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祖婉儿回给他一个敬佩的眼神,随后端着大盆走开,一边招呼那些晕船的士兵过来吃鲅鱼丸子。
&nb
第六十章 劫持
在起伏颠簸的船只上睡觉,有一种坐摇床的感觉,很多兵士与家属都不习惯,李啸也一样。
他直到深夜,方在侯道给自已安排的舱房中睡着,却一直难于深睡,生物钟到了卯时中刻之际,李啸便自然醒了过来。
李啸穿衣起身,然后独自上了甲板,天色依然一片漆黑,只有昏黄的灯光淡淡地映照着一片沉寂,远远地看去,四方茫茫皆不见。
只有首舱室和尾舵房里几个值班水手还在不停地忙碌。让李啸不由得感叹,海上的行船生活,也是确实辛苦。
整整过了一个时辰,天光才大亮起来,只是天空依然阴云翻涌,微微露出淡红色,看上去又快下雪的样子。
“看!那边有船过来了!”
全军吃过早饭之际,突然,李啸听到有士兵惊叫起来。
李啸吃惊地看到,有三条均高挂着明军日月旗帜的船只,正呈一个半包围状的战斗队型,向自已这艘福船包围而来。
这三条船便是,跟踪了李啸船只一夜,现在终于露出獠牙的沈志祥明军水师船队。
副将沈志祥望着前面慢慢行走的福船,嘴中几乎流下哈啦子,他眼中闪着贪婪之光,仿佛已看到满船的金银财货在向自已招手。
他身旁一个家丁模样的人,小心地提醒道:“副将大人,为防有诈,不如先轰它一炮试试。”
这名家丁的语音刚落,一记凶狠大力的耳光,将他猛地打倒在地,这名家丁哭嚎着捂着腮帮,噗地吐出两颗带血的牙齿。
“呸,你个傻x!老子正要这艘商船来补充船队,你这一炮打去,老子又要花多少银子去修!”沈志祥揉了揉打疼的手,狠狠地朝倒地的家丁吐了一口唾沫。
“就是,沈大人武艺高众,再加上咱们有三条船和这么多兄弟,对付这样的商船还不是手到擒来。”另一名亲随家丁谄媚地对沈志祥说道。
沈志祥一脸洋洋得意,旁边的王庭瑞与袁安邦,眼神复杂地互相对望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
李啸猛地发现,这三艘船只出现后,身旁的侯道已是脸色大变,这样的冷天里,竟似有冷汗泌出。
他转过身,急急地对李啸说道:“大人,这是明军水师的船只,他们正朝我军追来。”
李啸皱眉问道:“莫非,水师要来上船检查”
侯道拭汗道:“在下亦是这般认为。奇怪,往日明军水师见得我船上标志,基本上都是不闻不问之态,让我等自行通过,却不知为何今天,竟要来检查我船。”
李啸脸色阴沉,也不再与侯道说话,随即转身走下船舱,向全体军兵下达了准备做战的命令。
全体军兵迅速行动起来,穿好盔甲,拿起武器,随后,在船舱中静静等待。李啸吩咐,等他发出战斗口令后,便全体人员一齐拥上甲板,进行战斗。
“李啸,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有敌船要进攻我们吗”祖婉儿在一旁,一脸严肃地问他。
“我看来者不善,先做好战斗准备再说。婉儿休怕,我会将事情处理好的。”李啸脸色紧绷,对她轻声安慰。
三艘明军船只迅速逼进,眼见得只有几百步远,一脸苍白的侯道急急向舱室喊道:“快令全部桨手停下,让他们上船检查吧,不然这些水师开炮或用撞角撞来,我军就完了。反正我们已给水师交过保护费,买了平安符,他们应该不会为难我们的。”
见副船主下令,二号福船遵从要求停了下来,
三艘来势汹汹的水师船只立刻将二号福船包围,水师一号福船绕行过来,顶在李啸福船前方,拦住去路,另外两艘水师船只则一左一右地将福船夹在中央,以防其从侧面逃脱。
随后,从一号福船上,伸出一块长长的搭舷板,连接两艘船只。随着卡扣一紧,水师的一号福船,与李啸军的二号福船,牢牢地结合成一体。
见自已要拦截的商船,竟如此顺服地停下来让自已检查,沈志祥心情颇为舒畅,他带着王庭瑞与袁安邦,带上一大群精壮的明军军士,大大咧咧地通过搭舷板跳入侯道的商船中。
见到这些军兵上船,身着便服,一直在一边冷眼观察的李啸反而松了口气。
他心里,其实最怕这些向来蛮横的明军水师,一过来就不问原由地轰两炮,就这样的话,这毫无防御能力的福船可就完了。
侯道带着一脸硬挤出来的笑容,手捧着一张朱红色的牛皮纸,快步向正在四处打量这艘福船的沈志祥跑来。
“大人,欢迎上船,我等均为本份商人,您的平安符我们早已购买了,喏,就在这里,请大人验看。”侯道一脸恭敬的笑容。
沈志祥歪着头冷冷地扫了他一眼,拿过侯道毕恭毕敬递过来的平安符,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番,随后,一声冷笑,哧地一声,将这张平安符撕为两半,扔在地上。
“啊!大人,您,您这是。 。。。。”侯道一脸惊慌失措,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滑落。
“哼,你就是船主吧,你听好了。本官乃是东江镇副将我沈志祥,今儿个本官立了新规矩,以前的平安符不作数了。今天,你若把这艘商船留给本官,算是抵作过路费。本官一高兴,兴许就留你一条小命,若不然,定要杀你个满船不留!”沈志祥狞笑道。
侯道跪地哀求:“沈大人啊,你不能这样啊!这条商船乃是小的活命的根本!这平安符小人前不久才购买,从不敢稍有延迟。大人您手下留情,小人船中还有些银两,你皆可拿去,万万不可。。。。。。”
“住口!”沈志祥脸色霎时变得狰狞恐怖:“你这狗屁船主,别他娘的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你这条船,老子要定了。再敢说半个不字,老子就剁了你。”沈志祥言语无赖凶狠,他刷地拔出腰间一把翎刀,横搁在侯道瘦小的脖子上,厚实闪着寒光的翎刀略往下压,侯道脖子上的鲜血顿如一条小蛇般蜿蜒爬出。
沈志祥突然皱起了眉头,鼻子下意地耸动了几下,顿时,一股人类排泄物的刺鼻气味扑鼻而来。
“你这个怂货,竟吓得拉了裤子,他娘的,罢了,别在这丢人了,老子这就送你上西天吧。”沈志祥冷笑一声,刷地举起翎刀,划出一道惨白的寒光,直直地朝侯道脖子劈去。
说是迟,那是快。一点寒芒如流星赶月般袭来,“当”地一声脆响,将沈志祥那力道十足的下劈翎刀击开!
沈志祥心下大惊,手中之刀险些被击飞而去,他被震得连连后退了几步方止住脚,定睛朝甲板上一看,一把短小精悍的解首刀兀然出现在他眼前。
在沈志祥还来不及骂出一句脏话之前,一个高大的青色身影,挟着一道凛冽的刀光迅疾而来。
沈志祥耳听得利刃划破空气的呼啸越来越清晰,连忙举刀上迎,“叮”的一声大响,一把锋利的精钢虎刀,狠狠地砍在自已的翎刀上,沈志祥顿时虎口震裂,污血直流,疼得他大吼了一声。
一张英俊而凶狠的脸,迅速出现在沈志祥面前,这张脸因为愤怒而稍带扭曲,那双浓眉英目之中,两团愤怒的火焰几乎可以把他烧化。
沈志祥手中的翎刀,再难承受此人正用力下坠的刀势,这咬牙死顶的瞬间,沈志祥的肺都快要憋炸了。
无法再承受下去的他,闪身便向后退去。谁知那把虎刀却不依不饶,直追而来,锋利的刃尖毫无留情地从沈志祥前胸划过,厚实的棉甲被划破,
第六十一章 交换
顺风南下,让李啸的船只速度加快很多。又因为劫持了沈志祥的船队来护航,李啸接下来的山东之行极为顺利,于第七天后,便到了登州马停镇的海边。
这一路上,沈志祥、王庭瑞、袁安邦三人,皆被李啸扣上在二号福船上,有这三名重量级人质,李啸丝毫不担心那些明军水师会起异心。
果然,一直到登州的海岸时,三艘明军水师船只老老实实地跟行,没有半点异动。到达登州海岸后,沈志祥等人以为终于可以返回东江镇了,李啸却向他们提了个要求。
那就是,把他们这三艘船上的火炮与火铳,卖一些给他。
“李把总,这如何使得!这些火炮与火铳乃是我水师船只必备之物,安得倒卖。”游击袁安邦率先反对,言语颇有哀愁之态。
“哼!你们东江镇,这么多的火炮火铳,卖一部分给我军,又能如何况且朝廷每年都会配备火器给你们,你们重新补充,却是甚便。”李啸冷冷地斜了袁安邦一眼。
“罢了,人在屋檐下,安可不低头。”沈志祥在旁边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我等现在,都不过是李把总的人质罢了,连性命都在贵军手中,安可再说甚话。”
李啸见他说得这般可怜,冷笑道:“沈副将也不必说得这般委屈,我李啸向来不是强取横夺之人。大家都还是大明官军,自当讲究个礼尚往来。我选下的火炮与火铳,将以同等价格的绸缎返还于你。这些南货绸缎,你等将来在北地贩卖,恐怕还多有赚头。”
李啸说完,沈志祥不觉眼中一亮。
这个李啸,倒还是个颇讲道理之人。他若真以绸缎与我交换,将来把这些绸缎偷偷地卖给后金,却还可以赚上一大笔呢。
沈志祥心下暗喜,他换了一种口气说道:“李把总客气了,大家都是为大明效力,理当同舟共济,沈某能帮到贵军,却亦是欢喜之至。”
旁边的王庭瑞接过话来,对李啸详细说道:“李千户,我这三艘船只,武器配备分别如下,其中一号福船上,共有红夷大炮6门,千斤佛朗机30门,碗口铳18门,迅雷炮50门,喷筒120个,鲁密铳30支,弩箭500只,火药弩30张,神行大火箭550支,沥青火砖350块,另有刀剑枪盾。。。。。。”
“不用多说了,我只挑些我军确实需要的,不想听你在此背书。”李啸挥手打断他的话,倒让王庭瑞颇为尴尬。
最后,在李啸亲自挑选下,李啸从这三艘明军水师船只中,选了制作精良,外表较新的红夷大炮6门,佛朗机10门,虎蹲炮10门,鲁密铳60支,以及一大堆的实心铁弹和火药铅弹之类。
其他的诸如迅雷炮,碗口铳等火器,因为做工粗糙,外观陈旧,李啸均未选用。而那些诸如喷筒,神行大火箭之类早期火器,李啸嫌其早已落伍且杀伤力不大,亦皆不要。
李啸所选择的火器中,最让李啸喜欢的,便是红夷大炮与鲁密铳。
红夷大炮,又名红衣大炮,为16世纪初从欧州传至明朝的一种前装滑膛加农炮。明朝程子颐曾对此炮有详细描述:“夫西洋红夷大炮者,乃香山澳西夷之所造也。其制巧妙,且铜铁极其煅炼,大小相称,厚薄得宜,鐀眼有方,无一不善,其制火药之法更极其工,而放炮之人皆惯习之士。其炮有三号:一号者长一丈,炮口稍昂,能至十六里;二号者长八尺,炮口稍昂,能至十二里;三号者长六尺,炮口稍昂,能至八里。此号可用之行阵,皆能一毙多命,贼闻无不胆寒,亘古以来未尝有此最上之器,有志疆场者宜熟筹之。”
由上文献可见,红夷大炮按规格可粗分三种,按明朝一里为554米来计算,最大的红夷大炮能攻击到8公里外,最小的红夷大炮也能攻击到4公里外。事实上,经后代火器专家考证,这是夸大的说法。据反复考证明朝遗留的红夷大炮,史学界现在一般认为,明朝红夷大炮最大可到2.5公里。但实际可控的有效射程为1600米以内。
红夷大炮声名大显的时刻,当为往日安放在宁远城头的12门红夷大炮,把奴尔哈赤打成重伤之事。
事实上,当时这批总共26门的红夷大炮,是广东官员邓士亮从英国东印度公司那艘“独角兽”沉船上打捞上来的,这26门红夷大炮中,12门质量最好的,被千里迢迢运到辽东,安放在宁远城头,最终把奴尔哈赤打成重伤,让大明朝廷上下顿为之刮目而振奋。其实,这种红夷大炮尚为早期产品,有效的射程仅为500米,最远只能打到1.5公里,明军能击杀老奴,实有运气成份。
尝到甜头的明朝君臣,遂开始大批向西洋人订购此种大炮。不过,这红夷大炮的采购价格,却是极其昂贵。天启年间,徐光启曾向西洋人订购大批炮弹重10斤的红夷大炮,当时每门红夷大炮报价为二千两银子,其中有一门重达7000斤的铜芯红夷大炮,使用的实心炮弹重达23斤,定价更达8000两之巨!
李啸现在所选的这些红夷大炮,均是那种重在3000斤以上,长在3米左右,口径为110-130毫米的新式三千斤红夷大炮,这些庞然大物般的火炮,当时出厂价便为近3000两一门。这种红夷大炮,是当日火器专家孙元化任登莱巡抚时,在登州大批量铸造之物,登州军与东江镇皆有配备。并且因为使用了千里镜、矩度、铳规等测量计算工具,可以对射击对象进行精确定位,确保能打得又准又狠。对在1.5公里内的目标,可以实施精准打击。
李啸突然想到,当日,让朝廷花费无数银钱,并请了葡萄牙人当教习而练成的新式火器部队,未曾杀得鞑子一兵一卒,却在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的胁裹之下,先是在山东作乱,随后又叛变投清,成为了明朝自已挥之不去的巨大噩梦。无数忠勇的明朝官军,丧命在这朝廷花费无数银子与心血苦练而成的精锐叛军手中。而叛军投清后,又带给了后金最新的制炮与操作技术,使得原本就武力强大的后金,更是如虎添翼。明末气运之衰,足以让人扼腕叹息!
相比威名远扬的红夷大炮,鲁密铳的名气要小得多,李啸之所以选择留下这种火铳,却是为了将来自已军队的发展,而作出的考量。
鲁密铳,是由明代火器大师赵士桢所研制的新式火器,其原型是土耳其鲁密国(奥斯曼帝国)所进贡的密斯特克重型火绳枪,1598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的火绳枪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鲁密铳“。
当然,李啸并不是枪械专家,对鲁密铳的了解也仅限于此了。之所以他决定,不要那些制作粗糙的普通火铳,却把这三条船上所配备的鲁密铳全部运回岸上,只因他记得《武备志》中曾对这种枪有句评语:“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李啸看到,鲁密铳全为上好熟铁锻制,双层铳管,管身一体,铳身较重,口径较小,外观修长,乌黑发亮,握在手中,便让人心生喜爱。
据现代社会火器专家研究,这种制作精良的明朝鲁密铳,射程可在一百五十步,弹丸的初速极高,基本上与后世的步枪差不多。而此时的普通火铳,基本只能打到六十步的距离,便是后世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火器,性能上也未必强过鲁密铳。
李啸认为,这种能远距离射杀敌军的鲁密铳,应该是以后李啸军中火铳的重点发展方向。
&nb
第六十二章 赤凤堡
李啸看到,一个高兀的长坡上,一座周长不过一百五十余步(约200米)的墩台,已基本全部倒塌,四面马圈围墙上,只有墩门的一面还残存着,有如一个濒死的老人,在呼啸的北风中苟延残喘。上面那块残破的石匾,与墩身墙面一样,全是乌黑的火烧痕迹,裂缝之中长满了青苔,只能隐约可见龙口墩三个阳文隶雕字。
“狗入的刘泽清,他娘的这般骗俺们,这鸟地方如何住得!”见得眼前的龙口墩如此破败,玄虎骑队长田威忍不住大骂起来,旁边的吴亮脸上,却不禁脸红耳赤。
见吴亮尴尬,李啸忙让田威等人去安顿士卒与安属。他独与吴亮两人单独细谈。
李啸走过来,却没有责怪吴亮,只是轻声地问道:“先生,你等来得这荒僻之地,可是问得甚人方寻得到此”
“禀大人,学生当日已了解,这龙口墩,现在是马停镇巡检司的辖区范围。故我等一入得黄县之境,一路直奔马停镇巡检司,见得那崔增崔巡检后,他安排两名军卒带路,我等方得到此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