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生员之间的交往是最多的,他们有读书人的功名,可没有做官的资格,幕僚都不够,大不了做教书先生,而读书人所谓的游历,就产生于他们这个阶层,生员在游历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因为志趣相投而形成一定的圈子。

    太仓的应社,以及江西的豫章社等等,都是在此等情况之下产生的。

    不过吴宗睿的情况不一样,他的年纪不大,县试、府试和院试都是一次过关,乡试同样如此,而且之前的那个吴宗睿,性格的确是孤僻的,有缺陷的,甚至神经上略有一些问题,所以没有什么朋友,人家举人进京参加会试,都是结伴而行,而且一路上潇洒异常,吴宗睿不一样,独自赶路,还要时时刻刻的跟随商队。

    戴明杰是穿越的吴宗睿结交到的少数几个读书人之一。

    能够在异乡遇见朋友,肯定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戴明杰的邀请,吴宗睿没有拒绝,只是在一家看上去不错的商铺里面,购买了不少的糕点,第一次到戴明杰家里去,肯定要带些礼物,这样的礼节,他还是清楚的。

    两人边走边聊,来到了东直大街,四周慢慢变得安静了一些。

    戴明杰在一处看上去颇为气派的宅院前面停下了。

    “戴兄,这里就是你家啊,看上去好气派啊。”

    “没什么,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走,我们回家去。”

    门房看见戴明杰,恭恭敬敬的行礼,口呼少爷回来了,戴明杰没有多看,在前面带路,领着吴宗睿进入到府邸,至于说西南马,门房早就帮忙牵着了。

    “戴兄,初次到你家来拜访,打扰了,我们还是先去拜见令尊和令堂吧。”

    戴明杰看了看吴宗睿,点点头。

    戴明杰比吴宗睿大了十多岁,一直在赣州府城生活,礼节方面自然是清楚的,想不到生活在乡村的吴宗睿,也是如此的注重礼节,这让他更加诧异,也对吴宗睿有了更深的印象。

    “也好,家父身体不是很好,也是举人的功名,曾经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因年岁大了,辞官归家,一直都在家中静养,家母三年前因病故去了。”

    “原来如此,那我倒是叨扰了。”

    戴明杰的父亲,留给吴宗睿的印象一般,瘦的有些皮包骨头,身体明显不好,看上去支撑不了多长的时间,以举人的身份去做官,这是很少见的,戴明杰的父亲明显不是为生活所迫,估计是数次参加会试都不能够高中,无奈之下选择做官。

    这类的举人,往往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情形,若是怨气在心中盘旋太长时间,自然影响到了身体,就算是在外做官,也支撑不了多长的时间。

    戴明杰引着吴宗睿,来到了南边的一处院落。

    “这里就是我的住处,吴兄住在南面的客房,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一边说话,两人一边进入到院落之中。

    &n




第五十章 赶路
    翌日一大早,吃过早饭之后,吴宗睿告辞。

    戴明杰倒也没有特别的挽留,他知道吴宗睿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算算时间路上还真的不能耽误,否则错过到礼部报备的时间,无法参加会试。

    戴明杰一直送出赣州府城,而且还送了近十里地。

    临别之际,戴明杰拿出了五十两白银,一定要求吴宗睿收下,两人推了好一会,吴宗睿无奈,最终收下了,五十两白银可不是小人情,戴明杰的家境虽然不错,可要拿出来五十两白银,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再说了,戴明杰还有兄弟姊妹,家中的财产不可能一个人继承,其还有一妻两妾,三个小孩,家中开销也不小。

    这笔人情,吴宗睿记在了内心,尽管他不缺银子。

    从赣州府城出发,途经吉安府、临江府,进入南昌府,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道路是取道饶州府,进入南直隶,而后北上前往京城,另外一条道路就是取道九江府,进入湖广,由武昌府北上前往京城。

    进京赶考的举人,一般都会选择取道南直隶,毕竟南直隶和江浙一带,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而且在南方影响最大的应社,也在南直隶辖下苏州的太仓,若是有机会,赶考的途中经过太仓,还能够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读书人。

    取道湖广的武昌府,距离上面近了很多,可以少走近三百里。

    大明的交通条件很差,距离稍微远一些,就要耗费不少的时日。

    吴宗睿也颇为犹豫,究竟是取道南直隶,还是取道湖广。

    应该说大明一朝,除开京城,最为繁华富庶的地方就是南直隶了,而且南直隶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学术之风颇为盛行,而南京的秦淮河,更是享誉整个的大明王朝。

    穿越的吴宗睿,当然想着到秦淮河去见识一下,至于说应社,他没有兴趣。

    最终理智占据了上风,吴宗睿选择从九江府进入湖广,赶赴京城。

    毕竟时间不够了,就算是吴宗睿取道南直隶,也不可能有逗留的时间,依旧是匆匆忙忙的赶路,如此情况,还不如选择道路近很多的湖广。

    抵达南昌府城之后,吴宗睿没有进入城池,而是在城外住宿了一夜,翌日一大早,就启程赶赴九江府。

    从九江前往武昌府城的商队数量不是很多了,毕竟已经到了腊月中旬。

    腊月十六,商队进入湖广所辖黄州府的地盘。

    商队的领头掌柜,对吴宗睿非常的尊重,待到商队走过一片山丘之后,特意告知,此地已经属于湖广黄州府辖下的蕲州,掌柜本以为吴宗睿或多或少会表现出来激动,想不到吴宗睿神色如常,丝毫不为所动,这让掌柜的非常感慨,到底是天上的文曲星,举人老爷。

    吴宗睿其实还是有些激动的,不管怎么说,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跨省,从江西进入到了湖广,可这么长时间赶路,他谨慎了很多,早就学会喜怒不形于色。

    商队的目的地是武昌府,吴宗睿也是要赶往武昌府。

    眼看着春节就要到来,带队的掌柜也是非常着急,商队的货物必须尽快的运送到武昌府,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年前全部卖出去,若是春节过了,大量的货物必定积压,商队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所以带队的掌柜咬牙做出决定,加快行程,若有必要,可以在官道两边宿营。

    当然,这也意味着开销的增加,驿站的驿卒负责沿途保证安全,他们巴不得时间长一些,这也他们能够免费吃更多的饭,若是要加快行程,那么驿卒得到的报酬必定要增加。

    带队掌柜专门请示吴宗睿,打算加快行程。

    吴宗睿求之不得,蕲州到武昌府近六百里地,若是按照以往赶路的速度,至少需要十天左右,吴宗睿很有可能在武昌府过春节,不过若是加快赶路的步伐,不强求住在城池或者集镇,速度就要快很多了。

    吴宗睿同意之后,带队掌柜专门找到驿卒,承诺提高报酬。

    其实赶路的时候,吴宗睿不知道骂娘多少次,这一路的速度太慢了,夜间不能赶路,不能错过歇息的城池或者集镇,不能再荒郊野外歇息等等,这些要求限制了赶路的速度,运送货物的商队,都是严格遵守这些赶路的规矩,毕竟沿途都有匪患,若是不注意遇见了大股的土匪,遭遇劫掠,那什么都没有了。

    接下来的赶路,辛苦程度超乎了吴宗睿的想象。

    每日卯时开始赶路,早饭以及午饭都是边走边吃,队伍不会停下,晚饭时间稍作停顿,吃完之后接着赶路,一直到天色暗下来,才会安营扎寨歇息。

    歇息之后,马车夫必须要好好的招呼马匹,喂一些大豆和清水,让其恢复体力。

    尽管如此的辛苦,商队每日里的行程,也就是一百多里地。

    一路上,驿卒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商队出发之前,他们会做好侦查,商队出发之后,他们会做好沿途的护卫,商队歇息之后,他们会负责警卫,



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
    崇祯元年,腊月二十九,河南开封府城。

    此地距离京城还有约一千四百里地。

    九天的时间,赶路近一千一百里地,这样的速度,吴宗睿不是很满意,不过相比较其他的读书人来说,这已经是神速了,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正月中下旬,吴宗睿就能够抵达京城,当然这要保证路上不会遇见什么特殊的情况。

    西南马的速度的确不快,可耐力还是不错,吴宗睿每天都给西南马喂大豆、荞麦以及清水,以保持西南马的体力,而且赶路的过程之中,他还注意让西南马适时的歇息。

    进入河南境内,吴宗睿同样是与商队同行,只不过赶路的过程之中,他掌握了一些技巧,那就是每天歇息的时候,联系同行商队的时候,打听其他商队的行程,若是时间上面来得及,跟随某一支商队出发,途中加快速度,赶上前面的商队,以节约时间。

    这样做效果很好,河南境内的商队很多,远远超过了江西与湖广境内的商队。

    河南已经属于北方,这一带的人大都较为彪悍,为人也豪爽了很多,让吴宗睿奇怪的是,在他印象里面略微贫瘠的北方,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商队。

    河南境内百姓贫瘠的状况,已经让吴宗睿感觉到麻木,赶路的途中,甚至能够见到倒在官道两边的尸首,有些来不及掩埋的尸首,居然被割下了两臂和大腿处的肉。

    河南不少地方干旱的情况,同样触目惊心,官道两边的天地里面,能够看见干裂的口子,要知道现在是隆冬季节,干旱的情况应该是有所改善的。

    流民比比皆是,一串连着一串,人数也多了,一些集镇摆出了粥棚,让这些流民能够吃上一顿热粥,吴宗睿曾经去看了某处的粥棚,熬制的小米粥,见不到多少的小米,比清水好不了多少。

    难怪陕西爆发的农民起义,很快就波及河南,而且河南境内加入起义军队伍的人数不少。

    看着前方不远处高大巍峨的城墙,吴宗睿叹了一口气,他不打算进入城池里面,已经是腊月二十九,明日就是腊月三十,就给自己放一天假,在开封府城外过年。

    开封府城,被誉为八朝古都,北宋时期的繁华达到了顶点,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表现开封府城的繁华,南宋时期开始逐渐的没落,不过宏伟的城池,依旧彰显威严。

    尽管几百年时间过去,开封逐渐的没落,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北方,开封府城依旧是最为繁华和富庶的地方之一。

    城外的客栈,自然比不上城内的,不过吴宗睿无所谓,赶路近一个月的时间,野外睡帐篷都熬过来了,能够舒舒服服的在客栈歇息一晚,睡到自然醒,已经很不错了。

    赶路的孤独和寂寞,吴宗睿是真正体味到了,他毕竟是举人,不可能与商队的众人打成一片,人家对他是尊重带着敬畏,压根不敢主动靠近。

    驿卒就更不用说了,在他的面前都是恭恭敬敬的,不敢有丝毫的造次。

    习惯就好了,有时候孤独寂寞也是一种境界。

    客栈掌柜眼尖,一眼看出吴宗睿的不一般,吩咐伙计牵过吴宗睿的西南马,连忙介绍客栈最好的上房,不出所料,这位年轻的读书人,果然选择了最好的上房。

    要知道此刻的吴宗睿,浑身上下都是灰尘,脸上有污渍,头发也有些乱了,若不仔细观察,压根看不出来什么。

    进入到房间,客栈的伙计迅速打来热水,倒进木桶之中。

    关上门,吴宗睿痛痛快快的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北方气候寒冷,他穿着厚厚的棉袄,看上去有些臃肿。

    舒服的坐在椅子上,正准备稍稍歇息一下,下楼去吃饭,外面传来了嘈杂的吵闹声音。

    将放置银两的包裹牢牢的系在腰间,吴宗睿下楼去了。

    大门处吹来一阵阵的寒风,头发尚未完全干的吴宗睿,还说禁不住打了一个冷噤。

    北方的寒冷与南方的有所不同,最大的特点是干冷,寒气四面八方围过来,钻进你的衣服,甚至要钻进你的骨头里面去,就算是缩着身子也无法躲避。

    “滚,臭要饭的,再不走我报告官府了。。。”

    一名衣不蔽体的壮汉,背着一个形容枯槁的妇人,站在客栈的大门处。

    壮汉脸上神色颇为茫然,也带有一丝的愤懑。

    看见吴宗睿下楼来,客栈掌柜脸上马上露出恭敬的神情。

    “这位客官,叨扰您了。。。”

    吴宗睿挥挥手,走到了壮汉的面前。

    壮汉脸上带着菜色,背上的妇人更是面如死灰,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了,眼看着已经无法支撑了。

    还没有等到吴宗睿开口说话,掌柜再次开口。

    “客官,这些人都是流民,每天好多拨,官府一直都在驱赶,今日腊月二十九,想来官府没有到这里巡逻,所以他们又来了,真的是无孔不入。。。”

    掌柜的刚刚说完,壮汉开口了。

    “行、行行好,我娘不行了,走的时候我想让娘吃顿饱饭。。。”

    “去去去,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

    掌柜的根本不屑一顾,甚至没有看站在门前的壮汉。

    吴宗睿有些忍不住了,不过他看到道路上面三三两两游走的流民,也就没有开口,想来掌柜也不是不愿意施舍一顿饭菜,只是这附近的流民人数不少,一旦施舍了一人,其余人也会围过来,那个时候掌柜就无法应对了。

    理智告诉吴宗睿,他不应该管闲事,如果管了眼前这个壮汉和妇人,其余的流民也可能涌过来,钱财开销是小事情,若是惹得这些流民时时刻刻跟随,那就真的麻烦了。

    壮汉扭头,看着站在前面的吴宗睿,拼命的咬咬牙,上前一步,扑通的跪下了。

    “老、老爷,您行行好,让我娘吃一顿饱饭。。。”

    吴宗睿有些猝不及防,自然的伸手去扶起跪在地上的壮汉。

    壮汉不愿意起身,两行眼泪流下来,布满污渍的脸上



第五十二章 刘宁
    (感谢无情vs剑少的打赏,谢谢了。)

    瑟瑟寒风中,吴宗睿默默看着眼前的小土堆。

    土堆里面埋着的妇人,在他的眼前咽气,没有棺材,就是一张薄席,裹着就下葬了。

    黑子跪在土堆前,已经近一刻钟时间。

    腊月三十,阖家团圆之时,吴宗睿再次上路,赶赴京城。

    客栈的掌柜也是好心,劝吴宗睿赶紧离开,或者进入开封府城找寻客栈歇息,昨日的施舍,已经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不早些离开,大年三十会有更多流民前来乞讨,到了那个时候,吴宗睿根本无法应对。
1...1819202122...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