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爷是娇花,不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浅如月
惹得前后隔壁邻居又不能安心的上厕所了。
张婶看着房顶上的宁脩,看着又在抹泪的婆母,对着自家男人道,“我看还是在茅房上加个棚子吧!”
搭个棚子只要费点事儿,费点银子就行了,不需要胆子。可去见苏言的男人需要!
张婶的男人听了道,“我听大壮的娘说,呆呆一家人都挺和气的。不若,你去给呆呆的曾祖母说说吧。”
乡下人挣个铜板不容易,能省真想省。
张婶道,“那位老夫人是挺和善的。只是……”顿了下,张婶又看看房顶上的男人,轻声道,“我就怕呆呆的爹上房有瘾。而我总不能天天去说吧!为了上个茅房,闹得人尽皆知,也是笑话一桩呀。”
张婶男人听了,沉默了,过一会儿叹了口气,开口,“既然这样,那就修茅房吧。”
天天跑到人家家说,我们要去茅房了,也是怪别扭的。
只是,新房子还没住上,倒是先盖了新的茅房,这心情不免有点复杂。如厕的地方比睡觉的地方都好,在这季家湾恐怕也只有他们一家了。
不过很快,张婶的男人发现,其实并非他们一家的。以呆呆家为中心,围绕着他家的四周,都开始修葺茅房了!那景象……热火朝天!





爷是娇花,不种田! 第426章
一路疾行,当呆呆和苏言回到京城,正值正午!
这些日子习惯了乡间的的宁静与安宁,一到京城犹如到了闹市,繁华却也吵嚷。到京城,一下子觉得生活的节奏都快了,从心里到身体都不由的变得有些紧绷,失去了在乡下时的散漫。
“娘,我们是先去王府还是先回侯府?”
“先回侯府梳洗一下再去王府吧。”
“好。”
母子俩一路风尘仆仆回侯府,还未到,远远的就看到宁晔在侯府大门前站着,背手而立,仰望天空,那姿态……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言不觉得在心里吟诗一句。
“娘,是大伯。”
苏言点头,看宁晔也已收回了仰望天空的姿态,朝着他们这边看来。
静静看着他们,待他们走近,开口道,“是掐着饭点回来的吗?”
苏言笑笑,呆呆躬身见礼,“大伯。”
“嗯。”宁晔应一声,“你爹呢?”
“我爹他没回来。”
宁晔听了,“他竟然不黏人了,看来是懂事了。”
呆呆笑笑,对这讥讽他爹的话,自是不接话,只道,“大伯怎地在门口站着?”
“闲来无事到门口透透气,没想到你们刚好就回来了!”
时安听言,瞅了宁晔一眼,而后低下头来。
宁晔说完,转眸看向苏言,上下打量了她一眼,目光寡淡,看她灰头土脸的样子,道,“丑了。”说完,转身往府里走去,走着道,“进来梳洗一下吃饭吧。”
“好。”
呆呆应,苏言摸摸自己的脸,跟着走进去,丑了?她不信。
呆呆和苏言走入侯府!
静,很静。
“我忽然觉得侯府大了许多。”苏言道。
“儿子也是同样感觉。”
相比侯府,季家湾好像更像一个家。
……
“夫人,二夫人和呆呆回来了。”
天天除了吃就剩睡和发呆的许氏听了,瞬时抬起头来,“都回来了?”
婢女摇头,“没有,只有宁二夫人和呆呆小公子两人回来了。”
许氏听了,眼里是失望,哦了一声,托着下巴又继续发起呆来。
婢女看了,忍不住道,“夫人不去见见二夫人吗?”
“去见她作甚。”她与苏言好似没什么可说的。
婢女道,“去问问二夫人,老夫人,大爷,大奶奶,还有三少爷都好不好?”
许氏:“不想问。”
婢女:……“夫人,这样怕是不好吧?若是二夫人向大奶奶告状的话,那……”
“她告状才好呢。”
这,婢女不明白了。
许氏不咸不淡道,“婆母和三爷知道我如此不成样子,或许就该回来了。”说着,许氏抬眸,对着婢女道,“你也许不相信,我现在真的很怀念被婆母训斥的日子。”
婢女:……
她确实不明白。
但许氏却没跟她解释说明的意思。个中缘由,许氏自己心里明白就行。
曾经,许氏也曾盼望着脱离宗氏的压制,自在的过日子。但,当这种日子真的来了,她却又茫然了。
管家,她没这份能能力。
相夫:夫不在跟前。
教子:宁旭根本就不用她管教,也不听她管教。
管教妾室:她已经腻了。
她现在忽然觉得活着没了目标,再这样下去,她就剩下坐吃等死了。所以,不觉间她开始想念宗氏,开始怀念那被她训导的日子。
宗氏在,她至少有个目标,那就是努力成为让她满意的儿媳,做宁家最好的儿媳。
“哎。”
许氏又叹一口气,人活着不知道该做什么,也挺累。
许氏也说不清,她这样算不算是有毛病,放着清福不会享,偏想着被训导。这,也是有毛病吧。
许氏在这里唉声叹气。另一边,呆呆和苏言梳洗好,就看到饭菜已经摆好,宁晔正端坐在饭桌前。
看他们出来,开口,“吃饭吧。”
那架势,颇像家长。
苏言和呆呆在饭桌前坐下,宁晔拿起自己跟前的碗递给苏言。
苏言看着,有些不明所以。
看着她一脸疑惑的样子,宁晔;“给我盛饭。”
苏言听了,看了宁晔一眼,“是,大哥。”而后拿过他手里的碗,盛了一碗饭工工整整的摆到他跟前。
看自己碗里的米饭,宁晔又拿起筷子压了压,压得平整了,似满意了,对着他们道,“你们也吃吧。”
“好。”
苏言应着,忍不住的又瞅了瞅他那过于平整的米饭,觉得平整的都不香了。
“菜的味道如何?可还合口吗?”宁晔随意问道。
呆呆点头,“很好吃。”
宁晔听了,夹了一块肉到他碗里,“喜欢就多吃点。”
“大伯也吃。”呆呆说着,也给宁晔夹了一块。然,宁晔却端着碗躲开了。
“我最近食素。”
听言,苏言将碗伸了过去,呆呆将肉放到了她的碗里。
吃一口红烧肉,苏言顿了顿,“府里的厨子可是换了吗?”
宁晔点头,“味道如何?”
“不若之前的厨子做的好吃。”苏言如实说道。
宁晔听了,看看她,没说话。
时安无声的瞅了瞅那一盘红烧肉,随着眼帘垂下,静默。只是看二夫人说不甚合口,却还又夹了几块,她这是不挑食呢?还是,其实根本就是觉得味道不错呢?
时安不确定。
而宁晔见苏言夹了几块,也将筷子伸了过去,夹了一块放入口中。入口,嚼两下,顿了顿,看苏言一眼,开口,“有没有觉得府里特别的安静?”
“嗯,是挺安静的。”
“我和离了。”
宁晔突然的自爆,呆呆不由抬头,苏言顿了下,随着问道,“你告诉祖母了吗?”
“还没。”
“那你等到她老人家回来再跟她说吧。”
苏言说完,宁晔低低笑了起来,看着她道,“你真是有情有义。”
苏言笑笑不语。
宁晔在讽刺她,她知道。
若是宁晔写信给老夫人,老夫人定然会不高兴。不高兴,或不是对清月公主这孙媳妇儿有多在意,而是对宁晔这拿亲事儿当儿戏的态度不高兴。
老夫人心情不好,又打不到宁晔,万一他们这些无辜的人被迁怒怎么办?所以,宁晔还是等老夫人回来再告诉她比较好。这样,老夫人伸手就能拿到人,火气也不用积攒着了。
“我还想着你会替我在祖母跟前美言几句,看来是我想太多了,也把你想的太好了。”宁晔一点也藏着自己的心思和看法,对着苏言直白道。
“若只是美言几句我还是可以的。”
“是吗?”宁晔脸上是怀疑,问道,“你打算怎么说?”
“缘分自有天定,大哥与清月公主无缘,这是天意,并非是大哥太过儿戏。”苏言说着,看着宁晔道,“大哥觉得我这样说如何?”
宁晔听了,静静看着苏言。
那眼神,让人有些看不懂。
就在苏言反思她是不是说错话的时候,看宁晔看着她,不咸不淡道,“你说的不错,缘分确实天注定,半点不由己。”说完,又夹了一筷子到口中,嚼着,味道确实不咋地。
“吃完饭,一起去王府吧。”
听言,苏言顺嘴说了一句,“大哥也去?”
“怎么?我不能去?还是,不能跟你们一起去?”口气,已是有点凶。
苏言笑笑,“能,当然能!”
说完,苏言闷头吃饭,不再说话。
宁晔也没再说什么,不紧不慢的用着饭,不时瞅苏言一眼。那眼神,透着挑剔,让人感觉他在时刻准备着挑刺。
在宁晔的注视下,苏言妃不觉的连吃饭的坐姿都规范了,她也不想一边吃饭,一边被数落。
看苏言那样子,宁晔扯了扯嘴角,似笑非笑。
呆呆静静吃着饭,静静看着,总是感觉他大伯在面对他娘时的嘴脸,跟面对其他人时都不同,有些尖酸刻薄,但又特别的真实。
接受到呆呆的视线,宁晔转眸朝他,“看着我做什么?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吗?”
“没,没有。”
呆呆说一句,低头吃饭,不再吭声。
看着在他面前变得分外乖巧的母子俩,宁晔放下了筷子,不再吃,却也没离开,就静静看着他们。
苏言吃着饭,感觉被监管了。
饭后,苏言,宁晔和呆呆三人去了王府。
到王府,下人请他们在堂屋坐着,即刻去请宗爵爷了。
不多会儿,宗祖从祠堂那边过来,看到宁晔时,神色如常,可当看到苏言时……
“苏言,呜呜呜……”
突然的就哭了。
宗爵爷突然如此,吓了苏言一跳,随着心头一紧,莫不是老王爷……




爷是娇花,不种田! 第427章
爷是娇花:427章
“爵爷,可是老王爷……”
看着哭泣的宗爵爷,显然宁晔第一反应也是这个。
宗祖摇头,红着眼睛道,“没有,祖父他尚好,你和呆呆去陪他说说话吧!我有些话想与苏言说。”
宁晔听了,看了看宗爵爷那微红的眼眶,没说什么,带着呆呆去了老王爷院子。
宁晔和呆呆一走,宗爵爷伸手拉住苏言的袖子,然后哇的就哭了。
真是哇哇大哭,哭的苏言有点懵。
除了囝囝和囡囡对着他这么哭过之外,没别的人再这么哇哇大哭过。不过,囝囝和囡囡大哭,她可以抱着哄哄,宗爵爷自是不能。
“你就会傻呆呆的看着吗?”
苏言听言,忙从身上找出帕子,递了过去。
宗爵爷拿过,胡乱在脸上抹了一下。
“爵爷,你这是……”
苏言敢开口,被打断,“叫哥。”
苏言:……“哥,你这是怎么了?”
“能怎么?你看不出来吗?我难受!”宗爵爷说着,看着苏言,“你怎么才回来?你知不知道我这些日子憋的有多难受,可又不能对着别人哭!现在,好不容易你回来了,我哭一下不行吗?”
闻言,苏言愣了愣。
这样温情的话,是苏言没想到的。
“你是祖父亲口认下的孙女!那,你就是我的手足,是我们王府的人。我虽然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大哥。但,却想你做一个好妹妹。可是,在我难受时,你却离的那么远,这世上有你这么做妹妹的吗?”
听着宗爵爷的控诉,苏言扯了下嘴角,拿起他手里的帕子,在他脸上擦了擦,“对不起!我应该早些回来才对。”
“女生外向!你出嫁了,依婆家为重也没什么不对,我明白的。”
“我哥真是通情达理,善良又善解人意。”
宗爵爷抿嘴。
苏言笑笑,“不过,我虽出嫁了,也没忘记你和祖父对我的好。我是宁脩的媳妇儿,也是你的妹妹,婆家和娘家对我都重要。”
苏言没忘记在宁脩‘离世后’,宗爵爷和老王爷对她的诸多维护。还有,包括宗爵爷开始贪污,都说是为了让她衣食无忧,不受欺负。
宗爵爷听了,看着苏言,静默少时开口,“我信你!毕竟,虽然晚点,可你还是把相公和孩子都放下,回来了不是吗?走吧,去看看祖父吧!他看到你,应该也很高兴。”
人在缠绵病榻的时候,应该都愿意跟前有亲人守着吧!
宗爵爷带着苏言去了老爵爷的院子,两人均未发现那端着茶水在门口站着的少妇!
这少妇不是别人,正是宗祖的媳妇儿齐真!
“夫人,您切莫多想,爵爷与宁夫人是兄妹,爵爷对她亲近也是应该,对夫人并无不满。”老嬷嬷对着齐真轻声道,就怕齐真多心。毕竟,刚才宗爵爷对宁二夫人说的那些话,很容易让人多想。
【不能对着别人哭,因为是外人。】
爵爷这话,岂不是在说夫人也是外人,不若宁二夫人亲近吗?
这话,细品可是有些伤人,会伤心。
齐真听了嬷嬷的话,摇摇头,温和道,“全嬷嬷,我没有多想,也不会多心。爵爷是什么性子的人,我还不清楚吗?还有宁夫人,她是什么样的人,我也知道。之前,家弟遇麻烦,都是多亏了宁夫人的帮忙,这份恩情我可是一直都记得的。”
听齐真这么说,又听她言辞恳切,全嬷嬷放下心来。
老王爷曾说,少夫人是个心思纯正,知进退,懂分寸的人。现在来王爷看人还是挺准的。
此时,这边亲情美好。可别处就不同了。
季家湾
以苏言家为中心,四方邻居有那么几日相互见到,打招呼的话都不再是‘你吃了吗’而变成了‘你家茅房修好了吗?’!
嗯,修好了!
舍了银子,忙活了几日,总算是修好了,终于可以放心的如厕了,简直是喜极而泣。更重要的是,家庭也终于恢复往日和睦了。
从来不知道,原来能畅快的如厕是一件这么难得又幸福的事,也从没想过,因为一个茅房,家里也差点闹的鸡犬不宁的,这是他们平生所没想到的。这都是托了呆呆爹的福,让他们又多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经历。
不过,呆呆爹自己并不知道,四方邻居的如厕环境因他一己之力得到了大力的改善,也不知道,有人在心里大骂,因为他平白糟践了银子。此时,宁二爷望着天空,皱着眉头。
最近突然阴雨连绵的,看着那脏兮兮的路和院子,整个人心情更糟了。
而宁脩心情不好,顿时间几乎全家都清楚的知道了。因为他对谁都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动不动就甩脸子几乎成了他的日常。
“宁脩,你也准备一下吧,我们待雨停了就启程回京。”
“急甚?我已答应苏言等着她回来接我。现在她还未回来,我就走了,岂不是失信于人?祖母想我这个言而无信的人吗?”
老夫人:……
他本就是这种人呐。
“宁脩,你最近两天怎么不去爬房顶了?”宁有壮对着宁脩带着一丝嘲弄几分挤兑道。
“教唆儿子爬房,如此不雅之事如何能做?父亲就是这样教导儿子的吗?简直是不成体统!”
宁有壮:……
明明宁脩才是最不成体统的那个,他从小就是爬房顶长大的。
“爹爹,今儿个菜里有黄豆。”囡囡和囝囝小声说着,刚要如之前一样拿筷子去挑,就听……
“小孩子怎么能挑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都给我学到哪里去了?都给我吃掉!”
囝囝,囡囡:……
明明之前是爹让他们挑出来的。现在怎么……
囡囡,囝囝心里不明白着,又看他们的爹爹在训斥完他们之后,拿起筷子将他自己碗里的黄豆给挑了出来。
这,啥意思?
不让他们挑食,他自己却挑?
被俩娃子盯着,宁脩一点不觉那里有错,依旧理直气壮道,“我爹没管我,所以我才养成了这等挑食的坏习惯。而你们不同,你们有一个严父,免于让你们染上坏习惯,这是你们莫大的福气,要珍惜,知道吗?”
囝囝,囡囡:……
感觉对,又感觉不对!只是有些茫然的看向宁有壮。
宁有壮挺直了背,端坐,不觉摆好了大家长的姿态看向宁脩,“既是如此,你也把黄豆给我吃了吧。”
本就是做严父吗?其实他最会了。
宁脩听了,转眸看着他,冷冷淡淡道,“坏习惯已然养成,如何还能改掉?要做严父不趁早,为何等到现在?”
宁有壮:“哪里是等到现在?为父一直都是严父,一直都是你冥顽不灵,不服管教自己的养成了一身的坏毛病,怎可赖我?”
“我不服管教,也是你教导无方!”说着,宁脩看向囝囝和囡囡,“你们是否也想不服管教,不听为父的教导?”
俩娃子忙摇头,拿勺子挖一勺子肉汤连带黄豆一并吃了下去。
看此,宁脩没在说什么,只是看了看宁有壮。
【自己无能何须强词夺理!】脸上这明晃晃的表情,把宁有壮气得不行,“都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也许,现在这样教你也不晚。”
宁有壮话落下,就想撸袖子。
然,袖子还未卷起来,老夫人扭头轻飘飘的看了他一眼。
见此,宁有壮眼帘动了动,而后默默放下了筷子,“我吃饱了,你们慢用。”
他若是对宁脩来棍棒之下出孝子。那么,他娘可能接着对他也来这一招。所以,他能怎么办呢?只能妥协!
只希望他这忍气吞声,会让他娘觉得他其实也很乖巧。
“我吃饱了,我去母亲那里了。”
老夫人听言,道,“去哪里作甚?有什么事儿吗?”
“没什么事儿,就是忽然有些想念三弟了。”说完,宁脩放下筷子,起身离开。
王嬷嬷看着宁脩的背影,心里就一个感觉:三爷怕是要遭殃了。
……
“奶奶,您今儿个晌午想吃点啥,老奴让下人去买。”
“没什么想吃的。”说完,宗氏又道,“买些肉,鱼和瓜果回来吧!二爷不是喜欢吃吗?”
尤嬷嬷听言,眼帘动了动,“是,老奴一会儿就吩咐下人去买。不过,今天下雨,二爷可能不会过来。”
“买了总是不多!也许,大老爷会带着两个小的过来呢。”宗氏说着,转眸看着尤嬷嬷道,“对比囝囝和囡囡,我现在越发的觉得许氏不会教孩子,你觉得呢?”
“老奴觉得……”
“你肯定觉得宁坤的儿女也都不错。”
尤嬷嬷一个下人哪里敢说实话。
尤嬷嬷“老奴是真的觉得三房的小小姐和小公子都挺好的。”虽不及囝囝和囝囝聪慧,但也天真可爱。
宗氏这会儿却一点也不觉得,想到囝囝和囡囡对着她,祖母祖母的喊个不停,那机灵劲,纵然宗氏不想承认,也觉得他们确实是讨喜。
现在在宗氏的眼里,囝囝和囡囡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看怎么好。包括宁坤……
想到宁坤,宗氏忍不住抬手按了按眉心,“三爷呢?”
“三爷他……”
尤嬷嬷刚开口,被打断。
“二爷!”
闻声,宗氏和尤嬷嬷抬头,看宁脩缓步走过来。
宗氏脸上扬起笑,亲切道,“脩儿,你来啦?”
宁脩点头,开口问道,“母亲,三弟呢?”
“他……”宗氏看向尤嬷嬷,“三爷这会儿在哪儿?”
尤嬷嬷有些犹豫,琢磨着要不要将三爷的行踪说出来。
看尤嬷嬷脸上神色,宗氏道,“若是知道就如实的告诉二爷。”
听到这话,再看宗氏脸上那不咸不淡的神色,尤嬷嬷不觉生出一种,大奶奶已不管三爷死活之感,随他要死要活!
大奶奶明知道三爷在二爷手里讨不到便宜,且三爷现在正躲着二爷,却还让她如实的将行踪告诉二爷,这不就是不管三爷死活吗?
尤嬷嬷心里腹诽着,却不敢违背宗氏的话,对着宁脩如实道,“回二爷,三爷他去县城了。”
“去县城做什么?”
“这个,老奴也不清楚。”
尤嬷嬷话是这样说,可在宗氏看过来时,眼神却是有些闪躲。看此,宗氏顿时了然,看来宁坤去县城是不干好事儿。
猜到这一点,宗氏心下微恼,对着宁脩道,“脩儿,你可能不知道,你三弟表现对你恭恭顺顺的。但心里对你却是一直不服气。所以,你不若去县城好好修理他一顿,也好让他知道知道厉害,让他长长记性。”
闻言,尤嬷嬷看着宗氏神色不定,这么坑自己儿子真的好吗?
宁脩听了,温和道,“母亲所托,我本应该遵从。只是,纵然三弟终究是亲弟,就算对我不恭,我又如何能忍心伤他呢!”
1...182183184185186...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