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梁山那边,宋江自持猛将众多,自是半点不怵,当即派了“豹子头”林冲出阵。
二将在两军阵前,一个使梨花枪,一个挥着柄金蘸(zhan,四声)大斧,斗得异常激烈,厮杀了有二十多个回合,仍不分胜负。
梁山阵中,“扑天雕”李应要卖弄本事,寻了个机会,就马上拈弓搭箭,觑得索超准确,“飕”地只一箭,正中索超左臂,
索超吃痛之下,不由的撇下了大斧,慌忙回马望这本阵便走。
宋江见此,鞭梢一指,立即指挥大小三军一齐卷杀了过去。
大名府官兵那边,本就士气不高,又见索超斗将中箭而回,斗志瞬间更低了,
当梁山的兵马卷沙杀而来时,官兵中已有人开始撒腿往后逃,
故而这一战,大名府官兵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大败亏输。
宋江领兵一直追过庾家村,随即夺了官兵的槐树小寨,获得物资无数,
当晚,闻达等人直奔飞虎峪营寨而去,计点军兵,发现竟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马。
剩下的将士,包括身有箭伤的索超在内,也都个个颓然,如何能再战
闻达、李成刚在寨中坐了喘息,小校来报,东边山上一带火起,
闻达带领军兵上马投东看时,只见遍山遍野通红;西边山上又是一带火起,李成便引军兵急投西时,只听得马后喊声震地,
宋江也知趁胜追击的道理,
如今官兵接连大败,心中必怯,正该一鼓作气,把他们击溃!
果然,此时见梁山兵马又从四处杀了过来,声势浩大,这飞虎峪营寨立即大乱,
“大刀”闻达与“天王”李成此时已然丧胆,见此情况后,哪敢继续多待
他们立即下令拔寨而起,引军夺路逃命。
官兵且战且走,直到天明,方至大名府城下。
梁中书得这个消息,惊得三魂失二,七魄剩一,连忙点军出接败残人马,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次日,宋江军马追来,直抵东门上寨,准备攻城。
……
李庆听了宋江攻打大名府,连战连捷的消息后,不由的连连摇头。
大名府身为河北重镇,本朝北——京,兵马众多,面对梁山贼寇,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要是传扬出去,必然又会掀起轩然大波。
而且,若大名府的兵马一开始便选择坚守城池不出的话,以梁山那上万人,肯定无论如何也公攻不破城门的。
但如今接连大败了数场,那些官兵以如此低迷的士气退守城池,还能否坚守得住,可真是悬了。
“大官人,张三李四兄弟从二龙山回来了!”
这时,焦挺从外头走了过来向李庆说道。
李庆精神一振,立即与焦挺往大厅走去。
他早大厅到了青州二龙山上,有“花和尚”鲁智深和“青面兽”杨志在那落草,
这两人,无疑都是人才,
杨志来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嫡系子孙,年轻时便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
鲁智深也不需多说,是西军的提辖官出身,拳打镇关西、千里义送林冲……
李庆前世读原著时,最为崇敬的人便是这鲁智深了。
所以李庆
第324章 乡间
第324章 乡间
“青面兽”杨志无疑是个悲催的人物,身为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嫡系子孙,无时无刻不以光耀门楣为己任,
但当他好不容易凭着本事,打拼多年,爬到了殿司制使官的职位时,却因在江南押运“花石纲”赴京交纳途中,在黄河里遭大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
这可是大罪一条,若是天子发起怒来,可是要杀头的,因此杨志不敢回京走任,只得逃去他处避难。
后来又好不容易盼到朝廷大赦,回得东京,去殿帅府见了太尉高俅,想再谋复出大却被高俅怒斥道:
“当初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都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
今日再要来寻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却难以再委用!”
高俅怒斥完后,把文书一笔划掉,让人将杨志赶出殿帅府去。
那时的杨志,该是何等的苦闷!
他接下来又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使尽后,不得已只能拿起祖传的七星宝刀,插上草标,到街上去卖。
谁知却来了个泼皮唐牛儿,喝醉后不停的寻杨志开心,推挪间不小心把这泼皮给杀,判了个刺配大名府。
幸好梁中书倒是看中了杨志的武艺,不曾亏待,最后让他押送十万生辰纲前去东京,
那时的梁中书承诺,只要办成此事,他定能办杨志洗脱罪名,重新为官,再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未曾想到,当他押着生辰纲到了山东地界时,却被晁盖、吴用等人设计给劫了去。
没奈何,出了这等事情,若还返回大名府,肯定会被梁中书给剥皮喽!
杨志只能失魂落魄、恍恍惚惚的四处乱走,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最后竟一路走到了青州二龙山,
那时,鲁智深也刚巧从东京逃到了那里,两人于是与在本地开酒店的“操刀鬼”曹正一起打下来二龙山的宝珠寺,在那里落草为寇了。
所以,这杨志此生最大的执念,无疑是做官光耀祖宗,而且对梁山的恨意绝对不轻,
但在原著中,杨志最后却不得已还是上了梁山,与吴用、刘唐等仇人朝夕相处,以兄弟相称。
所以若是杨志多了一个选择,李庆料定他肯定不会跟着去别人到梁山落草去!
……
琼英正百无聊赖的在乡间小路上缓缓骑马而行。
放眼望去,农田阡陌间,全是绿油油的麦苗水稻,农夫农妇还有一些半大孩子,都在田里勤奋的劳作着。
琼英到了这里也有些时日了,对这种平静而温馨的画面,再也不像当初那样大为震惊,
她可是一路从威胜州而来了,沿途中见过的惨剧多的是,
特别是在黄河便坐船时,竟有许多骨瘦如柴的人,一家一家的往河里跳去自尽,眼神中满是绝望之色。
那些人,都是饿得实在活不下去的,
其中不少才几岁大的孩子,在父母怀抱里不停的挣扎大叫:“爹、娘,我还不想死!”
这声音,琼英脑海中现在仍会不时的响起。
那时,李庆见到后,都会尽量让船家把这些自尽的人给打捞上船,给他们吃的,
但投河自尽的人实在是多不胜数,李庆一己之力,又能救得多少
最后时,李庆虽多雇了几艘船,把带来的银两都花光了,也不过多救了几百人而已。
这其实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毕竟一路南下,琼英从未见过有任何一个富户豪强,会像李庆这样向那些卑微而绝望的人伸出援手过。
到了李庆辖境内时,琼英以为这里肯定与别处没多大差别,
他又非三头
第325章 丑郡王
第325章 丑郡王
却说大名府被围后,梁中书自是不会坐以待毙,共行了三条计策应对。
首先则是修了一封家书,差心腹之人,星夜赶往京师与他老丈人蔡太师知道,早奏朝廷,调遣精兵前来救应,
然后则是作紧行文,传报邻近府县,教他们早早调兵接应,
梁中书是北—京大名府留守,职责远非太守能比,遇到现在这种情况,确实是能调动附近州府兵马的。
而请援的重中之重,则是刚上任不久的永静军节度使郑抚,那里有一支两万人马的可战之兵,离大名府又最近。
另外,则是自身的防备了,
梁中书让城内尽起差民夫上城,同心协助,守护城池,又把平时预备的擂木炮石、强弩硬弓、灰瓶金汁,全都搬到城楼上,日夜堤备。
梁中书派遣去东京送信的心腹首将名叫王定,向来是个颇为不要命的人,
他领了密书后,当即趁着夜色领着人突围而出,一人双马朝着东京疾奔而去,直到太师府前下马。
门吏转报入去,蔡京教唤王定进来,直到后当拜罢,呈上密书。
蔡京拆开封皮看了,顿时大惊,
这大名府的干系可非同小可,天下城池州府这么多,别的都可以丢,唯独此地绝不容有失!
若大名府是在他女婿手里被贼寇攻陷的,连贵为太师的他恐怕都要受到牵连!
蔡京于是向王定问了兵情备细,
王定把卢俊义的事一一道来,接着是庾家村、槐树坡、飞虎峪,三处厮杀的大败,最后则说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劳浩大,不可抵敌,望蔡太师尽快搬得救兵。
蔡京也知他那女婿,搜刮民脂民膏是一把好手,但兵事上却一窍不通,
故而他不敢多耽搁,随即差当日府干去枢密院官急,请人来商议军情重事。
不多时后,东厅枢密使童贯,便引三衙太尉,到了节堂参见了蔡京。
这童贯是太监出身,此前一直在长安统领西军,镇守关中,虽也是本朝的头等权势人物,但毕竟不常在天子身边,因此与高俅相比还差了点。
但杨岩之乱,高俅的表现实在是有些差劲,天子可是都看在了眼里,觉得主要还是靠童贯才平定叛乱的
因此,这场战乱平息后,赵佶当即将童贯升任为枢密正使,职权上与高俅互不统属,却隐隐高了他半头。
而童贯从关中带来的三万西军,也暂时留在了东京,终于是让天子睡上了安稳觉。
故而此时蔡京遇到这种要紧的事后,首先想到的便是去把童贯叫来,也是迫切希望能让他领麾下精锐去救援大名府。
蔡京当下把大名府的危急之事备细说了一遍,
“如今将谋何计策,用何良将,可退贼兵,以保城郭”
说罢,蔡京便热切的看着童贯,
然而,童贯却老僧入定一般,木然的坐在那里,没有半点表示。
众官也是互相厮觑,各有惧色与担忧,没一个肯说话的。
宋江之名,这里的官员也都不陌生,知道他是打破了高唐州,杀了高俅兄弟高廉的人物,最近还吧呼延灼的精兵给击败了。
此等贼枭,实在是不好惹,可别千里迢迢领兵去到大名府,却被人反灭了。
至于童贯,虽不怕宋江,也乐意建功,但奈何他刚坐上这位置不久,不想离京妄动。
蔡京何等眼光,只一扫而过,便知道了他们心中所想,心里不由的暗自气恼。
若是换了别处被乱贼攻打,他才懒得理会这些人打得什么算盘,
就在蔡京想要动怒之时,只见那步军太尉背后,转出一人人,乃衙门防御保义
第328章 火烧渡口
笔趣阁 ,最快更新水浒第一大官人最新章节!
第328章 火烧渡口
梁中书当即同意了闻达、李成的请命,让他们各带一支军马,从东西两路追赶,
二将振奋精神,一路追赶到了飞虎峪时,只听得背后火炮齐响,喊杀震天。
李成,闻达吃了一惊,勒住战马看时,只见后面旗幡对刺,战鼓乱鸣。
李成,闻达措手不及,左手下撞出插翅虎雷横,右手撞出豹子头林冲,各引五百军马,两边杀来,
前头原本撤退的中军,也缓缓调转了队列,一并杀来。
李成,闻达知道中计,火速回军,前面又撞上了彭玘的二百骑马军,
双方死并一阵,梁山四面兵马齐杀,直杀得李成,闻达头盔不见,衣甲飘零,一路恢恢如丧家之犬匆忙退入城中,闭门不出。
梁山想趁乱夺城时,一度险些占据城门,幸好有“急先锋”索超带伤出战,领着麾下兵马拼死抵挡,这才没能让梁山的算计得逞。
梁山有领兵强攻了一阵,依旧是无法取得突破,只得颇为郁闷的收兵返回营寨。
如此又过了数天,有急报自梁山传来,
那关胜的兵马,竟不直接来救援大名府,而是飞奔直去梁山泊,留守寨中的头领主张不定,请宋江早早收兵回来,以解梁山之难!
原来,关胜到了东京时,蔡京便问他有何计策解大名府之围,
关胜道:“今擅离巢穴,自取其祸。若救大名,虚劳人力;
末将打算领兵精兵数万,先取梁山寨,后拿贼寇,教他首尾不能相顾!”
太师听后,顿时大喜:“此乃围魏救赵之计,正合吾心。”
宋江听闻这个消息后,顿时大惊失色,心里暗道:
“这个大刀关胜,还真不可小觑!”
梁山泊可是他的根本之地,不容有失,于是立即点齐兵马,又再拔寨而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