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许久,崇祯皱着眉头,喃喃自语道。
“陛下。。。。。。“
张凤翼犹欲说话,被李啸作了个制止的手势。
“不必说了,让朕先考虑一下,爱卿且先退下吧。”
张凤翼默然拱手而退,崇祯脸上,满是焦躁之色。
李啸,你可知道,你这厮在朕的心中,现在有多大份量了么
你虽只是个小小的赤凤总兵,但朕其实已在心中,将你视为与前锋营总兵祖大寿,宁远总兵吴襄之类镇边大将一样,乃是国家柱石般的存在。
况且朕还将宗室之女嫁你,又令你世袭指挥使一职,可谓十分荣宠。只是,为何你这样深得朕心的少年名将,却还要偷偷搞朝廷明令禁止的走私之事啊!
这让朕,该如何处置你呢
崇祯心乱如麻。
“曹大伴,你去将首辅温爱卿唤来,朕有话问他。”崇祯下令道。
曹化淳急声应诺,快步而去。
不多时,首辅温体仁与太监曹化淳,一同悄然而至。
行过君臣礼节后,崇祯也不废话,而是开门见山地,将李啸可能走私一事,以及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处置意见,对温体仁说了一番。
“长卿,九苞这般处置李啸,以卿看来,可为妥当否”崇祯压住不安的心绪,尽量用一种平静的语气问道。
“陛下,臣能说
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两县
崇祯九年元月二十五日。李啸在赤凤卫的官署中,扫净残雪,铺上红毯,欢迎远道而来的宣旨太监。
听到宣旨太监将黄县与招远二地,并入赤凤卫时,下跪听旨的李啸等人,每人脸上,皆露出欣喜之色。
令各人没想到的是,听完宣旨太监读完圣旨后,李啸除了封赏这二县土地外,竟再无晋升官爵与赏赐钱财,各人顿时又是满心失望。
只不过,伏地接旨的李啸,却是面色平静如水。
“宣旨已毕,赤凤总兵李啸接旨!”宣旨太监不男不女的声音,高声响起。
“臣李啸,接旨谢恩!”
李啸微笑着接过圣旨,微微仰头,正碰上宣旨太监满含深意的眼神。
李啸心念一动,随即令众人散去,让宣旨太监入客厅稍坐。
下人献茶后,太监脸带微笑地对李啸说道:“李大人,朝廷虽未给大人您晋身官爵,但将黄县与招远二地,封赏于你,又免三年税赋,这般优渥荣宠,亦是足见朝廷爱材之心。”
李啸微笑道:“朝廷用心良苦,李啸心下自明。李某为国效忠,官爵名器,却不特别看重。能得到皇上赏赐这二县土地,以扩充李某之赤凤卫,李某实是感激不已。”
“好,好,李大人果是聪明之人,一点就透。”太监笑了起来,随后低声道:“李大人,咱家也向你透句话,李大人你免遭弹劾,并能顺利得到这二县土地,朝中温首辅与曹公公,可是使了颇大助力的。”
李啸闻言,立刻一脸感激之色地说道:“李啸何德何能,能得曹公公与温首辅这般抬爱,实是受宠若惊。”
太监摆摆手,眼神深沉地对李啸道:“李大人,这话客气了。象你这般能征惯战之良将,温首辅与曹公公皆是相当欣赏,相信李大人亦自会明白,他二人之深意。”
“公公放心,李啸受人恩惠,自然报桃报李。请公公回京后,向两位大人回话,就说曹公公与温首辅对李某之照拂,李某铭记在心。”
“那就好,那就好。”太监一脸欣慰之色。
谈到融洽处,李啸令人捧出一个装着300百雪花官银的大盘子出来,送给宣旨太监。
见到那满盘崭新耀目的官银,太监一脸笑得稀烂,却故作推脱:“咱家奉圣谕前来宣旨,安可受李大人这般大礼。”
李啸笑道:“公公顶风冒雪,前来山东宣旨,实是辛苦,这点银子,聊为公公行路之辛苦费。另外,李啸也备了点薄礼,准备送给曹公公与温首辅,还请公公到时,稍为引荐。”
太监忙不迭地点头笑道:“李大人真是礼数周全,这引荐之事,不在话下,咱家自会为李大人办好。”
“好,那李某就先谢过公公了。”李啸笑着向太监拱了拱手。
两人相视大笑。
随后,李啸安排盛宴,款待宣旨太监一行人。
宴后,宣旨太监便要告辞而去。李啸也不多留,又给了每名宣旨太监的随从一人二十两银子。
见李啸出手大方,那宣旨太监,更是一脸笑容灿烂。
接下来,李啸遣了赤凤营副营长李定国,带着五十多名飞鹞子,跟随宣旨太监,前往京城,给温体仁与曹化淳送礼。
李啸出手阔绰,给温体仁与曹化淳每人装了一个大大的钱箱,里面分别装了黄金1000两。随后叮嘱了李定国一番,要他注意路上安全之类,便让他与宣旨太监前去。
送走李定国与宣旨太监后,李啸返回赤凤城官署客厅,与陈子龙二人,相坐密谈。
“李大人,以学生看来,李大人这次立了大功,却未得晋升官爵,定是我军与蒙古诸部贸易一事,被人向皇上举报了。”陈子龙面带忧色地说道。
“卧子,这事我也想到了。”李啸同样面色凝重:“其实,本官早就想过,与蒙古诸部贸易一事,纵然摭掩,却也瞒不了多久的。被人报出,实为迟早之事。”
“李大人说得是啊,以学生观之,皇上这般封赏二县土地给李大人,却又不晋升官爵,却亦是用心良苦啊。”陈子龙嘴边露出淡淡的微笑。
“呵呵,无非是又打又拉之策罢了。皇上对我军与蒙古贸易一事,深为不满,但又需要我军为其平定流寇抗击鞑子,却又不得不拉拢。皇上这般举措,堪称用心良苦啊。”李啸感叹道。
“大人,我以为,这定是曹公公与温首辅给皇上出的主意。”陈子龙压低声音道:“他这般示恩于大人,为大人摭掩过错且赏赐土地,拉拢大人之心,却是昭然已现。”
李啸淡淡一笑:“能被这样的朝廷高官看重,说明李某还有利用的价值,只不过,我等却不可因此昏头,无原则地为他人利用。”
“大人意思是”
“敬鬼神而远之。他既有恩于我,我便以金银报之便是。毕竟朝堂之上,波诡去谲,翻雨覆雨,我等外地之将,实不可与之卷入太深,万一温首辅将来有事,我军必受株连。以本官看来,还是只能与其保持表面亲近之意便可。”李啸目光深沉地说道。
“大人说的是,听闻皇上亦是多疑之人,若我等外地将领,与朝中重臣结交过密,亦恐多遭猜疑。却是对我军将来发展,甚是妨害。”陈子龙连连点头,低声说道。
陈子龙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卧子,你可知道,相比官爵未得之类小事,现在本官真正在担心何事吗”李啸目光灼灼地看着陈子龙。
“学生在想,大人可是担心,现在朝廷已起疑忌之心,大人日后的发展空间,怕是多有所限了吧。”陈子龙同样直视着李啸的眼神,缓缓回答道。
李啸轻笑了起来,却叹了一口气道:“知我者,卧子也。”
“那大人,可对将来有甚新的打算”陈子龙轻声问道。
“卧子,孔子曾说过一句古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本官现在深以为然。”李啸站起身来,缓步走到窗前,双眼看着窗外灰濛濛的天空,慢慢地说道。
“大人,你是想。。。。。。”
“既然大明国内,发展的空间已然受限,我军若要更进一步发展壮大,恐怕只有去海外寻找领地了。”李啸缓慢而坚定地说出这句话。
“去海外”陈子龙一惊,茶杯停在半空之中:“却不知大人要去谋取何处海外土地”
“这个么,本官现在还是思量之中。”李啸转过身来,脸上却带着一丝苦笑:“此事不可急行,毕竟我军水师极其弱小,这般计划,一时尚难实施。”
“不过,卧子,此事极为机密,出我之口,入你之耳,却不可复对他人言之。”李啸低声道:“毕竟,我军条件尚未齐备,若过早暴露了计划,却非好事。”
“大人你放心吧,此事关系重大,子龙断不会与他人言之。”陈子经急急说道。
李啸嗯了一声,又对陈子龙说道:“现在我军新获了黄县与招远两县土地,故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将这二县土地人口,吸收消化,为我军所用。”
“那大人之意,却是打算如何处置这新得的二县呢”陈子龙问道。
李啸沉吟了一下,便对陈子龙说道:“这事么,本官还在思考之中。本官安排你与许秀清二人,立刻去调查清楚这两县土地、人口、矿产等诸项事宜,给你们十天时间,调查完毕后,速报给我。”
“学生谨遵大人之令。”
。。。。。。
朝廷将黄县与招远两地,并入赤凤卫一事,自宣旨太监来赤凤卫宣读谕旨后的第
第一百九十九章 请君入瓮
李啸心下算得很清楚,如果能从黄县与招远两地中,整理出25万亩能种粮食的荒地,以及8万亩桑田和13万亩经济作物田的话,将可安排大量的流民。
按李啸军原先的授田规则,种粮荒地每户授田20亩,那25万亩荒地就可以安排12500户流民,以一户家口最少3人计算,则可以安排3万7千5百人。
而8万亩由轻盐碱地改良成的桑田,以每户承包30亩计算,则可至少安排2660户人家,最少可安排8000人成为桑蚕户。
至于13万亩由重度盐碱地改良而成的经济作物种植地,也与先前一样,以每户人家承包60亩计算,可至少安排2160户人家,人口数为6480人。
这样一来,可以算出,这些荒田全部开发出来的话,总共可以至少安置51980人的流民人数。
李啸心下喟叹,如果朝廷早dian将黄县与招远两县,赏赐给自已的话,也许,自已根本就不会去想在武定州安排俘虏种植烟草一事。毕竟,现在已有足够的土地安排自已那4.5万名俘虏了。
“这样吧,本官令金汤城总管安谦,将聚集在金汤城外大批的健壮流民,招揽到赤凤卫来。若土地仍有富余,再从河南与山东本地招揽流民,努必要在开春化冻前,备齐人手,从而整治土地,早日安排生产。”
李啸想了想,又对陈子龙与许秀清二人说道:“流民招揽后,具体如何改良与分拔土地,便由你二人,以及桑蚕课课长郑如宝,三人共同负责,要尽快将荒地与盐碱地整治好,不可耽搁。”
陈子龙与许秀清二人站了起,向李啸应声领命:“请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尽快办好此事。”
荒地之事谈完,许秀清以一种说笑的语气,对李啸说道:“李大人,近来在黄县与招远两地,多有谣言传出。说大人打算兼并没收地主乡绅的土地,并要把这样土地分给流民与贫农,却不知,大人真有此心思否”
许秀清说完,看到李啸的眼神,骤然变得深沉。
“哦,竟有这般流言传出,以本官看来,应是有人为了特地挑拔本官与乡绅的关系,才说这般无稽话语吧。”李啸淡淡地说道。
“以学生看来,确是有人存心与我军作对,方传出这般挑唆流言,大人可要彻查此事”陈子龙在一旁说道。
李啸摇了摇头:“这等流言,查之无益,只要我军并不真正没收那些地主乡绅的土地,这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李啸顿了顿,眼中却是凛光一闪,他缓缓说道:“不过,既有这般流言传出,我军却可正好借势发力,好好整治一下那些占据了膏腴之地,富得流油的地主乡绅们了。”
陈子龙一惊:“莫非李大人,真打算就此没收乡绅土地么我军力量尚是有限,这触犯众怒之事,恐怕不好吧。”
李啸笑道:“卧子多虑了,本官当然不会傻到与这些乡绅硬碰硬的地步。不过,本官有一计,名唤请君入瓮,却可让他们,将土地乖乖交出。”
陈子龙与许秀清二人惊愕相视。不会吧,这李大人,竟有这般手段!
“请大人详言之。”两人齐声道。
于是,李啸微笑着,将心中的计策说出。
陈子龙许秀清二人听罢,皆大笑起来,纷纷连称好计。
“二位既皆赞同,那么这事,就这般处理吧。”李啸笑着一锤定音。
。。。。。。
“顾兄,顾兄,赤凤卫李总兵下了通告了,说市面上所传扬的,要没收乡绅土地一事,纯属子虚乌有,乃是有人恶意造谣,还要我等勿要轻信呢。”
王升桐手中拿着一张从街面上偷偷撕下来的布告,一脸笑容地来到了顾之道府上。才刚进门来,便急急地对正在抽水烟的大地主顾之道大声嚷道。
王升桐窜到顾之道面前,正欲将手中的布告递给他,却被顾之道一把推开。
顾之道斜了他一眼,淡淡地笑道:“管家早已将此事禀告于我,王老弟得到消息,却还晚了些。”
王升桐讪笑道:“看来,当初我等杯弓蛇影,倒是自个吓自个了。也不知哪个乱嚼舌头的家伙,编排出这等流言来惑乱人心,实是可恶。”
顾之道脸上亦泛起得意笑容:“我就说嘛,那李啸,也不会是个完全不计后果的愣头青,定要这般强横与我等乡绅地主作对,现在此事官府既已出布告说明,便算是揭过了。”
王升桐diandian头,他在一把椅子上坐下,又轻声问道:“顾兄,不过这布告后面,说甚官府要各家出示田土地契,以核查登记土地,却为何故”
顾之道笑道:“咳,这还看不明白么,以小老儿看来,这定是李啸当日来招远剿匪,让我等上交粮草供应,尝到甜头了。现在黄县招远皆归其下,他必定还想如上次一般,让我等根握各人所据的田亩数额,上交军粮。这家伙,这算盘打得好啊。”
王升桐急道:“那这样一来,岂不是我等地主乡绅,要与那些平头百姓一样,上交大批赋税了么”
顾之道叹了口气:“正是如此。李啸这厮,从来不是什么善类,只不过,相比全部上缴土地,他这般收取赋税,却已是从轻之举了。”
王升桐连连摇头道:“若是这般,那老弟我可就亏大了。我听说,那赤凤卫中,每家农户,按每亩二斗收税,一年分夏秋两季收取,在下那家传的5000亩地,可就一年就是2千石米粮啊,这般上缴,可要心疼死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