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徐宁看后,紧握着这封书信,看着火炉怔怔出神,许久没有说话。

    当初在东京城外遇到李庆时,徐宁与他一番交谈,虽说是谈吐不俗,但也仅此而已,

    那时的李庆,毕竟只是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而已,

    而那时的徐宁,再怎么说也是个在御前听用的金枪班教师,早就于江湖中闻名。

    谁曾想将近一年过去了,他的身份没有半点变化,每天都重复着与昨日一样的差事,

    虽然偶尔能看见天颜,奈何天子却从未正眼看过人群之中的他,

    徐宁觉得,或许再过十年,他便会这么碌碌无为的退下来,只能把光耀门楣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年仅六岁的孩儿身上了。

    &n




第276章 诸事皆定
    第276章 诸事皆定

    徐宁与他娘子的室内低语,全都被此时的梁山君子时迁给听了去,顿时让他感到有些犯难了,

    徐宁说他想去新平寨看看,那他还要不要偷那金甲啊,

    按照李庆的吩咐,徐宁若是去新平寨,那他就不偷了,

    但徐宁现在虽是要去新平寨,但只是“去看看”而已,并未决定是否留下。

    时迁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不偷了,

    若到时徐宁最终决定留在新平寨,他却把人传家宝给偷了,这以后还如何相处

    这时,只见屋内有丫鬟将小公子抱去别屋睡了,徐宁夫妇也上了床,一阵悉悉率率,时迁也不好再看下去,

    他当即沿路返回了土地庙,随便找了个地方凑合了一夜。

    第二天,时迁会合了张三李四后,便往甲仗库走去,

    时迁虽是第一次来东京,但张三、李四却自小在这东京城长大,对各处都熟路得很,也不需问人,很快便来到了那甲仗库。

    这时找人询问过后,再赏了些碎银出去,便有人将那凌振带了出来,

    时迁等人见这凌振身形魁梧,两手孔武有力,果然不似俗人!

    他当即上前拱手道:“我乃山东来的客商,有事找好汉商议,不知可否随我到附近客栈小叙”

    凌振有些狐疑的看了看他们三人,说道:

    “我此时正当值,如何走得脱身你们有什么事就在此处但说无妨。”

    时迁明白这凌振是对自己心怀戒备,因此没有勉强,表明了来意,

    “我是‘鼓上蚤’时迁,现添为东平府新平寨正牌军,我家知寨听闻了你的名声,特意让我来此邀你到咱新平寨做事,

    如若有意,这五百两可做安家费用。”

    凌振只觉得自己是如在梦中一般,

    世上怎会有人,开口便出五百两安家费请他效力

    凌振虽在江湖上略有薄名,但在这官场上,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炮手而已,谁会拿他当回事

    五百两,以他每月一两多还不一定拿得全的俸禄,要多少年才赚得到

    说实话,凌振不是那种贪财的人,但从此事之中,他却看到了一种叫做了“重视”的东西,故而心情一时间难以平静。

    不过他为人向来谨慎,故而又问了时迁一堆问题,确认了他确实不是什么骗子,确实是军官身份,

    不过就算如此,凌振还是没有一口答应下来,只是说要回家询问过父母高堂的意见,才可以给时迁答复。

    这也是应该的,时迁便于他约定了再次见面的时间与地方,这才领着张三、李四离开。

    接下来倒是空暇了,张三李四两个难得会东京一趟,便趁这机会回了大相国寺东门外的菜园,与当初那些相熟的泼皮见了一面。

    一年未见,张三李四无论是穿着谈吐,还是身上散发出的气势,都已然是大变样,

    但那些相熟的泼皮,却依旧跟以前没什么区别,还是每天在街道上厮混,偷鸡摸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因此张三李四也愈发的觉得,当初他二人选择随李庆离开到山东闯荡,真是自己这辈子做过的最明智决定!

    “张哥,李哥,您两个算是混出头了,能拉咱兄弟一把吗”

    众泼皮都一脸艳羡而又满怀期待的询问道。

    张三李四都笑了:

    “你们若肯虽咱一起去新平寨,知寨自是不会拒绝,只是就怕你们受不了咱那边的诸多约束。”

    “都有那些约束”

    众泼皮问道。

    张三给他们一一细数道:

    “首先一条便是要严格遵守军纪,该点卯的时候一定要到,每天要按时训练、巡逻……”

    张三说完后,李四又补充道:

    “再有



第277章 意外遭遇
    第277章 意外遭遇

    凌振只是一个小小的炮手,几天后便辞了差事,随时能离开东京,也没任何人想要拦他,

    但徐宁作为御前班值兼金枪队教头,却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他以告假回乡为由,要离开东京半年,信函递上去大半个月,这才有了消息,

    而这时,郑天寿、侯健、李立三人也领着几个喽啰,扮作行商模样来到了东京城……

    这一日,时迁照例到徐宁家附近蹲守,

    徐宁一日没离开东京前往东京,他便一日不放心,故而每天都要去那里走一遭。

    傍晚时分,时迁正要在班门锁上时离开,却忽然听到了一阵异动,立即又在大树上藏好。

    一会后,只见几个人鬼鬼祟祟的溜进了这土地庙中,在草垛薪柴后藏匿了起来。

    时迁暗道:“这却是遇到以前的同行了就是不知他们图谋谁家的钱财,左右无事,不妨且看上一看。”

    待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班门也已锁上,四下里一片静悄悄时,那伙人这才分出三人来,走出了土地庙,却另有两个在这边接应。

    时迁神不知鬼不觉的偷偷来到了那两个人的背后,照着后颈猛地一削,瞬间将这两人弄晕了,

    他接着胡乱把他们绑好塞进草垛中,这才随后出了土地庙,刚好于黑暗中瞧见那三人翻墙进了徐宁家!

    “好贼子,竟是图谋那徐教头家中之物!”

    时迁顿时一惊,随即想到贼人的目标或许便是那副徐家祖传的金甲!

    他一时也是暗自庆幸不已,若今天自己没来这附近蹲守,被别人盗走了徐宁的金甲,必然又会徒生事端,徐宁还会不会去新平寨都不好说。

    时迁深吸了一口气,悄悄跟了过去,

    待进到徐宁的宅子时,只见那三人已敲晕了厨房的丫鬟,摸到了卧室的窗下,

    一个面白无须的人,戳破了窗户纸,拿着根竹管往里头吹去,另外两人则持刀立在一旁,

    时迁久于江湖闯荡,如何不知这些人在做什么

    他当即大喝一声:“好贼子,竟敢在这里放迷烟害徐教师”

    那三人,正是从梁山来的郑天寿、侯健、李立三个,

    他们本在那小心翼翼的行事,害怕闹出丝毫动静,免得让那徐宁察觉了,

    要知道,徐宁乃武艺高强之辈,一身的本事可是连林冲都称赞不已的,

    郑天寿三人自知若是惊动了徐宁,加起来也不是他一人的对手。

    谁知现在却被人这么一喊,瞬间惊骇万分,

    “是谁在外头!”

    这时,里面的徐宁也立即大喊了一声,拿着把钩镰枪冲了出来,

    郑天寿、侯健、李立对视了一眼,接着没有任何言语,立即掉头便跑,

    “往哪里走!”

    徐宁与时迁一起追了出去,

    “抓贼啦!”

    班门之内,瞬间喊声四起,奈何郑天寿早已提前在这里买通了一户人家,藏匿在了屋内,故而众人四处寻他们不到。

    不过那两个被时迁敲晕在土地庙的人,却不曾走掉,被捉拿了去,

    一番审问后,这两人松了开,竟是梁山的贼人!

    众人大惊,满押到了官府去……

    忙活到半夜后,时迁、徐宁这才终于得以离开了衙门,

    “今晚之事,真是多谢石兄弟了!”

    徐宁感激之极的向时迁抱拳称谢道。

    时迁笑了笑:

    “徐教头无需多礼,我真名其实是时迁而非石钱,绰号叫‘鼓上蚤’的便是。”

    原来刚才见官时,时迁却是用的假身份,只说是山东来的行脚商贩石钱,因路过班门时,见到有一伙人鬼鬼祟祟的往这里走,心下起疑,便跟了过去……

    徐宁听后,顿时大为诧异,

    时迁笑道:“我现于东平府新平寨做事,前些天给徐教头送信的,就是我了



第278章 成事不足
    第278章 成事不足

    十二月,一场大雪落了下来,天地瞬间变得素裹银装,各地的战火也因此停了下来。

    终于清闲下来的李庆,便趁着无所事事之时,抓紧时间编写一本小册子,

    内容大抵就是关于后世网络上流传的戚继光之作《绩效新书》,还有《练兵实录》《武经总要》等一点比较经典的节选和概略印象。

    编写好这些军略小册子后,自身要让他身边学徒队里的那些年轻后生来学习一二,

    若效果明显,则一推广开来,力求在未来让每个军官都识字、懂军略。

    下一步,还有简明战术和技艺上的实验性编制,各种武器改良上的人体实操效果测试,也都是先让那些少年郎来当“小白鼠”。

    至少他们胜在年轻,在同样的投入和编练之下,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都要强上一些。

    眼见大雪纷飞,众士兵都窝在帐篷里百无聊赖,李庆便安排人给众人讲故事,

    内容主要就是李庆偶尔提及的那些段子,再经过一些个人风格上的加工,以简便有效的丰富麾下那些士卒的闲余时间,

    毕竟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手段,实在是太过匮乏到苍白发指了。

    天一黑就完全无事可干了;因此有个相对像样点的故事和拓展开来的想象力,就可以轻易吸引和满足大多数人的兴趣;

    顺便还可以潜移默化的推进一些观念上的改变,比如细微处的卫生习惯和战地勤务方面。

    总之,军队的战斗力其实不单是只靠训练才能提升,一些这个时代没人会看重的“软实力”,也是可以化为战斗力的一部分。

    ……

    在这大雪纷飞的冬日里,李庆除了做处理上述的正事外,更多的时间还是用在了陪伴家里众娘子,

    当然,偶尔戏耍一下花小妹也是少不了的事。

    “官人,你要的石蜜来了。”

    李庆正与阎婆惜亲着小嘴时,潘巧云便端着一碗热水拿着些石蜜走了进来。

    这个时代所谓的石蜜,就是源自天竺制法的原始蔗糖而已,

    此物乃唐初的一代奇人王玄策,在借兵横扫天竺之地,把中天竺的霸主阿罗那顺给带回来献俘太庙之后,所带回来的诸多战利品/手信之一。

    也算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甜味来源了,算是中上等人家才消费得起的奢侈品。

    在打开纸包之后就见到了几块灰扑扑的玩意儿,也就比寻常可见的土坷垃多了一点发黄的晶体轮廓。

    稍微品尝了下,李庆只觉得成分和味道类似后的粗制红糖,

    但是显然因为这个时代工艺不得其法,而留下的杂质甚多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苦味,所以估计只能在化水沉淀过滤等加工之后使用。

    李庆做了半天的“耕地老农”,正是口干舌燥之时,将石蜜伴着热水喝了后,这才恢复了生龙活虎的神态。

    随后,李庆又将潘巧云一并拉进了暖烘烘的被中,与她们两个继续戏耍起来

    他先是品味着“二十四桥明月夜”“娇姬脸似花含露”的个中滋味;

    而就在他将要从“映户凝娇乍不进”的失神与情迷状态,连哄带骗得进行到“玉树流光照后庭”的阶段,外间就响起了不合时宜的通报声。

    李庆也不得不在基本责任心的驱使下,努力抵抗欲罢不能的本能;恋恋不舍的放开已经是“侍儿扶起娇无力”的佳人,

    好生温慰了潘巧云与阎婆惜两句后,李庆才亲了亲她们犹自晕染未消的脸颊,走了出去。

    有事禀报的人,是时迁派回来的,因有两匹快马轮流骑着,故而提前了许多回来,

    此人向李庆说了时迁在东京城取得的成果,李




第279章 徐宁的震惊
    第279章 徐宁的震惊

    转眼已是年后正月,

    大雪依旧在不停的下着,哄闹厮杀了近半年北方大地,瞬间沉寂了下来。
1...7677787980...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