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他必须
第六十一章 滚刀肉
第二天一大早,开封府的衙署前,就已经挤满了人群。数不清的百姓家属,萦绕于内外,人人伸长了脖子,等待着什么。
终于,从衙署之内,走出几个吏员,他们手里捧着一张文书,来到衙前的榜墙之上,将文书贴上。
更有一个官员,走到榜墙前的高台上,环视着百姓,开口宣示:“奉官家德音,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吴公遵路,晓示汴京内外士民:蒙祖宗之佑,感生帝显圣,以授寿国公种痘法,今已案得太医局所验,确为良法,官家德音内降,诏以开封府先种百姓,后种官员,圣德之恩,深如渊海!开封府谨奉德音,推陛下之德,量祖宗之福,今定种痘,百姓每人百文一次,由开封府并太医局共行……”
“此示: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吴遵路!”
“直集贤院、开封府通判李淑!”
“翰林医官使提举太医局许希!”
“庆暦元年五月丙辰(初八)……”
随着这官员的声音,衙署内外,立刻爆发出震聋欲耳的欢呼声。
无数人面朝皇城方向,大声呐喊、膜拜:“官家圣明,官家圣明!国公大德,国公大德!”
因为这官府晓示,每次种痘只要一百文!
这简直太良心了!
完全称得上是皇恩浩荡!
因为,汴京城中的底层百姓,每日基本生活开支,就是一百文。
也就是说,这种痘法所耗,也就一个底层百姓一天的生活费,完全在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
便是再穷的商贩、小民,也能负担的起。
………………
而在三衙中,情况比开封府这里还要炙热。
因为,就在刚刚,枢密院都承旨董公路和殿前司都指挥使曹佾、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高文、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韩相,这枢府与三衙的重臣,共同召集了殿前司、侍卫亲军马步军以及皇城司诸指挥,向他们宣读了来自官家的恩诏。
恩诏内容,主要是两点。
第一,禁军家眷,在京者优先种痘。
第二,种痘费用,官家垂恩优免。
禁军三衙及皇城司有关殿直诸卫指挥使以下将士家眷,按照上、中、下三级优免。
其中,上军免除所有费用,中军每人每次仅需十文,下军则在中军基础上,增加十文。
这自然立刻让禁军上下,欢喜鼓舞。
一百文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一家一日之费了。
而大宋禁军,便是上军,其实生活也很艰苦、窘迫,许多人一家老小,都指着在服役的人这么点军俸和禀米过日子呢。
所以,禁军才会爱财如命。
于是,从五月丙辰日开始,汴京城诸厢坊以及三衙禁军,开始并同种痘。
厢房百姓由开封府与太医局负责,在各坊的官衙中进行,三衙禁军则由皇城司与太医局并同负责,在各指挥官署进行。
这牛痘法种痘,只要经过训练,速度是很快的。
因为,这种方法非常简单。
只需一把经过消毒的小刀,在受种者的手臂上轻轻一划,刺破表面后,将刚刚挤出来的牛痘脓液,挤入受种者的皮肤里,再拿块小布一包扎,就算完成了。
当然了,每一个受种者的父母都会在受种后被告知:此法,每三年需种一次,循环往复,则可令之永无痘疾之忧!
这也是在赵昕的前世,翰林医官种痘券能卖的那么好的缘故——市场需求在这里。
于是,整个五月,汴京城的百姓,都只在忙一个事情——排队带子女种痘。
而,在这个过程中,受种的百姓,没有出现一个有不良反应的。
所有受种者,全部安全受种成功!
于是,到了五月庚申日(十二),大臣们就坐不住了。
特别是禁军三衙的高级将官们,都已经知道了,本来官家是要优先给两制以上大臣种痘,但首相吕夷简和他的参知政事们,在面对官家的恩德时,竟首鼠两端,犹豫不决,差点让官家下不来台!
顿时,这些武臣就暴走了。
大宋三衙的指挥们,脾气和性子,可素来都是儒雅随和的。
口吐芬芳是他们的强项,一言不合就祝福两府双亲的事情,他们从来没有少干过。
于是,在第二天,也就是辛酉日(十三),轮到首相吕夷简知印坐堂的时候。
这位首相的轿子,被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韩相在东华门下拦了下来。
“元台!”韩相一身戎装,来到吕夷简的轿子前,拱手行礼,躬身下拜:“末将有一事不解,伏乞部堂明示……”
坐在轿子里的吕夷简,微微的抬眼,从轿子的帘子向外瞟了一眼,但人却纹丝未动。
因为他是吕夷简!
礼绝百僚,群臣避道的首相!
除了在当朝官家和那位寿国公面前,他从未在任何人之前退让半分。
相反,便是政事堂的参知政事和枢府的枢密副使们,若与他说话说得久了一点,马上就会有他的身边人提示:“元台请自重!”
于是,参知政事与枢密副使就会识趣的告罪拜辞。
即使在他面前的人是韩相,太祖的义社十兄弟之一韩重赟的孙子!
吕夷简也浑然不惧,面不改色。
寿州吕家,论家世底蕴,任何一项都不逊韩家。
何况,他吕家是文官世家,地位天然高于韩家。
禁军的这些人,吓唬一下不知情的地方州郡官还可以,想和两府掰手腕,那就完全不够格了。
因为两府死死的攥着禁军的命脉——军饷与禀米。
不客气的说,吕夷简只要想,他完全可以决定像韩相这样的高级禁军将领的命运!
因为,官家在文臣与掌握禁军的武臣之间,一定会选文臣。
故而,吕夷简坐在轿子里,轻声问道:“韩指挥何事”
“元台!”韩相心里面当然也
第六十二章 富弼办小报
庆暦元年五月壬午(十四)。赵昕的头上,又多了一个头衔:判将作监。
这是他父亲为了奖励他而特地赐下的官职。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将作监其实和他现在的忠正军节度使、寿国公一样,都是有名无实,只能拿俸禄,实际上半点事情都管不了的虚职,说白了就是个空头头衔。
因为,自立国以来,大宋的三省六部各个有司,就统统成为了作为官员转官的寄禄之所。
你像范仲淹,他的本官是寄在户部,为户部郎中,但他一天都没有去过户部点卯。
人家在延州上班呢!
真正做户部活的是政事堂制赦院的户房(户院),主官撑死了七品,就这还用的‘判’字。
赵昕的这个新头衔也是一般。
整个将作监,现在甚至连个官署都没有。
只存在于文字和纸面上,现实中不存在这么一个官衙。
而其职能,早就被三司搞走了,真正负责各类工程以及技术的部门,是三司的修造案。
不过,这对赵昕而言,却也算是一个好事。
判将作监虽然只是一个空头支票,但也意味着,他有了踏入权力场的资格。
从现在开始,他可以写帖子去给其他有司了。
就用将作监的名义,打着沟通的名义,行指挥之实。
谁都挑不出错来,也没有人能指责他什么。
游戏规则就是这样。
所以,赵昕很高兴,便大手一挥,赏赐春坊内外,连烧水的寮子,也给了一贯钱!
刘永年和甘昭吉更是每个人都拿到了两百贯的大红包!
于是,春坊之中,立刻斗争高昂,士气大振!
到了中午的时候,富弼也打着朝贺的幌子,入宫来见赵昕,实际上,他却是负着使命来的。
“国公,您听说了昨日的事情吗”坐下来后,富弼就趁机问道。
赵昕点了点头,昨天吕夷简被韩相拦在东华门外的时候,可是有几百双眼睛都看到了。
然后马上就轰传全城,现在连汴京城里的孩子恐怕都知道了首相被韩相拦在东华门外的趣闻。
当然了,作为国公,赵昕的态度还是要端正的,他严肃的道:“孤昨日就已经命人训斥过韩相了!”
“身为三衙大将,不思报国忠君,却搞这些歪主意,成何体统!”
他是国本,也是理论上的储君,当然有资格训斥韩相了。
说到底,三衙、皇城司和内侍省,与外朝的两府是不同的。
更不用说韩相了。
韩相的祖父是韩重赟,赵匡胤的结义兄弟之一。
而韩相之父,更是太宗的驸马爷,在理论上来说,韩相是赵昕的表叔。
赵昕和韩相既是君臣,也是亲戚。
富弼听着,却是忍不住偷笑起来。
什么训斥
打气吧!
勉强止住笑意,富弼轻声的道:“此事,如今在汴京城内闹得沸沸扬扬,许多小报都用了显目的标题报道,申国公动了真怒,下令给开封府要严查小报造谣生事,如今开封府有司恐怕已经焦头烂额了……”
“小报……”赵昕听着,忽地笑了起来。
富弼则赶紧闭嘴,因为从传统上来说,大臣们是不会主动在君主面前提起下面的事情的。
原因很简单,君王万一好奇起来,真的去查这些事情怎么办
要知道,宰臣们能够掌握大权,靠的就是将君王与下面的庶务分开。
于是,君王所知所想的,无不是宰臣们希望他所知所想的事情。
只是呢,这中国正治,自古就无比复杂。
宰辅们虽然位高权重,却也不能一手遮天。
朝堂两制官员里,更是卧虎藏龙,宰臣们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和丁谓一样翻车,于是大部分宰臣,都会采取浑水摸鱼的方法,用一堆繁琐之事,分散官家的精力,将他们真正想隐瞒的东西,混在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务之中。
于是,这些人的正敌,也随着进化,发展出种种应对之策。
像富弼这样,假装说漏嘴来勾起君王的好奇心,就是其一。
但出乎富弼的意料之外,赵昕并没有追问‘何为小报’,更没有问起小报上的内容。
他只是呵呵一笑,就将这个话题岔开:“既是如此,申国公可有对策”
富弼听着,心里面痒痒的,好似一拳打在了空气中,整个人都难受的不得了。
却也不敢把事情捅破,捅破了的话,吕夷简恐怕就要去找他岳父晏殊算账了。
只好悻悻然的道:“国公,微臣听说,申国公今日请了本兵过府夜宴,大抵会和本兵商量吧……”
“章枢密会答应吗”赵昕看着富弼。
富弼摇摇头:“怎么可能!”
大宋两府,除非正府和枢府和国初一样,都是由重臣兼任,不然,永远都不会一个鼻孔出气。
他们会想方设法的斗争!
像吕夷简和章得象这样老奸巨猾,久于政务的老臣,更是会将精力都放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尽可能的斗个天翻地覆。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大事上真正的合作。
于是,在外人看来,大宋两府好像天天吵架。
但其实,自吕夷简、章得象就任以来,两府在许多重大军国事务上,步调一致。
不然,若还是像过去的张士逊、王鬷一般,恐怕沿边那里,得不到半点中枢的支援。
“这样啊……”赵昕沉吟起来,良久,他忽然道:“正言替孤带一句话给晏公……”
&nbs
第六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
黄昏时分,富弼来到了汴京城的大梁门外。这里是汴京城比较僻静的地方,所以,两府大臣都选择将宅邸安在此地。
但这也导致此地的房价,高的吓死人。
有人戏称,大梁门的一片瓦砸下来,都值一百贯!
作为当朝的三司使兼同知枢密院事,晏殊的家宅,就在这里。
“彦国来了……”晏殊的另一个女婿,三司盐铁判官杨察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了:“快随我进去,泰山已经久候多时了……”
于是,在杨察的引领下,富弼踏入晏府大门。
作为三司使,晏殊掌管着整个大宋财经赋税及工程督办、贸易、贡赋、百官俸禄发放、支领,权之重,足可与两府并驾齐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