”
去吃早膳的路上,以及后来去上学的路上,她都自顾自地在说道:“唔,今天得找些事情来做,不然我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眼下天气寒冷,皇后的棺椁停放在灵堂大殿上,要等七日后才会送往皇陵安葬。
每日都会有皇子公主轮番守灵。
到了晚上的时候,整个皇宫,就属皇后中宫,最为灯火辉煌。只不过点的,都是白色的丧灯。
天干物燥,夜里风又大,因此中宫里的人格外小心着,谨防灯烛走火。
偌大的灵堂里,雪幔层层垂落,一排一排的烛架上淌满了蜡油,烛火从早点到晚,不曾断过。
皇子公主夜里守灵难免辛苦,基本可以留下自己身边的奴才帮忙守,而自己可以暂去偏殿睡上一觉。
身边的奴才们也不那么警醒,夜深人静,睡意来袭,便混混沌沌地往火盆里烧纸钱。
后来也不知怎么的,灵堂里的幔帐就被点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