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岳辰星
无数次她入梦来,他甚至握住她不堪一握的细腰,不知女子的腰有没有她的软。
他在梦里吻上那红润的双唇,醒来惊出一身冷汗。自己怎么会对一个男子有了这种想法,可又当她出现在面前时,他又开始贪婪的呼吸她身周的气息,不肯放过她一切的美好。
宋子启觉得自己一定是病了,他在书院里都开始躲避同窗,就怕再对旁人也生出这般心思来。
可后来他发现,就算是长的再俊美的男人,他竟然也没再生出那种心思。而对这个叫岳辰星的小公子,却是欲罢不能。
直到秋闱将近,他算是想明白了。自己并不是喜欢男子,而是喜欢岳辰星,无关她是男是女。
他不想把她留在身边,又不想离她太远,于是宋子启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办法“辰星,你可曾订过亲?”
悦儿摇了摇头道“三岁时与人订过,后来他便跟了旁人,如今我便没了婚约。”
宋子启清了清嗓子道“我家中小妹年方十四,我想与辰星做个媒,不知你意下如何?”
悦儿瞪大眼睛看着他,眨了眨,有点憋不住想笑,便挥着手道“不如何,你可别想这事了,我不会成亲的。”
说完又怕宋子启以为她嫌弃人家妹妹,便解释道“我要攒够银子救我姐姐,没有成亲的打算。况且我姐姐有了身子,到时我还要帮她把孩儿养大,可不想拖累了旁人。”
宋子启被拒绝后还不死心,想了几天又来找悦儿问“若是我娶了你姐姐,同你一道养大她的孩儿,以后我们共同生活,你意下如何?”
悦儿赶忙拒绝道“宋兄使不得,我姐姐嫁过人了,而公子尚未娶过亲,况且公子一表人才,才学出众。不是我姐姐不够好,只是她不适合你。”
宋子启又被拒绝了,不过他是不会死心的。
眼瞅着秋闱就在两天后了,他又跟悦儿说“我想好了,你是个可信重之人,又虚心向学。我打算全力赴试,待以后考取功名,定把你请入府内委以重任。你要养你姐姐和她的孩儿,接进我家里养着就是。”
悦儿心里没答应他,可表面上不敢在这个时候乱他心神,便应付过去让他安心赴试。
秋试时节,苏枳再也赖不下去了,被皇上硬是赶出京城来北平就藩。他带着他的家眷,和几千护卫走了两个半月才到北平。
这时秋试早就结束了,而宋子启因为秋试之前无心读书,而名落孙山。他到未见沮丧,反倒有几分欢喜。又可以再跟悦儿多住一年了,这让他看见自己名落孙山时,脸上的笑收都收不住。
悦儿督促宋子启去书院读书,他却非要给自己放个假,每天在家里跟悦儿一同抄书。就连买菜的时候也要一道去,书斋更不用提,每次都要同去同回。
燕王就藩入北平城时,两人就在书斋之内,而这书斋正在主干道上。
宋子启嚷着要出去看看燕王殿下的风采,悦儿却神情有些黯淡对他说道“总不是我们接触得上的,你要看自己去看吧,我有些累,在这歇会儿。”
好一会儿宋子启才回来,进了书斋就直奔悦儿过来,很兴奋的说道“燕王殿下不愧为铁血将军,风姿简直不似凡人,而且俊美异常,身形也十分伟岸。”
悦儿低头翻着一本书,并未搭他的话,宋子启又说道“燕王妃定是十分端庄,始终没露面。只是那个不知是什么位份的女人看上去不怎么样,有点配不上燕王殿下。畏畏缩缩,又似故做矜持,在这街面上竟然撩起车帘张望,半遮半掩的。”
悦儿身子一僵,手里紧紧的攥着书,宋子启还以为她看到了什么要紧的,便探头过来看着书页问“怎么了,有什么不解之处吗?”
悦儿啪的把书放下,起身道“我先回去了,你挑两本我们要抄的吧。”
宋子启也不知道悦儿怎么了,连忙去挑了两本,随后就追悦儿去了。
一边追还一边喊着“辰星,岳辰星你等等我。”
葛林负责王府车队的护卫,他本人驱马殿后,听到有人喊岳辰星的时候不由得一愣,便向那人看过去。
只见一个手拿书本的小书生,喊着就拐进了不远处的巷子里。护卫任务不敢松懈,他没敢追过去,却是回头往那边多看了几眼。
他们这几个苏枳身边最信任的人,都知道悦儿曾经的名字是苏枳起的,就叫岳辰星。
北平城是前朝旧都城,燕王府从建朝三年就开始建,建朝十二年建成。
苏枳到燕王府时,大门外地方官员及员外世家之人,整个燕王藩地有头面的人物都齐聚这里。
燕王殿下在大堂接受众人跪拜,之后同地方官浅谈几句,便以疲乏为由把一众人打发了。
他是不能太过于同地方官联系密切的,这是每一个就藩的亲王都懂的事。
这边的王府比京城那边要大上许多,所用的下人自然就不足了。这件事儿苏枳亲自过问,交待给小川儿亲办。
小川儿领命后又道“主子,兰芝说她外祖家是北平的,她要过几日去外祖家探亲,请主子允准。”
苏枳抬眸一笑“准了,给她备份合适的拜礼。”
这正是苏枳一直把兰芝留下来的意义所在,就要通过这个愚蠢的女人,把北平城里太子殿下的人都挖出来。
小川儿又道“王妃的一个手帕交,嫁进了北平都指挥使府中,是指挥史府中二少奶奶,想请进王府来叙旧。”
“准”
小川儿自去了后宅两院儿传达王爷的意思,葛林这时做好王府布防,便来求见苏枳。
报告完政务后葛林说道“主子,今日在经过主街时,有一书生在追赶一个人,那书生喊的是小姐在京城时用的名字。”
“什么?”
葛林回道“那书生喊的是,辰星,岳辰星。”
苏枳摇了摇头“她不是去了甘州吗?”
葛林点头道“属下正是不确定,许是人有同名,况且那被追赶之人属下也没看见。”
苏枳愣着没做声,葛林想了想问道“要不属下去府衙查查户籍,看有没有这么一个人住在北平城。”
苏枳轻轻点了点头,却是什么也没说,葛林只能告退。
第九十二章 呵护
葛林没立即去查悦儿的事,而是又巡视一遍王府内。正好遇上小川儿时就把这事儿跟他说了,小川儿想了想道:“我觉得这事儿你不能先去府衙查,避免惊动太大,还是去你看见的那个地方吧。”
小川儿要陪苏枳巡视王府,苏枳不耐的摆摆手把这个意见给否了。不顾路途劳累,让人牵过马来,上马就孤身一人出了王府。
葛林那边儿也赶紧追了出去,想着主子定是出去找小姐了,便往先前遇见那书生的地方去找。
苏枳却是不知道葛林在哪看见的,只是去了主街。
两人碰头后,一同在主街及周围的辅街巷子等寻找。而此时的悦儿午饭也没吃,给宋子启做了一口,她就躺在炕上发呆。
悦儿之前也常有这种时候,多是想到了这一路的遭遇,和那几个死去的同伴时,会发呆好久。
这次宋子启也自认为她是又像从前一样,莫名其妙就情绪不好。每当这个时候,他是不敢去打扰悦儿的。只能自己回屋抄书,到了晚饭时才过来问:“你想吃什么吗?我出去买回来。”
悦儿从炕上爬起来道:“我去买吧。”
“我陪你去。”宋子启赶紧回屋拿了装钱的荷包过来。
两人刚出门却是遇上宋子启的一个同窗,来找他说想换书院的事。悦儿便跟宋子启说:“你们回去说吧,我出去买吃的,很快回来。”
宋子启也不好赶那个同窗走,只能转头又回去了。
他们住的地方就在书斋后街,悦儿跟书斋的人熟悉,就从后面进去,再从前门出来就到了正街上。
刚出书斋门,就见葛林牵着马从斜对面往这边来,她想都没想就退回了书斋内。
等了好一会儿,趴门看着葛林走远了,才赶紧跑出去买了吃的,又从书斋穿过去回家。
所以说不经意的错过很难,而刻意的躲避却让你真的没办法找到一个人。
悦儿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躲,可她就下意识的躲了。
回去后她想,惠质不是说过吗,让她去找苏枳。目前还不确定要追杀她的人会不会再找来,也许在这北平城里只有苏枳身边最安全。
可他王府里的女人也在一点点多起来,那里真的是自己理想的容身之所吗?
还有惠质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那是迟域的孩子。亲王之间关系微妙,苏枳能愿意在府里放一个肃王府属官的家眷吗?
悦儿不敢确定这件事,所以她只用很短的时间就给出了自己答案,不能去见苏枳,就是为了惠质和她的孩子都不能去。
迟域是为了保护她死的,而惠质也是因为她变成了寡妇,如今又是为了她而不得不卖身为妾。她若是投奔了一个容不下惠质母子的人,余生她将内心不安,因为对不起为了自己死去的人,也对不起为了自己受苦的人。
其实这一点悦儿的顾虑是对的,若是此时让苏枳知道,惠质嫁给了迟域,他是断不能容他们母子在燕王府的。这跟兰芝的情况不同,毕竟苏枳跟苏檀之间的感情,同他们与太子的感情不一样。
对于苏枳来说,他宁愿四哥从没在他这动过旁的心思,从没派人来过他的属地。他会把惠质送走,送到甘州去。
而在甘州惠质举目无亲,只靠迟域在苏檀心目中的地位来生活。这样的生活是没有保障的,真到那一天,怕是悦儿都无法抉择。
心中有了决定,悦儿便刻意的躲避着。把租房子的合同写到宋子启名下,而她的住所则抹掉了。
就算苏枳去府衙查,也只能查到一个年龄与她不符,却同叫岳辰星的姑娘。
苏檀帮她弄户籍帖子时,特意多报了一岁。
葛林当时只看到了宋子启的背影,所以他曾跟宋子启迎面遇上过,却完全没认出来这个人。
苏枳忍不住往甘州写了一封信,问苏檀悦儿是不是来了北平。而苏檀很快回复他,说悦儿在甘州,如今就住在肃王府别院里。
而这次收到苏枳的信,苏檀也算放下一半的心。他猜想可能是老七在北平发现了悦儿的踪迹,这就证明悦儿是活着的。
兰芝那边却是让人意料之外,她去探望的真是她的外祖。是多年前随主子过来的,后来年岁大了就不再在府里伺候,而去了庄子上。
老头儿的几个儿子也在这边,如今有一个是府里顶重要的管事。而这府的主人苏枳还认识,是顺天府提刑安察使冯大人。
是的,北平行政隶属顺天府管辖,提刑安察使冯大人也是从京城来的。
大煜王朝建立不过十六年,因为根基尚还不稳,所以开国第一个皇帝,就是苏枳的父亲苏尚贤把自家子弟都分派到各地镇守。在这种情况下,藩王的权力就在地方官之上。整个藩地的行政大权及兵权都在藩王掌控之下,这也就是如今东宫最为担忧,却也无能为力的事。
苏枳这个燕王殿下,是要过问顺天府的政务和军务的。他王府大堂接受属官参拜,议事厅里便是他处理政务所在。
不过苏枳在京城时就是以纨绔著称,到了藩地也没什么改观,多数时间不问政务,只是满北平城闲逛游玩。
收到苏檀的信之前他一直在北平城里找寻悦儿的踪迹,收到信之后消沉了几日,后来就继续出来找。
这到不是他确认苏檀跟他撒谎,而是这让他觉得有个希望去支撑,就像当初悦儿一心要找到谢晏之一样。
如果哪天真的让他亲眼见到悦儿在苏檀身边,或许那种失望的打击他很难走出来。
苏枳是个大多数的事不放在心上,可以随意玩乐的人。唯有感情这一件事,他比任何人都倔强执着。或许可以说是因为曾经的失败,而让他放不下的。毕竟人都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在心里奉为神明,使之虔诚如信徒。
悦儿不敢出门,她便推说天冷体质又寒,所以整日窝在家里。书斋里的事都是宋子启在跑,现在就连买米买菜也都是他出去。
悦儿就主动承担所有家务,宋子启回到家她便什么都不让他做。
秋天的时候悦儿开始给自己和宋子启做棉衣和棉鞋,这可把宋子启惊的非同小可。
他目瞪口呆的坐在炕边看着悦儿:“辰星,你是从小没有父母亲人吗?这些女红你如何做的这般好?”
悦儿抬眸朝他笑笑:“三岁家母就不在了,九岁父亲也去世了,以前姐姐会帮我,但我自己也会学着些,这不就会了吗。”
宋子启越来越没办法把悦儿当做男子对待,总是不由自主的就去呵护她。
第九十三章 遇故人
悦儿感念宋子启的好,在生活上就格外细心照料着。这让宋子启时常觉得不想考取功名了,便同辰星小公子一道这般生活下去。她不成亲自己便也不成亲,未必这一生就不值得、不欢喜。
可悦儿又总在督促他:“你别在这儿看着我了,快回屋去读书。不然一会儿又要急着抄书赚银子,哪还有功夫读书考功名,我还等着你救我姐姐呢。”
宋子启起身道:“我去抱些柴火回来烧烧炕,你这屋子太冷了。”
“家里柴不多了,让人送些柴过来吧。”
悦儿说着话手里的针线却没停,手有些冻僵了,她才停下来双手放到嘴边呼着热气暖手。
宋子启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上前就把她双手握进他的大手里:“我给你暖暖手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