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李卑随后向李啸表示,李总兵侠义来援,又这般慷慨大方,自已却也不好白拿好处,他从南阳府库存中,拔出粮草六万石,赠于李啸,以表感谢之情。

    李啸大笑,随后拱手谢过。

    而在此时,




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虏安置
    李啸在开封只待了两天,便率领全军沿着黄河,东归山东单县铁龙城。

    此时,已是十二月中旬,天寒地冻,那高高河堤上的黄河,业已结冰,一眼望去,有如一条晶莹蜿蜒的玉带,望不到头,也望不到尾。

    大冷的天气,押着俘虏与缴获东返的李啸军,却是意气昂扬,口号震天,军歌嘹亮,给整个萧瑟寥寞的黄河平原,平添了一份热烈的生气。

    在整齐行进的军伍中,被护卫骑兵严密保卫的主将李啸,却在思索卢象升当日在客厅中,与他说的话。

    说实话,当卢象升说出要保李啸为登莱总兵之时,李啸的心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激动。

    毕竟,就算当上登莱总兵的话,只不过会负责登州与莱州的军事防务,以及在名义上对登莱各地的卫所有管辖权,并且朝廷还会按一营营兵五千人的名额下拔粮饷。但这些东西,对于一心谋求发展的李啸来说,吸引力并不大。

    很简单的一点,便是他成为登莱总兵的话,只是纯粹的军事主官,对登莱两地的土地与财赋没有任何支配权。下属的卫所,也仅仅只有名义上的管辖权,却不能实际控制与管理。就算多了五千兵马的粮饷额度,在朝廷粮饷紧缺的情况下,能不能及时下发,也是个未知数。

    李啸不是贪虚名的人,这样外表光鲜,但能获得的利益却是有限的官职,引不起他多大的兴趣。

    想到这里,李啸轻轻一笑,便把此事揭过。

    现在这一路上,真正一直压在李啸心头的大事,却是如何将那十三万名俘虏,加以妥善安置。

    这才是李啸要认真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虽然李啸当日在卢象升面前,信心满满地作了保证,但要真正把这大批的流寇俘虏安置好,其实决非易事。

    八天后,李啸军顺利返回铁龙城。

    在看到在铁龙城西北区空地上,那已准备好的密密麻麻的帐篷中,安顿下来的十三万名俘虏时,李啸心一阵感叹。

    自已现在已建了不少的工业项目,想安顿这些俘虏都甚是不易,那管理本来就粗疏乏力的明朝官府,对投降流寇的安置,当然更只会是一句空话了。

    李啸是个心思细密之人,自开封返程前,他便令亲兵紧急前往赤凤城,把军前赞画陈子龙,赤凤城总管许秀清二人,紧急叫到铁龙城来,准备好生商量下,看看如何安顿这大批的俘虏。

    铁龙城李啸府邸的客厅中,白云铜盆中的炭火烧得劈啪作响,李啸、陈子龙,许秀清、吴亮、以及监抚司副司长管毅五人,一起商讨安置流民的办法与对策。

    管毅先开口,向各人汇报现在俘虏与缴获的具体情况。

    “各位,我军本次击灭两路流贼,共获得俘虏十二万九千四百人,其中壮男9万5千人,壮妇2万2千人,老弱一万余人。总共缴获黄金5万2千两,银子,51万两,绸缎9820匹,粮食37万石。”

    管毅说到这里,李啸点点头,示意他就此打住。

    赤凤城总管许秀清站起来,首先一脸笑容地说道:“虽然我军现在每日获利甚多,然有诸多缴获,终是好事,亦给我军发展,凭添了相当的助力的呢。”

    铁龙城总管吴亮立刻接着说道:“确是如此,有这大笔钱财,用于我军开发新近租借的海洋岛,却下正好。”

    众人笑了起来,李啸环视众人一圈,微笑道:“诸位,今天让各位前来,首要之事,还是要如何安排这一众俘虏,此事,却为我军当务之急。”

    李啸说完,陈子龙在一旁插话道:“李大人,学生倒认为,这批俘虏,关键在于安排那些流民壮男,至于那些妇人女子,以及万余老弱,倒还好安排些。”

    “哦,卧子请详言之。”

    “李大人,据统计,仅在赤凤营与铁龙营中,我军未曾婚配的军兵,约有六千余人,可首先把这批俘虏中,未曾婚配或丈夫死亡的妇人女子,强制配给我军军兵为妻。这样一来,一可安定将士人心,二可使需要分配安置的俘虏人数大为减少,三则与这名女子有亲戚关系的老弱,也可视情况一并安排,却是甚好之事。”陈子龙侃侃言道。

    李啸笑着点点头,又向管毅问道:“那些没有配偶的成年妇人,却有多少”

    管毅连忙回答:“禀大人,约有八千多人,却是正好与我军军兵相配。军兵配完后,多余之妇人女子,亦可再配于我军各厂矿的本份工匠,却也算是给她们找了份好归宿。”

    李啸笑了起来,对陈子龙说道:“子龙建议甚好,这样一来,加上与那些女子有亲戚关系的老弱,怕是至少有一万人可以这般安排下去。子龙,那此事就着你去办,你给我军将士,以及各处工矿匠人们,当个大众媒人吧。”

    说到这里,李啸又笑着补充道:“虽说这般分配是强制,但手腕还是不可太生硬,总还是要讲究个你情我愿方好。”

    众人哄笑起来,陈子龙站起来,哂笑着向李啸拱手道:“请大人放心,在下一定为您妥当办好此事。”

    陈子龙说完,许秀清插话过来:“那剩下的女子与老弱,又该如何安排呢”

    陈子龙想了下,说道:“剩余的女子与老弱,皆是流寇军兵的妻子与家属,只要他们的丈夫能安排下去,有份工作,能得薪水待遇的话,她们自然可跟着生活,却不妨事。”

    吴亮在一旁皱着眉头道:“只是,她们的丈夫,若是被随后审查出,往日做了诸多恶事,却只能劳改的话,却是只管吃住没有薪资的,这样的话,这些女子与老弱,该如何活命呢”

    陈子龙还未说话,李啸接过话来说道:“这事不急,且看到时,有多少这样因为丈夫要劳改而没有薪资待遇的妇人与老弱,另行安排亦是不迟。”

    各人闻言,皆是点头,这时管毅站起身来说道:“李大人,此次我军出征,损失亦多,却可首先从流寇中招揽部分兵力,以补充我军损失。”

    李啸点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卧子说得是,本官在想,可跟上次收纳张献忠部一样,从这批俘虏中,吸收一万名身体素质不错,但入伍不久,恶习不深之辈,选入我军中,先统一从辅兵干起,待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完成后,再选入各类战兵之中。”

    李啸说完,便对管毅交待道:“那这项甄选俘虏选入我军之事,就由管毅你来安排吧。”

    “大人放心,学生一定会尽心办理此事,并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早日成为我军战兵的合格一员。”管毅大声应诺。

    管毅说完,铁龙城总管吴亮,以一种试探的语气,对李啸说道:“大人,现在只剩下8万6千人壮男要安排了。学生在想,何不趁现在有这么多壮劳力之际,大力扩充铁龙城的钢铁冶炼与生产,却可以消化吸收大量的俘虏呢。”

    李啸眼睛一亮,忙问道:“现在铁龙城中,从事钢铁生产的人数以及生产设备情况,却是如何”

    吴亮忙道:“禀大人,现在铁龙城中,有高炉3座,炒炉2座,每天能至少产熟铁3万6千斤。所产熟铁,主要供锻冶场使用,生产各类盔甲、武器、以及生产生活用具。另外便是用于制造震天雷之类火器外壳用。”

    吴亮顿了顿接着说道:“整个铁龙城中,所用工人情况大致为,挖矿队3000人,磨矿、洗矿以及运输2000人,操作高炉与炒炉的工人3000人,而锻冶场中8000男工,5000女工,弹药厂男工200名,女工300人,投石机制造厂男工300人。”

    听到这里,李啸立刻对吴亮说道:“吴总管,这样的吧,现在人力与资金皆是充足,把铁龙城的钢材生产翻了一倍吧。”

    吴亮脸上笑容堆起,忙道:“学生亦是这般作想。这样一来,铁龙城可建高炉6座,炒炉4座,每天的熟铁产量,将可达到7万2千斤呢,若有这般钢铁产量,整个大明北部各省,我军的钢铁产品皆可完全供应矣。”

    &nbs



第一百九十五章 卷烟生产
    管毅说完,房间内一片沉默。

    说到现在,好象能使的办法都想完了,这4万5千的流寇壮男,如何安排下去,确是个难题。

    “要不,把他们派到宣府镇的金汤城去”许秀清想了想说道。“也许,可以在那边还缺少劳力,若派过去,可以把焦炭、煤块、硫磺等原料的产量,再大幅扩大。”

    许秀清说完,陈子龙便摇头说道:“我已收到金汤城总管安谦的报告,说自今年多尔衮入寇山西大同等地以来,进入宣府镇的流民太多,金汤城已又吸纳了二万多人呢。除选了数千精壮进入金狼营外,诸如焦炭厂、挖煤场、挖硫厂,硫磺精炼厂,羊毛脱蜡厂,运输队等处用工,皆早已饱和,甚至还因为男工过多,不得不与女工一样,去开纺纱机与织布机呢。”

    说到这里,陈子龙又叹了口气说道:“饶是如此,城外还有大批流民,虽未有入城工作的机会,却依然舍不得离开,每天靠城中施于的两碗米粥吊命,亦是可怜得紧。可见,金汤城之处,根本不可能还能接纳这些俘虏前去。”

    听了众人的话语,李啸陷入了沉思。

    怎么办

    难道,自已也和明朝那些官僚一样,装模作样地给了几天饭食和几串铜钱,就打发他们归乡去么

    李啸心下随即笑叹着否认了这个想法。

    他知道,这种方法与手段,与把头埋入沙子中的鸵鸟无异。这样遣散的俘虏,重新成为流寇的可能性,几乎可达百分百。

    李啸在心下喟叹,可叹自已现在拥有的土地,已基本开发殆尽,要是自已还有更多的土地的话,安排这些人力,却是根本不成问题。

    土地啊,土地,怎么才能获得土地呢

    李啸无声沉吟。

    突然,一个念头,有如电光石火般,在李啸脑海中闪现出来。

    “本官有办法了!”

    李啸这声大喊,让房间中的一众幕僚吃了一惊。

    “大人可是,思得甚妙策”陈子龙脸带疑惑之色地问道。

    “本官想了个好办法,可安排这些人去种烟草。”李啸一脸容光焕发之色地说道。

    “种烟草”

    “对,就是种烟草,用种植烟草的方式,来安排这剩下的4万五千名流寇俘虏。”

    其实,在明朝,种植烟草不是什么稀奇事,这东西原产南美,早在万历初年,便已传入中国,开始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开始种植。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也有零星地方,开始种植,主要用于制成水烟与粗劣的旱烟。

    而在现代中国,河南、山东、云南、甘肃、湖南五省已是中国重要的烤烟产地。在山东当地,尤以鲁西与鲁中一带,烟草的种植量最为巨大。

    当然,若烟草种植出来,李啸却不会这般随意地制作,他打算开设一个卷烟厂,以标准化作业的方式,制作出高质量的卷烟与雪茄。

    要知道,卷烟这东西,可是真正的暴利产业。在后世中国,却是与食盐一样,为国家主要财源之一呢。

    “大人,或要种植烟草,这土地,却从何来”许秀清问。

    “很简单,去山东其他州县租借即可。”李啸目光炯炯地说道:“各位,去年我军在宣府镇金家庄堡,不是救了那参将姚文昌吗此人率部长驻鲁西北一带,却正好找此人牵头,去当地租借土地种植烟草。”

    “租种土地”许秀清有些迷惑的问道:“那些州县的地主乡绅,肯将土地租于我军种么”

    “当然会。”李啸自信地说道:“姚文昌受了我军救命之恩,一直无以为报,现在我军要他牵头,去和当地的地主谈租种土地一事,此人当不会推迟。况且,只要我军能给付合理租金,又有姚文昌这个当地的参将做保,那些地主士绅,定没有拒绝的道理。”

    “却不知大人要租多少面积,租多长年限,租金又要付多少”陈子龙在一旁插问。

    “按一个俘虏可耕植照管10亩田地来计算,现有4万五千人要安排,就暂租个45万亩吧。先租一年,看看试种效果。现在山东之地,基本上一亩中田,佃户一年交租也就五六斗,按收粮时的价格算,折合银子也就不到六七钱。我军租种面积如此之多,一亩地的租价,也许还能压到五钱。”李啸侃侃而道。

    李啸说到这里,吴亮问道:“大人,若价格合适,却不如多租几年,又有何妨”

    李啸笑道:“吴先生,这烟草种植,与种粮食不同,一般来说,一亩土地,视土地肥瘦程度,可产烟叶100至200斤,但若连续种植,粮草这种东西,产量却会迅速下降,第二年的产量,往往只有第一年的六七成甚至一半,故烟草地只能换着地种,与其他作物轮作,却不能和小麦稻谷一样,一直长期在同一块地上种下去。”

    其实,在现代中国,因为施用化肥以及农药除虫等原因,烟草产量相当高,一般一亩可达200斤至300斤。而在明代中国,因为没有化肥可用,土地肥力亦是不足,李啸估计,能生产达后世中国一半的产量,也还算不错了。

    吴亮捋须而叹,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他随即叹道:“李大人真乃奇人也,竟连这烟草种植一事,皆这般了解,却让学生开了眼界。“

    听了吴亮的赞叹之话,李啸心下暗笑。他知道,自已当然不能对他们说,这是前世去烟厂参观时看到的知识。于是,他想了想,回答道:“这个么,我当日在金州老家时,村中有懂种烟草的烟农,本官也是当时无意闲谈,才了解到的。”

    “李大人,若种植45万亩土地,可能要数县皆植,方有恁多土地可供应。却不知这种植烟草之事,其利润却是如何”许秀清问道。

    “对啊,要知道就算每亩田地的租金只要五钱,一年也是要25万五千两租金呢。”吴亮一脸心疼之状。

    听了二人的询问,李啸脸上浮起神秘的笑容。

    前世参观过卷烟厂的他知道,在现代中国,一般来说,一公斤烟叶,能生产4条12包装的普通卷烟。或者是2条加长装的雪茄。

    而李啸现在,因为暂时还无法立刻研制卷烟机,主要还是人工包装生产,手段粗疏简陋,且为了保证质量,李啸打算再去除一些质量低劣的烟叶,再加上运输与保管的损耗,这样一来,估计一公斤烟叶,可能只能生产2条普通卷烟,或是一条加长雪茄。

    现在自已的每亩烟地,按最低产额算,能生产50公斤烟叶的话,那么应能生产100条香烟或50条雪茄。这样一来,45万亩烟田一年的总产量,总共能产出4500万条香烟或2250万条雪茄。

    至于这香烟的售价,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资料来看,普通的一条香烟,出厂售价为2钱5分银子。

    据说这些原产印尼的香烟,在销往英国、荷兰、法国等地后,一条普通香烟的价格,竟然可1英镑,换成明朝的银子价格,那就2至3两银子!

    这简直是贩毒般的暴利!

    当然,李啸现在,因为没有远洋船只,对欧洲进行销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日本与南洋,已是福建郑芝龙之类大海商兼大海寇的禁脔,绝对不容许李啸染指。故李啸现在能拥有的市场,只能在大明国内,以及蒙古、后金还有朝鲜等地。
1...9091929394...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