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此时众百姓望向的那个老者,无疑便是后一类人,

    此老当即跪拜道:“原来是新平寨的仁义之师,小老儿拜见知寨!”

    显然,这老者也是听闻过新平寨的名声,故而顿时激动无比,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是安定下来。

    于是这些百姓,满脸惊恐而来,却是欢天喜地而回,凑来的酒食与妇人,自然也是可以全部带回去了。

    那几个浓妆艳抹的妇人在回去时,倒是有几个不停的转过头来看向李庆,

    此等英勇神武又手握大权的人物,若是能与之睡上一觉,倒也不是什么苦差事,

    可惜的是,李庆却没再逗留片刻,白瞎了那些抛来的媚眼……

    ……

    回到独龙城后,李庆依旧是每天不得空闲,处理着各种事情,继续蛰伏起来,努力积攒着实力。

    这一日,李庆再次领兵离开了独龙城,

    不过这一次却不是与敌人交战,只是例行负重拉练而已,最终的目的地便是远处的那座独龙山,

    闲暇时每隔七天,士兵必然要出城去负重拉练一趟,目的是为了练习长途奔袭的能力。

    战无常形,若是能保持高机动性,无疑便能创造出许多战机,故而锻炼出长途奔袭的能力十分重要。

    要是等到需要用时,方才来练,可就来不及了。

    这独龙山算是座大山,看着虽近,却是典型的“看山跑死马”,步行至少要半天才能走到,李庆也没怎么去过。

    那独龙山中多走兽,正好在拉练之余,组织士兵打猎寻些野味,又能训练士兵的配合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日暮时分,李庆领着士兵从独龙山返回,入城时顿时引起了一片轰动。

    他们入山一趟,收获颇丰,除了獐子兔子野鸡这类小型野味,还有几头大野猪,

    大型野猪有着锋利的獠牙,冲起来所具备的战斗力有时甚至比老虎还有可怕,李庆他们却一下猎了四五头。

    此外,还有数头活着的野鹿,十分好看,惹得小娃而惊喜的大叫不已。

    到了军寨火房后,




第273章 梁山之败
    第273章 梁山之败

    梁山兵马先后分成五批下山,雷横领一千五百兵马打头阵,先在平山旷野之处列成阵势,为的便是待敌人到来后,以为他们人少而立即上前交战,

    官兵劳师远来,必是颇为疲惫,若不及休息便立即交战,梁山便能占得优势

    不多时后,果然远远的望见官军到来,是先锋“百胜将”韩滔所部,中军呼延灼与后军彭玘的军队还远在后头,

    这韩滔却早受了呼延灼之令,当下领兵扎下寨栅,却没中梁山的诡计,当天只顾修营造饭,命士兵歇息,任凭那雷横如何呐喊寻衅,也根本没有理会。

    次日天晓后,两军这才对阵,三通画鼓,出到阵前,

    各自叫骂过后,雷横吾起兵器,直取韩滔,韩滔则挺槊跃马,来战雷横,

    这雷横的力道与朱仝相若,远胜韩滔一筹,故而两个斗到四五十个合后,韩滔便已力怯,只待要走,背后中军主将呼延灼刚好已到。

    呼延灼见韩滔战雷横不下,便从中军舞起双鞭,纵坐下那匹御赐踢雪乌骓,跑哮嘶喊,来到阵前。

    雷横见了,却不与这呼延灼厮杀,把军马从左边踅向山坡后去,自有“豹子头”林冲领军杀来,挺起蛇矛,直奔呼延灼而去。

    呼延灼只好与林冲厮杀起来,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斗到六七十回合之上,仍不分胜败。

    这时,“小李广”花荣也已领军杀了出来,于阵门下大叫道:“林将军少歇,看我擒捉这厮!”

    林冲听后,拨转马便走,沿着雷横刚才离开的路线转入山坡后去了,

    呼延灼因见林冲武艺高强,追之无益,便返回了本阵。

    这时,呼延灼的后军已到,“天目将”彭玘横着那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骑著五明千里黄花马,出阵大骂花荣道:

    “反国逆贼,何足为道!与吾并个输赢!”

    花荣大怒,也不答话,便与彭玘交战起来。

    两个战二十余合,呼延灼看看彭玘力怯,便纵马舞鞭,直奔花荣,不过才斗了一会,梁山那边又杀出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赤发鬼”刘唐。

    呼延灼算是看明白了,梁山这分明是想用车轮战来耗费他们的精力。

    原本领兵出发时,他根本没将这梁山放在心上过,

    若是一直如此心态,或许就算发现了梁山的诡计,也不会太在意,

    一群土鸡瓦狗,就算轮番上阵,又如何伤得了山中猛虎

    不过进入山东地界后,得了神秘客奉上的梁山详细情报,看过后心里不由的暗惊,

    梁山虽是贼寇,却非乌合之众,有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负责日常训练,绝非只知一哄而上的流民军和普通山贼可比。

    而宋江吴用虽无大谋,诡计却是不缺,阴起人来防不胜防,

    此外,花荣、雷横、刘唐等人,都是武力不俗,不可小觑……

    因此呼延灼此时便以稳重为上,立即鸣金收兵,与彭玘归了本阵,严阵以待,再不与梁山斗将。

    水泊芦苇丛中,暗藏大量后续兵马的晁盖、宋江一行,见呼延灼竟突然收了兵,后续计划再施展不开,顿时有些无可奈何。

    原本按他们的打算,后面再分出两股人马与之纠缠后,便率其余兵马趁其稍有疲惫时全部杀出,必能瞬间占据上风。

    而若是斗将期间,能生擒斩杀掉他一两个将领,就更好了。

    谁知呼延灼这厮竟似是看出了什么来,立即归阵不打了!

    晁盖与宋江、吴用等商议过后,便把鞭梢一指,与众头领引了大小军士一并掩杀而出去,



第274章 汤隆献计
    第274章 汤隆献计

    梁山聚义厅中,晁盖、宋江与众人商议着如何破呼延灼的连环马,

    这连环马实在是太过厉害,若不能解决掉,梁山说什么也打不赢这伙官兵!

    然而众人却都是一筹莫展,就连军师吴用,也是眉头大皱,没有了半句言语。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喊道:

    “俺有办法!”

    众人先是大喜,但随即看清说这话的是“黑旋风”李逵后,却又都摇头不已,

    戴宗呵斥到:“铁牛!休要在这里胡言乱语!”

    李逵道:

    “俺几时胡言乱语了,各位哥哥请听我说,前些天俺下山喝酒时,撞见了一个名叫‘金钱豹子’汤隆的人,说也有意上山前来聚义,

    俺答应了他要引荐他上山,但后来喝多了酒把这事忘了,刚才他听闻咱被呼延灼的连环马给大败,便说有办法破这连环马!”

    宋江听后大喜,

    “你这铁牛,既有这等好汉,还不快引进聚义厅来”

    李逵听后,大跨步走了出去,不多时后便领着个大汉走了过来,

    此大汉正是那“金钱豹子”汤隆,祖籍延安府人士,父亲原是当地的知寨官,后来败落了,因为擅长打铁,便在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听用。

    但后来汤隆因为贪赌,将铁匠房中的本钱都输了去,因此流落在江湖上,又因他浑身多有麻点,因此得了金钱豹子的名号。

    这汤隆进得聚义厅来,与晁盖、宋江等头领见过后,众人便问他又何妙计能破连环马。

    汤隆正想以此作为晋升之资,自是没有任何隐瞒,说道:

    “小可祖上以打造军器为生,知道先朝便曾有人用这‘连环甲马’取胜。破这阵时,须用‘钩镰枪’才可。

    那钩镰枪我自有祖传画样在此,若要打造,便可下手。

    只是小可虽是会打,却不会使。若要会使的人,除非是我那个姑舅哥哥,才会使这钩镰枪法,

    全天下也只有他一个教头会使,这时他家的祖传习学,不教外人。或是马上,或是步行,都是法则,使动起来,端的是神出鬼没!”

    说言未了,林冲便问道:“你这位姑舅哥哥,莫不是现做金枪班教师的徐宁”

    汤隆应道:“正是此人。”

    林冲道:“你不说起,我也忘了。这徐宁的‘金枪法’,‘钩镰枪法’,端的是天下独步。在京师时与我相会,较量武艺,彼此相敬。”

    众人听林冲也如此说,便知这汤隆没有说大话,因此心里都是大喜,

    宋江问道:“只是如何才能够得这徐宁上山来”

    汤隆道:“徐宁祖传一件宝贝,世上无双无对,乃是镇家之宝。

    小可当年曾随先父往东京视探姑母时,有幸看过几眼,

    那是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这一副金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剑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唤做‘赛唐猊’。多有贵公子要求一见,却不肯与人看。

    这副甲是他的性命,不用时便用一个皮匣子盛着,直挂在卧房梁上。若是先对付得他这副甲来时,不由他不到这里。”

    徐宁虽是这汤隆的姑舅,但汤隆此时算计起他来,却丝毫都不显心软,

    他也不想想,徐宁家里世代为武官,生平的心愿便是光耀门楣,若不得已来梁山从了贼,该是多大的打击。

    汤隆这个亲人都不为徐宁考虑,此时一心破呼延灼的梁山众人,自是除了大喜外,再无其他表情。

    不过宋江又道:“只是咱兄弟中,却没有能飞檐走壁的,不知该派谁去做成这件大事”

    石秀与杨雄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心里都在想:

    “若是有‘鼓上蚤’时迁在这里,定能轻易完成此事,可惜时迁却在新平寨跟了李庆那厮做事……”

    这时,郑天寿、侯健、李立三人一同出列道:“小弟愿往!”

    &nbs



第275章 徐宁的心思
    第275章 徐宁的心思

    东京城,

    且说时迁与张三李四几个离了独龙城后,身边藏了暗器等诸船行头,在路迤逦来到东京附近,先投了个客店安下了,

    次日,三人才踅进城来,寻问金枪班教师徐宁的家。

    所幸徐宁在三教九流人名声很大,问了问人后,便有人指点他们道:

    “入得班门里,靠东第五家黑角子门便是。”

    时迁他们转入班门里,先看了前门,次后踅来相了后门,见是一带高墙,墙里望见两间小巧楼屋,侧首是一根戗(qiang,四声)柱。

    时迁看了一回,又去街坊问道:“徐教师在家里么”

    人应道:“直到晚方归家,五更便去内里随班。”

    时迁叫了相扰,与李四离开后,让张三去敲了敲门,

    不久后,有丫鬟开门探出脑袋来问是何事,

    张三拿出了李庆的书信来,给了丫鬟,说是徐教师相熟之人的要丫鬟无比送给徐宁亲启,

    丫鬟拿了书信,进屋去交给了徐宁妻子汤氏,

    汤氏是个遵守妇道之人,只将那书信收好,不曾偷看。

    时迁与张三李四先到城里买了些晚饭吃了,让张三与李四二人自回客栈住下,他自己又踅到徐宁家左右观察形势,见没有一个好安身藏匿的地方。

    按照李庆交待时迁的,需要看徐宁得信后如何反应,故而时迁想进去偷听一二。

    眼看这天色就要黑了,时迁便匆匆入了班门里面去。

    是夜,乃寒冬天色,却无月光。

    时迁搂了楼衣服,看见旁边的土地庙后有一株大柏树,便把两只腿夹定,一节节爬将树头顶上去,

    不多时后,一阵马踏声传来,时迁于树上张望时,见是一个英姿不俗的汉子,骑马来到了徐宁家门口,丫鬟与主母汤氏出来迎接,

    这个汉子,自然定是那徐宁无疑。

    只见班里两个人提着灯笼出来关门,把一把锁锁了,各自归家去了。

    东京城虽是不实行宵禁,但这里住的都是禁军军官,故而不同于别处。

    过了不知多久,只见云寒星斗无光,露散霜花渐白。

    时迁见班里四下静悄悄的,便从土地庙的树上溜将下来,踅到徐宁后门边,从墙上下来,不费半点气力,便爬了过去,

    看里面时,是个小小院子。

    时迁伏在厨舴外张时,见厨舴下灯明,两个丫环自收拾未了。

    时迁从戗柱上盘到博风板边,伏做一块,张望那楼上时,见那金枪手徐宁和娘子汤氏对坐炉边向火,怀里抱着一个六七岁孩儿。

    时迁看那卧房里时,见梁上困然有个大皮匣拴在上面;房门口挂着一副弓箭,一口腰刀;衣架上挂着各色衣服;

    只听汤氏将书信拿了出来道:

    “下午时分有人送来的,说是你一个相熟之人托他送的信。”

    徐宁拆开信看了,见是张教师写的,

    在这信上,张教师叙旧之后,便再次力邀徐宁去山东闯荡,还细数了李庆最近的种种威风事迹,言词十分恳切。
1...7576777879...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