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行,那就着张爱卿草拟圣旨,升李啸为从二品山东都指挥同知,军阶差遣由参将越过副将,直升总兵!”
“微臣谨遵圣谕!”
。。。。。。
由于崇祯心情好,特事特办,一周后,李啸等人便收到了晋升与封赏的圣旨。
锦州前锋营军校场处,李啸、祖大寿、祖大乐等人,一齐跪地迎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五月以来,鞑虏乘我辽东军兵西援山大之际,进犯宁锦,掳掠人畜,涂炭生灵,以致辽西危急,东北板荡。幸有赤凤卫指挥使李啸,驰驱王事,扶危戡乱,千里北援,灭敌城下,鞑虏余部闻威遁去,宁锦各城转危为安。朕闻奏报,不胜欣然之至矣。李啸忠直大义,为王先驱,得此虎将,大明之幸也。此等显功,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为宠命乎兹特晋李啸为从二品都指挥同知衔,加授散阶镇国将军,赐武勋为护军,并升军职差遣为赤凤总兵。另赏锦袍一袭,k金盔甲一件,上品宝剑一把,以显荣宠。所部从征将士,俱谕兵部从优叙议。望李啸戒骄毋矜,另加丕绩,克尽职守,戮力中兴。钦哉!。。。。。”
“臣叩谢天恩,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啸一脸恭敬之色地从宣旨太监手中,接过封赏的圣旨。
随后,祖大寿、祖大乐、祖大弼等一众大将,也分别接过圣旨,叩谢天恩。
其中,祖大寿升为辽镇总兵官,祖大乐则加授骠骑将军,祖大弼亦荣升副总兵。
祖大寿一声令下,立刻有帐下亲随,送了一盘500两的雪花银子,给了宣旨太监,那太监一脸喜色地走了。
随后,
一脸感激之色的祖大寿又是传令,全军欢宴,为一众人等的晋升庆功。
祖大寿随后,亲自给李啸倒酒,以示感激与亲热。
祖大乐也不顾及岳丈的身份,频频向李啸劝酒。而祖大弼,更是拉着李啸狂饮不停,只不过,他对李啸的称呼,已悄悄地从老弟,变成了李总兵。
不过李啸还是立刻纠正过来,告诉他,兄弟之间这般称呼实为见外,还是叫自已李老弟更顺耳些。
祖大弼见李啸这般随和,十分欢喜,言语愈见热络亲切。
见到众人对自已这般迎奉巴结,李啸心下又是一番感慨。
其实皇帝这道升赏的谕令下达,李啸心中,并没有多少手欢喜之情。
因为,皇帝所给的封赏,多为虚衔,最重要的一处,便是将他从原来的参将一职,升为总兵,这般晋升,实际利益却不多。
因为李啸现在,还是属于卫所编制,其实算不上正规的明军营兵与战兵。
大明边镇的军队,只有非卫所军队的军兵,才能逄是正规的明军野战部队。其中,总兵直领的兵马称“正兵”,副总兵直领的兵马称“奇兵”,游击将军所领
第一百六十七章北路明珠
“想不到,李大人还在这宣府北路荒僻之地,能建得这般雄城一座,定国着实佩服!”李定国望着前面在朝阳下展露雄姿的金汤城,一脸惊讶与欣喜交织的神色。
李啸的脸上,亦是满满的笑意。
李啸派赤凤营营长田威率全部的步兵与火器部队,乘东江镇的船只返回赤凤卫,却令赤凤营副营长李定国和他一起,带着骑兵们前往金汤城,也是存了个让他和自自已一起见见金汤城的心思。
李啸看到,这座周长达16里的雄城,四周环挖了阔达十米的护城壕,整体外观因未包砖,在朝阳下呈现出一种极具历史厚重感的苍黄。
整个城池,只开了东门与北门两处城门,而在城墙上,瓮城,望厅,吊桥,角楼,堡楼,雉堞,女墙、马道等设施,一应俱全。
而快行到金汤城东门外时,李啸注意到,在东门外不远的位置,已有三十多家店铺在此处经营,叫卖吆喝之声不绝于耳。
见到当日自已苦战守卫的金家庄堡,由一座荒僻边堡,变成眼前这一座初具繁华之象的塞上雄城,李啸心头,有种无可言说的自豪感。
很快,一行人穿过城外的商街,来到金汤城东门外,随着手下军兵的通报,立刻金汤城东门大开,金狼营营长段时ぃ副营长刘文秀,金汤城总管安谦三人,齐齐出来迎接。
见到李啸亲自前来,段时ぐ睬等人十分欣喜,而曾同为张献忠义子的刘文秀与李定国,阔别数月,自是相聊得十分热络。
“安总管,这金汤城,建造得甚合我意,
这份功劳,你却要居首。”李啸亲热地拍着安谦的手说到。
“李大人,这金汤城多亏你之设计规划,且有足够的资金人力提供,我们按图兴建,岂敢居功。”安谦见李啸夸奖,一脸喜色,随即作延请状:“城外不是聊天之地,且请各位随我等入城。”
李啸等人随安谦入城,眼见所见之景象,愈发让他心下甚慰。
一行人入城后,李啸等人立刻注意到,整个城区,都是与赤凤城与铁龙城一样,都是宽阔显眼的十字交叉道路。
整座城池的城区规划,也与当日李啸的设计完全一样。
东北区,是一个巨大的羊毛纺织生产基地,诸如纺纱厂,织布厂之类纺织工厂,皆建于其中。
西北区,则是一半地区作为纺织基地的外扩范围,以备建造更多的纺纱厂与纱布厂。另一半地区,则已建为居民生活区。
东南区,则建立大型的炼焦厂,提硫厂,羊毛脱脂厂等厂子。
西南区,建立许多巨大的专用仓库,作为煤矿、焦炭、硫磺、羊毛、呢绒制品,以及从南方运来的各类物品的贮存地。
李啸下令,让段时び肓跷男愕热耍带李定国及手下一众骑兵入金汤城军营休息,他则与二名护卫,在安谦的陪同下,查看整座城池的运作情况。
这时,李啸的目光,迅速地被东北区那一条笔直宽阔的小巷两边,那建得整整齐齐的纺纱厂与织布厂所吸引。
李啸看到,这些厂子外观崭新,应是新建不久,共有三家纺纱厂,与五家织布厂。
不时有工人从西南区的羊毛仓库中,推着装得满满的,去除油垢与蜡质的羊毛和羊绒的大车,进入那些纺纱厂之中。
而从纺纱厂出口处,又有不时有工人推着满车的一卷卷纺织叠放好的羊毛线,进入织布厂中。
而从织布厂出口处,则是完全织好的成品呢绒,被工人们装车运往西南区的仓库中。
安谦见李啸对那些纺纱厂与织布厂如此感兴趣,忙说道:“大人,这两排厂子,皆是前两月方彻底建好,设备亦是从北直隶等地购买。因羊毛供应及备用资金尚是不多,故只先建了这几家。大人若有兴趣,可入厂一观。“
李啸笑道:“甚好,请安总管前面带路。”
很快,李啸李定国二人,在安谦的带领下,进入左边一家纺纱厂中参观。
进入厂内,在一片机器运行的嘈杂声中,李啸看到,里面约有四十台细纱机,每台机器上,都有一名妇人在紧张地装丝抽线。
一团团的羊毛从纱锭梭子上卷入后,随着妇人踩踏脚板,一根根又白又亮的粗纺纱线,便从这些妇人手中变魔术般织造出来。最后盘成一个圆柱状的木棍上,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数量后,便由妇人将其扯下,再重新插入木棍接线。
李啸注意到,这些妇人所使用的细纱机,每台织机上,只有四至五个纺纱织锭,并且还是原始的横梭,因为是纯人力手工制造,导致出产的羊毛纱钱速度并不快,数量也较少。
他立刻在脑海中想到,这种纺纱技术,相比英国在百年后出现的珍妮纺纱机,实在是太落后了些。
要知道,经改良后的珍妮机,每台机床可达80个立式纺梭,不但效率高,而且纺出的纱质量也比原来的机器要好得多,当时,整个英国共有2万余台珍妮机,实为世界第一纺织大国。
不过李啸立刻想到,凡事不可能一促而蹴,珍妮机从开始制作出来到完全成型,也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如果能先模仿珍妮机的雏形,也就是那种立梭8根的原始珍妮机,把它先设计制作出来,可以说,现在的产量与效率,至少将会提升数倍不止!
要知道,珍妮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在研制出这种雏形珍妮机后,因为产量与效率的大大提升,甚至导致了同是纱纺工的领居们的巨大愤怒。他们联系起来,闯入哈格里夫斯家中,强行将他的机器捣毁,甚至有人还立刻放火,点燃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屋。邻居们残酷的报复行为,使得哈格里夫斯无法在老家兰开夏郡呆下去,不得不远走他乡。
“安谦,以本官之见,你们令工匠尝试细纱机的横梭改成立梭,纱锭也由现在的四五个改成个,这样一来,纱强效率与速度,定会大大加快。”李啸画了个简单的草图,然后向安谦嘱咐道。
安谦仔细地看了看图纸,虽然不太明白,但他还是立刻对李啸说道:“好,大人您放心,我随后就去找工匠,来改进这细纱机。”
李啸等人,随后又跟着安谦从纺纱厂中出来,走进巷子另一边的一家织布厂中。
进得厂子,
无休止的机器的咔嗒声在一时不停地在他耳边回响。
李啸看到,这家厂子,约有六十架织布机,每架机器同样亦是一名妇人在操作。
这种织布机,便是《天工开物》中所记录的明代织布机,它是用8扇综和4只踏轮进行编织操作,那来回压线编织的梭子,共长1尺2寸,它可使用纬重平组织和通经回纬的缂织法,可以织制正纹与斜纹等各类简单图案。
而一块又一块,还带着一股浓郁羊毛气息的呢绒,便一块块地织造出来。
待纺出的呢绒其长度达到一匹布的数量后,妇人便用剪刀剪下,旁边有男工将其卷成圆柱状,并堆放在推车上,待推车装满后,便从厂中推出,存放入仓库中。
李啸来到推车旁,拉出一块织好的呢绒来细细观看。
他看到,这些呢绒,厚实紧密,洁白柔软,手感良好,虽然与后世的大规模水力工业生产的质量还有差距,但在这个明末时代,质量却是相当可以的。
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诱之 以威迫之
次日清晨,洗漱完毕吃完早饭的李啸,与安谦一起,登上金汤城城墙,一边欣赏城外壮阔荒凉的北地风景,一边随意地闲聊起来。
“安谦,现在金汤城中所用的羊毛,都是从土默特部换来的吧。”
“正是,就是在上个月末,土默部将全部落中剃下的羊毛,皆送了过来,共有约55万斤,并已担我们的要求,分上中下三品进行打包分装。”
李啸点点头,心下却在想,一般情况下,羊毛一年可剪两次,第一次在4到5月,第二次在9到10月,他记得上次土默特汗达布尔说过,土墨特部共有羊6万多只,那么,按每只羊产8到10斤羊毛计算,每次剪毛量可达48至60万斤。这55万斤羊毛,确实是他们整个部落全部的羊毛产量。
“李大人,这次土默特部送来的羊毛,以一担120斤算,共约为4580多担,其中上品1100担,中品2100担,余者皆为下品,按您所定的价格,下等货算每担5钱银子,中等货每担8钱银子,上等货每担1两2钱银子。总共价值近3000两银子。”
听了安谦的详细介绍,李啸脸上,露出快意的笑容。
说实话,李啸给的这个价格,实在太过低廉,在后世的中国,根本就没就没人鸟他。
要知道在现代中国,一斤上好羊毛的价格,在2000年时,便是50元呢。
但在这个年代,羊毛却不值钱,原因是因为脱蜡技术的不成熟,导致羊毛制品无法制成衣物,故无法普及,作为原料产出地的蒙古人,也只能将这些羊毛制成油腻粗劣的毡子,故李啸能收购这些羊毛,对于这些蒙古部落来说,相当于让他们变废为宝,得到了一笔额外的财富。
对于极其困窘的土默特部,这3000两银子,也算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在这种一方处于极度强势,一方则为完全仰赖的情况下,李啸当然拥有绝对定价权。
而这个明末年代,因为生产工艺比较原始落后,羊毛利用率还是偏低,据安谦初步估算,一般来说,因去油脱脂处理,以及搬运损失之类,4斤羊毛才可产生一斤呢绒,按一匹呢绒约长5丈,重量约为4斤计算,这次土默特部的55万斤羊毛,约可生3万4千多匹呢绒。
而按每匹羊毛呢绒8两的销售价格来算的话,销售额可达27.2万两,除掉人工、原料以及制造成本,净利润绝对可达20万两以上!
相比这样惊人的利润,李啸的原料收购所花的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禀李大人,土默特部的羊毛,我军并未花钱购买,而是用我军赤凤卫运来的海盐与铁器抵换,毕竟这些物品,都是草原上急缺之物。其中海盐每担售价为10两,抵换了100担,共1200斤海盐。另外抵换的铁器价格,小铁锅每个8两,铁针每根5分银子、马掌每块5钱银子,火箸每个.。。。。。。”见李啸正在思索,安谦笑吟吟地又接着说道。
听着安谦喜孜孜的汇报,李啸脸上的喜悦神色,更是荡漾开来。
安谦这人,看似敦厚,这买卖做得够黑啊!
因为这样的价钱,几乎在抢钱了。
这种一手以极低价格购入羊毛,一手超高价格出售自已产品的交易方式,怎一个爽字了得!
“很好!安总管,等资金回笼充足后,再立即扩建纺纱厂与织布厂,尽量扩大生产额,今后,除了土默特部外,其余的蒙古诸部,都要尽快与他们建立商业渠道!”李啸一脸欣喜地对安谦下令。
李啸与安谦边走边聊,不觉来到金汤城北门上的望厅处,两人刚在城楼上寻了个位置坐下,便远远地看到,城外一名骑兵飞马疾驰而来。
“总管,总管,关口外,有大队的蒙古鞑子到来!”
这名骑兵,喘着粗气进得城来,便快步走上城墙,向正与李啸一起,在城墙上眺望的安谦致礼禀报。
“哦,那土默特部,不是前一个月才来卖过羊毛么”安谦听了禀报,显然有些惊讶。随即他便向那个军士问道:“来者却是何人”
“禀李总兵,据他们说,是多个蒙古部落共同派人至我金汤城北面的关口外,带着大队的骑兵护卫过来,说是想与我金汤城进行贸易。”
“哦。”
李啸与安谦对视一眼,两人脸上皆不觉一笑。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看来土默部尝到了甜头,其他的蒙古诸部,都要来分一杯羹了。”李啸大笑道。
“呵呵,这样的发财机会,怎么可能只让土墨特部独吞,不论哪个蒙古部落知道了消息,都会按捺不住的。”安谦亦是一脸喜色。
随即他下令道:“令他们的骑兵留在关口外,不可进我大明境内,宣他们各个部落的商队头人,到我金汤城下相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