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海风有些大了,潮水完全涨起来,出发的时刻到了。

    前来送行的史可法、卢发轩、曾永忠和崔云辉等人,开始退后,看着吴宗睿等人登船。

    吴宗睿登上了一号福船。

    一号福船是指挥舰,也是整个舰队的核心。

    廖文儒跟随登上了一号福船。

    刘宁则是登上了二号福船,同样是指挥舰。

    七千军士乘坐六十艘战船,兵分两路,吴宗睿和廖文儒率领十五艘战船和两千军士,前往旅顺岛,刘宁率领率领四十五战船和五千军士,前往皮岛。

    刘宁没有马上登上二号福船,而是来到了一号福船。

    上船之后,刘宁对着吴宗睿行礼。

    “大人,属下马上就要率领大军出征,特来听从大人的教诲。”

    吴宗睿看着刘宁,眼神有些深邃,他想到的很多,穿越七年时间了,这是他亲手组建的武装力量,面临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斗,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次战斗。

    “刘宁,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你完全具备了优秀指挥员的能力,此番独自领兵作战,正是展现你能力的时候,我希望你,不管遇见什么样的局面,都要保持冷静,胆大心细,果断下达命令,我和文儒在永宁城等着你,等着你大胜而来。”

    说到这里,吴宗睿走上前去,用力拍了拍刘宁的肩膀。

    “你记住,你是一万将士的指挥官,是他们的支柱,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你的主要职责,是指挥一万将士作战,没有必要时刻冲锋在最前沿。”

    “刘宁,我再说一遍,我和文儒在永宁城等着你大胜而来。”

    刘宁看着吴宗睿,眼角有些湿润,他单膝跪地,再次给吴宗睿行军礼。

    “大人的吩咐,属下牢记在心,属下一定会打败后金鞑子,率领大军前往永宁城,与大人和廖将军会师。。。”

    等到刘宁站起身来,廖文儒走上前,用力的拥抱了刘宁。

    “兄弟,多保重,大人和我在永宁城等着你。。。”

    。。。

    战船启动,岸上曾永忠等人的身影,很快就看不见了。

    一号福船很平稳,其庞大的体型,能够在大海之中平稳的航行。

    一号福船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二号福船和三号福船。

    此番作战,水师并非是主力,基本不会参与作战,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运送物资和人口,吴宗睿早就下达了命令,每每攻陷一座城池




第三百零三章 声东击西(2)
    复州城门打开的时候,马背上的罗典召,举起了手中的钢刀。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驻守复州城池的汉军,发现城池被包围,一定会出城迎战。

    复州南门外有近一里地的空旷地带,惨烈的厮杀将要在这里展开。

    罗典召的脸色微微发白,右手紧紧捏住钢刀的刀柄,指关节都发白了,这一战的重要性,他很清楚,务必要彻底打败甚至是剿灭出城迎战的汉军,取得开门红。

    这一战,对于鼓舞士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火炮暂时不会派上用场,用吴宗睿的话来说,火炮是留给后金鞑子的,或者是用来攻打城池的,汉军还没有资格享受。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来,城门甬道,奔涌出来战马。

    城墙之上,全力戒备的汉军军士,手持弓箭,注视着下方的一切。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出城的一千汉军,列队完毕,清一色的骑兵。

    罗典召眯起了眼睛,这些汉军军士,以前悉数是大明朝廷的军士,归顺后金之后,得到了粮草和战马的补给,表现出来的气势完全不一样了。

    “咚、咚、咚。。。”

    鼓声响起,汉军军士踩着鼓声的节奏,开始了冲锋。

    一股黑色的旋风扑面而来,罗典召神色瞬间平静下来,举高了手中的赶到,身边的传令兵,随即举起了手中的蓝色旗帜。

    “唰、唰、唰。。。”

    一轮箭雨,呼啸着向前,扑向了冲锋而来的汉军军士。

    汉军军士的无畏和傲慢,出乎了罗典召的预料,就这样大咧咧的出城,大咧咧的开始了冲锋,甚至没有想到使用弓箭,难不成他们真的以为自己的身体是铁打的吗。

    惨叫声被淹没在马蹄声中,一轮箭雨过去,一些汉军军士跌落马背,有的被后面冲上来的战马踢中,瞬间没有了挣扎,有的则是滚落到一边,痛苦的呻吟。

    “唰、唰、唰。。。”

    第二轮和第三轮的箭雨扑面而来,瞬间迟滞了汉军的冲锋,面对密集的弓箭,他们只能够采取闪躲与放缓冲锋的办法,尽力的避开。

    罗典召的钢刀在举起,身边的传令兵,举起了红色的旗帜。

    “咚、咚、咚。。。”

    鼓声再次响起,罗典召一马当先,冲向了不远处的汉军,在他的左右和身后,一股红色的洪流,犹如利剑,扑向了前方。

    。。。

    惨叫声、刀剑撞击的声音、战马的悲鸣声音,不断的传来。

    金砺的眼神有些模糊了,他惊恐的发现,身边的军士接二连三的倒下,而明军军士的冲锋和厮杀,还在持续。

    明军军士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厉害了,他们不是缺乏骑兵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战马。

    金砺有些后悔了,他很想命令军士撤离,回到城池之中固守,等待明军军士进攻城池,他甚至想到了副将的提醒,难道自己真的轻率了吗,人家明军军士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包围复州城池,其战斗力肯定不一般。

    以一千汉军军士,迎战三千明军军士,如果不能够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压制住明军,陷入到对峙和厮杀中,那是必败无疑的。

    金砺举起了手中的长枪,刺中一名冲过来的明军军士,对方的鲜血喷溅在他的脸上。

    用手抹去脸上的血渍,金砺大叫一声,跃马冲向了战团。

    。。。

    罗典召早就注意到了金砺,这个归顺后金鞑子的大明武进士,还真的颇为骁勇。

    金砺跃马冲向战团的时候,罗典召同样跃马,冲向了金砺。

    两柄长枪对撞的时候,喷溅出来了火花,可见两人的力量有多大。

    金砺的身体微微一抖,来不及思索,扭转马头,朝着城门的方向退却,罗典召稳住了战马,没有跟随在后面追击。

    金砺扭头,看了看身后不远处的罗典召。

    罗典召已经再次冲向战团之中。

    金砺的眼睛里面,喷出了怒火,刚刚罗典召如果追击的话,金砺就要使出其最为有力的招数:回马枪,将罗典召挑落马下了。

    眼睁睁看着罗典召挑落了数名汉军军士,金砺忍不住了,拍马怒吼一声,准备再次冲向战团,不过他身边的亲卫,战马横在了前面。

    “将军,快撤回城池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金砺身体颤抖了一下,险些跌落马背,本来是鼓足气力准备冲锋厮杀的,突然被挡住了,一身的气力只能发泄到胯下的战马身上,战马微微的趔趄,后退了一两步。

    金砺没有发怒,看了看身边的亲卫,看了看前方的战场。

    汉军军士已经在苦苦的支撑,陷入到被围困的境地,如果这样的状态继续持续下去,除非是城内的汉军军士冲出来驰援,否则被围困的汉军军士,唯一的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城内的汉军军士是绝对不能冲出来驰援的,这一点金砺是清醒的。

    明军军士绝对不止三千人,肯定还有更多的明军军士埋伏在不远处,如果城内驻扎的汉军军士全部都冲出来,马上就会被更多的明军军士包围,到了那个时候,明军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复州城池。

    明军主要的作战目的,就是拿下复州城池。

    &



第三百零四章 声东击西(3)
    “禀报大人,此战斩杀汉军三百七十五人,生擒六十八人,缴获战马三百八十五匹,我方阵亡四十七人,重伤十二人,轻伤尚未完全统计上来。。。”

    罗典召的脸上带着笑容和兴奋,以不足六十人伤亡的代价,斩杀和生擒汉军四百四十三人,比例几乎接近八比一了,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完胜。

    此战已经极大的鼓舞了士气,达到了目的。

    吴宗睿看着兴奋的罗典召,缓缓开口。

    “罗典召,还想说什么,尽管说就是了。”

    罗典召楞了一下,看了看吴宗睿身边的廖文儒和罗典勇等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刚刚的战斗,我们如果能够乘胜追击,肯定能够一举拿下复州城池,汉军狂妄,以为我军没有什么战斗力,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城墙上面守卫的汉军军士人数不是很多,不会给我军造成太大的困扰。。。”

    吴宗睿微微点头,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廖文儒和罗典勇等人,应该说,廖文儒和罗典勇等人,都是这样的认为。

    罗典召的进步也是明显的,作战过程中,能够发现对方存在的弱点,能够把控局势,充分利用对方的弱点,这对于其今后指挥作战,有着莫大的好处。

    吴宗睿当然愿意看见这样的情形。

    “罗典召,你的分析很不错,今后指挥作战,就要从这些细节处出发,抓住对方的弱点,果断的下达命令。”

    说到这里,吴宗睿走到了沙盘的前面。

    廖文儒等人,也跟随来到沙盘的前面。

    “你们应该还记得大凌河之战吧。”

    所有人都点头,大凌河城之战,吴宗睿曾经详细分析,阐述朝廷大军为什么会失败,而且点名了皇太极所采用的战术。

    “大凌河城之战,皇太极采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术,其目的不仅仅是拿下大凌河城,还要最大限度的削弱朝廷在辽东的实力,朝廷大军前几次小规模的驰援,都以失败告终,尔后,监军道张春,率领四万朝廷大军驰援大凌河城,这些军士,绝大部分都是辽东边军,是朝廷大军的精锐,要知道我朝廷大军,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也就是辽东边军了。”

    “一直到这个时候,朝廷都没有察觉到皇太极围城打援的战术,皇太极没有强攻大凌河城,而是直接围困,重点打增援的部队,朝廷大军数次驰援,居然没有能够探查到皇太极的意图,更是没有发现皇太极也拥有了红夷大炮。”

    “大凌河城战斗的惨败,我就不多说了,此战的影响太大了,大凌河城之战后,朝廷几乎完全丧失对辽东的控制,丧失了辽东大部分精锐的军士,现如今,辽东边军仅仅是固守几座城池,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完全丧失了主动权。”

    “皇太极敢于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务必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是后金鞑子骁勇,不畏惧前来驰援的朝廷大军,敢于硬碰硬,这一点皇太极有着充足的把握,哪怕是面对数万辽东边军,他也敢于下决心,坚信能够打败驰援的辽东边军。”

    “第二点则是朝廷大军的胆怯和自大,说到胆怯这方面,朝廷大军普遍存在恐金症,哪怕是直接面对后金鞑子的辽东边军,也认为后金鞑子太过于骁勇,无法在野外作战的时候彻底击败他们,说到自大,则是我朝廷大军的统帅,目光短浅,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不知道刺探后金鞑子的情报,不屑于采用侦查这等的小伎俩,总以为数万的大军压过去,后金鞑子就变成了齑粉。”

    “结果很明确,将帅的无能,导致朝廷精锐大军几乎损失殆尽。”

    “好了,大凌河城之战,就说到这里,你们明白了什么没有。”

    吴宗睿抬头看向了众人。

    廖文儒的眼睛亮了,扭头看了看还在沉思的众人。

    “文儒,你想到了什么,直接说就是了,不要有什么顾虑。”

    廖文儒用力的点头,看向了沙盘。

    “我有些明白了,此次作战,我们不仅仅要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还要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我们围困复州城池,却不急着进攻,我们打败了出城迎战的汉军,就是要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压力,如此驻守复州城池的汉军总兵金砺,一定会向驻守永宁的李国翰求援。”

    “我们先期作战的主要目标,就是李国翰及其驰援的汉军,我们不仅要彻底剿灭李国翰驰援复州的汉军,我们还要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拿下永宁城池,回过头来,拿下复州城池,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皇太极在大凌河城之战占据的优势,登莱新军同样拥有,一方面登莱新军的战斗力强悍,丝毫不畏惧后金鞑子和汉军,敢于正面作战,而且我们还拥有最为犀利的火炮,第二个方面,汉军骄狂自大,恐怕金砺遭遇了失败,也不愿意承认。。。”

    廖文儒还没有说完,吴宗睿的脸上就出现了赞许的神情。

    “文儒,说的不错,驻守复州城池的金砺,怕是已经知晓了我登莱新军的厉害,只是他不会承认罢了,这些年来,我朝廷大军面对后金鞑子,



第三百零五章 声东击西(4)
    一个时辰过去,头发蓬乱、脸色灰败、依旧没有洗漱的金砺,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向驻守永宁城的李国翰求援。

    城外明军的骁勇,震撼了金砺,不到半个时辰的厮杀,损失了近四百五十名军士,几乎折损了出城作战的一半兵力,这是金砺万万想不到的,在金砺看来,城外明军的战斗力,丝毫不亚于满八旗军士的战斗力。

    更加要命的是,金砺清楚明军火炮的威力,如果城外的明军翌日开始攻城,以红夷大炮轰炸城墙,以火炮轰炸城墙上面的军士,驻守复州城池的汉军,怕是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

    决不能让明军轻松的展开攻打城池的战斗,务必在城外彻底击败他们。

    固守永宁城池的有五千汉军,还有三百名正红旗八旗军士,如果他们驰援复州城池,可以保证打败围攻复州城池的明军,到了那个时候,金砺率领城内的军士出击,就能够彻底击溃明军。

    金砺不知道进攻复州城池的明军有多少人,白天的厮杀,参与作战的明军大约有三千人左右,料想设伏的明军军士,最多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如果数字算的再大一些,明军总数能够达到八千人,就算是极限了。
1...110111112113114...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