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帝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这让赵昕真的是遗憾不已。

    如今,梁适正值壮年,满腔抱负。

    赵昕相信,他只要勾勾手,梁适就会屁颠屁颠的跑来效命。

    但问题是……

    和富弼一样,梁适也是范仲淹的朋友。

    两人的交情很不一般!

    像是去年,范仲淹拜任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当时,赵祯很不放心范仲淹,于是想在沿边也玩老赵家祖传的大小相制、异论相搅,打算将范仲淹的一生之敌高若讷派去麒延路知永兴军,以牵制和监视范仲淹。

    当时,朝野噤若寒蝉,哪怕是




第六十六章 工具
    甘昭吉的效率不错,第二天下午,赵昕就在春坊之中,接见了奉命来觐见他的高若讷。和富弼不一样,高若讷的个子比较矮,最多也就一米六的样子。

    而且,高若讷的年纪要大多了,神色更是憔悴无比,顶着一双巨大的熊猫眼,看上去好像好几天都没有睡好了。

    “高侍读,坐下来说话……”赵昕自然知道,高若讷为何如此当然是被吓的。

    须知,如今范仲淹的声势,已经今非昔比。

    自二月两府集议,共用首策后,范仲淹的特长就得以发挥。

    从三月开始,麒延路疯狂修地球。

    短短两个月,就在麟州、延州、保安军、永兴军,修了十几个用来防御的寨訾。

    还加固了麟州、延州的城墙,连护城河都开始动工了。

    范仲淹又通过陕西经略安抚判官尹洙、通判田况,与韩琦、夏竦保持密切联系,麒延路、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开始互通情报,并制定了十日一报的制度。

    于是,元昊抓瞎了。

    面对大宋坚壁清野,死守不出,主力野战部队则保持随时响应的态势。

    元昊叛军感觉自己面对着一只刺猬,想要下口,去怎么都找不到下口的地方。

    于是,他开始故技重施,疯狂写信辱骂夏竦、韩琦、范仲淹,问候这三位大宋重臣的祖宗十八代。

    可惜,夏竦已经今非昔比,无论元昊如何辱骂,他佁然不动。

    他高举着‘国公德音’的旗号,严令沿边四路的军将和地方官:敢有私自出兵者,斩!

    哪怕有功,也照杀不误!

    三月份,秦凤路的一个指挥,就因为贪功,在追击时越过夏竦定下的红线,进入了横山,虽然缴获了不少牛羊,但夏竦言必信,行必果,依然将其斩杀,悬首传边。

    由之,元昊疯了。

    大宋沿边四路这种不讲道理的坚壁清野和坚守的姿态,让他的所有算计全部落空。

    而且,更让元昊恐惧的是,青唐的吐蕃和河西的回鹘,也开始跟随大宋,断绝与元昊贸易、往来。

    元昊只剩下了一个贸易渠道——辽国。

    但辽人素来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趁火打劫,于是,立刻提高与元昊贸易的价格。

    一头羊才换两斤茶叶!

    党项部族叫苦连天,国内经济迅速趋于崩溃。

    于是,元昊只剩下一个选择——进攻。

    从四月至今,元昊麾下的大将,不断率部试探大宋沿边,仅仅在麒延路,就发起了大小进攻三十余次。

    然后,这些试探性进攻,全部被范仲淹构筑的铜墙铁壁所吞没。

    一个月内,麒延路的三十多个訾寨,七座边城,上报朝堂斩首、俘虏近千,其中甚至有一百多铁鹞子!

    夏竦、韩琦、范仲淹,全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正治声望与利益。

    其麾下大将,更是纷纷加官进爵。

    于是,沿边上下,彻底成为了主守派的大本营。

    现在,不止是范仲淹、夏竦了,就连下面的将官,也是谁和他们提进攻就和谁急。

    范仲淹水涨船高,压力最大的,当然是高若讷这个当年给他扣上朋党帽子的谏官。

    若不是,今天赵昕忽然召其来见。

    高若讷已经在计划着上书请求出知地方了。

    他不敢再在汴京呆下去了。

    他害怕某天一觉醒来,结果看到了那个死敌,已经端坐于政事堂中,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

    “微臣惶恐,国公驾前不敢坐……”高若讷战战兢兢的拒绝了赵昕的好意,他弓着身子,拜道:“能伏听国公德音,微臣就已经深感荣幸了……”

    “侍读还是坐下来说话吧……”赵昕命令着:“不然,孤就得一直低着头找爱卿了……”

    高若讷这才连忙把屁股坐到椅子上,但依旧不敢抬头,他巍颤颤的道:“微臣不知,国公今日召臣前来,可有吩咐”

    “侍读不必如此拘谨……”赵昕安抚着高若讷:“孤听说,旧年侍读为台谏,屡刺当政大臣,刚正不阿,故召而见之……”

    高若讷迅速起身,拜道:“微臣微末之名,竟为国公所闻,臣惶恐……”

    但心里面已经乐开花了。

    在他看来,这位寿国公召见他,大抵是和祖宗一样,想用异论相搅之策来制衡那位富彦国。

    而这对他来说,简直不啻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于是立刻就表决心,拜道:“微臣粗鄙,素来无名,今蒙国公信重,不吝拔冗相见,臣感激涕零,愿为国公牛马走!”

    “言重了……言重了……”赵昕微笑着让刘永年将高若讷扶起来,坐回椅子上。



第六十七节 奸臣的手段
    高若讷的效率非常高,回去后,他就写信给三司修造判官王闻,在信里,高若讷恐吓对方:今皇帝圣德,寿国公受命于祖宗,官家于是亲以授判将作监,足下为何恋栈权柄难道足下以为自己比寿国公还贤明王闻吓得屁滚尿流,连夜来到高若讷家里请教。

    于是,高若讷和他谈了谈历史。

    主要是古代的大臣们,是怎么辅佐幼主的事情。

    王闻回去后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去拜见了他的顶头上司,三司户部判官杨仪。

    杨仪一听王闻的报告,也吓坏了。

    主要是说这个话的人,来头太大。

    天章阁侍读权判尚书刑部高若讷!

    这可是能和小范老子打对台的人物,也是一个势力极大的官员。

    高若讷的老师是颍昌大儒史炤。

    史炤门下弟子众多,但高若讷是大师兄,所以,旧日在史炤门下读书的很多人,都受过高若讷的恩惠。

    而那些人里,中进士的有七八个。

    最有名的人叫文彦博!

    就是如今大宋直史馆、河东转运副使,一个名声与官声都不亚富弼的年轻新贵!

    更何况,高若讷也不比文彦博差多少。

    甚至,在官职和名声上比文彦博还要大。

    这可是在景佑年间,就已经是知谏院的台谏官,其后这些年,一路转迁过侍御史,也担任过转运使的高官。

    高若讷高敏之的大名,汴京城内,谁不忌惮三分

    这样的人物,特地写信来,岂是无的放矢

    即使高若讷真的是随便说说而已,但杨仪也不敢不严肃对待。

    因为,这已经涉及到了那位寿国公,事关君上了。

    杨仪很清楚,他要是胆敢不重视,万一将来那位掌权了,然后有人在其耳边说上一句:官家,当年杨仪当三司户部判官,高若讷以书信晓三司修造判官王闻,对其言:今圣主在位,足下为何恋栈权力,难道足下以为自己比圣躬还要贤明王闻以此问杨仪,仪不以为然……

    好嘛……

    那自己就收拾收拾,去岭南雷州报道好了。

    任何时代的文官官僚,都是唯上的。

    杨仪也不能例外,他根本没有胆子,冒着可能得罪国本的风险,来维护他部下修造案这个衙门的利益。

    也不敢将这个事情再向上请示了。

    因为,上面的人绝对不会答应让渡属于三司的权力。

    而一旦上面否决,那么,他这个三司户部判官就等于直接和君权硬刚上了。

    会被架在火上烤的!

    于是,思前想后,沉吟再三,杨仪就对王闻道:“阁下是进士出身,熟读经典,怎么连这种事情也要来向我请示呢”

    “难道阁下连圣人的教诲也忘记了吗”

    这就是把问题和烦恼全部甩给王闻,自己不想再管这个事情了。

    当然,为了脱离干系,杨仪也将此事的全部决定权交给王闻了。

    于是,王闻抓瞎了。

    因为,孔夫子他老人家在涉及这种事情上给出的建议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老人家要求徒子徒孙们‘事君以忠’,要无条件服从和忠诚于君王。

    但另一方面,他老人家也说了:事君以道,不可则止。

    皇帝和君主,做错事情的话,就要劝谏,劝不了那就挂印而去,不做桀纣之臣,不当为虎作伥的奸佞。

    而这个事情,恰恰处于这两个标准之间。

    一方面,此事是直接和他这个三司修造判官是否是忠臣挂钩的。

    如今,寿国公为官家授判将作监一职。

    而将作监旧日的职权,刚好是他所负责的那些东西



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
    于是,隔日,也就是第二天,五月丁卯(十九),高若讷就带着王闻,到了春坊。赵昕闻之,就笑着对甘昭吉道:“高敏之果然有能力!”

    便来到前殿,接见两人。

    “臣天章阁侍读、权判尚书刑部若讷……”

    “臣礼部员外郎、三司修造判官闻……”

    “拜见国公!”

    “两位爱卿请起……”赵昕高兴的对两人说道,然后就假惺惺的问道:“两位爱卿,可是有事欲要见孤”

    高若讷马上就给王闻使了个颜色,后者立刻就趋前拜道:“启禀国公,臣闻陛下授国公判将作监,而将作监旧职,今已为臣所领……”

    “臣虽粗鄙、愚钝,见识少,却也知君臣上下尊卑之分,故不敢僭越,乃诚惶诚恐,伏乞国公布德施泽,下降德音,为修造案上下略作指挥……”

    赵昕听着脸上笑容灿烂无比。

    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就将掌握修造案的权力了。

    而修造案,虽然只是三司户部八案之一。

    主官也不过七品的员外郎,但其权责却非常大!

    按制,修造案统管三京城市修葺、维护以及全国道路、桥梁建设、维护,并负责边防訾堡的修建与维护。

    同时,其还负责管理在京陶瓦竹木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国营作坊、工匠。

    是一个典型的北宋官署机构。

    位卑而权重,职小而事多。

    对赵昕来说,修造案也算得上是一个合适的练级之所了。

    因为,它安全,几乎没有风险。

    哪怕就算出了漏子,也影响不到国家,更不会影响到他这个国公的威名。

    在修造案里,赵昕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引人注意。

    毕竟,工程建设这种事情,动不动就是三年、五年为时间单位。

    就拿范仲淹当年建议修建的捍海堰吧,全长三百公里,从天禧五年动工,一直到天圣四年才完工。

    彼时,范仲淹早就已经调走,并且连新履职的官职任期也要结束了……

    这就是工程的好处了。

    背锅有别人,好处自己拿。

    而且,因为不会涉及任何国家纷争、派系斗争,所以在正治上百分百安全。

    是一个合适的落子之地。

    所以,赵昕只是稍作推辞,就在王闻的‘再三恳请’之下,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然后,他就问道:“王卿,修造案今岁已经开工的工程底子,卿可带来了”

    王闻马上就道:“回禀国公,臣都带来了,此刻就在殿外,国公可要观览”

    赵昕点点头。

    于是,王闻立刻拜道:“请国公稍候片刻……”

    不一会儿,他就带着人,将一个大箱子,抬了进来,放到赵昕面前,打开,拜道:“国公,此修造案今岁诸般事务底子……”

    赵昕看着那堆满了文书的箱子,顿时就有些头大。

    无奈,他只好问道:“沿边訾寨的底子在那里”

    王闻于是在箱子里翻翻找找,很快就拿出了四本厚厚的册子,递到赵昕身前:“国公,此府麟路、麒延路、泾原路、环庆路、秦凤路等沿边州县所呈今岁訾寨情报及修造案备修、备建名册……”
1...2425262728...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