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苒君笑
起初外面的宫人们根本没察觉,因为灵堂里守灵的奴才也不见出个声儿。
等到外面的人发现时,灵堂里幔帐已经燃成一团了,火焰蹿了老高。
这座宫殿是木制结构,皇后灵堂里又到处都是极易燃的纱帐布料,蹿上高高的殿柱上的火焰如何够得着扑灭,很快便往房梁上四散蔓延开。
皇后的棺椁被淹没在了火焰中。
宫人们奔走呼喊,打水救火。可跑到宫院中一看,院中的大水缸不知何时裂了道缝,里面储存的水都流走了一大半。
今晚殷怜都没怎么和十三皇子玩耍,晚饭后就跟殷临一起回房间,洗漱完以后一直在房间里待着。
之前每每晚饭后,殷怜都要跟着十三皇子在宫院里兜几圈。十三皇子无疑会成为她抓着小木剑一边追一边喊打喊杀的对象。
十三皇子保持着自己身为哥哥的觉悟,一边嘴上说着烦,一边行动上又加以配合。
今晚上殷怜不兜了,他蓦地还觉得有点寂寞。
遂十三皇子在门口徘徊,时不时出声问一句:“阿怜妹妹,今天晚上不玩了吗”
殷怜道:“不玩了不玩了,你自己玩吧。”
十三皇子像个小怨妇似的“哦”了一声。
他走开了几步,又倒回来,道:“阿怜妹妹,你今天很高兴吧”
“我很高兴呀。”殷怜顺口回道。
十三皇子道:“那你今晚也要做个好梦哦。”
说完他才真的走开了。
殷怜本在坐榻上玩,然后跑下地趿了鞋,就蹬蹬蹬地跑到门边,费力地扒开了门。
十三皇子听到开门声,回过头来看见她探出来的小脸,顿时失落感一扫而空。
殷怜拉着他的手,道:“十三哥,这些天谢谢你呀。”她想着自己和弟弟马上就要离开了,又不能让他知道,
第976章 他竟被一个小孩看穿了
崇礼看了一眼熟睡的殷怜,又把目光移到殷临身上,恭敬道:“见过世子殿下。王爷命我来接你们。”
幸好这会儿殷怜是睡着了,否则她那么信任王府里的人,定会第一时间高兴地扑过去。
只不过殷临显然不是那么热乎的人。
殷临一时没说话。
崇礼抬脚朝他和殷怜走近,又道:“只是这皇宫守卫森严,属下也只能带走一个,否则容易被发现。剩下一个稍后另有人来接。单独留下郡主在此,恐她会害怕,属下便先带她走。”
然而,崇礼还没接触到殷怜,就被殷临挪了挪身体,挡在了前面。
殷临道:“你一定要带我和姐姐中的一个走吗”
崇礼顿了顿,然后点头。
殷临道:“那你带我走吧。我是王府世子,我比姐姐更重要。”
崇礼稍稍迟疑了一下,但见殷怜睡着了一无所知,想着这样也好,便应了下来。
随后崇礼不耽搁,抱起殷临,便从窗户跳了出去。
中宫的大火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崇礼背着他一路飞檐走壁,朝茫茫夜色中疾奔。
殷临趴在他后背上,忽而开口道:“你本来已经死了的。”
崇礼温笑了下,道:“那次属下的确是险些丧命,不过后来万幸之下,又捡回了一命。后来便一直在与王爷暗中联络。”
殷临道:“这样的话,那为什么崇仪他们会找到一个身形特征都与你一样的人老柴说,那人就是你错不了,连身上的疤都一样。”
崇礼面上的笑意一丝丝淡了下来,直至最后消失不见。
他出乎意料,殷临这个小孩会这么难糊弄。
他记得他“死”的时候,这孩子才一岁半,不应该还记得那么多的事。
本来殷临确实也知道得不多,当初的他只知道崇礼不在了,随着时间久了,就连崇礼的模样在他脑海里都渐渐模糊了起来。
只不过后来殷临经常在药房里活动,老柴从药谷回来以后,见他对药材如此感兴趣,也兴致勃勃地打算将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他。
老柴是个话痨子,有殷临听他说话,他根本都停不下来。故而有一次说起崇礼,他也不管殷临能不能听懂,都原原本本、仔仔细细地讲给他听。
实际上殷临是大致能听懂的。
殷临还没有彻底忘光崇礼的样子,现在崇礼在他面前一出现,他便认出来了。
认出来以后,就又觉得有些不对。
倘若说崇礼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命,那当初那个身形特征与他一样的人又是谁
如果不是故意弄的,会有人连身上的疤痕都一模一样吗
面对殷临的疑惑,崇礼解释道:“大概是敌人想让王爷误以为属下已死吧,所以才找了个差不多的人。”
殷临不再说这个了,而是道:“你不是要带我去我爹娘那里吧。我爹是不会让人只带走一个,使我和姐姐分开的。”
崇礼心下微沉,意识到他可能什么都明白,也不再兜圈子了,道:“世子既然知道,为何还要主动跟我走”
殷临道:“我不跟你走,你就会带我姐姐走。我和姐姐没有武功,也对付不了你,如果我出声大叫引人来,你会杀了我和姐姐吗”
崇礼沉默了好一会儿,他脚下未停,耳边风声作响。他道:“世子殿下一时间竟想到了这么多吗”
殷临道:“我还想,其实你本有能力把我和姐姐都带走的。”
崇礼道:“我原想把世子留下,可这是世子自己的选择。杀了世子和郡主,那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会做。”
所以,他竟被一个小孩给看穿了。
殷临回头看去,只见夜色下,那火光肆虐,依稀牵连了周遭紧挨着的屋檐。
萧妃的宫里起火了,浓烟滚滚。
第977章 我的阿临
崇咸道:“我们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疑似有人先一步把世子带走了,眼下王爷已经去追了,王爷让王妃立刻带着郡主离开!”
孟娬声音都是有些颤抖的,她深吸一口气,道:“崇仪,你立刻带阿怜走!”
崇仪道:“王妃……”
孟娬低低道:“我得去找阿临,无论如何,我得把他带回来。”
一直以来,她最忐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她就知道,果然不该相信那个老妖婆!
老妖婆竟真的留了后手,扣下了她一子!
她错了,这次竟错得离谱!
她不应该以常人去揣度太后,她不应该妄想太后是个顾全大局的人!只要是能够对付她,太后什么样的事做不出来!
太后是要将她的儿子拿捏在手,做为筹码,反过来要挟她和殷珩。
孟娬把殷怜放进马车里,让崇仪驾着马车立刻走,她狠狠甩了一马鞭在马背上,马车顿时往前快速地驶去。
随之她自己也翻身骑上逐夜,与崇咸一道往殷珩那边去追。
她速度很快,动作也冷静,可此时心里已经乱成了一团。
阿临,阿临在哪儿
孟娬和崇咸一路狂奔到了城门口,都没遇见任何动静。
暗处留守了一名暗卫,禀道:“王爷追着人出城去了。”
孟娬看着那高高的城墙,咬了咬牙,当即往街道边的屋顶上爬。
她骑马出不了城。
好在今晚她带上了滑翔伞以备不时之需。她爬上屋顶以后,当即往反方向跑,跑出许远的距离,张开滑翔伞,再往回跑。
崇咸见状,立刻让暗卫去转移城门守兵的注意力。
孟娬乘着滑翔伞,缓冲的距离够长,张力也展开得够充分,加上风势,这次径直飞跃了高高的城墙,前方是渐渐稀薄的黑夜。
黎明就要来了,漆黑的夜空慢慢变成了深沉的青灰色,有几点寒星呈现。
下方的整个大地,也呈现出大致的轮廓。
官道反射出白光,成片的山林树木幽远而深邃。
今夜风大,吹的北风,顺风。
她不停地调整伞绳,即便飞出去以后,也没想尽快找到着陆点。她想她在上空视野更广,更容易发现带走殷临的人的踪迹。
孟娬出城以后,崇咸也用自己的办法尽快出城去追。
后来,在偏离官道的地方,孟娬依稀看见有打斗的痕迹。
林中有奔腾斑驳的人影,刀光剑影,树叶攒动。
孟娬没有看清,但她料想,定是殷珩的人被对方给拦下了去路,双方才有这样一场激战。
随之孟娬飞过那片林子,便看见有一身影在夜下飞快地往前狂奔。
那是殷珩。
尽管隔着这么高的距离,她也能一眼认出他。他的人和敌方拖缠住,他抽身便继续往前去追。
说明带走殷临的人就在那前面。
滑翔伞借着风力,速度比下面掠过的人影还要更快些。
殷珩忽觉头顶有东西飞过,他抬头看了一眼,神色不定,随即脚下片刻不停地往前飞掠。
随着天色渐渐亮开,下面的光景也愈加清晰。
孟娬目不转睛地盯着下面,一毫一寸的地方都不会放过。前方树木稀疏,荒草却浓。
她终于在那草木之间,辨认出了有人正往前疾跑。
孟娬眼里溢出阴狠的神色,当即收拢伞绳,往下俯冲而去。
离地面越近,她便清晰地看见,那黑衣人腋下夹着一个孩子。
她不由心尖颤抖。
阿临……
孟娬的滑翔伞犹如一只张开翅膀的巨鹰,在黑衣人的后上方罩下一片淡淡的黑影。
黑衣人匆忙回头一顾,只见那巨鹰仿若朝他伸出了利爪,下一刻便能把他死死摁在脚下。
第978章 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听说一夜之间丧失了一双儿女,殷武王妃疯了,怄得吐血不止。
皇帝也痛失两子,顾不上安抚别人,他让禁卫军去详细调查起火的根源。
最终查到的结果是,火源最先是从皇后的灵堂里燃起来的,可能是宫人守灵的时候没有注意,使得白帐纱幔飘到了火盆里。
此次大火,也有不少的宫人丧生。时不时就能从火堆里掏出一两具焦尸来。
皇帝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太后。
以往谢家只手遮天的时候,不知道往宫里安插了多少人手。
最可怕的是,如今就算谢家大不如前,可太后依然能找到自己想用的人。
皇帝去太后宫中坐坐,他看见太后从佛堂里出来时,俨然是个华发慈祥的老太太。
可他深知,这样一副皮囊下,藏的是颗比谁都恶毒的心。
太后让嬷嬷上茶,然后退下去。
皇帝开口即道:“太后为了报复朕,如今连皇后的尸首都不要了么。”
他赐死了皇后,动了她的谢家人,所以她便出手烧死了他的两个皇子不说,还烧死了殷武王的一双儿女,想挑拨殷武王彻底与他为敌,好让他无心再来对付谢家。
太后道:“皇帝何出此言皇后一生都在为大殷付出,到最后什么都不剩下。倘若老天要收走她,不忍她再受地下凄苦,哀家又怎能留得住,皇上又怎能留得住呢”
她面上的神情是真的哀沉悲痛。
可皇帝一丝一毫都不再相信了,道:“这场火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只有太后自己最清楚。如此阴险歹毒之事,难道太后以往没做过吗太后做得多了。”他眼神幽冷地直视着她,又道:“就拿朕当年来说,当年朕的母妃怎么死的,难道太后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吗”
他都知道,只是他不能去计较。否则他就没有今天了。
太后闭了闭眼,什么都不反驳,只道:“这些年,皇帝从一个备受冷落的皇子,到一国之君,哀家亏待你了吗”
皇帝道:“这些年来,朕以仁孝治天下,一直敬重尊崇太后,可太后贵为一国之尊,却总想着为外戚谋福祉。这大殷国是殷家的天下,而不是谢家的天下。”
太后平静地道:“皇帝这是没有办法了,所以才到哀家一个老太婆面前如此责难吗”
皇帝抖了抖龙袍,站起来,吁了一口气,一字一顿道:“不,朕是想来告诉太后,但凡是被朕拿住了谢家,朕定会把谢党全部铲除干净,一个都不会留。这将会是朕奉送给太后的一份厚礼。”
言语之间,皇帝对谢家满是厌恶和痛恨。
若非已经忍到了极点,他岂会开门见山地与太后说这些。
说罢,皇帝拂袖离去。
嬷嬷在门外也听到了只言片语,看着皇帝离去的背影,不由得担忧道:“太后,此事可要告知给大人,也好让大人及早做准备”
太后疲惫地摆摆手,道:“做什么准备难道让他按捺不住先对皇帝下手不成那才是如了皇帝的意了。”
皇帝今日到她面前说这一番,指不定就是在激谢家做出应对之举。他定会做足准备等着抓现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