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锦华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你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如今我们府里还真不太平,若不是你,府里怕是早就乱了。”程钤叹了口气,“我之前有心看紧门户,可到底是不容易,祖母那儿成日想着外头的戏班子,父亲那儿也净结交一些不着调的人儿,就连母亲那儿原本最得力的严掌柜都中了招儿,再过些时日,又是祖母的寿宴,到时候人多眼杂,谁知道会不会有那等有心人混入。”

    “我们自家倒也不怕,南蛮当地为了防人下蛊,也想出了不少法子,到时候咱们如法炮制,麻烦虽是麻烦了些,但只要管用便好。”

    “也只能如此了。”程钤将书递还给程锦,“我这就着人去采买那些药材,该布置的都布置起来,咱们承恩侯府果然是碍了某些人的眼。”






第一百三十三章 替身
    


    “武州大都督坐拥武州,当年祁王还是靠着他发家的,势力不可谓不大,他既然心疼祁王妃这个女儿,那么爱屋及乌,定然会对萧清明视若珍宝,可你看萧清明在京城胡作非为,也从不见他出来管束,甚至连看顾都不曾,萧清明身边的侍卫也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三脚猫,武州大都督做为外祖父,总不至于连几个侍卫都舍不得送给外孙吧”

    “先前有传言说武州大都督有着人暗中护卫萧清明,所以他才敢在京城如此嚣张,你别看他那些侍卫都是三脚猫,可他横行京城这么多年,却从未吃过亏,就连上回你们闹到大理寺去,最后也不过是让他消停了几日,这几日不是又故态复萌了么。”

    “传言只是传言,谁也不知道武州大都督究竟是否把萧清明放在心上,毕竟没人见过那些暗卫。不过我倒是觉得武州大都督以治军严谨著称,他的儿孙们个个年少从军,骁勇善战,保家卫国,家族中没有出过一个纨绔,还有一本周氏家训流传于世,这么一个人,怎么会让自己的外孙长成一个纨绔”

    “你的意思说,京城这个是祁王妃调过包的冒牌货,真正的祁王世子在武州”程钤开始思考起这个可能性,在后宅,几乎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儿,乌侧妃有可能逼得祁王妃退避三舍,祁王妃也又可能偷梁换柱,将独子送到安全的武州去。

    在祁王府里,萧清明连活下去都要费尽心机,更别说长成一个性格健全的人了

    虽说京城这个萧清明长得同隆庆帝有几分相似,想必同南边的祁王也会有几分像父子,但并不是有血缘关系才会相似,以武州大都督的能力,要找一个同萧家人容貌相似的孩子,并不是一件难事。

    “可是都闹到这个地步了,祁王妃为何不和离”程钤想来想去又觉得费解,“大都督疼爱女儿,应该不会舍得让女儿活在那龙潭虎穴之中,若是祁王妃是为了独子,不得不继续留在祁王府周旋,还能勉强说得过去,但真正萧清明若被送至安全的地方,她又何必继续留在祁王府受苦”

    “我们在京城不知南边的情况,但我想无论是祁王妃,还是武州大都督,所顾虑的除了祁王之外,还有皇上表哥,如今两边已经势如水火了,武州大都督两不相帮的结果就是里外不是人,皇上忌惮他拥兵自重,祁王提防他投靠皇上,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和祁王妃只能维持现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祁王妃便是提了和离,祁王也不会放她回南州,反而会提前和皇上撕破脸,双方开战,握有祁王妃这个人质在手,武州大都督只能投向祁王。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便是,祁王妃自尽,武州大都督或坐视鹬蚌相争,或效忠皇上,不管选哪一条路都能保祁王妃唯一的血脉安然无虞。”

    程钤和程锦相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都读到了唏嘘感叹,尽管还未到最后的时刻,但祁王妃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可我看咱们那位在京城的世子,嚣张跋扈,半点也不似作伪,若他是个冒牌货,哪来的底气如此嚣张,竟半点也不心虚么”

    “我觉得祁王世子并非是在上京的途中换的,送祁王世子入京的不仅有祁王的人,还有当年苏相的人,一路严密监控,就是防他中途换人,在那个节骨眼下,武州大都督不会贸然换人,何况这主意十有就是他和苏相商量出来,又有什么必要换人”程锦思忖道,“恐怕当年乌侧妃入府不久,祁王妃就寻了个机会把人给换了。”

    “那也该有十来年了。”程钤暗暗心惊,若程锦的猜测是真的,这祁王妃也未免太能隐忍了,“会不会是那乌侧妃暗害真正的萧清明不成,祁王妃孤注一掷将萧清明送走,而为了掩盖真正的萧清明已经去了武州,她不得不留在祁王府,与那个替身生活,那个替身自幼入府,记忆容易被掩盖,他觉得自己是真的祁王世子,在祁王妃的放纵和祁王的无视之下,活成了一个真正的纨绔。”

    程锦点点头,“我也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至于祁王妃这些年为何不走,我想来想去,兴许她已经走不了了。南蛮秘术神鬼莫测,祁王妃一个人在祁王府那深宅大院说不定已经被乌侧妃使手段给控制住了。”

    程钤悚然,“饶是武州大都督权势滔天,又对唯一的爱女疼爱入骨,祁王妃还是逃不开被生生困死内宅的命,若是知道爱女会落得如此下场,想必武州大都督当年宁愿让女儿一辈子不嫁人,也不会逼她嫁给祁王。”

    “世事多变,人心难测,若料到会有今日之变局,当年先帝也不会重用祁王。”程锦顿了顿,笑道,“不过,若事事都一成不变,那这世间才是无聊透顶。”

    “你倒是豁达,这话也有几分道理,”程钤笑了起来,“这些虽是我们的猜想,但既然京城这萧清明可能并非正主儿,那便是秋后的蚂蚱,也蹦跶不了几天了,便随他去猖狂吧,咱们也不必在他身上费心力。”

    “话不是这样说的,不管真相为何,大姐你却是被他们当做棋子耍弄舍弃的,不管是对祁王世子,还是对皇上,我都咽不下这口气,既然他们要把我们承恩侯府拖下水,那咱们便下场把水搅得更浑一些,左右不能白吃了这个亏。”知晓了前世的事儿,程锦心里正恼着,这些姓萧的惯会过河拆桥,她偏偏不让他们如愿。

    程锦这话听起来有些无赖,甚至是大逆不道,但一向稳重的程钤非但没有斥责她,反倒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你方才说要传些祁王府的闲话,此事并非不可行,只是单靠去酒楼茶馆散布些闲话,也难激出什么水花,不如我给你引荐个人。”

    “什么人”

    “如意书坊的老板严洪。”





第一百三十五章 龌龊
    


    锦华谋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章龌龊“此事宜早不宜迟。”程钤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

    严洪立刻道,“大姑娘放心,本月之内,话本子便会在各地的如意书坊发售。”

    “这严老板倒是个爽快人。”严洪一走,程锦便笑道。

    “爽快谈不上,只能说是个识时务的。”程钤一哂。

    “星沉,快把银票拿来给我瞧瞧,刚才那几笔字究竟赚了多少银两。”程锦急急地朝星沉招了招手。

    程钤没好气地点了点她的眉心,“瞧你那点儿出息,哪个大家闺秀像你这么财迷,也不怕被人笑话。”

    “大姐,你会笑话我么”程锦抱着她的手臂,眼巴巴地看着她。

    “我自然不会”

    “我知道大姐不会呀,也就只在大姐面前在这般没出息。”

    程钤被她这娇撒得半点脾气也发不出来,由着她接过星沉递过来的银票。

    “两百两银子这么多这生意倒是赚得很。”程锦笑得眉眼弯弯,方才不过随手编了个故事,便能换来这么多银两,没想到如今话本子的生意这么好做。

    “两百两银子算什么值得你这么高兴这价格只能算是公道,他给外头那些酸秀才的润笔也有五六十两。”程钤不以为意道,以她们俩的身份,严洪给的银两绝对算不上丰厚,如意书坊在京城的生意还要仰仗承恩侯府,不过严洪向来把分寸拿捏得极好,既不会显得特别吝啬,也不会让人觉得他财大气粗,出手阔绰。

    “严洪此人会做生意,也擅打点,咱们今天让他写的话本子少说也能给他赚个数千两银子,但有一大半都会被他用在打点关系上,所以如意书坊才能开遍大梁,他便是只赚小头,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富商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如今是太平盛世,才会有人花闲钱去买话本子,若是在乱世,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有这样的生意可做。”程锦感慨道。

    “所以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程钤随口附和了一句,但未曾真正经历过离乱的人,对乱世并无真正切肤的感受,“那话本子是你写的,这两百两就你收着罢。”

    “咱们一人一半”

    “和我客气什么我又不缺银两,你的账本子我瞧过,里头的银两不多,你还是留着它,今后出去买些首饰衣裳,吃些零嘴儿,兜里有钱也趁手一些。”

    承恩侯府的月例并不高,但程夫人疼爱子女,常会私底下贴补他们,他们的零用从来不少,程钤从不胡乱花钱,又生财有道,在兄弟姐妹中算是最有钱的一个,对这二两百银子看得并不重。

    程明志两兄弟虽然得的钱不少,可他们平日胡乱花钱,其实比程锦还穷上几分。

    程锦虽然没有生财之道,可她傻着的时候从没花过私房钱,青萍全都帮她攒了起来,也算是资财不菲,但没有人会嫌钱少,既然程钤给了她,便欢天喜地地收了下来。

    “今日再躲一天懒,我明日便准备去余府拜师,顺便去女学帮你把诸项事宜打点好”

    “大姐,你的腿脚还没好,也不急于这一时吧”一想到要去女学读书,程锦就本能地排斥。

    “我的腿脚好多了,何况坐着轿也无碍。”程钤仰慕余溪,恨不得马上就把师生名分给定下来,“我一直想着寻个日子,咱们四个在一块儿聚一聚,择日不如撞日,索性便今晚在我这儿好好聚一聚。”

    虽然府里仍不太平,但程夫人的蛊解了,程钤的心情也十分舒坦。

    “便用我这平白得来的二百两银子去酒中仙订桌席面送来。”程锦挥着手里的银票笑道,“今后我去了女学,二哥回了书院,咱们想要再寻这样的热闹都不容易了。”

    “二哥今日没出去会友倒是稀奇。”姐妹两人说说笑笑地往程明远的院子去。

    程明志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恨不得日日在外头同狐朋狗友们鬼混,今日没出去,老老实实地窝在院子里,程锦有些好奇是什么这么吸引他。

    还没等她们到程明志的院子,便听得的他在同人大声笑道,“温表哥,你来的真是不巧,前些日子,咱们府里请了齐家班来家里唱堂会,老夫人发了话,让他们足足唱了三天,可惜我那时候在书院。我就琢磨着等老夫人生辰的时候,再把齐家班请来,再请上我那些发小同窗,一块儿来家里乐呵乐呵,他们班子里那个小麒麟,不仅扮相俊,唱得好,还翻得一手好跟头”

    “那个小麒麟可是和武温伯府的小妾搅和在一块儿的那位”温如勤好奇地问道。

    “那倒不是,小麒麟经常出入勋贵府中,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眼皮子哪会那么浅和那个小妾搞在一块儿的不过是他们班里一个普通的小生罢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那个齐家班在京城里还能立得住”

    “如何不能那可是齐家班啊”程明志一脸向往,“你知道齐家班有多少人捧么我告诉你,他们来京城的时间也不长,不过就几个月而已,可是自京里的几位王爷开始,家家都请他们唱堂会,就连咱们也是好不容易才把他们给请来的,勋贵里也有几家破落户,别说是请他们到府里唱堂会了,便是想去看上一出他们演的戏都不容易。”

    “听说齐家班里有几个旦角儿生得极美,便是女子都比不上”温如勤的声音带了一丝意味深长。

    程明志虽然是十三岁的少年郎,但于男女一事上还未开窍,“我最烦的便是那些旦角儿,咿咿呀呀的聒噪个没完,还是看小麒麟翻跟斗带劲儿”

    “你这是还不知他们的滋味,”温如勤笑得十分暧昧,“听说这些旦角儿身娇体软,便是寻常女子比之都有所不如。”

    程明志这个以浪荡著称的侯府公子也不是那等没有见过世面的,自然知道他在说什么,只是他对此道有一种天然的生理上的厌恶,嗤笑一声正要说些什么。





第一百三十七章 阴冷
    


    “阿娘让你们读书考试,也是为了你们好,哪怕只是考中一个秀才也好,至少有了廪米,今后也能养活自己。”程钤放软了语调,叹了口气。

    程明志觉得好笑,他们可是堂堂的侯府公子,秀才的廪米不过每月六斗,还不够他们一日的花用,谁会把廪米放在眼里。

    看着程明志那桀骜不屑的模样,程锦的心有些发酸,“你别觉得少,你可知道十年前的永安侯张家,如今如何了?”

    程明志一脸懵地看着她,十年前,他才三岁,如何知道那劳什子永安侯。

    “永安侯是先帝原配张后的母家,深受先帝恩泽,当年先帝顶着朝中诸公非议,给张氏封侯,有张后在宫中为他们撑腰,彼时的永安侯在京城炙手可热,可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胜过我们程家不知道多少。今上一继位,我们家便得了爵位,没几日永安侯病逝了,一大家子人死的死,散的散,剩下的几个回老家种地去了,前些日子听说,就连家里的地都被卖光了,男子不会读书,农活又干不好,只能卖了家中的女子,男子上街乞讨过活,如今京城还有谁记得十年前显赫一时的永安侯?”

    程明志听得目瞪口呆,完全不能想象堂堂侯府落得如此下场。

    程钤却淡淡说了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家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世事多变,兴衰还要不了三十年,不过十年便已尘埃落定了,便是给了‘永安’的封号又如何,真能保他们永世安宁么?”

    程太后上了位,先帝原配的家族能讨得什么好?若是他们之前安分便罢了,但照程钤这么说,显然是个张狂的,也难怪程太后容不下了。

    程钤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皇上如今已经亲政了,大婚之后宫里有了皇后娘娘入主中宫,太后姑母退居慈宁宫,咱们家还能风光几时?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太后千秋之后,承恩侯府说不定就是第二个永安侯府。”

    程明志吓了一大跳,他自幼锦衣玉食,记忆中没有过过一天苦日子,完全无法想象什么回乡种田,沿街乞讨,甚至靠卖了家中姐妹过活,真要让他那么活,还不如让他死了干净。

    半晌无话后,程明志突然若有所思地问道,“大姐,你会进宫吗?我听人说皇上表哥想要封你为妃。”

    程钤脸色微变,并没有追问这谣言从何而来,这些时日议论她的可不在少数,她也懒得去追究了,只是淡淡地反问了一句,“你说呢?”

    “若是有人要你进宫,你千万别答应!”程明远一脸坚决地说,“宫里不是什么好去处,我宁愿回乡种田,大不了多费些力气,一定能养活你们的,绝不会像永安侯府那些人一样害得你们落到那个地步。”

    “多费些力气?”程钤心头微暖,面上却半点不显,“你可知农家收成是多少?比之秀才每月六斗的廪米还大有不如,你会做农活吗?就算费尽力气,能养活自己,能养活咱们这一大家子人吗?你今后要娶亲成家,有妻儿要养,这些你都想过了吗?”

    “反正我不会让你们到宫里去的。”

    “如果不进宫,承恩侯府没落之后,我们可能只能嫁给乡下农人,过苦日子了。”程钤没好气地说。
1...373839404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