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衣白
而这前面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则是说圣人之德就体现在处理好政务,把”六府“都安排好了,那就叫“惟修”,就能把人民养好。
雪渐渐理清了思路,也终于舒展开了眉头,露出淡淡的笑容,开始研磨。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题论王道
午后,第二项,论。
在上午的“释”项中,雪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紧张,但随着思路逐渐清晰,将全神贯注于文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杂念被抛掷脑后,到了最后,明显从容了许多。
原以为有了上午的经验,下午的“论”项应该会更为轻松,但当雪再次坐在蒲团之上时,她仍觉得有些慌乱,朱唇紧闭,搓捻着手指,企图让自己静下心来。
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雪过得很不容易,从原来的仅会只言片语,通过自身的努力,再辅之于名士的指点,到现在能下笔成文,虽不是对于自己回答有多么满意,但也已经尽力而为。
原本这场廷对,雪的目的就并不是要拔得头筹,她已经决定要做一个唯才是举,知人善任的君主,而今天,她只是作为一个标准而存在,在她之上者入朝为官,但暗地里雪却在跟自己较劲,同时,作为女子不想输给男儿,更不想输给那些轻视过她的肤浅之人。
监督司马、司马烈在位子上坐下,三位主审官走到学堂前面站定,每人身边都立有一卷文纸。
“喈喈“
熟悉的钟鸣声再次传来,司马澄和司马昀派发试答纸,伴随着曹公公尖细的声音,第二项廷对开始了。
下午的廷对是由三位大人各拟一题,学生们自行选择一题,将选好的题写在白纸上,就算是做出了选择,所以派发了空白的试答纸。
看着这空白的试答纸,那个白纸似乎有魔力,雪的脑子也跟着变得一片空白,“论“项考的是于治国理念相关的内容,给的句子容易理解,但关键是要能以此发表自己对于局势、朝堂等的看法。
雪一向不太擅长表达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每次都被司马澄问得一愣一愣的。
这时,只听见“哗”的一声,左如晦的题揭开了。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左如晦念道。
众生
生纷纷抬头,朝题纸的方向望去,众生的目光之热切,只觉得好像会把那薄纸烧穿一般。
众生之中,对于这句话最熟悉的,应该就是顾允了。
此句出自《汉书食货志》的《论贵粟疏》,是西汉重臣晁绰呈给皇帝的奏疏。
西汉建国初年,当时的社会因连年的战争,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就如同现在的大豫一般。而为了恢复百姓的生活,开国皇帝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桑,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但后来也因此举,产生了因商业发展而导致谷贱伤农,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国家日趋动荡的情况。
而这句的大意是:要想使人民安心务农,关键在于要以粮食为贵;使粮食为贵的途径,在于实行入粟拜爵除罪的赏罚政策。
那些看懂了题目的国学生们,脸上都露出了敬佩的神色。左如晦在朝中多年,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从他拟定的题目来看,就可以知道他对大豫,乃一片赤诚。
这一题就妙在,高瞻远瞩。
就好像历史的重演一般,当年的西汉就如同现在的大豫,雪如今也奉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而接下来的历史是否会重演不得而知,但晁绰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略,对大豫今后的发展具有借鉴、警醒之意。
这些国学生都是经过左如晦的手,拟定的名单选上来的,对于他们每个人的状况,他都了如指掌,看着几位国学生脸上露出“知会其意”的神态,他也欣慰地点点头,紧皱的眉头,好像是第一次,舒缓了下来。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题论王道
午后,第二项,论。
在上午的“释”项中,雪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紧张,但随着思路逐渐清晰,将全神贯注于文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杂念被抛掷脑后,到了最后,明显从容了许多。
原以为有了上午的经验,下午的“论”项应该会更为轻松,但当雪再次坐在蒲团之上时,她仍觉得有些慌乱,朱唇紧闭,搓捻着手指,企图让自己静下心来。
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雪过得很不容易,从原来的仅会只言片语,通过自身的努力,再辅之于名士的指点,到现在能下笔成文,虽不是对于自己回答有多么满意,但也已经尽力而为。
原本这场廷对,雪的目的就并不是要拔得头筹,她已经决定要做一个唯才是举,知人善任的君主,而今天,她只是作为一个标准而存在,在她之上者入朝为官,但暗地里雪却在跟自己较劲,同时,作为女子不想输给男儿,更不想输给那些轻视过她的肤浅之人。
监督司马、司马烈在位子上坐下,三位主审官走到学堂前面站定,每人身边都立有一卷文纸。
“喈喈“
熟悉的钟鸣声再次传来,司马澄和司马昀派发试答纸,伴随着曹公公尖细的声音,第二项廷对开始了。
下午的廷对是由三位大人各拟一题,学生们自行选择一题,将选好的题写在白纸上,就算是做出了选择,所以派发了空白的试答纸。
看着这空白的试答纸,那个白纸似乎有魔力,雪的脑子也跟着变得一片空白,“论“项考的是于治国理念相关的内容,给的句子容易理解,但关键是要能以此发表自己对于局势、朝堂等的看法。
雪一向不太擅长表达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每次都被司马澄问得一愣一愣的。
这时,只听见“哗”的一声,左如晦的题揭开了。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左如晦念道。
众生
生纷纷抬头,朝题纸的方向望去,众生的目光之热切,只觉得好像会把那薄纸烧穿一般。
众生之中,对于这句话最熟悉的,应该就是顾允了。
此句出自《汉书食货志》的《论贵粟疏》,是西汉重臣晁绰呈给皇帝的奏疏。
西汉建国初年,当时的社会因连年的战争,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就如同现在的大豫一般。而为了恢复百姓的生活,开国皇帝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桑,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但后来也因此举,产生了因商业发展而导致谷贱伤农,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国家日趋动荡的情况。
而这句的大意是:要想使人民安心务农,关键在于要以粮食为贵;使粮食为贵的途径,在于实行入粟拜爵除罪的赏罚政策。
那些看懂了题目的国学生们,脸上都露出了敬佩的神色。左如晦在朝中多年,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从他拟定的题目来看,就可以知道他对大豫,乃一片赤诚。
这一题就妙在,高瞻远瞩。
就好像历史的重演一般,当年的西汉就如同现在的大豫,雪如今也奉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而接下来的历史是否会重演不得而知,但晁绰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略,对大豫今后的发展具有借鉴、警醒之意。
这些国学生都是经过左如晦的手,拟定的名单选上来的,对于他们每个人的状况,他都了如指掌,看着几位国学生脸上露出“知会其意”的神态,他也欣慰地点点头,紧皱的眉头,好像是第一次,舒缓了下来。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待到夕微曛
此章节?
第一百一十四章 欲吟诗作赋
此章节?
第一百一十五章 暖灯赴策宴
此章节?
第一百一十六章 抛砖而引玉
悕雪稍作停顿,见众人已经陆陆续续地抬起头,于是接着说道:
“白日里,各位认真撰文,为治国理政贡献了自己的才智,吾相信主审们定会各位一个合理的等第。吾也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很多人在才学、谋略上远高于吾,所以今晚,吾便不打算在各位面前班门弄斧,大谈治国之策,吾想看看各位的另一面……今晚的策宴,吾想听听各位吟诗作赋,如何”
堂下之人听闻,面色各异,有人依旧平静如水,有人却面露难色,而金玉泽却像是第一次听到“吟诗作赋”这一词,一脸茫然的不知所措。悕雪继续和颜悦色地说道:
“再过三日便是中秋,那今日,吾等就咏月吧……“悕雪装作临时起意的样子,”即使各位来自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而且月亮时明时暗,阴晴圆缺,各位无论是性情豪放,还是委婉含蓄,爱诗还是爱曲,相信都有话可说。“
悕雪说完,众人都放下了筷子,脸上带着错愕,悕雪也知道自己的提案来得突然,于是便笑着说道:
“各位也无需慌张,大鸿胪还为今晚的策宴准备了歌舞,各位一边欣赏,一边考虑,吾也先开个头,抛砖引玉。“悕雪起身,顿了顿。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悕雪放声吟诵,语调高亢有力,情绪激奋昂扬。
此诗出自曹子建的《白马篇》,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
而悕雪吟诵的这三句,则是诗人描写这位青年过硬的骑射技术的部分:左右开弓,不差毫厘,仰射俯射,或动或静,箭无虚发。灵巧敏捷胜过猿猴,勇猛轻疾好似虎豹与蛟龙。
在场之人,都因悕雪的慷慨陈词为之一振,宴会上一阵沉默,堂下之人,大多数人都是文人,没有见过塞外扬沙的战场,哪怕是中原内乱,多数人都被家族保护着,恐怕难以感同身受。
然而,在边关长大的范铮听闻,脸上的表情立刻有了变化,只见他两眼发亮,容光焕发,而就连才疏学浅的金玉泽也听懂了这句诗,他停止了吃饭,闻声抬头,不禁对高堂之上这位瘦小的皇帝投去肃然起敬的目光。
“吾虽然也没有亲历过战争,但也被诗中‘游侠儿’这样国效力的英勇行为而深深地感动,吾没有他那般高超的武艺,但吾渴望开创大豫盛世的雄心壮志绝不会比他少,还望各位能助吾一臂之力。“
悕雪说完,再此端起了酒盏,当众饮下,以表决心。
悕雪选择这首诗,一方面是想借此让各位国学生们看到她的决心和意志,从而相应自己的号召,让他们愿意跟随自己。
另一方面,悕雪有意选择这种边塞题材,更是希望能引得军将之子的共鸣,只要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么今后,悕雪在自身安全方面也将多一重保障。
范铮听得心潮澎湃,待悕雪说完,他便第一个起身,端起酒盏,满腔激情地吟诵道: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说完就将酒一饮而尽。
这是《白马篇》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英雄若投身于战场,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境界。
范铮在这时,用诗句回应了悕雪的话,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悕雪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他坐下,然后对他说道:
“听说范公子骑射了得,想不到对诗赋也颇有研究,真是难得的将才,范公子久居凉州,想必对这样的心情更易感同身受,你能理解吾的心意,吾深感欣慰。“
一旁得金玉泽听到悕雪夸范铮“骑射了得“,心中不悦,他一时心急,也赶忙端起酒盏起身,说道:
”陛下,我……金玉泽自小在军营里长大,边关将士为守护故土安宁,各个都是赤诚一片,我……我也能理解陛下的心意,我会苦练技艺,成为……能……能助陛下一臂之力的人。“
说完,金玉泽也学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见故人来
悕雪不禁眯起了眼,按理,舞姬们应该只需要献舞,并没有伺候吃食的这一环节,悕雪觉得这是廷对之一的策宴,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宴会,不需要宫女伺候才将宫女们撤了下去,而且她也不明白,为什么男人吃饭还要女人伺候。
这时悕雪想到了负责这次策宴的司马昀,于是,她撇头朝他望去,只见司马昀眉开眼笑地望着前方,悕雪顺着司马昀的目光望去,发现他竟然一直看着那个朝堂上走来的女子。
悕雪心生不悦,司马昀是被这女子迷上了吗难道男人都这样
悕雪感到女子胭脂水粉的气味扑面而来,悕雪一转头,见那女子已经跪坐在她身旁,替她斟了一杯酒,悕雪不禁整个身子往后挪了一步,想跟那个女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那女子见悕雪这般防备,抬起头凑近悕雪,轻轻掀开面纱,一睹真容后,悕雪一惊,她再次定眼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姑娘,她终于认出了这浓妆艳抹下的容颜。
——时花楼杨媚娘!
杨媚娘很快地将面纱放了下去,就好似一切都没有发生一般,镇定自若地替悕雪布菜,小声说道:
“想不到小公子您居然贵为天子,那几日小女子有所冒犯,还望陛下恕罪。”杨媚娘语气诚恳,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戏虐和轻浮。
悕雪听闻更加慌乱,四下张望,这么能让别人知道她曾经在青楼住过的事情,悕雪没有说话,面露难色,杨媚娘似乎猜到了悕雪的心思,赶忙附耳轻声说道:
“陛下不用担心,那件事只有我们堂上四人知道,我还盼着您多多照顾我家阿昀呢,怎么会大肆张扬。”杨媚娘故作羞涩,掩面而笑,在外人看了,就像是两人只见说了什么男女情话后,女子撑不住面子,害羞了一般。
悕雪有些无奈,见她那般风情万种,胸前两团东西若隐若现,明明什么也没说,即使她是女子,悕雪竟然都跟着都忍不住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杨媚娘见悕雪面有羞涩,笑得更开心了,便将那酒盏朝悕雪推了推,笑语盈盈地说道:
“陛下已经成了陛下,是大豫的主人,可不能再当个孩子咯,您将来还要为大豫传宗接代呢。”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杨媚娘那上扬的语调惹得悕雪恼羞成怒,尤其是听到“传宗接代”这一个词,悕雪不禁浑身一震,她……她怎么可能传宗接代啊!哼!若是杨媚娘知道了她的身份,便会知道自己今日这番话有多么可笑吧。
悕雪不满地撇过头去,她忽然想起了司马霁,也不知他身在何方,再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这身衣冠,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
杨媚娘见悕雪面色突然变得凝重,觉得自己是不是又说错了什么话,而且见到悕雪迟迟不回答,杨媚娘有些慌乱,赶忙跟悕雪”邀功”似的说道:
“陛下,您对今日的歌舞可还满意,阿昀说宴会上不能缺少歌舞,他一下找不到现成的歌姬、舞姬,所以才来找我帮忙,我让姑娘们特意掩面而舞,定没有人认出来这就是时花楼的姑娘。”杨媚娘言语中带着稍许得意。
悕雪点点头,也算是肯定了杨媚娘的心思,她忽然想起宴会前,司马昀贴耳跟她说准备了不易醉的桂花酿和歌舞,这两样东西确实都帮了悕雪的大忙,而杨媚娘心思也算是细腻,悕雪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
“歌舞就算了,为何还要让她们伺候公子们膳食”悕雪瞥眼看着众国学生们,丝竹声犹在耳畔,堂下一派语笑喧阗的欢乐模样,悕雪不禁轻蹙起了眉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