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链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鸣鸾歌舞
第二十五章 真香定律
帝王的一声令下,让今日的朝会到此处就结束了,也不管入议政大殿太极殿的工序有多繁琐,官吏们陆陆续续出了太极殿大门,白槿也紧跟各文官的脚步,缓缓朝殿外走去。
“哎!大哥,你要去哪啊”
“我也不知道啊,那我只能跟着其他文官一起走吧”
程处默一扶额头,算是真真对眼前的此人无语了,二人面面相觑沉默片刻。
“大哥,你现在是皇子侍读,这个时刻你该待在......喏,那座宫殿瞧见没有你该待在那里!”
白槿顺着程处默指着的那一处望去,在太极殿的右边,一座宫殿座落着,宫殿外窝着一小池清泉,还有一方风雨亭紧紧贴着清泉而立,风雨亭的周围齐齐栽着些细竹,像是天然的屏风一般,倒别有一番雅趣,只不知这样富有雅趣的地方坐落的宫殿是做何用
“大哥,小弟我方向也给你指明啦,接下去的事,小弟我就告辞了。”
程处默作个揖立马溜之大吉,一眨眼功夫已然下了坡道,跑在了太极殿外的车马道之上。
[这人跑那么快干嘛我又不会让他陪我一道去,真是。]
白槿整了整衣衫,朝那处宫殿小心翼翼走去,他可怕自己一个疏忽犯了什么宫廷大忌,要知道唐朝可不比自己以前所处的时代,那般自由。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刚一靠近这座风雅之所,就听见了朗朗书声,大有中文系早自习背课文的既视感,细细一听便知晓这是孟子的思想主张了。
“太子殿下,请问此句何解啊”
“徐太傅,父亲的大唐如此繁华,哪来的民忧啊百姓都安居乐业享受自己的小日子都来不及,还真没听过什么忧虑的事呢若是哪天真有了,率兵平定就是了。想我大唐的士兵何时败过”
“糊涂!若是只见眼前这等盛世模样,将来如何治理国家只知盛世治国之道而不知乱世治国之道,只知百姓现今的快乐,可曾看到他们的痛苦既然太子说要打,那么老臣请问调兵遣将是否会有伤亡既有伤亡,其父母是否忧虑战事的发生”
“士兵保家卫国,牺牲乃是常事不过,若真能用一兵一卒的死换得天下太平,那才是值得的,他们的死是有价值的!为国战死这是他们应当的,他们的父母也该早做好心理准备才是!”
“你!强词夺理!朽木不可雕也!罚你誊抄孟子语录十遍,明日早课交予我!”
“是......”
太子李承乾这个肯定的回答拖音拖得老长,以此来表示他心里的不满。
“四皇子,又如何看待先贤的主张”
“回老师,学生认为,不论盛世或是乱世,百姓永远是第一位的,赵威后一介女子也早早就领悟了帝王之道无非在于百姓生计,所以王者应当体恤百姓的痛苦,早早下达政令为百姓排除苦难才是,先前哥哥所言不过是下下之策,孙子说上兵伐谋,若是不用一兵一卒就解决了战端,那便没有了兵役死人之苦,被征兵的那些父母亲也就不用忧虑度日了,此乃学生愚见。”
“哈哈哈,好,很好。看来四皇子已然通晓先贤之道。”
「切,有什么大不了的将来还不是我的天下」
这一番对话让在门口伫立良久的白槿听得一清二楚,包括太子李承乾的回答和这位四皇子李泰的答案,两者答案一对比孰优孰劣已见分晓。
白槿刚欲推门进去,就听见里面传来恶狠狠的咆哮声,匆匆缩回了自己的手。
“九皇子!九皇子!人又哪去了”
“徐太傅,您就别喊了,喊了两声都没人答你,九弟他肯定又跑出宫去了。”
太子李承乾云淡风轻的说着皇子出宫一事,仿佛已经习以为常,没什么大不了了。
“什么又溜出去了!这课没法授了!我今日就去面见陛下,你们这对兄弟,让陛下另请高明吧,老臣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徐太傅一甩衣袖,气呼呼的推门而出,一推门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白槿。
“你是何人可知此殿外未有许可擅自出入是死罪”
徐太傅也是正在气头之上,一口唾沫星子直直喷在白槿脸上。
白槿也不敢说话,只是默默擦着脸上的唾沫,然后结结巴巴的回答道:“下官是陛下新晋的皇子侍读,说是让我来伴九皇子读书。”
“哼!九皇子你倒是伸头进去看看,看看那殿内有没有你要的那个九皇子”
“听太傅的意思应当是没有的!”
“既然知道没有!那还不去找若是午课时分他还没回来的话,你也跟他一起不用来了!”
“是......是。”
太傅手一挥,双手背在后头,气冲冲的走向林立的宫殿处,不一会便不见了身影。
[靠!一个教书老头就这么嚣张了大爷的,不要我当这个官,小爷我还就不当了。本来就心不甘情不愿的,莫名其妙给封了个官,还要受这老头气,真是捞什子苦活一件。]
白槿越想越气,把头顶的那顶官帽重重扔下,看着地上的官帽发了好一阵子呆,将它捡起来,担了担灰。
[不就是寻个皇子吗又何难置这一肚子气又是为何呢谁都逃不过的真香定律啊我白槿就算是不做官,不要俸禄,也不要受你这臭老头的气,真香。哎。]
既要寻人,自然离不开长安地头蛇——程处默,难得主动找他一次却是说他去练兵了。
[这下就只能靠自己了,说是找一个皇子,可是这茫茫长安城,要去哪里寻一个皇子啊]
想着想着,就来到了那个冤家之地,三番两次都绕不开的艳音阁,这次的情形却较之前都为不同。第一次是带着白皎露意外经过
第二十六章 白槿收徒?
“敢问九皇子,可有地形制约可有气候制约”
“哪用的着如此麻烦从兵种上来看你就已经输了!”
“非也,九皇子可曾亲自率兵入过战场地形的复杂对战局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若是皇子的战车与士卒追击微臣的一队弓手入了峡谷,而峡谷上方都是我方另两队弓箭手该当如何是不是会被全歼呢即使矢石用尽,皇子的士卒们也士气耗尽人心惶惶了,此时别说老弱病残了,就是一阵风吹草动也可激起波澜。”
“再如,山势险地,战车通行困难,兵卒也只可单列通行,从此地经过的士兵们人困马乏,若是对我发起攻击,效果自然也是不尽理想的。再说气候,雨天不利战车驰骋,殿下的机动优势已然丢失,再者士卒的冲锋也会受泥泞限制,我方的弓手此刻射击的都是移动缓慢的标靶,天气干燥可用火攻自是不必再讲。”
楼下白槿说的头头是道,楼上李治听的津津有味。只是他怎么也得保持一下帝王之家的尊严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敢问这位微臣可通晓除孔孟以外的思想可有独特之处”
“臣愚钝,也只是略懂一些神仙道人的技术罢了。”
“神仙道人哈哈哈哈,你这个微臣是要笑死朕吗神仙道人骗骗父皇倒还可以,我是绝对不信这一套的!”
「嚯,这小子还是个无神论者唐朝的你可真是铁树开花独树一帜了。」
“那臣就举个例子,殿下可曾听说过化粗盐为细盐之法呢”
“听过又如何你还想说是你这样的毛头小子研制出来的看你的年纪应该和我一般大吧你要吹牛也找个靠谱的理由行不行这大唐所有的子民都知道解决盐这一问题的人叫白槿,既然能解决细盐之道又怎会是你这样的毛小子”
“哦殿下见过那个叫白槿的人吗不然怎么就一口咬定臣不是此人呢”
“废话!父皇前几日才召见此人说要把他的制盐之法推广及大唐上下呢!只是被姐姐的事打断了才没能继续进行,能解决这种问题的,不是宫里的白胡子老头,也不是那帮迂腐的老头子,反而是宫外之人,这种奇人是我崇拜的对象,怎么可能是你啊算了,算了。你为了骗我回去上课也挺辛苦的,看你答对了我的两道难题,也就不为难你了,你走吧!”
“噗,哈哈哈哈哈。若是殿下知道我就是你崇拜的对象会如何呢”
“喂喂喂,你小子还没完没了了金吾卫!把他给我丢出去!”
“噗,九皇子,这位弟弟的身份确实不假,正是长安城的当红人物,要不姐姐我怎么会把他请来我这艳音阁呢”
这次开口嬉笑的是阿离姐姐,好看的女子笑声也如黄鹂般动听。
“姐姐!怎么连你也开始说胡话了”
“算了,算了。阿离姐姐,你这么大的坊楼应当也有粗盐吧,不给这小子露一手,还真就不信我了。”
“当然有啦。”
阿离俏皮的一笑,怎么可能不笑呢,如今细盐仍未普及,若是自己的店内抢先拥有了,那自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至少也是个商机,像她这样聪慧的女子自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笑容是不自觉的挂上面颊的。
好像是为了防止白槿变卦似的,整整一大袋的粗盐,连铲一些的时间都没有,直接搬到了桌子上。
还是那一套熟悉的流程,熟悉的配方,片刻后一麻袋的盐只化作了一小袋子的细盐,精细小巧,抓起一把往袋子里洒下,这倾泻下的白色晶体,珍贵若珍珠形成的瀑布般。
“怎么样殿下”
露出了程处默的标志坏笑,果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楼上的李治已然变成了化石一样,定在原地,吃惊的望着楼下的这一切,显然是无法相信一切。或者是打击太大一时间接受不了,反正他就傻傻的站着。
再看边上的阿离,贪婪的望着白槿手中那一袋“珍珠”。却也只是将这样的表情微微显露,毕竟是长安城的情报头子,见过大世面的她还是能稳得住。
「为什么我总有一种自己像是在当魔术师表演卖艺的感觉还是那种不用给钱的表演秀我是不是亏了」
楼上一直没动静的李治,此刻冲了下来,来到白槿面前。
他高高举起手,喊道:“你!”
白槿还以为李治要打他,两手挡在脸前,头自然朝后倾,眼睛紧闭。这一切都是本能反应。
“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
「师傅叫谁呢」
白槿苦苦等
第二十七章 打小报告的徐太傅
“陛下!徐太傅在殿外求见。”
阿福公公匆匆趋步两仪殿中,向大唐天子禀报着。
“哦让他进来。”
此刻的李世民手头上正执着一卷书册,看样子应当是边境地区的县册,上头倒是详细的记载着突厥及其他部族对大唐边境袭扰的日期与损失,看样子帝王还在为早朝时分的问题所困扰着。即使是通传有人请见,也未将手中书册放下。
这头公公才刚出去将人请进来,就听得一阵哀嚎,两仪殿是内廷,自然不用像太极殿那般拘谨。
”陛下!!!“
虽说不用刻意注重宫仪,可这尾音如此之长的哀嚎声也真是恼人。李世民放下手中的书册,脸上挂着的满是不高兴,眉头紧锁着,一双明目也铮铮的盯着跪拜在地上的徐太傅。
徐太傅看见皇上的神色很是不快,也知失了仪态,他连忙将本就跪着的身姿压得更低了。
”徐太傅!若是朕没记错,你此刻应当是在给皇子们授课才对吧怎得到朕这里来了“
李世民也没有要叫他起身的意思,一言一行中完全是在说:你不好好待在书馆授业,擅自离开职位所在,可知错!
”回陛下!老臣正是为陛下的血脉至亲而来,陛下应当知道,老臣所教授的是我大唐未来的君主,可这些皇子中除了四皇子让人省心之外,其他两位简直就是有辱斯文!太子整日只知杀伐战事,九皇子则更为过分,每日不知所踪!这叫老臣如何能够完成陛下交予的使命如何对得起我未来大唐的百姓“
”好你个徐林!好大的胆子啊!敢说太子和九皇子有辱斯文!“
有些话虽然君主是这样想的,却不可以从他的嘴里说出,此时的阿福公公是再了解情形不过的,他立马以驳斥之语还击给徐太傅,以解帝王心头愤。
”诶!阿福,徐太傅乃我朝元老,是真正的儒学大家,他说朕的两个儿子有辱斯文,那便真的是有辱斯文了!不过,徐太傅,朕希望你明白,正是因为朕的儿子贪玩,朕才叫你好生管教,若是你连传授学生知识这样的小事都办不到了,那依朕所想是不是该让你回老家看看那即将开放的梅花了呢“
”哼!陛下要老臣告老还乡不过一句话罢了,何必如此隐晦正巧老臣也想过几天舒心日子,不如就顺了陛下心意,陛下的儿子们恕老臣无能为力,老臣这就启程返回乡里。“
谁知,皇帝使出的威胁手段对这个愣头青老头来说是一点都不管用,这老头表明了去意已决,那怕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了。老头向着李世民行跪拜大礼,也不等李世民让他起来,便就起身离开了两仪殿,看着他那落寞的背影,倒也觉得有几分可惜了。
”陛下不会真打算让徐太傅告老还乡吧徐太傅他虽然脾气耿直,说话直爽,可是做我大唐官吏已然历经两朝,度过了近五十年的风雨啊他这五十年的时间里,每一天都是在为我大唐百姓谋求福祉啊!他五十年如一日从未出现过偏差啊!“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阿福不用再说下去了。
”阿福啊,朕其实早就知道朕的儿子天性顽劣了。自然也知晓徐太傅的为人,一腔赤诚之心固然是好的,可是要想教授朕的儿子,空有满腔的赤诚可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些皇子中,必然会出现一个既有赤诚之心又心怀天下苍生的君主,所以朕其实早早的就想让徐太傅好好还乡颐养天年了,只是碍于他的那股子脾气,现如今由他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那朕又有何拒绝的理由呢“
”原来陛下早有圣断,是老奴多嘴了。“
”行了,行了。与其说这些,倒不如说再帮朕物色一个太傅出来才是正经事。“
”其实陛下想要的不过是一个能够治的住众位皇子的,又富有诗书的良师,这样的师傅其实又何来难找正如魏徵魏大人那般,可以良言劝诫陛下行为举止,这样的人陛下可有人选“
”额呵呵呵,被你这么一说倒也是简简单单便可选出一位作为这些臭小子的老师了。“
”阿福,你即刻去召魏徵来见朕,就说要拜托他一件极其重要的事。“
”是,陛下。“
[臭小子们,这次给你们换号狠角色,看你们两个还敢不敢嚣张了!不乖乖的掌握学问,整体就想着安逸享乐,让他来治一治你们的臭脾气,也让你们来体会体会当爹的我的痛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