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李啸随后安排,这3队盾兵,合为一哨。盾兵哨长为莫长荣,副哨长为原盾兵副队长鲍昭。

    而6队枪兵,也合为一哨,枪兵哨长为段时棨,副哨长为原乙队队长姜尊。

    步兵安排完后,接下来,李啸再挑出150人补充进入火器部队,由火器总头赵杰具体安排。

    这样一来,1260名流民战兵,只剩下20人还未安排。

    李啸最后决定,因现在堡内总人口大大增加,为加强管理,将这20人列为辅兵,平时就在堡中巡逻维持治安。

    至于水师,李啸暂时没什么具体规划,让福船暂时抛锚在龙口湾中。只是他要求,全船数十名水手,全部上岸,和那些新兵一样,由总头陈猴子和副总头侯道率领,接受最基本的军事训练。

    所有的军兵皆安排完后,众人皆觉心下轻松,对将来却更是满怀憧憬。

    只有吴亮提出来,现在扩充这么多军兵,要补充的盔甲与武器,却是个大问题。

    李啸也想到这一点。

    因现在的铁匠张铜柱及几个铁匠,才刚刚在草棚中立起铁匠铺子,李啸无法指望他们能快速产出多少盔甲与武器。故他决定,让吴亮与王义守二人,这段时间,再去登莱各地的铁匠铺中,定做马匹披甲,长枪,大盾,骑刀,骑枪之类必需的军用物件。

    而军兵自身所披之盔甲,则将仓库中剩余的二十几副盔甲下发尽后,暂不补充,还是优先让各地铁匠制出武器来要紧。

    军议至深夜方散,李啸能明显感觉到,在这扩军安排的军议之后,各人看自已的眼神,又多了一些充满敬意的神色。

    接下来的日子,军兵们由各名将领带队,在野外清理出大块的平地,然后分军种进行训练。

    工匠与家属们几千人,则在热火朝天的气氛中挖地基放青石,众人热情高涨,锄镐齐飞,处处都是人声喧哗尘土飞扬。

    高强度的劳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这就需要多吃荤腥以补充消耗,否则身体支持不了,容易尿血。

    李啸现有了资金支持,他下令,让全体工匠与家属,与战兵们一样,每人每餐保证管饱有肉,以尽可能地让每个工匠与家属都有充沛体力做事。就连陈麻子现在草草搭起的医馆,也熬了不少暖身汤、健体汤送到工地上,让建堡的各名人员做事更有动力。

    将近2500人的建筑队伍,又均肯下力做事,故建筑的进度加快了极多,仅仅只过一周,整个赤凤堡的城堡地基就已挖好,并铺填好了大块长条状的青石。

    接下来,开始用开挖地基时挖出的黄土,以及从野外采挖的黄土地,夯土为基,修建设内城墙。

    夯筑过程中,挖土,和泥,脱坯




第六十六章 独特优惠
    “这位掌柜,你看起来恁精明的人,如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李啸斜了这名商人一眼,故意用一种不满的语气说道。

    “大人,在下愿闻其详。”

    “李某不才,也知道杀人生意有人做,赔本买卖无人干的道理。掌柜你在我赤凤堡开商铺,我处商税虽比别的地方略重些,但我赤凤堡有两个优惠条件,这位掌柜你却是在别的地方花钱也买不到的。”李啸卖个关子,脸上却是满满的笑容。

    这名商人的眼睛睁大了,他望向李啸的眼神里,说不清是向往还是疑惑。旁边的一众商人们,也纷纷议论起来。

    李啸看着他们互相谈论的样子,心下却在冷笑。

    李啸想起明朝初年的商税为三十取一,过者则以违令论,税率之低,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而且,在万历十年又有规定,铺行下三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一分五厘!

    由于明朝的商人负担非常轻,加上官商勾结,以及商人出钱培养士子进入仕途作为自已的朝中代言人,终于导致在明末之际,商人势力高涨,嚣张非常,动不动就罢行罢市,要挟官府。还有如山西乔家常家曹家侯家渠家亢家范家孔家,这八大家巨商,更是不顾国家危亡,与满清和蒙古勾结,出售珍贵的粮食与铁器、布匹、药材等战备物资以资敌,甚至连明朝的机密情报都出卖给鞑子,实实可恨之极。

    而被商人势力裹协的大明朝廷,在国家危亡之际,不向这些富得流油的商人征税,反而只是一个劲地压榨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穷苦百姓,终致流民遍地,赤地千里,为陕西的李自成与张献忠等反贼,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造反兵源。

    想到这里,李啸在心下喟然长叹。

    李啸作为熟知历史的穿越者,当然要防患未来有这样的事情出现,故必须要对这些商人作出强有力的管控,要让他们成为自已发展壮大的工具,而不是让他们反客为主,最终使自已陷入被动与裹胁。

    我的地盘我做主,加强对商人的管理,就从严格登记制度与收取商税开始吧。

    此时,商人们谈论的声音小了很多,商人们眼睛都望着李啸,等着他下一步说话。

    李啸的双眼,望向遥远的地方,他淡淡地说道:“当年永乐皇帝有道圣旨,是针对你们商户的,掌柜想必也知道”

    那名商人脸色突然一灰,他低声说道:“大人说的可成祖那道从商户采买物件的圣旨”

    “正是。本官没记错的话,成祖当年在圣旨中的原话是,那军家每在街市开张铺面做买卖,官府要些物料,他怎不肯买办你部里行文书,着应天府知道:今后若有买办,但是开张铺面之家,不分军民人等,一体着他买办,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李啸平静地说完这段话,转眼观看这名商人的表情。

    李啸看到,这名商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灰败与难堪。他知道,李啸说的这道成祖圣旨,其实就是高悬在象他这样的普通商人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利剑,不知道何时便会掉下来,砍掉自已的脑袋。

    在明朝,普通商户最怕的就是当行头,所谓行头就是记录在官府案上的承役正户,衙门派出人手“协助”行头,行头则负责将和买各家应供之物和各种差役服完,但基本是差役服完,这户商人也就被官府的种种盘剥与压榨弄得资不抵债,家破人亡了。

    成祖这道恶旨,成了明朝官府胥吏理直气壮裸欺凌商户的最大理由。

    说得难听点,没有背景的普通商户,若当了行头,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举家逃走!

    明朝直到南明时的隆武帝朱聿键,皇帝才真正认识到官府对普通商户的压榨与盘剥的残酷。

    这位短命皇帝曾感慨道:“府州县之行户,实地方害民之恶政。官之稍有良心者,尚以官价买之,比市价十去五六;全无良心者,直票取如寄。胥吏缘之,奸孔百出。朕昔潜邸,久知此弊,宜行永革。”

    只是到这时,明朝已近覆亡,隆武帝的良心发现,对于商户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所以说,对于普通商户来讲,虽然平时有低商税的优势可以让他们活得很滋润,赚很多的钱财,但这些商户都明白,其实他们的命运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财产随时可被官府侵夺,被胥吏盘剥,若当了个行头的话,更是等于被判了死刑。

    这年头,除了象山西八大家那样的巨商,或是江南一带的官商,这些普通的中小商户,命运亦是非常悲凉的,不知何时,便会死于官府之手。

    李啸话语说完,下面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一名商人大着胆子问道:“李大人,你的意思是,贵地不会有让商户当行头之事么”

    “各位商家,这一点本官可以保证,那就是在我赤凤堡,绝不会有让商户当行头这无耻之事发生!而且,本官也绝不会允许出现,官吏肆意侵占商户财货之事,更不许有市痞恶霸流氓之类欺压商户。所以说,只要商铺在赤凤堡中正规做生意,诚实纳税,守法遵规,那么,



第六十七章 求才
    与众商人谈妥后的第三天,李啸终于决定,前往黄县县城的东儒书院,招些愿意来做事的书生过来。

    其实这两天,李啸首先对内招聘,让他失望的是,除了吴亮外,全军人员之中,仅有两人粗读过半年私塾,水平仅仅为识得几十个字的程度,让他颇为失望,看来只得自已向外求贤了。

    黄县县城内的东儒学院,建于明弘治年间,这几百年间,也出过几名进士,内有学生一百多名,还有学正,教谕,训导等多名教员,以这些人的水平能力,让他们出来担任商业司或民政司的慕僚文员,应该是绰绰有余之事。

    为体现对读书人的尊重,李啸带着田威一行骑兵,亲自前往拜会。

    寒风萧瑟马蹄疾,旷野茫茫自挥鞭,一行人过北马河,越陈家庄,过南高镇,再渡过黄水,总共花了一个多时辰,便到了黄县县城西门外。

    快入城门之际,李啸将这个在后世以龙口粉丝与驴肉火烧闻名的县城,好好观看了一番。

    眼前的黄县县城,外观为正方形,城周两里一百八十步,城墙高约三丈,顶厚二丈,全部城墙皆有包青砖,但外观残破,脱砖掉砖之处不少,不少地方更有深深地刀剑砍入痕迹,李啸知道,除了年深岁久无人修护外,黄县城墙的最大的损害,就是这一年多来兵匪祸结、攻打抢掠所致。城外还建有护城河一道,从黄水河中引水过来,深一丈六尺。设北门,南门、西门三门。在西门处,还设有牛羊墙一座。

    李啸注意到,正对自已的城墙马面处,竟还摆了一尊佛朗机炮,还有两座小铁炮分别点缀于一旁。只是每个炮都是严重锈蚀,满是锈斑。李啸看得仔细,这一门佛朗机炮上和两门小铁炮上炮筒底部,竟都已长了厚厚一层青绿色的苔藓。

    李啸暗叹,从这样的炮就可以看出,当前的山东明军军备废弛有多么严重。这些形同废铁的火炮,也只能这样装模作样摆着装点下门面罢了,估计除了吓吓老百姓,连只麻雀都吓不走。

    一行人入城后,一路问人,直奔东儒书院而去。

    黄县县城以正中的县衙为中心,规划建设了三条大街,十四条巷子,每条街巷上都不甚宽敞,更有肮脏污秽鸠形鹄面的大批流民充斥其间,寒风刮过时,粪尿臭气弥漫,尘土飞扬,更兼人声嘈杂,混合着两条商铺的叫卖吆喝,穿行在其中,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李啸一行人绕过了三条街巷后,在一条还算僻静幽深的巷子内,找到了东儒书院。

    前来开门迎接李啸的,是一脸冷淡之色的东儒学院学正,崔拱瑄。

    “不知李大人前来蔽院,有何贵干啊。”李啸刚做完自我介绍,崔拱瑄便冷冷说道,脸上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然不屑之色。

    李啸心下颇疑,自已与这崔拱瑄素昧平生,却不知此人为何对自已这般态度。

    一旁玄虎骑队长田威脸上顿时满是怒色,他正欲指责崔拱瑄的倨傲,却被李啸拉到了一边。

    “李某前来,是想问一下学正,可有学子愿来我赤凤堡做事,如有愿来者,李啸愿出丰厚薪资延请。”李啸脸带微笑,语气平和地说道。

    没想到听了李啸这番诚意之言,那崔拱瑄却是冷哼了一声,随即冷冷说道。“李大人,我东儒学院之学子,才学鄙薄,恐有负大人之望。大人还是前往别处,别觅良材吧。”

    “你这厮好生无礼!李大人如此诚心诚意想从学院延请文士,你这酸儒连门都不让大人进入,便立刻冷语回拒,究竟是何居心!”一旁的田威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喝骂。

    “哦,不让李大人进门是崔某之错,却不知,当日李大人以下犯上,击杀广宁中屯所守备王大人,又携部众南逃山东,却是该当何罪呢。”崔拱瑄冷笑道。

    李啸心中咯噔了一下,果然,这个一直不肯给自已好脸色看的崔拱瑄,对自已的不友好是有缘由的。他在心下暗叹,没想到自已撤至山东,一直低调处事,却万没想到,这般不堪之往事,却已传闻至此,以致今天让这酸儒这般数落。

    李啸暗想,也不知道此人,是不是王道奇什么亲戚故交

    田威此时已是大怒,他刷地拔出腰刀,作势便要横搁着崔拱瑄脖子上。

    李啸一声怒喝,田威气恨而退。

    “哦,要砍杀老夫么砍啊,怎么不砍了崔某这一腔热血,正欲遍洒五步,以洗被尔等所秽之门庭,尔等不砍,却不可惜。”没想到崔拱瑄毫无惧色,连声讽刺。

    “崔学正可是与王道奇有旧”李啸没理会他的讥讽,平静问道。

    “非亲非故!只是,崔某读过几句圣贤书,只知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崔拱瑄收了冷笑,咬牙大声吐出这句话。

    李啸心下暗叹,原来这个崔拱瑄,竟对自已击杀上官之事如此痛恨,以至于抓住机会来自已面前表达愤怒。

    好吧,你既出言不逊,那就别怪我李啸,说话不客气了。

    “崔学正,道不同不相与谋。李某与王道奇之间的恩怨纠葛,非是你这般酸腐文人能明晓。只是本官要告诉你,李某所作所为,上无愧天,下无惭地,皆是利国护民之举。只是你等所谓读书之人,眼光如豆,只知所谓的上下等级,却根本



第六十八章 面试
    许秀清手里紧捏着那一两银子,感激涕零地站在原地,怔怔地望着田威的一众骑兵地消失在远处。

    随后,他仔细看了墙上的告示,脸上顿时浮现喜色。心情豁然开朗的他,转身快步向南高镇集市走去。

    他买了半包米,又朝肉摊走去,打算再买二斤猪肉,那屠夫见是他来买猪肉,顿时满脸疑惑。这个一年到头也难得吃到一次猪肉的穷书生,怎么今日竟如此阔绰

    屠夫以为许秀清是无聊来消遣他,正欲呵斥,许秀清急忙亮出手中银两递过去,屠夫不由得目瞪口呆。

    这穷书生,今天哪来这么多银子

    屠夫心下嘀咕,暗疑银子可能有假,仔细验看过成色,并用牙齿咬啮鉴别后,发现竟是成色十足的上好官银,一脸殷勤笑容顿时迅速地堆起,他手脚飞快地割下二斤五花肉,用草绳麻利扎好,剪下一小块银子后,再恭敬地将剩余银子递回给许秀清。

    右手拿着米包,左手拿着二斤猪肉的许秀清,心情极好,腰板前所未有地挺直,大步向家里走去。

    当天晚上,许秀清与母亲和妻子,难得地吃了一顿带肉的饱食。看着母亲与妻子狼吞虎咽之状,许秀清心下莫名伤感。

    二天后,赶做了一身新衣裳的许秀清,黎明即起,揣上妻子蒸的两个面馍,前往马停镇赤凤堡面试。

    徒步行走的许秀清沿着官道一路西去,虽走得慢,也不过二个时辰后便到了。

    许秀清远远地看到,眼前出现的赤凤堡,竟有如此之大,周长足有二里,似乎只比黄县县城略小些,这远远地出乎他的想象。

    此时的赤凤堡城墙已建了一半,四处搭建的手脚架周围,都有无数工匠与杂工在其中忙碌穿梭,虽然天气寒冷,但整个工地却是热火朝天,尘土飞扬,一片忙碌却有序的状态。

    许秀清方进入赤凤堡地界,立刻就有治安队的军士来查验他的腰牌,许秀清向他通报说自已是来面试的,那军士倒也客气,简单问了几句后,便领着他同去赤凤堡一侧的大片草板房处。

    这里的一间房,已被安排成临时的面试场地,并分隔成内外场所,外面是等待面试的人,里面则是李啸在亲自面试。

    许秀清入得房来,只见里面竟然至少有几十个穿儒衣戴方巾的人在等待。他看到,其中有好几人虽然穿着儒衫,但一脸的油滑猥琐之气,看上去着实不象个读书人。许秀清暗想,这些人,很有可能是来混水摸鱼的江湖骗子之类,毕竟这乱世之中,想找个稳定的饭碗,实为不易。
1...2425262728...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