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着衣完后,先用杭纱素巾净了面,又用杨桃树制成的齿木,沾了用柳枝槐枝桑枝煎水,添加姜粉,田七细辛等物熬制的牙膏,对着铜镜细细刷牙一番。
洗刷完毕,顾子道踱入偏房,便有小厮给他送来早饭,主菜是一碟葱爆海参,一小碗清烩鱼翅,也有些蒜酱馒头大头菜等配菜,顾之道粗粗地看了一遍,脸上并没有显出特别有食欲的样子,他匆匆吃了几口,也不晓得吃出个甚滋味,便令人端了铜盂来漱口,随后便起身穿了五蝠抱寿富贵纹洒金的湖绸棉底宽袍,缓步走入客厅中。
顾之道只在客厅中坐了一会,便有管家来报,说河东的另一名大地主王升桐,正带着北栾河一带以及招远县的一些相熟地主们,一同前来商讨事宜。
顾之道连忙让管家延请各人入客厅,然后分坐看茶。
长着一张苦瓜脸,歪八字眉的王升桐,看上去也就四十多岁的样子,此人一坐下,就立刻粗喉大嗓地叫了起来:“唉,顾兄,现在情况如此紧急,你这茶虽好,王某是实在吃不下去啊。”
顾之道吹着茶沫,眉毛一抖,轻声道:“王老弟,你家昨天被匪贼劫掠一事,愚兄已知了。这不,现在叫大伙来,就是来商量下,看看怎么处理此事么”
王升桐听得顾之道话语平静,脸上却是腾地起了怒容,他将茶杯往一旁案几上重重一放,长叹一声道:“这伙金翅岭的匪贼,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娘的迷了心窍,这保护费,王某可是年年不曾少交,昨天竟还大刺刺地来了一伙人,报着那匪首刀疤头的名号,说是山上扩充队伍,需要借粮。哼,那是借粮么,那可是直接就开抢啊。奶奶的,满满一仓1000多石米粮,竟被这般杀千刀的家伙抢个罄尽!”
王升桐咬牙切齿,一脸痛惜不已的神情。
“这般匪贼可曾害命”一名地主关切地问道。
“人倒是没杀,只不过有几名家丁被打伤了,那被抢空的粮仓,也被这帮人纵火烧成白地。你们不知道,那领队的匪头,临行前还搁下一句狠话,说先借这些粮去,要老子准备一万两银子,他们过几天就要呢。到时如若不给,就要把我全家杀尽啊!”
王升桐说完,颓然而坐,一脸一筹莫展之样。
“唉,岂是是王贤弟你一家,我们招远县内,好多家都遭到了匪兵的明抢啊。幸是只抢了粮米,倒没有伤及人命,却是万幸。”一名头发半白的财主捶膝而叹。
这名财主说完,竟立刻有近十人同声附合,说是自家也遭到抢劫,好在匪徒只抢粮不杀人。不过,他们也纷纷说道,那些匪徒过几天还要他们准备大批的消灾银两,如果不给,那就全家老少不留,全都杀光。
顾之道听得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脸色不觉变得苍白,大冷的天气里,紧握的双手中,早已是汁津津的。
顾之道没有和众人说,其他昨天,他家的粮仓处,也来了一大批人,也是报得金翅岭刀疤头的名号,来到自家粮仓后,二话不说立刻就要动手开抢。
当时自已的管家正在粮仓中清点仔粒,见得形势不对,立刻向这些匪徒大声说明,这可是顾老爷家的粮仓,并告诉他们,顾老爷还有位儿子顾泰,在山东济南府刘泽清总兵手下做幕僚呢,要他们不要抢错了地界。
没想到,管家这些警告的话语说完,这些匪徒听了,却丝毫不当一回事,那领头的更是毫不客气地打了他两巴掌。然后怒喝下令,先抢粮,再烧仓。
管家见势头不对,连忙换了腔调,大声哀求这些匪徒,这粮食可以让他们搬走,只不过不要烧仓就好,好说歹说,总算让这帮匪徒放弃了烧仓的想法。
只不过,这满满一仓近2000石小麦,就这样,被这些人押上大车,悄然运走了。
当管家带着哭腔向顾之道报告粮仓被抢后,顾之道几乎气晕。
天杀的刀疤头,老子交了保护费,还要还抢我的粮食,你他娘的还讲不讲道义了!
很快,顾之道迅速了解,这北栾河处,乃至整个招远县地界中,还有多名地主被抢,手法也几乎都是一样,先抢粮,然后威胁说过几天还要来取消灾银子,不然就要杀尽全家。
感觉事态严重的顾之道,连忙派出一众小厮,去招远县各地通知相熟的地主们,于明天紧急来自已家中商议对策。
“要不,我们赶紧报官吧”一名财主提议道。
“唉,报官有个甚用!”立刻就人摇头叹道:“这金翅岭上这伙七百人的匪贼,盘踞金翅山上已近三年了,官府对其束手无策。我们现在报官,还不是屁用没有。”
“难道,只能筹出银子,等那帮匪贼到时来取么”有人哭丧着
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
“李大人,开门见山地说吧,咱们这一干人,实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还请李大人速速发兵剿匪要紧!”
李啸话音刚落,大地主王升桐的大嗓门,立刻急不可耐地响起。
“哦,何处之匪闹腾地这般厉害,竟让各位乡绅如此焦急不安”李啸端起茶杯轻呷一口,故作惊讶地问道。
王升桐跺脚长叹一声,便急急地将近日金翅岭匪徒如何在各名地主处,抢粮要银子一事,简略地对李啸说了一遍。
“李大人,我等求您速发援兵,剿灭这帮无法无天的匪贼,还大伙一个安宁吧。”顾之道在一旁及时插话过来:“至于贵军剿匪所需的开拔银子和粮草供应,我等会发动赤凤卫与招远县的全体乡绅,为大人解决,大人完全不必担心。”
李啸心下不觉一喜,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不过,他在脸上,却还是皱着眉头,显露出为难的模样。
一旁的陈子龙咳嗽两声,不紧不慢地说道:“各位,你们遭受匪害,钱粮受损,李大人与诸位皆是感同身受,亦是十分同情。只是各位想必知道,这金翅岭匪徒,乃是积年老匪,凶悍非常,若要剿除,却非易事。况且匪徒所在之地,乃在招远县境内,我赤凤卫发兵,却有过界之嫌。”
见了陈子龙这般推脱,王升桐心下发急,他的大嗓门又立刻喊了起来:“这位师爷,您且说吧,若要贵军出兵剿匪,却要甚条件”
顾之道亦在一旁插言:“李大人不必担心,那招远县令邓大人,素与顾某交好。若大人派兵入招远剿匪安民,顾某可提前对邓大人通报此事,想必久苦匪患的邓大人,亦会十分欣喜。“
见二人皆是急不可耐之状,陈子龙笑了起来:“各位既然如此诚心请求我军出兵剿匪,我军若再要推却,却是寒了诸位之心了,也有违我大明官军守土安民之责。这样吧,学生把我军所需的开拔银子与所需粮草与诸位说下,若无异议,我军准备两天后,便可发兵。”
“请师爷明言。”一众地主同声言道。
“开拔银子4万两,粮草8万石。”陈子龙快速言道。
下面一众地主,顿时炸开了锅。
原本各人以为,李啸这次出兵,不过一二千石粮草,以及数千两银子,就应该足以支付李啸军的出兵费用了,却没想到,这个李啸,竟来了个狮子大开口。
这么大批的银两与粮草,让山东兵马去外省征战流寇都绰绰有余了,现在只用来剿灭金翅岭的匪贼,便要这么大笔的费用,这简直是敲诈!
顾之道在心下大骂,这狗入的李啸,真他娘的是个贪婪心黑之徒啊。
“李大人,这笔银钱与粮草,是不是太多了些。”王升桐方才还言语急切,现在听了陈子龙这句话,听到竟要出恁多钱粮,顿是一脸心疼之状。
“诸位以为出钱太多是吧,那好,我就与诸位算一笔细帐。”陈子龙脸色一凌,言语变得严厉起来。
“如果学生没记错的话,现在赤凤卫与招远县地界中,应有乡绅四十余位。我军若要4万两开拔银子与8万石粮草,平均到各位头上,也不过每人一千两银子,2千石粮草而已。而在坐各位,每年都要向这金翅岭的匪徒交一笔保护费,视田亩的多少,保护费从一两千到数百两不等,折中来算,便是一年要近二万两银子。现在,那帮匪贼,更是变本加厉,除了已抢走的粮食,还要各地筹备数千至上万两的消灾银子。这样算下来,现在匪徒们所要的银两,已远远地超过了我军出兵所需的银两与粮草了吧。若是匪徒们食髓知味,以后常来这一手,却不知各位乡绅能否应付得来。”
陈子龙见众人皆垂头不吭声,心下不由得一声冷笑,他继续说道:“各位乡绅都是聪明人,真不知这笔帐算下来,各位还会不会认为我军所需的这点粮草与银两是不是太多了。当然,如果各位认为我军要价太高,完全可以另请高明。”
陈子龙说完,二郎腿一跷,端茶吹沫,再不说话。
房间中,又是一阵交头接耳的嗡嗡声。
顾之道迅速在心下算了一笔细帐。
现在赤凤卫与招远县境内,约有四十名大小地主,平均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倒也不过是一千两银子,二千石粮草。
顾之道暗想,若真能彻底剿灭匪贼,这笔花费,却是实在不算太多。当然,这些费用,肯定是要大地主担大头的,自家要出的银子与粮食,与其他中小地主相比,却是要多得多。
“这位师爷,你这要价,能否再便宜点,我等刚被匪徒抢掠,再出这么大笔的钱粮,实是手头乏甚。”王升桐用一种哀求的语气说道。
“各位乡绅,学生知道各位都有难处,只是我赤凤卫要出兵剿匪,各类开销皆是极大。这笔银钱与粮食,其实还是算少的了。将来与匪徒交战,若有军兵牺牲或受伤,还需大笔银钱物资抚恤。若是战事迁延,这点粮草银两,怕还不够用呢。”’陈子龙冷笑一声回道。
陈子龙一口咬住价格,丝毫不肯放松,摆出了一副再无商量的态度。
见陈子龙已明确表态,各名地主聚在一处,小声地讨论着,下面又是一阵议论纷纷。
李啸与陈子龙两人,则是悠闲地边喝茶边看着他们紧张讨论。
此时的顾之道,心下却已打算出这笔钱粮了。
他知道,如果李啸军真能出兵,将这股难缠凶恶的匪徒全部消灭的话,这笔银钱花费,虽然自已这样的大地主要出大头,但却还是相当值得的。
只不过,有一点,却是顾之道最为忧虑之事。
那就是,李啸剿灭了这股土匪后,若是将来又来了匪贼盘踞山头,那么,自已和一众地主,岂不是又要花钱出粮草重新请李啸出兵剿匪,这样的话,要出的钱粮,可就相当可观了。
顾之道敢肯定,只有李啸军剿匪后撤出招远县境,那招远县中的大小山头,肯定又会迅速重新有匪徒入据。若自已花了大钱,却还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复有何益。
顾子道将自已的想法对这些地主说了出来,各人犹豫了一阵后,最终纷纷表示赞同。
是啊,如果以后能彻除匪患,使其再难损害自已的利益,这批钱粮出便出了,没甚打紧。如何让李啸军长期驻守,这才是真正要紧之处。
“李大人,贵军的建议,我等商议后,觉得可以接受。只是,我等还有一个请求。”顾之道向李啸拱手言道。
“顾乡绅请讲。”
“李大人,我等希望,将来贵军扫除这金翅山匪徒后,可以长留招远境内,以防匪徒重新入侵。”
“哦,这个么。。。。。”
见李啸一副沉吟的表情,顾之道急急说道:“李大人,若贵军不能长期在招远驻扎,再有匪徒进犯的话,岂不是又要来麻烦贵军重新出兵若是这般,贵军剿匪之功,又岂非是前功尽弃”
顾之道说完,其他财主们也纷纷叫起来,都希望李啸剿匪成功后,能长驻招远,御匪安民,以为长远之计。
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杀鸡
让李啸没想到的是,三天后,招远县令邓云功,竟然亲自带着一众地主乡绅,押着大批银两与粮草,来到赤凤城。
李啸连忙带着一众将领官员出迎。
李啸远远看到,被一众乡绅簇拥在中间的邓云功,约四十多的年纪,头戴乌纱帽,身着青色的七品文官常服,前胸与后背补子图案是一只鸂鶒,腰间系着素银腰带。一张瘦长的马脸上,长着两颗大大的牛眼,下巴下几缕稀疏的胡须正被他不停地拈来拈去,一脸焦急忧虑的神色。
大明朝文贵武贱,这招远县令虽然只是七品,而李啸这个指挥使却是正三品,但从礼数上来说,却是要李啸先向邓云功致礼。
“邓县令亲自造访蔽邑,李某迎接来迟,让邓县令久等,还望见谅。”李啸大笑着向邓云功拱手说道。
正在探头观望建得热火朝天的赤凤城的邓云功,回过神来,见是身着一身正三品武官常服的李啸到来,脸上笑脸立刻堆起,他同样向李啸拱手回道:“李指挥使,久仰久仰,邓某久闻李大人少年英雄,有勇有谋,今日能见,实为三生有幸。”
李啸尚未答话,邓云功又笑着套近乎:“我与李大人同在桑梓,只是无缘,不曾拜会,今日得见,方解邓某平生仰慕之思。”
听得邓云功这虚假肉麻的话语,李啸大笑起来,复与众人寒暄数语,便延请众人入官厅入坐看茶。
邓云功等人入坐后,李啸微微一笑,平静说道:“邓知县今日前来鄙地,实是难得稀客,却不知有何贵干”
“还不是因为金翅岭的匪贼!”邓云功脸上突现愤怒的神色:“这股匪贼,在本县境内,劫掠村落,奸.淫妇女,更曾连连挫败我县中进剿之军兵,如不除之,恐成大患啊!”
李啸明白邓云功这般愤怒的原因。
明朝时,对官员的考评中,最为看重的,便是境内有无盗匪之类,如有积年难剿之匪,那该县县令的考评,绝对只会在中下等,即使没有立刻罢官去职,也可能让他当完这一任县令后,便要立刻卷铺盖回家了,晋升什么的,根本别指望。
更有甚者,匪徒若是势力强盛,还会攻打县城,击杀县令,这种恶劣的现象,在崇祯年间,已是多处屡屡发生。现在邓云功听闻那些乡绅地主说过,金翅岭的匪徒近日强抢钱粮,以大肆扩充兵马,心下更加害怕。他知道,匪徒势力壮大后,若真要攻打县城,凭驻守招远那一小批残兵弱卒,想守住招远县城,怕是根本不可能。
现在有李啸愿意出兵相助,且已由众乡绅与李啸谈妥了出兵条件,让招远县令邓云功,喜出望外。
邓云功长叹一声,望向李啸的脸上,又换上期待的神色:“前日,众位乡绅前来本县府中,说已说动李指挥出兵剿匪,前来问本官意见。本官当时闻言,心中之欣喜,如何可以尽说!为表诚心,今天本官亲自带全县乡绅,带上说定的银两粮草,前来贵处,并要与李指挥签下剿匪及日后协防文书,希望自今之后,有贵军相助,招远处境内,再无匪患荼毒矣。”
李啸笑道:“甚好,邓县令爽言快语,李某安敢推辞,这剿匪及日后驻防事宜,李某应承下了便是,只不过,希望日后我军在贵县山地驻防时,贵县不得再派人插手我军事务。”
邓云功急道:“李指挥使多虑了,现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贵军能驻防招远县,守得我一县军民的安宁平安,乃是邓某求之不得之事。贵部驻地诸事,本县绝不会派人插手。”
“好,那就请各位乡绅签下文书,我军明天准备一天,后日便可出兵,定可将金翅岭匪徒,全部消灭!”李啸用一种斩钉截铁地语气回答。
“李指挥心系百姓,愿出兵以解招远军民倒悬之苦,邓某心下感念之至,请李大人受邓某一拜!”邓云功的牛眼中满是喜色,起身向李啸拱手致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