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皇太极的敕令抵达的时间,就是后金鞑子行动的时间。”

    “你们可不要小看了后金鞑子,他们的行动是异常迅速的。”

    “斥候只能侦察到耀州和海州等地的情形,无法清楚探查到辽阳和沈阳的情形,这方面的情报,我们无法获取,如果等到耀州和海州的情形发生了变化,我们撤离的行动,就变得有些匆忙了。”

    “我们还没有与后金鞑子决战的资本。”

    “好了,不多说了,文儒,命令所有将士,做好准备,今日夜间,罗典召和秦大龙,率领六成的兵力,全部前往连云岛,驻扎连云岛的所有战船,明日一早全部开拔,所有的步卒,以及部分的骑兵,乘坐战船离开。”

    “明日一大早,剩余的军士,悉数离开盖州,前往永宁。”

    “驻扎永宁的刘宁,也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待到盖州撤离的大军抵达永宁,随即撤出永宁,前往复州。”

    “北汛口驻扎的战船,必须做好准备,所有大军抵达北汛口之后,乘船离开。”

    “皮岛和金州,依旧驻扎五千将士,旅顺岛驻扎一万将士,其余将士,全部回到登州去,此次收获的所有粮草和钱财,按照比例分配,皮岛三成、金州三成,旅顺岛四成,今年年内,登州基本不会为旅顺岛、金州和皮岛提供粮草了。”

    。。。

    天黑之后,驻扎盖州的军士开始了忙碌。

    大军前往连云岛,不需要掩盖行踪,反正这次是乘坐战船前往旅顺岛和金州等地,就算是后金鞑子的斥候侦察到了也无所谓了。

    往永




第三百二十章 愤怒中的领悟
    空荡荡的街道,空荡荡的城池,干净的街道,安静的可怕。

    代善脸色铁青,他最为担心的事情,终于出现了。

    这一刻,吴宗睿这个名字,深深的刻进他的脑海里面。

    皇太极率领大军出征,后金的主力几乎都在外征伐,更加关键的是,留守的济尔哈朗,不可能单独做出征伐的决定,作战命令的下达必然会延迟,吴宗睿可能就是抓住了这个漏洞,从容的撤离了盖州。

    只能说,吴宗睿太厉害了,算计准确了一切。

    盖州城内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狗叫的声音,没有说话的声音。

    几乎就在进入盖州城池的刹那,代善下达了命令,大军紧随其后追击,前往永宁,身边的梅勒额真提醒,征伐永宁和复州是多铎的任务,大军前去追击是不是合适,再说大军还要拿下连云岛,代善训斥了身边的梅勒额真,明军都已经撤离盖州了,连云岛的明军,肯定也从水路撤离了,大军守着这座空荡荡的城池,和空荡荡的连云岛,有什么作用。

    当然,代善已经多了一丝的警惕,尽管他率领的是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几乎可以横扫一切,但也要注意,如果明军设下了埋伏,导致大军损失惨重,那就无法解释了。

    多铎率领的六千军士,选择从另外一条道路直扑复州。

    代善禁不住祈祷,希望多铎的行动尽量的快一些,能够在明军撤离之前,将其阻挡在复州,这样两路大军会和的时候,就能够拖住明军了。

    官道上再次泛起黄沙。。。

    一人双马的撤离速度是很快的,吴宗睿一马当先,身边是廖文儒和秦大龙等人。

    一路的急行军,没有谁开口说话,后面有紧紧追击的后金鞑子,且人数众多,谁都知晓,后金鞑子的速度很快,登莱新军的火炮悉数从连云岛的方向运走了,骑兵的战斗力必然削弱一些,这个时候迎战准备充足的后金鞑子,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廖文儒和秦大龙等人都明白,这一次后金鞑子是倾尽全力发起进攻了,目的就是将登莱新军拖住,等到皇太极率领的主力归来之后,就会发起总攻。

    登莱新军还没有做好与后金鞑子决战的准备。

    两个时辰之后,刘宁派遣的斥候,终于见到了吴宗睿等人。

    斥候禀报,永宁驻扎的步卒,一天之前已经出发,驻扎永宁的骑兵,全部做好了准备,吴宗睿和廖文儒等人抵达之后,即刻出发,前往复州,北汛口的战船整装待发,大队人马抵达之后,就会开船,前往旅顺岛和登州等地。

    大军没有耽误时间,军士全部携带饭团和熟肉,马背上解决吃饭的问题,包括吴宗睿都是如此,尽管所有撤离的军士,都是一人双马,行军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最快,但不能够低估后金鞑子行军的速度。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登莱新军的优势在这一刻体现出来了,夜间行军。

    不管是满八旗,还是蒙古左右营,包括汉军,夜间行军存在巨大的困难,很多的军士患有夜盲症,夜间什么都看不见,压根无法行军。

    登莱行军的将士不一样,他们的生活好,营养好,身体素质不错,且夜间行军是平日里时常训练的科目,所以他们熟悉夜间行军,加上斥候在沿途都设立有标志,他们顺着这些标识行军,速度不会慢多少。

    当然,夜间行军,对于将士的体力要求是很高的,连续的长途奔袭,体力会出现透支的情况,不过遇见紧急情况,这些问题都是能够克服的。

    子时,大军抵达永宁城。

    吴宗睿命令,所有将士在城外歇息两个时辰的时间,抓紧时间补充体力,寅时出发,前往复州城,辰时必须抵达北汛口,大军全部登船撤离。

    刘宁在城门口等候,带着吴宗睿等人进入到城池之中。

    房间里面亮堂堂的,地图铺在桌上。

    尽管一路上风尘仆仆,异常劳累,吴宗睿的脸上,还是带着笑容。

    “刘宁,准备的不错,两个时辰之后,我们出发,前往复州,辰时大军必须抵达北汛口,全部乘坐战船离开。”

    刘宁点点头,开口禀报。

    “大人,斥候已经侦查到了,后金鞑子已经在距离永宁城池一百余里地的地方出现,他们行军的速度很快,天黑之后才歇息。。。”

    刘宁的手指向了地图上的某一处地方。

    吴宗睿看了看地图,笑出声来了。

    “看样子,皇太极这次是下了狠心,想要将我们留住了,可惜啊,他如果早一些作出决定,情况就不一样了,我看有两路的后金鞑子,一路前往盖州,一路前往复州,他们想前后夹击,拖住我们,断绝我们后撤的道路,等到皇太极率领的主力回来,将我们彻底剿灭。”

    “想的不错,部署也不错,可惜他们困不住我们。”

    “早干什么去了,我看啊,后金鞑子也就那样。”

    说到这里,吴宗睿略微的严肃了一些。

    “告诉所有将士,歇息的时间减少半个时辰,丑时二刻大军出发,前往复州。”

    身边的传令兵迅速离开,前去传达命令了。

    吴宗睿看着廖文儒和刘宁等人,神色平静的开口了。

    “文儒,刘宁,秦大龙,此战之后,皇太极会将我们登莱新军视为最大的对手,复州、永宁、盖州、海州和耀州等地的防御,一定会加强,我们想要偷袭,困难会增加很多,不过这样也好,皇太极知道盖州等地时时刻刻处于危险之中,他也就不敢轻易率领大军入关了。”

    吴宗睿说完,廖文儒开口了。

    &nb



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忧虑
    大政殿。

    一路风尘仆仆的皇太极,看不出来丝毫的倦色。

    代善、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豪格、岳托、阿济格、杜度、阿巴泰等人,悉数都在大政殿,范文程、宁完我和马国柱等人,也在大政殿。

    大政殿的气氛有些压抑,众人根本没有作战胜利之后的喜悦。

    二次征伐漠南蒙古,皇太极彻底降服了察哈尔部落,其部落的两个王子,已经跟随来到盛京,成为了人质,这意味着,自此之后,察哈尔部落将要永远臣服后金。

    入关作战,收获也是不错的,大军从宣府和大同等地发起进攻,攻下了不少的城池,劫掠到了大量的钱粮和人口,一度威胁到大明的京城,而且作战的过程之中,有近五千的大明军士投降,成为了后金直接掌控的汉军。

    可惜的是,大军这些辉煌的胜利,完全被大明的登莱新军冲散了。

    复州、永宁和盖州,悉数都变成了空城,粮草、军械以及人口,全部都被搬迁完毕,城池倒是很好,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损毁,城内甚至打扫的异常的干净,在代善和多铎等人看来,空荡荡的城池,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讽刺。

    三座被完全搬空的城池,与大军入关的劫掠比较起来,损失更大。

    永宁和复州两座城池,是皇太极打造的两座军事重镇,一直都是用来应对原来驻扎在皮岛的明军的,那个时候,驻扎在皮岛的还是毛文龙,毛文龙此人,作战凶狠,悍不畏死,且行军飘忽,有时候从复州和永宁方向发起进攻,有时候乘船到临江,从兴京和萨尔浒方向发起进攻,有时候甚至发起对抚顺和辽阳的进攻。

    尽管毛文龙偷袭屡屡失败,却让皇太极不得安生,迫不得已,皇太极在彻底控制了复州和永宁两地之后,在此驻扎了不少的军士,若是皮岛的毛文龙发起了对兴京或者萨尔浒等地的进攻,则驻扎在复州和永宁的大军,迅速出动,发起对皮岛的进攻,威胁到毛文龙的根据地,这让毛文龙颇为忌惮。

    尔后彻底剿灭驻扎皮岛的明军,就是驻守在复州和永宁等地的大军发起的进攻。

    至于说盖州,因为紧靠着连云岛,其地理位置优越,一些商贾看中了这处地方,在这里设立商铺,运送货物,包括盛京等地,好多交易的商品,都是从盖州运送过来的,皇太极自然也注意到了这里,派遣了正红旗的军士,驻守盖州,保证商路的通畅,后来,盖州也成为了复州和永宁的大后方,一般情况之下,对复州和永宁军士的诸多命令,都是驻守盖州的正红旗军官下达的。

    可以说,经过数年时间的积累,盖州已经成为后金颇为富庶的城池。

    想不到这三座城池,悉数被大明的登莱新军拿下,他们将所有的钱财和人口都搬空了。

    想到这些,皇太极的心里很疼。

    后金的八旗将士的确是骁勇,作战悍不畏死,可是他们也有软肋,那就是普遍都较为贫穷,每每到蒙古作战,或者入关作战,就是他们劫掠财富的最好时机,因为贫穷,因为生产生活物资的缺乏,八旗子弟的出生率不是很高,小孩子的成活率同样不是很高,定都盛京之后,情况有所改善,可是与大明的富庶比较,后金还是很穷的。

    八旗军军士没有军饷,不管是后金朝廷,还是诸多的旗主,拿不出来那么多的军饷,八旗将士的战马以及弓箭军械等等,也都是自己准备的,朝廷同样没有管。

    表面山看起来,诸多的旗主都非常的富裕,毕竟每一次作战,劫掠的钱粮和人口,三成是归于旗主个人的,三成归于朝廷,剩下的四成才是军士个人拥有的,可如果要求旗主承担八旗军军士的军饷,那他们维持不了多长的时间。

    登莱新军攻陷了盖州、永宁和复州等地,搬空了所有的钱粮、战马、军械,迁移走几乎所有的人口,对于皇太极来说,是最为沉重的打击,想要让盖州等地恢复以前的样子,还不知道要多长的时间。

    环顾四周,看了看众人,皇太极终于开口了。

    “漠南征伐,我们彻底降服了察哈尔部落,入关作战,我们打败了明军,一度威胁到大明的京城,这本来是值得庆贺的大胜,却不料大明的登莱新军,在我们的背后戳了一刀,我们本欲拖住登莱新军,待到大队人马开回之时,彻底剿灭偷袭的登莱新军,不想他们跑的比兔子还快,二哥和十五弟领兵追击,还是没有能够截住他们。”

    “盖州、永宁和复州,已经成为了空城,登莱新军劫掠了我们太多的财富,难以容忍,你们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皇太极刚刚说完,多尔衮站起身来,抱拳开口了。

    “大汗,臣弟觉得,务必要彻底剿灭登莱新军,就如同我们当年对付毛文龙一样,驻扎在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的登莱新军,已经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如果不能彻底剿灭,今后我大军出去征伐,身后还会遭遇到登莱新军的袭击。。。”

    多尔衮的建议,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赞同。

    唯有代善没有开口说话。

     



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
    吴宗睿乘坐的一号福船,并未回到登州去,而是直接朝着天津港的方向而去了。

    罗典明押解俘获的后金鞑子,还在天津港等候。

    向皇上和朝廷献俘,身为登莱巡抚的吴宗睿是必须要参加的,而且要亲自赶赴京城去,当初决定让罗典明押解后金鞑子,前往京城,吴宗睿主要的考虑,就是防止朝中出现其他的议论,甚至出现意外,影响到他的征伐计划。

    兵部的官员早就到了天津,验明俘获的后金鞑子,以及正红旗城守尉阿斯哈、牛录额真葛巴泰的尸首之后,要求罗典明在天津等候,等候吴宗睿一同到京城去。

    所以吴宗睿必须要到京城去了。

    刘宁、罗典召和秦大龙等人,跟随吴宗睿一同赶赴京城,廖文儒则是回到登州去,罗典勇暂时驻扎在旅顺岛,牛犇回到皮岛,分别稳住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等地的局势。

    复州、永宁乃至于盖州等地,散布了一些登莱新军的斥候,时刻侦查消息,他们侦查到的情报,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送达金州和旅顺岛等地。

    八月下旬,一号福船抵达了天津港口。

    罗典明早就在天津港口等候了。

    北方的气候,早晚已经变得凉爽,没有那么酷热了。

    一号福船刚刚靠岸,乘坐小船的罗典明,很快顺着软梯,上了福船。

    “禀报大人,朝廷派遣的特使,还在天津城内等候,俘获的后金鞑子,全部都看押在天津城内,阿斯哈和葛巴泰的尸首已经提前运抵京城去了。。。”

    吴宗睿点点头,这些情况,罗典明早就写来信函禀报了。

    吴宗睿其实不想到京城去,他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而且复州、永宁和盖州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回到沈阳的皇太极,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也是他所关心的,可惜的是,他身不由己,这个时候必须要到京城去,至少需要向皇上和朝廷报喜。

    进入天津府城,吴宗睿很是低调,并未表露出来身份,在寅宾馆见到了朝廷派遣的特使,翌日一大早就从天津出发了。

    押解后金鞑子事宜,由京城来的京营军士以及部分的锦衣卫负责,虽然只有五百多的后金鞑子,兵部却调遣了三千军士押送,防止出现意外。

1...120121122123124...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