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但是他们都觉得白赉光这人做事实在不太靠谱,既没有多少才能,又好吹牛皮,坑蒙拐骗倒是有一手,而节度使府下,现在可是成立了个御史司,由裴宣这号杀神坐镇其中,对官吏的考察很是严格。

    故而吴典恩、应伯爵他们都担心若是引荐了这白赉光后,他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不说,若是被御史司给揪出了什么,还要牵连到他们。

    因此这么久以来,吴典恩他们都没帮这白赉光谋个好差事,依旧这么厮混着。

    今天是李庆有双二女抓周的日子,宴请了不少人一起前来热闹,白赉光便主动凑了过来,现在终于是被他抓住了机会与李庆说话。

    这白赉光在向李庆拉了一会关系后,便吐露出了想李庆给他份差事做的意愿,李庆笑道“你既是有心做事,不妨明天便去吏政司的衙门投柬自荐,到时自然会有人对你靠校一番。”

    这完全是不偏不倚的说辞,节度使府现在有四大实权最重的衙门,分别是御史司、吏政司、军务司和民政司。

    御史司主管监察,定期派人巡视地方,由一向铁面无私的裴宣担任主官,民政司主管民政、后勤事宜,主官当然便是蒋敬了,而军务司则是统管节度使府下边的数万精兵,基本都是由李庆在亲力亲为的处理各种事情,并没有设立主官。

    毕竟在这乱世,兵权是安身立命的最大依仗,就算是再亲近的人,也是不能托付出去的。

    现在这军务司设立了个类似“参谋部”、“军机处”的下属衙门,许贯中、朱武、张宗周、蒋敬、王鹤等人都是那衙门的一员,遇到战时才会发挥作用,闲暇时不过是帮李庆打些下手罢了。

    而那吏政司主要的职责则是安排人员职司,掌管官吏的升迁贬谪,主官是许贯中,许贯中此人在李庆阵营里,当然算是权力极大的一号人物,但他却洁身自好,从不结党营私,基本上每次从国公府或节度使府离开后,许贯中便吩咐家人紧闭门户,除非是李庆有请,不然就绝不出来参与别人的宴席。

    就如上个月史文恭娶一个益都的大家闺秀为娘子,也派人送了请帖给许贯中,那时他先打听到李庆因临时有事去不了,便也不去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庆才会把这十分要紧的吏政司交给了许贯中来管理。

    节度使府除了上述四大衙门外,还有一些权力稍小些,却也完全独立开来,直属于李庆的小衙门。

    其中就有一个叫做“锦衣卫”的衙门,“头儿”是锦衣卫指挥使时迁,对外收集、刺探军情、策反敌将,对内则侦察官吏将帅。

    不过这衙门与后世明朝的锦衣卫不同,只有在李庆的许可下,才能逮捕人,而在逮捕了官吏后,也并没有审讯的权力,得转交给御史司来审问。

    故而现在大部分的官吏将帅,打心底里厌恶、惧怕的还只是御史司的人,却非这锦衣卫。

    不过锦衣卫的地位却有些特殊,其实也无形中在与御史司在竞争并互相监督。

    除了锦衣卫,独立于各司个卫之外的,还有匠造营,有三大主官凌振、孟康、韩宾(当初在新平寨时的韩铁匠)。

    匠造营每年都有独立的财政拨款,凌振、孟康和韩铁匠一旦有了什么研究进展,都是直接可以向李庆通报的……将话说回来,吏政司由于有许贯中在主持事物,向来也是不偏不倚的,现在任何的人,都可以去吏政司的衙门投书自荐,谋求差事。

    但不管你是自荐的,还是经由别人举荐来的,都需要通过几轮考核,择才任用。

    那些毫无才能的人,主动前去自荐,最后什么差事都没捞着也是常有的事。

    但白赉光却想“我可是鲁国公的发小,又是他亲自推荐来的,哪有不通过的道理

    于是第二天,白赉光便兴高采烈的去了那吏政司衙门,谁知只到了第二轮考核时,他便被人请了出去,就算说了再多句的他年轻时与李庆的关系,也是没用。

    因为吏政司上下都知道,李庆从不任人唯亲,那些与国公府私交很亲的人,或许能从他那里讨要到一笔不少的银钱,若是没才能的话,便别想从吏政司这里获得一官半职。

    白赉光于是就这么碰了个灰头土脸,心中暗自怨愤不已,想这李庆现在麾下有着十一个州府的地盘,共有五十二个县,从节度使府到各地州府,再到各县的县衙,官职空缺何其的多

    他白赉光怎么说也是李庆的发小、帮闲,给个差事做就那么的难吗

    白赉光哪知道,李庆给他个差事做确实不难,但这种任人唯亲的例子却是万万不能开,一旦有了特例,上行下效,再想维持现在相对清明的山东官场可就难了。

    愤愤不平的白赉光第二天便离开了这瑕县,一路往南而行,到徐州投奔正在王复手下做事的云理守和孙寡嘴去了。

    这两人也是早就跟李庆交恶了,目前正在王复那边混得风生水起,不知有多自在,他白赉光真是瞎了眼,才会跑来这里求李庆谋取差事!白赉光此时正一肚子的怨气,打算也去徐州混出个人样来,却不知在不久的将来,这徐州也会为李庆所得……




第450章 王庆之势
    四月中旬,神州大地一派的生机勃勃,李庆已在筹备着南征江南的事宜,到了此时,天下的形势又发生了些许变化,童贯依旧集结重兵攻打那润州的治所丹徒城,吕师囊凭着这座孤城抵挡了童贯的十万大军大半年之久,此时也已是名震天下。

    不过现在李庆得到的情报,却是丹徒城多有破败,城内还爆发过叛乱,虽几时平定,却也伤了元气。

    故而现在的丹徒城,总给人一种已是强弩之末的感觉。

    而且童贯还时常派猛将韩世忠统率数千骑兵四处突袭,斩获颇丰,极大的打击了方腊军的士气。

    说起这韩世忠,李庆听人描述他的外貌后,倒是觉得此人颇像是他曾经的一位故人。

    那年李庆入东京解救“林娘子”,路过陈桥镇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因生病而受人欺辱的大汉,那大汉自称是韩五,李庆不仅帮他解了围,还给了他银子治病,使得这韩五感激涕零,还说要誓死追随李庆左右。

    后来,李庆与縻貹、焦挺进了东京城,韩五则留在陈桥镇养病,并约好了在大相国寺相见,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李庆去到东京的当晚,便在樊楼一脚踢得那高衙内的蛋碎了一地,那时情况紧急,第二天李庆便接到林娘子一行离开了东京,根本来不及去与韩五会面。

    韩五养好病后,去了大相国寺寻李庆,又哪还找得到人

    恰好那时韩五遇到了个老乡,于是就一起返回了老家延安府,去西军那里从军杀敌了……总之,现在江南那边的局势,已是完全倒向了童贯那边,那方腊这些时日,除了派出他三弟“三大王”方貌前去常州外堵截韩世忠外,还做了什么

    方腊并非一直在杭州按兵不动,他派出了手下的大将方七佛,领兵六万余人,去攻打秀州。

    方七佛乃方腊的结义兄弟,又是同村同族,故而甚得方腊的信任,兼且此人允文允武,绰号叫“八大王”。

    与方七佛一起统兵的,还有军师娄敏中,猛将石宝、厉天润等,可以说,方腊现在把所以的精兵强将都派出去攻打这秀州了!因为这秀州与杭州、苏州、湖州三地都接壤,东边是大海,西边是苏州和湖州,南边就是杭州,都是极为要紧的地方。

    因这这地利,当初方腊图谋造反时,这秀州当然也是重中之重,一开始也确实把秀州的治所嘉兴给夺了去,甚至将知府都杀了谁知嘉兴还没攻占多久,秀州原来的统军将领王子武却突然率众反叛,重新夺回了嘉兴城。

    这王子武是当地大族出身,又很有军事才能,自从夺下秀州后,便一直固守至今。

    这就让方腊十分的难受了,就算是不提别的,江南大部分的盐场,可是都集中在这秀州,比如著名的袁部盐场、浦东盐场、芦沥盐场等等。

    此前方腊都是派一两万人去攻打那里,现在索性尽起兵马,誓要拿下秀州来,他打算安定了这秀州后,再派兵去支援吕师囊。

    可惜的是,二月份的时候方七佛便统率六万大军出发了,至今仍是没有把秀州打下来。

    故而此时的江南,便形成了一副颇为诡异的局面北边是朝廷的十万大军,久攻方腊的丹徒城不下,南边则是方腊的六万大军,也久攻朝廷的城池不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庆点了徐宁为主帅,统兵六千到了沂州的治所临沂县,打算再过一两个月,便借道淮南,前往江南。

    出了徐宁外,李庆还打算让朱武为军师随行,又点了李俊、苏定、史进、郝思文为副将。

    之所以叫上李俊,是因为他原本就是扬子江上长大的人,熟悉江南风物,而且江南多河流,少不得便有需要用到李俊那一身本事的时候,张顺当初也去过江南,不过他现在正于登州组建水师,日夜加紧训练,根本走不开,不然也跟着一起去了。

    除却江南外,别的地方现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便是王庆,去年他还只占了三四州的地盘,如今也如李庆一般,实力滚雪球似的膨胀了数倍!除了那房州和襄州外,王庆现在还攻占了随州、唐州、均州、光化军、邓州、蔡州、汝州等州府,已是全取了淮西之地。

    其中汝州的北边就是西京洛阳所在的河南府,而蔡州往北过了陈州就是那京畿开封府了!起初,朝廷的目光只放在宋江身上,偶尔只关注一下田虎与河北群盗,近来更是把精力全都放在了江南方腊那边,对于王庆这贼子,朝廷就根本从未重视过,而且淮西的官兵,比山东、河北等地的更是多有不足,多的是粮饷不足,兵失操练,兵不畏将,将不知兵。

    王庆与他麾下的头领,于是都渐渐琢磨出了一套对付官兵的办法,但凡对敌时,必先把声张得十分凶猛,使士卒寒心,百姓丧胆;及至临阵对敌时,早吓得将军怯懦,军士馁弱。

    王庆等贼众,都拼命性命杀来,官军如何抵挡得住,故而无不所向披靡,屡屡得胜,被他越弄得大了。

    现在王庆的麾下,地盘一点都不比李庆小,更聚集了十五万兵马,声势极大,还扬言要打去东京生擒了皇帝赵佶。

    以前王庆声势还小的时候,朝廷上的诸公还能隐瞒一下赵佶,现在却是无论如何也瞒不下去了。

    赵佶这才大惊失色,忙派了人前去招安他,打算封他为楚国公兼襄州节度使。

    谁知王庆现在却已是王庆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向属下亲信言道“孤乃天授之楚王,何须这伪天子册封之小小国公”

    说着便让人挖去了乃宣旨宦官的鼻子,乱棍打了出去。

    朝廷这张虎皮,现在还真有人满是不屑,这事传回东京后,朝廷的官吏自是又惊又怒,但一时间却也拿那王庆毫无办法,只能是增强了陈州与河南府的兵力,严防死守,以待童贯平定江南回来……



第4谁51章 谁主关中
    正是因为淮西的王庆现在闹得这么大,攻灭慕容彦达、几乎已全取山东的李庆才会没引起太恶劣的后果。

    那慕容彦达可是当朝贵妃的亲兄弟,当他被李庆所杀的消息传回东京时,自是一片轰动。

    那慕容贵妃当即便哭哭啼啼的去见了天子赵佶,要他发兵去山东讨伐李庆,为他哥哥报仇。

    可是那时却是刚好传来了淮西王庆作乱十余州,威胁京畿的消息,东京朝廷哪敢在方腊未平,王庆威胁未除的情况下,又发兵去打山东的李庆

    毕竟再怎么说,李庆也是恭顺的接了朝廷的敕封,并答应了会发兵去打方腊的。

    而且现在正是因为有李庆的牵制,曹州一带的宋江才如坐针毡,不敢乱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慕容贵妃哀求之事最后便这么不了了之,连训斥的声音都没有,反而百般的示好李庆。

    以前这慕容贵妃内有天子的恩宠,外有族亲慕容彦达作为应援,故而权势极大,现在她却平白断了一臂,权势便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一日不如一日了。

    对于这种变化,向来与慕容贵妃不对付的东宫众官吏,自是最欢喜不过了,其中,又属那尚书左丞李邦彦最为高兴,当初可是他力排众议,要去与李庆牵上线的!不过李邦彦还没高兴多久,便听闻太师府、太尉府也都纷纷派了人去山东结交李庆……这种朝廷大员派来结交的使者,自从李庆攻灭慕容彦达后,就从未断绝过。

    这些人以前都是李庆见上一面都难的,现在却全都腆着脸主动派了人过来。

    不过现在,李庆却是再也用不上他们了,鲁国公、齐州节度使这个爵位、官位,已足够让他名正言顺的统治山东之地。

    故而从头到尾也只是随便见了一面,便漠然的离开了,根本没与之深谈。

    再说河北与河东现在的局势,那郑抚现在也已是实力大增,往南夺下了凌州、高唐州和开德府,往西夺下了临近太行山的相州、磁州、刑州、安利军等地,也有约十个州府的地盘。

    其中,安利军再往西去便是河东的卫州了,那里现在已是为田虎所有,故而郑抚现在的地盘已是与田虎接触上了,双方还交战了数场,谁也没讨着便宜。

    这卫州其实已是在黄河边上,再往西的怀州,便是古河内郡,现在同样被田虎夺了去。

    从卫州渡河往南,便可至开封府,从怀州渡河往南,就可去西京河南府。

    不过田虎现在也不敢冒然渡河南下,除了东边的郑抚实力强劲外,北边太原府的河东节度使李援,现在更是他的生死大敌。

    那李援除了此前已牢牢把控的太原府与汾州外,还向东占领了石州、隰(x、二声)州、往北还不费一兵一卒,便让代州、丰州、府州、宁化军等一些列边陲军州降服了他。

    其中,府谷城外的刘家川渡,却是一个从河东去往关中的黄河重要渡口。

    关中之地,“阻山带河”。

    黄河自青海发源,经西凉、河套,流经关中的时候,刚好凸出为一个“几”字形,把关中大部分的地方包裹其中,随后,沿着关中与腹内的交界地带南下,经河南,滚滚东去。

    别的地段暂且不说,只说黄河流经关中与腹内边界的地段,全长千余里,两岸山峦重叠,谷道弯曲狭窄,滩多水急,航运困难。

    沿岸最为重要、且又可为军事通道的渡口,府谷城外的刘家川渡可谓是自北而南的头一个,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从这个渡口,可西入河东,也可北上塞外。

    反过来,不论是从塞外出军、抑或是从河东出军,也都可以经此渡口进入关中。

    李援现在便派了手下大将关胜、宣赞,重兵集结在这府谷城中,命民夫日夜修缮刘家川渡口,并起造渡河的大船。

    这位河东节度使如此做派,自然不是要北伐塞外,而是想效仿唐朝的李渊,去夺那关中龙兴之地。

    隋末之时,唐朝太祖李渊,便是从太原起兵,奔袭千里夺了关中,这才获得了定鼎天下的资本。

    现在这李媛不仅要相仿李渊,还自称是唐朝宗室之后,乃太宗李世民的多少多少世重孙,并自封为了唐国公。

    其实这李媛世代生活在江南,虽然是姓李,却根本与唐朝的宗室八竿子打不着,但普通百姓,又会能明辨出其中的真假呢

    总之,现在的李援,已是打定主意,要从刘家川渡口入关中了。

    不过当初李渊进军关中的路线,却明显与他是不一样的。
1...139140141142143...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