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廖文儒的神色有些严肃,难不成是漕运总督杨一鹏大人派遣人来了吗。
脸上带着风尘的刘宁进入军营的时候,廖文儒已经在军营的门口等候。
“刘宁,你怎么到淮安来了,是不是大哥有什么吩咐。”
“还是进去说吧。”
刘宁看了看军营门口站立的军士,以及散落在操场四周正在忙碌的军士,脸上没有笑容。
廖文儒点点头,转身朝着营房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吩咐身边的亲兵,不准任何人打扰。
廖文儒和刘宁进入到中军帐,数名亲兵守卫在外面,不准任何人靠近。
“刘宁,大哥有什么吩咐。”
“大哥让我专程到淮安来,令你马上带领所有军士出发,前往青州。”
“不行啊,我还没有准备好,马车的数量不够,不能将所有火炮都拉走,不过快了,最多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够筹集到足够的马车,将军营里所有东西都带走。”
“廖兄,大人说了,不能耽误时间,大哥命我前来,就是督促你率领所有军士,马上出发,前往青州而去的。”
听见刘宁这么说,廖文儒的神色不是很好。
“刘宁,大哥早就作出安排,只要我率领军士,一个月之内赶到青州就可以了,再说了,还有这么多的火炮,仅仅两尊红夷大炮,每尊就需要两辆马车拉运,速度还不可能很快,大哥要我担心漕运总督府,我也注意到了,迄今为止,漕运总督府没有丝毫的动作。”
廖文儒的脸色,刘宁注意到了。
“廖兄,你误解了,大人得到准确的消息,漕运总督府已经准备动手,其动手的理由就是信义帮护卫拥有火炮,这是不符合朝廷规矩的,大人专门吩咐了,运送一尊红夷大炮和所有的弗朗机,其余的火炮,能够运送多少是多少,全部放弃也无所谓。。。”
刘宁还没有说完,廖文儒的神色再次变化。
“刘宁,我一直都在注意漕运总督府,派遣斥候在侦查,没有发现任何的动静,如果漕运总督府有什么动静,我一定会知晓的。”
“廖哥派遣斥候侦查过漕运兵丁的军营吗。”
“这个倒是没有,刘宁,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漕运总督府准备调集漕运兵丁来对付我们吗,这不大可能吧。”
刘宁的神色变得凝重,不自觉的扭头,看了看中军帐的门口。
亲兵依旧笔挺的站在中军帐的门口。
“大人说了,漕运总督府很有可能调集漕运兵丁进攻我们,有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我们拥有火炮,这是朝廷禁止我们拥有的,凭着这一点,漕运总督府可以认定我们造反,公开的发动进攻,第二,漕运兵丁发动对我们的进攻,若是真的打起来,闹到皇上和朝廷去了,承担责任的是大人,漕运总督府可以弹劾大人造反。。。”
廖文儒的脸色发白,这些问题他还真的没有想到。
“不会吧,军营的情况,漕运总督府是清楚的,大哥已经离开淮安府,到青州去,信义帮护卫也悉数跟随到青州去,再说,漕运总督府如果有什么想法和动作,早就应该动手了。”
廖文儒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
“刘宁,这么说,信义帮岂不是也危险了。”
看见廖文儒站起身来,刘宁也跟着站起身来,走到廖文儒身边,低声开口。
“大人特意吩咐,内紧外松,夜间出发,尽量不要惊动任何人,漕运总督府已经注意到我们,肯定做好相应的准备,如果有什么情况发生,沉着应对,不能因小失大。”
廖文儒看着刘宁,略微的沉吟,朝着中军帐门口挥挥手。
一名亲兵走进来。
“去请罗典召到中军帐来。”
急匆匆赶来的罗典召,看见了刘宁,颇为吃惊。
廖文儒挥挥手。
“罗典召,你亲自带着斥候,到漕运总兵府和漕运五军营、神机营去侦查,两个时辰之内直接给我禀报侦查的情况。”
天快要黑了。
军营里面已经变得异常的忙碌,所有东西开始往马车上面装运。
这个时候,红夷大炮、弗朗机和其他的火炮,就显得异常突兀了。
一尊红夷大炮需要两台马车拖运,弗朗机倒是不重,可体型也不小,一台马车最多能够装运两门,至于其他的火炮,暂时还没有装运,要等到所有物品装运完毕之后,才会考虑这些火炮。
罗典召来到中军帐。
“禀报廖千户,刘副千户,属下率领斥候前往漕运总兵府、五军营军营和神机营军营侦查,漕运总兵府很热闹,不断有人进进出出,总兵府外面戒备森严,寻常人等不准靠近,五军营军营和神机营军营也很热闹,军士好像在调遣,属下留下几名斥候继续侦查,不长时间应该能够获取到详细的情报。。。”
廖文儒看了看刘宁,神色变得难看。
漕运总督府的确没有什
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
“文儒,这不是你的责任,我也是得知消息之后,才让刘宁到淮安去通知你,能够安全到青州就好,其他的不要多想了,军营建设的诸多事宜,你还要和刘宁一同管好。”
“大哥,这次好险,漕运总督府已经准备动手,我却什么都不知道,只看到了漕运总督府,没有想到去侦查漕运总兵府、五军营军营和神机营军营的动静,这是我最大的失误,大哥其实做出了安排,是我没有认真思考,没有做出相应的安排。”
“吃一堑长一智,文儒,说到这里了,我也要提醒你,你是大军的统领,日后领兵作战,务必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包括可能遭遇到的所有问题和麻烦,事先都要考虑到,如此才能够保证作战的胜利,就算是遭遇到不利的局面,也能够减少军队的损失。”
说到这里,吴宗睿挥挥手。
“军营建设的事宜,还有跟来的部分家眷安置的事宜,都需要你和刘宁等人操心,军营的建设,不用投入太多的钱财,至于说家眷的安置,军士领到的军饷,足够养活家人,所以还是以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为主,你们适当的关心和帮助。”
“大军全部来到了青州,五千五百人,三千多匹战马,如果继续以信义帮护卫的名义存在,有些不合适,此次你们在淮安险些遭遇到麻烦,彻底提醒我了,这五千五百人必须与信义帮彻底割裂关系,那样漕运总督府就无话可说,也没有办法继续找麻烦。”
“山东地方上我们同样需要注意,避免树大招风。”
“我的意见,成立押司,从事押运的事宜,这样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训练诸多的军士,还可以继续招募军士,让军士押送货物,到外面去见识和历练一番,也是不错的。。。”
廖文儒连连点头,觉得这个主意真的是不错。
自打崇祯二年初皇上下旨,裁撤绝大部分驿站之后,货物的押运和信函的传递,都成为了大问题,那些被裁撤的驿站之驿卒,失去了生活来源,不少人选择进入到军中效力,也有部分人结成团体,暗地里负责帮忙押送货物和运送信函,从中获取酬金,以养活家人。
镖局的前身押司由此出现。
当然,历史上正规的镖局,清王朝的时候才出现。
押司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开的,干的是刀口上舔血的勾当,能够做好此事的人极少,以前驿站运送货物和信函,那是朝廷的东西,官府的物件,匪徒基本不敢动这些东西,免得遭遇到朝廷的围剿,可押司就不一样了,与朝廷和官府没有丝毫的关系,匪徒打劫押司,能够获取到丰厚的报酬,还不用担心秋后算账。
崇祯年间,饿殍满地,陕西一带的农民已经造反了,山东以及南方的局势稍微好一些,可老百姓和农户的日子同样难过,如此情况之下,出现大量的土匪,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押司在这个时候从事押运货物和信函的生计,遭遇危险的可能性极大,毫不客气的说,不少的匪帮眼睛就盯着押司,他们能够从押司的手中抢到货物和钱财,就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养活家人。
相反,押司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遭遇土匪的进攻,如果丢失了货物和钱财,要赔偿雇主的损失,如果损失了人员,需要抚恤,这就要求押司的人员有着不一般的本事,能够打败沿途的匪帮,将货物安全押送到目的地。
当然,押司所获取的报酬,也是不一般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高额的报酬之下,干押司行当的人还是不少的。
崇祯四年四月二十日,信义押司正式成立。
信义押司在府城内租赁了房屋,开门营业,坐镇的掌柜是罗典明。
押司成立的同时,军营建设的事宜也全面铺开,军营里面必要的训练场地和设施还是需要的,特别是训练场地,军营之中的军械是丰富的,来到青州之后,廖文儒和刘宁进行了全面的盘点,大军拥有一尊红夷大炮、十门弗朗机,三千二百匹战马,两百匹西南马,一千七百柄弓箭,近二十万支弓箭,其余的旗帜、雁翎刀等等,悉数清理之后,再一次的登记在册。
骑兵和步卒的训练一刻都没有放松。
军营所在地的山坳,成为最好的掩护。
现在这一片的山坳,被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山坳,以及山坳前面的一大片平地,被整理出来,做出信义押司的总部所在地,而后面的山坳,则是军队的训练场地。
以前所担心的被其他人发现军队存在的顾虑消除了。
信义押司总部的规模越大,越是能够承接到押送的任务。
“大人,信义押司都开门三天的时间了,可没有人上门,这样下去不行啊。”
“刘宁,不用担心,押司从事的可是押运货物、钱财和信函的事宜,人家将钱财、货物和信函交给你,总要相信你有实力,前些日子先生调查了山东各地押司的情形,包括登莱等地押司的运行情形,山东一地,几乎没有水运的线路,押司不少,绝大部分的押司人员,都是以前驿站的驿卒,这些押司有固定的关系,不过他们的规模都很小,真正贵重的物品不敢押运,赔不起损失,信义押司看准的就是押送那些贵重的货物。”
“我知道了,都在这里坐了三天时间了,没意思,还不如到军营去训练。”
“不用着急,你也是暂时顶着,几天之后刘友松就来了,这掌柜
第二百零三章 靠实力
曾永忠进入厢房的时候,吴宗睿正在认真看着文书,包括朝廷的塘报。
塘报已经成为吴宗睿了解皇上和朝廷动向、以及大明各地发生事宜的主要手段,应该说大明王朝的塘报还是不错的,至少如实反应了各地的情况,以及各地官员的变动情况,相对来说,府衙得到的塘报,比较州衙和县衙更加的完备,朝中发生的绝大部分事情,都在塘报上面有所反应,包括延绥等地出现的大规模的灾荒,朝廷派遣官员救济,流寇贼首神一元被定边副将张应昌斩杀,三边总督杨鹤镇压了宁州一带的流寇,数千流寇接受招降等等消息。
每每收到塘报,吴宗睿都会仔细的阅读,同时根据自身的记忆,完善对于明末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重大事情的记录,当然,这些记录全部都在脑海里面。
可惜的是,塘报来的时间晚了一些,这也是因为各地的驿站遭遇到大规模的裁撤,导致塘报的传递也遭受一定影响,好在青州距离京城不是太远,全程不足千里地,还能够及时收到塘报。
青州府衙诸多日常的事情,吴宗睿倒真的没有关心,都是曾永忠在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征收春季田赋已经成为州县衙门最为主要的政务,府衙派遣了大量的官吏到州县去督办,其他的事情暂时放置在一边。
“先生,转眼一个月时间了,府衙的所有事宜都是你在处理,我倒是没有关心什么,辛苦你了。”
“大人不要这样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要说青州府衙的事情,比较淮安府衙的事情,少了很多,至少没有漕运的事宜打扰,也就是日常的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四月初各州县就开始征收春季田赋,已经不再接收状子,讼狱这一大块不需要操心,能够省出好多时间。”
“说的也是,不过春季田赋征收完毕,有大量的状子需要受理,先生可以要求各州县衙门,务必处理好一般的讼狱,若无特殊情况,不允许交到府衙来,至于说抽查州县讼狱事宜,先生可以控制,不要过多的插手。”
“大人的话,我记住了。”
看见曾永忠没有离开的意思,吴宗睿再次开口。
“先生有什么事情吗。”
曾永忠点点头,转身过去,轻轻掩上了厢房的门。
看见曾永忠如此的谨慎,吴宗睿没有开口。
“大人,信义押司迄今为止都没有接到押运的任务,我详细了解了情况,青州境内有十七家大大小小的押司,得知信义押司成立之后,他们曾经联合起来抵制,主要就是想方设法阻止士大夫家族以及商贾前往信义押司,这是导致信义押司没有接到押运任务的原因之一。”
“其实青州境内的大大小小押司,就算是联合起来,也没有信义押司的实力强,我暗地里搜集了十七家押司的基本情况,他们从事押运任务的人员,一共才三百余人,而且接收的都是一般的押运任务,他们与青州境内、乃至于山东境内的匪帮,多多少少都有联系,他们所获取到的押运酬劳,几乎是与匪帮分成的。”
“我以为,府衙可以整顿青州境内大大小小的押司,予以警告,这样他们就不敢插手信义押司的事宜了。”
。。。
曾永忠说完,吴宗睿略微的沉思一会。
“先生将青州境内押司的情况调查的如此清楚,很是辛苦,不过我想,府州县衙门还是不要出手干预押司的任何事宜,说起来押司的存在,是不符合朝廷要求的,皇上和朝廷一面大规模的裁撤驿站,一边没有考虑到大量的货物和钱财需要运输,这才导致大大小小押司的出现,我们地方官府,万万不要打压诸多的押司,要知道押司是很多人的一条活路,如果断绝了他们的活路,必定逼的那些人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去。”
“至于说青州境内大大小小的押司,想方设法阻止信义押司接受押运的任务,也可以理解,既然信义押司有着足够的实力,想要在青州立足,那就依托自身的力量,杀出一条血路,我相信,随着信义押司逐渐展现自身的力量,青州境内诸多的押司会自觉不自觉的投靠过来,要知道押司里面的那些人,还是有些真本事的。”
“信义押司一旦垄断了青州境内的押运事宜,收入必定大幅度的增加,从表面上看,也就有足够的钱财来容纳其他的押司了。”
“信义押司的业务,不仅仅局限在青州和山东等地,还要拓展到北方和南方,甚至可以延伸到京城去,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打出招牌,一旦有了这个招牌,接下来不断的招募人员,就变得理所当然。”
。。。
曾永忠频频点头,待到吴宗睿说完之后,有些小心的开口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