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权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红尘贼子

    鲁家成鲁天王就好像好没有睡醒似的,痴痴的盯着韦无病“老六,你说啥你是在和我开玩笑吗”

    “天王,我没有开玩笑。”韦无病特意用很大的声音重复着刚才的话语“其实,我就是毅勇军马军营的营官,当初作为特战先遣队潜过来的”

    “你”这句话来的太过于震撼,以至于鲁天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的手指哆嗦着,指着韦无病的鼻子再次问道“你你真是毅勇军的人”

    “是。”

    “你和张大娃是一伙的”

    “是。”

    鲁天王一下子就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按住韦无病的肩膀头子死命的摇晃,声嘶力竭的大吼着“亏我如此信赖于你,把十万天兵全都交到你的手中。你竟然是张大娃的人,你竟然叛了我。小六子,当初咱们是喝过血酒的结义兄弟,你还记得当初的誓言么背信弃义是要三刀六洞的,你全都忘了么”

    同鲁天王的这番话语之中就可以听得出来,所谓的天王军根本就不是正规军队。

    而是如同梁山好汉一般斩鸡头、烧黄纸,一起喝了血酒然后歃血为盟,义结金兰排过座次的山贼土匪。

    鲁家成鲁天王虽然气急败坏,但他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他对“六弟”韦无病那是相当的信任,不仅把自己的小姨子嫁给了他,还把天王军的指挥大权都交到了韦无病的手中。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深得自己信赖的“六弟”竟然是毅勇军的人。

    面对鲁天王的指责,韦无病却一点都不生气,而是转过身去,朝着供奉在“聚义厅”正中的那尊关二爷雕像磕了个头,然后才站起身来说道“当年咱们兄弟在关二爷面前喝过了血酒,发过了血誓。大哥你好好想想,兄弟我可曾做过任何对不起你的事儿我做过对不起兄弟们的事”

    对不起鲁天王的事儿

    凭良心说,韦无病真的没有做过。

    他不仅不做背信弃义的勾当,反而居功至伟。

    就凭鲁天王那点本事,只剩下阿猫阿狗三两只的天王军早就被清军剿灭过无数次了。

    正是因为韦无病正规化的军事才能,才让天王军在险恶的敌后斗争中存活下来,并且有了明显的发展壮大。

    现在的天王军,完全就在以韦无病带过来的那支先遣军为骨干搭建起来的,而且每次作战韦无病他们这一批身先士卒奋勇冲杀,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谁也不能昧着良心说瞎话。

    所谓的天王军,本质就是占山为王的草寇之流,这样的队伍不存在组织、建制、思想教育之类的说法,能够“领袖群雄”完全就是凭借个人威望。

    虽然韦无病一直尊鲁家成为天王,其实现在的天王军早就姓韦了,鲁天王只不过是一个摆设儿罢了。

    鲁天王虽然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却知道不能效仿瓦岗寨的翟让和李密,更不可嫉贤妒能,对于韦无病在事实上掌控天王军也没有什么疑心,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兄弟意气,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好汉作风。

    虽然你韦无病没有做过背叛忠义的事,但你终究不是天王军的人,而是毅勇军的人,这才是根本矛盾所在。

    “大哥,还有诸位兄弟,你们好好的想一想。”韦无病理直气壮的说道“这几年来,咱们天王军走过了多少坎坷经受了多少磨难其他的队伍都坚持不下去散掉了,为啥咱们能坚持下来还不是因为有毅勇军的支援么”

    在敌后作战,最困难的不是直接的军事压力,而是无法获得补给,时间一长就坚持不下去,队伍也就散了。

    但韦无病总是能够奇迹一般的获得各种各样的补给,这是因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有金铃堂的秘密资助么

    若不是有毅勇军的秘密指令,金铃堂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冒着巨大的风险支援这股土匪

    直到现在,鲁家成才知道那些雪中送炭的补给并不是因为“小六子”的本事大,而是因为有毅勇军在背后的支撑。

    凭良心说,若是没有韦无病,鲁家成当年就死在邳县了,若是没有韦无病,天王军早就被剿灭至少七八回了。

    “好,我承认你小六子的功劳的,但公是公,私是私,想要我投降了张大娃那小子,就是白日做梦。就算我答应了,咱们手下这十万兄弟也不会答应。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我不为难你,你想投靠张大娃就去投靠吧。”

    能做到这个份儿上,鲁天王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就算是以后这事传扬到江湖上去,他鲁天王也对得起韦无病了。

    这就是典型的草莽做派。至于他口口声声说的“十万天兵”,那根本就是自吹自擂。

    要是真有这么多人马,别说十万了,就算是有五万,早就朝着北京城打过去了,还至于困守在鸟不拉屎的犄角旮旯里边不敢出去面对张大娃

    天王军就是游击队,以前连生存都是个问题。

    虽然现在的局面好了很多,好歹算是有了一点点小的可怜的地盘儿,但天王军控制之下的总人口都没有十万那么多,哪来的十万天兵

    虽然现在的天王军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壮大,总兵力也不过只有三千来号,可以直接控制的直属队伍就只有山寨的这两千多人,真正能拉到战场上去也就七八百号丁壮而已。

    其他的两千多则是来自附近几个山寨的“盟军”。

    鲁天王要是总动员的话,能发动三千左右的人马,其中直属的就有七八百之多,虽然和毅勇军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在地方上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了。

    当然,战斗力到底怎么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要他把脸一抹投降了张大娃,他自己的心里就过不去这个坎儿,肯定也不会那么做。

    虽然他这个天王是自封的,好歹也是个“王”啊,他张大娃才不过是个营官,凭什么向他投降

    还有他手下的那些个“将军”“元帅”“军师”“丞相”什么的,一个个的身份和名号都大的吓死人,投降过去做啥

    给张大娃当大头兵么

    完全出于江湖义气,鲁家成才不想和韦无病为难,事实上他也动不了韦无病,毕竟现在的天王军骨干全都是韦无病的人,其他那些个真正能打的士兵也是人家韦无病带出来的。

    按照鲁天王的想法,既然你韦无病是毅勇军的人,我就和你割袍断义,兄弟情分到底为止,你走的你的阳关道我走的我独木桥,以后大家互不相认,你去投靠张大娃,我继续做我的天王。

    作为草莽英雄,鲁家成他们这些人确实缺少眼光和格局,也没有杀伐果断的枭雄潜质,能做到“好聚好散”还真的就算是对得起韦无病了。

    “大哥的心意六弟我明白的很,大哥没有唤出刀斧手把我的脑袋砍下去,已经对得起这忠义二字对得起关二爷了。”

    鲁天王看了看他,最终还是把“刀斧手都是你人我怎么召唤”这句话咽了回去,而是重重的“哼”了一声,就转过身去,用后脊梁对着韦无病,完全就是一副“我不想搭理你”的架势。

    韦无病看了看在座的那些个“将军”“元帅”和“军师”“丞相”,先是冲着众人一拱手,然后又朝着转过身去鲁天王作了个揖,用江湖好汉特有的口吻说道“关二爷在上,诸家兄弟在上,我得分辨一句。”

    “鲁大哥你说我瞒下了毅勇军的真实身份,这事儿我任,但大哥说要我去投靠张大娃,这事儿我是万万不认的。”

    “他张大娃算个鸟当初在小吴庄选拔马军的事情,因为那小子不会骑马,被我给剔了出去。就算现在他独当一面了又能如何我依旧不拿正眼看他。”

    “他张大娃是营官,我也是营官,还是马军营的营官,虽不敢说我比他高了,却也一点都不比他低,他有是资格让我去投靠”

    无论是军衔还是具体的军职,韦无病都和张大娃是一样的,至少是平起平坐的等级,谁也不比谁更高。

    也就是说,韦无病无须服从张大娃的命令,张大娃也指挥不动他。

    不管是马军营官还是先遣队队长,这两个身份都是直接服从张大帅本人的辖制,和他张大娃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真要是从资历上来看,韦无病的资格比张大娃老多了。

    张大娃虽然出身小吴庄,韦无病虽然是个外来者,但是在小吴庄民团时代,他张大娃不过是个大头兵,是后来才逐渐升上去的。

    而韦无病从一开始就是马军营营官,是总教官张万三的人。

    “兄弟我不敢说比他张大娃高,却也一点都不低,兄弟不是让大哥和诸位去给张大娃伏低做小,也不是让大家去投靠他张大娃,而是要大家投靠我,天王听明白了吗”

    回到明朝做权臣

    回到明朝做权臣9




第414章:天王营
    听了这一番话,鲁家成马上就转过身来了。》八》八》读》书,∞o

    韦无病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咱们天王军不投靠张大娃,因为那太没有面子也太掉价了,而是投靠我韦无病本人。

    向张大娃投降和向韦无病投降,绝对不是一个概念,至少在这群草莽英雄的心中,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虽说天王军姓鲁,可终究是人家韦无病一手带出来一手发展起来的,而且这韦无病又是大家的“六兄弟”,这可就不一样了。

    “好叫天王和诸位兄弟知道,我是直接和大帅联络的,这也是张大娃为啥没有攻打咱们天王军的原因。”

    张大娃的东路军要这是打天王军的话,肯定如同巨锤砸蚊,但却迟迟没有对天王军下手,就是因为韦无病不同意他那么做,用“鸽书”请示过江南“总部”之后,得到了“总部”的许可,允许他自行解决天王军的事。

    自从张大帅许诺把山东给了张大娃之后,张大娃这小子就真把山东当成了自家的“自留地”,绝不允许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武装存在下去,唯独这天王军是个例外。

    张大娃再怎么骄横,对于张大帅的忠诚却没话说,张大帅说先不让他碰天王军,他就真的不碰一下。

    “只要咱们把旗号一改,就算是向大帅投降了。”韦无病说道:“我说句兄弟们可能不愿意听的话,向张大帅投降,这不丢人。”

    投降张大娃可能会觉得很落身价很没有面子,但是投降张启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八八读==书≥

    张大帅是何等的英雄好汉,血战淮扬保卫南京,击破湖广一路横扫,眼瞅着就要打进北京城了,绝对是天下“英雄谱”上排名第一的人物。

    若是如韦无病说的这样,既不接受改变也不接受任命,仅仅只是改换一下旗号,成了李大帅的部曲,那就相当于是和横扫淮安府打进山东地界的张大娃平起平坐了啊。

    这还真的不丢人,反而隐隐是一种脸面。

    “大帅亲自许诺,只要咱们天王军改了旗号,大帅那边就给咱们一个营的建制,天王要是愿意继续和兄弟们在一起,那这个天王营的营官就是大哥的。若是大哥厌倦了厮杀,想享几天清福,大帅可以许给大哥一个三等伯的爵位,朝廷要是不给,他就把勇毅公的爵位让给大哥你来做。”

    所谓的把公爵之位让给鲁家成,那纯粹就是开玩笑的话,但这些草莽之辈却非常习惯这样的讲话方式。

    其实,在大明朝的晚期,爵位这个东西非常非常的虚,而且存在明显的虚高。

    大明开国的时候,只有那些战功赫赫的大将才封伯爵,到了晚期,尤其是在南明时期,因为朝廷拿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封赏,就只能给个虚头巴脑的爵位,而且一个比一个高,到了永历时期,异姓王都出来了。

    虽然现在因为张启阳的出现历史走势有了明显的不同,但爵位虚高这种事却依旧存在。

    朝廷正式册封的爵位和自封的天王,当然不是一个概念,大家都很清楚这一点。

    “三等顺义伯,只要咱们把旗号一改,朝廷那边立刻就会封赏下来,其他诸位兄弟的封赏。包在我身上。”既然连正式的爵位名号都已经有了,看来这事应该不是假的。

    既然能做正式的伯爵谁他娘还愿意当土匪呢

    真以为这山贼草寇是那么好做的么

    而且张大帅给的条件十分宽裕,想享福就去江南做伯爵,不想离开热土也不勉强,依旧可以继续留在这儿和以前的老兄弟们在一起。

    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拒绝的本钱。

    那所谓的“十万天兵”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自己心里没数吗

    凭借千儿八百个兄弟,就能阻挡毅勇军

    毅勇军要是真这么容易就能挡住的话,多铎还至于死在江南

    阿济格还至于退出湖广

    这天下以后肯定是张大帅的了,张大帅已经给足面子,找个台阶下来给自己安排个不错的退路也就够了。

    “江南那么远,去了也没啥意思,还有这么多的兄弟们。”鲁天王是真的不想离开故土,最主要还是不放心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这么多年的老兄弟,这也是大多数草莽英雄的情怀:“真要如六兄弟你说的这些,那我也就应了。兄弟们跟着我这么些年,出生入死的走过来,不容易,不能让他们没有下场。”

    “大哥高义,便是关二哥在世,顾全了忠义顾全了兄弟。”

    “这天王营营官的名号我就先担着吧,说起来还好听一点,你也知道我的本事不怎么样,具体的事还得由你来干。”

    虽然说的大义凛然,但鲁天王终究还有点小人物特有的狡黠:“我就一个儿子,不想他继续做这刀头舔血的勾当,能不能让大帅给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安排个官职什么的不求高官实权,只要轻省就行,也算是有条出路。”

    “大哥的儿子就是我的侄子,这事包在我身上,要是低于正七品我就把眼珠子抠出来赔给大哥你。”

    又经过一番商议之后,鲁家成自祛“天王”名号,摇身一变就成了毅勇军天王营的营官,从山贼土匪洗白成为大明王师了。

    昔日的天王军改旗易帜,竖起了毅勇军的旗号,其他那附庸山寨也纷纷改换旗号。

    有没有这个“天王营”对于毅勇军本身而言,其实意义不大,但政治意义却极其深远。

    哪怕是从最现实的影响来看,天王军改天王营这个事,迅速成为一个标杆儿。

    那些个五花八门的“义军”纷纷效仿,争先恐后的改旗易帜,让烽烟四起草莽处处的山东乱军很快就平稳下来。

    对各地的扛清义军尽可能使用怀柔手段,而不是倚仗毅勇军的兵威彻底清扫,对于迅速稳定局势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接收义军”确实是张启阳的命令,韦无病没有撒谎,但他却隐瞒了张启阳的另外半句话:改编他们!
1...232233234235236...321
猜你喜欢