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衣白
卢翊之和崔霖一样,同意已经在朝中为官,自愿回到国学生的身份,潜心于学问,期待新一轮的入室。
这几天,卢翊之还在为这次收回兵器的事情做最后的收尾,几乎没有时间
第一百一十章 第二次征程
雪这边,也是早早地起床,换好了衣服,带着司马澄、姜公公,曹公公以及宫人、禁军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国子学走去,雪此刻的心情就好像那日第一次入朝堂一样,如临大敌,砰砰直跳。
雪转过最后一个路口,还没到国子学,就已经看见国子学门口站了不少百姓,要举行廷对的消息并未昭告于众,然而,当雪她看到乌泱乌泱的百姓聚在这里时,雪的第一反不是疑惑,其实是心虚。
朝堂上,多少还大臣们隔了一段距离,自己紧张的时候,在宽袖下握拳之类的小动作都可以演示过去,但此刻,百姓们就这样近在眼前,雪生怕自己的一个眼神,一个举止的失误,就辜负了百姓们的一番好意。
一想到这里,雪的脚步便不自觉地放慢了下来。
等到雪一行人离国子学还有五十余步时,雪就听见了曹公公尖细的声音:
“皇上驾到“
刚刚还热热闹闹的国子学门口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百姓们纷纷转过头来,朝雪看过来。
雪也被曹公公吓了一跳,不由地抖了抖肩膀,往旁边挪了一步,而这一步又正好碰到她身边的司马澄,雪又赶忙挪回去,一抬头就撞上了司马澄的目光,两人四目相对。
雪的鹿眼忽闪忽闪,像极了一直受惊的小鹿,而司马澄的凤眸深邃,脸上平静如水,也不知道是将对雪的担心藏得极深,还是压根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虽然雪很快就回头去,并将刚刚的失误隐藏了起来,但雪刚刚那一瞬的表情,还是被司马澄捕捉到了。
“陛下,君子宜净试冷眼,不要被外物左右了心绪。”司马澄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对雪说道。
“嗯,吾知道。”奈何这里人多眼杂,雪也只能说到这里。
雪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时,耳边再一次传来了曹公公的声音,只听见他对后面的人说:
“禁军,都愣着干嘛呢还不去为陛下开道。”
雪侧目看了曹白仁一眼,曹公公赶忙弓着身子,恭顺地跟雪解释道:
“陛下,这些市井小民们都聚在这里,奴才是怕他们伤着陛下。”
“曹公公不愧是内侍省的大监,做起事来也真是细致。“雪语调上扬,也不知是在夸赞,还是在讽刺。
但雪觉得曹白仁的话有理,万一有人推搡,受罪的可是自己。
“让禁军去吧,记住不要对百姓们动手,开出一条道就好。“雪小声对曹白仁说道。
在离国子学还有二十余步的地方,禁军们一个接一个鱼贯而出,百姓们见军队过来,一下子失了笑容,连忙后退,然后很快就让出一条道来,等雪走近,百姓们仍旧神情严肃,偶尔对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说着什么。
雪一脸疑惑地走进国子学,忽然明白了什么,不禁对自己刚刚的决定而感到自责,或许百姓们因为战乱,对军队都产生了畏惧,哪怕她特意叮嘱,也改变不了百姓心中对于军队的印象。
于是雪暗自做了一个决定,改变就从明日开始吧。
进入国子学,雪看见主审官裴玄灵、荀廷、左如晦早已衣冠齐楚,领着众国学生,站在国子学的外院,司马和司马烈也已到场,都在恭候她这位君王了。
“参见陛下“众人高呼。
“起来吧!“雪说道。
国学生们都穿着国学服,这场景就像开学典礼那日一般,明明是一月前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的相似,但雪却觉得恍如隔世,或许变得只有她自己。
待国学生们散开,雪才发现国子学得外院中已经整整齐齐地摆好了蒲团和书案,书案上摆着笔墨,雪之前就有听说,司马昀前一日就从宫里借调了不少太监,事情做得很有成效,雪满意地点点头,撇头对站在众生中最边上得司马昀说道:
“昀公子这大鸿胪干得漂亮,吾非常满意。“
这时,司马昀从队伍中走出,上前一步拱手朝雪行礼,谦逊地说道:
“都是裴祭酒教导有方。“
雪听闻,见司马昀礼数和话语都如此得体,笑容溢于言
第一百一十章 第二次征程
雪这边,也是早早地起床,换好了衣服,带着司马澄、姜公公,曹公公以及宫人、禁军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国子学走去,雪此刻的心情就好像那日第一次入朝堂一样,如临大敌,砰砰直跳。
雪转过最后一个路口,还没到国子学,就已经看见国子学门口站了不少百姓,要举行廷对的消息并未昭告于众,然而,当雪她看到乌泱乌泱的百姓聚在这里时,雪的第一反不是疑惑,其实是心虚。
朝堂上,多少还大臣们隔了一段距离,自己紧张的时候,在宽袖下握拳之类的小动作都可以演示过去,但此刻,百姓们就这样近在眼前,雪生怕自己的一个眼神,一个举止的失误,就辜负了百姓们的一番好意。
一想到这里,雪的脚步便不自觉地放慢了下来。
等到雪一行人离国子学还有五十余步时,雪就听见了曹公公尖细的声音:
“皇上驾到“
刚刚还热热闹闹的国子学门口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百姓们纷纷转过头来,朝雪看过来。
雪也被曹公公吓了一跳,不由地抖了抖肩膀,往旁边挪了一步,而这一步又正好碰到她身边的司马澄,雪又赶忙挪回去,一抬头就撞上了司马澄的目光,两人四目相对。
雪的鹿眼忽闪忽闪,像极了一直受惊的小鹿,而司马澄的凤眸深邃,脸上平静如水,也不知道是将对雪的担心藏得极深,还是压根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虽然雪很快就回头去,并将刚刚的失误隐藏了起来,但雪刚刚那一瞬的表情,还是被司马澄捕捉到了。
“陛下,君子宜净试冷眼,不要被外物左右了心绪。”司马澄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对雪说道。
“嗯,吾知道。”奈何这里人多眼杂,雪也只能说到这里。
雪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时,耳边再一次传来了曹公公的声音,只听见他对后面的人说:
“禁军,都愣着干嘛呢还不去为陛下开道。”
雪侧目看了曹白仁一眼,曹公公赶忙弓着身子,恭顺地跟雪解释道:
“陛下,这些市井小民们都聚在这里,奴才是怕他们伤着陛下。”
“曹公公不愧是内侍省的大监,做起事来也真是细致。“雪语调上扬,也不知是在夸赞,还是在讽刺。
但雪觉得曹白仁的话有理,万一有人推搡,受罪的可是自己。
“让禁军去吧,记住不要对百姓们动手,开出一条道就好。“雪小声对曹白仁说道。
在离国子学还有二十余步的地方,禁军们一个接一个鱼贯而出,百姓们见军队过来,一下子失了笑容,连忙后退,然后很快就让出一条道来,等雪走近,百姓们仍旧神情严肃,偶尔对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说着什么。
雪一脸疑惑地走进国子学,忽然明白了什么,不禁对自己刚刚的决定而感到自责,或许百姓们因为战乱,对军队都产生了畏惧,哪怕她特意叮嘱,也改变不了百姓心中对于军队的印象。
于是雪暗自做了一个决定,改变就从明日开始吧。
进入国子学,雪看见主审官裴玄灵、荀廷、左如晦早已衣冠齐楚,领着众国学生,站在国子学的外院,司马和司马烈也已到场,都在恭候她这位君王了。
“参见陛下“众人高呼。
“起来吧!“雪说道。
国学生们都穿着国学服,这场景就像开学典礼那日一般,明明是一月前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的相似,但雪却觉得恍如隔世,或许变得只有她自己。
待国学生们散开,雪才发现国子学得外院中已经整整齐齐地摆好了蒲团和书案,书案上摆着笔墨,雪之前就有听说,司马昀前一日就从宫里借调了不少太监,事情做得很有成效,雪满意地点点头,撇头对站在众生中最边上得司马昀说道:
“昀公子这大鸿胪干得漂亮,吾非常满意。“
这时,司马昀从队伍中走出,上前一步拱手朝雪行礼,谦逊地说道:
“都是裴祭酒教导有方。“
雪听闻,见司马昀礼数和话语都如此得体,笑容溢于言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释“六府”之意
雪翻过试纸,只看到上面写着一句话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雪快速在脑海中回忆,试图想起关于这句话的一切,只见雪皱着眉头,双手环抱于胸前,似乎陷入了困境。
而这时,全场的注意力都逐渐聚集在了雪身上,见雪一筹莫展,司马澄面色如常,但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情绪,司马昀则是握紧了拳头,口中喃喃,好像是在为雪加油打气。
裴玄灵扫视全场,最后将目光落在雪身上,见雪犯难,他饶有兴趣地摸着胡须,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荀廷则是左看看右看看,目光在雪身上停留片刻又马上看到了别处,似乎并不在意雪的情况,左如晦一如既往地眉头紧皱,一副不让人亲近的样子。
司马和司马烈分坐在外院两侧,司马气定神闲,没有任何变化,司马烈看到雪的模样,不由得扬起了嘴角,眼神中带着戏虐的意思。
而这时,已经有几位国学生拿起了笔,准备书写了,姜公公见雪迟迟没有下笔,心急如焚,曹公公也时不时地探头,观察雪的动向,还不时瞥眼看其它的地方。
这道题出得有些难度,此话出自《尚书大禹谟》,裴玄灵特意截取了其中的一句,释经文,原本就不单纯是考察学生的阐述和理解,更是要考察学生对于经文典籍的熟悉程度,放眼望去,已经有几个学生开始抓耳挠腮了,估计是记不起完整的句子了。
雪虽然花了些时间,但是还是想起了句子的出处。
《尚书》相传是孔丘父在晚年,集中精力整理的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章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筛选,最终选出百篇,编纂成书,此书集孔丘父思想与真实史料于一体,被后人崇为儒家“五经”之一。
而这之中的《大禹谟》是记叙了大禹、伯益和
和舜谋划政事的远古史记。大禹是舜的臣子,他以治理洪水建立大功,后人尊称为大禹。谟,谋。本篇首段记叙了大禹、伯益和舜谋划政事,所以叫《大禹谟》。
司马澄也看到了题目,他一直看着雪,只见雪口中开始念念有词,手也跟着上下摆动,司马澄便知道了,雪想起了。
之前,司马澄每晚陪雪读书,一遇到要背诵的经文,雪就开始犯难,最后为了排挤背诵的枯燥,她就会起身,在书房踱步,而且手上也时不时地带着一些手势,这篇雪背过,司马澄有印象。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雪一字不落地默念完了全文。
题中的“水、火、金、木、土、谷“意思是”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断割,木能兴作,土能生殖,谷能养育“,这六样东西被称为”六府“,是天地大自然用来养育万物生灵的。
而这前面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则是说圣人之德就体现在处理好政务,把”六府“都安排好了,那就叫“惟修”,就能把人民养好。
雪渐渐理清了思路,也终于舒展开了眉头,露出淡淡的笑容,开始研磨。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释“六府”之意
雪翻过试纸,只看到上面写着一句话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雪快速在脑海中回忆,试图想起关于这句话的一切,只见雪皱着眉头,双手环抱于胸前,似乎陷入了困境。
而这时,全场的注意力都逐渐聚集在了雪身上,见雪一筹莫展,司马澄面色如常,但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情绪,司马昀则是握紧了拳头,口中喃喃,好像是在为雪加油打气。
裴玄灵扫视全场,最后将目光落在雪身上,见雪犯难,他饶有兴趣地摸着胡须,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荀廷则是左看看右看看,目光在雪身上停留片刻又马上看到了别处,似乎并不在意雪的情况,左如晦一如既往地眉头紧皱,一副不让人亲近的样子。
司马和司马烈分坐在外院两侧,司马气定神闲,没有任何变化,司马烈看到雪的模样,不由得扬起了嘴角,眼神中带着戏虐的意思。
而这时,已经有几位国学生拿起了笔,准备书写了,姜公公见雪迟迟没有下笔,心急如焚,曹公公也时不时地探头,观察雪的动向,还不时瞥眼看其它的地方。
这道题出得有些难度,此话出自《尚书大禹谟》,裴玄灵特意截取了其中的一句,释经文,原本就不单纯是考察学生的阐述和理解,更是要考察学生对于经文典籍的熟悉程度,放眼望去,已经有几个学生开始抓耳挠腮了,估计是记不起完整的句子了。
雪虽然花了些时间,但是还是想起了句子的出处。
《尚书》相传是孔丘父在晚年,集中精力整理的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章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筛选,最终选出百篇,编纂成书,此书集孔丘父思想与真实史料于一体,被后人崇为儒家“五经”之一。
而这之中的《大禹谟》是记叙了大禹、伯益和
和舜谋划政事的远古史记。大禹是舜的臣子,他以治理洪水建立大功,后人尊称为大禹。谟,谋。本篇首段记叙了大禹、伯益和舜谋划政事,所以叫《大禹谟》。
司马澄也看到了题目,他一直看着雪,只见雪口中开始念念有词,手也跟着上下摆动,司马澄便知道了,雪想起了。
之前,司马澄每晚陪雪读书,一遇到要背诵的经文,雪就开始犯难,最后为了排挤背诵的枯燥,她就会起身,在书房踱步,而且手上也时不时地带着一些手势,这篇雪背过,司马澄有印象。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雪一字不落地默念完了全文。
题中的“水、火、金、木、土、谷“意思是”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断割,木能兴作,土能生殖,谷能养育“,这六样东西被称为”六府“,是天地大自然用来养育万物生灵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