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祖婉儿轻嘤了一声,便有如一只温柔的小猫一般,在他怀里享受爱抚与温存。

    不多时,朱媺姵、卓那希、英格玛等李啸的一众妻妾,皆跑入房中看孩子。每个人都对李啸这个女儿疼爱有加,互相小心地传递观看,一边叽叽喳喳地评论着。

    “看这孩子的脸蛋与小嘴,跟婉儿多象啊,长大了呀,一定是个小美人呢。”

    “就是啊,这孩子皮肤也好,又白又嫩,真是惹人喜欢,让我多抱抱嘛。”

    “你们看,她虽刚出生,却一头青丝如墨,极有富贵相,以后呀,一定能嫁个公子王孙,哈哈。”

    看着妻妾们和乐融融的样子,李啸心下极为欢喜。

    这时朱媺姵抬起头来,向李啸笑着问道:“夫君,可想好了,给我们的小美人取个什么名字么”

    李啸略一沉吟,想起了前世所学的一首古赋,便微笑道:“张衡思玄赋中,有语句为,舒妙婧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以我之见,就将孩子命名为李婧吧。婧者,柔美贞洁之意,其意甚好。”

    朱媺姵笑道:“夫君这名字取得真好,来,让我再抱下小婧婧。”

    各名妻妾你争我抱,整个房间一片欢声笑语。

    。。。。。。

    三天后,郑彩的船队抵达了赤凤卫龙口港。

    此时,从北直隶,宣府镇,以及山东当地的招揽流民的官员,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招揽,已全部率领流民返回,据民政司统计,总人数竟达到36万3千多人,比李啸预定的人数,差不多翻了一倍!

    负责招揽流民的陈子龙与许秀清二人,向李啸解释道,各所以有这么多流民,主要是因为现在陕西与山西等地流贼猖獗,导致大批的秦晋流民,背井离乡逃入了宣府镇与北直隶等地,故在李啸的这次招揽活动中,与那些因鞑子入侵而成为流民的当地居民一起,被一并接收过来。

    明白了原因的李啸,倒也没有细究什么,毕竟台湾有大批荒地等待着移民来开垦,这36万多人完全可以容纳得了,而这些流民,历经辛苦,千里跋涉来到赤凤卫投靠自已,自已自然也不可能将他们再加以遣送回去。只不过,在乘船南去的时候,会更加拥挤一些罢了,另外需要供应的米粮,也会相应增加不少。

    不过,这些困难,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他遂下令,把这批流民,暂时全部在赤凤城外搭建帐篷居住,就地休整三天,然后前往台湾拓殖。

    李啸同时决定,这次运送流民,他要亲自前往台湾。

    毕竟只有自已亲自去了台湾,才能更加了解实情,也能更好地对台湾将要如何经营,作出判断和决策。

    在郑彩郑联兄弟到来后,李啸热情款待了他们。宴席上,宾主互相劝酒,觥筹交错,气氛十分和乐。

    酒足饭饱之后,李啸向郑氏兄弟,特别推荐了赤凤卫所产的中华牌香烟与雪茄。

    对于这两样东西,郑彩与郑联倒没有与那东江镇副总兵沈志祥一样,那般充满好奇与兴趣,因为这种卷烟,他们早已见过。

    早在十六世纪二十年代之时,这香烟与雪茄,荷兰人在印尼等地就有生产,不过荷兰的香烟价格要昂贵一些,卖到台湾的批发价,基本为3.5钱至4钱银子一条。

    在品尝过李啸的卷烟厂所制的中华牌香烟后,郑彩与郑联惊喜地皆发现,李啸这里所产的香烟,与荷兰人所产的相比,味道完全不比其差,更是多有过滤嘴这个小东西,大大降低了香烟烟雾的呛鼻感觉,却是更高档也更健康。

    而最让郑彩郑联二人高兴的是,这样看起来更高档的过滤嘴香烟,李啸给他们报了个更优惠的价格,那就是与当天报给沈志祥的一样,香烟每条2钱,雪茄每条4钱。

    见李啸这般大方,郑彩与郑联二人皆极为十分欢喜,立刻爽快加以同意。

    郑彩迅速地想到,如果把这批香烟转卖到南洋或日本,完全可以翻个三倍的价格,而且这个外型看起来更高档的香烟,应该会比荷兰人制成的没有过滤嘴的普通香烟,更受烟民市场欢迎。

    从十月初正式生产到现在,李啸总共生产了约200万条香烟,130万条雪茄,除了沈志祥买走的20万条外,另有40多万条被山东、北直隶、南直隶、河南等地的客商买走,另有40万条卷烟,运往了宣府镇金汤城,供应宣大地区及蒙古诸部。

    而现在剩下的230万条卷烟,郑彩见李啸报价优惠,且北来山东一趟不易,便要将全部剩余的香烟,统统买走。

    李啸见他竟然要全部买走,自是十分欢喜。随后,他复与郑彩商定,这次运送流民,李啸自已,将会亲自带领移民集团前往台湾,路上伙食自理,就以一个流民2两银子的运价相抵,这样总价为约57万两。李啸再算个整数,包括再要装运的粮食,商货,以及护卫人员一起,总共的运价为60万两。

    而郑彩采购的这230万条卷烟中,包括150万条香烟,80万条雪茄,总价为62万两银子,李啸再度慷慨表示,零头就不计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马铃薯
    李啸那规模庞大的船队,乘着北风,绕过山东半岛尖端,一路南下,在二十一天后,也就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凌晨,抵达了台湾中部,丁佑集团所在的大肚地区。

    整个航行,还算十分顺利,只有大概两千多名老弱,因为受不了海浪颠簸,长期晕船,而在路上生病去世,其余的36万多名移民,全部健康到达了台湾。

    这一次,之所以不象上次丁佑等人一样,要先在澎湖停靠,再转乘小船前往台湾本土,是因为,大肚溪河到台湾海峡的入海口,已建起了一座简易的港口。故李啸的般队,可以顺利地直接驶向大肚地区,在这里停泊下船。

    因这港口刚开发之际,多有野鹿出没,故台湾拓殖集团团长丁佑,因物取名为鹿港,他应该不会想到,这个名字,却与后世的台湾彰化县的最大港口,正巧同名。

    船只驶近大肚地区海岸边时,李啸已可以在越来越明亮的晨曦中,清晰地看到,整个大肚地区,呈现一片东高西低的平缓地势,这个现代台湾称为嘉南平原的地方,海边波平浪静,岸上沙滩上,那高大的椰子树,密密成林,婆娑摇影。而目光尽头,则是呈现出一片暗青色,巍峨绵延的台中山脉。

    李啸欣喜地看到,大肚溪河两岸,原先荒芜一片满是杂草灌木的土地上,已分散着星星点点的村落民居,片片相连的新辟稻田,逶迤入天际。

    此时,田中晚稻早已收割已毕,只剩下一片光秃而整齐的稻荏,而砍下的稻杆则堆起了一座座高塔,有如沉默的哨兵一般,静伫在稻田的海洋中,不时可见孩子们在田埂上欢笑着来回跑动追逐,这些由移民构成的村落,已充满了一种闲适悠远的南方乡村风情。

    这时,拓殖团长丁佑带着副团长马华兴,台湾派遣军总指挥李定国,副指挥罗正等人,在鹿港码头上,恭迎李啸下船前来。

    此时,郑彩郑联兄弟二人,见到运送的任务已顺利完成,脸上皆满是轻松之色。两人正盘算着,赶紧卸下乘客与李啸自带的物资,自已好带着那装了150多艘大船的商货,返回澎湖去向郑芝龙邀功。

    随后,李啸与郑彩郑联兄弟二人辞别后,便领着一众护卫骑兵下船。

    下得船来,与众人热情了寒暄了几句,又连声赞扬了丁佑等人的治理成就,让丁佑李定国等人心中皆十分欢喜。随后,便在丁佑的带领下,往官衙走去,丁佑早在此处为李啸备好了接风酒宴。

    李啸等人虽先行离开,但码头上的装卸工作却是井然有序。

    为避免出现混乱,一艘艘船只,轮流在码头上卸下满船的乘客与物资。下得船来的36万余名流民,则分别在派遣军军兵带领下,先行就地登记,再前往各处已建好的帐篷处安顿,开始沐浴吃饭休息。而船上的各类粮食、银钱、商货,也按种类分批登记入库。

    不多时,李啸吃罢接风酒宴,便与一众官员一起议事讨论。

    首先,自然是讨论流民接下来的安置工作。

    按李啸的要求,这36万多名移民,再不宜全部集中在大肚一处,而是要分别安置到二林与南社等地,以让每个地方都可均衡开发。

    众人对李啸这个建议甚是赞同,随后,丁佑等人又复提出建议,要对大肚、二林、南社三地分别设立乡镇,以便更好地加以管理。

    李啸同意了他的观点,随后在一张粗粗绘好的三地地形图上,李啸最终规划把大肚为5个乡,二林为3个乡,南社为4个乡,并给每个乡镇分别命名了名字。

    因为很多地方根本尚未开发,为节约管理成本,李啸规划的这些乡镇的面积与规模都比较大,差不多一个新规划的乡镇面积,可抵山东招远县或黄县等地乡镇面积的三倍多。

    由于各地乡镇设立,原本位于大肚的官府衙门,因局于一隅,办事多有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李啸提出了自已的办法。那就是在三地的中间位置,也就是大肚溪与浊水溪之间处,择一处交通便利之地,建一座新城,把官府、军营、学堂、仓库等等均设在新城之中。

    李啸的这个意见一提出,李定国最先表示赞成。

    “李大人这个建议好!有了这座城池,可更好防止土著前来偷袭,将来万一荷兰人或西班牙人来袭,我军凭城固守,亦可更添胜算。”

    丁佑等人亦是纷纷赞同,这时,拓殖团副团长马华兴问道:“却不知大人要建多大之城池”

    李啸沉吟一下,然后答道:“因现在台湾之地,尚是荒僻,且只有总共十二个乡镇要管理,也无甚工业项目,这座城池,就不必建得太大了。依我看,将其建成周长八里之城,便足够了。”

    “李大人。那我军可是要向澎湖等地,采买砖头泥灰之类么”马华兴又问。

    李啸摇头道:“不必了,我军皆来到这台湾,就当以自力更生为主。这次来台,本官亦带了大批建筑工匠前来,从此之后,在台湾,我军要自建砖厂,采石场,水泥厂,石灰场,所有的基础建筑项目,都要能自行解决。”

    丁佑从一旁插话过来:“李大人说得极是,求人不如求已,将来我军若在台湾据有更多领地,肯定要能自已生产建设原料,方可保证修建城池,民居、营舍、道路等各方面的需求。”

    李啸朝丁佑赞许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丁团长所言甚是,这各类建筑工厂筹建一事,由你带人实地堪测兴建,看看在一个月后,可完成工厂建设并开始生产,待工厂正常产出原料后,再开始兴建新城。”

    丁佑概然道;“李大人你放心吧,在下保证做好这些工厂的筹建工作。毕竟我军已有赤凤卫的各类工厂兴建经验,工匠又是现成,这些工厂要建成投产,只会比赤凤卫更快。”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台湾派遣军副指挥官罗正,笑着问了一句:“那李大人可曾想好,要将这新城取个甚名么”

    李啸笑道:‘本官已然想好,此城,可命名为彰化城。以为在这蛮荒之地,彰显教化之意。”

    李啸此言一出,众人皆表赞同。李啸心下暗笑,其实,自已不过只是照搬后世的名字而已,只不过,这个在1901年才出现的地名,确实起得相当不错,李啸自是毫不客气拿来现用。

    这时,李定国犹豫了下,还是向李啸问道:“李大人,末将据守这台湾以来,与当地土著战斗多次,发现这些土著虽然战力凶悍,但毕竟缺乏组织又装备极差,完全不是我军对手。末将在想,不若李大人下令,着在下率领我台湾派遣军军兵,前往台中深山内,将各怙恶不化之土著的大小山寨,犁庭扫穴,全部彻底铲除以绝后患,如是可好”

    李啸看着李定国求战心切的眼神,微笑道:“宁宇,凡事不可操切,那般怙恶土著,多守险山峻岭,又多有烟瘴毒雾,攻打非易。我台湾派遣军,方于台湾立足,补给不易,若万一有大的损耗,却是得不偿失。我军移民人数尚是不多,现有荒地也尚未拓荒完成,故我台湾派遣军之首要任务,还是以先稳守固有领土为要。况且台湾的化外土著多达近二十万,而台湾派遣军战兵不过三千,又如何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一齐杀光。”

    李啸顿了顿,以一种深沉的语气说道:“对于台湾土著,以本官看来,还是不宜一味杀伐威压,却宜以教化融合为主。从今之后,要刻意引导这般化外土著,以种种优惠之条件,令其向慕我中华文化,让其孩童习读我华夏诗书,渐渐习惯汉族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从而彻底融合至我大汉族中来,成为我华夏汉族之血脉分支。这项工作,可能花费时间会比较长,但从长期来看,却是相当值得的。”

    李定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李啸的说法表示赞同。李啸见他不吭声,又继续说道:“宁宇,你需知道,在台湾之地,真正会成为我军敌人的,不是这些台湾土著,而是占据台北的西班牙人与占据台南的荷兰人。这



第238章 荷兰人的野心
    在一片忙碌的氛围中,时间过得很快。

    只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台湾拓殖集团团长丁佑,带着几个工匠头人,在大肚地区附近,经过一番仔细查找,找到了各处富含粘土、青石、石灰矿的山野地带,随后便在这些地方,分别建起了砖厂、石灰厂、采石场和水泥厂,并从移民中,招收了一批富余的劳力,作为工厂工人。

    按李啸的意见,丁佑给这些人安排的薪资标准十分丰厚,厂长之类的总负责人,李啸慷慨地给了他们每月8两的薪资,下面分部负责的工匠头目,则是每人4两,而各名普通做的工人,都是每人每月1.5两银子,哪怕最低层的学徒工,也有每月0.5两银子的收入,并且包吃包住。

    因为待遇很好,所以那些有多余劳力的移民家庭,有大批年轻人前来应聘工人,象陕西流民王大狗的弟弟王二狗,便因此离家前来水泥厂中报名,成为一名学徒工人。

    在各类基础工厂建好后,李啸这段时间里,经过仔细实地考查,也终于确定了彰化城的具体位置。

    这个地方,位于原先的二林地区的一处平缓地势处,离浊水溪支流差不多六七里地的位置,交通便利,视线开阔,大肚、二林、南社三地的移民若要来城中,皆十分方便。

    李啸从赤凤卫带过来的数百名的工匠为骨干,又就地临时征召了近四千名分健壮劳力作为建筑工人,待遇与工场工人一样丰厚可观,故应者如流。

    人力与物资皆备齐后,李啸下令,已撒了灰线标明位置的彰化城,立刻开始就地兴建。

    在李啸的规划中,这彰化城,因为东面正对的是台中山脉,故没必要开设城门,将只开有西、南、北三座城门,四周皆挖有护城濠,正好利用浊水溪支流进行填充,使其环城而过。

    每门城门,都不惜成本,设计成暗藏千斤坠的方式,而彰化城的城墙,象瓮城、城楼、角楼,炮位、女墙、雉堞之类,亦会全部修建齐全。与赤凤城一样,设计为城高为15米,墙面马道宽6米,从而大大加强城堡的防御力。

    由于人力及物资供应充足,李啸预计,这座新城,应可在四个月内建成,正好避免了台风季节的到来。

    看上去,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只不过,原本以为一切将会顺利进行下去的李啸,绝对没有想到,现在人畜无害恪守本份的自已,竟已有人在偷偷地打他的主意。

    树欲静,而风不止。

    崇祯十年一月中旬。

    在这个月中旬的榷场开放日,一名台湾土著打扮的年轻人,手中拿了一把菜刀和一小包海盐,神情冷漠地从大肚溪湾榷场处出来。

    此人与一般的台湾土著外表没有任何差异,来回巡逻的军兵,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表情冷漠呆板的他,其实正在眼神灵动地四处张望。

    这名年轻土著以一种颇为低调的姿态,在在肚地区悄然而行,在来到官府衙门处时,又远远地站住,仔细看了遍大肚地区的官府及附近的仓库等建筑,直到有军兵注意到他,并远远地向他喝问,才低着头悄然离去。
1...111112113114115...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