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现在各家很少有喂鸭子的了,关键是鸭子太臭了,家里不能喂,外面的护村林面积减少,村庄重建后护村林就没往各家分,全都归村里所有。

    外面没了建鸭棚的地方,人们又不愿意在家里喂,想吃咸鸭蛋和鹅蛋,就去食堂里买。

    村里的养殖场从八二年发洪水至今,一直养着鸭子鹅,鸭棚就在塘子坑的边上,除了打扫鸭棚,撒些苜蓿草,最大的活计就是拾鸭蛋鹅蛋了。

    韩屯的鸭蛋和鹅蛋,都腌成了咸蛋,黄大油多,吃起来格外的香。外地来韩屯拉货的,指了名的买韩屯的咸鸭蛋和鹅蛋,一直是供不应求。

    从今年开始,韩屯村的家畜产品,都被人们打上了苜蓿的标签,猪是苜蓿猪,羊是苜蓿羊,鸡鸭也是苜蓿的,就连鸡蛋和鸭蛋都被称为苜蓿蛋。

    有了苜蓿这个标签,价格都跟着翻了一番。

    各县的招待所,基本上是隔一天来一次,专门过来买韩屯的农产品,鸡蛋的价格就是他们给炒上去的。

    韩屯各家都在后院的竹丛里喂十来只鸡,除了自家吃鸡蛋略有剩余,也就刚够供应这几家招待所的。

    想吃韩屯村养的鸡,基本上很难,各家就十来只鸡,还不够自家吃的。连韩屯村食堂,吃鸡的时候,都是去石庙村购买。

    这人说来也怪,石庙和韩屯喂家畜都是苜蓿草,可人们只认韩屯村的家畜,石庙村的除了猪,别的家畜就卖不上价去。

    而且,石庙村的猪,也得靠着韩屯才能卖出高价,他们村自己宰了往外卖,也就是卖的比普通的猪肉快点,要是想卖高价,门都没有。

    这就是品牌的效益,不过现在的人哪懂这些,就是觉得奇怪,明明是一样的猪,咋非得韩屯才能卖得上价去。

    吃过晚饭,干了一天家务的孩子,还真是累了,不到八点都趴床上睡觉去了。

    舅姥娘把做年糕的面块端了出来,擀成一指厚的面饼,三大张厚饼分开晾了起来,明早就能煎年糕吃了。

    红英舅妈做了两大斗盆的酵子,准备明天和发面用。每个斗盆能装30斤面粉,以前过年都是大人准备年货,悠悠不知道这一大家人,得准备这么多的食物。

    仔细算一下,全家老少加一块,总共二十九口人,最小的智莉也四岁了,除了悠悠姥爷七十多岁,其他老人都不到六十,还是半个劳动力。

    今年的春节,志斌姥爷和姥娘来家里过年,加上吴馨儿和大卫两个,家里人口三十三人。

    全家人的身高体壮,饭量都大,志新和智萍两个刚八岁,饭量都赶得上普通的成人了,一天至少得一斤半的口粮。

    这一大家人,只有春节才能聚齐,要是平时都在家里,得俩人专门做饭。

    怪不得舅姥娘和姥姥她们,每次搬家都把这几个大斗盆当成宝贝,好好的保存着。

    腊月二十五早上,悠悠还没起床,智萍端着年糕就过来了。她高兴的喊着“悠悠姐,赶紧起床,晚了年糕就没有了,可真甜啊。”

    智萍端来的碗里,切成菱形的年糕用油煎得两面金黄,冒着香甜的味道。悠悠的唾液立马被馋了出来,食欲大振,也顾不得恋床了,速度起床抢吃的去。

    今天就是腊月二十五了,村里组织人员挖藕捕鱼,各机关单位订的年货,从明天开始供应。

    今年由于山本大量的收购莲藕,整个冬季,莲藕的价格一直上涨,没低于五毛过,临近春节,竟然涨到了八毛一斤。

    韩屯村为过春节,特意留了二十亩莲藕,刚进腊月就预订了出去。

    吃过早饭,村里的孩子都来喊迪迪他们去塘子坑玩,志新跑到院门口又退了回来。

    “我还得帮奶奶干活,干完了再去。”

    舅姥娘对他们说“先去玩吧,等面发好了去叫你们。”

    几个孩子欢呼着,跟着小伙伴跑走了。




第780章 蒸包子
    早上,爱国舅舅就把发面和好了,两大盆酵子和了三盆面,放到暖气片的旁边,温度高面发的快。

    悠悠没跟着孩子们出去,她留下来帮着舅姥娘干活,做菜馍的馅得先炒好才能用。

    悠悠烧锅,舅姥娘掌勺,她老人家一手拿饭勺、一手拿锅铲,双手连动。

    锅里倒了至少有一斤油,油烧热后,先把剁碎的葱花和姜末倒进去,葱姜的香味被爆了出来,再把切碎的熟猪肉放进去,翻炒均匀,放入酱油后,肉丁变成了油亮亮的酱红色。

    把白萝卜丁、豆腐丁、粉条一块放进去,加入咸盐、五香粉,使劲的抄拌,把各种材料掺拌均匀,多余的水分蒸发出去,馅炒散了,就算成功了。

    一会的工夫,舅姥娘头上就冒汗了。悠悠赶紧洗干净手,接过舅姥娘手里的工具。

    “舅姥娘,让我试试。”

    “你可小心着点,别挨着锅沿,大年下的别烫着了。”

    她老人家嘱咐完悠悠,顺手檫了一把汗,就把外面的衣服脱了,只剩下一件秋衣。

    悠悠看着舅姥娘干的挺顺手,自己接过来就知道累了,多半锅的馅子,得挨着锅底往上抄,劲使小了抄不动。

    也就几分钟的时间,悠悠的头上就冒了汗,舅姥娘把她换了下来。

    悠悠也把外衣脱了,只剩下里面的秋衣。俩人换着班,连着炒了三锅,用的一个多小时,才算把馅子炒完了。

    炒好的菜馅,装的到处都是,盆里、桶里,摆了一大片。

    没等悠悠出去喊人,几个孩子都回来了,智茹进门就说“塘子坑里的水还没抽完,一点也不好玩。”

    外面没意思,正好家里的面发好了,开始蒸菜馍。几个小的跃跃欲试,洗干净手就把场地布置起来,还是在客厅的大茶几上。

    迪迪和志高俩人负责揉面,他们把面盆端到案板前,一人抓着一块面,使劲往外拽,手里的面块拽上来一尺高,下面还是和盆里的粘在一起。

    稍微一松劲,面块又回到了盆里,反复几次,俩人急得喊救兵“奶奶,您赶紧过来看看,面拽不出来。”

    昨天的粘面蒸熟了非常粘,可生面却相当散,干活省力气,一抓就出来了。今天的发面是白面,弹性大筋道,俩人傻眼了。

    舅姥娘过来一看,就笑了。她老人家把面盆端起来侧着放到案板上,一手扶着盆沿,一手往外扒面,几下就把面扒了出来。

    粘在盆底的面,抓把面粉撒上,沿着盆面挨着搓,很快就把面全部倒了出来,盆里面也干干净净的。

    三十多斤的大面块,倒在了案板上。舅姥娘用菜刀给切成了小块,一人抓一块,简单的揉几下,重新放进盆里,再往外拿就容易多了。

    看来是人生处处皆学问啊。

    做菜馍的剂子还是舅姥娘揪,她这次揪了两种剂子,有大有小,小的是给志新和智萍准备的,他俩的手小,托不住大包子皮。

    包菜馍得先擀皮,这也是一种技巧。擀好的面皮,外面薄中心厚,才比较合适。左手托着面皮,把炒好的馅放进去,右手将面皮的边捏成褶往中间收,把馅包严实,就算成功了。

    舅姥娘做了个示范,就去擀皮了。孩子们齐动手,悠悠昨天做粘豆包不在行,做包子却是得心应手。

    主要是在后世喜欢自己蒸包子吃,为此专门参加过面点培训班,手艺相当的娴熟。

    悠悠会做的包子馅比较多,不过像今天这么大份量的馅,可真没弄过。自己做包子的时候,最多调一大碗馅,做十来个小包子,就图吃个新鲜。

    份量小了自己能掌握住味道,今天的馅放调料都是舅姥娘把握,悠悠真的办不了。

    几个小的包菜馍是真不行,别说好看了,连里面的馅都包不严,包子皮根本捏不到一块去。

    想到自己刚穿过来时,村里的姑娘七月七过“乞巧节”,做的各种花馍,花样繁多,形象逼真。再看看几个孩子笨拙的动作,看来“乞巧节”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面点培训班。

    悠悠把自己做的菜馍,和舅姥娘做的放在一起,比舅姥娘做的都好看,这次孩子们不笑话她了,都举着自己手里的包子皮,央求悠悠;“姐,快教教我们。”

    悠悠耐下心来,一步步的教他们,褶子虽然大小不一,可总算是能把皮捏严实,不露馅了。

    智茹看着自己包的十几个歪歪扭扭的菜馍,泄气的说“姐,我咋觉得越来越难看了。”

    志斌安稳她“我觉得比昨天咱姐做的豆包好看多了,你这菜馍好歹没烂皮。”

    舅姥娘对她说“你比悠悠小四岁,多做几次就好看了。”

    志新和智萍俩人的手巧,袖珍小菜馍有模有样,俩人高兴的咧着嘴,把自己做的单独放在一起。

    人多手快,一会的工夫,就包了几十个。舅姥娘把包好的菜馍放在一起,盖上大块的抹布,放在一旁醒着。

    她老人家把两个大锅都刷干净,锅里添上水,灶里填上劈柴,点着火让它自己烧。

    十几分钟的时间,锅里的水就响了,菜馍也醒好了,外面的皮鼓了起来。

    舅姥娘和悠悠端着醒好的菜馍,往锅里摆,悠悠看着碗口大的菜馍,想着后世自己做的包子,比乒乓球大不了多少,两口就能吃一个。

    包子蒸上了,这次换悠悠擀皮了,练了几个就找着感觉了,速度越来越快。几个孩子看见了,也都心动难耐,轮流着学擀皮。

    擀皮不好学,可是能返工,擀不好重新揉成团,接着再擀。尽管速度慢些,可架不住人多,一会的工夫,就堆了好几摞包子皮。

    皮擀完了接着包,这次包的菜馍就比刚才的好看多了,速度也快了。

    悠悠开始提要求“里面多放些馅,薄皮大馅才好吃。都别慌,慢工出巧匠,熟能生巧。”

    志新说到“悠悠姐,你说的我明白,姥娘教智莉走路时就是这样说的,先学会走才能学跑。可是智莉不听话,还走不稳当就想跑,结果没少摔跟头。”



第781章 鬼捏的
    志新从小跟着姥爷姥娘长大,这么小的孩子就善于思考,这就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

    菜馍终于蒸熟了,舅姥娘掀开锅,几个孩子都围在锅边,看着一锅歪歪扭扭的菜馍,孩子们都觉得不好意思。

    智茹挑了个好看些的菜馍,拿到灶前念叨“过年做的菜馍馍,各路神灵别嫌孬,里面的馅是一样的。”

    几个孩子听了她说的话,一个个都傻眼了,咋换套路了。孩子们可都知道,过年是不能乱说话的,尤其是敬神,更不能胡说八道。

    几个孩子忐忑不安的看着奶奶,舅姥娘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你这孩子,倒是说实话,敬神讲究诚心实意,难看好看的没啥,放心吧,诚心敬神没错。”

    折腾了半晌,几个孩子都饿了,也不管是谁包的了,一人拿了一个吃起来。

    悠悠跟着掀另一锅,掀完接着蒸下一锅。这边刚收拾好,好家伙,几个孩子把一锅菜馍都吃光了,幸亏一次蒸了两锅。

    菜馍是发面的,蒸熟了比生的大,装锅的时候放得稀,怕蒸熟沾在一起,一锅也有二十六个。

    忘了孩子们放的馅少,蒸熟了里面的馅塌了,竟然还没生的时候大。

    悠悠拿起来咬了一口,清香爽口,还真好吃,馅里的五花肉和油炸豆腐,把白萝卜的冲味压下去,只留下白萝卜的清香味。

    两锅菜馍至少吃下去一锅半,馍筐子里就剩下十来个。吃完再开工,孩子们都知道了,馅放少了不好吃,都使劲的往里压馅,包的菜馍圆鼓鼓的,终于像模像样了。

    智茹吃过菜馍,总结出的经验就是“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志高接着说;“关键是肚里有东西。”

    舅姥娘教育他们“这就像做人一样,得心里美。”

    志斌要求高“最好是表里如一,里外都美。”

    第二锅菜馍熟的时候,志高做了个惊人之举,舅姥娘感觉一袋烟的时间到了,刚把灶里的明火熄了,志高伸手把锅盖掀开了。

    只见锅里喧腾腾的菜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里缩,志高傻眼了,赶紧喊“奶奶,咋办啊”

    舅姥娘抓起缩了的菜馍就往灶里扔,同时吩咐志高“看见吧的就用筷子扎洞,快点扎。”

    孩子们听见,都围过来看,智萍惊讶的说“还真有贪吃鬼啊!”

    悠悠左右开弓,两手都拿着筷子,飞快的往菜馍上捅,凡是捅开的地方,都不在吧了。结果这锅菜馍,外表都坑坑洼洼的,真像用手捏巴了。

    掀开锅眼睁睁的看着干粮吧,难怪人们往鬼神上考虑,别说古代了,就是现在好多人也不知道原因。

    舅姥娘拿起个吧了半边的菜馍,递给志高“不是想吃鬼捏的菜馍吗,尝尝吧。”说完就去灶底下扒刚才扔进去的几个菜馍。

    这几个菜馍倒是重新发了起来,可是外表被烤焦的地方也不少,有些地方都发黑了,飘着一股糊焦味。

    志高接过来咬了一口,苦着脸嚼了一会才咽了下去。智茹问他“三哥,啥味啊”

    志高把手里的菜馍递到她嘴边“吃一口就知道了。”

    志新主动的要求“志高哥,让我也吃一口。”

    孩子们都好奇,一人一口,半边的菜馍就吃完了。悠悠尝了一口,包子皮死硬死硬的,不是一般的难吃。幸亏里面的馅还是原味,凑合着还能吃。

    悠悠把另一锅掀开了,一锅雪白的菜馍出锅,没一个吧的,两下里一对比,这一锅比刚才哪一锅,个头差了好多。

    志高懊恼的揪着自己的头发“我觉得奶奶说的贪吃鬼不对,就想看看到底咋回事,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悠悠用手里的锅铲子往他头上敲了一下,嫌弃的说“都初三的学生了,咋还这么幼稚,哪有贪吃鬼啊,去翻十万个为什么去,找到答案再回来。”

    几个孩子都想知道答案,跟在志高的后面跑了出去。课外书都在悠悠家三楼大厅里放着。

    过了半个多小时,他们就回来了,志高拿着厚厚的《十万个为什么》,高兴的说“找到了,我知道鬼捏馒头的原因了。”

    他捧着书,一字一句的念给奶奶听“鬼捏馒头首先是太着急掀锅盖了,过年的时候气候普遍较冷,这种现象很常见。

    馒头在蒸制的过程中会“发”起来,是因为其内部有很大体积的气体充斥,面粉中的植物蛋白质在和面的时候吸水,就会在这个时候形成立体的气孔结构,来储存这些气体,整个馒头就这样,有点像吹气球似得膨胀起来了。
1...223224225226227...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