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刘宁大喜,连连冲着曾永忠抱拳,表示感谢。

    申时,距离年夜饭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了。

    吴宗睿、曾永忠、廖文儒和刘宁等人,悉数来到了厢房。

    吴宗睿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地图。

    这是一份与众不同的地图,上面标注了登莱之地兵力配备的情况,还标注了被后金鞑子控制的复州、永宁、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的情况,有关后金鞑子所有的情报,都是驻扎在金州的游记将军牛犇侦查到的。

    旅顺岛驻扎了六千军士,莱州副将罗典召统领,金州驻扎了三千军士,登州副将罗典勇统领,皮岛驻扎了三千军士,登州副将乔大龙统领,游击将军牛犇,驻扎在金州,其麾下有一支专门的军队,从事情报侦查事宜,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复州、永宁、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的情况。

    扭过头,吴宗睿看着众人开口了。

    “今日是大年三十,本不该说民生和军队的事宜,不过高起潜提醒了我们,务必要引起高度的注意,其实朝中有人注意到我们了,高起潜临走的时候,说了实话。”

    “内阁首辅温大人,倒是对我们登莱之地没有特别的关注,可六部之中就不一样了,户部尚书侯旬大人,很是关注我们,还有兵部尚书张凤翼大人,同样时时刻刻关注我们。”

    “张大人关注我们,主要是盯住了登莱新军,想着调遣新军前




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陈奇瑜
    崇祯七年,正月十三,皇上的圣旨抵达登州府城。

    吴宗睿升任兵部右侍郎,兼任督查院左佥都御史、登莱巡抚,统领登莱之地的所有军队,包括驻扎在登莱之地的卫所军队。

    这意味着二十二岁的吴宗睿,成为大明王朝最为年轻的正三品高官了。

    出任兵部右侍郎,属于皇上直接管控的官员,吴宗睿接旨之后,务必到京城去谢恩。

    登州距离京城一千四百里地,快马加鞭,也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应该说,皇上的旨意年前就下了,礼部的官员可能刚刚吃完团年饭,就从京城出发了。

    正在低头算账的乔明俊,抬头看见站在眼前的廖文儒,身体颤抖,脸色发白,他以为自己看错了。

    “廖、廖将军,您什么时候到京城来的。”

    “刚到,大人吩咐我前来安排吃住的地方,大人进宫之后,很快就会到这里来。”

    “大人、大人也到京城来了吗,我、我以为大人还有一段时间才会到京城来的。”

    乔明俊站起身,看了看外面,关上门。

    “将军快请坐,属下以为,大人到酒楼来,怕是还有几天的时间,大人刚刚到京城,不一定得到皇上马上召见,在寅宾馆等待几天时间,也是有可能的。”

    “乔将军,你说的不错,大人恐怕还有几天的时间,才会到酒楼来,不过大人吩咐过了,你不要想着到寅宾馆去,去了也见不到大人。”

    乔明俊连连点头。

    “属下知道,这么关键的时刻,属下绝不会去叨扰大人的。”

    。。。

    寅宾馆。

    礼部主客清吏司的知事,正在等候,眼看着前方出现了一前一后两个人影,连忙站起身来,走出去迎候了。

    今日到寅宾馆来的两位大人,可不是礼部主事敢得罪的。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中年人,神色肃穆,看见了迎候出来的礼部知事,脸上挤出了一丝的笑容,从怀里掏出了吏部的敕书。

    礼部主事接过敕书,快速扫了一眼,马上双手托举,还给了中年人。

    “下官早就在此等候陈大人,烦请陈大人稍候。。。”

    中年人微微皱眉,扭头看了看身后。

    身后的年轻人他早就注意到了,刚开始没有在意,可看着年轻人也是往寅宾馆的方向而来,就有些奇怪了,这里是礼部的寅宾馆,专门接待那些从各地来的地方巡抚,或者是总督,等候皇上的召见,跟在后面的年轻人,难道也是地方上的巡抚吗。

    中年人也想到了一个名字,但不敢肯定,所以一路上没有搭讪。

    年轻人终于来到寅宾馆的门口,从怀里掏出了吏部的敕书,递给了礼部主事。

    “原来是吴大人,下官已经等候多时,还请陈大人与吴大人跟随下官来。。。”

    中年人和年轻人的目光终于相撞。

    中年人情不自禁的扭头,这个年轻人的眼神很是祥和平静,却让他感受到一丝的压迫,这可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了。

    中年人和年轻人的房间挨着,他们需要在寅宾馆等候,等候皇上的召见,等候期间,他们不能离开寅宾馆,免得前来传旨的太监看不到找不到,那就耽误大事情了。

    礼部主事小心的说了一些注意事项之后,转身离开了寅宾馆,他进入迎接的两位,悉数都是兵部右侍郎,那个面容严肃的中年人,就是以兵部右侍郎兼任五省总督的陈奇瑜,而那个年轻人,是以兵部右侍郎、督查院左佥都御史兼任登莱巡抚的吴宗睿。

    礼部主事离开寅宾馆,吴宗睿看了看房间,扭头走出去。

    一阵寒风吹来,还在正月,北方的气候明显寒冷一些。

    陈奇瑜也走出了房间,两人在走廊遇见了。

    吴宗睿率先抱拳。

    “在下崇祯二年殿试二甲进士吴宗睿。。。”

    “原来是吴大人,在下万历四十四年三甲进士陈奇瑜。。。”

    陈奇瑜高中进士比吴宗睿早了八年时间,资历自然是比吴宗睿要强很多的,不过吴宗睿是二甲进士,陈奇瑜是三甲进士,从这方面来说,吴宗睿的地位稍高一些。

    两相抵消,两人的身份差不多。

    陈奇瑜的年龄比吴宗睿大一些,所以吴宗睿还是表现出来了尊重。

    其实在路上的时候,吴宗睿就猜到了陈奇瑜的身份,两人都是同一时间被擢升为兵部右侍郎,陈奇瑜兼任五省总督,吴宗睿依旧兼任登莱巡抚。

    吴宗睿压根想不到,会在这里见到明末大名鼎鼎的陈奇瑜。

    陈奇瑜也算是人才了,以督查院右佥都御史兼任延绥巡抚的时候,剿灭流寇就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当兵部左侍郎、三边总督、延绥巡抚洪承畴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延绥、大同和宣府等地,关注后金鞑子动向的时候,陕西一带剿灭流寇的事宜,主要就是陈奇瑜负责了。

    因为流寇势力逐渐增大,且荼毒了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和湖广等地,势力甚至延伸到北直隶,朝廷为了让剿灭流寇的事权同意,决定设立五省总督,代表皇上和朝廷统一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

    最初的五省总督人选,是三边总督、延绥巡抚洪承畴,但是洪承畴的任务很重,延绥一带时常有后金鞑子骚扰,无法抽身,所以皇上和朝廷决定让陈奇瑜出任五省总督,于是陈奇瑜被擢升为兵部右侍



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机(2)
    贺逢圣端起了茶杯,轻轻呡了一口,放下茶杯,神色变得严肃。

    “瑞长,我一直都在关注你,当初朝廷将你从淮安府调到山东青州,我是有些担心的,青州与淮安是无法比较的,殊不知你担任青州知府,治理好地方的同时,居然能够立功,拿下叛军老巢登州府城,让朝廷大军彻底剿灭了孔友德、耿仲明之流的叛军,我很高兴,尔后你出任登莱巡抚,我又有些担心了,登莱之地遭遇叛军的荼毒,已经是不毛之地,赤地千里,你年纪轻轻,就承担如此的重压,是不是能够承受。。。”

    贺逢圣的话语,让吴宗睿真的有些感动了,这才是关心。

    穿越以来,吴宗睿感动的时候太少太少了。

    “前些日子,皇上说到了登莱之地的变化,我才知道,你展现了不一般的能力,将登莱之地打理的井井有条,后来听闻你派兵护卫了旅顺岛和金州,且占据了皮岛,就觉得你应该要得到皇上和朝廷的嘉奖。。。”

    说到这里,贺逢圣鼻子里面轻哼了一声。

    “偏偏朝中有人对你提出了非议,一段时间,我都有些疑惑了,要不是今日见到你,想到了当年在南京经历的一切,我都要被朝中的某些人迷惑了。”

    贺逢圣说到这里的时候,吴宗睿的精神高度集中。

    “户部尚书侯旬大人,礼部员外郎张溥,翰林院编修吴伟业,还有就是刑部尚书胡应台大人等等,对你出任兵部右侍郎,都提出了异议,不过皇上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依旧擢升你为兵部右侍郎。。。”

    “你在南京的时候,与张溥和吴伟业等人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当时胡大人对此也是颇有微词的,至于说侯大人,本就是全力支持张溥和吴伟业等人,我想不到的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们居然还记得过往的事情,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四处散播于你不利的言论。。。”

    “瑞长,如果我记得不错,当初平定登莱叛军,监军是内侍高起潜,主帅是山东巡抚朱大典大人吧。。。”

    吴宗睿点点头,没有开口说话,他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瑞长,你曾经是不是为阉党说过话啊。”

    贺逢圣突然发问,让吴宗睿楞了一下。

    “大人,瑞长的经历,您都是知道的,阉党横行无忌的时候,瑞长尚在读书,而且远在家乡读书,对于外界的事情,茫然无知,就算是为阉党说话,谁会在意,后来瑞长殿试高中,阉党早就被皇上剿灭了,哪里来的瑞长为阉党说过话的情形。”

    “非也,我听说,你在南昌府城参加乡试的时候,有过为阉党辩解的言论。”

    吴宗睿微微的眯了眯眼睛。

    “大人,这世间以讹传讹的事情,多了去了,瑞长想不到,居然有人将瑞长在南昌府城参加乡试的事情搬出来,不错,瑞长在南昌府城的确说过一些话,但并非是帮着阉党说话,瑞长的意思是,危害四方的阉党,并非一件好事没有做,而声名显赫的东林党人,也不是做的全部都是好事情,事情总是辩证性的。”

    “先皇重用阉党,总是有可取之处才会如此做,要不然先皇岂不是昏庸无道了,而东林党人若是全部都做好事情,难道皇上视若无睹吗,再者说了,皇上登基,励精图治,剿灭阉党,大力整顿朝纲,期盼天下出现大治的局面,皇上对于东林党人信任有加,几乎将朝中大小事务都托付给东林党人,可几年时间过去了,情况究竟如何。”

    “瑞长在南京为官的时候,张溥和吴伟业之流,一味的庇护复社之人,瑞长所查办的两个案子,监生梁书田和徐名时,他们都是复社中人,做错了事情,就应该遭受到惩戒,可张溥和吴伟业等人,利用复社在南直隶的影响,居然想着干扰瑞长办理安江,瑞长岂能忍受。”

    “说到复社,瑞长有太多感受,当初瑞长在南昌府城参加啊乡试,见识了后来并入复社的江西豫章社,唯我独尊,凡是不愿意加入豫章社的读书人,被视作另类,极尽所能予以打压,瑞长就险些被他们打压,可惜瑞长没有屈服,和他们据理力争。”

    “后来瑞长到南京为官,复社在秦淮河聚会,瑞长同样与他们据理力争,瑞长记得,当时就有张溥、吴伟业、杨廷枢、吴昌时、陈贞慧、冒襄和贺耀廷等人,这些人都是复社的骨干,瑞长年轻,与张溥赛诗,让张溥当场认输,也算是大大扫了复社的颜面。”

    “此等的事情,瑞长早就不愿意回忆,若不是大人说到这里,瑞长是绝不会说的。”

    “瑞长无意冒犯东林党人和复社,但瑞长绝不会屈服,若是东林当人和复社之人,依旧在瑞长面前狂妄无礼,瑞长依旧会教训他们。”

    。。。

    贺逢圣听得非常仔细,等到吴宗睿说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我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朝中诸位大人,盛传你依附太监,依靠太监的帮助,才能够出任兵部右侍郎,我是不相信的



第二百八十八章 断了念头
    回到酒楼,吴宗睿直接到了后院,他住宿的地方安排在后院最为幽静的地方。

    廖文儒与乔明俊进入房间,发现吴宗睿的神色不是很好,两人都没有说话。

    “文儒,乔明俊,你们来了,都坐下说话吧。”

    廖文儒坐下之后,看了看吴宗睿,开口了。

    “大哥是不是遇见什么事情了。。。”

    吴宗睿微微叹了一口气。

    “乔明俊,此番到京城来,我本想着让你回到登州去,派遣其他人来到京城,我以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京城方面的情报不是特别重要,现在看来,我的想法有些不妥。”

    乔明俊的脸色有些惶恐,长期从事情报事宜,他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从吴宗睿的神情来看,京城肯定发生了对吴宗睿不利的事情,而他这个负责情报工作之人,却没有发现。

    “大人,是不是属下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

    吴宗睿摆摆手。

    “与你没有关系,有些情报,你无法探查到,都是发生在朝廷内部的事宜,你到京城的时间不长,不可能探查到朝中发生的很多事情。”

    “这个,大人,其实属下已经在努力了,只是京城之中锦衣卫太多了,属下不敢轻举妄动,免得引发了锦衣卫的注意,还有东厂的番子,对京城各方面的监控也很厉害,属下若是引发了他们的注意,可能要暴露身份。。。”

    “你说得对,身在京城,安全是最为重要的,能够探查到情报最好,无法探查到情报也不要勉强,如果不小心出错了,前功尽弃,自身都无法保全。”

    廖文儒有些忍不住了,再次开口。

    “大哥究竟遇见什么事情了啊。”

    吴宗睿看了看廖文儒和乔明俊。

    “的确遇见了一些事情,也不是太大的事情,此次我被擢升为兵部右侍郎,在朝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有些人坐不住了,站出来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就是我依靠朝中的太监,才得到了擢升,而且我为阉党翻案与说话。。。”

    廖文儒和乔明俊脸色同时发白,他们明白其中的凶险。

    满朝的文武大臣,不管暗地里与太监是不是有交集,表面上都是深恶痛绝太监的,天启年间阉党作恶,造成的影响太坏了,以至于皇上登基的时候,不遗余力的清除阉党,几乎将阉党的实力剿灭殆尽,现在皇上重新开始信任太监,委派太监很多的重任,但表面上是绝允许太监专权的,皇上一直都是将权力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如果某个文臣被冠以阉党余孽,会遭受到所有文武大臣的唾弃,根本无法立足。

    想不到吴宗睿居然遭遇到这样的事情。

    廖文儒不服气了,语气颇为阴冷的开口了。
1...105106107108109...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