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孙传庭苦笑着从桌案上面拿起了几封文书。

    “冯大人,这几份文书你都看过了,这几份文书与圣旨一同抵达西安,意义本就不一般。”

    “流寇张献忠部攻陷徐州州城之后,转而进攻淮安府城,文书中还专门说了,张献忠部并非是主动进攻淮安府城,原来是朝着凤阳开拔的,无奈被进入南直隶的登莱新军打败,先头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所以才转而进攻淮安府城的。”

    “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大人,命令南京京营的军士固守南京府城,不打算驰援淮安府城,反倒是建议皇上下旨,调遣登莱新军剿灭张献忠部。”

    “漕运总督丁启睿大人,率领大军死守淮安府城,一边还在弹劾张国维大人没有增援。”

    冯师孔点点头。

    “这几份文书下官都看过了,与中原没有多大的关系,南直隶距离陕西




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关键
    辽东,锦州,蓟辽督师府城。

    乔明俊手持文书进入了厢房。

    登莱新军情报司早就进入高负荷运转的态势,每天都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情报,这些情报分别来自于南直隶、北直隶、中原、京城与辽河以东,而情报网庞大的触角,早就覆盖到大明各地,甚至延伸到海外的很多地方,促使情报网络飞速发展,钱庄功不可没。

    进入厢房的时候,乔明俊看见吴宗睿正在和曾永忠商议着什么。

    “大人,这是来自于淮安府城、邳州、宿迁和沭阳的情报。。。”

    吴宗睿点点头,看向了乔明俊。

    “情报是你整理出来的,直接说说吧,都是什么情况。”

    乔明俊站直了身体,手中依旧拿着文书。

    “大人,先生,情报显示,张献忠部三十余万人,进入淮安之后,没有直接进攻淮安府城,而是攻陷了邳州、宿迁和沭阳城池,其麾下的义军盘踞在这三处城池附近,已经接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漕运总督丁启睿大人,率领的漕运兵丁,以及四镇三州的军士,固守淮安府城,没有出击的迹象,也没有收复邳州、宿迁和沭阳等城池的迹象,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大人,命令南京京营的所有军士,驻守南京府城,没有驰援淮安府城的迹象。。。”

    乔明俊知道吴宗睿的习惯,汇报的时候干脆利落,绝不说无用的话语。

    情报就是情报,简单明了,不需要任何的分析。

    吴宗睿没有接过乔明俊手中的文书,示意乔明俊将情报放在桌案上面。

    “先生,您是什么看法。”

    曾永忠微微的摇头,脸上带着略微疑惑的神情。

    “这个张献忠,究竟怎么了,攻陷了邳州、宿迁和沭阳等城池,他应该是得到了大量的补给,不需要操心粮草的事宜了,按说应该要对淮安府城发起进攻啊,拖延时间对他自身不利,难道说张献忠没有打算攻打淮安府城,准备绕过淮安进入扬州吗,至于说丁启睿大人,麾下的兵力不足,自然不敢主动发起对张献忠部的进攻。。。”

    吴宗睿没有开口,看向了乔明俊。

    乔明俊将手中的文书放到了桌案上面,看着吴宗睿开口了。

    “大人,属下也不明白张献忠的意思,按说张献忠应该要进攻淮安府城了。。。”

    吴宗睿接着走到了桌案前面,径直从旁边抽出了一份文书。

    “先生,乔明俊,将这份文书与今日的文书一起看,应该能够管中窥豹,我没有想到,张献忠也学会智取了,而不是一味的进攻。”

    曾永忠从吴宗睿手中拿过了文书,翻开之后,一目十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漕运,原来是漕运,大人,属下怎么没有想到漕运。。。”

    乔明俊眨了眨眼睛,也明白了什么。

    曾永忠有些激动,紧接着开口了。

    “从京城来的情报显示,京城的物资储备明显不足,这还不包括北直隶,其实北直隶一带物资已经开始匮乏,现在是三月,往常这个时候,漕船早就开始运输粮草前往北直隶和京城了,可今年漕运尚未开始,无非是张献忠部进入了南直隶,直接影响到了漕运,张献忠部攻占了邳州和宿迁等地,这些地方都是漕运必经之地,漕船无法运送物资,这样江浙与南直隶的粮食物资就无法运送到京城和北直隶,短时间之内,京城和北直隶尚可以支撑,时间长了,肯定支撑不下去。。。”

    吴宗睿笑着点点头。

    “先生分析的是,张献忠没有急于进攻淮安府城,应该是想到了这一点,他只要牢牢的控制邳州和宿迁,阻断漕运,丁启睿大人就坐不住了,必定会主动发起对张献忠部的进攻,夺回邳州和宿迁,保证漕运的正常,这样张献忠就能够以足够的兵力,迎战漕运兵丁和江北四镇三州的军队,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的时间,张献忠部迟迟不动,应该是想到了这一点,看样子丁大人要吃苦了。”

    乔明俊脸上露出吃惊的神情。

    “大人,先生,张献忠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厉害了,居然知道使用计谋了,如果漕运长时间被堵塞,不要说丁启睿大人无法承受,皇上和朝廷也忍受不住啊。。。”

    张献忠的确抓住了关键,中原大乱,户部几乎无法收取到多少的赋税,更不用说获取多少的粮食,皇上和朝廷唯有依靠漕运,将南方的粮食和物资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北方去,才能够保证京城和北直隶的稳定。

    陆路方面,河南行省被李自成完全控制,张献忠部在南直隶作乱,陆路上的运输早就断绝了,商贾不敢从陆路运输任何的商品。

    唯一能够保证南北运输畅通的,就是海运了,不过海运完全被登莱新军掌控,皇上和朝廷是无法依靠的。

    想必不要多长的时间,丁启睿就会收到皇上的圣旨和朝廷的敕书,要求其保证漕运畅通。

    丁启睿本就是漕运总督,如果不能够保证漕运的畅通,那朝廷还要他这个漕运总督干什么,所以说,张献忠占据了邳州和宿迁两座城池,截断了漕运,就等于是逼迫丁启睿主动出击,唯



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绝境
    淮安府,漕运码头。

    大量的漕船停歇在码头,来来往往的商贾和漕船船主,脸上带着焦急和无奈的神情,这些漕船,大部分来自于江浙,也有少部分来自于南直隶的苏州和淮安等地,漕运总督府早就下令,不允许任何抵达淮安府的漕船继续前行,他们只能在漕运码头老老实实的等候。

    也有几个忍不住的漕船船主,想要避免更大的损失,趁着夜色偷偷离开码头,前往北方,不过漕船抵达邳州和宿迁的时候,无一例外被张献忠所属的流寇抢劫,损失了所有的粮食和货物,好在这些漕船船主常年在外,懂得察言观色,说了不少的好话,才保住了性命。

    其余漕船船主和商贾知晓此事之后,自然不敢妄动,只能在码头等着。

    严格说来,这也是张献忠的计谋,张献忠可不想杀死这些漕船的船主,他还需要这些漕船的船主专门前往淮安府城传递信息。

    漕运总督丁启睿几次前往漕运码头,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形。

    淮安府城的压力不是太大,张献忠部没有直接围攻淮安府城,而是停留在宿迁、邳州和沭阳等地,不过丁启睿的压力山大,因为漕运断绝了。

    眼看着三月到来,漕运早就应该全面启动,将物资源源不断运送到京城和北直隶,大量的货物压在了淮安府城的码头,北直隶和京城肯定会陷入粮食和货物短缺的状态,丁启睿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亲自来到了漕运码头,视察漕运的情形。

    想要解决漕运存在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彻底打通运河。

    想要彻底打通运河,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主动出击,打败张献忠部,收复邳州和宿迁等地,这样才能够保证漕运的畅通。

    丁启睿是有苦自己知,当初登莱新军进入南直隶作战,在宿州打败张献忠的先头部队,逼迫张献忠部朝着淮安府城的方向进击,丁启睿无法抱怨,只能是率领大军,心急火燎的赶赴淮安府城,谁知道张献忠部压根就没有直接进攻淮安府城,而是围攻邳州、宿迁和沭阳等城池,这些城池驻守的军士很少,不可能抵御张献忠部的进攻。

    当张献忠部攻陷了邳州、宿迁和沭阳等城池,而且盘踞在这些地方之后,丁启睿就察觉到大事不好,他毕竟是漕运总督,知道丢失了宿迁和邳州等地,就丢失了整个的漕运。

    朝廷想要从山东等地得到粮食和货物的补给,可能性不是很大。

    以前丁启睿是不着急的,因为他知道登州的海运码头,可以说大明南北很多的商品,都是从登州海运码头得到的,大明南北的很多商贾都集中在登州,将南北的货物运送到登州,通过海运销售到很远的地方,同时将海外运送来的货物交易到南北各地。

    因为有了登州的海运,漕运实际上承担的职责,就是将漕粮运送到北方去,而其他的商品,包括部分的粮食,登州的海运直接承担了。

    现在不行了,登州海运码头仅仅往北直隶和京城运送其他的货物,粮食是绝不会运送的。

    作为漕运总督,令户部尚书衔,丁启睿知道朝中的很多事情,也能够做出一些分析。

    一些不好的预感在脑海里面盘旋,不过丁启睿是绝不会说出来的,甚至在他所有的奏折里面,决口不提登莱新军的任何事宜。

    漕运码头,坐粮厅。

    “大人,从江浙来的漕粮,以及苏州、扬州等地征集的漕粮,全部都压在了码头,无法运送出去,诸多漕船船主已经按捺不住,每天都到坐粮厅来询问,下官只能慢慢解释,可若是总不能够给他们回复,下官也难以应对啊。。。”

    坐粮厅郎中给丁启睿禀报的时候,带着一脸的无奈,应该说他的禀报言辞不是很激烈,其实真实的情况严重很多,前往坐粮厅来抱怨的漕船船主,背后都有强硬的支撑,要么是牵涉到南方的士大夫家族,要么是牵涉到朝中的高官,坐粮厅郎中是无法完全应对他们的,那些没有太多实力的漕船船主,根本不敢到坐粮厅来,只能老老实实的等候。

    耽误的时间越长,对于坐粮厅的郎中来说,就越是不利,如果背后的这些权贵想方设法弹劾,形成的后果其无法应对,所以说,坐粮厅郎中需要抓住机会,将自身面临的麻烦和问题告诉漕运总督丁启睿,不管怎么说,漕运船主背后的那些势力,是不敢直接面对丁启睿的。

    看着坐粮厅郎中的时候,丁启睿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坐粮厅郎中的意思,他当然明白,无非是想着让他这个漕运总督帮忙承担一些责任。

    这样的事情,丁启睿是不会帮忙的,要说漕运上面的好事情,坐粮厅郎中不知道得到了多少,平时有好处的时候,想不到他这个漕运总督,现在遇见麻烦了,就想着他这个漕运总督了,如此情况下,丁启睿肯定不会开口。

    “你说的情况,本官知道了,流寇张献忠部占领了邳州和宿迁两座城池,阻断了漕运,有些胆大的漕运船主,私自出发,被流寇张献忠劫掠了所有的粮草和货物,甚至连漕船都损失了,其他的漕运船主,自然是不能够继续出发了,在淮安府城的漕运码头逗留一段时间,也是很正常的,这些情况,你帮忙解释一下。”

    丁启睿的态度,坐粮厅郎中早就想到了,他可不会轻易的退缩。

    &n



第七百四十六章 聪明的张献忠
    李定国进入中军帐的时候,脸上依旧带着愤怒的神情,刚刚他忍不住,与孙可望发生了几句争执,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李定国与刘文秀的关系不一般,他们虽然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平日里李定国得到了刘文秀很多的帮助和关照,不管李定国遇见了什么麻烦,刘文秀都会出面帮助解决,有几次李定国与孙可望之间产生了矛盾,也是刘文秀出面,承担了所有的责任。

    刘文秀被登莱新军生擒,李定国异常着急,恨不得马上就领着军士去解救刘文秀,不过义父张献忠有专门的安排,李定国不可能用强,只能是先遵循整体的安排,之后来想办法。

    让李定国想不到的是,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义父张献忠没有提及解救刘文秀的事情,大哥孙可望也没有提及解救刘文秀的事宜。

    李定国的认识不可能那么深远,他脑子里就想到了解救二哥刘文秀,其他的事情,暂时不会考虑,义军整体的作战部署更是不会考虑。

    进入中军帐,李定国抬头,看见了沉着脸的义父张献忠,以及脸上没有表情的孙可望。

    中军帐里面的气氛很不好,不过李定国顾不上那么多了。

    “义父,二哥被登莱新军抓获有一个多月时间了,我们如果还不去解救,二哥怕是保不住性命了,如果义父准许,孩儿愿意率领军士,前去解救二哥。。。”

    “啪。。。”

    张献忠的巴掌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面。

    “定国,你的意思是说,我不在乎文秀吗。。。”

    李定国楞了一下,连忙对着张献忠抱拳开口了。

    “义父,孩儿不是这个意思,孩儿就是想着解救二哥,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如果我们没有任何的行动,二哥如果被登莱新军斩杀,就没有机会了。。。”

    张献忠的脸上依旧带着怒气,看着李定国开口了。

    “定国,一个多月之前,我就说过了,义军如何的行动,早就做出了整体的安排部署,你听不进去,不好好想想,就想着解救文秀,你以为蛮干,就能够解救文秀吗,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强攻的方式,打败登莱新军,解救文秀,那我们的先头部队为什么会遭遇惨败,退一步说,你率领军士前去强攻,如果再次遭遇失败,你打算怎么办,你是不是想着让更多的兄弟丧失性命。。。”

    李定国愣住了,说不出话来了。

    张献忠看了看李定国和孙可望,哼了一声,接着开口了。

    “定国,刚刚你和可望发生了几句争执,情况我都知道了,可望就是来告诉我,不要训斥你,你一心想着文秀,顾及不到其他的事情,情有可原,可我不这样想,你是义军之中的将领,是我的义子,你的任何决定,都关系到很多义军军士的生死,如果你一味的蛮干,其他的什么都不考虑,可望不说说你,难道真的让你乱来吗。。。”

    李定国低头了,不再开口说话。

    “可望,你给定国说说,说说义军的整体部署。。。”

    孙可望的脸上,闪现了一丝的笑容,一个多月前,因为刘文秀的事情,他遭遇到空前的危机,义父张献忠对他也表现出来了失望,聪明的孙可望,自然会想办法弥补,一个多月时间来,他苦思冥想,为义军下一步的作战部署殚精竭虑,大胆的给张献忠提出建议,现如今他提出来的意见建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努力没有白费,张献忠再次对孙可望表现出来赏识和器重。

    当然,李定国也从中帮忙了,因为刘文秀被俘,李定国基本丧失了判断能力,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如何解救刘文秀,让张献忠感觉到恼怒,这个时候,孙可望任何好的表现,张献忠都是记在心里的。

    略微的整理了情绪,孙可望开口了。

    “三弟,义父早就做出了整体的安排部署,义军占领了邳州和宿迁两座城池,就能够彻底搅乱大明朝廷的漕运,这些日子,好几艘的漕船,偷偷运送漕粮,全部都被我们查获,大明朝廷的漕运一旦被我们断绝,大明的皇上和朝廷一定着急,就会催着漕运总督丁启睿向我义军发起进攻,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义军打败了漕运兵丁,占领了淮安府城,肯定就能够救回二弟了,你说是不是。。。”
1...273274275276277...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