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援朝,火腿肠价格怎高,好卖不”

    “别说一块了,咱就五毛一根往外卖,也是好利。”

    “人家外国人就是能,咱会做粉肚还会做熏肠,就没人想到把粉肚装到肠里卖。”

    “援朝,你托王主任帮咱们村里买几箱方便面和火腿肠,咱们大伙都尝尝。”

    悠悠真想从自己的商城里拿出两箱方便面和火腿肠,让大伙吃个过瘾。心里再冲动,绝对不敢付诸行动。

    自己的商场里,火腿肠比方便面更多,品种齐全,花样繁多。

    火腿肠最先起源于欧美,进入中国的历史并不长。

    1986年,在一个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一套岛国火腿肠生产样机引起了春都肉联厂代表的浓厚兴趣。正是这套被他们买走的机械设备,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根火腿肠。

    1987年华国第一根火腿肠在春都诞生。从此,中原大地掀起了火腿肠销售的热潮,发展成了中国肉制品市场的主导产业之一。

    火腿肠产量占整个肉制品产量的三分之一,华国人每年要吃掉几百亿根的香肠。

    东北、华北人最爱火腿肠,北方的市场明显好于南方,所以国内火腿肠生产量较大的企业多半集中在中原、鲁中两省,占到全国总量的80以上。

    对火腿肠有段经典描述

    泡面的最佳搭档

    炒饭的亲密基友

    鸡蛋灌饼的灵魂伴侣

    火腿肠自出道以来

    一直靠着朴实百搭香味浓

    和没钱也能整点肉的群众路线

    笼络了大批馋鬼的心

    援朝舅舅吃过之后,就对方便面和火腿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他说,地委办的同志更是吃上了瘾。

    韩玉林问儿子“援朝,咱国内有生产火腿肠的不”

    “没有我专门问过有关的部门,国内还没有生产火腿肠的厂家,关键是没有机器。可在欧美和岛国,火腿肠是人们的常用肉食品,非常普及。

    我知道的情况就这些,让俺姑找大卫和建业打听一下,他俩一个英国,一个美国,应该更清楚。”

    在这资讯封闭的年代,韩援朝能了解到这些情况,也着实不易。

    听援朝说国内没有做火腿肠的机器,韩道伟转头就找悠悠姥姥“秀芹姑,还得您费心帮咱们村买这两种机器,不管价格多高咱都买。”

    韩玉臣跟着说“村里钱不够咱们大伙兑,就是不盖楼也得先把机器买回来。”

    二爷大力支持“玉臣这话我同意,回村我给大伙说,把这挣钱的机器买回来,以后多高的楼咱都盖得起。”

    “老骡子”也说“以前俺家种四十亩地,住的也是泥坯房。现在能住上混转的房子,俺就心满意足了。”

    石庙那俩队长也跟着表态“秀芹妹子,你也别怕我们拿不出钱,俺们这俩队的群众,就爱跟韩屯学,你们能兑俺们也能兑。

    盖房子不难,咱有现成的砖瓦和梁檩,村台垫好了,几天的工夫就能盖起来。”

    悠悠姥姥对他们说“兑钱的事往后说,先让我把事情打听清楚了。”

    大伙依然沉浸在方便面和火腿肠的超高利润中,围着韩道伟让他算计做火腿肠能挣多少钱。

    韩援朝的信息给大伙带来了歧义,其实火腿肠和粉是肚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食品工程里,火腿肠是一种被称为“乳化肉”的体系。它的关键是把脂肪打成细小的颗粒,然后均匀分布在整个肠内。所以,单凭肉眼,几乎无法分辨出它里面的脂肪。

    为了让这些脂肪均匀分散,就要把瘦肉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作为乳化剂去稳定“磨碎”的脂肪颗粒。形成了火腿肠特有的质感。

    火腿肠的口感,就取决于这种胶状结构的强度。肥肉有助于保留只能在脂肪中稳定存在的维生素以及香味物质。瘦肉增加胶状结构强度,吃起来口感好。

    粉肚只是简单的把碎肉和淀粉搅拌在一起,高温杀菌制作成熟食,二者味道有相似之处,但口感绝对不一样。

    李专员看着兴奋的大伙,对韩援朝说“援朝,我算是知道这俩村发展快的原因了,班子团结群众心齐。

    咱们出来看房子,结果都找到了自己的致富门路,这次参观算是双丰收,收获巨大。

    回去咱俩就给地委汇报,首先把这俩村的村台面积定下来,趁着民工还没回去,给他们把工厂的地基垫起来。”

    洪城县委的同志感激的说“李书记,还是您考虑的远,像这样大规模的组织民工不易,特别是大型的机器,咱们县里也没有,垫村台离了这两样,还真是不行。”

    张集公社跟来的是一名副书记,他动情的说“韩书记和李专员,都是张集公社的老领导,这俩村能发展起来,多亏了你们的关心和支持。”




第640章 任职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640章任职每天生产16吨火腿肠,必须144吨的精瘦肉,需要宰杀二百斤以上的特等猪320头。

    加上原来的500头屠宰量,韩屯每天屠宰生猪820头,一条生产线就能轻松解决了。

    火腿肠基本上都是没有破损的,封袋前有个自动检测系统,不合格的自动剔除,主要是肠衣有破损的。

    火腿肠生产出来了,每人分了两袋,所有在韩屯的人都有份,韩屯村到处漂浮着速食面和火腿肠的香味。

    山本带着火腿肠就去了省城的食品检测站,他们来的时候,就带了一辆小轿车,出行特别的方便。

    两天以后,山本高兴的归来,还带来了他们公司驻华采购人员。

    他们这次来,是和韩屯村签订正式合同的,每年从韩屯村订购五千吨的火腿肠。

    按照试产的产量,这条生产线,每天16个小时运转,每年能生产五千八百吨的火腿肠,山本他们公司,基本上包销了所有的产品。

    仅此一份订单,利润就是二千七百万,比去年村里一年的收入都高。

    火腿肠这颗摇钱树,可真是哗哗的往下掉钱。

    速食面和火腿肠试产顺利成功,韩屯村的人经过三次安装调试,对自动化设备已经非常的熟悉了,完全可以独立操作。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工作组请示地委,重新调整了专家组,指定六名专家轮流帮扶韩屯村一年,在韩屯居住的不得少于两人。

    经过接近一年的建设,韩屯的产业和公共设施,基本上完成了。

    火腿肠生产线和原来的肉联厂在一个厂区,都是肉食加工,肯定是一个厂。自试产成功后,屠宰车间就开始正式运转了。

    火腿肠和速食面的生产,在国内都属首创,厂名肯定是它们为主。因此,韩屯肉联厂就更名为韩屯火腿肠厂了。

    速食面厂是新建的厂房,里面包括单独的制塑车间、彩印车间和纸箱车间,火腿肠的肠衣制造车间也在这里。

    面粉厂新增面条车间,全村的车库也都在这里。

    另外还有服装厂、运输队、产品展销厅、养殖场、农业组、村食堂、村医院和幼儿园、环境卫生组。

    正式投产以前,在工作组的帮助下,韩屯村的人员进行了大调整。

    经过全村党员和群众的选举,韩玉林继续担任韩屯村支部书记,韩志杰任村委会主任,韩道伟继续担任会计,韩道存任出纳,韩爱国任民兵队长兼任火腿肠厂厂长,周红英任村妇女主任。

    韩德库任速食面厂厂长。

    韩道法任面粉厂厂长。

    王兰芝任服装厂厂长。

    韩宝贵也就是“高高三”任运输队队长,兼管所有农机。

    赵芳任产品展销厅主任,负责村里的接待工作。

    刘翠兰任养殖场厂长。

    韩玉峰任农业组组长,负责蔬菜大棚种植。

    韩道强也就是“夯”任村食堂主任。

    韩玉琦任环卫组组长,韩玉琦是韩道伟的父亲。

    韩玉臣从知道选举村干部就上蹿下跳,到处找人做工作。可到选举时,就得了一票,估计是他自己投的,连他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没一个选他的。结果公布出来,当时他的脸就黑了。

    领导班子确定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招工了。韩屯村本来人就少,这次韩玉臣他们家,一下子被判刑25个壮劳力,人手更少了。全村剩下的壮劳力,还不到六十人。

    运输队八辆货车,最低得十个人,还好韩志杰能算一个。

    剩下的人火腿肠厂、速食面厂和面粉厂,一个厂子不到二十人,都得在关键的岗位上。

    速食面厂光是单独的车间,就是五个,最少得一百人。自己村里最多二十人,还差八十人。

    火腿肠厂大的车间就是三个屠宰车间、火腿肠车间和午餐肉车间,还有粉肚及熏肠和熏鸡熏鸭这些小副食车间。

    肉食厂本来就招收了八十名外村的工人,这次倒是不用招收新工人了。

    面粉厂两个车间面粉车间和面条车间。以前也招收了五十名外来的工人,可速食面厂需要大量的面粉,面粉厂必须全天24个小时满负荷运转,还得招收五十人。

    面粉厂现在每天生产五十吨面粉,面条厂每小时生产量是一吨,速食面厂每小时生产量三吨,每天共需要面粉64吨。

    以前韩屯村的厂子,每天两班制,都是十六个小时的工时制。所有的厂子都开业了,面粉厂就得三班制,全天24个小时开工生产。

    这样,一天的生产量能达到七十五吨,不仅能供应速食面和面条厂,还能供给深南的振华公司。

    村服装厂王兰芝任厂长,“大一号”任副厂长,协助兰芝工作,其他人员全部招工,最低招收三十人。

    景芝、婕阁等十二个年轻有文化的妇女,都跟着赵芳在产品展销厅,同时担任接待员工作。

    其他的妇女,去火腿肠厂和速食面厂。

    韩玉峰负责的农业组,基本上全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刘翠兰的养殖场还是原来的六个人,新扩建的猪场,再从外村招收十人。

    村食堂在原组人马的基础上,招收十名厨师。以后,村里的工人多了,食堂的工作量也大了。

    环卫组六名人员,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两男四女。四名妇女负责打扫,两个男的负责清理。

    各家的垃圾,都放进沼气池里,他们只是负责道路和街道及公共区域里的卫生。

    绿化带的管理,也是他们的职责范围。

    这次,韩屯村一次就得招收一百八十名工人,加上原来的一百三十名工人,总共三百一十人,比韩屯人的总人口都多。

    韩屯村招工还是依靠张集公社,依然是在附近的村庄就近招工,方便工人的住宿。

    韩屯村自己有食堂,饭菜都是成本价销售,工人的吃饭不成问题,厂里没有宿舍,住宿还得回自己家。

    向阳管区的十三个村庄,最远的离韩屯村五华里,走着来上班,顶多二十分钟也能到。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641章 笔试招工
    韩屯村的工厂实行两班制,早班早上六点上班,下午二点下班。晚班下午二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相当于一天干半天的活,不耽误在家里干农活。农村人平时早起晚睡习惯了,回家根本就不耽误休息。

    在韩屯村当工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工资高,每月的基本工资是六十元,计件发奖金,少的月工资八十多元,高的都超过百元了。比国家正式工人,工资高出i一倍。

    所以,在韩屯工厂上班的工人,找对象特别的容易。当然了,韩屯村招的工人,不仅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模样也都周正。

    韩屯的工人有钱有貌又有文化,条件是一等一的好,绝对是姑娘们心目中的金龟婿。

    不过,韩屯的工人也有一样不好,那就是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每天都得上班。

    工人们没人把星期天和节假日当回事,他们认为,一天上半天的班,工资比国家正式工人都高,这就特满足了。

    现在国家规定,节假日除外,工作人员每周休息一天,每天工作八个小时。

    向阳大队十三个村庄,除去韩屯还有十二个村庄,这些村庄人口都比韩屯多。新招一百八十个工人,每个村庄才十多个人。

    这次韩屯招工,张集公社没再分配名额,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可报名。

    报名地点就在韩屯村的广场上,只要有村里开的介绍信,证明是向阳管区的人,再拿着小学毕业证,就能报名。

    报名时进行初选,就是由宝景负责,当场进行简单的体检。这体检可真是简单,就三项内容:量身高、测体重和视力。经过初选,剩下的全都是年轻力壮的棒劳力。

    两天的报名结束,合格的人员五百多人,接着进行笔试,简单的一份试题,涵盖了语文算术和政治三门知识。内容十分的简单,成绩好的初中生毕业生,十分钟就能做完。

    一个小时的考试时间过去,竟然有半数的人员没有做完,剩下的都是三十岁以上的,他们都是十年动荡年代的毕业生。由此看i,那个时期的教育质量,真的很差。

    笔试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到底录取,既没后门也没人情。这次招收的一百八十名工人,素质普遍较高,大部分是近几年毕业的初中生,年龄偏小,未婚的占了半数以上。

    向阳联中一年的初中毕业生不到八十个,考上高中的大约二十多个,剩下的大多数被韩屯给录用了。

    红英舅妈的娘家侄女冬梅,这次也考上了速食面厂。

    韩屯这次通过考试招工人,在向阳大队引起了震动。考上的新工人,比考上大学都自豪,亲戚邻居也跟着高兴,好多人家放鞭炮庆贺。
1...173174175176177...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