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衣白
雪知道,这是一首妻子思念长年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歌。
“孤立的赤棠,如夫妻分处,彼此孤零,但孤立的赤棠尚能结出圆滚滚的果实,王事没有止息,分离的夫妻却不能尽其天性,亲人之间远隔万里,相见之日遥遥无期,“雪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这句话的意思。
雪非常喜欢《诗经》,《诗经》这部诗歌集可吟可歌,不算正式的经文典籍,哪怕是女子也可以读,而且题材十分广泛,就像是一本讲述古代社会生活的全书,通过《诗经》,了解当时风貌,知晓社会百态,雪百看不厌。
范铮点点头,只见他目光凝重,继续说道:
“在下虽自幼学习兵法,知晓战事的重要,但也见到过许多戍守边疆的军士,为了守护中原故土,他们常年服役在外,每每想到远方的家人,都望眼欲穿。“
雪虽不知边疆军士的思念,但在启封镇的日子里,待夫归家妻子的咏叹,等儿归家的父母的忧心,她都看在眼里,多少能明白那些心情。
由此,雪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和范铮一样,不喜欢战事,过去她弱小,只能沦为刀俎下的鱼肉,任人宰割,而现在,她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只能逃跑的公主,而是衣冠加身的君主。
雪不由地叹了口气,但也已经快速调整好情绪,用轻松的语气说道:
“慕思之积,痛于骨髓,愤懑之恨,发动于心。听范公子一言,吾不仅觉得自己才疏学浅,现在还觉得自己目光短浅了,有空你就多来御书房,和吾说说边关的事。”
作为君主,雪希望能为那些沦为战事下的牺牲品的平民,以及如同当年的她一样,手无缚鸡之力百姓做点什么。
“在下不敢,请陛下恕罪。”范铮立刻走到殿中,朝雪跪下叩首。
雪扶
扶了扶云袖,端起醒酒茶,小小地抿了一口,面色温和,但堂下众人仍是大气不敢出,觉得她话中有话。
雪缓缓地放下茶杯,心中有苦难言,觉得此刻自己虽然头戴高帽,身着华服,看似光鲜亮丽,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高帽有多么沉重,华服有多么繁琐,人在高位身不由己,连说一句简单的话,都会被人妄加揣测。
“你说的是事实,吾本来也不知道,吾并不觉得不知就是羞耻,吾也没有怪你,起来吧。”雪挥挥手。
话说道了这个份上,堂堂七尺男儿的范铮,才敢起身,缓慢恭谦地退回原来的位子上坐下。
雪有些不解,她自认为自己长得也不像凶神恶煞的妖怪,但范铮如此小心谨慎,雪不得不重新审视一番,目光再一次扫过堂下之人的每一张脸。
除去司马昀、崔霖和卢翊之,雪与这些国学生是第二次相见,第一次是国子学的开学仪式,难道是之前说话过于正经,让人觉得不好亲近吗但司马澄又常说雪过于平易近人,没有做皇帝的样子。
还是刚刚自己说了什么出格之言雪努力回想刚刚所发生的一切,她边想,边仔细观察堂下众人的表情。
今晚策宴的座位大致是按南北分了边,右北南左,北方氏族出身的国学生占多数,所以像金玉泽和安之这样的胡人国学生则和南方氏族出身的陆桐、陆槿等人坐在了一边。
相较而言,左侧的国学生们面色更为平和,雪轻蹙起眉头,原本北方氏族就是朝中的主要力量,也是雪最需要谨慎对待的群体,这之中或许还有什么她所不知道的事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拨云盼见月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雪愣了一下,好像猜到了什么,立马说道:
“吾想到了张平子一生,踌躇满志,兢兢业业,奈何生不逢时,安帝、顺帝昏庸无道,才致其愁闷郁结,吾深深地为他感到惋惜。”
此话一出,堂下众人似乎不买雪的帐,神情依旧没有缓和,大殿的气氛似乎已经降到了谷底,雪摇摇头,思忖了一会儿,拂袖起身,不急不慢地走到大堂之下,站定,环顾整个宣极殿后说道:
“吾认为君臣应同舟共济,君主接受忠谏良言,臣子直言进谏,方能治理好国家。“雪缓缓朝前走去,眼睛扫过坐在下面的人,”在座的各位,大多数是与吾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说话,吾也只是希望更加了解各位,也希望各位能了解吾。“
雪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她觉得或许是因为刚刚王苏吟诵的诗中提到了历史上昏君,而自己又正好因为想了其他的事情,面露伤情,才惹得众人神情肃穆。
雪听说过,之前的一些君主,若是有臣子敢在他们面前提到历史上昏君,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君主为了自己的颜面,最终那些臣子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然而,雪并不介意被人这么说,况且她也不觉得王苏是在含沙射影地讽刺自己,同时,她也不认为在这些未来的臣子面前大摆皇帝架子,就能获得多少尊重,以后大家要一起共事,她还是希望气氛可以轻松一些。
或许只是因为是第一次这样对话,再加上这场宴会还是廷对的一部分,关系到这次新晋官员的名单,宴会的气氛才变得这么尴尬,雪转了个弯,往回走,接着说道:
“在座的各位,都有可能成为大豫未来的肱骨之臣,今晚的宴会虽说也是廷对的一部分,但这次赋诗只是吾一时兴起,各位自由发挥,若无话可说,就当作是一次普通的君臣聚会,对于各位才学的评定,自有裴大人、荀大人、左大人定夺。“
雪边说,边注视着各位国学生的表情,只见众人表情多少有些缓和,雪也觉得安心了些。
虽说雪不打算摆皇帝的架子,但是她也明白若君臣之间毫无礼数,她将难以立威的道理,走到堂下与众人说话已是放低了姿态,她也不愿多说什么低声下气之言,缓解了殿中的气氛便以足矣。
待雪回到堂下的位置,她再次站定,面对众人,说道:
“若是各位有张平子的才学,大可放心,吾虽不及武帝雄才大略,甚至不及在座的某些人博学多才,吾虽在市井七年,但
但也一直手不释卷,与书生为伍,所以也不会像安帝、顺帝一样目不识丁。”雪的话中带着君王独有的威严。
雪眯着眼,看着远处的王苏一眼,只见他傲然挺立,毫不忌讳雪的目光,神情不卑不亢。
雪转头向堂上走去,嘴角扬起微小的弧度,她不禁觉得王苏这人胆子不小,他应该知道这种君臣忌讳,还敢说出这般引人揣测之言,若不是有所打算,就是不懂官场之道,早晚要栽跟头。
回到堂上,雪与司马澄四目相对,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两人迅速交换了眼神,之间没有任何言语,就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雪掀起衣摆坐下,刚刚她与司马澄目光交汇,司马澄虽然什么也没说,也没有任何表情,但雪知道,司马澄没有表情,至少表明刚刚她的举动没有不妥,也表示司马澄对她的举措不持反对态度,她忐忑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陛下……”
这时,一个带有特殊口音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众人朝这个声音的方向望去,目光都落在了魁梧高大的身影上,只见那人双手举过头顶,拱手的姿势也异于常人,堂下传来轻笑的声音。
这般特别之人只有金玉泽了。
雪并不在意,她带着慈爱的微笑,目光和善,用温和的声音说道:
“金玉泽,你说。”
雪准确地叫出了他的名字,只见金玉泽浑身一震,缓缓地放下手,嘴角微微抖动,似乎是有点害羞,欲言又止。
雪耐心地等待,对于那些轻笑之人,雪也毫不留情地朝他们投射利剑般的目光,使得大殿里渐渐安静下来。
“我……我也知道一首诗……叫《短歌行》。“
《短歌行》是曹子建、曹子桓之父,政治家、文学家曹孟德之作,雪还觉得奇怪,这么有名的诗为何到现在才有人提起,莫非大家是觉得此诗过于稀松平常,从而不屑一顾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金玉泽学着之前国学生们的样子,吟诵道。
雪不得不承认,金玉泽独特的口音再加上他有些刻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拨云盼见月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雪愣了一下,好像猜到了什么,立马说道:
“吾想到了张平子一生,踌躇满志,兢兢业业,奈何生不逢时,安帝、顺帝昏庸无道,才致其愁闷郁结,吾深深地为他感到惋惜。”
此话一出,堂下众人似乎不买雪的帐,神情依旧没有缓和,大殿的气氛似乎已经降到了谷底,雪摇摇头,思忖了一会儿,拂袖起身,不急不慢地走到大堂之下,站定,环顾整个宣极殿后说道:
“吾认为君臣应同舟共济,君主接受忠谏良言,臣子直言进谏,方能治理好国家。“雪缓缓朝前走去,眼睛扫过坐在下面的人,”在座的各位,大多数是与吾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说话,吾也只是希望更加了解各位,也希望各位能了解吾。“
雪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她觉得或许是因为刚刚王苏吟诵的诗中提到了历史上昏君,而自己又正好因为想了其他的事情,面露伤情,才惹得众人神情肃穆。
雪听说过,之前的一些君主,若是有臣子敢在他们面前提到历史上昏君,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君主为了自己的颜面,最终那些臣子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然而,雪并不介意被人这么说,况且她也不觉得王苏是在含沙射影地讽刺自己,同时,她也不认为在这些未来的臣子面前大摆皇帝架子,就能获得多少尊重,以后大家要一起共事,她还是希望气氛可以轻松一些。
或许只是因为是第一次这样对话,再加上这场宴会还是廷对的一部分,关系到这次新晋官员的名单,宴会的气氛才变得这么尴尬,雪转了个弯,往回走,接着说道:
“在座的各位,都有可能成为大豫未来的肱骨之臣,今晚的宴会虽说也是廷对的一部分,但这次赋诗只是吾一时兴起,各位自由发挥,若无话可说,就当作是一次普通的君臣聚会,对于各位才学的评定,自有裴大人、荀大人、左大人定夺。“
雪边说,边注视着各位国学生的表情,只见众人表情多少有些缓和,雪也觉得安心了些。
虽说雪不打算摆皇帝的架子,但是她也明白若君臣之间毫无礼数,她将难以立威的道理,走到堂下与众人说话已是放低了姿态,她也不愿多说什么低声下气之言,缓解了殿中的气氛便以足矣。
待雪回到堂下的位置,她再次站定,面对众人,说道:
“若是各位有张平子的才学,大可放心,吾虽不及武帝雄才大略,甚至不及在座的某些人博学多才,吾虽在市井七年,但
但也一直手不释卷,与书生为伍,所以也不会像安帝、顺帝一样目不识丁。”雪的话中带着君王独有的威严。
雪眯着眼,看着远处的王苏一眼,只见他傲然挺立,毫不忌讳雪的目光,神情不卑不亢。
雪转头向堂上走去,嘴角扬起微小的弧度,她不禁觉得王苏这人胆子不小,他应该知道这种君臣忌讳,还敢说出这般引人揣测之言,若不是有所打算,就是不懂官场之道,早晚要栽跟头。
回到堂上,雪与司马澄四目相对,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两人迅速交换了眼神,之间没有任何言语,就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雪掀起衣摆坐下,刚刚她与司马澄目光交汇,司马澄虽然什么也没说,也没有任何表情,但雪知道,司马澄没有表情,至少表明刚刚她的举动没有不妥,也表示司马澄对她的举措不持反对态度,她忐忑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陛下……”
这时,一个带有特殊口音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众人朝这个声音的方向望去,目光都落在了魁梧高大的身影上,只见那人双手举过头顶,拱手的姿势也异于常人,堂下传来轻笑的声音。
这般特别之人只有金玉泽了。
雪并不在意,她带着慈爱的微笑,目光和善,用温和的声音说道:
“金玉泽,你说。”
雪准确地叫出了他的名字,只见金玉泽浑身一震,缓缓地放下手,嘴角微微抖动,似乎是有点害羞,欲言又止。
雪耐心地等待,对于那些轻笑之人,雪也毫不留情地朝他们投射利剑般的目光,使得大殿里渐渐安静下来。
“我……我也知道一首诗……叫《短歌行》。“
《短歌行》是曹子建、曹子桓之父,政治家、文学家曹孟德之作,雪还觉得奇怪,这么有名的诗为何到现在才有人提起,莫非大家是觉得此诗过于稀松平常,从而不屑一顾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金玉泽学着之前国学生们的样子,吟诵道。
雪不得不承认,金玉泽独特的口音再加上他有些刻
第一百二十三章 星汉西流去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因为金玉泽的“捣乱”,策宴的气氛又再度活跃起来,而后,相继又有几位国学生吟诗作赋,其中,顾允则选择了在曹子桓的另一首写异乡游子的诗句。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顾允的声音柔中带刚,情感也恰到好处,诗句勾勒出的静谧平和的景象,与他白净的面容,温文尔雅的姿态相得益彰。
“诗人夜不能寐,徘徊许久,才发现露水都已经沾湿了衣衫,低头游目,只有清澄的池水在月色下滚动鳞鳞的波光,仰头纵观,也无非明月当头,夜色深沉,寂寞孤独之感从字里行间泛溢出来。“
顾允绘声绘色地描绘出诗中的景象,经过他的解读,雪才发现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月下之景,其实大有韵味。
司马澄听也得很认真,但总觉得这句诗不是那么简单,司马澄垂眼思忖,待顾允坐下后,大殿再次陷入了沉静。
司马澄好似想起了什么,抬头朝顾允望去。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客子常畏人。“
这月色衬托的不仅是身在异乡的徒倚彷徨的情态,更多的是游子驻足他乡,人地两生,孤立无援,落脚与谋生都不能不向人乞求,看人眼色。这极为复杂的感受只用“畏人”二字表现出来。
想到此处司马澄不禁理解了顾允的心境,想要与南方氏族公子亲近,但奈何自己的家族又是大豫王室一手扶持起来,为了打压南方旧氏族的利器,想要亲近北方贵族公子,但又碍于自己南方出身的身份,进退两难。
雪看着顾允眉清目秀的面庞,回想起来,觉得整个宴席上顾允似乎一直沉默寡言,不与旁人耳语,也没人主动与他交谈,雪隐隐约约觉得刚刚的顾允提到的诗人就是他自己,他是思乡了吗
雪忽然有些于心不忍,她自己离开京城多年,日日夜夜都在思念自己的亲人,那种滋味不太好受。
这时,郑琅站起来,姿态有些扭捏,吞吞吐吐地说道:
“在下认为,明月……不仅可以承载有志之士的雄心壮志,还可以寄托个人小家的哀怨愁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